《李時珍》課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診費、職業、救死扶傷、病癥、有效、情況、嚴寒酷暑、拜訪、品嘗、
判斷、綱目、書籍、譯成”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李時珍為病人解除痛苦立志學醫,不怕艱辛編寫《本草綱目》的堅定意志及刻苦鉆研、勤于實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忘我的精神。
4.學習課文按一定順序記敘的方法。
思想教育:
體會李時珍的堅定意志及刻苦鉆研、勤于實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忘我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著重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和他怎樣為編寫作準備。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進行讀懂自然段的訓練。
教學準備:
查詢有關資料、教學課件、有關圖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李時珍。
教師談話簡介李時珍。李時珍是明朝的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的一生成就很多,他為了編寫《本草綱目》,研讀過八百多種醫藥書籍和有關資料,為了考察訪問,采集標本,行程一萬余里。他編寫的《本草綱目》是世界醫藥科學寶庫中的一部經典著作。
(二)學生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體會出“嚴寒酷暑”在本課中的意思為李時珍無論在非常寒冷的冬天,還是非常炎熱的夏天,都在趕路,都在爬山,都在采藥。
(三)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鞏固練習。
救死扶傷——救:幫助,使脫離困難或危險。扶:扶助。搶救快要死的人,照顧受傷的人,F在形容醫務工作者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崇高精神。
疑難病癥——疑:不能解決的,不能斷定的。病因不明很難醫治的疾病。
世代行醫——行:實際地做。祖祖輩輩當醫生為人治病。
本草綱目——世界醫藥科學寶庫中的一部經典著作。全書共52卷,記載藥物1892種,藥方11096個,藥物形態圖1160幅。先后被譯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種文字,流傳全世界。
診費——診:醫生為斷定病癥而察看病人身體內部外部的情況。費:診治疾病所收的錢。中醫專指藥費以外的診斷病情所收的錢。
(四)作業。
1.書寫生字及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導言:在我國醫學史上涌現出很多有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們為了解除百姓的疾苦,歷盡千辛萬苦,創建了中國醫學的寶庫,為中國人民及世界人民作出了貢獻。他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今天我們要了解和學習他們之中的一位。請學生齊讀課題。
2.導入新課后,教師出示李時珍的畫像后提問:李時珍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誰能用以下幾個詞語說一句話,來介紹一下李時珍。隨后教師用卡片出示課文中的主要詞語——醫學家、偉大、本草綱目、藥物學家、湖北、蘄春。讓學生用不同的句式訓練說話。
。1)我國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是湖北蘄春人,他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2)《本草綱目》是我國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的,他是湖北蘄春人。
(3)李時珍出生在湖北蘄春,他是我國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曾經編寫過《本草綱目》。
讓學生這樣連詞成句介紹人物,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了李時珍的身份和貢獻,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談話導入:李時珍在怎樣的情況下立下當醫生的志愿?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的2、3自然段。
(二)學習2、3自然段。
1.讓學生默讀2、3自然段,用“——”標出“父親”對李時珍學醫不同態度的兩個句子,再從這兩個句子中找出兩個表示意思相反的詞,用“△”標出。即不愿意和同意。
2.學生標畫后,教師引導學生將這兩個詞放在一起想一想,有什么疑問嗎?
學生通過默讀思考,對這兩句話進行比較,提出問題:李時珍的父親先不愿意讓他學醫,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3.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解疑。組織學生討論:父親“不愿意”的原因是什么?“同意”又是為什么?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
因為那時候行醫是被人看不起的職業,醫生的生活比較清苦,父親出于對兒子的愛,所以不愿意李時珍當醫生。
因為李時珍看到醫生能救死扶傷,就立下行醫的志愿。從此,他就處處留心向父親學習,暗自記下不少藥方。在父親想不出有效的藥方時,他能說出對癥的良方。他的堅定志向和好學精神感動了父親,所以父親才同意他學醫。
以上教學,教師引導學生經歷了對課文內容由初步理解——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既訓練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又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李時珍行醫的目的是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絲毫沒有考慮到他個人的利益,他的思想境界是崇高的。
4.談話導入:李時珍不僅有遠大的志向,還有實際行動,使得他22歲開始給病人治病。課文除了寫李時珍立志學醫,還寫了什么?板書:編書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引導學生圍繞編書質疑。
。1)李時珍為什么要編寫《本草綱目》?
。2)李時珍是怎樣編寫《本草綱目》的?
(3)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結果如何?
教師可以將學生提出的問題逐一板書出來,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層次結構,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打下基礎。接著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質疑的問題展開教學。
2.引導學生答問解疑第一個問題:即李時珍為什么要編寫《本草綱目》?
(1)課文中哪個自然段說明這個問題?
學生速讀課文后,知道是課文中的第4自然段。
。2)讓學生默讀第4自然段,標出有幾句話,想想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將第4自然段分成三層,思考每層的意思是什么?
。3)組織學生對上述問題進行集體討論。
(4)在學生初步了解層意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概括第4自然段的意思。
電腦出示句子,針對課文第4自然段第三層寫的是什么,讓學生比較異同。
、僮寣W生先讀第1、第2兩句,看看有什么不同?(第2句比第1句多了“完善”一詞。)
、谝龑W生理解“完善”一詞。(“完善”即完整又很好。)
、蹫槭裁匆砩稀巴晟啤币辉~?(因為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所以要編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④舊的藥物書有哪些缺點?(舊的藥物書有三大缺點:不全面、不詳細、有錯誤。)
、萁處熂皶r點撥,舊的藥物書有這些缺點,可能會出現什么問題?你能聯系實際說說嗎?
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調動了學生積極性,訓練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對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一書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⑥指名讀幻燈中的第2句和第3句,想想第3句多了什么詞?為什么用上這個詞?
第3句多了“重新”一詞。因為舊的藥物書有毛病,所以要重新編寫。
、呓處熆勺穯,從這里看出李時珍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對病人高度負責的人。)
、嘀该謩e讀幻燈中的句子,請同學們想一想:在這三句中,哪一句可說明第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在分析的基礎上學生選擇了第3句。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比較三個句子的異同,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重點詞語的理解,領會了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和深刻性;還溝通了句與句之間的聯系,為理解自然段意思奠定了基礎;而且使學生體會出李時珍具有對病人高度負責的精神。
(四)有感情地朗讀1至4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檢查朗讀全文。
(二)學習第5自然段。
引導學生答問解疑第二個問題:李時珍是怎樣編寫《本草綱目》的?
1.為了寫這部完善的藥物書,李時珍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學生速讀第5自然段回答。李時珍從兩方面作準備:一是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二是親自到各地去采藥。
2.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李時珍是怎樣到各地去采藥的。
、匐娔X出示句子。
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出產藥材的名山。
②指名讀句子,想一想,李時珍為了采藥,做了什么?從中看出李時珍具有什么品質?
③集體討論:
李時珍為了采藥,走遍了出產藥材的名山。從中看出李時珍不怕困難。
、茏寣W生說一說句中哪些詞語最能反映出這個品質?
“走遍”指出產藥材的名山,李時珍能去的,都去了。從這個詞可看出李時珍不怕困難。
“不怕山高路遠”指山再高再險,李時珍也要上;路再遠,再艱難,李時珍也要去。從這兒可看出李時珍不怕困難。
“不怕嚴寒酷暑”指無論是非常寒冷的冬天,還是非常炎熱的夏天,李時珍都在趕路,都在爬山,都在采藥。從這兒看出李時珍不怕困難。
教師在學生找出的重點詞語下面做重點符號,為指導學生朗讀服務。
⑤有感情地朗讀。
怎樣讀,才能突出李時珍具有不怕困難的品質呢?
在學生品詞、品句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重讀“山高路遠”、“嚴寒酷暑”、“走遍”,突出困難之多;讀兩個“不怕”稍加停頓,突出李時珍不畏艱難的精神之可貴。
采用范讀、評讀形式朗讀句子,加深理解。
、扌〗Y學習方法。
教師與學生共同回顧學習上述句子的方法和步驟。讓學生思考:是分幾步讀懂句子的。
電腦出示學法:
1、讀句子,思考李時珍為采藥做了什么?從中看出他具有什么品質?
2、說一說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3、有感情的朗讀。
⑦運用上述方法,學習第5自然段的第3、4、5句。
學生按上述方法自學3、4、5句,然后小組討論,再集體交流。
從第3句可看出李時珍不怕困難。
從第4句可看出李時珍虛心好學。通過挖掘“上萬里路”、“千百個”及“拜訪”等詞的含義加深理解。
從第5句可看出李時珍具有科學態度和獻身精神。通過挖掘“親口品嘗”一詞的含義來理解。
⑧師生合作讀第5自然段,加深對李時珍崇高品質的認識。
過渡:李時珍花了整整27年的時間,終于編寫成了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后人是怎樣評價它的呢?
(三)學習第7自然段。
引導學生答問解疑第三個問題: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結果如何?
1.學生自由讀第7自然段,邊讀邊想:為什么說《本草綱目》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引導學生抓住以下詞語體會:“一百多萬字”、“一千八百多種”、“每一種”、“幾國”、“世界流傳”。
從上述詞語可體會出《本草綱目》是一部全面、詳細、正確、完善的藥物書。李時珍不愧是一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2.齊讀第7自然段,加深理解。
(四)總結全文。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讓學生做填空練習,達到總結全文,回歸整體的目的。
立志學醫 救死扶傷
課后小記:
李時珍(1518~1593)字東壁,號瀕湖,蘄(q0)州(今湖北省蘄春縣)人,我國明代杰出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家世代行醫,在父親的影響下,李時珍自幼喜歡讀醫藥書,并常跟隨父親到山中采藥。
在封建社會里,行醫被人看成是“下九流”的職業。父親想改換門庭,不讓他再當醫生,竭力督促他讀經書,念八股文,讓他走科舉做官的道路。李時珍只好硬著頭皮讀起八股文來,14歲那年考中了秀才。可是,他對讀經書、學八股實在不感興趣,卻越來越熱愛醫學,常常背著父親攻讀醫書,并處處留心向父親學醫,暗自記下了不少藥方。因此直到22歲,連續三次參加考舉人的會試,都名落孫山,還生了一場大病。父親看到兒子志在醫學,只好放棄了原來的打算。從此,李時珍悉心研究醫學,走上了新的道路。
李時珍24歲正式隨父行醫,一面學醫,一面研究醫藥書。他發現歷代的醫藥書中,有不少缺點和錯誤,決心重新整理補充,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為了寫好這部書,他閱讀了800多種醫學著作,花了整整10年時間。35歲時,他開始編寫新的藥物書。他深入民間向農民、漁民、樵夫、藥農、獵人請教;他先后到過湖北武當山、江西廬山、江蘇茅山以及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集藥物標本,品嘗草藥,辨別藥性。經過27年的艱苦勞動,終于在他61歲時寫成了一部藥物書——《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共有52卷, 190萬字,收藥物 1892種,其中新增藥物 374種。它總結了 16世紀以前我國人民豐富的藥物經驗,對后世藥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是我國藥物學史上的一部巨著;17世紀傳入日本和朝鮮,后又被翻譯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種文字,流傳到世界各地,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
【《李時珍》課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李時珍》教學設計01-08
《李時珍》課件設計05-02
《李時珍》教學設計05-01
《李時珍》教學設計10-20
《李時珍》教學設計內容07-09
課文《李時珍》教學設計02-07
《李時珍》 教案設計07-02
《李時珍》詞句教學設計06-28
《李時珍》優秀的教學設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