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之美教學設計參考范文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愛橋的原因。
。、品味文章優美而富有韻味的語言。
3、學會從某一角度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
【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以橋梁專家茅以升語:“橋是什么?不過是一條板凳。兩條腿架著一塊板,板上就可以承擔重量。把這板凳“跨”過一條河,或是一個小谷,那就形成一座橋!奔疤莆膶W家張鷟“望之如初月出云,長虹飲澗!睆墓τ门c審美兩個角度導入,引出畫家眼中的橋(吳冠中的幾幅“橋”的畫),進而簡介作者,讓學生了解作者的藝術風格,為本文感受橋之美作鋪墊。
(資料:吳冠中教授,江蘇宜興人,學貫中西的藝術大師。他是當代著名的畫家,在中國乃至世界畫壇都具有極大的影響,最早畫的作品多以江南水鄉為題材,畫面充滿詩意,他特別重視點、線、面的結合與搭配。同時他也是出色的美術教育家、散文家。)
二、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注意這些字詞:
煞它風景 發悶 弧線 拂 纖細 駐足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前瞻后顧
2、從文中找出揭示“橋之美”的句子。
明確:不過我之愛橋,并非著重于將橋作為大件工藝品來欣賞,也并非著眼于自李春的趙州橋以來的橋梁的發展,而是緣于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以審美的眼光來看橋,注重橋在不同的環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學效果。)
三、探尋作者筆下的橋,感受“橋之美”
1、為了說明橋的美,文中列舉了大量的'例子, 請大家按照文章的行文順序將它們畫出。
明確:
烏鎮蘆葦叢上的石橋、江南鄉間細柳下的石橋、水天間的長橋、風雨橋、《清明上河圖》中的橋、鐵索橋、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等。
結合課文語句注意區分出例子是從正反兩個角度來說明“橋之美”:
正面──烏鎮蘆葦叢上的石橋、江南鄉間細柳下的石橋、水天間的長橋、風雨橋、《清明上河圖》中的橋、鐵索橋;反面——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等)
。、本文第四、五兩段有描述橋的語句,讀一讀,說一說“橋之美”美在何處。
、 品析這些橋,結合文本,用“ 橋之美,美在 ”的句式,概述文中所說到的橋的美。
(備:烏鎮小河兩岸的橋之美,美在與密密的葦叢配合的開闊疏朗。
江南細柳下的橋之美,美在與纖弱的細柳配合的剛柔相濟。
長橋之美,美在與嫻靜的水面配合的靈動和諧。
風雨橋之美,美在與險峻的山峰、湍急的流水配合給人的安閑、自在之感。
讀好、品好相關美句 [課后練習二] )
、 吳冠中先生以具體的闡釋啟迪我們認識橋梁之美,歸結起來,我們在生活中從哪些藝術角度就可以欣賞到各種橋的美呢?
明確:以審美的眼光來看橋的形象是否能和周圍的景物既形成對照又不失和諧(形體的搭配、色彩的調和、強弱的對比,動靜的配合…… )。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四、與《中國石拱橋》之比較
相同點:都以“橋”為說明對象;均采用總分總的結構形式;都用了舉例子的方法。
不同點:內容上,《橋之美》從審美角度說明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中國石拱橋》從建筑工用角度重在介紹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點。
語言上, 《橋之美》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描寫抒情語言比較多,《中國石拱橋》是較為規范的說明文,語言科學、平實。
五、作業
。薄⑹占嘘P橋的詩文,了解了解文人眼中的橋。
。病⒄埬7隆稑蛑馈返膶懛ǎ瑢懗瞿愕摹 之美”。
。ㄗ⒁猓河妹鑼懯闱檎Z言抓住事物某方面特點,抒發自己獨特體驗。)
【橋之美教學設計參考】相關文章:
《橋之美》教學設計07-06
橋之美教學設計09-18
《橋之美》經典教學設計06-14
《橋之美》教學設計07-30
《橋之美》教學設計04-26
《橋之美》 教學設計04-28
《橋之美》教學設計11-01
橋之美 教案教學設計12-06
語文《橋之美》教學設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