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第10頁 例2 做一做 練習二的1、2題兩位數加兩位數 不進位加(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的筆算加法;
2、使學生能熟練地進行豎式計算;
3、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二年級數學教案。
教學重點、難點:
熟練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
教具準備:主題圖、投影片
學具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解決情景中的`問題
1、教師出示主題圖
師:上節課有的同學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輛車,這節課我們來解決這個問題。
師:怎樣能知道這兩個班是否能合乘一輛車呢?
(要知道兩個班共有多少人?)
師:怎樣列算式?
學生說,教師板書:35+34=
2、請學生在小組里討論怎樣計算“35+34”,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是用擺小棒的方法還是用豎式計算還是口算,小學數學教案《二年級數學教案》。
3、請學生說明自己的想法
(1)先請擺小棒的學生講
提問: 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來,3捆和3捆和起來?
(2)再請列豎式的學生講
提問: 寫豎式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用豎式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
(3)請口算的學生講
提問: 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時應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
教師用投影片出示題目
指名將題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學生做在書上
集體訂正投影片上的題目,進行評價。
同位相互檢查,相互評價,
三、練習:
練習二 第1題:
先請學生看圖,說圖意,
再列豎式計算。
第2題:筆算下面各題。
學生將題目寫在練習本上,同位相互檢查。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 通過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3、 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用的意識。
教學重點:
1、 在實踐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教學準備:學具、主題圖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預習新課
1、判斷:
○ ○○ ○○○
這樣是平均分嗎?為什么?
怎樣分就是平均分了呢?
2、分一分
每個同學用自己手中的學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同位相互說說是把幾個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幾。
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出示預習單:預習第10頁例3:
1:每2個一份,你是怎樣理解的?在分時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2:圈,表示什么意思?每個圈里的數量有什么特點?這樣的分法是平均分嗎? 在平均分時,分別用分一分、擺一擺、圈一圈的方式來解決。
3:你能用一句話來概括出這道題目的題意。把課本上的空白處填充完整。
可以在練習本上畫一畫,也可用小棒、圓片擺一擺,還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二、自我檢測
學生預習完后,多媒體出示檢測題,學生在練習本上自我檢測。
(一)分一分
1、每個小組8張面包的實物卡片,每4個一份。,能分成幾份?學生用卡片在小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2、每個小組4張桔子的實物卡片,每2個一份,能分成幾份?學生用卡片在小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二)連一連、圈一圈
10條魚,每個魚缸放2條,需要幾個魚缸?在練習本上畫一畫。說說分的結果。
教師揭示課題:像這樣把物品每幾個一份,求分成幾份,每份分地同樣多,也是平均分。(板書課題)
學生預習和檢測的過程教師不斷巡視,發現問題以待解決。
三、交流問題
1、學生說一說在預習和自我檢測中遇到的困惑及不會的問題
(先由其他學生解答,教師適時點撥、指導.切忌教師接過來又詳細講解一遍)
2、如學生未有問題,教師結合巡視發現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問:
在平均分時,給定的每份數能改變嗎?怎樣能很快的求出結果(用乘法口訣得出)
四、教師講評 明確知識
針對交流進行引導:
1、8個果凍,每2個一份,實際上是從8里連續減去2,直到分完(沒有剩余,0為止。)
2、在平均分時,你怎樣理解平均分、每份、幾份?
3、在平均分時,明確每一題的總數、每份數、份數之間的關系:總數不變,每份數越多,分的份數越少。
4:第10頁“做一做”。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平均分我們學習了兩種類型,課下要好好總結。
六、針對性作業
1、課本第12頁第5——9題.
2、把12瓶礦泉水,每3瓶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說說你怎樣分的。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3
二年級數學下冊《辨認方向》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方向與路線的第一課時辨認方向
教學目標:
1、借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出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3、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出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教學難點:辨認生活中的方向。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1、 創設情境
你們想和淘氣一起到西安玩嗎?讓我們一起去吧!
2、 回顧已有知識
(出示鐘樓及古城墻的城門的圖)你能猜一猜它們分別是古城墻上的哪個城門么?說一說你是怎么知道的。回顧地圖上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規定方向的。
3、 探索新知
(出示鐘樓附近的其余四座建筑)你能給淘氣說一說它們又分別在鐘樓的什么位置嗎?
(1)、同桌兩人討論
(2)、集體交流,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引導學生區分“東面和北面之間”與“東面和北面中間”有什么不同。
4、 應用(出示課本主題圖)你能辨認出這些建筑的所在的方向嗎?
二、 制作并運用方向板
1、 制作方向板
怎樣才能辨認生活中的方向呢?淘氣又給我們除了個好主意:“讓我們在卡片上標出方向制成方向板吧”。
學生獨立制作方向板,指名一人完成電腦上的方向板,在集體訂正。
2、 應用方向板辨認方向
(1)、教師給出教室的一個方向,并引導學生正確擺放方向板。
(2)、學生在教室的帶領下邊指邊認教室的方向進一步體會“之間”與“中間”的不同。
(3)、學生自己指認方向。
3、 游戲“我說你指”
教師說出方向詞,學生指出教室相應的位置。
4、“看誰人的準”
指名中間的學生起立,教師分別讓這位學生北邊、南邊、東邊、西邊的.學生站起來,在讓在這個學生東北方向、東南方向、西北方向、西南方向的同學分別和大家招招手。
三、 復習鞏固、靈活運用
完成淘氣給我們出的題目。
1、 出示中國地圖要求學生搶答出這些城市分別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2、 出示陜西地圖要求學生說一說誰在誰的什么方向。相同桌互相說,在集體交流。
四、操作實踐
幫淘氣完成他們學校的操場平面設計圖。
(1)、學生根據要求擺放卡片。
(2)、同桌兩人共同完成其余的卡片擺放,并進行交流。
(3)、指名一組同學完成電腦上的并進行匯報。
五、 作業
觀察自己的校園里有什么建筑,并記住他們的位置方向,制作一張平面示意圖。
板書設計
辨認方向
西北 東北
西南 東南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32——34頁
知識技能:
能綜合運用平移和旋轉來分析、設計圖形。
數學思考與問題思考:
通過對圖形運動過程的分析,再次對平移和旋轉有了新的理解。
情感態度:
通過利用平移和旋轉分析圖案,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素養。感受圖形的運動在生活中的運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美。
教學重點:利用平移、旋轉、軸對稱的知識解決圖形的運動問題。
教學難點: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復習舊知
游戲:俄羅斯方塊
師:數學無處不在,在游戲中也蘊含著數學知識,平移和旋轉是圖形的兩種變換方式,今天我們就要一起探討圖形的運動。(揭示課題:圖形的運動)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獲取新知
1、活動一(課件出示)
如下圖,七巧板中有兩個圖形移動了位置
師:你能通過平移將圖①移入七巧板相應的位置嗎?說說你的做法。
生:(通過觀察回答)圖①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10格就可以了。
師:你能通過平移和旋車將圖②移入七巧板相應的位置嗎?與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同桌兩人先觀察,然后互相說自已的想法。
(1)可以先繞直角的頂點逆時針旋轉90°,再向左平移9格就能將圖②移入七巧板相應的位置。
(2)可以先向左平移9格,再繞直角的頂點逆時針旋轉90°就能將圖②移入七巧板相應的位置。
師:同學們說得不錯,這一活動中既利用了平移又運用了旋轉把圖①和圖②移入七巧板相應的'位置。
2.活動二
課件出示(如圖,三角形)
師:你能將圖形A繞著點O順時針旋轉90°,得到圖形B,然后再將圖形B向右平移5格,得到圖形C嗎?
同桌的同學合作在學習卡上的方格中,按照要求動手擺一擺、移一移、轉一轉,然后與小組同學進行交流,并嘗試把變換的過程描述記錄下來。交流時其他同學要注意傾聽,如果有不同的變換方式,可在最后補充。
師生小結:平移和旋轉是圖形運動的兩種主要形式,平移和旋轉只改變圖形的位置,不改變圖形的大小。
三、拓展練習、應用提高、課外延伸
P33試一試
四、鞏固練習:P33~34練一練1~5
板書設計:
圖形的運動
平移二要素:方向、距離
旋轉三要素:中心點、方向、旋轉角度
軸對稱一要素:對稱軸
教學反思:
本課時的內容含量比較多,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有可能因為操作過多而花去大量時間,但是不能因此而減少操作或不操作,可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適當調整課時安排。另外,本課時因為是第一次將三種圖形的運動綜合起來,也可以在上課之前開展小組前置學習,對學過的圖形的運動方式進行梳理與總結,喚醒知識,讓學生對這節課有一個知識點上的充分準備。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8單元數學廣角。
教學任務分析: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97頁的“數學廣角”其主要的教學內容是簡單的排列與組合。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后面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這節課的教學任務就是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最簡單的事例,讓學生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解決這些問題,向學生滲透有關排列與組合的數學思想方法,并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當然在“擺數”、“握手”等活動中,通過學生的合作交流、互相溝通,也促進知識的互補和互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學生分析:
簡單的排列組合對二年級學生來說都早有不同層次的接觸,如用1、2兩個數字卡片來排兩位數,學生在一年級時就已經掌握了。而對1、2、3三個數字排列成幾個兩位數,不少學生沒有接觸過,但是對于學生來說也不困難,這些實際情況,在設計本節課時,教學的重點應該偏重于讓學生說一說有序排列、巧妙組合的理由,體會到有順序、全面思考問題的好處。并在設計“擺數”、“握手”這些活動時難度再稍微提升些,盡量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有事可做。同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設計教案時也要做到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環節,靈活處理教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3.引導學生使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
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組合的方法,并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
教學難點:怎樣排列可以不重復、不遺漏。
教學準備:三只小動物的頭像、兩頂小雨傘圖片、上鎖的大門圖片、紙條、實物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3只可愛的小動物,你們看它們是誰呀?(邊說邊貼出動物頭像:小刺猬、小鴨、小雞)小刺猬、小鴨和小雞三個好朋友今天準備到企鵝博士家去做客呢,可是剛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雨來,它們三個只有小鴨和小雞帶了傘,小刺猬沒帶傘,怎么辦呢?
▲(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有:①小雞和小刺猬拼一把傘,小鴨自己打一把傘。②小鴨和小刺猬拼一把傘,小雞自己打一把傘。③小鴨和小雞拼一把傘,小刺猬自己打一把傘。)
▲當學生在回答以上方法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相應的動物頭像帖在傘的下面。
師:大家想的辦法都不錯。的確,三只小動物都和你們一樣試了上面這三種方法,可最后它們卻選擇了第③種方法,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原來呀,當它們開始用前面兩種方法時,可沒走幾步,小刺猬身上的刺就把小鴨和小雞給刺疼了,所以只能選擇第③種方法。
(教學設計意圖:不拘泥于教材,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引入新課,引起學生的共鳴。同時又滲透了簡單組合及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方法的數學思想,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
二、用開密碼鎖的方法進行數的排列活動
師:三只小動物到了企鵝博士家,卻發現大門緊閉,門上還掛著一把鎖(邊說邊在黑板上貼出圖片)咦,鎖上還有一張紙條呢,讓我看看紙條上寫著什么呢?(教師讀紙條上寫的內容:歡迎你們的到來,為了考考你們的智慧,請你們先想辦法把這把密碼鎖打開,鎖的密碼提示是:請用數字1、2、3擺出所有的兩位數,密碼就是這些數從小到大排列中的第4個。──企鵝博士留。)
師:三只小動物都犯傻了,怎么辦呢?同學們能不能給他們幫幫忙?
(生略)
師:那么我們就先每人拿出數字卡片,自己擺一擺,邊擺邊記,完成后,再小組內交流匯總,組長把整個小組擺出的數全寫出來,當然重復的數字不用再寫,然后全組同學一起把這些兩位數從小到大排列起來,找到密碼。
▲學生先自己擺、記,然后小組匯總、排列、交流,教師進行巡視并作適當指導。
(教學設計意圖:以幫小動物開密碼鎖的方法來進行數的排列教學,使學生在充滿興趣的情感中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擺數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在活動操作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學習中應用。這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再小組合作,讓學生在寬松民主的氣氛中,參與學習過程。同時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適當增加了難度,讓這個密碼出現在所有的兩位數從小到大排列的第4個,這也是做到了“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的設計意圖。)
師:你們找到密碼了嗎?是多少?你們是怎么找到的呢?
▲請幾個小組的學生匯報找密碼的過程。(略)
師:那么剛才你們擺兩位數時,你擺出了幾個呢?請用手勢表示一下。
▲學生舉手后,問沒擺全的學生是怎么擺的,問全擺出的學生又是怎么擺的,學生出現的情況可能有:有把1、2組成12,然后再交換位置變成21;1、3組成13,交換位置后是31;2、3組成23,交換位置后是32。或者是隨便擺一個看一個的。或者是這樣擺12、13、23、21、31、32等。對這些擺法可讓學生去比較一下,得出第一種方法有序地去擺不會重復也不會遺漏。[小精靈
▲讓剛才不是用第一種方法去擺的學生按這種方法再重新擺一擺,感覺一下是不是比剛才方便多了。
師:同學們都擺得很好,都動了腦筋,要想擺得快又不漏掉,我們應該選擇一定的順序去擺。
(教學設計意圖:既然是數學活動課就該讓學生充分地擺,充分地說,以“擺”來幫助思,以“說”來表達思,在“擺”中發現問題,在“說”中交流問題,解決問題。)
三、模擬小動物之間的握手來解決組合問題。
師:通過大家的幫忙,企鵝博士家的密碼鎖被打開了,小動物們可高興了,它們激動地互相握起手來,小刺猬邊握手邊在想:“我們三個互相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幾次手呢?”(教師邊說邊在小刺猬的頭上打個問號。)
▲學生猜好后,教師指出可以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三人模擬小動物握手,一人數握手的.次數,找出答案。最后通過模擬得出:3人一共握了3次手。
師:排數時用了3個數字,握手時是3個學生,都是“3”,為什么出現的結果卻不一樣呢?(學生交流后得出:兩個數字可以交換組成2個兩位數,而兩個人握手不能交換只能算一次。)
(教學設計意圖:模擬小動物握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自己找出答案,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最后通過比較,找出區別,在區別中強化知識,此種學習方式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師:這時企鵝博士回來了,剛才它出去買了個數碼相機,小刺猬、小雞、小鴨看見了,特別想照相,企鵝博士說:“行啊,但是我要考考你們,如果能夠回答出這道題,就給你們一起照相,只要順序不重復,想照幾張就照幾張。好,題目是這樣的:(教師出示:有3個數5、7、9,任意選取其中2個求和,得數有幾種可能?)”
小組合作填寫表格。
匯報展示。
(出現5+7=12,7+5=12時,教師問:這兩個算式的得數一樣嗎?是屬于同一種情況嗎?那應該怎么辦?)
得到結論:得數有3種可能。
照相環節
師:企鵝博士可是說到做到的喲,現在它要開始給這三只可愛的小動物照相了,大家幫他們排一排,看一看最多可以照幾張?
小組合作
匯報交流。
四通過練習,使知識得到鞏固。
師:同學們說得都非常好。今天,我們不僅幫3只小動物解決了不少的問題,還學到了許多的數學知識,大家高興嗎?
師:那現在我們就帶著這份興奮的心情,來做幾道題吧!
1.(出示實物投影)第97頁“做一做”
(練習設計意圖:通過做一做這個練習,不但使學生明白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而且鞏固了所學知識。)
2.第98頁的做一做。
(練習設計意圖:這個練習如時間不夠可以讓學生在課外完成。這個設計是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能結合今天所學的知識,進行更高層次的運用,讓優生能“吃得飽”。同時,讓學生對今天所學的知識有所回味,起到課后延伸與發展的作用。)
五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得高興嗎?為什么?
(小結設計意圖:并不要求學生一定要講出學到什么知識,只要學生對今天的課有所體會,不管這個體會是高興的還是難受的,是有關知識點的,還是情感體驗的,只要學生有所收獲,這節課就是成功的。)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有余數除法》學生對于除法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教師和學生一起探究有余數除法,在探究中理解有余數除法,建立余數,有余數除法的概念,理解余數的含義,探究除數與余數的關系,并知道有余數的除法各部分名稱,并且體驗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性。
教學目標:
1、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讓學生再探索、練習中積累有余數除法的試商經驗。
2、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聯系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經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驗,逐步達到熟練程度。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
教學關鍵:
余數要比除數小。
教具準備:
課件、掛圖等。
現實生活的'聯系性。
學情分析:
由于二年級學生,他們活潑好動,爭強好勝,想象豐富,求知欲旺盛;學習責任感不斷增強,但學習往往從興趣出發;他們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擾。因此,教學中培養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逐步樹立自信、自尊、自律等積極心態,是他們通過思考,提高自我認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基礎,也是教師需努力和強化之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提問:在有余數的除法里,余數和除數有什么關系?
2、練一練:16÷818÷821÷8
全班齊練,指名板演。
二、師生互動、合作探究
1、師:上節課我們解決了分橘子的問題,學習了用豎式計算除法,
2、如果把板演的數21換成55,你會做嗎?(出示分草莓畫面,讓學生理解題
意,55個草莓平均放在8個盤子里,每個盤子放幾個,還剩幾個?
3、探究試商的方法:
(1)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提問:要解決“每個盤子里可以放幾個?還剩幾個?這個問題可以怎樣列式?
(2)指名回答,板書:55÷8
師過渡語:面對要分的數目比較大,當我們再采取一次一次的分,繼續利用學
具來分是比較麻煩和困難的,那怎么辦呢?
(3)先引導學生估算每盤大約放幾個。
(4)小組討論:怎么判斷估計得對不對。
(5)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認識:8和幾相乘的積最接近55,又比55小。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以商6。
列式55÷8=6(個)……7個。
(6)啟發學生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嗎?
通過集體交流,使學生認識如果商是5,則會出現余數比除數大的情況,所有
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數。
2、再次組織小組討論:怎樣估計兩數相除所得的商?
集體交流,達成共識: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兩數相乘的積要最接近被除數,但
又要比被除數小。
3、引導學生總結計算有余數除法的四個步驟:一商,除數與幾相乘的積最接
近被除數,又比被除數小,商就是幾。二乘,商和除數相乘。三減,被除數減
去商與除數的乘積。四比余數比除數小。
4、應用試商的方法填空:P5“試一試”。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二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第37~39頁。
【教學目標】
結合生活中的現實場景認識銳角和鈍角,了解銳角和鈍角的特點。
會區分并在實物中找到直角、銳角和鈍角,會用相關工具畫直角、銳角和鈍角。
學生體驗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銳角和鈍角,并理解與直角的關系。
2、在認識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動手折疊或正確的畫出銳角和鈍角。
【教具準備】
三角尺、紙張、光盤。
【學具準備】
學生三角尺,紙張、小棒、剪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一位新老師,大家想見見她嗎?
2.新老師帶我們到一個好玩的地方去看看。00:33播放光盤(游樂場),00:50暫停。讓學生先看:你發現了什么數學秘密。
然后點名讓學生說說。
3.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下面我們把這些角請出來02:00播放光盤,02:20暫停,
你認識哪些角?學生回答。
他說得對嗎?你有什么辦法驗證?請學生用三角板驗證。
4.生活中還有很多角。我們再到橋上去找找。05:25播放光盤,06:10暫停,你從中找出了些什么角?指名回答。
電視機里的小朋友還找到哪些角?08:27播放光盤。
5.這些角在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你能給這些角分類嗎?09:35播放光盤,10:25暫停。小組合作,先分清每個人干什么。分類時可以請三角板來幫忙。
學生小組討論分類。
6.小組匯報分類情況。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電視機里的`同學是怎么分的?播放光盤10:53,展示機內學生分類情況。
7.小結分類情況。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
二、探究新知,動手操作
1.我們剛才把這些角分成三類,直角已經有了名稱,你能給這些角取個名字嗎?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
我們來聽聽電視機里的同學取了什么樣的名字。14:08播放光盤。
小朋友說得真形象!數學上我們就把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鈍角。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銳角和鈍角。
板書課題。
2.誰能再說說什么樣的角是銳角,什么樣的角是鈍角?指名說。
3.閉上眼睛想一想直角、銳角和鈍角。
4.生活中還有很多銳角和鈍角,你能找出來嗎?
16:03播放光盤
課前游樂場中的角是什么角?18:58播放光盤,19:15暫停。讓學生說一說。
你在生活中見過銳角和鈍角嗎?讓學生指一指。
5.你會做一個角嗎?請你動手做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可選擇紙張、小棒、剪刀等材料)。
說說你做的是什么角。
學生匯報展示。
還有不同的嗎?
6.你能畫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嗎?
學生動手畫一個自己喜歡的角。
學生匯報。
同桌互相欣賞一下畫的是什么角。
7.接下來新老師請大家做一個游戲,好嗎?24:05播放光盤,猜角,比比誰猜得又快又準。機內外互動。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兩位新朋友,說說你有什么收獲?
四、課后作業:
這節課同學們和電視機里的同學都收獲不少,下課以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直角、銳角和鈍角,并說給家長聽。
機動活動:用三角板拼一拼,能拼出哪些角?分別是什么角?
小組合作。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8
設計說明
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抽象的幾何知識時,需要借助直觀形象的支撐。因此,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本設計注重教師的講解和演示,體現由易到難的思考過程。關注實踐操作過程,使學生掌握剪紙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1.注意體現轉化的思想方法和由易到難的`思考過程,并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時,先從研究剪1個小人開始,再研究剪2個手拉手的小人的方法,逐步尋找折紙的方法與畫法,以及對折的次數與小人個數之間的關系,直至解決問題。
2.關注實踐操作過程,培養學生反思與調整的能力。
在嘗試解決問題時,學生一次性成功的幾率很小,本設計通過引導學生尋找失敗的原因,逐步調整策略來解決問題。首先了解折紙的方法,以確保剪出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其次在對折之后的紙上畫圖時,要保證剪出的圖形是連續的,不能是斷開的。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彩紙、剪刀、剪好的4個小人
學生準備:彩紙、剪刀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教師先展示已經剪好的4個小人讓學生觀察。(4個小人是完全相同的)
2.引發學生質疑:同學們想知道老師是怎么剪出來的嗎?
3.激發學生興趣: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剪出這樣的小人呢?
4.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好玩的心理特點,從剪好的小人入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教學教材32頁例4。
(1)教師將剪好的4個小人發給學生,每組一個,引導學生動手折一折,觀察思考:這4個小人有什么特點?(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
(2)學生匯報:
預設
生1:這4個小人對折之后兩邊完全重合,是軸對稱圖形。
生2:折一次之后是2個小人,還是軸對稱圖形。
生3:再折一次是1個小人,也是軸對稱圖形。
(3)引導學生思考:你能剪出這樣的小人嗎?小組討論一下,用什么方法能很快剪出這樣的小人?(學生小組討論)
(4)學生匯報:
預設
生1:我們認為要剪出4個小人可以把紙對折,然后剪出2個小人,打開就是4個小人了。
生2:我們認為也可以把紙對折再對折,這樣剪出1個小人,打開就是4個小人了。
生3:我們認為1個小人也是軸對稱圖形,如果對折三次,剪出半個小人,打開就是4個小人了。
(5)過渡:同學們說得非常好,那我們就來試試用這些方法剪出4個小人。
2.引導思考:(教師出示1個小人,沿中線對折,讓1個小人變為半個小人)1個小人是什么圖形?(軸對稱圖形)要剪1個小人,怎樣剪才能又快又好?
預設
生:先把紙對折,沿對折線畫好半個小人,再沿畫好的線剪開,然后把這半個小人展開,就能得到1個完整的小人。
3.學生動手試著剪1個小人。
(1)先把紙對折。
(2)再沿對折線畫好半個小人。
(3)沿畫好的線剪開,然后展開。
(4)剪好后在小組內相互交流。
(5)質疑:為什么只畫了半個小人,就能剪出1個完整的小人呢?
預設
生:這個小人是軸對稱圖形,把紙對折后,沿對折線畫好半個小人,剪下半個小人,把這半個小人展開后就是1個完整的小人。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
2、使學生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律的過程。
3、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過程與方法:經歷觀察、比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動,討論事物排列的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難點:
怎樣排列可以不重復、不遺漏。理解簡單事物搭配中的有序、無序的不同。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小朋友們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嗎?自從灰太狼上次偷襲羊村失敗后,羊村就加強了警戒,羊村里聰明的小羊們為了防止灰太狼進村,在羊村的大門上安裝了3把密碼鎖,小羊們必須記住密碼才能自由的出入,有一天粗心的喜羊羊出去玩卻忘記了,這可怎么辦呢?要是這時候灰太狼來了,多危險呢!聰明的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助他嗎?
生:愿意!
二、新授
1、師:喜羊羊只記得第一把鎖的密碼是由1、2兩個數字組成的兩位數。
師:密碼有可能是什么呢?
學生可能回答:12
師:還有其他可能嗎?
學生可能回答:21
師:你是怎么想出來的呢,把你的好辦法和大家說一說。
生:調換位置。(媒體演示用兩張數字卡片排列成的12、21,教師并板書。)
師:這兩個數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每個數中都有數字1和2.
不同點: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字正好交換了位置。
師:組成這兩個數的數字是相同的,都是1和2,但排列位置不同,就組成了大小不同的兩個數。
師:同學們真棒!門的密碼是兩個數中較小的一個。那應該是幾?學生可能回答:12。
2、師:你們太棒了,我們再來幫助她解開解第二把鎖,美羊羊記得第二把鎖的密碼是由1、2、3三個數字中的兩個數字組成的兩位數。你讀懂了嗎,給大家說一說?
生:意思就是說從1、2、3這三個數字里選擇兩個數字來排成兩位數。
師:猜一猜這個密碼會是什么呢?
學生在小組內動手擺一擺,并做好記錄。(學生可能回答:12、13、23……)
師:有這么多答案啊,那么誰能想個好辦法,把這么多數一個不漏的寫下來,小組之間互相研究一下,看看哪組的辦法好。把你組成的數在表格上寫一寫。
師:在思考時要注意“有順序、不重復、不遺漏”。(板書)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師:你寫出了幾種?
學生可能回答:3種,4種,5種,6種……。
①師:我們要有順序的從這3個數字中選擇2個數字,組成兩位數,再把位置交換,又組成另外一個兩位數。
12、21、23、32、13、31
②先確定十位,再將個位變動。
12、13、21、23、31、32
③先確定個位,再將十位變動。21、31、12、32、13、23
師結:這些辦法真好,大家都能找到同樣的兩個數字,排列的位置不同,數的大小就不同。我們要學會有序地思考,能使答案做到:不會重復,不會遺漏。
師:這第二把鎖的密碼是把這六個數從小到大排列的第四個數。誰能最快的找到密碼?
學生回答:23.
3、哇!第二把鎖也順利打開了,我們一起努力打開第三把鎖,美羊羊記得是用0、2、3中的兩個數組成的`兩位數?
師:能利用什么方法?排列了哪幾個兩位數?下面自己就試著寫一寫。
師:誰想匯報一下你用的什么方法寫出了幾個兩位數?
師:誰有不同意見?
總結:兩位數的十位上不能為0.
師:這第三把鎖的密碼是這些數中最大的一個數,應該是幾呢?
生:32.
師:同學們可真厲害,這么快就打開了三把鎖,這回美羊羊可以順利進入羊村了。
4、小結:剛才同學們開動腦筋,用搭配的數學知識幫助美羊羊解開了密碼鎖。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搭配的方法:調換位置、固定十位、固定個位。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主要內容—搭配。板書課題
三、鞏固練習
1.師:為了感謝大家,美羊羊邀請我們班同學去羊村小學參觀,羊村小學可真漂亮啊,村長正在和小羊們做校園的規劃,美羊羊向村長推薦我們班的小朋友一起來設計,大家愿意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師:用紅黃藍3種顏色給小羊們所在的兩個區域涂上不同的顏色,剛才我們排列的是數字,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轉化成數字排列的搭配問題,也就是把紅黃藍看成是1、2、3,利用前面所學的方法:調換位置、固定十位、固定個位,可先把數字填在表格里,然后根據數字所代表的顏色再涂色。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設計一下吧!
師結:在同學們的精心設計下,羊村小學變得更漂亮了,老師也想去看看,那你們能幫老師搭配一套衣服嗎?(出示課件)
2、三個人握手每兩個人握一次,一共握了幾次手。
3、從商場經學校到公園有幾種走法。
4、買一個練習本可以怎樣付錢。
四、課堂小結和課外延伸
同學們可真聰明,今天我們用搭配的數學知識解決了這么多生活中的問題,同學們的表現好極了,我為你們感到自豪,小羊們對你們也是刮目相看呀,那你能說一說今天你收獲了哪些嗎?
今天我們研究了搭配中的學問,我們要學會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就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幾個物體擺在一起,排列的位置不同,就有不同的效果。希望同學們能把今天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它會給你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5、板書設計
數學廣角—搭配
1和2:
12、21
調換位置
1、2和3:
12、13、21、23、31、32
固定十位
0、2和3:20、23、30、32
固定個位
按順序、不重復、不遺漏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新教材“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課本96頁例3,“做一做”第1、2題中加法,練習二十第1、2題加法。
教材分析:
例3教學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教材以上面的情境圖為實際背景,從“500個送一次,現在夠嗎?”引出解決“第一周、第二周共收集了多少個”的問題,列出算式180+340。教材以對話的形式,呈現了以兩位數中加為基礎的幾百幾十加的口算、筆算方法,并以一個學生的疑問:“為什么百位上不是4?”引起對筆算中應注意的問題的思考。
學情分析:
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觀察例3上面的情境圖,描述一下圖中展現的活動內容,聽聽小朋友都說了什么,“500個送一次,現在夠嗎”是什么意思,由此列出算式180+340。然后分小組討論怎么算,教師也可適時點撥:能不能轉化成以前學過的方法來解答?由于前面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時,學生已接觸過轉化的方法,這里通過討論、交流,學生可能有的會想到把幾百幾十看幾十幾,轉化為兩位數來口算,也可能有的會想列豎式計算。不管哪種方法都應讓學生說說算理,同時提醒學生各種算法中應注意的問題。
設計理念:
通過收集礦泉水瓶問題情境的創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一方面感受到計算與生活的`聯系,同時受到愛護環境的思想教育。
教學目標:
1、掌握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口算和筆算的算法。
2、掌握豎式計算的規范書寫。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對學生進行美化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
1、掌握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口算和筆算的算法。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掌握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口算和筆算的算法。
教學準備:
教材第96頁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學生口算
18+34=59-26=64+23=27+46=49+18=34-18=
2.筆算
18+34=34-18=
3.學生總結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法則。
美好的生活環境能夠讓我們心情舒暢,身體健康,學習快樂。為了使學校的環境更加整潔優美,我們開展了“愛護環境,收集奶袋”的活動。實驗小學開展了收集礦泉水瓶的活動,一起來看看吧!
設計意圖:【營造一種寬松的課堂學習氛圍,促使學生主動發展的必要條件,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的濃厚興趣。為新知識的學習提供豐富的現實背景,讓學生在生動、豐富的背景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與現實的聯系,使學生一方面感受到計算與生活的聯系,同時受到愛護環境的思想教育。】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3
1.學生觀察,說出題意。
使學生明白要想知道夠不夠送,就要把第一周和第二周收集的礦泉水瓶加起來,比500個多就夠送,比500個少就不夠送。
2.提問: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多少個?誰會解決這個問題?
3.讓學生列式解決。然后讓學生組內交流、討論、匯報算法。
180+340=520
這個算式我們可沒有學過,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的算式,老師還沒有講你們就會了,你們是怎么做的?
口算:18+34=52
180+340=520
你是怎么算的?
把三位數變成了兩位數,根據以前學過的知識再來計算。
筆算:180
+340
520
你是怎么想到這樣列式的?
我們以前學習過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例如:
38
+25
63
根據以前學習的經驗得出三位數加三位數的筆算方法。強調哪一位上滿十要向前一位進一。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知道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并認識鐘面上的整時和接近整時的時刻。
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初步培養愛惜時間、按時作息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鐘面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
認識鐘面上的大約幾時。
教學準備:
鐘面教學具。
教學過程:
一、片段一
師:同學們20xx年我們北京要迎來一件大喜事,是什么呀?申辦奧運會是我們國家多年的夢想,20xx年7月13日晚上10時xx分,是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忘記的日子,北京申奧成功了!當薩馬蘭奇主席緩緩走向主席臺,當聽到“20xx年舉辦城市是北京”時后,全國人民都歡呼起來,你們想不想看看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呀?(幻燈出示申奧成功的標題畫面)生:想!(課件播放申奧成功視頻)
師:誰還記得這是在20xx年7月13日晚上什么時間?
生:10時xx分。
師:(幻燈出示申奧成功時刻的鐘面)希望同學們能永遠記住它。讓我們一起讀出這個時刻——10時xx分。以前我們曾經學習了認識整時、半時和幾時多,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伴隨著申奧的時刻繼續來學習關于時和分的知識。片段二:認識鐘面
師:請同學們觀察鐘面,誰還記得這兩根指針的名字?(幻燈出示鐘面)生:時針和分針。
師:除了指針,在鐘面上還有什么?生:有很多格。
師:整個鐘面一共有多少個大格?有多少個小格?小組一起觀察討論。
生: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
師:師生一起數大格。(出示大格可以閃動的幻燈)
師:在數小格的時候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生:可以5個5個的數。可以用5的口訣算出來。師生一起數小格。
片段三:認識分
師:誰知道分針走一小格是多長時間?(幻燈顯示分針走1小格)
生:1分鐘。
師:分針走一個大格是多長時間呢?(幻燈顯示分針走1大格)生:5分鐘。
師:分針走了幾個大格?是多少分鐘?(幻燈顯示)生:(根據走了幾個大格說出是多少分鐘)
師:分針走一圈是多長時間?(幻燈顯示)
生:60分鐘。
片段四:時分的關系
師:時、分都是時間單位,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嗎?我們一起來仔細觀察鐘面。
(動畫顯示時針和分針同時走一圈的畫面)師:小組討論:誰發現它們之間的關系了?
生:分針走1圈,時針正好走1個大格。1時=60分師:1小時有多長呢?1節課加兩個課間。
師:1分鐘有多長呢?(看1分鐘動畫片)生:太短了,還沒看夠呢
二、檢測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說說鐘面上各是幾時,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這個時刻你在干什么?
(2)指出:小朋友要養成珍惜時間、按時學習和休息的好習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在自己的鐘面上撥出3時,要求學生互相看一看撥的對不對。再分別撥出9時、12時,同桌互相檢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先仔細觀察鐘面上畫了什么針,還缺少什么針,再根據鐘面下標出的時刻在鐘面上補畫出分針或時針。提醒學生注意:畫時針應該比分針短些,畫分針應該比時針長些。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四、全課總結
師:你在小小的鐘面上學到了哪些知識?
一、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有機的滲透德育。
數學是一門集抽象性和邏輯性于一體的學科。大多數小學生都認為數學教學的內容沒有語文、思品、美術等學科那么有趣。因此,對于數學教師來說,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以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吸引小學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參與數學活動的主動性顯得尤為重要。《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多媒體課件由于它有集聲音、圖像、畫面于一身,容趣味性、直觀性、形象性、交互性于一體的優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是教師創設數學教學情境的最佳幫手。
這節課我首先把孩子們帶入了申奧成功的那一刻,通過視頻播放20xx年7月13日晚上的10時xx分,北京申奧成功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奧運成功的喜悅,激發起孩子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并記住了這一難忘的時刻。接著學生就在申奧成功時刻的帶領下開始了有關時間知識的學習。在練習中我又通過課件出示了很多特別熟悉的生活場景。例如:上第一節課、做眼操、下第四節課等時間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認鐘表的練習。體現出時間就在我們生活中,使學生對新知識感到不陌生,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加深理解。
由于小學生受年齡特點、思維特點和已有知識水平與生活經驗制約,要掌握抽象的數學概念和數學方法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將抽象、理性的數學概念和數學方法外顯成直觀、感性的實物形象,幫助、引導學生從對客觀事物直觀、感性的認識中建立數學模型,抽象
出數學概念和數學方法,完成由直觀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飛躍。要達到這一要求,教師就要為學生創設直觀教學情境,通過直觀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直觀感性的`客觀實體。有些客觀實體可信手拈來,有些客觀實體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不可能將實物或實景搬至課堂,這時,就只有請多媒體課件來幫忙解決這一問題了。
這節課講的是認識時間的知識,通過觀察鐘面來學習是必不可少的教學過程。教師如果單純利用生活中的實物鐘表進行演示,一邊撥一邊講就會很耽誤時間,而且鐘面比較小,在數格子和觀察時針和分針變化的時候,學生根本看不清楚,影響教學效果,但是通過多媒體課件顯示鐘面就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了。學生通過課件中的鐘面能夠很清晰的看到鐘面的指針位置,從而準確的辨認出時間。本節課的難點就是認識時、分之間的關系,如果不運用課件真的很難說清楚。本節課就通過運用課件使學生見證了分針走一圈時針確實只走了一大格,由此推導出1時=60分,使抽象的教學問題變得形象具體,取得了一點撥千斤的教學效果。它使我感受到:在現代教學中,有些知識是比較抽象、比較枯燥無味,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加教學的生動性、形象性和直觀性;多媒體教學以它色彩鮮明,立體感強的特點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化抽象為具體,培養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教育改革實踐中的一種新的探索,不僅能夠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直觀形象的特點使教師的課堂教學變得輕松易教,學生愛學樂學。我們深信:教學改革伴隨著多媒體手段的普遍運用,課堂教學效率將會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將得到全面發展。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①通過觀察、猜測、比較、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②初步培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能力。
③培養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2.情感態度目標:
①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探索數學的濃厚興趣
初步培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的不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探究
同學們都說喜歡去郊游,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去數學廣角逛逛(揭示課題:數學廣角)
師:讓我們唱著歌一起出發吧!(課件播放歌曲,教師帶著同學一塊做動作)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排列
師:數學廣角到了,我們先去數字宮瞧瞧,同學們看見了什么?
生:數字1和2
師:你看到這兩個數字寶寶你想到了什么呢?
生1:我想到1+2=3
師:還有嗎?
生2:2-1=1
師:其他同學有沒有別的想法?
生3:我想到了12和21
師:有的想到加法計算、有的想到減法計算、有的還想到1和2還可以組成新的數,小朋友們真棒,說說這是一個幾位數是怎樣得到的?
生:有個位和十位。
師:說得很好(教師在黑板上邊寫)我們在十位上寫上1,個位就剩下2;我們在十位上寫上2,個位就剩下1,所以1和2可以組成兩個兩位數。這時數字3也來湊熱鬧了,數字3問:“我們三個數字能組成幾個兩位數呢?請同學們仔細的想一想,想好了把小手舉好,悄悄地告訴老師。(學生想,老師走下去聽意見。有說3個的,4個的,6個的)
師:說3個的你說說到底是哪三個?
生:13、32、21
師:你說是4個,你來告訴大家是哪四個?
生:13、12、23、31、32
師:說6個的來說說你找到的。
生:13、31、23、32、12、21
師(故作疑惑狀):那到底誰的答案是正確的呢?老師請來了好幫手(舉起數字卡片)來幫忙,請你們擺一擺,看看擺出幾個兩位數。比比哪組合作得又好又快。
(學生操作)
師:誰愿意起來告訴我們你們擺了那幾個兩位數?
有4種情況:
情況一:只擺了4個的。
情況二:擺了6個,但是雜亂無章的擺的
情況三:先選兩個數字組成一個兩位,然后交換位置得到另一個兩位數,也擺了6個。
情況四:先把一個數字放在十位,再把剩下的兩個數字放在個位。擺出6個兩位數。
2、合作探究排列
師:為什么有的擺的數多,而有的卻擺的少呢?有什么好辦法能保證既不漏數、也不重復呢?
師:哪個小組愿意來匯報?
生1:我擺出12,再交換兩個數的'位置就是21,再擺23,交換后是32,最后擺13,交換后就是31,這樣就不會漏也不會重復了。(生匯報,師板書)
生2:我先把數字1放在十位,再把數字2和3分別放在個位,分別組成12和13,我接著把數字2放在十位,數字1和3分別放在個位,又分別組成了21和23,最后把數字3放在十位,數字1和2分別放在個位,分別組成了31和32,這樣也不會漏也不會重復了!(生匯報,師板書)
生3:我先把數字1放在個位,再把數字2和3分別放在十個位,分別組成21和31,我接著把數字2放在個位,數字1和3分別放在十位,又分別組成了12和32,最后把數字3放在個位,數字1和2分別放在十位,分別組成了13和23,這樣也不會漏也不會重復了!(這種方法能想到的可能比較少)
學生匯報,老師板書
師:大家都采用各種方法擺出了6個不同的兩位數。真了不起啊!今后我們在排列數的時候,如果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就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板書:有序的,不重復,不遺漏)
3.感知組合
師:同學們剛才排數排得很好。老師祝賀你們(教師不自主的一邊走一邊伸手和同學握手)。老師和××握了幾次手?
生:一次。
師:我和××也握了幾次手?
生:一次。
師:如果我們三個人握手,每兩個人握一次,三人一共要握多少次呢?
生1:6次。生2:3次。生3:4次
師:到底幾次,四人小組為單位,看看每兩個人握一次手,三個人一共要握手多少次?(學生活動)
(請2組小朋友匯報)
(請這2組上臺表演握手)
師:兩個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要握3次手。老師現在有一個疑問,排數時用3個數字可以擺出6個數,握手時3個同學卻只能握3次,都是3,為什么出現的結果會不一樣呢?
結論:兩個數字交換位置可以組成新的兩位數,兩個人握手交換位置還是這兩個人,只能算一次,所以三個不同的數字組合成兩位數,能組成六個不同的兩位數,而三個人,每兩個人握手只能握三次。
三、拓展應用,深化探究(過渡,同學們真棒,用自已的智慧解決了問題,現在老師讓大家進行一次免費抽獎你們愿意參加嗎?)
1、抽獎
師:好,現在我們來抽獎了,同學們都想中獎嗎?(想) 我給你們透露點信息:中獎號碼就是從這2、5、7、8四個數中選出的兩個數組成的兩位數。猜猜,什么號碼可能中獎?每個同學都有中獎的機會哦。
生:猜25,28,78
師:看來,可能中獎的號碼有很多個。(把你認為能中獎的號碼都寫出來吧)(把用這四個數能組成的所有兩位數都寫出來,教師巡視,“有同學寫出來8個兩位數,她還在繼續寫,看來不止8個”“你是先固定最前面一位數?”)
師:寫好了嗎?(請一位同學匯報)
把你認為最有可能中獎的一個號碼圈起來。(學生圈)
老師選最認真的一個同學來抽獎。學生先按鍵一下(課件)中獎號碼的最前面一位數出來了,是2,那中獎號碼可能是? 25、27、28。再按以一下。中獎號碼是?
師:你中獎了嗎?如果你中獎了,請到老師這領獎品。
2、付錢
師:現在我們去游藝宮看看!(課件:歡迎到游藝宮,門票每人5元)
同學們帶錢了嗎?
生:沒有
師:沒關系,老師幫你們先墊上。假如你身上有這么多錢(課件顯示:5個一元硬幣,2張2元紙幣,1張5元紙幣。)你會怎樣付門票的錢呢?
學生小組討論后,說不同的拿法:
生1:我拿的是1張5元的紙幣。
生2:我是這樣拿的,2張2元1個1元硬幣。
生3:也可以這樣拿,1張2元3個1元硬幣。
生4:還可以這樣拿,5個1元的硬幣。
師:真了不起!想出了這么多種方法,(課件顯示四種拿法)有重復或遺漏的嗎?
生:(觀察后)沒有
3、搭配衣服
師:好,那我們就進游藝宮觀看時裝表演了。
(出示課件:歡迎到游藝宮觀看時裝表演,這四件衣服有幾種不同的穿法呢?)
師:誰愿意起來告訴我們大家究竟有幾種不同的穿法呢?
生1:一件上衣可以配兩條不同的褲子,這樣有2種,另一件上衣又可以配兩條不同的褲子,又有兩種,這樣一共有4種。
師:剛才這位小朋友用衣服配褲子,有4種不同的搭配方法,你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可以用褲子配衣服,每條褲子連兩件上衣。也有4種搭配方法。
師:對,是四種配法(課件顯示四種配法)
四、總結延伸,暢談感受
師:同學們,由于時間關系,我們該回家了!剛才,我們去哪里玩了!數學廣角。數學廣角好玩嗎,有趣嗎,你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嗎?
生1:我學得真高興啊,我學到了怎樣排列數字。
生2:我也很高興,我學到了排列時有好的方法能讓我們既不漏掉也不重復。
……
師:原來生活中有這么多數學問題,只要小朋友細心觀察,就能發現更多有趣的數學問題。老師馬上就要和同學們分開了,你們舍得老師嗎?如果你們以后想老師了,就可以打電話給,老師電話號碼是8606???
生:怎么后面3個數字沒有啊?
師:那就要同學們動動腦筋了,可以給你們個小提示:
(課件顯示:后面的三個數是由1、2、4組成的)
猜猜看,猜對了老師的電話就會響哦!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1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的計算方法,能熟練的進行豎式計算。
1.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和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1.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生對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的體驗,體會數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21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的筆算方法,能正確的計算。
2.2 教學難點:
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的.筆算方法,能正確的計算。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參觀參博物館啊?
生:想。
師:就讓我們和這些同學一起出發吧!
二、新知探究
(一)1、觀察情境圖,從圖中你知道了那些數學信息?學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2、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小組內交流,然后匯報,師選擇性的板書例1的問題。
(二)學習例1
(1)班學生和本班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1、學生列出算式:35+2
師:為什么用加法?
只要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學生和本班帶隊老師數合起來”就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怎樣計算35+2=?借助手里的小棒試一試。
生獨立完成。
組織匯報:你是怎樣計算的?
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
生2:我是通過擺小棒算出來的,先擺3捆和5根,再擺2根,5根和2根合起來是7根,7根與原來的3捆合起來就是37根。
3、學習豎式
師生一起拿出計數器,師一邊操作一邊講解豎式的寫法,
師:你認為應該從什么數位開始計算?同桌的小朋友開始議一議。
生說自己的看法。
小結:為了以后計算進位加法,我們在豎式計算時,都從各位開始計算。個位上是5+2=7,7應該對齊個位,十位上的3要寫在橫線下面,對齊十位。
小組討論加法豎式計算時,應怎樣對齊?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明確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可以歸納為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
(三)學習例2
1、課件出示情境圖。
師:因為博物館比較遠,我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能乘坐70人的大客車,大家想一想應該哪兩個班做一輛車呢?
如果我們讓二(1)班和二(2)班同學合乘一輛車,二(3)班和二(4)班同學合乘一輛車可以嗎?
我們先來看看二(1)班和二(2)班同學可不可以合乘一輛車,請列出算式。(板書:35+32)
2、同學們,能不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計算一下。
學生自由算,老師巡視,適時幫助學困生。
生可能有以下幾種算法:
生1:口算法。
生2:擺小棒法。
3、合作解決豎式
師:剛才同學們利用口算和擺小棒算出了35+32的結果。真棒!現在,我們可以用豎式計算一下。
小結: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可以歸納為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
三、鞏固新知
(一)基礎練習
課本第12~13頁“做一做”
(二)綜合練習
課件出示練習題。
課后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學會了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時,個位對個位, 十位對十位,相同數位要對齊。
板書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
個位對個位,
十位對十位,
相同數位要對齊。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北師大小學數學第三冊《拋硬幣》
教學目標:
1.在拋硬幣、摸球等游戲活動中,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進一步體會到實踐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2.經歷猜測、實驗、驗證等探索過程,養成尊重事實的科學探索精神與合作意識。
3.通過對日常生活事件確定性的描述,提高學生對生活現象的分析和判斷能力,激發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模式: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動手實踐,探索新知——拓展提高,鞏固練習
教學重、難點:
1.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能發現生活中的可能性問題并加以解決。
教學媒體:
硬幣一枚、紙盒8個、黃色白色乒乓球若干、表格、生用轉盤、紅藍彩筆
教學過程:
一、拋硬幣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做一個拋硬幣的游戲。
(教師出示硬幣)
師:一枚硬幣有兩個面,我們把有面值的一面叫做正面,把有國徽的一面叫反面。我把它往上一拋,你們猜一猜硬幣落下后哪面朝上?
生:學生正、反面的猜測聲不斷傳出。
意圖: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下面老師來拋硬幣,請你們猜,看看你們誰猜得對,好不好?(師拋三次,請同學們猜。)
師:從拋硬幣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
生:有時正面朝上,有時反面朝上。
師:也就是說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可能性的問題。(板書:可能性)
師:你覺得什么是可能呢?
教師總結:像這樣無法確定哪種情況會發生的現象,我們就用“可能”來描述。(板書:可能 不確定)
師:生活中不僅存在著可能性,而且可能性還是有大小的。
二、摸球游戲
(一)體會有些事情可能發生
下面我們就通過摸球的實驗來確定可能性的大小。(板書:大 小)
師:每組一個布袋,裝有黃白兩種顏色的球。每次摸一球并記錄顏色,然后放回袋里,把手伸進去攪拌一下再摸,共摸10次。每組一人記錄,一人拿布袋,其他人摸球。注意摸球時不能看。(邊提要求邊示范游戲過程)
教師巡視指導。
生:學生分小組活動,邊摸球,邊記錄,然后小組進行討論。
意圖:進一步積累活動經驗,豐富體驗,深化知識。
師:下面請各組小組長展示一下你們組的摸球結果吧!
師:觀察摸球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
師:每個袋子里都有黃球和白球,請你們猜一猜里面是黃球多還是白球多呢?
師:這都是你們的.猜測到底對不對呢?請剛才負責拿布袋的同學數一數你們組到底有幾個黃球、幾個白球?
師:請大家認真聽,看看你們猜得對不對?
師:每組都是黃球多,再聯想摸球結果你明白了什么?
教師總結:看來摸出這兩種顏色球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也就是說黃球多,摸出黃球的可能性就大;白球少,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就小。
如果讓你再摸一次,你覺得摸到什么顏色球的可能性大?
師:為什么?
師:可能性的大小到底和什么有關呢?
課件出示:
1.里面有6個黃球,3個白球的盒子。
2.里面有10個黃球,9個白球的盒子。
課件出示:
里面有3個黃球,3個白球的盒子。
師:從這個盒子里任意摸出一個球,你覺得摸球結果會怎么樣?
(學生有說黃球的,也有說白球的。)
師:摸出哪種顏色的球可能性比較大?
師:為什么呢?
(二)體會有些事情不可能發生
師:那從這個盒子里可能摸到黑球嗎?
(板書:不可能)
師:你們確定嗎?
(板書:確定)
師:為什么?
課件出示:
里面有6個黃球的盒子。
師:從這個盒子里,你們摸出來的球會怎樣的呢?
(板書:一定)
(三)體會有些事一定發生
師:確定嗎?
師:為什么?
師:如果給你一個空盒子,我想讓摸出來的球一定是白色,應該怎么往盒子里放球呢?
教師總結:像這樣可以確定某種情況會發生,我們就用不可能、一定來描述。
意圖:讓學生對確定性與不確定性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體驗。
三、涂色游戲
師:剛才,我們討論了可能性的問題。其實,可能性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比如這樣的轉盤見過嗎?
課件出示:抽獎轉盤。
師:在商場、超市抽獎時都見過。
中幾等獎的可能性大?為什么?
中幾等獎的可能性小?為什么?
他們為什么把一等獎的部分這樣設計?
在這里可能性大小和什么有關?
生:與顏色所占區域的大小有關。
師:你們能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問題,可真棒!
那你們想不想試著來設計一個這樣有趣的轉盤呢?
轉盤由紅藍兩種顏色組成,請坐在左側的三排同學設計一個指針指在藍色區域的可能性大的轉盤。坐在右側的三排同學請你們設計一個指針指在紅色區域的可能性大的轉盤。
從左邊3組中選取:5藍1紅、4藍1紅、3藍3紅各一張。
提問:這張3藍3紅的設計怎么改就能讓指針指在藍色區域的可能性大了?
從右邊3組中選取:1藍5紅、2藍4紅、3藍3紅各一張。分別進行展示。
提問:這張3藍3紅的設計怎么改就能讓指針指在紅色區域的可能性大了?
師:剛才我們通過拋硬幣、摸球和設計轉盤研究了可能性的問題,我這有三個現象,你能用今天學的知識來描述它們嗎?
出示:
太陽( )從東邊升起。
天冷了( )會患感冒。
春節( )在夏天過。
師:其實咱們身邊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請大家回去調查一下,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可能發生,哪些事情一定發生,哪些事情不可能發生。咱們比一比誰收集到的例子多!
四: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可能性
天冷了( )會患感冒。 春節( )在夏天過。 太陽( )從東邊升起。
大
可能 不可能 一定
小
(不確定) (確定)
阿爾法趣味數學小課堂:教學反思
在“可能性”這課中,我設計了猜想―實踐―驗證的學生學習活動的主線,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學生通過猜測,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再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摸球游戲,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體驗可能性。這種結論的獲得是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積極動腦研究獲得的,比教師單純地給出一個結論要重要得多。本節課通過一些游戲活動,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5
教材內容: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義、學會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設解決問題的情景,讓學生了解知識來源于生活,消除學生因為第一次接觸除法而產生的陌生感,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教學是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分一分、擺一擺等方法,形成表像,在此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建立等分活動與除法的聯系,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數學思考的能力。
1、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首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就是把總數分成同樣多的份數或每份同樣多。在總數中分走同樣多的幾部份,也就是幾個減數相同,這樣用除法計算比較簡便。
2、在實際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義。通過擺學具我們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也用除法計算。
3、通過看一幅圖,列兩個乘法算式和兩個除法算式的練習,溝通乘除法之間的聯系。
4、知道了除法的含義,記住了2~6的乘法口訣,那么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就比較容易了。求商時,根據乘法和除法的關系,先想除數和幾相乘得被除數,再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訣。
5、除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與除法含義是緊密相聯的,除法的含義有兩種,一是把總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二是表示一個數里有幾個另一個數。因此,除法應用題就有兩種數量關系。這兩種應用題的相同點都是除法含義,用除法計算,都已知要分的總數。不同點是其中的一個條件不同,問題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單位名稱也不同。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愛護大自然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難點、關鍵:通過動手操作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除法的含義。用除法計算應用題。能正確迅速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頁例4,做一做,練習三1、2、題。
教材分析:
除法的認識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之上的。為此,教材中把對除法的初步認識設計在平均分的后面。本節教材主要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明確平均分的含義,而我所說課的除法是在此基礎上的升華。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并讓學生認識除號,了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教材中特別注重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創設一個生動的情景,有利于學生很快地進入課堂。教材能按照兒童的認知規律來編寫內容,先比較抽象地了解除法的含義,再到具體地寫除號、除法算式以及讀除法算式等等。
學情分析:
除法的認識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義、學會利用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在生活中小學生有分物品的經歷,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實踐經驗。為此,教學時要借助教材設計,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活動機會。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樣多”的生活實例,通過直觀操作展示了除法在應用時的兩種實際操作的方法,使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設解決問題的情境,讓學生了解知識來源于生活,消除學生因為第一次接觸除法而產生的陌生感,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讓學生在明白“平均分”含義和會平均分的基礎上,認識除法,認識除號,了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過程與方法:合作探究,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參與學習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掌握知識,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
教學重點:認識除法,認識除號,了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理解除法算式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小棒。
教學方法:
游戲參與法,動手操作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出示12個竹筍和4個盤子。
再出示題目: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可以放幾個?
提問: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是什么意思?(強調每盤要放同樣多)
學生獨立分竹筍,然后匯報分的結果。
小結:把12個竹筍,放在4個盤子里,就是把12個竹筍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個。
教師:像這樣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或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屬于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都是平均分,在數學上我們用一種新的方法——除法來表示。(板書課題:除法)
二、探究新知
1、以前我們學過加法、減法、乘法的符號,那今天我們學習除法,除法的符號是“÷”。
指導書寫:寫除號時,先畫一短橫,上下各一點,橫線要平直,上下兩點要對齊。
2、出示教科書第18頁的例題4。
教師:“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幾個?”這道題應該怎樣列式?
①要分的竹筍是幾個?(12個)把12寫在除號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幾份?(4份)把4寫在除號的后面。
③每份是幾?(是3)把3寫在等號的后面。
教師一邊說一邊板書:12÷4=3
④教師再讓學生回憶剛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樣列的?讓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⑤教師:12÷4=3這個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這個算式讀作:12除以4等于3。
⑥讓學生自己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讀一讀算式。再互相說一說。
3、出示:15÷3=5
教師: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這個除法算式。(15除以3等于5)
請一個同學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
這一節課學了什么?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13頁的做一做。
通過讓學生平均分、寫算式,再次體會除法的意義和鞏固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可用同樣的方法完成下面兩道小題。
2、完成教科書第15頁練習三的第1、2題。
練習時,可以增加一些除法算式卡片,以增加學生練習的機會。同時,注意采用“開火車”“接力賽”“抽卡游戲”不同形式組織練習,讓學生在愉快的練習活動中掌握知識。
四、全課總結
五、布置作業:
課本15頁的第3題,先擺一擺。
板書設計:
除 法
12÷4=3
↓
除號
讀作:12除以4等于3。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6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6頁、第7頁。
教學目標:
1.能根據具體情況呵呵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2.進一步鞏固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與加法的關系,能根據情境圖寫出乘法算式。
3.熟記乘法算式中的各個部分的名稱,正確讀、寫乘法算式。
4. 引導學生感悟知識的內在聯系,通過類推和遷移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
教學重點:
會用乘法解決簡單的問題,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
初步學會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親愛的同學們,你還記得嗎?在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一起走進了《兒童樂園》,認識了乘法,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將繼續研究乘法,初步學會用乘法解決問題。
二、復習舊知
1.讀一讀。
(1)2×3= 6 3×2= 6
(2)5×4=20 4×5=20
(3)3×7=21 7×3=21
2.說出乘法算式。
(1)6個8相加:6×8或8×6
(2)9個2相加:9×2或2×9。
(3)3個5相加:3×5或5×3。
3.一共有多少個蘋果?
加法:7+7+7+7+7=35(個)
乘法:7×5=35(個)或5×7=35(個)
三、學習新知
師:同學們,你玩過積木嗎?玩積木是一種有趣的智力游戲,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把你看到的說一說。
生1:五顏六色的積木真漂亮!
生2::一排排的積木真整齊!
生3:我看到一共有5排積木,每一排都有7塊。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這么多的積木,到底有多少塊呢?
(老師聽到有的同學已經開始數了:1、2、3、4、5……,一直數到了35。原來,這些積木有35塊。可是,這樣一塊一塊地數太慢了。你能想出一個好辦法,讓我們又快又對地數出積木的塊數嗎?咱們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數的吧!有的小朋友在仔細觀察后發現,這些積木并不是隨意擺放的,它們的擺放是有規律的,橫著看,每排積木的塊數都是7,就可以7塊7塊地數,有這樣的5排,數5次就可以了。7、14、21、28、35。嗯,這樣數快多了!也有小朋友發現,豎著看,積木的.擺放也有規律,每列積木不僅顏色相同,塊數也一樣——都是5,就可以5塊5塊地數,有這樣的7列,數7次就可以了。5、10、15、20、25、30、35。嗯,這樣數也很快!)
<<<123>>>
師:同學們能夠從不同角度觀察積木,發現積木擺放的規律,一排排、一列列地數出了積木的塊數,可真了不起!
師:你怎樣數出了積木的塊數?我們用這兩種好方法再數一數積木的塊數吧!先橫著一排排地數:7、14、21、28、35。再豎著一列列數:5、10、15、20、25、30、35。
師:積木數完了,一共有35塊。你能根據數法,列出算式嗎?拿出紙和筆,試著列一列。寫好了嗎?老師把大家寫的記錄了下來:
(1)橫著看:每排7塊,有5排。
7+7+7+7+7=35(塊)
(2)橫著看:每排7塊,有5排。
7×5=35(塊)或 5×7=35(塊)
(3)豎著看:每列5塊,有7列。
5+5+5+5+5+5+5=35(塊)
(4)豎著看:每列5塊,有7列。
5×7=35(塊)或 7×5=35(塊)
師:觀察這四組算式,你想說些什么?
(對,第一組算式和第二組算式都是橫著觀察積木的,都是求5個7相加的和是多少。不同點是,第一組算式是用加法表示了5個7相加的和,第二組算式是用乘法表示了5個7相加的和。
第三組算式和第四組算式都是豎著觀察積木的,都是求7個5相加的和是多少。不同點是,第三組算式是用加法表示7個5相加的和,第四組算式是用乘法表示7個5相加的和。
比較一下,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哪種方法比較簡便?當然是乘法了。看來,大家已經知道了乘法的優點,但是在解決實際問題時,一些同學還是不太習慣用乘法。希望這些同學在今后的學習中,大膽嘗試。
看著第二組算式,在這兩個乘法算式中,7表示什么意思?5又表示什么意思?橫著看,每排有7塊積木,有這樣的5排,7就表示了每排積木的塊數,5表示了7的個數。求5個7相加的和是多少,我們用乘法7×5和5×7來表示。
看著第四組算式,在這兩個乘法算式中,5表示什么意思?7又表示什么意思?豎著看,每列有5塊積木,有這樣的7列。5就表示了每列積木的塊數,7表示了5的個數。求7個5相加的和是多少,我們用乘法5×7或7×5來表示。)
四、練習鞏固
1.填一填
10+10+10 =□×□7+7+7+7 =□×□
1+1+1+1+1=□×□
5+5+5+5+5+5=□×□
2.找規律填空
(1)2、4、6、(8)、(10)
(2)5、(10)、(15)、20、25
(3)3、6、(9)、12、(15)
(4) 4、(8)、12、16、(20)
3.在○里填上>、<或=。
4+4 < 4×4
2+2 = 2×2
3×7 = 7×3
3×4 = 4×3
3×6 < 6+6+6+6
5×5 > 5+5+5+5
五、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哪些收獲?(學生暢談收獲)
板書設計:
有幾塊積木
7×5=35(塊)
5×7=35(塊)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能夠把握教學的目標及重、難點,并且能夠根據學情設計教學的環節。通過學習,大部分學生都對乘法有了較深刻的理解,并且能根據一幅圖列出正確的乘法算式。這一節課基本上完成了教學的目標,也突出了教學的重、難點。經過眾位老師的悉心研討一致認為:該設計中的第三環節設計的特別好,它能夠從學生喜愛玩的積木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以“一共有多少塊積木”這個數學問題一步步展開新知。學生在看一看、數一數、列一列(算式)、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中,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排列物體,并列出乘法算式,進一步體會了乘法的意義。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也大大加強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7
設計說明
1、聯系生活實際,發展數感。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因此,本設計通過讓學生調查電視機的價格、比較電視機價格等活動,讓學生比較數的大小,發展數感。
2、培養合作意識,提高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合作學習是同學之間互教互學、彼此交流知識的過程,它能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自主探究是一種在教師科學指導下的創造性學習活動。因此在本設計中,為學生充分提供合作、探究的學習空間,讓學生互相交流、互相溝通,使學生的思維活躍,充滿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調查資料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前幾天,我們開展了“我是小小調查員”的活動,同學們調查了自己家、親戚家或鄰居家中電視機的價格,有的同學還特地到電器商店做了一番調查。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大家的調查結果。
(學生匯報調查結果)
2、觀察圖表,提出問題。
(1)課件出示調查結果匯總表,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提出數學問題。
(2)匯報提出的問題。
問題一:這些電視機中哪個最貴?
問題二:這些電視機中哪個最便宜?
3、揭示課題:這些電視機的價格不同,那么該如何比較這些價格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和近似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調查電視機的價格,觀察調查結果匯總表并提出數學問題,使學生認識到要想知道誰最貴誰最便宜,就要學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從而自然地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學習新知,探究規律
(一)教學教材90頁例9。
1、初步比較數的'大小。
(1)(課件出示例9)引導學生觀看課件,發現并提出問題。
(2)學生匯報。
預設
生1:1號和2號比,哪個貴一些?
生2:3號和4號比,哪個貴一些?
生3:2號和3號比,哪個貴一些?
(3)學生自由選數比較,并討論:如何比較這些數的大小?
(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匯報比較的結果和方法。
預設
生1:我比較的是940和1899。因為940<1000,而1899>1000,所以940<1899。
生2:我比較的也是940和1899。我是這樣比較的:因為940是三位數,而1899是四位數,三位數一定比四位數小,所以940<1899。
生3:通過比較我知道了1350<2365,我是這樣想的,因為1350<20xx,20xx<2365,所以1350<2365。
生4:通過比較我知道了1899>1350,因為1899>1800,1800>1350,所以1899>1350。
2、合作交流,比較發現,探究規律。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這幾組數,找到這幾組數的不同之處。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匯報。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8
第十課時加、減混合
教學內容:
課本P28例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的方法。
2、發展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的順序以及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的.使用豎式計算加減混合運算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小朋友們,你們在乘坐公共汽車過程中發現了哪些與數學有關的問題,說給同學聽一聽。[設計意圖]:激發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學例3。
(1)出示主題圖。了解信息,小組交流。
(2)出示應用題:車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來人28人,現在有多少人?理解題意、獨立解答、小組交流、匯報板演。在練習本上寫連寫豎式。
2、練習。完成P28做一做。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指名說說計算過程。
3、小結。加減混合運算應該怎樣進行計算?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引導學生歸納、
總結。[設計意圖]:
1、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初步掌握方法。
2、發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1、完成練習五第4題,第8題分小組比賽完成。指名說說計算方法。
2、完成練習五第5、8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完成練習五第6題。觀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發現。獨立思考并說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鞏固10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
四、課堂總結:今天我們學生了什么知識?你又學會了什么?計算加減混合運算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教師引導梳理。
五、隨堂練習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9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3、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分析、推理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重點:乘法的意義,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難點:把加法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拍手游戲
師:課前,我們一起來玩拍手游戲。老師拍完后,請你模仿老師的動作,再拍一次。
師:老師拍的節奏是每組幾下?一共拍了幾組?
也就是幾個幾?
2、三組拍手動作總結:像這樣每個算式里所有的加數都相同,我們叫做相同加數。
二、新授。
1、出示主題圖。
師:今天文老師帶你們一起去游樂園逛逛,說說游樂園里都有什么項目?哪些項目跟我們剛才做的游戲是相同的情況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
2、小飛機項目。
師:一共有幾架小飛機,每架小飛機里坐幾個人呢?你能圈一圈嗎?是幾個幾?一共有幾個人玩旋轉飛機呢?你能列一個加法算式嗎?
3、火車和過山車項目。
師:你能像這樣接著回答小火車和過山車的問題嗎?請完成學習單中的1—3題。
學生匯報。
4、乘法的認識教學
(1)揭示課題。
師:過山車的加法算式好寫嗎?(不好寫,太長了)那想不想用簡便一些的算式表示呢?像這樣加數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今天我們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
師:剛剛的這個加法算式就可以寫成2乘7等于14或7乘2等于14
(2)認識乘號及各部分名稱。
中間的這個符號叫做乘號。
師介紹乘號的由來。
乘號兩邊的數叫做乘數,計算出的結果叫做積。
師:在剛剛的加法算式中并沒有7啊,乘法算式中的7表示什么呢?那2呢?
師:你能用乘法表示出上面兩道題嗎?
師:請你觀察這三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交換乘數的位置,積不變。
5、小練習。
完成數學書第48頁第1、2題。
三、鞏固練習。
師:剛剛我們參觀了游樂園,你們想不想一起進去玩啊?管理員叔叔說了,你們每玩一個項目都得先通過考驗才行!我們開始行動吧!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20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P60—P61的例1和例2。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繪本的具體情境,感受生活中有余數除法的實際意義。
2、從實際情境和操作實踐中,抽象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并在算式中理解各部分名稱的含義。
3、經歷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程,最終達到根據數學問題,列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4、通過觀察和思考,理解余數一定比除數小的道理。
三、教學重點
把平均分的實際問題用算式表達,感受余數在實際問題中的含義,并理解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四、教學難點
理解余數一定比除數小。
五、教學準備
課件、9張鞋子圖片。
六、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孩子們,你們喜歡讀繪本嗎?(生:喜歡)前兩天老師也讀了一本繪本,它的名字叫《百足蟲的100只鞋》。這里面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里面還包含了一個數學問題,具有很獨特的數學思考。它到底講了什么故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繪本教學
(1)繪本閱讀
方式:多媒體播放。
于是,它打算先把8只鞋子送給只有4只腳的小松鼠。
(2)復習無剩余的平均分
過度:愛思考的百足蟲就在想:8只鞋子能分給幾只小松鼠?
1)課件提問:8只鞋子能分給幾只小松鼠?
預設:4只小松鼠。
過度:那我們一起來分分看。
2)課件演示:分的過程(每4只鞋子一份)
邊說邊分:把四只鞋子分給一只小松鼠。
分給1只小松鼠之后,暫停,提問:還能再分嗎?為什么?
預設:剩下的鞋子還能再分給一只小松鼠,我們就繼續分。
課件演示分的過程。
小結:剛才我們把8只鞋子,每4只鞋子分一份,可以分給2只小松鼠,剛好分完,沒有剩余。
3)用算式表示平均分
提問: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剛才分的過程和結果嗎?
預設:8÷4=2(只)
師板書算式。
追問:為什么用除法?
預設:表示平均分,我們就用除法算式。
小結:的確,像這樣進行平均分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3、引入有余數的除法
(1)引入新問題
過度:百足蟲送完8只鞋子之后開開心心地回了家,可是……
繪本閱讀
“還剩下這么多的鞋子怎么辦?”小百足蟲回到家問媽媽。
“你不是還有其它的朋友嗎?”媽媽說。
師:小百足蟲想到了小松鼠,松鼠只有4只腳,穿起鞋子也比較方便。
繪本:于是百足蟲又帶了9只鞋子,準備送給好朋友小松鼠。
課件提問:想一想9只鞋子能分給幾只小松鼠?
(2)動手分一分
過度:我們也像剛才一樣分一分。
課件出示活動要求:請拿出學具:9張鞋子圖片。
1、同桌兩人擺一擺、分一分。
2、分完后,和同桌說一說分的過程。
3、說完后,把學具收起來。
師:誰來讀一讀?
師:請拿出學具,邊分邊說,開始。
生操作,師巡視,并問:你為什么這樣分?
(3)生展示分法
師:哪一組來幫我分一分?
提問:你要怎么分?
預設:把4只鞋子分一份。
分好第一堆之后,師提問:還能再分嗎?為什么?
預設:剩余的鞋子數比1只松鼠的腳只數要多,我們就繼續分。
分到最后只剩下2只鞋子之后,追問:還能再分嗎?為什么?
預設:剩下的2比4只少,不能再分了。
師評:誰明白了他的意思?
預設:1只松鼠需要4只鞋子,而剩下2只鞋子就不夠分了。
師評:誰想再來說一說?
預設:剩下的鞋子只數比一只松鼠不得只數少,就不能再分了。
師評:你說的真清楚,請坐。
(意圖:深刻理解什么時候能繼續分,什么時候不能分。)
(4)說過程
過度:回憶剛才分的過程,誰能把分的過程完整地說一說?
預設:我們把9只鞋子,每4只分一份,可以分給2只小松鼠,還剩下1只鞋子。
師:你真是一個善于總結的孩子。
課件出示完整的表述:把9只鞋子,每4只鞋子分一份,可以分給2只松鼠,還剩下1只鞋子。
(5)寫算式
師:你能也用一道算式表示剛才分的過程和結果?
師巡視不同的方法,并詢問不同算式表示的意思。
抽取不同算式展示
預設1: 9÷4=2(只)還剩1只
追問:你是怎么想的?
預設:1只小松鼠有4只腳,分給2只小松鼠之后,就分走了8只鞋子,本來有9只
鞋子,就還剩下1只鞋子。
師評:你們聽懂了嗎?有沒有什么問題?
師:你呢,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想法吧。
預設2:9÷4=2……1
追問:你是怎么想的?
預設:把9只鞋子,每4只分一份,就用除法算式9÷4,分的結果是分給了2只松鼠,就把2寫在后面,還剩下1只鞋子就在最后面寫上1、師評:有沒有問題想問他?
(學生的兩種算式在描述過程中,根據學生的4只鞋子分一份,就把4只鞋子圖片圈起來)
師:這兩個算式,哪一個更能表示出分的過程和結果?為什么?
師評:的確,剛才我們是把9只鞋子,每4只鞋子分一份,就用算式9除以4(板書:9÷4),結果分了1個4,2個4,分給2只小松鼠之后(邊說邊圈出2份,并板書2只),還剩下1只鞋子,我們就在2只松鼠的后面寫上1只,中間我們用6個小圓點隔開。
板書算式:9÷4=2(只)……1(只)
(6)揭示課題
過度:觀察2到算式,同樣都是除法,這一個算式和以前學過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預設:有剩余的數。
師:你還記得除法算式中每一個數的名稱嗎?9叫做(被除數),4叫做(除數),2叫做(商),那這里的2叫做什么呢?
預設:余數。
師紅筆板書:余數
提問:這個算式你會讀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師生齊讀:9除以4等于2只余2只。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像這樣有余數的除法(手指算式)。
張貼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4、余數性質:余數
(1)脫離實物,半抽象思考
過渡:分9只鞋子遇到了余數,愛動腦的小百足蟲就開始想了:那把10只鞋子、11只鞋子分給小松鼠的情況是怎樣的呢?(停頓5秒)
師:請同學們拿出“學習卡”圈一圈、填一填。
師:誰來匯報一下你成果?
預設:10只鞋子,每4只一份,可以分給2只小松鼠,還剩余2只鞋子。
師:用哪一個算式?
預設:10÷4=2(只)……2(只)
板書算式。
追問:為什么余數2不能再分?
預設:1只松鼠有4只腳,而剩下的2只鞋子不夠再分了。
師:說的真清楚,剩余的數比一只松鼠的腳的只數(手勢指到4)少,就不能再分了。
提問:那分11只鞋子的算式怎么列?
預設:11÷4=2(只)……3(只)(師板書)
師評: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預設:……
(3)探索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提問:請大家認真觀察分:9只鞋子、10只鞋子、11只鞋子時的余數,猜想分12只鞋子時,余數可能是?
預設:余數是4、師:有不同意見嗎?
預設:沒有余數。
師評:那我們就來分分看。
出示課件分12只鞋子(正好分完沒有剩余)。
提問:誰來幫助列算式:
預設:12÷4=3(只)(師板書算式)
追問:之前分9、10、11時,都產生了余數,分12只鞋子怎么就沒有余數了?
預設:因為12÷4剛好夠除,三四十二。
師評:他用了口訣來解決這個問題,不錯,還有其它的想法嗎?
預設:如果剩余4只鞋子的.話,就可以再分給一只松鼠。
追問:誰聽明白了?
請人重復:剩下的數等于4時,可以再分給1只松鼠。
追問:也就是余數能不能等于4?
預設:不能等于4、追問:那余數能大于4嗎?比如余數能不能等于5?
預設:大于4只鞋子,也可以再分給一只松鼠。
提問:余數不能大于4,也不能等于4,也就是說余數必須?
預設:余數必須小于4、師板書:余數必須小于4、過度:當我們4個4個分的時候,余數必須小于4,如果除數是6,,6個6個分,余數就?如果除數是8,8個8個分,余數就?(出示課件:一堆鞋子分給:蚱蜢、蜘蛛)
預設:余數必須小于6,余數必須小于8、師:看來余數跟算式中的什么數有關?是什么關系?
預設:余數必須小于除數。
師擦掉4,板書除數。
師:我們一起來把你們重大的發現讀一讀。
生齊讀:余數必須小于除數
5、鞏固提升
過渡:你們這么愛動腦筋,百足蟲太喜歡和你們交朋友了!
師:于是百足蟲打算把9只鉛筆,每人分2只。可以分給()人,還剩()只。
追問:為什么商和余數的單位不一樣?
預設:……
師:小百足蟲突然想到今天媽媽給自己買了很多山楂,于是它打算把17個山楂平均分給3只小刺猬,每只小刺猬分()個山楂,還剩()個山楂;請你拿出“學習卡”圈一圈、填一填。
師:誰來展示一下你的分法?
預設:……
過渡:看來大家都是愛動腦的好孩子,下面百足蟲想考考我們大家的眼力,大家有信心嗎?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不計算,運用余數與除數的關系判斷計算的對錯,對的打√,錯的打×。
(1)14÷4=2……6()
(2)18÷5=2……8()
(3)21÷3=7()
(4)27÷4=5……7()
過渡:看來大家的眼力也不錯,百足蟲想跟我們一起玩一個小游戲,大家愿意嗎?
師:請看游戲規則:大家一起唱“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
(1)7人2人一組
(2)15人4人一組
師在黑板上記錄:_____人一組剩余_____人
師:大家玩的開心嗎?請大家觀察老師記錄的:“每組人數”與“剩余人數”,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剩余人數必須小于每組人數。
6、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和百足蟲一起學習了數學知識,你學的開心嗎?為什么?
預設1:我知道了怎么寫有余數的除法。
預設2:余數必須小于除數。
……
師評:孩子們,你們都有了這么多數學知識的收獲,真是不簡單,那你想對繪本中的主人公小百足蟲說點什么?
預設1:善良,因為它把鞋子送給自己的朋友。
師評:懂得分享的孩子,一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不過老師覺得你們也很善良,因為你們都積極思考,幫助百足蟲解決了余數這個難題。
……
師小結:百足蟲真是一個善于分享的好孩子,不過老師也必須我ini門送去大拇指,因為你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在繪本故事中發現了數學問題,而且勇敢地解決了今天的數學問題。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
老師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們也能像今天一樣,帶著數學的眼光去發現更多的數學問題,并積極的思考和解決問題。本節課就上到這里,孩子們再見!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設計05-26
數學教學設計-03-24
數學教學設計09-02
數學教學設計01-21
數學教學設計06-29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03-30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1-10
《用數學》教學設計08-07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