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平均數》教學設計
本課時學習目標:
1.通過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
2. 能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的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 進一步增強與同伴交流的意識與能力,體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本課時重點難點:平均數的意義及求平均數的方法。
學習過程
自學準備與知識導學:
1、預習課本92-93頁的內容,不明白的地方標出來。
2、通過預習,我認為男生與女生相比, 套得準
小組內交流預習情況
學習交流與問題研討:
1、要判斷男生套的準還是女生套的準,為什么要分別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
2、出示學習菜單:
(1)書中有幾種方法求男生平均成績的?誰能給大家介紹介紹?
(2)仔細看統計圖的變化過程,思考是如何分的?
(3)怎樣列算式計算?
歸納總結:要求平均數,可以先求出( )數,再( )。
3、研究平均數的意義。
(1)這個7分就是男生每人實際得分嗎?你是怎么理解的?
(2)請你仔細觀察平均數與原來的這一組數,你發現了什么?
4、算女生平均分。
(1)先估計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個?你是怎么想的?
(2)大家估計得準不準呢?用什么方法驗證一下?
(3)說說你的驗證方法。
(4)為什么要除以5?
小組討論菜單中的問題
點撥:這種方法叫:“移多補少”
點撥:這種方法叫:“求和均分”
小組交流,教師巡視,給予指導。
練習檢測與問題延伸:
1、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
(1)怎樣移動筆筒里的鉛筆?
(2)你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3)如果從第一個筆筒里拿出3枝放入第二個筆筒,再從第二個筆筒里拿出5枝放入第三個筆筒,平均每個筆筒里有多少枝?
(4)如果從第三個筆筒里拿出3枝放入第二個筆筒,再從第一個筆筒里拿出3枝放入第二個筆筒,平均每個筆筒里有多少枝?
(5)關于筆筒的三個平均數,有變化嗎?為什么?
2、“想想做做”第二題
說說你是怎樣做的?
3、小林參加了三場套圈比賽,下面是小林套中個數的統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成績
小 林
12
11
10
小林第三次套中的個數是多少呢?
4、教材第97頁的“你知道嗎?”
5、檢測:想想做做第3、4題
小組交流、匯報
根據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明確指導。
學生獨立完成檢測,教師巡視,給予差生適當的幫助。
課后反思或經驗總結:
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學平均數的概念時,教師往往把教學重點放在平均數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視讓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基于這一認識,我在設計中結合實際問題(男女生套圈比賽)哪個隊會獲勝?要判斷男生套的準還是女生套的準,為什么要分別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思考。在學生的活動討論中,認識到平均數能代表他們的整體情況,因此產生了“平均數”,感受平均數是實際生活的需要,也產生了學習“平均數”的需求。教學只有組織了這個過程,學生對平均數的統計意義以及作用才有比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臨相類似問題時,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去進行比較和分析。
另外, 我采用了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數的方法。一種是移多補少,一種是求和均分。然后引導學生感受到這兩種方法的本質都是讓原來不相同的數變的相同,從而引出平均數的概念。并在講解方法的同時,不失時機地滲透:平均數處于一組數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能反映整體水平,但不能代表每個個體的情況。這樣一來,學生對平均數這一概念的認識顯得更為深刻和全面。
【八年級數學《平均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八年級數學《平均數》教學設計反思07-01
八年級數學平均數7教學設計06-15
《平均數》教學設計06-05
平均數教學設計06-24
關于八年級數學《平均數》的教學設計及反思06-16
數學平均數教學反思03-08
《平均數》數學教學反思06-20
人教版平均數的教學設計08-03
《求平均數》教學設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