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的物質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我們身邊的物質》選自教科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物質的第一課,本課的內容主要分為“世界由物質構成”、“物質在變化”、“讓物質發生變化”三部分,主要是呈現生活中物質變化的實例,從這些變化的實例中比較出兩類不同的變化,一類是只改變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另一類是產生了心的物質。
物體變形、水的三態變化、燃燒、生銹這些常見的現象,背后有哪些科學道理?這是我們希望學生進行探索的,因此本課的引入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因此,本課具有前瞻性質和鋪墊性質。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這些觀念是科學的概念,也是哲學的概念。因此,本單元的概念具有觀念層面上的意義。而這些概念的形成,并不是通過一節課的教學能夠達到的,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應該滲透這些觀念,為學生的發展成長奠定基礎。本課也并不要求讓孩子們通過一節課的學習馬上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而是要把重點放在讓學生描述所看到的物質的變化和思考這些變化的'異同點上。
學情分析:
學生對物質的變化比較熟悉,看到的現象也比較多,許多變化發生于學生的生活實際,這為他們的學習提供了經驗上的準備。
學生對身邊的一些物體是由物質構成的很容易理解,但對不能直接觸摸到、觀察到的東西確定為物質接受起來會有一些難度。很難分清物質的變化是否產生了新的物質。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世界是物質構成的,物質是變化的,物質的變化有相同和不同之處,一些物質的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另一些變化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過程與方法:用舉例、分析、綜合、概括的方法,對物質的變化進行比較分類,通過具體的實驗,體驗物質的變化。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可世界是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
教學重點:能通過具體的實驗,體驗物質的變化。
教學難點:間接感受抽象物質的存在性以及物質的變化。
確立難點的依據:物質是指直接或者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但是把不能直接觀察到的東西確定為物質學生接受起來會有難度,物質都在變化,而且變化存在著相同和不同,學生很難分清變化是否產生了新的物質,即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介紹物質以及物質變化的影像資料。(幫助學生認識、理解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以及物質的變化,解決難點。)、易拉罐一個、火柴一盒、生銹和未生銹的鐵釘各一枚、鐵絲一根、小紙片一張、蠟燭一支、澄清的石灰水一杯、燒杯一個。
每組:火柴一盒、生銹和未生銹的鐵釘各一枚(研究物質的變化產生新物質,借助實物,親身體驗幫助解決難點。)
一根鐵絲、一張紙、一支蠟燭、燒杯一個。(進一步體驗物質的不同變化。)記錄單。(整理、記錄實驗現象、發現)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老師給每個小組都準備了兩包物質,想知道是什么嗎?打開看
看吧!比較兩包物質,(一包沒有變化,一包發生一些變化的物質)看看你們發現什么問題?
2、學生觀察、比較、匯報。
3、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入物質的變化單元,從我們身邊的物質開始研究。(板書課題)
二、世界由物質構成
1、什么是物質呢?你是怎樣理解的?
2、師生交流得出:我們能直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都是物質。(板書:直接觀察、實際存在。)
3、深入討論:空氣、火、聲音、電、光,它們是物質嗎?為什么?能說說你這樣認為的理由嗎?
4、學生討論、交流。(強調它們也實際存在)
5、師生交流得出:物質是指直接或者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物體。(板書:間接觀察。)
6、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資料。(出示課件)
7、小結: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
三、物質在變化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物質,它們會發生變化嗎?
學生舉例說明。
小結:物質在變化。
1、有些物質變化后還是原來的物質
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種物質
(1)、(出示壓扁的易拉罐)觀察壓扁的易拉罐的變化,發生了什么變化?這樣的變化是不是改變了物體的材料?
(2)、觀察水結冰和冰融化成水的圖片,回憶水的這種變化是否變成了其他物質?
(3)、這兩種物質的變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4)、我們生活里還有沒有這樣的例子?
2、有些物質變化后產生了新的物質
(1)老師這里還有兩種物質也發生了變化:(出示課件:火柴燃燒和鐵釘生銹),看到過這兩種變化嗎?可能會發生哪些變化?
(2)、思考一下:這兩種變化我們在這節課上都能做到嗎?為什么?
(3)、討論得出:火柴燃燒變化比較快,而鐵釘生銹比較慢。
(4)、出示實驗要求:
點燃火柴,觀察火柴的燃燒,它發生了什么變化?思考火柴燃
燒后變成了什么物質?
觀察生銹的鐵釘 ,思考鐵與鐵銹是否相同?
這兩種物質的變化有什么相同之處?
(5)、比較前后兩組實驗,這兩組實驗有什么相同和異同點?
(6)、現在我們再來看課前觀察的那兩包里的物質,它們發生的變化屬于哪一類呢?
(7) 過渡引申:我們研究的都是現有的物質,那么像巖石、房屋、馬路都在變化嗎?世界上有不變的物質嗎?說出你的依據。
(8)、出示課件:生活中的物質變化。
四、讓物質發生變化。
1、物質的變化是絕對的,有些是自然發生的,但更多的是人們有意識的活動造成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體驗一下物質的變化。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三種物質:一根鐵絲、一張紙、一支蠟燭。先請同學們想一想用現有條件,你有哪些辦法讓這些物質發生變化呢?
2、出示課件:(實驗要求)
3、交流探究結果。
4、補充內容:實驗探究“蠟燭燃燒是否產生新的物質、產生什么新物質了呢”?
5、學生實驗、討論、交流。
6、有些新產生的物質還能通過實驗證明其存在。(實驗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
五、總結。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2、世界總是在不斷的變化,物質的變化形式也是多樣的,變化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為地,物質的變化有兩種情況,一類是只改變了物質的形態、大小、位置等,但沒有產生新物質,另一類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課后請同學們繼續留意身邊的物質,看看它們都發生了哪些變化,下節課我們繼續研究,好嗎?
下課!
【我們身邊的物質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們身邊的物質教學設計08-02
《我們身邊的物質》教學反思09-12
《我們身邊的物質》教學實錄及反思06-30
《我們身邊的物質》教學反思范文07-05
我們身邊的物質說課稿03-08
我們身邊的物質說課稿12-05
《混合身邊的物質一》的教學設計10-11
《我們身邊的物質》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2-13
《我們身邊的物質》教學片段實錄反思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