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學習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揣摩作者寫作意圖。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昨天,我們帶著問題預習了魯迅的小說《故鄉》,現在給大家2~3分鐘時間,再翻一翻課文,也可以同桌間交流一下預習情況。
班級交流。
1、“我”是什么時候回故鄉的?
二十多年前的深冬。
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請你把第一、二兩自然段朗讀一下。
2、“我”為什么回故鄉?
專為別老屋而來。
3、“我”大約在故鄉呆了多久?
大約住了半個月左右。
追問,你是如何推算出來的?
第二日,過了三、四天,又過了九日等。
教師小結:
我們在閱讀篇幅較長的文章時,就應該抓住文中表示時間或地點轉換等的一些詞句,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很快的理清文章的脈絡。
4、“我”在故鄉主要遇到了哪些人?
楊二嫂、閏土等(可讓學生齊答)。
二、導入新課
在這樣一個蕭索的冬日,“我”為了變賣老屋,回到熟識的故鄉,但是在短短的日子里,不管是故鄉的景還是故鄉的人,都讓我感到悲涼和沉重。景的悲涼剛才已有同學讀過了。那么故鄉的人呢?我們先看看文中的楊二嫂。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有關楊二嫂的文字,讀一讀,議一議,楊二嫂是個怎樣的人?
讓一到兩位同學回答,如果學生沒能點出語言、動作,教師就直接點出,并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人物。
如果學生讀到人物的肖像描寫,可以追問學生,你把這姿勢給大家做做好嗎?你覺得這種形象給你什么感覺呢?
如果學生講到語言,請他給大家讀一讀,感受一下楊二嫂尖酸刻薄的語氣。
如果有學生講到對比,教師強調:把相關的課文內容前后聯系起來看,而不是孤立地看一個句子,一個詞。
2、教師小結:
研究人物,我們不僅要品讀人物的言行舉止、外貌神情,還要注意人物的發展變化過程,這樣能夠進一步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指著板書說)
三、我們用這種方法再來看看文中另外一個重要人物──閏土是怎樣的人?提醒同學,要前后聯系起來看這個人物
(5分鐘后)提醒大家,看完的同學,可以小組討論一下,同時,提一個更高的要求:先用幾個詞,概括一下閏土是怎樣的人,然后簡單說說你的依據。
討論,教師巡視指導,讓學生條理地闡述,先講觀點,再講依據。
班級交流。
教師強調:希望回答問題的同學能夠清晰地表明觀點,并且有條理地陳述理由,這樣才能讓人聽得明白。
四、教師小結,引出新的`問題
從剛才同學們討論的內容,我們發現,“我”回到故鄉,遇到的兩個主要人物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么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的呢?
讓學生再看看文章,找找變化的原因。
1、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
2、辛亥革命后十年間……注釋①
教師點撥:
同學們不僅能仔細閱讀課文,還能借助注釋來找變化的原因,這很好。但是同學們說到的仍是一種生活現狀,那么作者為什么要著力刻畫這種現狀呢?
(學生無法回答時)教師啟發:
看來,同學們遇到了難題,其實閱讀與我們生活距離比較遠的作品,僅僅研讀課文上的內容恐怕是不夠的,我們要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還得尋求其他幫助。根據以往的經驗,你會通過哪些資料來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寫作意圖呢?
教師小結:
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寫作意圖,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圖書館、歷史課本等途徑查找作者生平、歷史背景、時代特征等相關資料。
五、布置作業
1、今天的作業,就請同學們用各種途徑去搜集資料,探討作者的寫作意圖。
2、在探討過程中,恐怕不能忽略文中另一關鍵人物“我”,這用所學分析人物的方法,去探索一下“我”的內心世界。
【板書設計】
言行、舉止、外貌、神情
寫作意圖 人物形象
發展變化
【《故鄉》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故鄉》第一課時優秀教學設計05-19
《故鄉的榕樹》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模板07-12
《在大熊貓的故鄉》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6-22
《故鄉》教學設計第三課時12-06
故鄉教學設計02-27
《故鄉》 教學設計03-19
《故鄉》教學設計01-05
故鄉教學設計04-29
《故鄉》教學設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