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一年級《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

時間:2023-06-27 06:50:2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一年級《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一年級《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

  本單元的內容是“分類與整理”,在單元的開始呈現了一些小朋友拿著各式各樣的氣球的情境。從日常生活中學生熟悉的情境引入,通過學生動手分一分氣球來教學按單一標準分類的知識,通過分組做游戲的活動教學按不同標準分類的知識。此外,本單元還滲透了統計的思想。這些內容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作用,因此,必須使學生切實學好。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較差,要他們一下子按物體的用途、性質分類較難,他們容易接受的是按物體的顏色、形狀、大小這些明顯的外部特征對物體進行分類。在教學中,我在選擇學具是注意了這一問題,這樣就避免了給教學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由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不同,他們對問題的理解和看法也千差萬別。在對物體進行分類時,往往會有很多標準。學生選擇的標準一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的想法,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要注意不要過多引導學生找食物之間的不同,否則每一個食物好像都是不同的,這樣就很難駕馭課堂,也失去了分類教學的意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根據給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

  2、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能選擇一定的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并對分好的物體進行簡單的統計。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整理物品的習慣。

  過程與方法:

  1、分一分,看一看,培養學生的操作、觀察、判斷和語言表達能力。

  2、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過程,嘗試運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數據的結果記錄下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中,體會分類與整理的目的和作用。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一些分類的方法,讓學生思考得出一些分類規律。

  教學難點:體驗分類教學的標準的多樣化,會自定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教具準備:多媒體,圖片,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觀看超市畫面,引導學生說出:商場中會把同樣的物品放在一起。

  2、猜測:售貨員會把飲料放在哪層貨架上?

  揭示: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板書:分類)

  3、出示小鹿小熊文具店:你喜歡哪一個文具店?為什么?板書:整理

  設計意圖:讓學生觀看錄像,匯報對分類的認識。然后讓學生經歷學生觀察、猜測、思考、匯報的過程。最后學生自由表述,認識整理。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培養了學生自己觀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達到了設計的目的。

  二、引導探究,探究分類

  1、出示學具圖,各種學具雜亂的擺放,你能幫老師整理整理嗎?

  學生自由匯報。小棒放一起,圓片放一起,三角形放一起等等。

  2、出示例1主題圖

  小朋友們到游樂園玩,手里拿著好多漂亮的氣球,他們可高興了。但小明卻遇到了難題,你們能猜猜小明的難題是什么嗎?(這么多的氣球,可以怎樣分類呢?)請小朋友們先獨立思考,再小組里討論討論。看哪一組能幫小明分好類。

  學生思考,匯報交流分類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小組里面討論,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討論前給學生適當的時間獨立思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學生展示交流。

  生1:心形的放一起,三角形的放一起,長的放一起,圓形的放一起。

  生2:黃色的放一起,紅色的放一起,綠色的放一起。

  師:孩子們,你們同意他們的觀點嗎?為什么?

  學生自己總結:①按形狀分

  ②按顏色分

  小結:你們說的都很對。分類的標準不同,結果也不同。所以我們只要統一標準就可以給物體分好類。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思考,進一步理解并學會分類,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3、學習記錄分類結果

  ⑴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類活動,并想辦法記錄分類結果。

  ⑵小組展示分類的結果

  按形狀分

  ①用擺一擺的方式擺出用“圖”表示的結果。

  A集合型:學生展示

  你是怎么分的?你能數出它們都有幾個?演示。

  B、統計圖,展示橫著擺和豎著擺兩種結果。強調“一一對應”,說明:不管是橫著擺還是豎著擺,只要一一對應了就能很快地看出誰多誰少。演示。

  ②用寫一寫的方式記錄下用“數”表示的結果。

  剛才我們都是用圖擺出來的,他們都是用什么來記錄結果的?從他們的記錄你能知道圓形有幾個?你是怎么知道的?

  按顏色分

  ①“寫一寫”的方式(觀察:不同的結果引出按顏色分并強調:選用不同的分類標準,所得的結果也會不一樣。)

  ②“擺一擺”的方式(小組上前展示結果)

  設計意圖:學生動手分一分,小組合作、展示、匯報。

  三、動手操作,鞏固分類

  同學們真的是太棒了,不僅僅把這些卡片按形狀和顏色進行了分類,還將它們整理成圖或者數據的形式,并發現了選用不同的分類標準,結果也會不一樣。

  1、出示水果卡片圖。

  你能幫我分一分嗎?并說出你是按什么標準分的?

  生1:按形狀分:三角形4個,圓形7個,正方形5個。

  生2:按水果種類分:桃子6個,梨子5個,蘋果4個。

  2、整理小組所獲星星。

  3、分一分自己的學具袋。

  設計意圖:為學生提供“做”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親手操作進一步體驗分類。通過分一分,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作用。

  四、總結課堂,走進生活

  說一說:你準備對身邊的哪些東西進行分類與整理。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

【一年級《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03-28

一年級《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03-26

一年級《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07-28

《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精選15篇)06-09

一年級分類與整理優秀教學設計03-08

一年級《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精選16篇)11-29

一年級《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精選16篇)06-08

一年級《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經典(2篇)02-05

一年級下冊《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精選13篇)03-23

《分類與整理》教學反思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