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識天氣》精彩教學設計
能力目標
1.復習鞏固比喻的修辭手法,積累文中比喻,體味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
2.學習常用的說明方法,特別是打比方和分類別。
3.練習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教學重點
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容要點。分析本文寫作層次清晰的特點。
●教學難點
分析、把握課文主體部分怎樣看云識天氣的內容和結構層次。
●教具準備
多媒體I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陰晴風雨的變幻真的是無常難測嗎?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又是靠什么識別天氣變化的呢?(學生回答:看云),的確,云就像天氣的“招牌”,“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天上鉤鉤云,地下雨淋淋”這些諺語,就是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看云識天氣的經驗總結。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科普文《看云識天氣》,它將告訴我們如何解讀這大自然的文字,天氣的“招牌”——飄浮的云彩。(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標注各自然段的序號,劃出疑難字詞,并結合注釋和字詞典疏解。
投影顯示:
。1)注音:
峰巒(luán) 一霎(shà)間 點綴(zhuì)綾紗(líng) 彌漫(mí)暈(yūn)頭轉向
月暈(yùn) 崩塌(bēng t。
(2)釋義:
峰巒:山峰和山巒。巒,小而尖的山,或連綿的山。
一霎間:一會兒,形容時間極短。
預兆:事情顯露出來的跡象。
輕盈:文中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動作、體態一樣輕巧優美。
彌漫:(煙塵、霧氣、水等)充滿、布滿。
征兆:即將出現的跡象。
崩塌:崩裂而倒塌。
2.學生自由誦讀,梳理課文主要內容。
思考:(1)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主要介紹云和天氣的關系。切合文題揭示云和天氣關系的語詞是什么?它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2)有關云和天氣的關系,文章是從哪兩個方面說明的,找出標出說明角度變化的語句。
(3)文中第2段看云識天氣的經驗一句是揭示云的形態和天氣關系,作者用“往往”“常!弊飨拗圃~,說明了什么?后面的三個語段與它有什么關系?
(4)相形課文主體部分對云和天氣關系的具體細致的介紹,第1段的概述在語言運用上的顯著特點是形象生動的比喻的運用,試具體分析其作用。
。5)以簡表的形式歸結課文的行文思路。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罢信啤边\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喻指云是天氣變化的標志,準確而形象地說明看云和識天氣的關系。
(2)第6段的中心句“我們還可以根據云上的光彩現象,推測天氣的情況”標示說明角度的變化。
文章從云的形態、云的光彩兩個方面介紹云和天氣的關系。
(3)這兩個詞用在句中具有限制作用,表明一般情形是這樣,排除了特殊情況,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第2段是后面三段的“綱”。第3段對應第2段中的“薄云”“晴朗”,薄云分為“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第4、5段對應第2段中的“厚密”“陰雨風雪”,云層分為“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積雨云”。
。4)第1段用一連串的比喻把云的萬千姿態描繪得非常生動形象,充分激發了讀者的想像,作者首先說明云的“姿態萬千”:有的“像羽毛”,說明它輕飄,有的'“像魚鱗”,說明它排列整齊;有的“像羊群”,狀其形態,有的“像一張大棉絮”,狀其質感;“像峰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狀其勢。這一系列恰當的比喻,鮮明而具體,形象而生動,給人深刻的印象。最后一句是全段的中心句,“招牌”一詞比喻貼切,耐人尋味。總之,比喻的運用不僅使要說明的事物更加生動形象,而且使整篇文章富有文采,能激發人們閱讀的興趣。
3.品讀全文,體會課文層次清晰的特點。
三、具體研討第3~6段
1.學生精讀,揣摩語言的生動形象。
2.投影顯示薄云圖片,請學生結合課文的細致描繪,仔細觀察云的形態變化,展開豐富的聯想,說出更有創意的理解。
思考:(1)語段中清晰的思路是通過分類別的方法表現出來的,請以簡表的形式列出晴天云的形態變化、特征以及預示的天氣變化等情形對比。
。2)第3段采用了從現象到本質的說明順序,那么現象是什么?本質又是什么?
。3)第3段文字的語言,既有平實說明,又有生動說明,各舉出一個例子。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分類說明法是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標準分成若干類別,一類一類加以說明的方法。這種分類說明不僅能夠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說得更明白,而且會使說明的條理更清楚。本段把薄云分為四種,一一介紹,有條不紊。它們既有自己的特點又有共同點。列表如下:
多媒體顯示:
晴天云簡表
云 名 云的形態變化 高 度 厚 度 天氣征兆
卷 云 像羽毛、像綾紗、
絲絲縷縷地飄浮著 最高 最薄 象征晴朗
卷積云 像鱗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 很高 很薄 無雨雪
積 云 像棉花團 上午出現
傍晚消散 兩千米左右 較薄 陽光溫和
高積云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扁球狀 排列勻稱 兩千米左右 較薄 天晴
(2)說明云的形態是現象,說明云和天氣變化的關系是本質。
(3)平實說明:卷云和卷積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們一般不會帶來雨雪。
生動說明:高積云是成群的扁球狀的云塊,排列很勻稱,云塊間露出碧藍的天幕,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3.記敘文中,比喻是一種修辭方法;說明文中,運用比喻來說明事物,叫做比喻說明法,一般簡稱為打比方。課文中打比方的運用,使得行文生動活潑,饒有趣味。請仿照示例造句,從形狀入手,展開充分的想像和聯想,既考慮靜態,又兼顧動態,以求動靜結合之妙。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
造句:
(1)夜幕四合,周圍的群山,……
(2)遠處的霓虹燈亮了,……
學生回答,教師示例:
。1)夜幕四合,周圍的群山,像駝峰,像閘門,像臥佛、像長蛇,……
。2)遠處的霓虹燈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綢,像長虹,……
4.第4、5、6段的寫作思路與第3段相同,請學生仿照對第3段的分析以圖表的形式標示這三段的內容要點。
學生合作完成,教師示例:
多媒體顯示:
雨雪冰雹云層變化簡表
云 名 變化過程 形 狀 位 置 天氣征兆
卷層云 卷云聚集 向前推進 像白綢幕蒙住天空 高 晴轉陰
高層云 卷云越變越厚 像毛玻璃遮著太陽 低 將下雨雪
雨層云 高層云變得更厚 暗灰色云塊密布天空 更低 雨雪連綿
積雨云 積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 烏云密布天空 更低 雷雨冰雹
云的光彩簡表
光 名 產生和分布情況 色 彩 天氣征兆
暈 產生在高層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圍 里紅外紫 日暈三更雨
月暈午時風
華 產生在高層云邊緣部分 里紫外紅 華環由小變大,轉晴;由大變小,轉陰雨
虹 雨過天晴,在太陽對面的云幕上 彩色圓弧 東虹轟隆西虹雨
霞 早、晚,太陽照著對面的云彩 云層變紅 朝霞不出門
晚霞行千里
5.積累文中的有關諺語,了解識別天氣變化的常識。
文中出現的諺語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東虹轟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教師適當補充,并做些解釋,如:
。1)“天上鉤鉤云,地下雨淋淋”
。2)“云往東,車馬通;云往南,水漲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曬麥”
。3)“天上鯉魚斑,明天曬谷不用翻”
(4)“早上烏云蓋,無雨也風來”
。5)“清早寶塔云,下午雨傾盆”
。6)“久晴大霧陰,久陰大霧晴”
。7)“黃云上下翻,將要下冰蛋”
四、課堂練習
投影顯示:
1.本文的語言生動形象,又十分準確。在括號內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體會其表達效果。
。1)經驗告訴我們……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___________(一定 有時 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2)出現了高層云,___________(一定 有時 往往)在幾個鐘頭內便要下雨或下雪。
。3)烏云彌漫著天空,頃刻間,雷聲隆隆,電光閃閃,馬上就會嘩啦嘩啦地下起暴雨來,___________(一定 有時 常常)竟會帶來冰雹或者龍卷風。
(4)天氣變化異常復雜,看云識天氣有___________(相當 一定 非常)的限度。
。5)我們還可以根據云上的光彩,___________(判斷 推斷 推測)天氣的情況。
2.下面一段話的句序被打亂了,將理順后的句序寫在后面的方格內。
、偃藗兂Uf:“東虹轟隆西虹雨”。
②夏天,雨過天晴,太陽對面的云幕上,常會掛上一條彩色的圓弧,這就是虹。
、厶栒盏教炜,使云層變成紅色,這種云彩叫做霞。
④所以有“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的諺語。
、葸有一種云彩常出現在清晨或傍晚。
⑥意思是說:虹在東方,就有雷無雨;虹在西方,將有大雨。
、叱荚谖,表明陰雨天氣在向我們進襲;晚霞在東,表示最近幾天里天氣晴朗。
正確句序:
3.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說明方法或修辭手法。
。1)在太陽和月亮的周圍,有時會出現一種美麗的七彩光圈,里層是紅色的,外層是紫色的。這種光圈叫做暈。( )
(2)最后,云壓得更低,變得更厚,太陽和月亮都躲藏了起來,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塊密密層層地布滿了。( )
。3)華環由小變大,天氣將趨向晴好;華環由大變小,天氣可能轉為陰雨。( )
(4)所以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的說法。( )
(5)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層,叫卷云……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鱗波,這就成了卷積云……還有一種像棉花似的白云,叫積云……在晴天,我們還會偶見一種高積云。( )
4.如果將下面一段描寫天氣的語言改成天氣預報的語言形式,請用恰當的語言表述。
清晨,天上飄著片片白云,中午,天空漸漸聚集起了層層陰云,到了下午,便下起了濛濛細雨。輕風拂面,使人略感涼意。
【《看云識天氣》精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05-26
《看云識天氣》 教學設計07-12
《看云識天氣》的教學設計12-26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02-28
《看云識天氣》的教學設計06-17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06-30
看云識天氣的教學設計06-30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06-01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