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教學評價的反思

時間:2023-11-03 15:56:31 教學評價 我要投稿

教學評價的反思(20篇)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那么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評價的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評價的反思(20篇)

  教學評價的反思1

  通過“買票”這一活動,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活動,豐富學生的感性積累,讓他們在活動中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了他們對數學的體驗和認識,同時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也會得到發展,這是我進行課改以來深深體會到的,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學的關鍵在于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也就相當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我每節課的教學,都先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本節課也不例外。

  整節課我以“買票”為線索,創設了“去游樂場”這一活動情境,同學們能在游樂場里邊學邊玩,邊玩邊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在具體地情境中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孩子們都表現出相當高的熱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有了初步的感知,下一步就需要孩子們親自去經歷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從中體驗到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新課程改革中也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挑戰,要求我們不再作為知識的權威,而是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

  我的每個教學環節基本上都安排成游戲式的活動,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們能在一個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數學,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有一點還是沒抓住重點,難點沒突破,板書不夠撩抄,字跡還是不夠工整。課堂語言不夠嚴謹,但整個教學過程比較完善。這個過程還需要自己多下工功,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多聽評課過程,這樣會增長自己的數學經驗,在這方面一定要多下苦功,才會有這么成功的一天,我想有成功的一天,還需要其他老師的幫助和指導!!

  楊老師:

  提高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意識,是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思考的問題。教學要立足于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計算教學這種課讓學生干巴巴地去計算,既單調又枯燥。而楊老師通過創設“購物”這一情境,把學生熟悉并十分感興趣的“購物”這一生活情境引入課堂,使學生產生“購物”的欲望,一下子就把課堂的氣氛調動起來了。

  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探索、交流、匯報,學生的智慧得到了展現。

  在鞏固練習中,她又設計了一個實地“購物”游戲,使課堂掀起又一個高潮,學生學得自覺、主動、輕松愉快,體現了“玩”中學,寓教于樂。

  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怎樣讓學生的學與玩有機的結合,還需要探討,要讓學生玩出新意,玩出創意,玩有所獲。

  教學評價的反思2

  思想品德課不僅僅只有知識的傳授,更要有思維的互動、情感的交流和心靈的溝通。教師課堂的激勵性評價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特點、樹立自信心,增強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氣。我覺得激勵性語言要真誠、具體、自然、順勢。

  1、課堂上互動交流時,進行適時的激勵性評價。

  在學習《養成親社會行為》時,老師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舉出身邊謙讓、分享、助人的事例。關于謙讓,陳啟鑫說:“女士優先。”我的點評是“紳士風度。”好可愛的`一個男孩!關于分享,殷紅梅說:“劉群群和我分享了她在期末考試中前進了幾個名次的快樂。”我當時特別激動,深情地看著劉群群說:“的確不容易。咱在努力,別人也在進步,雖然只是幾個名次,也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滿含著老師對她成功不易的理解,她深深地點了點頭。四目相對的那一刻,我的眼眶有些濕潤。關于助人,劉曉娜繪聲繪色地說:“在體育課上,老師讓跑四圈。當跑到最后一圈時,已是精疲力盡、想放棄。這時有一雙溫暖的手抓住了我,并告訴我加油說我能行......朋友的鼓勵給了我自信。我跑完之后心里特別感動感激,真正感受到了別人幫助自己的快樂。既然接受幫助是那么高興的事,我何不多幫助別人,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這種喜悅呢?況且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她的這一番話足以讓我們仰視!老師當時的點評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對于別人的幫助,劉曉娜心存感激。不僅如此,她還做到了接受別人幫助的最高境界——主動去幫助別人。我們都得向她學習,滿懷感恩之心去生活,在別人有困難時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在學習《競爭不忘合作》一課時,老師問同學:“你的競爭對手是誰?”一般的學生都找一個成績比自己好的作為競爭對手,并下決心趕超他。當問到全班第二名的宋瑞蘭時,她說:“我自己。”思維太活躍了!我當時給的點評是:“自己就是最大的敵人,超越自己你很了不起。”那節課讓我發現了她身上所擁有的自強不息的美。

  2、課下與同學用紙條談心交流時,堅持用鼓勵性語言

  當學生成功時,告訴他:“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當學生失敗時,告訴他:“別灰心,你只是暫時沒贏!”或者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吸取教訓,轉敗為勝!”有時直接告訴他:“對付屢戰屢敗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屢敗屢戰,永不言棄!”

  當學生努力了希望還很渺茫時,輕輕地告訴她:“既然失敗來敲門,成功肯定在路上!”

  見到為追逐夢想而埋頭苦干的同學時,告訴她:“有夢的孩子不言累。為夢想而拼搏,雖苦猶甜!

  當學生抱怨時,告訴他:“只為成功想辦法,別為失敗找借口!”

  看到書寫特別漂亮工整的孩子時,我會寫:“看你的作業是一種享受!”

  對于課堂發言積極的,我會寫:“課堂上來自你的聲音總能給老師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對于樂觀堅強的學生,我會寫:“你總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微笑著面對生活,真好!”

  我還會告訴所有的學生“知識不偏心,特愛勤奮人!”“每天進步一點點,奇跡就會發生!”“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孩子,加油!”“天道酬勤!”“知識在于積累,天才在于勤奮!”等等。并且在每個鼓勵性評語后加一個笑臉,用笑臉點亮孩子的心靈,用贊美預言孩子的成功。

  “靠近清泉,心靈就會滋潤;靠近評價,生命就會舞蹈。”“雨露給群山以表揚,群山就會顯得蔥翠;河流給長江以表揚,長江就會顯得壯闊;大地給陽光以表揚,陽光就會顯得燦爛。”孩子每家都有一個,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多表揚學生幾句吧,他們都會開得像花一樣燦爛!

  教學評價的反思3

  作文評價,是寫作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評價能否激發學生再創作熱情,能否使學生保持昂揚的寫作興致,從而不斷提高寫作水平,這是老師們所關注的。

  目前,老師們常用的評價形式是:眉批+總評+得分(或等級)。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漸漸發現,不論是量化法還是等級制,均屬于模糊性評價,其結果往往是“一刀切”:師生綜合某篇作文各方面的情況,給它判一個分數,或定一個等級。這就算是一篇作文的“身價”了。

  學生最關心的就是這“身價”。

  優等生是老師的高足,其大作深受師生青睞,身價倍增。他們幾乎每次都體驗到“收獲”的喜悅。因此,對寫作也樂此不疲。

  對大多數中下游學生來說,一個36分,或25分,就把他們給打發了。盡管在評定時對他們使用了第二人稱(“你”)的鼓勵性評語,他們卻覺得這是冠冕堂皇的話,是“施舍”,無異于“鏡中花”“水中月”。最終因沒得到真正的全面認可,對此而不屑一顧。本來一番好意,卻很少有人領情,被“扭曲”為虛幻的東西。一張熱臉碰了一張冷屁股。這該是每一個評價者都不愿看到的吧。久而久之,他們對鼓勵性評語也麻木了,客觀上抑制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及其潛能的發展。所以,我們得“網開一面”,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的長足發展提供機會,為寫作素養的全面提升拓展了更為廣泛的空間。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之為文,自然良莠并存。

  俗話說的好,“打人不打面,揭人不揭短。”學生最怕自己的作文被判為異類——“丑小鴨”,動不動被別人吹毛求疵。既然學生都愛面子,就該先給他一個又一個面子。其實,這是師生給習作者提供的一個又一個進取的機會,搭建的一個又一個不斷攀升的平臺。

  每個學生的每篇習作,即使糟糕透了的,至少也有一兩處可取之處,即“閃光點”:如某個成語恰如其分的使用,某種修辭手法渾然天成的運用,某句名言天衣無縫的嵌入;抑或選材的獨到,倒敘的妙用,開門見山的`點題,耐人尋味的結尾……不一而足。這些“閃光點”猶如“星星之火”,都是智慧的“燃點”。顯然,出于成見,對此視而不見,哪把壺不開提哪一把,簡直是愚蠢至極;只有對這些“星星之火”倍加呵護,千方百計吹氧助燃,使之形成"燎原"之勢。這才是明智之舉。

  希望得到老師或同學的賞識,是每個學生的共同心理。作文交上后,學生急于知道老師或同學如何評價自己的作文,尤其是對某方面成功之處的認可。這種渴望指點迷津的的心理,正是激勵學生把作文寫得更好的良機。“橫看成領側成峰,遠近高低個不同。”對同一篇習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突破"藩籬",見仁見智,才能真正解放寫作教學。只要師生著眼于寫作能力的提高,抓住這一個或幾個“閃光點”,給予高度評價,使他們每次都能嘗到寫作成功的甜頭,切實感受到被賞識的喜悅,就能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寸進尺”,是人的一種本性。如果從多側面審視,發現學生習作的更多優點,就能讓他們如愿以償,得到被賞識之“寸”,從而激勵他們不斷鍛造,打造出我們所期待的一“尺”,一“丈”……這樣,他們尤其是中下游學生,越寫越愛寫,產生強烈的寫作欲望,也許會一發而不可收。

  在平時寫作教學中,作文評價的主要目的,不是甄別和選拔,而是發展每個學生寫作的諸多潛能。“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這才是我們通過評價要達到的理想境界:既讓習作者得到預期的實惠,又能認清完善自我的努力方向,真正激活"我能寫好作文"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學生在連續不斷被別人賞識的“風力”作用下,逐漸升起自信的“風帆”,使寫作之“船”乘風破浪,奮力駛向理想的彼岸。

  教學評價的反思4

  本周對第二單元試卷進行講評,講評課上首先讓各小組及各“將兵團”算出平均分,把分值最高的小組及“將兵團”分別評為“優秀小組”和“星級將兵團”。當各組平均分出現在黑板上時,我發現二組的`分值最低,同時我便鼓勵道:“你們組要努力,下次要有所超越”。這時,組長李永強心里有些失落感,并向我抱怨道“潘珠峰不聽指揮,叫他復習他也不復習”。

  于是我對潘珠峰進行了說教:“你的成績很重要,既影響到你自己,又影響到將兵團,還影響到本組成績,你盡最大努力去學習,使自己有所提高好嗎”?他點了點頭,下節課我故意提問他,結果回答很好,我看到了他的進步。希望在前面,我們在路上。

  教學評價的反思5

  高中生物老師教學心得及期末反思評價

  文昌中學生物組 林春娘

  我擔任高中生物教學已有一年,在同科教師的指導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取得了些許成績。現將一年半來我在教學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呈現出來,與大家共榷,望能拋磚引玉,對大家有點啟發。

  初到海桂學校,緊張有序的教學氛圍給了我很大壓力,也給了我許多動力。學校的一套先進的教學理念也給了我許多啟發。因此,接手高一以來,我迅速地向老教師學習教學的相關要求和技巧,并能夠及時地去落實、去實施。因而很快地進入角色,使得教學工作順利起步,沒走彎路。在一年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在以下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用己所長,抓好初、高中教學銜接。

  初中生物教學中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生物學知識,最基本的實驗技能和簡單的動手能力。知識層次要求為“知其然”,而高中的知識要求趨向于系統化、理論化,不但要求學生“知其然”,還要求學生“知其所以然”。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法和學生的學法上要有很大的改變。我就利用自己了解的初中教情和學情,以啟發式教學為主要教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對課本知識在本質上的理解。從開始我便舍棄了集體提問,集體回答這種看似熱烈的方法,強調學生:問題提出來后5秒鐘不得出聲,然后舉手回答。養成學生勤于思考的作風。同時,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學會認真記,學會整理錯題集,學會歸納總結,學會畫知識系統圖等,使學生一步步地從一個懵懂的初中生,逐漸變成一個比較成熟的高中生。這樣,我在教學中少走了許多彎路,也為后來成績的取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狠抓基礎,細研課本,以不變應萬變

  以基礎知識為重點,降低學習和教學的起點和難度,面向全體學生,以不變應萬變。剛教高中,學生對高中生物的學習有著極高的熱情,但這種熱情下,卻暗藏著不求基礎的浮光掠影的學習態度。狠抓課本有利于收住學生的心,更有利于讓學生打好堅實的基礎,為以后的學習做好準備,有效防止學生眼高手低,樣樣通,樣樣松,翻書就會,做題不對,從而造成厭學情緒。在這方面我主要注重以下幾點:

  1、認真疏通課本,細讀教參,把握本課脈搏,抓住本節重點。

  2、細化學案,采用問題導學與填空相結合的方法,以先記憶后理解,先啟發后導學的方法,引導組織學生學習。

  3、強化默寫,每一節課都用小紙條的方法,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默寫,以強化對知識的鞏固,對默寫不達要求的要責令糾正。

  4、對每一節的學案做到全部檢查,以通過學生填寫情況,了解本節知識學習上的疏漏和失誤,以便整改,力求不放過一個死角,不遺漏一點知識。這樣層層推進,步步為營,使學生所學扎實有效,一步一個臺階,生物學習也由此慢慢變得輕松起來。

  三、分層訓練,讓各類學生都能有效發展。

  高一學生的能力參差不齊,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務必使得“有人吃不飽,有人吃不好,有人吃不了”的問題,從而使相當一批學生迅速邊緣化,成為后進生。讓所有學生卻“學有所得,學有所樂”分層教學是我在這一年教學中,重點實施的方面。課堂上,以中下等學生接受能力為標準進行授課,保證差生在課堂上聽得懂,理解得透,不讓他們在基礎知識上落腳。鞏固練習上分高、中、低三個等級進行小題設計,并用星號標記,進行區分,讓每一類學生都有題可做。在課堂上對要求較高的題一概不講,留課后對部分有要求的學生講,以減少對差生的壓力,防止其產生自卑心理和急躁情緒。這樣在精選習題上多用了一些心思,使學生在學習上少走了彎路,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學其所學,得其所得,都能真正地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和學習的喜悅。也同時使得好、差學生分界不明顯。這樣從最終效果看,不僅提高了平均分,更提高了優生率和雙優率。

  四、加強情感投入,注重教法改革。

  由于本屆高一諸往鎮的.學生我大部分都熟悉,接手后我便利用這一優勢與學生溝通,拉近學生與自己的距離,自然地增加了學生學習本科的動力,也讓學生產生了必須學好生物的壓力。這一方法的應用使得自己在教學和學生教學工作上占盡了先機。另外,加大對教法上的探索,課堂上在細化知識的同時,非常注重對學生的啟發式教學和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生物課本上有許多問題探討等內容,這往往是一節課的引入,也能加深對本課的理解,在這些問題答案的給出上,我從不按家長作風去包辦,而是完全讓學生討論得出結論,即使是不全面甚至是錯誤的,我也經常予以肯定,以培養學生的的信心。也讓其在不斷修正中,探索經驗,提高能力。這使得在回答簡答題的準確率上受益匪淺。課堂上,一般最多用20分鐘講解,剩余的時間放權給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師生平等討論,最后總結交流。同時,也在教學過程中,增強學生自主學習,逐步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在課堂訓練上,少而精、準,緊扣重點,緊扣目標,限時限量,當堂解決。這些方法的實施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和建構能力,提高了效率,節約了時間。

  五、整理好教學反思和學生易錯、常錯的題

  每一節課后,我都對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優點和缺點及時整理,找出成功的原因和問題的癥結。特別是在學案編寫和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在某些知識的理解上產生的提前無法預料的一些問題,以及習題選編、難易度和數量問題,都及時地總結出來。以便在下一節課和以后的教學工作中能夠改正和借鑒,避免了盲目性。通過日積月累,使自己的教法更加靈活,課堂教學更加順暢。盡管一年來積累的東西不是太多,但這是我的一筆寶貴財富。

  對學生錯題的要求上,由于時間太緊,讓學生自己去全面的整理并不現實,因此對每一份學案、小測、訓練及月考題目中出現的出錯率較高的題目,我都不厭其煩的全面整理出來,有些能改的稍加改正,再采用限時練、課外活動抽測、大休作業等形式發放給學生,讓學生重新練習,加強理解。這一方法,教師雖然累一點,但簡單而有效。既加強了對一些重點知識的鞏固,又提高了學生對一些難點的理解程度,也防止了學生一錯再錯情況的發生。

  一年的高中教學,雖取得了一點點成績,但這些成績的出現可能有許多的偶然。以上的做法和心得可能也未免偏頗,不當之處望老師指正,如果能對各位老師有點啟發的話,那我將非常榮幸。

  教學評價的反思6

  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對教學進行全面檢查,并予以價值上的判斷。它的目的不在于區分學生學業成績的等級差別,而在于測評每個學生對教學目標的達到程度。除對學生的成績進行判斷外,還要評價學生的'性格特點、行為習慣、身體素質等方面的情況,因而有利于社會、家庭、學校對教育價值的認識,克服目前存在的只重智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價值觀念,更好地對學生實施全面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教學質量。今天通過教師講解,我對課堂評價這一教學手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1、課堂評價是與備課、講課、批改作業、輔導等同等重要的教學手段,它有助于調動和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2、課堂評價的主要方式是激勵,激勵為主批評為輔,激勵與批評相結合。

  3、評價可以發生于學生參與的每一項活動過程中,活動結束后。

  4、不要擔心給學生的評價多了,學生應該在我們關注的關注下成長。

  5、評價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6、評價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語言、目光、表情、暗示、動作都可以。

  只要把握住評價能激勵學生成長這條主線,我們還會創造出更多的生動活潑、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讓評價成為我們教學成功的秘密武器吧!

  簡單的說:就是對教師“教”的評價和對學生“學”的評價,這二者是緊密聯系的,運用的恰當教學效果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教學評價的反思7

  新的課程理念告訴我們: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學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但教師對教學的引導、駕馭,對教學的實際意義也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和重視,大家一致肯定要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老師自身的素養和水平以及先進的教育理念。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中,對教師的培訓也勢在必行,成為了教學管理中首要的任務和目標。但僅靠培訓是不夠的,要在根本上促進教師的成長,更關鍵的在于教師自身在教學中的反思和評價。眾多的研究表明,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可以提高他們的教學技能,促進其進行有效教學。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通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對后繼行為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

  傳統課堂教學評價往往以他人評價教師為主,教師大多處于被動受檢查、被評判的地位,很少有自己能發表意見的機會。這樣單方面的評定不能很好的引發教學思想的溝通和碰撞,評價意見也較難被理解、接受、內化。只有通過自評,才能很好地促使教師不斷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并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重建,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可以說反思與重建的過程既是評價發展和改進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理解、自我超越的過程,更是教師個體成長的過程。我校在課堂教學評價實施中,除了重視聽課者對課堂教學情況進行評價外,也十分關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反思性自我評價,要求教師從評價的不同角度切入,打開反思之閘門。

  一、從教師自身在課堂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驗來作出評價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情感體驗、內在價值往往是受忽略的。即使是現在進行的一些教育教學改革,在強調學生主體性發揮、學生個體體驗時,同樣忽略了“教師情感體驗”這個極其關鍵、起著中介作用的因素。試想一下:如果教師本身沒有積極的態度,沒有成功、愉悅的情感體驗,他們在實際教學中又如何能夠讓學生養成積極、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如果說學生需要在教師創設的和諧氛圍中、在豐富多樣的活動情境中獲得生動活潑地發展;那么教師情感、態度同樣需要關注,他們也同樣需要一個寬松的環境來激發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需要在教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唯其如此,才能保證學生的發展。教師和學生一樣,首先是一個生命個體,因此,“課堂教學對他們而言,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同時也是自己生命價值和自身發展的體現”。教學結束,教師要對自己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體驗做出提問、反思:“我和學生在整個課堂上感覺快樂嗎?這堂課對于師生雙方來說上得有價值嗎?這堂課的活動效果和我原來想象的一樣嗎?有沒有讓我覺得特別滿意或不滿意甚至遺憾的地方?”通過這樣的自我評價,有效地促進教師對課堂上的教學行為和學生表現進行回顧,從師生、生生交流對話的每一個細節感悟課堂,從師生、生生共同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審視課堂,有效地幫助教師感受、體驗課堂的生命活力和價值取向,使課堂真正成為人本化的課堂。這種發自教師自我情感體驗的反思,更能自覺地帶動教師對自己教學中體現的教學策略、教學機智、教學語言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教學中出現的這個亮點環節,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給我以什么啟示呢?”“為什么在課堂上會出現這樣的不盡人意的現象呢?問題出在哪里呢?”這種自覺的反思,發自教師內在的體驗能強化正確認識,鞏固已有的經驗,進而揭示教學基本規律,并在今后的教學中再實踐,最后升華為一種教學理念。同時也能及時發現問題,自主地決定改進教學的策略,最終解決問題,達到“學會教學”。

  二、從教師、同行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的反饋來作出評價

  借助教師、同行對自身教學的評價來進行反思作出自我評價,是教師迅速成長的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通過教師、同行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的反饋,教師可客觀冷靜地分析、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而且可以聽取和吸收他人的寶貴經驗,取長補短,以求得課堂教學的`完美。記得我校有一位青年教師上了古代寓言兩則中的《矛與盾》后,聽課教師在對其評價指標的“案例與評析”一欄上重點提出了兩個方面:一是本堂課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效果非常好,從開始的小組成員共同逐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到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匯報,最后在理解的基礎上深入探究故事的寓意,并結合生活經歷舉例,小組成員均能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合適的學習策略;在組織交流時,能大膽表述個人意見,發表不同的看法,明顯反映了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極強。二是在學生舉例時,有學生認為那個賣矛與盾的人應該說:“我的盾很堅固,什么都穿不透;我的矛很鋒利,除了不能穿破我的盾,其他都能穿破。”還有人說:“那人不該同時賣矛和盾。”很明顯學生的思想意識存在問題,他沒有意識到賣矛盾者根本的問題實質,而只是從邏輯上加以理解和分析。教師應抓住這兩位同學的發言,引導其理解那人夸耀自己的矛與盾的真正目的,從而悟出寓意。

  教者在聽取了聽課教師的評價反饋后,對自己的教學作出了反思,并寫了一篇教后手記。他在手記中寫道:教學是人本化的,是以人的發展為目標的,是一項育人工程。學生在課堂中不單單是學會認知,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這樣的有違做人準則的問題,我怎么會沒有引起重視呢?而且從這里我也深深地明白了,課堂中學生的問題就是我們探究的主題,教師在課堂上不是教書匠,而是學生學習探究的引導者。我當時要是能抓住這兩個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不是更能有效地讓學生悟出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言過其實自相矛盾的寓意嗎?

  通過評者的點撥,加上教者的自我反思,用教學后記的形式、手段來表達,能為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真正發展教師專業水平提供服務和保證。

  三、從學生參與課堂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的反映來作出評價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主人,他們參與課堂學習的情感體驗,對自我的課堂學習情況的評價更能準確地反映出教學的有效度,反映出作為共同學習體的師生雙方的參與態勢和互動效果。所以教師可通過對學生課堂參與評價表的反映情況來作出分析、評價、反思。()通過學生對自我的評價,對評價中呈現的一些具體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教師可間接地了解學生參與學習的情況和感受,可間接地來審視課堂教學的成敗得失,從而調整、改進自己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你覺得這節課有趣嗎?”從學生對課堂興趣的調查中,可以從“十分有趣”“有趣”“不太有趣”“沒趣”這四類不同答案的具體數據中掌握學生對這堂課的情感體驗,這種通過學生的評價來透視課堂教學的成效是十分可靠和可信的。同樣,“這節課上你起來回答了幾次問題?”“你在這節課中發現、提出了幾個問題?解決了幾個?分別是怎么解決的?”通過這樣的自我評價,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中參與討論的廣度和深度有了比較具體的了解,對學生在課堂中所呈現的問題意識的培養和訓練狀況也能了如指掌,對學生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也能做到心中有數,有助于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采取相應的措施和對策。

  除了參考學生自我評價,也可觀察同學之間的互評,如“這節課上你最佩服誰?為什么?”“哪一位同學的表現給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這節課上,誰給了你很大的幫助或啟發?”還有和學生的座談中獲得的信息都可作為教師評價反思課堂教學的一個依據和標準。

  四、從同類課的課堂教學情況的比較來作出評價

  虛心向同行學習,通過與同一題材的課堂教學情況的比較來對自我課堂教學作出評價,是教師自我提高的一條捷徑,值得我們提倡和發揚。在上完課后,我們可以找一些同課題的錄像課資料來觀看、剖析,然后與自己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作比較、找差距,通過不斷地切磋、琢磨,最后完成總結經驗、獲取教訓、不斷完善的反思性過程,達成教師在教學中主動反思、在反思中迅速成長的理想境界。

  上完課后,也可以主動去聽教研組中其他教師上這同一課題的課,然后進行參照對比,對自己比較成功的做法要及時加以總結和優化,對雙方不同的做法要客觀地加以分析,要實事求是地提出來和老師開展討論、交流、溝通,切忌固執,要虛心、耐心、誠心。特別是針對自己教學中的不足,要談得深刻、徹底,決不能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應作為自我反思的一個重點、一個切入點來看待,要死抓不放,要一抓到底。只有這樣的教學反思才是深刻的、有效的,才能促進教師的迅速成長。風的魅力教學反思豐收的果園教學反思分與合教學反思

  教學評價的反思8

  《風娃娃》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一篇淺顯易懂的優美的童話故事,語言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我意圖采用貼近兒童的教學語言,抓住字詞學習和句子訓練,了解第二、三段的段式結構,旨在初步學會閱讀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段落,來努力完成這堂課的教學,到達學習目的,期望讓學生學有所得。但是透過教學發現自我在教學中雖有做的較好的地方也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

  較好的方面:

  1、扎實教好字詞,在初讀課文之后,我主要抓住與本課時教學有關的難讀詞以及數量詞語和“地”字短語,在檢查的過程中注重學生是否把字音都讀準確了,把句子讀通順了,反復地讓學生練習,爭取把字詞學到位,為后面的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做好鋪墊。我發現這一環節的學習,學生的字詞學得還是比較扎實的,在讀課文時基本沒有出現重大的字音錯誤,而且學生即使讀錯了也能自我糾正,有了讀準的意識。

  2、讓學生有個整體感知的過程。雖然這節課只教學做好事的部分,但是在研讀之前我讓學生找出風娃娃做的事情,進行板書,區分好事和壞事,這樣讓學生能了解課文大概的資料。

  3、抓“事情發展”的脈絡,持續學生學習的新鮮感,注重句子訓練。因為課文中的2、3兩段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相同句式的段落,所以我在教學的時候意圖讓學生明白“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由于二、三段句式相同,所以我采用了由扶到放的教學方式,注重句子的.訓練,透過劃一劃、讀一讀、說一說、演一演、排一排等教學手段,讓學生讀懂句子,讀好句子。學生基本都能讀懂句子,讀出不一樣的感受。

  不足之處:

  話訓練不夠到位。這主要體此刻教學第三自然段的時候出示填空題,讓學生說一說風娃娃來到河邊又看見什么,怎樣做,結果怎樣。要求學生能夠用書上的句子來說,也能夠用自我的話來說。但是在具體實施的時候,我顧忌最多的卻是時間問題,結果草草收場,訓練欠佳。此外,在細節上也有比較遺憾的地方,在教學“纖夫”的時候,我利用了一幅圖片讓學生感官認識,卻沒有很好地利用這個時機,順勢帶出“纖繩”以及圖片中的纖繩進行有效教學,甚是可惜。

  教學評價的反思9

  怎樣才能通過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學行為呢?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該如何展開有效的自我反思。為了尋找答案,我認真閱讀了董教授推薦的《聚焦幼兒園教育教學:反思與評價》一書。該書由劉占蘭、廖貽主編,本書按照教育教學之前、之中、之后的時間順序與案例研究線索,引導我們從思考主題和目標的確立開始,逐步學習提供適宜的的環境與資源,體會真正的主動學習的“課堂”,感悟如何根據幼兒不同領域學習的特點、發展進程進行有效的支持與促進,再嘗試著反思與改進教學。

  全書共六個單元,前五個單元中作者都以“導讀——案例描述——個人反思——同伴研討——專家點評”的順序來編撰了二十八個案例,從每個活動的生成背景到組織過程,再到成果呈現都非常的詳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個活動后分三個層面的反思與評價。首先是執教者作為當事者對自身教學組織的梳理與反思,然后是同伴作為旁觀者對活動的評價與建議,最后是專家理論性的總結與指導。如果說執教者的反思多停留在實踐層面的話,專家的總結則更具有理論的高度。這樣分層次的評價,既清晰又全面,引導我們能夠從多個層面去認識和思考教學的價值,為我們一線的教師提供了借鑒和學習的機會,懂得了反思與評價的要點。既開拓了我的視野,對我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也有很大的啟發。在最后第六單元,作者還特別加入了“教學案例研究”,借助對若干個案例的評析,闡釋了案例研究的視角與方法,讓我們對如何撰寫案例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真的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反復閱讀此書后,我對書中的第五單元“反思、改進教與學的行為”深有感觸。通過對第五單元第一小節“以分組教學的形式關注全班不同學習需求的幼兒”的學習。使我進一步認識到活動目標、教學內容、活動過程要根據孩子的不同需要而設置,按照幼兒的探究問題與已有經驗分組,并提出該組的活動目標與應獲得的新經驗,真正促進不同需求和不同探究水平的孩子進行有效的學習與發現,讓幼兒在自信、主動地完成階段學習任務的基礎上產生進一步探究的動機。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光和影》。

  “光和影”是幼兒園常見的科學探究活動。但是在我們組織的活動中,會利用孩子玩影子游戲的興趣,全班一個主題,幼兒一起探究。老師確立教學目標后,全班孩子一起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課后,我們也進行反思,然而反思的結果呢,并沒有改變按計劃教學的模式,只是在調整目標,目標難了,無法達成;目標簡單了,沒有挑戰性。總會出現有部分孩子在活動中是活躍的,但有部分孩子卻是盲從的,還會有一些孩子在這個活動中完全是被動的,看了這個案例之后,我學到了很多,也使我茅塞頓開。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作者嘗試分組教學的形式關注全班不同學習需求的幼兒。

  一、改進“一刀切、齊步走”的做法,嘗試“分組教學”。

  徐春燕老師首先了解幼兒的原有經驗,把全班孩子根據水平和興趣分為兩組進行探究。活動中,孩子們在暗室里、在陽光下,用自己的身體、用各種工具,進行了一系列有趣的探索和發現。動態的小組不斷的分而又和,始終興奮著的老師不斷的判斷、反思且尋不同幼兒的需求并給予適宜的支持。

  二、判斷幼兒的興趣和經驗水平,為不同的幼兒提供更適宜的指導。

  第一組幼兒經歷了找影子、踩影子——在暗室里制造影子——繼續制造影子,并給影子搬家——讓影子與物體分開——我們的影子可以與身體分開嗎——光源和影子的方向六個探究活動。

  第二組經歷了找影子、踩影子——在暗室里制造影子——讓影子變大變小——制造彩色的影子——我們的影子可以與身體分開嗎——光源和影子的方向六個探究活動。 雖然兩組幼兒探究活動的數量相同,但內容卻有的相同、有的不同。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徐老師根據幼兒的興趣點、所獲得的經驗及已經達到的經驗水平提供了有針對性的適宜教育與指導,使每組都能夠進行適合自己的教學。

  本書的第六單元對“什么是教學案例”“什么樣的主題適合做案例研究”“教學案例研究的基本過程是怎樣的”“如何撰寫教學案例研究案例”“教學案例的基本寫作形式有哪些”進行了簡單的分析與說明,希望可以為教師們進行教學案例研究提供有益的參考。

  教學案例就是對發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真實的.、包含有疑難問題以及矛盾沖突的教育事件和教育情境的描述,它以豐富的敘述方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幼兒的典型行為、思想在內的故事。

  二、教學案例主題的選擇

  (一)圍繞一個突出的主題。

  一個好的教學案例必須圍繞一個中心論題,要突出一個主題,而不能追求面面俱到。

  (二)具有典型的教育學意義

  教學案主題的教育學意義可能體現在兒童發展規律與學習特點的揭示方面,也可能體現在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原則的探討方面,但更多的是體現再關鍵經驗的確立以及教育教學行為的選擇等具體操作策略方面。

  (三)要有延伸、發展的空間

  教學案例的主題應該是開放性和發展性的,一個好的教

  學案例研究的主題必然是一個具有多種可能性的主題,不管是問題呈現的方式,還是問題解決的途徑都可以引發案例開發者和他人繼續深入地思考與探討。

  (四)能促進教師和兒童的發展

  教學評價的反思10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是直接體現語文教學的效果和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作文評價是作文教學重要的環節,應該要引起教師們重視。它不單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活動的一種評價,還應該是師生間情感交流的一種重要形式,應講究藝術性,注重實效。力求做到具體而不籠統,確切而不含糊,審慎而不草率,簡潔而不瑣碎,鼓勵啟發而不濫褒惡貶。下面是教師對學生作文評價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是“正面引導式”的評價。

  所謂“正面引導式”就是通過正面的引導,把學生指引上寫作的坦途。特別是基礎較差的學生。正面引導,這個學生得到了老師的肯定,體驗到了寫作的樂趣,寫作水平也慢慢提高了體現了正面教育的力量。

  二是“發現式”的評價。

  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的作文會讓人感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害處,公式化的寫作模式、老得掉牙的故事,千篇一律。如記事寫人都是媽媽半夜背我去看病、誰冒雨送傘、拾金不昧、扶老奶奶過馬路……結構呢,三段式……看起來就像封建社會的八股文,讓老師無從改起,說它不好吧,還太不容易挑出毛病來,說它好吧,不幫他們改掉這樣的習慣,永遠也寫不出好作文來。如果單單是在評價上指出存在的問題:“作文缺乏新意,要通過自己的觀察和體驗,學會寫自己的東西……”我想這樣是遠遠不夠的。其實學生的作文中總有一些新的東西,我們如果能充分利用它,達到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新意,什么是創新,以點帶面,也會收到不錯的效果。

  三是“賞識式”的評價。

  發現一篇好作文,老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贊美,利用教育心理學中的“皮馬利翁效應”和“羅森塔爾效應”激發其內在潛能,讓其體驗成功,樹立信心,助其成才,同學在的賞識效應下,不斷進步,最終得到很好的發展。

  四是“談心式”的評價。

  作文也是學生表達自己情感的一種方式,教師在批改作文時不但要做到教書,還要做到育人,也就是說教師對學生在作文中表現出來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不正常的心理現象,不良情緒等,教師可以利用評語作出恰當的引導,可以避免生硬的說教和直截了當的批評指責,利用作文這個平臺,本著真誠的心、平等待人的態度,以委婉親切的口吻,促膝談心式的方法和學生在“紙上談心”。也可以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怎樣評價學生的寫作,針對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學生,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只要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堅持正面教育,用辯證的觀點、發展的目光看人,就能總結出更好的方法來,就能通過作文的評價來教書育人,幫助學生成材,履行教師的神圣

  教學評價的反思11

  1、重視事物形象,積極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觀去感受和體驗,能使課堂富于感染力,我是什么教學反思。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顏色、聲音、動作等會引起他們的注意,令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如果在教學中順應兒童的心理,創設形象生動的學習情景,使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在不知不覺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我安排了觀濤、聽濤等的欣賞環節,借助視覺和聽覺去豐富學生的感受和想象,引導他們形象地體會了大海的歡騰和熱鬧;在講解動詞使用準確性的教學環節,我在教學課件上為動詞設置相應的展現動作,“落”字緩緩下,“打”字硬實地砸下,“飄”字輕柔地回旋而下,配上雨點、雹子、雪花的藝術掛畫,給他們講解“雹子會砸裂西瓜”的生活實例,多種形式地豐富他們對水不同形態的體會,最后引導學生發揮想象用動作表演課文,學生最后聲情并茂的朗讀很好地反映了他們的到位理解。贊可夫指出:“只有從抽象上升到具體,才能更完整地認識到那個具體事物,認識它與事物之間的有機聯系。”由此可見,只有化抽象的文字為具體形象,使閱讀過程與感知聯想、想象等心理過程連接,才能引導學生真正與課文溝通,獲得生動的情感體驗。

  2、低年級的課堂應該安排大量時間進行聽說讀寫的活動,不應該單純地、過細地分析課文,注意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適當穿插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反思《我是什么教學反思》。如我可以結合插圖講解“灌溉”的詞語意思,相機進行情境識字的教學,認識反義詞,參照課文句型造句,分析課文后重視集體感悟式的朗讀,等等。

  3、學習任務過于細化,同時布置給學生思考的問題過多,我應該把問題通過課件的形式投影在屏幕上,引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根據問題思考。我要充分豐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反應和思考空間,注意明確學習任務并有條理地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同時在評價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完整組織和表達語言的能力。重視他們學習的獨特體驗,可以采取開放式的提問,如淡化預設的具體問題,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開展自主的探究性學習,在理解和閱讀中激活思維和發現,鼓勵學生多角度、創造性地閱讀。

  4、我的語文基本功需要不斷地訓練和提升。如制作教學課件方面,我可以做得更多元化,可以借助動畫和聲音展現流水的不同動態,讓學生調動各種感觀去充分感受課文,更好地進行朗讀感悟。如我對字句方面的把握還不夠投入和準確到位,我范讀水做壞事的句子時不應該重讀以突出水的破壞力,應該讀出水的慚愧和后悔;融入角色是為了體會人物的心情,目的'在于豐富學生的表達和積淀,我要正確把握好課文的正確解讀,才能“潤物細無聲”地發展學生。

  5、教學觀念上,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備課時,我要更重視備教材、備學生,巧妙地利用學生生活中已生成的知識和經驗,引導學生深入、形象地理解課文。如我可以通過借助生活情境引導他們感受“落”、“打”、“飄”。語文即是生活,我要善于發現、思考和積累生活中的各種靈感和知識,豐富我課堂中的人文底蘊,我們的心一直在路上。我很高興這次教學能用上自己云南、上海旅行時的照片和見聞,更深入的講解水文化,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

  6、要充分把握兒童的思維和心理特點,明確語文教學需要一張一弛,適當將學習的高潮安排在課堂的后部分,積極探索各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多使用獎勵小紅花等的激勵機制,活躍課堂氣氛。

  7、合理利用教學資源,發展學生的思維。我利用圖片幫助學生認識水資源的作用,但是先出示圖片再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談水的作用,學生受圖片的導向影響,思路受局限打不開了,討論也不如預設的熱烈。我深深感受到教學資源也需要有序地利用,才能充分開闊學生的思維和視野。

  教學評價的反思12

  現在許多學校制訂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著重強調從教師的角度把課堂教學活動分成具體的一些指標進行評價。當教師在校內外的公開課結束后,聽課教師要與開課教師之間要進行交流,共同探討課堂中成功的地方和不足的問題,在探討中時常有經過思維的碰撞,擦出的火花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和啟發。作為開課或聽課教師都要反思交流、探討中所涉及到的掌握教材、情景創設、問題設置、教法選擇、課堂容量、師生互動等內容。除此之外,我覺得課堂教學評價更應該重視學生反饋的信息的反思,一堂課的教學質量究竟如何,學生最有發言權,收集學生的.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教師在授完課后,可以利用學生自修的時間,到班級里與學生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真誠的交流,從中提取帶有普遍性的或者是有價值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和研究。也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周記將一周以來本門學科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學反思《對課堂教學評價的反思》一文。

  教學評價的反思13

  上周五的教學論課上,我上臺講了自己準備了許久的一節課《旅游景觀欣賞》,在此對它做一個反思與評價。

  首先,我覺得我的準備雖然很充分但不夠全面,時間多偏向于課件上,對所講的`知識闡述方面花的時間不夠。

  其次,我發現選的知識難度和范圍都大了點,看似越簡單越隨意的東西卻越難把握好、講透徹。

  再次,最讓我抱歉的是我講課持續了18分鐘,嚴重超時了,因為之前沒有預先試講,當時快下課了我的壓力也挺大。

  最后,我確實花了一些心思來設計課件,可以說從準備起就投入到課件當中,因為旅游景觀就是個直觀性很強的東西,我所想做到的是能夠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場面在美景圖片和我的解說上讓同學們達到身臨奇境、充分接納欣賞它的過程,如果要給自己打分,我會打80分,但另20分是我的經驗教訓,我會充分吸取、爭取不犯同類錯誤。

  教學評價的反思14

  新的課程標準,提出了“要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理念,促使我們的教學同樣也要關注學生的生活,關注學生的'健康,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生物教學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課程標準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確定十個一級主題,其中包含了“健康地生活”這個一級主題。

  “關注自己的健康”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健康的生活》中的第一節,主要涉及的內容有:全面認識健康的含義、關注自己的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積極的生活態度。而在現實生活中,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對健康含義、生活習慣和生活態度的感性認識。通過學習,可以矯正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自己健康的認識偏差,使得學生對自己健康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認識,從終身教育的角度出發,可以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 為您提供優質資源!

  教學評價的反思15

  本課《搭配中的學問》,這部分內容在《課標》中屬于“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主要是幫助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經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決與生活經驗密切聯系的、具有一定挑戰性的簡單的排列組合問題,以發展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實驗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同時,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培養學生有序思考問題的方法。

  朱老師在教學本節課時,主要是以直觀的內容為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資源,合理運用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始終充滿信心,充滿激情地學習數學。不僅如此,教學中,朱老師還用飽滿的熱情、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活動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動形式,為學生創設了獨立思考、自我體驗、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情境,使得教學過程始終民主、平等、寬松、愉快。本節課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亮點:

  1、創設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數學廣角”屬“實踐活動”的范疇,非常注重生活中的'數學與書本上數學之間的聯系,強調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秦老師以聰聰過生日為主線巧妙地將選擇衣服——吃早餐-——送禮物(幫小動物組數)——聰聰家到少年宮的路線等這些生活素材串聯起來,用學生經常接觸的生活問題作為教學內容的載體,讓學生在生活問題和實際情境中來學習組合和排列,讓學生從穿衣、吃飯這些生活事情中尋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方法,使他們充分體會到數學知識存在于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

  2、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主動參與數學過程、自主探究是學好數學的關鍵。排列組合知識比較抽象,教師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連一連、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開展小組合作和獨立思考相結合,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通過分析、比較發現其中的規律。例如在衣服搭配這個環節上,教師又開展小組討論,選擇方法的最優化,找到不重復又不遺漏的科學搭配方法,引導學生從不同側面進行探究,突出策略的多樣性,方法的多樣性,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培養學生多角度思維。在教學例1時,教師引導學生不僅可以先確定上衣,由上衣搭配下衣;也可以先確定下衣,由下衣來搭配上衣。在教學例2時,不是例1的簡單重復而是在例1的基礎上增加“拓展”這一塊,這樣學生對“排列和組合”意義的理解就加深了印象。整堂課對學生提出的方法只要是按一定順序的,教師都給予充分的肯定,給學生以人文關懷,著力培養學生的多角度思維。

  4、關注情感與評價激勵。情感態度與自信心作為數學教育的目標之一,在學生的數學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節課中秦老師的教學語言生動又激勵性,尤其是對學生的情感投入起著積極的激勵作用,使得學生情不自禁地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同時也一次次體驗到成功的愉悅。這樣的教學,學生不只是學到了一些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用比較準確的數學方法去解決生活中搭配問題。

  總之,朱老師結合學生實際與教材內容,遵循新授課四步教學策略對本節課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朱老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過程,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和借鑒。

  教學評價的反思16

  內容摘要: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評價目標要多元化,評價方式要多樣化,要突顯學生的自主性,要做到師生關系由權威、依存到平等、對話的評價;教材觀從“圣經”到學生自主解讀的評價;教學方式由教師灌輸到學生自主探究的評價;教師評價從“一刀切”到激勵學生自主發展的評價 。

  關鍵詞:教學評價 自主性 激勵 平等 探究

  傳統教育長期以來是“聽話”教育,學生在惟書、惟上、迷信權威、盲目服從的思維定勢中生活,自主思考的能力、創造的愿望日漸喪失。而時代的發展呼喚著人的自主性,迫切要求我們的教育轉向,讓學生回歸自我,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新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掌握一定基礎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全面提高;強調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

  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由于課堂教學是一個多元的空間,是在一個連續的時間內進行的,要想對學生學習狀況的評價更加客觀公正,必然要采取多種多樣的評價形式,并逐步形成一套與教學相適應的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下面是我對自主性教學評價的幾點反思。

  一、師生關系:由權威、依存到平等、對話的評價

  在傳統的教學體系下,形成的是“師道尊嚴”傳統。教師充當的是既定課程的闡述者和傳遞者,而學生是既定課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學生在教師面前“只不過是未成熟而有待于成熟的人;是知識淺薄而有待于加深的人;他的經驗狹隘而有待于擴大。他的本分是被動的容納和接受。當他馴良和服從的時候,他的職責便完成了。”這樣的師生關系相當于“學生是儲蓄所,教師是儲蓄者”。課程運行的效果取決于教師在學生那里儲蓄的知識量,而學生則在不斷接受所謂的“博學者的知識贈品”的過程中,其客體地位及依附于權威的心理便變得根深蒂固,批判意識及能力也就會隨之喪失。

  要發展學生的自主性,就必須轉變這種師生關系。首先教師應轉變自己的角色,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破除學生“無知者”的人學假設,不再把學生看作是不成熟的、不能承擔發現知識和創新知識重托的個體,而應該認為學生是具有批判力、創造力的個體,他們具有與成人不同的視界,有著自己個體的獨特性。

  為此,教師不要輕易用自己或教材的觀點、看法統一所有人的思維,不要輕易根據自己的思路將學生進行“格式化”,而要允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擁有多個“版本”,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感受、理解發表自己的觀點、闡明自己的.看法,允許白菜地里長花生、高粱地里長蘿卜,使學生通過與教師的精神相遇而與知識對話,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自主地建構知識、生成知識,從而使學生成為知識的主人,最終成為自己的主人。

  否則,學生以后就不敢發表自己的看法了,脫離了書本和教材就不會有自己的聲音和言語,就只能像“錄音機”一樣說話。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在教育中作用的消解,而是要求教師設身處地使自己的情緒和理智處于學生的地位,表現出對學生在情感上的充分理解,對學生內心世界的了解,以外在于學生情境轉為與這情境共存,成為內在于情境的領導者,而不是課堂情境之外的控制者、知識的“權威者”。

  二、教材觀:從“圣經”到學生自主解讀的評價

  傳統課堂將教材當成教學內容的全部,教師對教參的依賴程度極高,我們經常可以在課堂上見到這樣的景象:“‘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見的手’,支配、牽動著‘活’的教師與學生,讓他們圍繞著它轉。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臺’,教師是主角,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不起眼的‘群眾演員’,很多情況下只是‘觀眾’與‘聽眾’”。教師被教材牢牢地栓住,他們沒有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教學設計的個性化,扼殺了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自主性的教學不是再把教材當成“法定知識”的“圣經”去復制。

  去“小心翼翼地保存”,而是慷慨地賦予學生建構課程內容意義的權利,課程內容也只有當學生賦予其意義時,其“潛在的意義”才能凸顯出來,它好比“羅夏墨跡測驗”的測驗紙,需要通過自由聯想才能生成其意義。因此,發展學生自主性的教材不是強制學生接受的“圣經”,而是師生共同解讀、共同建構的文本材料,其本身存在的意義只是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不同觀點的融合提供一個平臺,從而展開學生精神自由的翅膀,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知識背景和思維方式通過與教師、教材的相互作用而自主地對知識進行理解和建構。

  但“教材無論編制得多么出色,它依然只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被加工和重新創造的對象,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加以利用的課程資源。”教師作為教材與學生的中介,教師處理教材的態度和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展,一個墨守成規的教師對于學生創造性的發展無疑是一種近乎災難的障礙,同樣,一個缺乏自主性的教師也不可能促進學生自主性的發展。所以,教師應該從“教教材”的傳統觀念中走出來,不斷地學會“用教材教”,做有自主性的教師,由教材的忠實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積極建設者和創造者。

  確立課程的主體地位,具備課程意識和批判意識,別具匠心地“肢解”教材,“重組”教學內容,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與知識牽手,利用教材喚起學生表達的欲望,給予他們自由思考的空間,從而現實地賦予學生決定課程內容意義的權利。同樣,學生也應聯系自身的知識體系和生活經驗主動尋求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判斷和思考,不迷信書本知識,使自己成為體驗者,成為自我知識的建構者,真正地成為自己的主人。

  三、教學方式:由教師灌輸到學生自主探究的評價

  長期以來教師遵循的就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課堂成了教師的“講堂”,學生成了“沉默的他者”。這樣的教學方式“把學生變成了‘容器’,變成了可任由教師‘灌輸’的‘存儲器’。教師越是往容器里裝得完全徹底,就越是好教師;學生越是溫順地讓自己被灌輸,就越是好學生。于是,教育活動變成了一種存儲行為。

  學生是保管人,教師是儲戶。教師不是去交流,而是發表公報,讓學生耐心地接受、記憶和重復存儲材料。”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總是樂于接受現成結論,而不是質疑,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批判、創新能力日漸削弱,而思維定勢和對權威的服從卻日益增強。

  四、教師評價:從“一刀切”到激勵學生自主發展的評價

  傳統的教學評價以考試作為評價的唯一手段,并且在考試形式上以“標準化測試”最盛行,認為任何問題只存在唯一正確的答案。在這種測試中,凡是與標準答案不一致的看法,皆為錯誤,學生不得不掩蓋自己的真情實感去一味追尋所謂的“正確答案”。學生逐漸形成了死記硬背標準答案的習慣,其思維桎梏在別人設置的范圍之內。

  要發展學生的自主性必須改變以教師為絕對主體的“一刀切”標準化測試,完善教學評價。首先要加強考試的靈活性與開放性,使學生擺脫書本知識的束縛和已有答案的限制,為學生自主探究和發揮自己的獨特個性提供足夠的探索空間和余地,養成學生放棄對書本的依賴和開動腦筋自主思維的習慣。其次應該摒棄等級評價,選擇非等級評價,從目標評價轉向過程評價;從靜態評價轉向動態評價;從終結性評價轉向形成性評價。這種評價不是為了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而是旨在提升學生的自我意識。

  尊重學生的自我認同感、存在體驗和自我價值感,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認識自己,不斷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勵,使學生獲得自主發展的期望和自主發展的動力,而不是依賴強制的外部力量和標準。再次要賦予學生自主評價的權利,使學生從被評價的對象轉變為評價的主體,賦予學生自主制定評價標準、選擇評價方式與評價內容的權力,從而增強他們對自己評價的責任感與能力,這樣有利于學習者的自我反思與自我改進,使學生從消極被動的、任務完成式學習轉變為積極自主的發展性學習。

  課堂教學的評價有多種多樣的形式,教師在實施中應針對不同的需要進行選擇,并將各種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實踐中靈活變通、創造性地使用,這樣才能使課堂具有發展性,充滿生命力。

  評價作為教學的一種手段,其目的就是在于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激勵學生的學習活動,激起他們強烈的、積極向上的情緒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學生充滿獲得成功的信心。以上是我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幾點想法,是結合課程改革的理論探索和實踐需要所進行的一些初步思考,還需要在以后的實踐探索中逐步改進。

  教學評價的反思17

  作文難,這是困擾著眾多小學生的老大難問題。同時幾乎也是所有語文教師都頭疼的問題,因為批改作文量大、重復、枯燥,從錯別字到布局謀篇,改得自己頭昏眼花。而學生拿到面目全非的作文,不見得有幾個能用心地讀一讀老師的批語,興致勃勃地主動修改自己的作文。

  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說對作文教學頗費精力,總認為只要老師細致的批改就行,結果是高耗低效,有時感到束手無策。我精心批改,寫上幾十字,甚至上百字的評語,打分數,定等級,結果學生都漸拋腦后,獲益甚少。今天,在了解了小學作文教學中“檔案袋評價”的研究后,方知自己理念的滯后。從材料中,我看到了語文課改中評價體系的獨到之處,“檔案袋評價”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者”的新理念,從而把老師從“評語”、“分數”、“等級”的桎梏中解脫出來,以還學生“自主”、“自評”、“自賞”、“自審”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鑒賞能力。現就我本人做一下反思:

  首先是提高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而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之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因為學生的寫作能力對學生發展來說非常重要。而在作文教學與評價中使用寫作檔案袋,能增強學生的參與熱情,促進個性的充分發展。

  其次是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語文教學最直接的實施渠道就是課堂教學,它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檔案袋作為教學管理的重要手段,只停留在學生的資料袋上是遠遠不夠的,而向課堂教學的延伸無疑會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使之更豐富、更精致。

  再次是架起了心靈之間的橋梁,檔案袋的交流與展示猶如一座座灑滿溫情的.小橋,使學生與教師、家長之間聯絡了感情,增進了友誼,促進了反思。

  最后是通過“檔案袋評價”技術的運用,揭示出學生成長的軌跡和進步的方式,克服傳統作文教學中的靜態評價帶來的弊端,實現了評價制度從“一元”向“多元”轉化。

  此外,檔案袋的評價也有一些局限性:檔案袋的使用,需要教師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給老師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對檔案袋的編制質量進行評價時,標準很難確定,難以做到客觀、公正;檔案袋評價不能對所有的科目都實用。因此,要正確對待檔案袋評價。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是小學生認識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檔案袋評價確實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評價的新思路、新方法,正引導我們朝著尊重學生、發展學生的方向前進。這個裝載著學生學習寫作點滴的小小口袋,不僅記錄著學生在寫作上的成長,也有效地促進著學生在各個方面的健康成長。

  教學評價的反思18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有的孩子非常聰明,但是在教育活動中經常不遵守紀律,讓老師很頭疼;有的孩子很聽話,是老師喜歡的乖娃娃,但在思考問題時卻不是很活躍,甚至從不舉手發言。對這些孩子我們到底應該怎樣看待呢?這屬于教育評價的問題。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深入,教育評價作為衡量教師教育效果的工具,得到了越來越多幼教人士的重視,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專門增加了第四部分教育評價的內容。在幼兒園教學實際中,教育評價的激勵作用正在加強,教師在教育評價過程中更為關注如何通過教育評價來促進幼兒的成長。但幼兒園教育評價到底應該怎樣進行,很多教師不是很清楚。因此,我們特地組織了“教育評價”的專題教研活動,希望我們和孩子一起,在評價中快樂成長!

  一、學習理論,提出困惑

  通過對《綱要》的學習,大家對幼兒園教育評價有了正確的認識,它是根據正確的教育觀,運用科學的方法和適宜的途徑對幼兒園教育的各要素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評價的目的是使教育者了解幼兒的發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適宜的幫助和指導,從而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同時,開展教育評價也是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有力手段。

  為了讓教師們對教育評價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在教研活動之前,我請每位教師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在教研活動的“頭腦風暴”環節與同伴交流分享,教師們感到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接下來我拿出為教師準備好的幾個案例,都是日常幼兒園教育評價活動中的典型事例,請大家找出教師對幼兒的評價存在的問題。再請大家聯系自己的實踐談談自己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對幼兒的發展評價有些什么困惑。

  教師們紛紛從自己的工作實際出發,提出了自己在教育活動中最大的困惑,都是他們在教育活動中遇到的實實在在的問題,急需解決。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評價內容單一,過多偏重學科知識

  在分領域的教學中,教師對幼兒的評價往往更注重技能掌握的好壞,忽視幼兒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內容。如在藝術領域中,教師對幼兒作品大多是用“××畫得真好,跟老師的一模一樣”、“××做得很像”。

  (2)評價標準過多強調共性和一般趨勢

  教師經常這樣評價孩子:“××和××畫得很好”、“你們今天都很乖!”乖在哪里老師只字不提,評價敷衍而過,用整齊劃一的標準評價,忽視幼兒的個性發展。

  (3)評價方法單一,多以口頭評價為主

  評價多集中在集中教育活動中,更多的是教師對幼兒的評價,幼兒的自評和相互評價很少。

  (4)評價過于關注結果,忽視過程性評價

  老師們在評價過程中往往十分注重結果性的評價,如在藝術活動中批評某個孩子折的飛機沒有別的小朋友折的好,而沒有注意到這個孩子在折的過程是多么的認真。忽視了幼兒的進步和努力程度,

  (5)評價參與者評價標準不一致

  《綱要》指出:教師、家長、幼兒均是幼兒園教育評價工作的參與者,評價過程是各方共同參與、相互支持與合作的過程。在家長眼中,自己的孩子永遠是最棒的,跟教師對幼兒的評價經常不一致。這一點很讓一些年輕老師頭疼。

  (6)評價范圍不廣,中間段孩子關注較少

  很多老師反映,班上最能干的和最弱的孩子老師關注比較多,而中間段的孩子卻很少在老師的視線范圍內,老師也不知道怎樣來對這些孩子進行恰當的評價。

  (7)評價技巧不科學、不靈活

  老師們還提出了一個困惑,面對個別調皮兒童做出的極端行為,該不該點名批評?快放學的時候,如果發現了評價的教育契機該不該繼續進行下去?……這些反映出教師們在對幼兒進行評價時不夠科學,不夠靈活。

  二、同伴互助,談經驗,提對策

  針對老師們提出的這些困惑,我特意邀請了盧柳靜老師作為本次教研活動的中心發言人。盧老師查閱了很多資料,作了深入的研究,為大家作“怎樣進行幼兒園教育活動評價”的專題發言。老師們對幼兒發展評價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思路也更加清晰了。我請大家運用盧柳靜老師講的幼兒園教育評價方法,結合自己的經驗,針對教師們在教育評價活動中提出的困惑進行討論,大家齊心協力,一起想辦法來解決。

  李季湄、方鈞君在《多元智力理論和幼兒園教育評價》中指出:“評價在教育實踐中起著有力的杠桿作用,但這一作用卻未必一定會把教育推向理想的方向。評價是一把雙刃劍,評價理念、評價目的以及評價的方法和技術等都影響著評價對教育的導向。”

  教師們經過激烈的討論,認為幼兒園教育評價過程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給評價一個恰當的定位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改進幼兒園教育工作,使其更有利于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的提高,而不是給幼兒和教師排隊。因此,幼兒園教育評價應更注重幼兒的形成性評價,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補償,而不僅僅是在期末進行一次總結性評價。

  二、如何評價一次教育活動

  這是教師們感到最為困惑的地方,我們集中討論了如何評價一次教育活動。我們認為,評價一次教育活動,需遵循以下幾個方面:

  1、看活動是否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教師在活動中,要注意角色的轉換,要從過去的主導、主角的地位向孩子學習的伙伴、朋友、知己的`角色轉換;教學評價過程要從過去的教師評價幼兒向幼兒自我評價、幼兒間相互評價轉化。

  2、看活動的“生成性”如何。新《綱要》非常重視教育內容的選擇要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出發,強調教師的課題選擇權,鼓勵教師生成課程。教師應做到:二個優先、二個關注、三個學會。

  “二個優先”指:利于幼兒探索精神和創造力發展的富有個性的活動優先;幼兒當前喜歡的,即時反映的活動優先。

  “二個關注”指:關注幼兒的尋常時刻,關注幼兒發展的機會之窗。

  “三個學會”指:學會發現有價值的東西,學會尊重,學會支持。有沒有設置一些“生成性”的問題,啟發孩子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這是評價一次活動選題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尺。

  3、看活動的教學效果是否讓孩子樂于接受。《綱要》非常重視幼兒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孩子在活動的過程中,是否樂于學,易于接受教師的引導,是衡量課程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滿激情,保持一顆“童心”,激發孩子的情感,使幼兒在寬松、和諧、民主的氛圍中保持健康心理,快樂成長!

  教學評價的反思19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主要通過有聲語言或肢體語言來完成,使學生能及時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教師的評價應以鼓勵為主,即使學生的回答有誤,也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從而激發其再次嘗試的勇氣和繼續努力的信心。教師課堂評價的'最終目的并不是為了記錄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也不是為了把每個小組在每堂課中的表現都劃分出好與差的等級。教師的課堂評價是為了調控學生的學習情緒,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如果學生已經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教師就沒有必要過分注重活動效果的統計,而不顧學生的實際需求。

  教師進行課堂評價時要自然和得體,切忌使用過分夸張的動作和語氣;表揚要恰如其分,絕不能隨意使用鼓勵與表揚的話語。如果表揚得來的太容易,學生就會對此習以為常,也可能導致學生對問題淺嘗輒止或隨意應付。

  濫用鼓勵與夸獎是小學英語課堂評價的誤區。新課程標準強調對學生尊重和賞識并不意味著對學生一味地表揚。過多和過分的夸獎往往會導致鼓勵的貶值。用集體拍手的方式表示贊揚的評價方式,其必要性與可行性也值得深思。這種評價方式實際上是把教師的評價強制性地變成學生之間的評價。拍手說的學生實際上并沒有真正參與對發言學生的評價。評價語也是教師規定的,而不是學生的真實感受。這種形式主義色彩極濃的評價方式不僅會干擾學生的積極思維,而且顯得機械、呆板,還忽略了評價的內容。

  教學評價的反思20

  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一般通過兩條途徑:一是組內的個人評議;二是整個小組的整體評議。

  這樣做一方面能體現個人在小組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體現團對的功能。組內由組長組織評議,半數以上的人認可就可以作為某同學的得分(或相應的'等級);組間由教師提議,大多數同學認可。

  組內的評議以一節課為單位,每一節結束時,每位同學都應該得到一個相應的評價;組間的評議是一種獎勵制,既并不是每個組在每堂課中都能得到一個分數,而是在全班的全部小組中表現突出的一個或幾個小組視情況給予一定的獎勵分,凡受到獎勵的小組,其組內的每個成員都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

【教學評價的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評價與反思12-27

教學反思及評價07-08

教學評價的反思11-07

教學反思與評價07-08

教學評價的幾點反思09-05

美術教學評價的反思08-26

《信息的鑒別與評價》的教學反思11-23

教學評價與反思(精選28篇)06-15

教學評價的反思(精選20篇)05-09

教學評價與反思(精選40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