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和教案格式 1
【教材解讀】(包括學習內容分析,考試時不寫)
【設計理念】(考試時不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2.過程與方法目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教學重(難)點】
(重點、難點都有,可分述,亦可合稱為“教學重難點”,二者各自最多一兩點,不可多。)
【教學方法】(考試時不寫)
【課時安排】第一課時(可以多寫為“兩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讀,引出文本
1.例如:問題導入、承上啟下導入、檢查預習導入等。
2.板書課題,師生齊讀課題。
3.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入課文自由朗讀。
【導入環節的設計意圖,結合相關教心學等理論。】
二、嘗試讀,感知文本
1.介紹篇幅、生字個數,落實重難點生字詞的教學。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讀書。
三、思考讀,感悟文本
1.促讀:師的話。
學生的回答、表現預設。
2.促問:師的話。
學生的回答、表現預設。
3.促思:師的話。
學生的回答、表現預設。
4.促說:師的`話。
學生的回答、表現預設。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結合相關的教心學等理論。】
四、展示讀,內化文本
(本環節解決文本的整體問題)
1.第一段:
師的引導語。
請生個人朗讀、談體會。
師的評價語。
2.第二段:
師的引導語。
請男女生分角色朗讀、談體會。
師的評價語。
3.第N段:
師的引導語。
請生齊聲朗讀、談體會。
師的評價語。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結合相關的教心學等理論。】
五、探究讀,賞析文本
1.小結引讀。(對二、三、四環節進行小總結。)
2.師生對話。(一般是為了攻克一篇課文的難點問題。)
3.激情引讀。(通過學生自由朗讀來思考重難點問題。)
4.再讀體會。(通過學生默讀、寫批注體會來解決重難點。)
5.師生對話。
(教師引導學生個人起立交流心得、并及時評點提升。)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結合相關的教心學等理論。】
六、無聲讀,超越文本
1.引導質疑。(例如:爭鳴式)
(教師通過提問,引起學生質疑課文難點問題,并默讀思考。)
2.師生對話。
(師生對話,學生各抒己見,教師聯系實際進行拓展教育。)
3.總結下課。
(結合板書總結一堂課的教學、點題結束課堂。)
4.布置作業。
(布置作業要求:作業應體現分層性;作業設計的形式
應體現多樣性;作業的內容應體現趣味性;作業的內容應
體現實踐性〈練了會用〉。)
【本環節及作業的設計意圖,結合相關的教心學等理論。】
附:
【板書設計】
概括式、對比式、板畫式、線條(圖表)式等。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和教案格式 2
【教學目標】
⒈整體感悟文章的內容。
⒉品析文中的兩幅雪景圖。
⒊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⒋學習文章借景抒情的表達技巧。
【教學重點】
品析兩幅雪景圖。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播放《塞北的雪》
(投影《塞北的雪》的歌詞)
我愛你,塞北的雪,飄飄灑灑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樣的輕盈,你的心地是那樣的純潔,你是春雨的親姐妹喲,你是春天派出的使節,春天的使節。
我愛你,塞北的雪,飄飄灑灑漫天遍野,你用白玉般的身軀,裝扮銀光閃閃的世界,你把生命溶進土地喲,滋潤著道邊的麥苗,迎春的花葉。
啊!我愛你,啊!塞北的雪,塞北的雪。
這是一首歌唱塞北的雪的名曲,作者看見那紛紛揚揚的大雪浮想聯翩,賦予了塞北雪怎樣的品格?我們從哪句話可以看出?
(過渡)對于雪,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感想也不一樣。今天我們來看看1926年的魯迅先生他對于雪的感想又是如何?
二、整體感知
⑴教師表情朗讀課文,學生思考:
◆作者為我們描繪了哪兩個地方的雪景?
明確: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整體上有何不同?
明確:南方的雪美艷、北方的雪孤獨。
三、問題研討
⒈、南方的雪有什么特點呢?從哪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有沒有遺憾?為什么?
討論明確:
①滋潤美艷、絢麗、有趣。
②從“那是還在隱約著……嗡嗡地鬧著”。(全體朗讀)
③但不能持久
(過渡)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江南的雪給作者的感覺就是美艷、絢麗、有趣。但她的這種美因為未經磨練,不能經受時間的考驗,不能持久,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那么北方的雪是不是能洗卻作者心中的遺憾呢?
⒉、請學生齊讀課文最后三段,思考:
◆北方的雪有哪些特點?從這些地方我們還能感到北方雪的什么個性?
討論明確:因為她“永遠如粉,如沙,決不粘連,蓬勃的奮飛”。從這里還能看出她獨立的個性和斗爭的激情以及獻身的精神。
◆作者稱北方的雪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對北方雪的什么態度?
明確: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對北方的雪的喜愛。
⒊、寫江南雪景中“塑雪羅漢”的用意是什么?
明確:襯托江南冬末春初的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為什么先對江南的雪作描寫?
明確:是作者對南方冬天的美好回憶,是通過孩子的眼睛去描繪令人欣喜的場景,江南的雪透露出盎然生機,孕育著生命。
⒋、作者將南北雪景對比描寫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對比的目的是襯托。江南的雪平和恬靜的美固然讓人喜歡,但更崇高的美是應該像北方的雪那樣,他憎惡把北方的雪花變得孤獨,也憎惡冰冷的嚴酷的冬天,他要用戰斗來現理想。
四、教師總結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更為欣賞“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麗,但在魯迅的眼里,這種美未經磨練,并不能保持長久。魯迅更為看重的是一種獨立與張揚的個性精神,像北方的雪一樣,以孤獨不妥協的姿態向世界宣告她的存在,那張揚的個性,像一個奔放的挑戰者和戰斗者,作者的感情在對北方雪的描寫中得到深化。這種寫法就是我們常講的:借景抒情,作者把自己的情感通過特定意義的事物--雪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
【板書設計】
《雪》
南方的雪北方的雪
對比
滋潤美艷寒冷孤獨
奮斗的.激情
附:《雪》的賞析
任何一個民族在歷史轉折的緊要關頭,都需要巨人。它需要巨人來參與和鼎助自己的轉折,也需要巨人來思考和記錄自己的轉折。作為中國新文學開拓者和奠基人的魯迅,就是這樣一位巨人,他用文字記錄時代的步音,時代在他的作品上刻下深深的印痕,他的作品也反過來在時代上刻下深深的印痕。
1925年初的中國,南方各省革命運動蓬勃發展,而北方,則被封建軍閥盤踞。此時居住在北京的魯迅在黑暗的現實和酷冷的季節中,用他犀利的文字頑強的斗爭著。《雪》就是這樣一篇表面是自然景觀的描述,實際上是他內心世界斗爭的力作。
《雪》的構思體現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前文描繪了江南雪地的美景。“滋潤美艷之至”,“隱約著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還有各色不畏嚴寒的花,雖是蕭條冷落的冬季,但給人的感覺卻是明朗和艷麗的。而孩子們堆雪羅漢的點輟,無疑又給這冬季增添了豐厚的活力。“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涂在嘴唇上”,“對了他拍手,點頭,嘻笑”。多么美麗的一幅“群兒玩雪圖”!這些都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他美好理想的寄托。
《雪》的后文,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卻是朔方的飛雪,她“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一掃南方雪的柔情和冷美。而這“雨的精魂”雖處在荒涼環境里,卻“蓬勃地奮飛”;雖是“孤獨”的,仍“旋轉而且升騰”,這種奮斗不息的精神,不正是先生高尚人格的真實寫照?不正是中華民族所具有的奮斗和抗擊的革命精神?而這一切都是中華民族的“精魂”啊!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和教案格式 3
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實施互動模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及時進行教學成果信息反饋的搜集,提高教學實效。
一、關注預習反饋,提高設計參與程度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學設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教師需要潛心研究教材內容特點以及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采取針對性教學模式與方法。新課程理念要求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得到尊重與體現,教師在教學設計環節也應當強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及時獲得第一手資料,讓學生也參與到教學設計過程之中,將學生的學習需求體現在教學設計之中,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針對性。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詳細的預習,一方面為了將基礎性知識掌握在課前,另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之中發現還有哪些重難點存在。在預習活動結束后,由語文科代表進行統一搜集整理,將具有共性的學習難點梳理出來,提交給教師,教師依據反饋信息對教案設計進行回頭看,適當調整與完善課堂教學。
二、明確學習目標,提高指向引導效果
在師生互動語文教學中,學生應當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就要向學生揭示教學目標,也可以稱之為學習目標。通過教學目標的揭示,學生從上課的第一分鐘起,就明確了學習目標,整個學習活動也就圍繞著這一目標來展開,提高了學習活動的針對性。在教學目標的制訂上,教師應當注重貫徹新課程理念,構建起“知識+能力+情感”的`立體培養目標,過去陳舊的教學模式過于強調應試性質,往往在知識點灌輸等方面要求較多,在學生語文能力培養與情感熏陶引導等方面強調不足,甚至產生“高分低能”這樣的現象,與新課程改革目標背道而馳,這樣的現象需要加以糾正。
三、自學釋疑探究,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語文教學中,自學釋疑探究環節是最為關鍵的環節,是師生教學互動最為緊密、頻繁、深入的教學環節,教師應當把握好幾個原則。首先,教師應當科學地設計好思考探究題。在探究題的設計中,教師要能夠將教學目標基本上融入這一組探究題之中,探究題全部完成的時候,也就是教學任務基本完成之時,探究題之間還應當體現前后聯系、逐層深入、難度適中的原則,處于大部分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域。其次,教師應當充分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在自主探究學習中,教師要讓學生自主學習,除了按照探究題進行學習之外,還可以在小組之內提出自己認為的疑難之處,依靠學生自己的力量發現、提出、剖析、解決各種疑難問題。第三,教師應當強化思維點撥、引導作用。在學生學習環節遇到疑難問題時,教師應當給予恰當的點撥與啟發,幫助學生深入進行學習探究活動
四、當堂檢測練習,提高信息反饋精度
檢測反饋是教學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在師生雙邊教學活動接近尾聲的時候,教師應當留有一定的時間,及時檢查本節課的教學成效。教師可以自主設計一些練習題目,主要是當堂教學內容的重難點與精華摘要,用5分鐘左右對學生進行當堂檢測,時間不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改為簡要提問反饋的形式進行。通過當堂練習反饋的主要出發點是為了檢驗教學成效,進行教學反思,搞清楚學生在本節課學到了什么東西,教學目標完成率如何,哪些地方還有待于進一步改進,通過教學反思活動,為下一步教學設計安排提供第一手準確信息,促進教學活動的改進,提高教學成效。
五、拓展教學空間,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和教案格式 4
語文,不僅僅可以讓人學識豐富,而且可以改變人的精神,滌蕩人的靈魂,塑造人的修養,所以語文給人精神上的震撼是其他科目所無法比擬的。語文帶給我們的東西,是一生都受用不盡的,尤其是那些對于生命的感悟,對于生活的思索.正因為此,語文成了各個階段學生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科目,尤其是初中學生,正處在人生觀與價值觀迅速形成的時期,求知欲強,對外界的環境也非常渴望,而語文中很多寓意深刻的篇章都可以對學生的求知欲起到很人的滿足,而且語文中特有的情感教育對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德、智、體、美、勞全而發展也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多方而的原因使得現階段初中語文課堂效率非常低,很多學生都是被迫走進課堂,整個課堂毫無生機可言,因此,創新初中語文的教學設計思路迫在眉睫。
一、創新課堂組織與設計方式,提倡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課堂是最主要的教學場所,是目前階段教與學最為集中呈現的地方,因此課堂組織方式直接影響著教學效率的提高。傳統的教學,都是一支粉筆、一張嘴巴、一塊黑板,而且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只能是處于被支配和被管理的地位。
一般來講,學生是不能隨意發表自己的看法,要完全服從教師。而伴隨著教育環境的不斷改變,學生的思路也在改變,他們渴望自主,以及豐富多樣的課堂組織形式。其實,課堂組織形式怎樣才算有效?沒有一個固定答案,是不是只有課堂安安靜靜,學生規規矩矩地聽課才算有效?未必、實踐告訴我們。只要是可以有效地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迅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課堂組織形式,就是有效的。
例如:把班內的學生按照智力程度、學習愛好、性格差異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也可以按照興趣把學生分成若干個興趣小組,如寫作興趣小組、語法興趣小組、占文興趣小組、詩歌興趣小組等。讓同學們定期自己組織課堂,每小組組織一次,這樣每個同學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而且初中學生又處于一個非常渴望被關注的年齡段,因此,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潛力一下子都會被發掘出來,課堂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二、創新教案設計方式與思路,推動學生參與教案設計
教案設計是教學開展的基礎,主要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不管什么類型的教案,針對的無一例外的都是學生,因此要得到學生的認可,讓學生既學到知識,又很樂意學習,這是教案設計的難點所在。以往我們的教案都是按照人綱設計的,基木上是固定的模式,而且是自己設計,有的教師還不愿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教案。
其實,教案設計的初衷就是為了讓教和學的過程更加有效地進行。因此,我們可以嘗試讓學生參與教案的設計,讓學生提出他們公認的最喜歡的案例,或者最喜歡的學習方式,然后整理和加精。這就好比教師提供毛坯房,學生們選擇房子里而貼什么顏色的壁紙,當然什么顏色的壁紙都不影響居住功能,但是而對人家都喜歡的顏色必然會心情愉悅。因為與學生年齡差距比較人,教師難以了解學生們真正的心理,所以由學生民主推薦一些素材,對于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是習非常有效的。
三、教師要反思教學目標制定得是否恰當
教學目標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引領與方向,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對目標進行深入研究分析,一方面要潛心研究教材和學生的身心特點,使教學目標的制定符合實際狀況,尤其要針對學生語文學習基礎和理解分析能力方面的差異,體現分層目標原則,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相對應的教學目標,以這樣的方式提高教學目標的適應性。
另一方面要反思教學目標是否具有立體性,有沒有體現能力、知識、與情感三位一體的目標。教師對教學目標進行適應性與全面性的反思, 有助于教師在卜一步的教學中確定更科學、有針對性的教學思路。
四、教師要反思教學評價內容是否全面
整個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學評價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一般都是以測試的方式進行。大部分的教師都是采用試卷分數這一單一的標準,然后對學生學習活動進行評價,這樣的方式是不全面的。語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認真反思教學評價的內容是否存在單一性的問題,不僅要從卷面分數這一量化標準對學生語文學習狀況進行評價,更要對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情感等進行綜合分析,在語文能力方面,側重朗讀能力、普通話發音、漢字書寫等語文基木功,對這些基木功進行評價時可以采取等級制的方式。
另外,教師在教學評價中還要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情感狀態,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如何、投入程度如何,這些都是語文教師在教學評價中要兼顧的內容。通過全方位、科學的評價,教師才能在教學活動結束后認真總結,進一步優化評價模式。
五、教師要反思教學過程組織得是否科學
整個初中語文教學上的過程是核心環節,教師在教學活動結束后,回過頭分析整個教學過程,是否還要堅持教師灌輸的單向模式,是否在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在教學形式、教學內容上更多地引導學生自主開展學習研究。
另外,教師還要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是否存在形而上學的教改傾向,如合作學習小組作用發揮不夠深入、存在形式主義、思考提綱設計不夠科學合理、難度過低等,要對整個教學過程有無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教學手段運用得是否恰當、有效等方面展開分析,以便尋找到教學組織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在下一步的教學設計中講行彌補和優化。
結語:
創新,永遠是初中語文教學經久不衰的話題,也是促進教學改革的一個法寶.但創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改革也需要過程,創新是一種有基礎的探索式改革.我們必須有足夠的經驗與實踐,在實踐中反復摸索和整理、總結和提煉,最終才能探索出一條符合實際情況的教學思路.而且,我們需要持續不斷地努力,才能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道路上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和教案格式 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課文,揣摩詞語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感悟中心。
2、在快樂中學習,在合作中進步,并運用寫景狀物的方法,了解“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提高觀察力和想象力。
3、感受作品真誠坦然的美麗,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誦讀、理解優美字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揣摩紫藤蘿所蘊含的深刻寓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我們先來看一幅一瀉千里的瀑布,李白也曾說過: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那如果花兒也能組成一條瀑布該是什么樣的景象呢?將紫藤蘿和瀑布進行對照,發現盛開的紫藤蘿真是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難怪作者說是紫藤蘿瀑布。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篇由當代女作家宗璞寫的優美散文《紫藤蘿瀑布》。
(二)檢查預習
1、走近宗璞
讓學生自由發言,饒有興趣地說說自己預習查尋到的有關女作家的基本概況。
2.、正音正字 掃除障礙
檢查字詞是一個常規手段,它能督促學生認真預習,培養學生扎實的基本功,過字詞關,而利用多媒體課件能有效地節省時間。
(三)整體感知
1、擂臺大挑戰
老師配樂范讀課文,學生用“我認為------讀得好,好在-----”和“我認為------讀得不好,因為-------的形式“作出評價,并選取一段用你認為好的方式進行自讀。挑戰老師,爭當擂主。[說明]通過這個環節初步把握抒情散文的朗讀技巧
2、全班齊讀、并思考以下問題
(1)作者為什么要不由得停下腳步?(2) 面對藤蘿花作者的心情有變化嗎?怎么變化的?(3)由此,作者產生了怎樣的人生感悟?
利用三個問題的提出,理清“看花——憶花——悟花”的思路和情感的變化,并讓同學們自己對花的感受和作者對花的感受進行碰撞,初步了解本文主旨“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四)合作探究
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們了解,紫藤蘿的勃勃生機不僅感染了作者,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因此,我在以下環節引導學生通過互動合作的方式探討下面兩個問題:(1)、 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盛開的紫藤蘿?(2)、作者按怎樣的順序描寫紫藤蘿瀑布?
先把全班分為八組,討論以上兩個問題,并做好記錄。
(1)、明確:繪色 繪形,繪神
(2)、明確:先寫花瀑,次寫花穗,再寫花朵。是按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描寫的。
(五)體驗感悟
教育家曾說過,在教學過程中最可怕的就是低估了學生能力,因此,我設計了下面兩個問題,打開學生的思路,讓他們立足文本,暢所欲言)
1、在我們的分析中,感受了紫藤蘿的繁盛,那么,你認為這些句子寫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在文章中還有沒有其它地方也寫的不錯?(進入特寫:忍俊不禁的笑容頁面。為突破難點,課件設計特寫鏡頭,對其中描寫花苞的妙喻作最精彩的展示,突破重點。生動再現作者新穎生動比喻的藝術匠心)
2、 作者說“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人怎樣才能使自己生命長河無止境?結合自己的人生談談體會。
(六)拓展延伸
作者從紫藤蘿的由衰到盛的變遷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這種寫法稱之為“托物言志”或曰“借景抒情”。其實,我們的生活中還包含了許多這樣的事物,那么,接下來,就請同學們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以大屏幕上的圖為對象,發揮想象,進行描繪.
(七)總結全文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最后,我通過“這節課,學習這篇抒情散文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自我總結本次課的收獲和不足,了解本節課是否達到教學目的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小結全文,并布置以下作業
(八)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
2、摘抄文中優美詞句,并加以賞析。
結束語:
宗璞的這篇《紫藤蘿瀑布》筆觸生動而細膩,手法靈活而多變,它的意義真實而深遠。那盛開的紫藤蘿花生機勃發、輝煌燦爛,讓我們感受到了它頑強的生命力,更讓我們深刻體悟到了生命長河的永無止境。所有的苦難都無所畏懼,只要用一顆豁達樂觀的心去面對,相信我們會有一個輝煌燦爛的美好人生!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和教案格式 6
當前,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應當與時俱進地提升自己的履職能力,要強化教育學、心理學以及現代教育手段學習,汲取先進的教改經驗,并建立立體化的教學模式,實現自身角色的順利轉換。
一、研究學生特點,做學生溝通交流的貼心人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育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強化對學生身心特點的研究,與學生經常性開展溝通交流,為教學活動打好情感基礎。
一是研究學生學習基礎。初中語文教師在接手一個班級之初,就要通過對學生入學成績、課堂表現、作業效果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具有初步的判斷與評價,并以此為參考,合理制定針對每一個層面的教學目標,體現差異化原則,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具針對性。
二是研究學生思想動態。初中生的世界是精彩的,學生渴望獨立、自由、自主,但其自身閱歷與思維深度不足以獨立面對各種問題,在這種思想的矛盾與交織中,教師更要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作為語文教師,應當結合自己教學工作的需求,對教學對象的思想動態進行及時分析疏導,消除影響語文學習的不良情緒,讓學生更加安心地開展語文學習。
三是研究學生內在需求。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余,要經常深入到學生之中,傾聽學生的想法,了解學生的需求,尤其要聽取學生對語文教學的建議和意見,通過這樣的渠道,廣泛搜集改進教學活動的各種因素,有助于教學的提升與優化。
二、吸收先進經驗,做語文教學改革的先行者
現代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積極投身教學改革,將先進的教學經驗與自己的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成為教學改革的領路人。
一是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只有走出去開拓眼界,才能夠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技巧技能。語文教師應當積極主動參加各種教研活動,磨刀不誤砍柴工,因為學習而耽擱的'教學時間,完全可以在教學效率提高的增值中得到回報。所以,每一位教師都應當珍惜學校以及上級主管部門給予的教研深造機會,在學習中提高教學改革的能力。
二是認真開展業務學習。一方面,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認真研讀教育刊物,以先進的教學改革經驗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博采眾長,取長補短;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參加各種學歷教育,通過系統性的學習來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履職能力,為全面提升教學成效奠定基礎。
三是強化理論聯系實際。學到先進的經驗,關鍵在于怎樣消化吸收和合理運用,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在自己的教學設計中,一定要學以致用,理念聯系實際,否則,學到的理論只能是空洞的理論,無法在教育實踐中發揮促進作用。每一位初中語文教師都應當堅持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穿插灌輸各種先進的理念,先進的手段,并且在教學改革經驗運用的過程中,進行深入的思考分析,發現不足予以糾正,在學習借鑒提升的螺旋上升中提高教學履職能力。
三、掌握電教手段,做教學現代化推進示范者
教學手段現代化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每一位初中語文教師都應當具備基本的電化手段運用能力,積極引領現代教學手段的推廣與運用。
一是要科學運用電教手段。在電教手段的運用中,部分教師使用頻率過高過濫,也有的過于迷信多媒體教學手段,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多媒體手段的運用中,一定要講究科學性,要控制使用的頻率,保持在恰當的水平。同時,要擺正教師的啟發引導與多媒體的輔助配合之間的關系。讓多媒體手段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不是主導整個教學流程。
二是要嘗試自主設計課件。廣泛的多媒體課件在兼顧學生實際差異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制約,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提高自主設計能力,能夠通過自主設計素材,運用專門軟件進行編程設計,這樣在教學中才能夠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與認知實際。
三是要學會使用維護保養。在多媒體手段的使用中,廣大語文教師不僅要會熟練使用,還要掌握必要的維護保養技巧。隨著多媒體手段的普及,數量也在不斷增多,無法也不可能在所有的時候都安排專人進行維護,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學會一些基礎的軟件安裝、故障排除等技能,為多媒體手段的正常使用提供保障。
四、開展課外活動,做教學資源整合的多面手
初中語文教師的一項重要履職能力,就是構建立體化的教學模式,不僅要抓好課堂教學,還要整合好各種教學資源,成為資源整合的多面手。
一是要延伸課堂教學環節。在課堂教學中,意猶未盡的地方要進行延伸拓展,讓學生深化理解,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續寫課文結尾,撰寫讀后感、心得體會等,延伸課堂教學活動,通過這些形式的活動,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教材主題思想感悟的認識。
二是要建立課外興趣載體。課外興趣活動一直都是初中語文教師滿足學生語文個性化學習需求的重要載體,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實際狀況,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建立文學朗讀等興趣小組,讓學生增長知識,全面發展。
三是要整合校外基地資源。在整合校外基地資源環節,教師主要應當做好紐帶連接角色,組織學生按照確定的活動主題,到相關單位場所開展專門活動,以此來增強學生對生活的感知,提高作文素材的積累,同時受到思想教育。在這一活動中,教師要能夠放眼課內外,走出單純課堂教學模式的制約,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造良好平臺。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和教案格式 7
【摘要】一節成功的語文課,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體會詩意流淌的語言,經歷峰回路轉的環節,達到啟迪學生心智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上一節成功的語文課成功導語的設計,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手段。好的導語就像唱戲的開臺鑼鼓,未開場先叫座兒。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課堂氣氛。魏書生老師說:好的導語像磁鐵,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
【關鍵詞】課堂興趣導入語
一節成功的語文課,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體會詩意流淌的語言,經歷峰回路轉的環節,達到啟迪學生心智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上一節成功的語文課成功導語的設計,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手段。好的導語就像唱戲的開臺鑼鼓,未開場先叫座兒。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課堂氣氛。魏書生老師說:好的導語像磁鐵,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成功的語文教學離不開學生的興趣愛好。只有學生傾心于此,才會積極主動的樂于受教,也才能達成高效率的教學。確實,好的導語是優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個音符,散發出神秘的魅力,引誘著聽眾漸入佳境;好的導語是教師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鑰匙,放射出獨特的光芒,帶領著學生登堂入室。
一、導入的方法
1、開門見山法
教師的開場白就直接點題,用準確精煉的語言,主動提出一堂課的教學內容,給學生一個整體入微的感覺。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不少文章的課題直接或間接地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或點明文章的中心。在教學這類課文時,為了使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以充分表現,教師就要抓住有利時機設計簡短、精彩的導語直接揭示學習的內容。如:在教學《桂林山水》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我們的祖國是美麗的。她有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有壯闊秀美的江河湖泊,還有一望無際的良田沃野。祖國南方的桂林更是以山清水秀的風景聞名于世,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現在我們一同來領略桂林山水的美好風光教師言簡易賅,簡潔明快的'導入吸引了學生的注意,調動了學生學習新課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幫助學生把握學習方向。
2、激情渲染導入法
激情就是激發學生情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俗話說:若要學生動心,教師先要動情。學習新課時,教師要用聲情并茂的語言,將學生帶入到教學情境中去。如課文《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的導入:1976年1月8日,為人民勞累一生的周總理去世了,他靜靜地躺在鮮花翠柏中,五星紅旗覆蓋著他的身軀。1月11日,周總理的遺體要送到八寶山火化。披著黑紗的靈車,緩緩地開過來了,那年冬天特別冷,寒風猛烈地吹著,但是首都幾十萬人涌上了街頭,默默地站在人行道兩旁,等待著,等待著靈車開來,他們要向敬愛的周總理告別。因為從今以后,我們再也看不到周總理慈祥的面容,再也聽不到總理那親切的聲音了。十里長街到處是白花,就像鋪了一層厚厚的白雪,到處都能聽到人們在低低地哭泣……同學們,這是32年前的事情,你們沒有經歷那讓人心碎的時候,但是《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會讓我們了解當年的情景……這段感人至深的導語,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3、懸問設置導入法
小學生特別具有好奇心,他們閱讀課文,往往會對故事發展或人物命運產生一種十分關注的心情,根據學生學習這種心理去設置一些懸念的問題,往往能引起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如課文《驚弓之鳥》的導入:
師:現在空中飛著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辦法能把它打下來
生:用箭射,用槍打……
師:你們所用的方法都可以,可是,古時候有個射箭能手更羸,卻是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聲把這只大雁射下來了,這究竟是什么緣故呢答案就在課文中。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文,看誰先把答案找到。
由于懸念的誘惑,學生立即對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種
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主動認真地讀書、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懸念要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如果故弄玄虛,那就失去了懸念的意義,有的甚至會把學生弄糊涂。
4、演示法導入
如何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是這一節課的關鍵所在。無論是學習興趣還是學習動機都會對學習產生巨大的動力作用。因此,在每一節課的開始,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來設計巧妙的導語,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產生強烈的求知的欲望。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說: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只小動物的畫像,你們誰認識它然后出示用水彩畫畫成的動畫形象的小壁虎,尾巴做成活動的,可以摘掉。學生驚喜地回答:小壁虎教師接著問:誰知道它是什么樣的動物學生交流說到它吃蒼蠅、蚊子后,教師趁機說:壁虎雖然不好看,可是它吃蒼蠅、蚊子,是人類的朋友。你們看,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了學生驚奇地說:哎呀,斷了!教師馬上因勢利導: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斷的,斷了以后又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學的《小壁虎借尾巴》講的就是這只小壁虎尾巴斷了以后的事學生便迫不及待地讀起課文來,并且很快的找到了答案。
5、前后知識聯系法
前后知識聯系法就是指在已學過的舊知識的基礎上導入新學知識,從已知的領域轉入未知的領域,這種方法的使用關鍵在教師,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教材,找出新舊知識的銜接點,過渡
要自然連貫,既起到調整學生思維方向,又為新課學習創設良好環境的作用;既讓學生感到新知識不陌生,又讓學生順利地掌握新知識溫故只是手段,而導入才是目的。
如:第十冊《古詩三首》都是描寫春天美麗的景色,為了更好地使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內容,我先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有關描寫春天美麗景色的詩歌。學生的思維馬上活躍起來,想起了《春曉》、《詠柳》等古詩,有的學生還一口氣把這幾首詩背誦了下來。我因勢利導,表揚好的,鼓勵差的,向學生提出新的要求,使學生充滿活力地進入新課的學習。
6、音樂感染法
播放一首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歌曲,喚起學生的想象,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記得從前一位教師教《草原》這篇課文時,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第一段歌詞: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白鳥齊飛翔接著用抒發感情的格調描述了內蒙古遼闊的大草原美麗的景象:那兒的草原一碧千里,空氣清新,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馬壯,繁花似錦,白鳥歌唱……現在就讓我們跟著老舍爺爺一起去風景如畫的內蒙古大草原瀏覽一番……這樣的導入,使學生神往于內蒙古大草原的景物,喚起他們豐富的想象,從而對學習這篇文章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二、在設計導入時要懂得三宜三忌。
1、宜簡潔明快,忌冗長拖沓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和教案格式 8
一、主旨概述
課文記述公輸盤替楚國造云梯,準備去攻打宋國,墨子聽到消息后連忙前去阻止。用巧妙、鋒利的言辭使戰爭發動者理屈詞窮,又憑謀略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最終阻止了戰爭的發生。表現了墨子臨危不懼,智勇雙全的性格。
二、結構內容
全文共22段,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交代墨子出使楚國的緣由。
第二部分:(2~12):墨子以激將法說服公輸盤。
第三部分:(13~16):墨子能言善辯,初步說服楚王。
第四部分:(17~22):墨子以超人的智慧和勇氣,說服公輸盤,并迫使楚王暫時取消了攻打宋國的。計劃。
文章開頭先介紹事情的緣由,中間部分詳細敘述了墨子與楚王和公輸盤斗爭的經過,最后一部分清楚地介紹了事情的結局,脈絡清晰。
三、嚴密的邏輯性
《公輸》一文記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體現了墨子的非攻思想和實踐精神。文章通俗平易,樸實無華,特別講究邏輯的嚴密和說理的充分。
墨子首先從道理上說服公輸盤。攻城殺人是不義的行為,墨子以獻金請公輸助殺辱己之人,從而引出公輸的話“吾義固不殺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指責公輸四個不義的表現,指出其“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弓弩齊發,步步進逼,使公輸退無余地,理虧而折服。這是止楚攻宋的關鍵性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以楚王攻來如棄貴偷賤的荒謬之舉,來說服楚王。巧設三個生動的比喻(舍文軒而竊敝輿,舍錦繡而竊短褐,舍梁肉而竊糠糟)、三層鮮明的對比(大而富的楚國與小而貧的宋國),使楚王不得不稱“善”。第三步則是在義勝理足的基礎上以實力戰勝公輸,以智慧揭露公輸“我知所以距子”的陰謀詭計,正告楚王宋國早有防御,迫使楚王放棄襲宋的。計劃。文章充分表現了墨子的勇敢和反攻伐的主動精神。
總之,《公輸》以假設、類比和推理的方法巧妙說理,透辟有力,特別是運用欲擒故縱、誘敵入套的技巧,不僅使文章邏輯嚴密、說理充分,而且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四、文中的特殊句式
1、“宋何罪之有?”,正確翻譯是“宋國有什么罪呢?”在古漢語中,表疑問的疑問代詞要提前,正確的語序是“宋有何罪”,“之”,賓語前置的標志。
2、“夫子何命焉為”,正確的翻譯為“你(有)什么見教呢?”本句中,本來沒有謂語,在翻譯時應補充出來。“焉為”表示疑問語氣。
3、“胡不見我于王”正確的翻譯為:“為什么不把我引見給大王呢?”“見我”,理解為“(把)我引見。”
五、曲折的故事情節
《公輸》一文以生動的對話、鮮明的人物形象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文章主要采用對話形式,不僅表現了墨子的機智勇敢和反侵略精神,而且可以從中領略墨家崇尚樸質的文風——以達意為主,不講求文采。故事情節卻是一波三折,懸念迭生。墨子千里迢迢跑到楚都去見公輸盤,出人意料的是,見面后墨子并沒有直接勸阻公輸盤,而是宕開一筆,先邀請公輸盤替他去殺人,制造了一個懸念。墨子見楚王時也是如此,大家都以為他要勸說楚王,但墨子卻和楚王聊起了偷竊病,又是一處懸念。當讀到“公輸盤服”和楚王稱“善”時,讀者一定會以為問題解決了,但這兩處各自均是波瀾又起,懸念再生,令人不讀不快。
六、比喻與排比手法的運用
在說理的過程中,本文不僅巧妙地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如用“文軒”比喻楚國的地域遼闊富饒,用“敝輿”比喻來國土地的狹小貧瘠,用“粱肉”和“錦繡”比喻楚國的富足,用“糠糟”和“短褐”比喻宋國的貧窮,使人清楚地看到楚王攻宋的。本質——擴張領土的野心,發人深省,很有說服力,而且還運用了排比手法,增強了語言的氣勢,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如墨子與公輸盤的第一輪辯論中,連續用了五個“……不可謂……”,在語勢上你連發的炮彈一樣有力,在內容上從不同角度對公輸盤進行了斥責,令其難以招架,無可推脫。
七、抓住文中的辯論進行教學的方法建議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或大或小的.各種辯論,有辯論就必須有矛盾的焦點、矛盾的雙方。因此,學習《公輸》,我們應在熟知文義的基礎上理解幾組辯論中雙方的焦點及立場,分析他們辯論的方式及技巧,以及他們在語言中所表現的各自的性格特征。攻宋和反攻宋是全文的矛盾,文章就抓住這個矛盾,步步深入。起初墨子和公輸盤辯論,譴責攻宋“不義”;接著和楚王辯論,將攻宋與患“竊疾”相提并論,深入地揭露了攻宋的侵略實質;后來由辯論轉到了攻防之術的實際較量,直到打破了敵人的一切幻想,更加深入地證明攻宋的不足取。就在這對矛盾不斷發展、激化、解決的過程中,人物形象和主題思想越來越鮮明。學習這些知識后,我們也可嘗試著運用這些知識,找幾個辯題和同學練習辯論,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和教案格式 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知識目標:品味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情。
2、能夠借鑒本文的寫作方法,并把它們運用到平常的寫作當中去。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二、學法引導:
安塞腰鼓是產生于北方黃土高原上的—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對于生活在南方現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體教學,效果會好些。教這樣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一旦學生進入角色,教起來就輕松多了。
三、教學重難點
本文用寫實的筆觸描繪了氣勢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觸可感的藝術形象,但文中更多的是重在寫意。如何引導學生借助文字描繪再現形象領略意境是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側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通過聯系生活,加深對生命的思考認識即教學的重點。
四、教學方法
1、朗讀法:通過讀能感受到語言的節奏、氣勢與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動。
2、揣摩法:對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關鍵語句,應當仔細揣摩品味。
五、媒體設計
1、腰鼓表演片段。
2、課件。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流程
課前,我播放了一段關于安塞腰鼓的視頻,讓學生感受雄渾壯闊的場景。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剛才大家所看到的.就是壯闊的安塞腰鼓,請同學們端起書,齊讀課文,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份激情吧!
1、學生齊讀課文。
2、請學生從字音、停頓等方面,對自己的朗讀進行點評。
探求新知
1、請同學們,用我感受到了——的安塞腰鼓,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2、課文中,作者多次運用相同的句子來反復贊美安塞腰鼓,同學們找一找,看是哪一句?”
明確:
好一個安塞腰鼓!
好一個安塞腰鼓!
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
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3、這些句子反復出現,除了抒情的需要以外,還點示了課文的層次,使得課文結構清晰,請自由朗讀課文7—24節,用//劃分層次,并且在每一個層次中,尋找一個詞語,作為這個層次描寫的主要內容。”并分男女兩組,派代表上黑板板書。
明確:舞蹈、響聲、后生、舞姿
3、品析文章中語言美。
作者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展示安塞腰鼓的美,試用美,你看。”句式來說。并說說這些句子為什么美?例句:蓄勢待發的后生美,你看,他們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
4、主旨探究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資料表明:黃土高原是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
安塞腰鼓有什么內涵?
安塞腰鼓是黃土高原上生命的激昂和宣泄,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
小結:
1、排比反復旋律美
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排比和反復,形式上力求多樣,富有變化。排比又有句內的、句之間的、段之間的。
2、短句短語激昂美
3、節奏明快雄渾美
反思提升
我們要進行一個演讀活動,要求讀出氣勢,讀出節奏,讀出情感。
我給同學們發了一份演讀稿講義,大家推薦男領由于越同學擔任,女領由單昕哲同學擔任,花三分鐘左右熟悉了各自角色需要演讀的內容。
演讀開始:
看!——
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好一個安塞腰鼓!
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著酸棗樹的山崖上,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冗雜的觀眾的心上,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栗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嘆為觀止。
好一個安塞腰鼓!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
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么奇偉磅礴的能量!
好一個黃土高原!
好一個安塞腰鼓!
作業。
1、將精彩的語句抄在積累本上。
2、完成活頁和試題優化。
八、板書設計
1—4:的腰鼓
安塞鼓5—27:的腰鼓5—13:宏偉的場面14—17:雄壯的
18—22:擊鼓的
23—27:奇麗的
寂靜28—30:的腰鼓
九、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上,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我不去講,學生自己看書能回答的問題,我不回答。同時,我也十分注意情境的創設,先在課前播放安塞腰鼓的視頻,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讓學生在感性性對安塞腰鼓有所了解。此外,本節課,我還重視學生的讀。有全班齊讀,有男女生分角色讀,有領讀,更有對文本深入理解的回讀。
當然,任何一節課都不是完美的,在本節課上,還存在著不少缺點需要我今后改進的:
1、教學的目標的確立,還有不明確的地方,對教學內容的安排也有與教學目標不符的地方,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有待提高。
2、播放的視頻,沒有經過嚴格的篩選,視頻還不夠典型。而且播放的順序還可以更靈活一點。如放在品析語言后面。
3、學生的參與度還不夠,對個別學生的提問次數過少,沒有照顧到全體學生。無論如何,這一次研究課,對我來說,都是一次寶貴的成長財富,我都會好好的總結,認真的反思,以便于我今后的教學之路能有更大的進步。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和教案格式 10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讀懂文章,掌握文言知識,理清文章結構。
【過程與方法】
借助工具書及課下注釋疏通文意,掌握重點字詞,品味文章語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我國口技藝人的高度智慧和創造才能。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掌握本課的文言字詞,理清文章結構。
【難點】
認識我國口技藝人的高度智慧和創造才能。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洛桑學藝》中洛桑用嘴摹仿各種聲音的表演片斷。提問你知道洛桑采用的是什么表演方式嗎?引出課題。(板書標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參看注釋,疏通文意。
2.找出難懂的字詞,分享交流。
明確:
(1)一詞多義
坐:眾賓團坐(坐下),滿坐寂然(同“座”,座位)
(2)古今異義
走:古—跑,今—行走
3.談談你讀完文章的感受。
明確:
(1)口技表演者的`記憶非常高超;
(2)作者是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的順序寫的。
(三)深入研讀,體會情感
1.再讀課文,概括段意。
明確:
第一部分:
第1段,介紹口技表演的時間、地點以及表演的道具、演出前的氣氛。
第二部分:
第2、3、4段,描繪口技表演的精彩場面。
第三部分:
第5段,寫表演結束,再次強調所用道具的簡單。
2.第一段中寫表演的場地在“八尺”屏障中,道具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這些數字的運用有何作用?
說明表演地狹小、道具簡單,襯托表演者技藝的高超。
3.“滿坐寂然,無敢嘩者”一句說明了什么?
參加宴會者無不是京城的名門望族,大富人家,可表演者一聲撫尺,使滿坐寂然,無敢嘩者”,暗示表演者名聲之大,技藝之高無人不曉,無人不服。
(五)小結作業
口技藝人究竟營造出什么樣的精彩場面呢?課下研讀文章剩余部分下節課交流分享。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和教案格式 11
1.探究式教學基礎理論
探究式教學,英文全稱為Inquiry Teaching,又稱發現法或者研究法,一般情況下指教師依托一定教學媒介,設定具體問題,通過學生對問題的觀察解析,自行發現學習內容內在有效信息的過程。探究式教學的主體實施原則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引導監督作用。將探究式教學方法應用在初中報刊閱讀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探究式教學的一般教學過程包括積極創設,激發學習動機;有效開放課堂,引發學習潛能;教師適時引導,指明探究方向;合作與獨立培養并行,有效完成自主探究教學目標,實現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2.英語閱讀基礎理論
閱讀是認知過程,也是心理過程。閱讀主體在閱讀過程中,對英語語言文字的感知、記憶、思維、想象,以及對其判斷、分析、總結、歸納,都需要意志、動機、情感的作用才能完成。英語閱讀是英語技能培養的主要組成部分,在英語教學中一直占有很高的地位。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是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這就要求教師在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還要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將閱讀能力的培養滲透到課程之中。
英語閱讀可以是通過報刊閱讀對課程內的閱讀進行拓展,報刊閱讀比傳統的習題閱讀有著很大優勢。首先,報刊閱讀語言真實、圖文并茂,更能適應初中生的性格特點,符合初中生的需求。在我國現行的報刊當中,幾乎都在報刊中設有一定的互動專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更愿參與活動。其次,報刊內容通俗,緊跟時代,有效彌補教材中的滯后性。再次,報刊內題材廣泛,涉及領域繁多,更有利于學生豐富英語知識,增加詞匯量。最后,現行的不少報刊都英語教材同步,教師只要稍加利用,就可以擴展教學內容。
3.報刊閱讀具體實施
3.1報刊選取
教師進行探究式英語報刊閱讀的準備,就是教師對于報刊的選取工作。選取的基本條件就是必須要和教材配套,不同版本的.教材要選擇不同的報刊,不同地區,還要根據地區中考要求,進行教材選取。本文以牛津初中英語教材,選取空中英語教室系列報刊為例進行分析。
3.2閱讀目標的確定
探究式教學開展的前提就是閱讀目標的確定,如果沒有準確的閱讀目標,教學就無法開展。以牛津版教材9A中Unit 2 Colours一課為教學目標,閱讀材料的選取以Colour相關內容為主。選取空中英語教室系列報刊中《大家說英語》教材中September 1中的文章,What Color Is It?進行擴展講解。
3.3閱讀課程設計
圍繞Colour設定閱讀任務,圍繞探究閱讀目標進行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要保證將教材的基礎內容進行有效講解之后,并確定學生可以對其掌握的基礎上,再進行擴展閱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課程環節設計,保證學生注意力可以有效集中,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要特別注意,從閱讀開始就要有效掌控學生的閱讀進度,在閱讀之后要對閱讀文章進行講解分析。
3.4閱讀教學反思
閱讀教學反思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要對閱讀報刊的選擇進行反思。針對學生在閱讀中出現的問題,對報刊選擇是否恰當進行有效反思,總結選擇經驗。其次,對教學過程中探究式教學設計進行反思。反思探究式教學是否在報刊閱讀過程中發揮了有效作用,設計是否合理,學生是否接受。再次,反思探究式教學、教材、報刊三者之間的融合情況,三者的共同作用是否真正地發揮出來了。最后,反思教學效果。例如:反思學生是否通過報刊閱讀,豐富了知識。反思學生通過這樣的教學,是否提高了閱讀速度。反思學生通過探究式教學,是否增強了對英語閱讀的興趣等等。無論何種課程,教學反思都是必要的,教師要將教學反思作為提升教學專業能力的途徑,完善探究式教學設計,將其應用在實際英語教學之中。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03-08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08-18
初中語文優秀教學設計02-05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11-12
初中語文《散步》教學設計07-01
初中語文《臺階》的教學設計07-02
初中語文《春》教學設計06-13
初中語文《孔乙己》教學設計06-15
初中語文《孔乙己》的教學設計06-25
初中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