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工程問題復習課》教學設計

時間:2024-06-10 13:35:09 偲穎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工程問題復習課》教學設計(精選11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要用到練習題,多做練習方可真正記牢知識點,明確知識點則做練習效果事半功倍,必須雙管齊下。大家知道什么樣的習題才是規范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工程問題復習課》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工程問題復習課》教學設計(精選11篇)

  《工程問題復習課》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經歷工程問題的抽象化過程,進一步感知它的產生。

  2、復習鞏固工程問題的一般解決策略。同時通過聯想熟悉的事件解決與此相類似的數學問題,進而進行類比數學思想的滲透。

  3、在基本解決簡單工程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拓展練習。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同學們,在數學這門學科里,大家最感到頭痛的是什么?(解決問題)同學們還知道在這門學科里最有價值的是什么?(解決問題)它能讓我們感受到數學的價值,體驗到學習的快樂與成功。

  一、感知工程問題的特征及產生的原因。

  1、出示課件。上面顯示以下習題。

  1盤柏公路長8千米,單獨修甲隊40天完成,乙隊單獨做50天修完,兩隊合修多少天完成?

  2盤達公路長20千米,單獨修甲隊40天完成,乙隊單獨做50天修完,兩隊合修多少天完成?

  3柏達公路長28千米,單獨修甲隊40天完成,乙隊單獨做50天修完,兩隊合修多少天完成?

  4一段路,單獨修甲隊40天完成,乙隊單獨做50天修完,兩隊合修多少天完成?

  請同學們先認真觀察這幾個題有什么特征,再冷靜地思考一下,看誰能最快解答出來?(教師巡視,發現那么沒有一個一個解答的同學,只解答一個的同學。然后讓這位同學匯報原因,直擊中心兩隊每天的工作量(占總共的幾分之幾沒發生變化)從而得出這一段路的長度可以有多種數量表示,我們可以把它們看作單位1來進行解答。對這些學生進行大力表揚。

  8(+)

  20(+)

  28(+)

  1(+)

  二、復習基本解決策略。

  1、出示例題。一項工程,甲隊單獨做20天完成,乙隊單獨做15天完成,如果兩隊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總共的?

  1.先認真讀題,獨立思考(理清思路)完成習題。

  2.匯報交流。要求說出解題思路。通常有綜合法和分析法兩種。

  3.如果學生回答較好,則不必出示解題思路,如果不是很好則出示。而且要安排一個習題讓學生做后進行交流說出自己的解題思路。

  解題思路:我是這樣想的。甲隊單獨做20天完成,就可以想到甲隊每天做的(也就是甲隊的工作效率)占總共的;乙隊單獨15天完成,就可以想到乙隊每天做的(也就是乙的工作效率)占總共的。甲乙兩隊合作一天就是甲隊每天修的和乙隊每天修的,也就是+。用兩隊完成總工程的,除以兩隊每天完成總共的+,就可以得到需要多少天。(+)

  像這種從條件入手解決問題的策略稱為綜合法。

  我還可以這樣想:要想求出甲乙合作多少天完成總共的',就必須找出甲乙合作的工作總量()和甲乙合作一天的工作效率的和(+),然后根據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時間(+)像這種從問題入手解決問題的策略稱為分析法。

  4.練習題。

  三、拓展延伸。

  1、出示一個類似的問題。一段路,甲單獨6小時行完,乙單獨8小時行完,如果兩人同時從兩地相向而行幾小時可以相遇?

  1獨立完成,交流解題思路。

  2教師總結:像這種通過聯想熟悉的事物或例子將問題轉化成熟悉的例子數學上把這種解題策略稱為類比。

  解題思路:我是這樣想的:這個題跟我們熟悉的工程問題有想類似,我可以把它轉化為一項工程,甲單獨6小時行完,乙單獨8小時行完,如果兩人合作幾小時可以完成?

  2、出示一個習題。一批布,單獨做上衣可以做10件,單獨做褲子可以做15件,如果要做成套的,可以做多少套?

  1.通過觀察采取類比策略轉化為工程問題然后解答。

  2.交流總結。

  3、同學們還能列舉出類似的例子嗎?先獨立思考1-2分鐘再抽生交流。

  四、綜合練習。

  此環節是根據前面第二環節如果學生基礎較好則此為補充。習題:一項工程,甲獨做6天完成,乙獨做8天完成。兩人合做,中途甲因病休息1天這項工程前后共用了多少天?

  《工程問題復習課》教學設計 2

  一、課程目的與任務

  掌握力系的簡化與平衡的基本理論,構筑作為工程技術根基的知識結構;通過揭示桿件強度、剛度等知識發生過程,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理論分析為基礎,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發揮其它課程不可替代的綜合素質教育作用。

  二、教學基本要求

  1.掌握工程對象中力、力矩、力偶等基本概念及其性質;能熟練地計算力的投影、力對點之矩。

  2.掌握約束的概念和各種常見約束力的性質;能熟練地畫出單個剛體及剛體系的受力圖。

  3.掌握各種類型力系的簡化方法和簡化結果;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質;能熟練地計算各類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4.掌握各種類型力系的平衡條件;能熟練利用平衡方程求解單個剛體和剛體系的平衡問題。

  5.理解材料力學的任務、變形固體的基本假設和基本變形的特征;掌握正應力和切應力、正應變和切應變的概念。

  6.掌握截面法;熟練運用截面法求解桿件(一維桿件)各種變形的內力(軸力、扭矩、剪力和彎矩)及內力方程;掌握彎曲時的載荷集度、剪力和彎矩的微分關系及其應用;熟練繪制內力圖。

  7.掌握直桿在軸向拉伸與壓縮時橫截面的應力計算;了解安全因數及許用應力的確定,熟練進行強度校核、截面設計和許用載荷的計算。

  8.掌握胡克定律,了解泊松比,掌握直桿在軸向拉伸與壓縮時的變形計算。

  9.掌握剪切和擠壓(工程)實用計算。

  10.掌握扭轉時外力偶矩的換算;掌握圓軸扭轉時的切應力與變形計算;熟練進行扭轉的強度和剛度計算。

  11.掌握純彎曲、平面彎曲、對稱彎曲和橫力彎曲的概念;掌握彎曲正應力公式;熟練進行彎曲強度計算;掌握桿件的斜彎曲、彎拉(壓)組合變形的應力與強度計算。

  12.掌握梁的撓曲線近似微分方程和積分法,了解疊加法求梁的撓度和轉角。

  三、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1.繪制物體受力分析圖;

  2.力線平移定理及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應用;

  3.軸向拉壓的強度條件、靜定桁架節點位移計算;

  4.圓軸扭轉時橫截面上的切應力與相對扭轉角及扭轉的強度和剛度條件;

  5.平面對稱彎曲的內力圖及利用載荷集度、剪力方程和彎矩方程的微分關系、積分關系和突變關系繪制梁的內力圖;

  6.平面對稱彎曲梁的彎曲正應力及梁變形的.積分法和疊加法。

  教學難點:

  1.平面力系物系平衡問題的解法;

  2.簡單桁架的內力計算及靜定桁架節點位移計算;

  3.平面對稱彎曲的內力圖及利用載荷集度、剪力方程和彎矩方程的微分關系、積分關系和突變關系繪制梁的內力圖;

  4.計算梁變形的積分法和疊加法。

  四、課程內容與學時分配

  第一部分靜力學基本概念與公理(4學時)

  1.靜力學基本概念與公理

  2.約束和約束力

  3.受力圖

  第二部分匯交力系(1學時)

  1.匯交力系的合成

  2.匯交力系的平衡條件

  第三部分力偶系(1學時)

  1.力對點之矩矢

  2.力對軸之矩

  3.力偶矩矢

  4.力偶等效條件和性質

  5.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條件

  第四部分平面任意力系(8學時)

  1.力的平移

  2.平面任意力系向一點簡化

  3.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條件

  4.剛體系的平衡

  5.靜定與靜不定問題的概念

  第五部分緒論(2學時)

  1.材料力學的研究對象

  2.材料力學的基本假設

  3.外力與內力

  4.正應力與切應力

  5.正應變與切應變

  第六部分軸向拉伸與壓縮(含實驗共10學時)

  1.基本概念

  2.軸力與軸力圖

  3.拉壓桿的應力與圣維南原理

  4.材料在拉伸與壓縮時的力學性能

  5.應力集中概念

  6.失效、許用應力與強度條件

  7.胡克定律與拉壓桿的變形

  8.簡單拉壓靜不定問題

  9.連接部分的強度計算

  第七部分扭轉(6學時)

  1.基本概念

  2.動力傳遞與扭矩

  3.切應力互等定理與剪切胡克定律

  4.圓軸扭轉橫截面上的應力

  5.極慣性矩與抗扭截面系數

  6.圓軸扭轉破壞與強度條件

  7.圓軸扭轉變形與剛度條件

  第八部分彎曲內力(2學時)

  1.基本概念

  2.梁的計算簡圖

  3.剪力與彎矩

  4.剪力、彎矩方程和剪力、彎矩圖

  5.剪力、彎矩與載荷集度間的微分關系

  第九部分彎曲應力(6學時)

  1.基本概念

  2.平面對稱彎曲正應力

  3.慣性矩與平行移軸定理

  4.平面對稱彎曲矩形截面切應力

  5.梁的強度條件

  6.梁的合理強度設計

  7.雙對稱截面梁的非對稱彎曲

  8.彎拉(壓)組合

  第十部分彎曲變形(含實驗共6學時)

  1.工程中的彎曲變形問題

  2.撓曲線近似微分方程

  3.用積分法、疊加法求彎曲變形

  4.簡單超靜定梁

  5.梁的剛度條件和合理剛度設計

  《工程問題復習課》教學設計 3

  一、工程量清單說明

  (1)工程概況詳見招標文件投標須知前附表1條及設計施工圖所述。(2)本工程量清單依據《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08);《浙江省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實用手冊》編制,為招標文件的組成部分,一經中標且簽訂合同,即成為合同的組成部分。

  (3)本工程量清單應與投標須知、通用合同條款、專用合同條款、工程建設標準和圖紙一起使用。

  (4)招標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單標明的工程量是投標人投標報價的共同基礎,竣工結算的工程量按發、承包雙方在合同約定應予計量且實際完成的工程量確定。

  二、工程量清單報價說明:

  (1)《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GB50500-2008)與《浙江省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實用手冊》中的工程內容或工程量計算規則或計價表式不一致時,以《浙江省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實用手冊》為準;

  (2)《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08)附錄D.1中“040101挖土方”和“040102挖石方”中的工程內容刪除“2、圍護、支撐”,工程量計算規則調整為按“《浙江省市政工程預算定額》(2010版)土石方工程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圍護、支撐”列入施工技術措施費項目。

  (3)招標文件的有關說明及施工圖全部內容(除另有說明和漏項外)已計入工程量清單所列各項目中,未列項目的費用視為已分攤在清單的有關細目內。

  (4)工程量清單中的'項目名稱僅列舉了主要項目特征,投標人在報價時應按施工圖、施工驗收規范、《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08)、《浙江省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實用手冊》及招標文件的有關要求和補充說明等全面考慮組價內容(包括合同約定工期內的固定綜合單價風險),除合同另有規定外結算時單價均不得調整。如果工程量清單中的項目特征增加了與清單計價規范中沒有表述的工作內容或明確表示不考慮清單計價規范中的部分工作內容,則應將此內容分別綜合考慮到該項綜合單價內或在該項綜合單價內不予考慮。

  (5)招標人不提供本項目的材料堆場、拌和場地和生活辦公場地,項目所涉的各類場地均由中標人自行解決,并在報價中綜合考慮相應的費用,結算時不另行增加。

  (6)投標人在報價時要充分考慮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用和行車行人干擾等費用,結算時不另行增加。并嚴格按照建設部建辦[2005]89號文件要求做好相應施工措施,自行組織好交通安全管理。

  (7)投標人的投標報價應包括施工過程中有可能遇到前期政策處理等原因影響造成誤工或機械閑置等,由此引起的損失結算時不另行增加。

  (8)投標人可先到工地踏勘以充分了解工地位置、情況、道路、儲存空間、裝卸限制及任何其它足以影響投標報價的情況,任何因忽視或誤解工地情況而導致的索賠或工期延長申請將不被批準,投標人應充分考慮到材料及機械設備的二次搬運和相應的措施費用,并將其費用計入各項價格內,結算時不另行增加。

  (9)凡涉及棄方的項目由投標人自行考慮堆場(堆場政策處理等費用由投標人自理)及外運距離,在報價中綜合考慮,結算時不另行增減。

  (10)塘渣墊層清單項目,如設計截面為梯形,按其截面底寬計算面積。(11)管道鋪設綜合單價中應包括按設計需增設的沉降縫和管道交叉處需增加的鋼筋混凝土補強以及按規范和設計要求實施的閉水試驗費用;當設計管道基礎為鋼筋混凝土時,管道鋪設綜合單價還包括鋼筋制作安裝費用

  (12)工程施工取費按三類工程并結合投標人自身能力計取,按規定計取規費、稅金。投標人實際交納的規費稅金與該規費稅金差額部分綜合考慮到各工程量清單項目內,結算時不另行補差。

  (13)設備暫列金額[見專業工程暫估表],結算時按實計算。

  (14)臨時接水接電由中標人負責落實安裝,相關費用在投標報價時綜合考慮到各項目單價內,結算時不另行增加。

  《工程問題復習課》教學設計 4

  各位評委早上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袁建新主編的《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第三章第二單元土方工程量計算。我主要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這幾方面來介紹我這單元內容的教學設計思路。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是建筑施工專業重要專業課,準確的工程量是預算報價的基礎。一般情況下,土石方計算是工程預算項目中重要的開始部分,因此本節內容在預算項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材內容

  土方工程量的計算不僅僅是簡單的數學中的體積計算,它綜合了識圖、施工及施工組織設計方面的內容,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學生職業素質。

  教學目標:

  根據建筑施工企業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教學計劃

  知識目標:

  1)掌握土方量的計算方法和計算規則

  2)正確識讀基礎圖,熟悉基礎的構造要求,了解基礎類型。

  3)掌握基坑和基槽體積的計算。

  能力目標

  1)能夠識讀分析復雜的施工圖紙,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2)掌握一般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培養施工管理能力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2)培養學生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

  (三)、教學重難點

  在實際造價工作過程中,工程量的準確與否和報價是否合理有著很大關系,本課主要目的就是準確計算工程量,因此正確理解運用計算步驟來計算土方量是本課重點。

  房屋的基礎類型不同,那么基坑的類型不一樣,基坑和基槽的計算公式也不一樣,學生在考慮如何正確套用基坑的計算公式時會難以把握,因此本課的難點是不同類型基坑的計算規則的.運用。

  教學重點:土方量的計算步驟

  教學難點:不同類型基坑的計算規則的運用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建筑專業中專二年級學生,男生占大多數,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對理論知識興趣不高,對專業實踐興趣較濃。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的儲備,會識讀一般的圖紙,了解一些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本章之前已經學會查閱定額的方法。但是,土方項目的預算是一個綜合能力,學生還不能夠對項目作出完整的分析。通過本次課程的教授,培養學生識圖、施工、預算的綜合能力。

  三、教法學法

  項目任務驅動教學法、探究法、情境法、設問法、討論法、合作學習法、歸納法本課采用項目任務驅動教學法,依據中職生的特點而采取項目任務驅動教學原則,遵循啟發性、漸進性原則采取以任務為驅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選擇了適合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討論法、合作學習法、歸納法等學法,而老師采用探究法、情境法、設問法等教法起著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四、教學過程

  本課堂教學采用項目任務驅動教學法,依據本項目內容和學生情況完成本項目教學任務需要4個課時,教學步驟如下:學生通過分組、討論、查找資料、制定計劃、工作實踐、展示評價等幾個步驟來進行項目實踐,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達到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目標。教學地點選擇在教室進行,課桌按照小組分布,優勢在于能便于各小組學生圍繞學習任務進行討論、分析與操作,教師在其間隙進行指導、答疑,堅持小組合作、調研探究,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素養,全面提升教學效果。

  下面我來具體說明本次項目的實踐過程

  (一)、課前準備

  將全班分為六個小組,教師和六個小組圍繞本項目要達到的目標進行討論,分析課前所需完成的任務。圍繞課前任務,每小組成員合作探究,完成準備工作:

  1.預習教材中土方量計算規定和計算規則

  2.復習《建筑制圖》中基礎圖的內容,能夠識讀基礎平面圖和基礎剖面圖

  3.復習《建筑施工》中關于土方開挖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內容

  (二)課中實施

  首先新課引入

  播放一段著名的蘇州之門的建筑物基礎施工時的土方開挖視頻,

  然后提問:1.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工人們正在從事什么工作?

  2.在造價工作中,土方開挖的工程量如何計算?

  順利地引入新課

  1.任務階段

  情景創設:

  某小區活動房的基礎圖如下(Ⅲ類干土),圖中軸線為墻中心線,墻體為普通黏土實心一磚墻,室外地面標高為-0.3m,

  任務如下:

  一、三、五組擔任乙方建筑公司的預算員求該人工挖基礎土方的工程量;

  二、四、六組擔任甲方聘請的監理公司的造價咨詢員對乙方的人工挖基礎土方的工程量進行審核。

  2.計劃階段

  1)、知識鏈接

  小組討論確定完成本項目任務所需的知識點。教師答疑指點

  完成本項目需要以下幾個知識點:

  土方量計算規定和規則(學生已課前預習,根據預習情況,老師針對導學稿中

  出現的問題提問,學生回答并評講,突出重點)

  識讀基礎圖,判斷基礎類型(老師提問,小組代表發言回答)

  基坑類型(展示基礎圖片展示,讓學生判斷基坑類型)

  a)土方量的計算規定和計算規則

  (這是本課重點內容,課前已經預習,先下發練習,檢查預習情況;然后教師點評練習情況,并針對重點內容講解,強化學生的記憶)

  a)基礎平面圖和基礎剖面圖的內容

  (復習《建筑制圖和識圖》的內容,并突出和本課任務相關知識點)

  b)基礎類型:獨立基礎、帶形基礎等

  (復習《建筑構造》的內容,突出和本課任務相關的知識點)

  2)、討論方案

  各組先初定基坑類型、具體數值、計算公式等方案;然后和老師討論計算方案的可行性。教師點撥每組的優缺點(便于學生理解,展示基坑直觀圖)化解難點。各組確定計算方案。

  3.決策階段

  各組代表展示本組方案,大家討論質疑,最終確定最佳計算方案

  識圖確定基礎類型→本確定基坑類型→確定基坑具體尺寸→計算基坑挖土深度→基坑是否放坡及放坡寬度→選用體積公式→計算結果

  4.執行階段

  各小組各成員分工協作并計算工程量,

  教師從旁觀察指導、答疑。要求各組細心不要出錯

  5.檢查階段

  各小組匯報演示,成果展示

  6.評估階段

  小組互相評估

  在預算員和咨詢員中各選一組的計算結果,其他小組成員對這兩組成果進行檢查評價。

  教師評估

  展示正確答案,根據各組出現的問題點評并強調,從而突破難點

  《工程問題復習課》教學設計 5

  知識方面:

  (1)發酵工程的概念(知道)。

  (2)發酵工程中培養基的配制、菌種選育、滅菌、擴大培養和接種、發酵過程和產品的分離、提純等相關內容(知道)。

  (3)有關發酵工程在醫藥工業和食品工業中應用的內容(知道)。

  教學重點:

  發酵工程的概念和內容

  教學難點:

  在發酵過程中,如何保證菌種生長和代謝的正常進行

  一、設疑引出新課題

  前面我們學習了有關微生物的代謝的內容,我們知道了微生物的代謝是指微生物細胞內所發生的全部的化學反應。在微生物的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多種多樣的代謝產物,如氨基酸、維生素、抗生素等。而且,這些代謝產物又是我們人類所需要的。那我們能不能通過微生物的培養來大量生產各種代謝產物呢?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發酵工程”。

  二、進行新課

  (一)介紹谷氨酸發酵的生產實例

  教師活動:出示谷氨酸棒狀桿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徑的投影片,指導學生觀察并作適當講解。

  討論后教師小結如下:從投影片我們可以看出,谷氨酸棒狀桿菌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夠利用環境中的營養物質來合成谷氨酸。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工廠里是怎樣應用谷氨酸棒狀桿菌來生產谷氨酸的。

  提出問題:谷氨酸發酵最重要的無疑就是選擇菌種了,是不是所有的谷氨酸棒狀桿菌都可用于谷氨酸發酵生產呢?我們應該選育什么樣的谷氨酸棒狀桿菌作為菌種呢?

  教師活動:以前面出示的投影片為依托組織學生就所提問題進行討論。

  討論后教師小結:只有選擇細胞膜通透較強,在細胞內不積累谷氨酸的谷氨酸棒狀桿菌做菌種才有可能獲得大量的谷氨酸。

  提出問題:有了菌種用什么樣的培養基去培養呢?

  教師活動:通過復習有關培養基的知識,使學生理解培養基應滿足微生物生長所需要的碳源、氮源、水、無機鹽和生長因子等營養需求。教師活動:出示谷氨酸發酵所需培養基的成分表格并指導學生觀察、思考。

  通過討論使學生把培養基中的各種成分按照水、無機鹽、氮源、碳源、生長因子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進而得出這種培養基能滿足谷氨酸棒狀桿菌所需各種營養的結論。

  提出問題:這種培養基從組成成分和物理性質上看屬于哪種培養基?

  通過討論得出結論:從物理性質上看是液體培養基,從化學成分上看是天然培養基。

  提出問題并組織學生討論: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常采用這種天然成分作為營養物質的液體培養基,這在發酵生產中有什么好處呢?

  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得出以下結論:

  (1)液體培養基能使營養物質在發酵過程中得到充分的利用,還能為菌體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間。同時,也有利于生產過程中培養條件的控制以及產物的提取。

  (2)采用天然物質作營養物質既能滿足菌體的營養需求,又能降低生產成本,還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提出問題:有了菌種和合適的培養基,那發酵的主體設備又該是什么樣的呢?教師活動:出示發酵罐的示意圖,并對發酵罐的組成結構進行簡單介紹。通過介紹使學生了解發酵的主體設備由發酵罐及其控制部分構成。提出問題:設備中的這些控制部分在生產過程中有什么用呢?

  教師啟發講解使學生了解:在發酵過程中,發酵罐內的溫度、pH、溶氧量都會變化,從而影響微生物的生長。因此,必須有相應的控制結構來保持發酵條件的穩定。

  提出問題并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有關內容:在發酵罐中是怎樣進行谷氨酸發酵生產的?

  師生共同總結出大致過程

  在以上總結的基礎上使學生了解發酵工程的概念,即采用現代工程技術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為人類生產有用的產品,或直接把微生物應用于工業生產過程中的一種新技術。

  (二)深入討論發酵工程的相關內容

  通過剛才的谷氨酸發酵的實例我們不難看出,發酵工程主要包括了菌種的選育、培養基的配制、滅菌、擴大培養和接種、發酵過程和產品的分離提純等內容,對于發酵工程的這些內容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1.菌種的選育:發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為人類生產有用產品,因此要想通過發酵工程獲得在種類、產量和質量等方面符合人們要求的產品,最重要的是要有優良的菌種。

  提出問題:人們怎樣才能得到優良的菌種呢?

  教師活動:啟發學生以基因突變、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的有關內容為依托就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

  通過討論得出結論:如果生產的是微生物直接合成的產物,如青霉素、谷氨酸等,則可以從自然界中先分離出相應的菌種,再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使菌種產生突變,從突變個體中篩選出符合生產要求的優良菌種。如果生產的是一般微生物不能合成的產品,則可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的方法對菌種的遺傳特性進行定向改造,以構建工程細胞或工程菌,從而達到生產相應產品的目的。

  例如:可將人工合成的人的胰島素基因與大腸桿菌的質粒結合,形成重組DNA,再把重組DNA導入大腸桿菌細胞內形成工程菌。通過篩選則可培養出能生產人的胰島素的菌種。

  2.培養基的配制:要進行發酵生產,有了優良的菌種還需要有與菌種相適應的培養基。在配制培養基時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呢?教師活動:組織學生用以前學過的有關培養基的知識就所提問題進行討論。通過討論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去理解:

  (1)根據不同的菌種,應選擇不同的材料配制培養基。配制的培養基應滿足微生物在碳源、氮源、生長因子、水、無機鹽等方面的營養要求,并為微生物提供適宜的pH。

  (2)培養基的營養要協調,以利于產物的合成。

  (3)培養基在滿足微生物的營養需求的基礎上應盡量降低生產成本,以得到更高的經濟效益。

  例如:發酵生產常采用天然成分的液體培養基。而且,經常用野生的植物淀粉、甘蔗渣、秸稈水解物以及乙醇、醋酸等石化產品代替糧食來配制培養基。

  3.滅菌:發酵工程所用的菌種大多是單一的純種,整個發酵過程中不能混入雜菌。這是為什么呢?

  教師活動:組織學生討論,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在發酵過程中如混入其他微生物,將與菌種形成競爭關系,對發酵過程造成不良影響。

  例如:如果在谷氨酸發酵過程中混入放線菌,則放線菌分泌的抗生素就會使大量的谷氨酸棒狀桿菌死亡。如果在青霉素生產過程中污染了雜菌,這些雜菌則會分泌青霉素酶,將合成的青霉素分解掉。

  提出問題:那如何防止雜菌的污染呢?

  通過討論得出結論:要在發酵前對培養基和發酵設施進行嚴格的滅菌處理。

  提出問題:怎樣才算滅菌徹底呢?

  通過討論得出結論:用高溫、高壓的方式,殺死所有雜菌的胞體、芽孢和孢子。

  4.擴大培養和接種:

  工業發酵要想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大量的發酵產物,這無疑需要大量的菌體。如何得到發酵生產所需要的大量菌體來縮短生產周期呢?這就需要經過多次的擴大培養。

  提出問題:如何對菌種進行擴大培養呢?

  教師活動:出示細菌的生長曲線示意圖,并依托曲線就所提問題組織學生討論。

  通過討論得出結論:擴大培養是將培養到對數期的菌體分開,分頭進行培養,以促使菌體數量快速增加,能在短時間里得到大量的菌體。

  提出問題:擴大培養與發酵生產過程中的培養有何不同呢?

  通過討論得出結論:擴大培養是為了讓菌體在短時期內快速增殖,而發酵過程中的培養是為了獲得代謝產物,目的不同采用的培養條件就有可能不同。例如:在酒精發酵過程中,擴大培養是為了促使酵母菌快速增殖,因此是在有氧條件下進行。而在發酵產生酒精的過程中則必須在無氧條件下進行以獲得大量的酒精。

  提出問題并組織學生討論:有了用于生產的充足的菌體,在接種時要注意什么事項呢?通過討論得出結論:接種過程中要注意防止雜菌污染。

  5.發酵過程:將菌體接種到裝有培養液的發酵罐中,是不是發酵生產就能順利地進行呢?不是的!還需要對發酵過程進行檢測和對發酵條件進行控制。這又是為什么呢?

  通過教師啟發和學生討論了解:發酵產物主要在菌體生長的穩定期產生。因此,要在發酵過程中隨時取樣檢測培養液中細菌數目、產物濃度以了解發酵進程,及時添加必需的培養基成分來延長菌體生長穩定期的時間,以得到更多的發酵產物。同時,還應對發酵條件進行嚴格控制。提出問題:哪些條件能影響菌體的發酵呢?

  教師活動:讓學生依據以前所學知識就所提問題展開討論,并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結論:發酵生產中溫度、pH、溶氧量等對發酵過程有重大影響。

  提出問題:發酵過程中為什么還要控制發酵條件呢?

  教師活動:出示影響谷氨酸代謝途徑的因素表格,指導學生觀察、分析,并組織學生就所提問題進行討論。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發酵過程中氧的溶量、pH、磷酸鹽等都能影響谷氨酸代謝途徑,從而影響代謝產物的合成。同時,隨著代謝的進行,產熱的增加、某營養物質的消耗,以及某些酸性和堿性物質的產生,會使溫度、pH等發生變化,這些都會對微生物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需要對發酵過程的中溫度、pH、溶氧量等發酵條件進行嚴格的控制,以保證菌體生長和代謝途徑朝著有利人類的方向進行。

  6.分離、提純:提導學生閱讀課本中相關內容,再通過討論使學生了解:發酵產物不同分離提純的方法會有所不同,并總結出產物分離、提純的一般方法。

  第二課時

  一、課前準備

  1.組織學生以“發酵工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為主題展開調查活動,收集有關發酵工程發展過程的資料,了解當今世界及本地區發酵工程的現狀和發酵工程的最新進展。了解發酵工業在世界及本地區的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展望發酵工業的未來前景。2.組織學生以“我與發酵工程”為主題展開調查活動,收集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發酵工程產品的相關資料。

  發酵工程的應用:復習發酵工程的相關內容以及發酵產品的種類并引出課題。

  組織學生以“發酵工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為主題展開討論和信息交流。通過討論使學生了解:發酵工程從20世紀40年代初逐漸興起,50年代開始將代謝控制發酵技術和誘變育種技術應用于發酵工程。70年代,由于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等生物工程技術的利用,使發酵工程進入了定向育種的新階段,80年代以后由于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手段應用于發酵工程,使發酵工程得以迅猛發展。在醫藥工業、食品工業、農業、冶金業、環境保護等許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逐漸形成了規模龐大的發酵工業。現在,發達國家發酵工業的總產值已占到國民生產總值的5%左右。

  組織學生以“我與發酵工程”為主題展開討論并相互交流。

  二、進行新課

  通過討論使學生感受到發酵工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并總結出發酵工程在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作用:(一)在醫藥方面:

  1.發酵工程能生產人們所需的藥品。例如:通過青霉發酵能生產青霉素。

  2.通過發酵工程能生產基因藥品。例如:將合成的人的胰島素基因轉移到大腸桿菌細胞內構建成“工程菌”,再通過培養“工程菌”即可獲得人的胰島素。

  (二)在食品工業方面:

  1.發酵工程能為人們提供豐富優質的傳統發酵產品。如:生產呻酒,果酒等。

  2.發酵工程能生產各種食品添加劑:酸味劑:檸檬酸、乳酸等。鮮味劑:谷氨酸等。色素:β-胡蘿卜素等。甜味劑:高果糖漿等。

  3.發酵工程能為解決人類糧食短缺問題開辟新途徑。例如:通過發酵可獲得大量的微生物菌體——單細胞蛋白。20世紀80年代中期全世界的單細胞蛋白年產量已達2.0x107t,廣泛用于食品加工和飼料中。

  重點提示

  1.關于谷氨酸發酵的部分,應注意引導學生用以前學過的有關微生物培養基的配制原則等知識,對谷氨酸發酵所用培養基的成分進行剖析,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態度。2.在關于菌種選育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通過實例重點介紹基因工程在菌種選育上的作用,為后面介紹發酵工程在生產基因工程產品方面的應用作好鋪墊,也為下一章有關生物工程間的相互聯系的教學打好基礎。3.發酵過程中發酵條件的控制,應注意從影響谷氨酸代謝途徑的因素進行分析使學生理解發酵條件控制的重要性。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針對發酵過程中有哪些因素可以使溫度、pH等發酵條件發生改變展開討論。4.發酵工程的應用,可事先準備些實物、藥品、標本等以供學生討論時展示,可把一些學生不易查到的資料提前印發給學生以便于學生閱讀學習。

  《工程問題復習課》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經歷用假設對比方法來解決分數工程問題的過程理解并掌握把工作總量看作單位”1”的分數工程問題的基本特點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過程與方法:在解題的過程中,通過理清數量關系、找準工作總量來解決學習中的難點問題,掌握用假設法來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勇于探究創新的精神及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工程問題的解題思路與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工程問題中的工作總量與單位“1”的`關系及工作效率的求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以前我們學過做工問題,誰還記得做工問題涉及到哪三種量?(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生口述,教師出示投影: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

  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

  2、外貿公司的蔣經理急需加工3000套服裝。

  甲廠單獨完成需15天。

  乙廠單獨完成需10天。

  (學生根據條件提出問題,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板書)

  (1)依據三量關系,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樣列式?

  (2)說說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三個量間的關系的其它的等量關系式

  3、引出課題:

  像這樣的涉及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的問題,在數學上,我們稱之為“工程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板書課題:工程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題

  外貿公司的蔣經理急需加工一批服裝。甲廠單獨完成需15天,乙廠單獨完成需10天,兩廠合作需要幾天完成?

  (將導入的習題與例題放一起進行對比)

  2、閱讀理解

  請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已知:甲廠的工作時間,乙廠的工作時間;未知:兩廠的工作效率、工作總量)

  根據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這三者之間的關系,要求兩隊合修多少天能修完,還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學生討論交流后匯報:

  3、變換題中的條件再分析解答。

  (1)把3000套改為6000套、1500套、5000套、9000套。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每一組選擇一個數據解答出來。

  3、分析與解答

  (1)學生思考,討論交流,道路長度未知,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解決這類問題

  (學生分小組思考、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2)出示課堂活動卡(分小組討論交流嘗試解決問題)

  設加工套服裝

  甲廠每天加工多少套:

  乙廠每天加工多少套:

  兩廠合作,每天加工多少套:

  兩廠合作,需要多少天:

  4、展示環節

  (1)抽3-4組同學上臺進行展示,并說明解題思路。

  (2)觀察比較幾位同學的解決過程,找發現。

  (學生暢所欲言:幾組同學的工作總量不一樣,每廠的工作效率不一樣,最后的結果是一樣的)

  5、歸納總結

  三、鞏固練習

  1、六(2)班教室做值日,由吳麗斌同學單獨完成需x小時,由周超同學單獨完成需小時,兩人一起做,要多少時間完成?

  2、導入部分加一個條件,丙廠也來加入,丙廠單獨完成需12天,請提出問題并解答!

  四、課堂總結

  1、用分數解決工程問題的方法

  (1)把工作總量看成單位“1”

  (2)誰幾天完成,誰的工作效率就是幾分之一

  (3)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2、還有哪些問題可以用工程問題來解答?

  《工程問題復習課》教學設計 7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79頁應用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掌握的特點和解答方法,并能解答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及遷移類推觸類旁通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的特點和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工作總量用單位“1”表示及工作效率所表示的含意。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設計情境,復習鋪墊:

  1.談話:同學們,你發現最近我們南雄城發生了哪些變化?

  生答:略

  師:如果我們要把新建沿江路人行道兩邊進行綠化。

  ①這項工程計劃1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幾分之幾?

  ②如果這項工程每天完成,幾天可以完成全部工程?

  2、導入新課:在日常生活中,像搞綠化、修馬路、蓋房屋、造橋、運貨等各種工作,統稱為工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

  二、嘗試探究、探討新知:

  1.談話:如果我們將新建路兩旁的綠化工程進行招標,應聘單位有三個,他們都承諾能保質保量完成任務,但甲工程隊單獨完成需10天,乙工程隊單獨完成需15天,丙工程隊單獨完成需18天。請問:

  ①你選擇哪個隊施工?為什么?

  ②為了加快工程完成速度,又該做怎樣的選擇?

  2.(投影)出示例題,進行研討。

  (1)要綠化30公頃土地,甲隊單獨完成要10天,乙隊單獨完成要15天,兩隊合作,幾天可以完成?

  要求: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分析題意:明確:30÷10、30÷15與(30÷10+30÷15)各求出的`是什么?怎樣求合作時間?

  (2)把“30公頃”改為“10公頃”、“1公頃”。這時分別怎樣求合作時間?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

  板書:30÷(30÷10+30÷15)=6天

  10÷(10÷10+10÷15)=6天

  1÷(1÷10+1÷15)=6天

  問:通過這三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工作總量在變化可用的時間都一樣)

  怎樣求出合作時間呢?

  板書:工作總量÷效率和=合作時間

  為什么綠化面積加大了,可用的時間卻都一樣呢?

  (3)(出示去掉具體綠化面積是多少的題目)

  通過讀題看看現在這道題與前面三道題有什么不同?

  ①、學生獨立解答,相互交流。

  ②、弄清:表示什么?表示什么?

  又表示什么?要求合作時間,為什么要用1÷(+)?

  討論:已知條件中去掉了具體的數量也能求出問題,這種做法與前面具體的數量計算結果的方法比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與不同的地方?

  不同:一是具體的工作總量,另一題是沒有具體的工作總量,而是用單位“1”表示。

  相同:解題的思路是一致的,數量關系也相同,合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

  把全部工作量看作單位“1”是的特點,這個“1”可代表一項工程,一塊地,一堆煤,一段路程等等。

  再看一看:為什么綠化面積水逐漸加大,可用的時間卻都一樣呢?

  明確:工作總量雖然變化了,但每天完成工作量的幾分之幾沒有變。把工作量“30公頃”、“45公頃”、“60公頃”都可以看作單位“1”,這三個算式實際就是例題的后一種形式,所以工作時間不變。

  三、綜合應用、鞏固提高:

  (1)為了加快工程速度,三個工程隊一起完成這項工程需幾天?

  (2)根據上面給出的情境,綠化工程,甲隊單獨完成需10天,乙隊單獨完成需10天,丙隊單獨完成需18天。

  大家提問,共同解答。

  ①甲乙合做幾天完成全工程的一半?

  ②甲乙合做幾天后,還剩全工程的?

  ③甲乙合做2天后,剩下的丙隊來完成還需幾天?

  ④甲、乙、丙合做3天后,還剩全部工程的幾分之幾?

  4、看書質疑。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共同研究了這類應用題,了解了的特點及解題思路和方法,同時解決了我們生活中的問題。同學們通過學習還有什么新的想法和見解。

  五、課外實踐:

  編題練習:

  六、回歸評價:

  希望同學們能夠用我們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把我們南雄建設得更加美好

  《工程問題復習課》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理解比較抽象的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的數量關系,工程問題應用題。

  2、掌握一般工程問題的結構特征。

  3、學會解題方法,會正確解答一般的工程問題。

  教學重點:

  學會解題方法,會正確解答一般的工程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比較抽象的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的數量關系。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答,并說出數量關系式。

  (1)甲乙合做60件產品,甲每天做3件,乙每天做2件。他們要幾天完成?

  60÷(3+2)=12天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2)加工80個零件,甲用4小時完成。平均每小時加工多少個零件?

  80÷4=20(個)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2、回答,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1)加工一批零件,甲用4小時完成。平均每小時完成這批零件的'幾分之幾?

  1÷4=

  (把工作總量看作“1”)

  (2)一項工程,甲單獨修建,需要4天完成,乙單獨修建,需要8天完成。

  ①甲隊獨修,每天完成全工程的()。

  ②乙隊獨修,每天完成全工程的()。

  ③兩隊合修,每天完成全工程的()。

  小結:剛才這幾道題中,工作總量所以用“1”表示,因為工作總量不再是一個具體的數量,而工作效率是一個分數,這個分數實質上是單位時間完成了工作總量的幾分之幾。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2.(小黑板)

  一項工程,由甲工程隊單獨施工,需8天完成,小學數學教案《工程問題應用題》。由乙工程隊單獨施工,需要12天完成。兩隊共同施工需要多少天完成?

  (1)審題后,想:這道題需我們求什么?你可以根據哪個關系式來解答?

  (2)學生嘗試做,并同桌交流。

  (3)反饋說明。

  1÷(+)=1÷(+)=1÷=4(天)

  (把工作總量看作“1”,兩隊的工作效率就是+。)

  教師:如果不把工作總量看作“1”,而是看作2、3、5、10……結果會怎樣?

  學生任選一個數列式計算。

  小結:計算結果是一樣的。不過看作“1”是最簡捷、最常用的。

  2、練一練。

  (1)填空。

  ①甲做一項工作需5天完成,每天完成這項工作的(),3天完成這項工作的()。

  ②一項工程,甲隊獨做需要36天完成,乙隊獨做需要45天完成。兩隊合做,一天可以完成這項工程的(),()天可以完成。

  (2)修一條公路,甲隊獨做需10天,乙隊獨做需15天,甲乙兩隊合做,幾天可以完成?

  (全班練,抽學生寫在投影片上,同桌互說是怎么想的)

  3、小結:四人小組討論。剛才練的題有什么特點?我們是怎么解的?

  教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的工程問題。(出示課題)

  三、鞏固練習

  1、變式練習

  打印一份稿件,甲單獨干要10小時,乙單獨干要12小時,丙單獨干要15小時。

  (1)甲、乙、丙三人合打1小時,完成這份稿件的幾分之幾?

  ++=

  (2)三人合打一小時后,還剩下幾分之幾?

  1-=

  (3)甲、乙、丙三人合干,幾小時可以完成?

  1÷(++)=4(小時)

  (4)甲、乙兩人合干5小時,可以完成這份稿件的幾分之幾?

  (+)×5=

  (四人小組交流,想想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并解答。)

  2、看書,質疑。

  四、教學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是怎樣來解答這些應用題的?

  五、作業:

  《作業本》P70[67]

  《工程問題復習課》教學設計 9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操作游戲的過程中,了解三種接頭的不同功用。

  2、同伴協作完成接水管任務,體驗成功的喜悅。

  3、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長、中短pvc管若干,直、彎接頭數個。

  2、錄像;接水管照片。

  3、水管鏈接圖。

  4、兩個小區的場景。

  【活動過程】

  一、談一談:引出水電工叔叔本領真大。

  1、(錄像5秒)保育員抽洗小便池

  提問:

  (1)阿姨在做什么?(沖水)

  (2)這些水是從哪里來的?

  (3)水廠里的水怎么會到我們幼兒園來的?

  2、出示ppt:水電工接水管的照片。

  師:這位叔叔在干什么?

  小結:原來是這些水電工叔叔把水管接到我們幼兒園,讓我們隨時都能用上水,他們的本領真大啊!

  二、練一練:了解三種接頭的不同功。

  師:你們想不想也當一回小小水電工?今天老師準備了很多水管,請你們先來練練手,看誰能發現這些水管有什么本領?

  (出示材料)塑料管長、中、短PVC管各若干;三通;直管;彎管。

  1、幼兒嘗試連接,熟悉不同的材料。

  2、發現交流。

  師:誰先來說說看,這些水管有什么本領?

  小結:直管可以將兩個水管連接在一起,使它變得更長;彎管是可以讓水管轉彎;三通是可以連接三個不同方向的`水管,這三種接頭各有各的本領。

  三、接一接:同伴合作,完成接水管任務。

  1、提出操作任務和要求。

  師:長達小區建了很多漂亮的新房子——長達一村和長達二村,這兩村的水管還沒有安裝,要請你們這些小小水電工來完成這個任務。

  2、解讀任務書(ppt):

  師:這里是小區給我們提供的接水管施工圖,我們來看一下。這些房子是不是一樣的?

  小結:小區交給我們的任務是每一幢房每一層樓都要接到水管。我們分成兩組,6人一組,來完成的接水管工程,比一比,看哪一組接的又快又好。我們要按照任務書上的要求來接水管,千萬不能漏水哦,小小水電工們,你們有沒有信心?開始!

  3、幼兒分成二組接水管。

  幼兒操作,提醒幼兒與同伴共同完成任務。(教師指導,側面,或面向客人老師誰合作的好的,管子長度不對,哪個人用錯了接頭,踢掉了管子,用了很多管子,沒有接牢的,漏接的,一村接好三幢房子了,你們動作要快,倒計時開始)

  4、展示幼兒成果,互相檢查。

  師:哪個村的水電工完成得又快又好?為什么?你們在接的時候有沒遇到什么問題呢?你是怎么解決的?有沒有和好朋友一起解決困難的啊?(提升合作)

  小結:小小水電工們能按照施工圖,合作完成了這次接水管的任務,我們真了不起!老師為你們感到驕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也存在一些問題,活動后我及時反思,發現還有兩個今后努力的方向:1。科學活動相對與其他學科來說,是很嚴謹的一門內容,所以,今后我還要注意語言的規范和嚴謹。2。水管可以根據幼兒的能力差異提供不同的材料,確保幼兒在“如何讓幼兒通過科學活動在感受學習樂趣的同時,獲得有意義的經驗。”

  《工程問題復習課》教學設計 10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中國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掌握其修建的重要意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分析古代水利設施修建的重要意義,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中國古代水利設施的修建的學習,體會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中國古代水利設施的代表和治黃的措施。

  【難點】

  認識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的結晶。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大禹治水的影視片段,提問學生:視頻當中,大禹治理的是哪個地方?

  學生回答:黃河。

  教師引導:大禹治水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以后的歷朝歷代也在為興修水利工程而努力。中國古代的水利工程還有哪些?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又具有怎樣的意義呢?順勢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春秋戰國時期的水利設施

  教師引導:農業生產的發展離不開水利設施的興建。大禹治水的傳說,反映了上古時代先民為戰勝自然災害、發展生產而興修水利的艱苦歷程。

  教師展示都江堰、芍陂、鄭國渠等的圖片,并引導: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在這一時期有哪些主要的水利工程呢?

  學生結合圖片,回答問題:都江堰、芍坡、鄭國渠等。

  教師出示都江堰的結構示意圖,并引導:春秋戰國時期最為著名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那它位于哪里?是由誰修建的?由哪幾部分構成?各部分分別有什么作用呢?

  學生回答: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公元前3世紀,秦國蜀郡守李冰父子率領民眾完成了這項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工程包括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個主要組成部分。魚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它把洶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既利排洪,又利灌溉。飛沙堰起到泄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寶瓶口控制進水流量,內江水經過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廣袤農田。

  教師繼續出示史料,安排學生以歷史小組為單位,用5分鐘的時間思考:都江堰的修建有什么意義呢?

  小組代表回答后,教師總結: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2000多年來,都江堰一直發揮著巨大的功效。

  (二)黃河的治理

  教師引導:除了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外,中國歷朝歷代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治理黃河。為何歷朝歷代如此重視黃河的治理?

  學生回答:長期以來,黃河一直是中國農耕經濟的命脈。黃河是否安流,成為影響朝廷財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歷代統治者比較重視黃河的治理。

  教師引導:兩漢之際,黃河在魏郡地方奪汴河河道入海,帶來了嚴重的水患災害,公元69年,漢明帝任用杰出的水利家王景治理黃河。

  教師此時展示王景治河的圖片,提問:王景治河的過程是怎樣的?有哪些意義?

  學生回答:王景采取河、汴分治而又統籌兼顧的方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具體方針是“筑堤,理渠,絕水,立門,河、汴分流,復其舊跡”。這次治河使桀驁不馴的黃河安流將近800年,后人因此贊揚說“王景治河,千載無患”。

  教師過渡:其實,在邊疆和自然條件較為惡劣的地區,古代勞動人民也充分發揮創造能力,因地制宜,興建了很多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

  (三)邊疆地區的坎兒井

  教師展示坎兒井的工作原理圖,引導:在我國西域地區有一種極具地方特色的灌溉水利工程——坎兒井,請對其進行簡要介紹。

  學生回答:坎兒井起源于西漢時期,它是干旱、半干旱地區利用水平隧洞導引地下潛流,實現地表灌溉的暗渠工程。

  教師補充:中國古代人民建設了各種水利設施,促進了我國農業的進步,是的我國農耕文明長期領先世界,這些都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教師帶領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并且引導學生認識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2.作業:中國古代的水利設施還有很多,請大家去收集相關圖片,下節課分享交流。

  《工程問題復習課》教學設計 11

  一、教材版本: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選修3專題2第一章第一節《植物細胞工程的基本技術》。

  二、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1)植物細胞工程的理論基礎——細胞的全能性(理解)。

  (2)植物細胞工程的主要技術——植物組織培養和植物體細胞雜交(知道)。

  2.能力方面:

  (1)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利用錄像、軟件等相關資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整合、運用科學信息的能力。

  (2)創設問題情境,在質疑、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推理判斷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3)通過聯系農業生產實際,培養學生活學活用、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植物組織培養是本節的重點。

  2.植物體細胞雜交是本節的難點。

  四、教具準備:

  實物材料、錄像、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在專題1中我們已經詳細學習了有關基因工程的知識,掌握了它的操作對象、操作水平、操作過程和目的結果,接下來我們將學習有關細胞工程的知識。那么細胞工程與基因工程的相同點是什么,主要區別又是什么?了解了這些,同學們也就掌握了細胞工程的內容。

  (二)指導啟發學生主動地探究學習本課內容:

  1、細胞的全能性:

  第一步:創設問題情境,并用多媒體投影顯示質疑問題:

  (1)必修課中關于細胞全能性有哪些方面的闡述?

  (2)什么是細胞的全能性?

  (3)克隆羊“多莉”的誕生說明了什么?

  (4)生物體內的細胞為什么沒有表現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不同的組織器官?

  (5)為什么運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能把植物離體器官、組織或細胞培養成完整植物體?

  (6)與必修課中有關內容相比,選修課在知識上有了進一步的深入和發展,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第二步:多向釋疑:

  對于問題1、2,3、4:通過認真的預習,借助已有的知識積累,學生不難做出正確的`解釋。

  對于問題5:教師啟發學生將題目讀懂弄透,對新舊知識進行必要的加工和整合,再得出結論。

  師生釋疑:在生物體內,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細胞不能表現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為不同的組織器官。當已分化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脫離母體后,在一定的營養物質、激素等外界條件作用下分化形成愈傷組織(一種相對沒有分化的細胞團),繼而在植物激素等誘導下發生再分化,才能表達出全能性。發育成完整植株。

  第三步:小結:

  教師帶領學生對以上知識點進行概括和梳理,使知識條理化,便于復習和記憶。細胞全能性的典型范例便是植物組織培養,由此自然過渡到植物組織培養。

【《工程問題復習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工程問題教學設計03-02

工程問題教學設計05-05

數學復習課教學設計01-30

數學復習課教學設計03-24

工程問題教學設計10篇04-03

工程問題教學設計9篇04-08

工程問題教學設計(9篇)04-08

工程問題教學設計(10篇)05-05

《統計復習課》教學設計(精選10篇)12-19

《鹽化肥》單元復習課教學設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