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中如何用好多媒體課件
隨著多媒體技術手段的飛速發展,現代教育技術迅速滲透到教學活動的各個層面。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廣泛應用使課堂結構由“平面化”走向“立體化”,教學模式由“單一”變得“豐富”,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在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語文教學時,怎樣避免課件使用泛濫,課件牽著教師走,資源不加整合,不切學生實際,重演示,輕知識傳授和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等問題呢?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四個把握”:
一、把握好資源選擇的目標性和價值性
多媒體課件集“文字、聲音、圖像、圖形、動畫”等多種傳播媒介于一體,通過師生合理的選擇和應用,很好地發揮了輔助教學的作用。它們之間是互相協作的關系,絕不能相互替代。即一堂課中學生永遠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者,課件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在運用課件進行教學時,我們不能把教學每一環節都依賴于課件,把課堂變成教育Office、遠教IP以及網絡下載資源等眾多資源的展覽。而是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完成課堂教學目標出發,立足于學生能力發展、創新精神的培養和教師自身特長的發揮這一目標,認真思考課件能不能激發學生興趣?能不能誘導學生進一步觀察、思考與交流?能不能通過展示來深入淺出地解決疑難問題?……在目標指引下,還要權衡課件運用與學生能力發展是否相輔相成,充分體現其價值性。特別要摒棄單純為了教學演示而放棄學生能力培養和教師特長發揮的做法。即使課件內容很美,也要毫不吝惜的取締。例如在教學《晏子使楚》這一課時,課件所提供的課本劇是一段情景劇,該片斷以電影手法創作而成,畫面很美,但有部分內容與課文不相吻合,且播放時間長,影響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因此,教師可刪除大多部分,剪取一兩個畫面來使用。這樣做就實現了課件目標性和價值性的統一。
二、把握好學生活動的優先性和互動性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只有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互動起來,才能真正達到交流、深化、創新的目的。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才能得到相應發展。因此,在設計和運用多媒體課件時,教師要優先考慮學生,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徹底改變“教師當導演,學生當觀眾”的局面,讓學生也能親自上臺操作,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體味學習樂趣。例如教師設計“轉輪盤”“摘蘋果”“找朋友”“智慧闖關”等有趣、易行的“學游”活動,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通過實踐操作,使課件應用成為師生交流,生生交流,課本與學生交流,師生能力展示的紐帶,讓課件演示成為課堂流程的助推器,師生靈感的“催生婆”。
三、把握好內容處理的藝術性和流暢性
優美的'畫面,動聽的音樂不但能給人以美的感受,使之身心愉悅,而且還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尤其是小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易分散,這就要求教師所使用的課件必須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感染力。在課件使用過程中,如果課件色彩搭配不和諧,字體太小或太大,聲音嘈雜,動畫變換頻繁,不但分散了學生注意力,而且可能使學生滋生厭煩心理。對于這樣的課件教師必須要進行藝術性的加工。同時,還要提高課件運用的流暢性,盡量避免同時運行多個程序,在多種程序中切來換去,致使教師手足無措,浪費課堂時間。因此,教師要加強計算機專業知識學習,對不同類型的課件進行整合。如將Flash影片、Dat視頻文件同時導入到PowerPoint當中,在一個程序中運行,方便教師操作,畫面流暢,提高了課堂效率。
四、把握好實際運用的熟練性和靈活性
課前,教師不僅要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學方法,而且要研究課件。如考慮用哪些課件?何時出示課件?出示課件后學生可能會提出哪些問題?教師又該如何運用課件進行解決問題等,這些問題教師都必須了然于胸,熟練在手。這樣教師才不會在“意外”面前手忙腳亂。教師對課件不僅要運用熟練,而且要根據學習目標和學生認知水平,靈活應用課件,不能不加選擇地把課件一點不漏地逐一展現,把課堂教學變成程序性的機械過程,教師成了課件“放映員”,學生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
總之,在多媒體課件使用過程中,教師要本著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正確認識課件的功能,既要用得上,又要用得巧,避免華而不實,做到“四個把握”,真正把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語文教學中如何用好多媒體課件】相關文章:
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4-01
音樂教學中如何運用與制作多媒體課件03-05
論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的妙處04-09
多媒體課件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03-06
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優點03-07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用好目標教學法12-06
語文多媒體課件制作中的美育實施12-07
語文多媒體課件制作中的美育實施05-12
語文教學中如何運用CAI課件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