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勸學
教學目標:
1、通過《勸學》這首古詩的學習,體會讀書、學習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初步理解詩意。
3、在識字、寫字過程中,進一步鞏固識字與寫字的方法。
4、認識10個生字,會寫“更、書、勸、學、首、遲、發”7個生字,掌握一個新部首。
教學重點:
1、認識10個要求會認的字,會寫7個要求會寫的字。學會新部首。
2、在識字、寫字過程中,進一步鞏固識字與寫字的方法。
教學準備:
1、關于讀書、學習的名人名言。
2、生字卡片。
3、學生提前查閱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以及顏真卿的資料。
第一課時(4--1)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大家進入學校,每天都在讀書、學習,大家知道關于讀書、學習的名人名言嗎?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教師也找到了一些這們的名人名言。出示:學而不厭;天才出于勤奮;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古人的目的就是要告訴后人,要從少立志讀書自強、勤奮刻苦、珍惜時間,不能虛度過光陰,否則到老的時候會后悔的。今天我們要學習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寫的一首詩《勸學》。顏真卿這個人物很有名,哪位同學能根據自己查到的資料給大家介紹一下?
學過書法的同學都知道,顏真卿是唐代著名的大書法家,他創造的書法具有雄偉剛勁、大氣磅礴的獨特風格,被稱為顏體。但是大家也許不知道,他所有的這些成績都來自于他從少的勤奮好學,后來他把自己的學習經歷和體會寫了出來,為后人留下《勸學》這首詩。
二、朗讀古詩,初步體會詩意。
1、教師示范讀詩,詩的節奏為: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2、教師領讀。
3、學生自由讀詩。
4、個別學生讀詩,教師糾正字音。
5、學生齊讀古詩。
6、學生自由讀詩,同時找出要求會寫的字。
三、在文本中學習要求會寫的字。
1、學習“勸”:“勸”有兩個意思,一是拿道理說服人,使人聽從,如“勸告”;二是鼓勵,如“勸學”。誰知道“勸”字在詩有是哪個意思?
2、學習“學”:朗讀詩的前兩句。
3、學習“更”:指導發音。
4、學習“書”:前兩句詩的意思是晚上要挑燈夜讀,早上雞叫就要起訂讀書。
5、學習“發”:“發”是多音字。
6、學習“首”。
7、學習“遲”:后兩名詩的意思是有的人青少年時期不勤奮,等到白頭時再想學習,恐怕已經晚了。
8、認讀要求會認的字:學習“燈”“讀”“勤”“悔”。
四、再讀古詩,感情詩意。
詩的用意是勉勵青少年及早努力,不虛度光陰。
五、背誦古詩。
六、鞏固生字
1、送字寶寶回家。將詩文抄在黑板上,學生將生字卡片貼到正確的位置。
2、多音字練習。
3、字理識字練習。
出示“道”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練習講述。
七、課后作業
熟練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4--2)
三、認讀生字卡片
四、指導書寫
可按字形結構分類。
五、課后練習
1、讀一讀。
生自由讀、開火車讀。學生選擇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體會背景圖的作用:小蜜蜂非常勤勞,我們要向它們學習。
2、寫一寫。指導學生把這些詞寫在虛宮格里,寫美觀。
3、背一背。指導學生熟練背誦《惜時》和三句名言,不必強調理解詩意。
六、課后作業。
1、書寫生字。
2、書寫詞語:勸學、頭發、學生、遲早、首長。
教學反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了解了古詩所描繪的意思,認識了10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學會了“首”的字理。
冬冬寫字
教學目標:
1、體會文中冬冬后來說話的含義,體會怎樣才能寫好字,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相關詞語。
3、認識12個生字、1個部首、會寫8個生字。
4、喚起表達欲望,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
1、認識12個要求會認的字,會寫8個要求會寫的字。
2、讓學生明白怎樣才能寫好字,激起學生養成良好書寫習慣的欲望。
第一課時(4--3)
一、問題導入,激發學習情趣
1、有一個叫冬冬的小朋友練習寫字,可是怎么也寫不好。后來,他終于能寫出好看的寫了,大家想知道為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小短文《冬冬寫字》。
2、出示課題《冬冬寫字》。
3、領讀課題,強調第二個“冬”字讀輕聲。
4、讀到《冬冬寫字》這個題目時,你想到了什么?老師想到了跟大家剛入學時寫的字相比,現在大家寫的字真是有了很大的進步!
5、出示作業比較。
6、大家入學已經很長時間了,每個人寫都有了進步。大家想知道冬冬是怎么寫好字的嗎?接下來就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聽老師讀課文,邊聽邊把自己不認識的字找出來。
二、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表達的意思,隨文學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學生個別讀。
2、指導學生讀出重音。
3、朗讀第一段,找出冬冬說話的句子。
4、大家是怎么找到的?有什么竅門嗎?
5、原來竅門就是小小的引號。
6、讀完了第一自然段,你能找出冬冬認為自己寫不好字的原因嗎?
7、朗讀第二段,這回冬冬找到自己寫不好字的真正原因了嗎?是什么?后來他為什么能寫好字了呢?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回答問題,并引導學生把問題回答完整:因為姐姐教了他正確的姿勢,從此他改掉了以前的壞毛病,所以他寫的字越來越漂亮了。
8、討論:你認為怎樣才能把字寫漂亮呢?
姿勢正確:要做到“三個一”
寫字要認真。
三、練習
1、小組比賽分角色朗讀課文。
2、填量詞練習。
3、補充成語練習。
4、形近字組詞。
第二課時(4--4)
一、復習
1、認讀生字卡片。
2、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指導書寫
1、復習部首,書寫“對”字。
2、指導書寫“樣、認、體”這幾個左右結構的字,總結出左窄右大特點。
3、教會學生一個新部首,指導書寫“筆”字,注意上小下大的特點。
4、指導書寫半包圍結構的“道”字。
三、練習
1、“又”“尺”在下面字中有什么變化?寫一寫。
有些獨體字在做偏旁、部件后便發生變化,如“又”“尺”的捺變點。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變化嗎?
2、讀一讀,寫一寫。照樣子書寫,要求正確、美觀。
3、寫一寫。把剛入學時寫的字和現在的字比一比,通過變化感受自己在學習上收獲的進步,激發學生進一步努力學習的欲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四、課后作業
1、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2、準備寫好比賽的作品。
教學反思:能正確朗讀課文,初步感悟了課文的大意,生字書寫較漂亮;筆畫記憶不夠準確;加強指導和書寫。
小貓釣魚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學會兩個新部首。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讓學生續編故事,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4、通過童話故事中小貓的經歷懂得:做任何事都應該認認真真,專心致志,三心二意必將一事無成。
教學重點:
理解貓媽媽批評教育小花貓的話。
教學難點:
學生能通過對文章的學習懂得做事要專心致志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4--5)
一、導入
1、出示課件上的圖片:一條魚、一只貓。看圖說話。
2、導入:同學們,看老師手中的字卡,你能借助拼音認出這個字嗎?認讀這個字,你能用“釣”字和黑板上的字或詞組詞嗎?或者說一句話?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小貓釣魚》的故事嗎!
二、用幻燈展示出課題《小貓釣魚》
三、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
提出下列要求:
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注意帶有“一”的詞中“一”的聲調變化,注意多音字“著”的讀音。
標出自然段。
找出文章中除了小貓、貓媽媽和魚之外的小動物,在字的下邊點上圓點。
畫出貓媽媽對小花貓說的話。
2、指名讀課文。
3、齊讀課文。
四、理解課文
1、圖中畫的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與哪一自然段的內容相對應?
2、同學們,大家看到這是什么啊?大家看到的這只蜻蜓很漂亮,大家都很喜歡,那么小貓看到蜻蜓了嗎?誰能找到這段文字來讀一讀呢?
3、這幅畫中的誰又去干什么了?與哪一自然段內容相對應?這次小貓是怎樣去捉蝴蝶的呢?出示“雙”字卡片,請學生觀察字形交猜測讀音,因為這個左右結構的字兩邊是相同的,都是“又”字,只是左邊的捺變成了捺點。讓學生觀察字形,在教師的分析基礎上自己體會理解字意。學寫“雙”字,強調字音是卷舌音。指導書寫,組詞造句。
4、同學們,小貓在撲打蜻蜓和捉蝴蝶之后又做了什么呢?誰能找到文章中的這個段落是哪一段?全班齊讀。誰能到講臺前,來表演一下小貓看到了一群麻雀之后的動作?誰能用一個字來表述這個動作?出示字卡并學習。說說,你是通過什么方法來學習這個字的?指導書字。
5、同學們,小貓釣到魚了嗎?他高興嗎?說了什么?你能從文章中找出來讀一讀嗎?“小貓的盆子里還是空空的。”說明小貓沒有釣到魚。教師講解“空”字的書寫及部首。小貓不高興了,他“生氣”了。讓學生做一個生氣的表情給自己的同桌看。學習“氣”字并指導書寫,誰能來試著讀一讀小貓的話呢?要讓我們感受到小貓此刻的心情。
6、小貓不只生氣,還有些著急,看著媽媽釣了一大盆魚,小貓不禁要問:為什么自己沒有釣到一條魚呢?同學們,大家能告訴小貓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不要三心二意,只有一心一意專心去做,才能把事情做好。同學們從小就要養成做事認真、專心致志的好習慣。
五、課后作業
1、熟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把《小貓釣魚》的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并告訴他們自己懂得了什么道理。
3、作業本書寫生字。
4、想一想:如果小貓又和媽媽去釣魚,這次他會怎么做?
第二課時(4--6)
一、表達訓練:根據圖片提示講述《小貓釣魚》的故事。
二、學習生字。
1、復習生字。
2、學習新的生字。
以“這四個生字可以組成兩個詞語”激發學生的興趣,“半條立”。講解四個字并指導書寫,參考基礎知識中的相關資料。
3、游戲“小貓釣魚”。
4、根據書后練習題“讀一讀”開展讀詞語游戲。
三、選詞填空。
四、“讀一讀、說一說”
三個時間副詞“連忙、馬上、立刻”,課件出示相關詞句,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表演,體會它們在表達上的作用。將句子補充完整。
五、課后題“讀一讀,再說說信的意思”
讓學生通過圖畫,引導學生想象,猜測三幅圖說了什么,激發學生興趣,教師領讀,通過這首兒歌的朗讀,讓學生領悟學習的重要性,激發識字的欲望。
六、故事會
1、續編故事:一天,貓媽媽又帶著小貓去河邊釣魚。這次,蜻蜓、蝴蝶、麻雀又飛到了小貓的身邊,大家猜,這次小貓會釣到魚嗎?
你是怎樣專心做一件事的`,講給大家聽聽好嗎?
教學反思:能正確朗讀課文,初步感悟了課文的大意,生字書寫較漂亮;筆畫記憶不夠準確;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了解課文的寓意。
分組傳話(4--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感知什么是傳話游戲,傳話時要認真聽,記住別人說話的內容,口齒清楚地把話傳給別人。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和與人口語交際的能力。
3.情感目標:感知準確傳話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傳話游戲,知道怎樣準確傳話,培養良好的聽說習慣及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難點
準確傳話,培養良好的聽說習慣及口語交際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詞語、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老師有一點兒事,先出去一會兒,同學們,很對不起。
(一名老師敲門進入)問:你們的老師在嗎?(生:不在)
師:請轉告張老師,明天有客人來參觀,請她提前做好準備。(教師出去,師推門進入,學生紛紛舉手)
師:剛才有點事,耽誤同學們上課了,你們有什么事嗎?(幾個學生把事情說清楚)
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類似這樣的事,怎樣把別人的意思準確無誤地傳達下去呢?你們一定很想知道,今天我們就通過“傳話游戲”來揭開這個疑問。(板書)
[由學生的實際生活導入新課,引起學生說話的欲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意識、能力和習慣,使口語交際真正為實際生活服務。]
二、看圖感知游戲內涵
1.什么是傳話游戲呢?同學們先看看屏幕,認真想一想,說一說,你看懂了什么。(課件動畫演示:學生做傳話游戲的情景)
[一年級的孩子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強,由直觀形象的動畫展示,使抽象、難于理解的“傳話游戲”變得直觀、易于理解。]
2.傳話游戲真有意思,我們也進行傳話游戲,好不好?既然是傳話游戲,首先我們要宣布游戲規則。(課件出示游戲規則)
(1)認真傾聽。(2)牢牢記住。(3)吐字清楚。(4)互不干擾。
3.同學們自己讀一讀,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準。
三、在游戲操作中明理
(一)第一輪游戲
1.教師準備幾組易混的詞,如:烏云、烏鴉、烏賊等,分組傳下去。
2.評出優勝小組。
3.師:怎樣才能把別人的意思準確無誤地傳下去呢?結合自己小組的比賽結果,以小組為單位,大家研究研究,可以向優勝組請教,也可以向老師請教。
4.總結要領:聽得準,記得牢,說得清。(師板書)
(二)第二輪游戲
1.教師準備簡單的句子,如飯后要洗手;認真聽別人講話是有禮貌的孩子;跳繩能夠鍛煉身體;下課了,我們要做安全游戲等等,分組傳下去。
2.評出優勝小組。
[游戲的過程由簡單到復雜,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由兩個詞到多個字的句子,傳話的難度加大,也使學生的聽說能力逐步提高,使學生自始至終都處于興奮之中。由實踐引導學生總結要領,使理論更易于學生接受、理解。]
(三)第三輪游戲
1.看圖說一句話。(課件準備幾幅畫,讓每組的一名學生到計算機前來操作,給出五幅圖,讓學生選擇一幅,用一句話概括圖意,然后再傳下去。)
2.評出優勝組。
[由單純的文字傳遞到看圖說一句話,不僅使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培養,而且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鍛煉,使口語交際教學與語文教學密切相連,互相融合,不單純為了交際而說話,不單純為了學習而表達。]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第三單元習作教學設計11-09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06-02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04-05
高三語文第三單元復習教學設計08-25
高中語文第三單元教學設計范文12-11
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試卷01-17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教學設計06-19
教學設計,第三單元,乘法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