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說》教學課件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雨說》教學課件設計(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雨說》教學課件設計 篇1
一、明確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熟讀成誦,體會擬人手法運用的好處,加深對詩歌內涵的理解。
二、整體感知
《雨說》這首詩以擬人的手法,運用生動的筆觸,讓我們感受到久違的春雨所帶來的歡
樂幸福與甘甜。全詩語言生動、活潑,有如一陣清新的春風拂面而來,讓人神清氣爽。
三、教學過程
1.由簡介臺灣詩人鄭愁予導入課文。
2.配樂范讀全詩,要求:
(1)聽準音。
(2)聽朗讀節奏與朗讀時的感情基調。
3.指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4.指導分析體會詩歌的感情基調。
明確:感情基調是喜悅的。
朗讀語調是輕快的。
5.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6.指導全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熟讀成誦。
7.指導分析詩歌中的形象。
(1)整體感知詩歌中塑造的“雨”的形象特點。
明確:文中的“雨”是溫柔親切的愛的使者,而淅淅瀝瀝的雨點是她探訪大地的殷勤的腳步。
(2)課文中突出運用什么手法來塑造“雨”的形象,這種手法運用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詩歌中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通過這種手法拓深了“雨”這個形象的深層含義,而且全文洋溢著生動活潑的情趣。
(3)理解詩歌開頭括號中的話的含義。
(雨說: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明確:“四月”點明時間是春天,“等待久了”表明了對春雨的渴盼。
四、總結、擴展
本節課我們主要從指導朗讀,體會詩歌的感情,領悟詩中傳遞的思想與情感來學習了《雨說》這首詩。
春雨已經對我們說了這么多的話,現在,我們不妨也對春雨說幾句話,說幾句你心里最
想說的話或寫幾行詩都行。
《雨說》教學課件設計 篇2
一、導入
“我是大海的嘆息,是天空的淚水,是田野的微笑。”我不但澆灌了禾苗,蕩滌了灰塵,也浸潤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請同學們猜猜這是什么東西?
──雨。那么,現在我們就一起來閱讀鄭愁予的詩《雨說》,看看這位天空的淚水是如何給田野帶來微笑的?
二、整體感知
1、教師朗讀課文,學生注意:
2、標題為“雨說”,那么,雨說了些什么呢?
明確:雨說:我來探訪四月的大地;我是到大地上來親近萬物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著長大的;我來了就不再回去。
三、局部品味
逐一的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1、既然“雨說,我來探訪四月的大地”,那么,“雨”為什么要來探訪四月的大地?第一節詩描繪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注:齊讀第一節詩后,討論板書如下:
田圃 禁錮 種子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魚塘 滯留 游魚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大地枯旱的景象
小溪 喑啞 調子 (暗示了社會生活的艱辛)
2、“雨說,我是到大地上來親近你們的”。“你們”是指什么?說說“雨”怎樣來親近它們的?作者又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從中揭示了怎樣的思想意義?
重點探討:第5、7、8這三節詩。
踩──田圃──潤如油膏
看──牧場──抽發新苗
繞──池塘──說聲好
聽──溪水──練習洗衣謠 物──大地復蘇的景象
柳條──笑彎腰
石獅子──笑出淚
小燕子──笑斜翅膀 教──愛的使者和美好生活情景
旗子──笑得嘩啦啦響 人──兒童
注:
⑴ 聯系上面的內容,說清對比手法的運用。
⑵ 聯系寫作背景以及雨的作用,揭示中心。
提示:1979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的社會背景;雨的作用見板書。
⑶ 認真體會第五節詩中采用擬人手法的運用并充分的聯想,說說牧場是如何的抽發出怎樣的新苗?雨是如何對魚兒說聲好?溪水是如何的練習怎樣的洗衣謠?
由學生說,教師評價。
⑷ 想象第七節詩所描繪的畫面。
注:采用讀的形式來完成。
⑸ 第八節詩中的“旗子”有什么深刻的含義?“春天”僅指季節嗎?為什么?
提示:紅旗──雙關語意。紅旗是國家的象征。春天──雙關語意。春天是萬物的開始,是青少年的象征。
⑹ 討論以下的問題3。
3、為什么說雨在“白云的襁褓中笑著長大”?它所說的這句話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
⑴ 白云──自由的象征。
⑵ A、雨具有返老還童之心;即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
B、雨是帶給下一代人以自由、幸福的使者,是作者本人的化身;
C、雨希望萬物都像它一樣,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生活,所以這句詩也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憧憬。
4、雨為什么說“來了就不再回去”?“有一天,你們吃著蘋果擦著嘴”句中的“蘋果”的含義是什么?體會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注:A、見書中句子;
B、引導學生體驗吃蘋果時的感受以及“擦著嘴”的神態后。點明:“蘋果”的深刻含義具有雙關語意:一是指真正的蘋果;一是指作者帶給少年兒童的自由、快樂、幸福就像甜美的“蘋果”一樣。
C、表明了“雨”的真正來意。
(點明中心,照應標題。)
四、作業
1、說出描寫春雨的詩句:(至少兩句)
《初春小雨》(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五。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春眠》(孟浩然):“春……處處……夜……花……”
2、以“雨的自述”為題,將這首詩改寫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提示:“我是……”
《雨說》教學課件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了解詩歌語言的凝練性、思想的豐富性。充分朗讀,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進入詩歌的意境,感受詩中“雨”的形象,在此基礎上嘗試詩歌的創作。
2、過程和方法目標:
反復誦讀,在讀中品味詩歌的語言,領悟詩歌的意境。通過學生對話,師生對話以及師生與文本的對話,實現師生互動,引導學生感受詩意。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詩歌的學習,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1、用喜悅、歡快的語調朗誦全詩,體會詩歌明麗清新的風格。
2、理解意象,把握主題,感受真情。
【教學難點】
品析詩歌語言,理解詩意。
【教學方式】
1、指導學生反復誦讀,從語言入手,充分入境。
2、運用聯想想象法,指導學生把握詩歌意象。
3、運用探究學習法,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發揮其主體作用,讓他們暢所欲言。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朗讀教學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學生背誦出描寫春雨的詩詞佳句,由傳統詩歌引入到現代詩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充分朗讀,初步感知
1、聽配樂詩歌朗讀,營造氛圍。
2、學生邊聽邊讀,熟悉詩歌內容。
3、學生齊讀,教師指導。(節奏、重音、語調、情感等)
4、引導學生理清詩歌內容之間的聯系,把握思路。
5、運用想象,理解詩中“雨”的形象。
6、教師簡介寫作背景,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詩意。
三、合作探究,具體研習,品味詩意
1、請學生找出每節詩中的意象,通過聯想和相象,把這些意象所在詩節描繪成一幅圖畫。
2、聯系詩句,說說詩歌中“雨”的形象。
3、齊讀七、八兩節,品味其中的“笑”。
問題探究:這些動人的笑有什么含義嗎?試品析。
從兩個“勇敢地笑”中,你獲得了些什么啟示呢?
4、找出詩歌中你認為最能體現本詩主旨的一些詩句,反復吟詠,細細品味。
四、學生齊讀全詩,師生共同總結詩歌藝術特點
五、遷移練習
春雨對孩子們說了這么多,現在,你想對春雨說些什么呢?幾行詩幾句話都行。
六、課堂小結
誦讀全詩,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位溫柔可親,勇敢樂觀的愛的使者形象。從中我們也能感受到詩人對中國兒童的熱愛與祝福。希望同學們也如詩人一樣,做生活的有心人,積極觀察生活,以引發我們的藝術情感。
七、作業設計
1、熟讀全詩,感受詩意。
2、請用幾行詩或幾句話對春雨作一番描繪。
【板書設計】
雨說
鄭愁予
探訪四月的大地
親近孩子
來自遙遠的地方
教孩子們勇敢的笑
快樂的安息
《雨說》教學課件設計 篇4
【課文分析】
《雨說》是一曲動人心弦的愛之歌。其突出的藝術特征是擬人手法和象征手法。這首詩既是詩人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的祝福,也是他對中國美好未來的祝愿。詩的風格是清新、歡愉,思想感情蘊藉而深厚。
【教學思路】
1、適當介紹這首詩寫于20世紀70年代末的特殊的寫作背景,以幫助理解詩意。
2、引導學生加強朗讀體會,理解詩意,感受春雨的美好。
【教學設計】
一、導語設計
請學生背誦出描寫春雨的詩詞佳句,并說一說“春雨”這一意象在中國傳統詩文中有怎樣的內涵。
二、整體感知
1、聽配樂詩朗讀,營造詩歌氛圍,先感受后讀詩。
2、將自己聽詩、讀詩的感受說出來交流。(親切、喜悅、輕快、柔美……)
三、生成探究
將整體感知的內容整理歸類,教師分別就主題思想、藝術風格等方面引導學生生成問題,探究問題。
學生生成問題預計:
1、詩歌的題目是《雨說》,那么詩人筆下的雨都說了什么?這些話集中表達了一個什么意思?
2、作者怎樣描寫春雨特點的?找出幾個詞、句說說你的體會。
3、這首詩的語言有什么特色?
4、“我要教你們勇敢的笑”這句話中的“笑”的內涵是什么?
(笑代表一種快樂幸福、樂觀向上的態度,是詩人鼓勵孩子們要樂觀向上的生活及美好的祝福。)
四、評價分析
教師對學生的探究、分析、鑒賞有重點地評價,鼓勵不同的見解。
五、課堂小結
從學生的研習中總結出鑒賞詩歌的方法:閱讀──找出意象──感悟內容──發掘主題。
六、拓展創新
根據自已的能力和興趣選做:
1、請學生以“雨”的身份對詩歌內容進行復述并評議。
2、試用散文化的語言改寫全詩,并把自己改寫的散文與原詩對比閱讀,說說詩歌在表現手法上有怎樣的特點。
3、體會如何用擬人化的語言去學寫一些簡短的小詩,從中感受寫詩的樂趣。
《雨說》教學課件設計 篇5
一、導入新課
今天上課前老師先讓同學們猜一個謎語:“我是大海的嘆息,我是天空的淚水,我是田野的微笑。我不但澆灌禾苗,還能蕩滌灰塵。”,這是什么東西呢?(學生還沒等老師說完就紛紛說出:雨)。對,是雨。古往今來,人們都愛詠雨,尤其是春雨,寫出了大量詠春雨的詩,誰能給大家展示一下你積累的雨的詩句?(學生爭先恐后背出:“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等等。是啊,春雨有其獨特的魅力:來時不張揚,既沒有電閃雷鳴,也沒有風狂雨橫,來時總腳步輕輕、細語微聲。因此,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都特別鐘愛春雨,而春雨也是那樣的喜愛人類,你聽,它正低語著它對人類的愛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春雨的述說吧(師板書課文題目)。
二、朗讀課文
1、學生用心傾聽課文錄音,注意字音和朗讀者的語氣、語調:
師:聽了剛才的錄音,大家覺得這篇文章需要用什么樣的語調來讀呢?
生:喜悅的、高興的、輕快的語調。還有的說:蓬勃向上、充滿活力的語調。教師給以肯定,而后讓學生讀中品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2、生自由朗讀。剛才已經達到共識,學生都在盡量讓自己的語調充滿喜悅之情、輕快。
3、人小組朗讀品評,看誰讀得最流暢、最有感情。
4、學生舉手朗讀,可以讀全文,也可以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最有把握讀好的地方。其他同學可以對朗讀進行點評。
(由于條件比較寬,所以學生朗讀的興致都很高,就是朗讀不好的學生都想讀那么幾句、幾段,課堂氣氛很熱烈,點評的學生也很認真。最后基本把握住了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部分學生朗讀的聲情并茂,得到了熱烈的掌聲。)
三、整體感悟
師:剛才大家反復朗讀了課文,那么春雨都“說”了什么話?聽完春雨的話后你覺得“雨”是個什么樣的形象呢?
學生紛紛發言:“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我來了,我來探訪四月的大地”“我來的地方很遙遠”“我來了就不再回去”……
師:那么同學們感覺“雨”在詩中是個什么樣的形象?大家用“的春雨”來概括一下。
學生馬上說出:親切的春雨,溫柔的春雨、無私奉獻的春雨、樂觀的春雨、愛笑的春雨、充滿愛心的春雨、像媽媽一樣的春雨……
師:由此可見,雨是春天的使者,是愛的化身。她來是要給孩子們一些東西的,那她給孩子們帶來了什么禮物?誰能用文中的原話回答?
學生尋找、勾畫、回答。
師:那么用我們自己的話來說春雨的禮物是什么呢?
生1:對少年兒童的熱愛,期望他們能快樂自由地生活。
生2:希望孩子們能永遠笑對人生。
生3:希望孩子們能以蓬勃的生命力去面對人生的挑戰。
師:雨會說話嗎?(生有的說會,有的說不會)教師引導學生這首詩用了擬人的修辭,賦予了雨人的靈性,使雨的形象更加生動、活潑,使雨能直接和孩子對話交流,更親切,充滿清新的人情味。從而引導學生寫作文時恰當運用這種寫法。
四、品味語言
師:文中詩人賦予“雨”人的思維和行為,她時而溫聲細語,時而歡呼雀躍。這渾身散發的靈氣和展現的真情體現在詩的字里行間,下面我們就來品味這首詩的語言,體會優美語言的魅力。
學生默讀課文,找出最喜歡、最欣賞的詩句品味,然后談談你喜歡的原因。
(這個環節讓學生自由暢談,教師適當點撥即可,目的是調動學生都動腦、動口,學會品味語言,能發現語言的魅力。)
師:用詩的語言描述春天,用詩的語言描述生活是多么令人快樂,它使萬物充滿了生機和靈氣,我們也要學習用優美的語言來描述萬事萬物,來表達我們的情感。雨,給我們帶來了溫馨,帶來了快樂,帶來了甜蜜,她教我們樂觀的生活,她為我們奉獻了一切。此時此刻,我們在感動之余,對雨能說點什么呢?幾句話、幾行詩都可以。
學生思考后踴躍回答:“雨,你是春的使者,你是愛的化身,你犧牲自己,奉獻給我們甘露。”“雨,您就像媽媽一樣給我們關愛,謝謝您!”……
(在學生抒發對春雨的感情中這節課結束了。)
【教學反思】
這節課結束了,但學生的激情還在,所以我就讓同學們把還想說的話寫到本子上。看著學生興奮的樣子,我感覺把課堂交給學生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宰,因此學的就開心、學的效果就好,尤其語文課堂一定要讓學生暢所欲言,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雨說》教學課件設計 篇6
【教學依據】
《雨說》是鄭愁予先生的佳作,它清新活潑,明快耐讀,輕柔溫軟。作品出色的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以一個愛的使者的形象,鼓勵孩子們自由歡笑、勇敢生活。在詩中,雨是那樣的溫柔,那樣的輕盈,那樣的善解人意!
因為有了愛,世界因此而美麗;因為春雨的到來,世界因此有了無限生機的活力。面對各種各樣的新生事物,極需勇氣,所以有了雨的叮嚀和鼓勵。
雨是笑著長大的,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孩子們,也應該笑著長大啊。雨來了,冰雪融化了,江河歌唱了,柳條兒舞動腰肢,小魚兒跳出水面呼吸空氣一切的困難都會過去,所有的憂傷都會化解,因為,有了笑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當雨看到孩子們自由勇敢的笑了,它就快樂的安息,它為愛而生,為愛而死!它勇敢、善良、樂觀,它是這樣的可親可敬可愛!
帶領學生陪伴雨走過奉獻的生命歷程,便是一次愉快的、充滿愛意和笑容的精神之旅。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了解詩歌語言的凝練性、思想的豐富性。作品意境優美,通過朗讀使學生感悟詩意、進入詩境,感受詩中塑造的雨的形象,并嘗試詩歌或散文詩的創作。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反復練習朗讀,在讀中感知詩的內容、領悟詩歌的意境、品味詩的語言。鼓勵學生對是個內容表達自己的感悟所得,并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小組競賽的形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通過師生對話、生生對話、人本對話,實現互動。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感受詩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詩歌的學習,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培養學生勇敢、樂觀的生活態度。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感受是一、進入詩境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情感熏陶的過程,價值觀的形成過程。
【教學方式】
詩歌是文學體裁之一,新課標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要求是欣賞。它應該包括領悟內涵、品味語言;體驗情景和形象、說出體驗;評價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三方面。因此,本詩作如下設想:
1、朗讀為本:
《雨說》是詩,也是歌,輕柔歡快,活潑可愛,特別適合朗讀。引導學生加強朗讀,在朗讀中理解詩意、體會詩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
2、注意傳授學習方法:
本課應教給學生朗誦和欣賞詩歌的方法。要求學生讀要讀得有情味,品要品出詩的意蘊。從語言文學描繪的形象出發,通過現象和聯想,體會詩中的情思和意味,從而培養良好的讀詩趣味。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注重學生的自主理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
4、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思想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構思】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由朱自清的名篇《春》的片段引入課題。
二、充分朗讀,初步感受詩意
通過自由朗讀、教師范讀、齊讀等方式,讓學生熟悉詩歌內容,初步感受詩歌意境及思想感情。
三、合作探究、品味詩意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采用小組競賽的形式分別從語言、內容、思想感情等方面進行個性化閱讀。
四、遷移練習
春雨引進對你說了這么多話,現在,請你也對春雨說說心里話吧。
《雨說》教學課件設計 篇7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學生能充分感受現代詩歌的自由特質和美感。
2.培養學生解讀現代詩歌意象和意境的基本能力。
3.遷移運用,鞏固知識,提高學生閱讀詩歌的技能。
二、教學重難點
1.朗誦理解詩意,感受春雨的愛心和美好。
2.理解意象意境,感受作者飽含的深情。
三、教學方法
1.誦讀法。指導學生多種形式的反復誦讀,步步為營,掌握學習詩歌的基本方法。
2.遷移運用法。指導學生開展知識遷移,運用提高的方法,以體會詩的魅力。
四、教學步驟
1.導語設計,引入課題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沉舟的傷感不能阻止千帆競發的豪情,病樹的不幸無法遮掩萬木春天的'欣喜。作者在萬分欣喜之余,借雨這個精靈的深情傾訴,表達了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孩子們的關心和祝福。
2.作者簡介,解義釋題
鄭愁予,童年時跟隨當軍人的父親走遍大江南北;抗戰期間,他隨母親轉徙內地各處。被稱為浪子詩人。代表作有《錯誤》《水手刀》等。《雨說》寫于20 世紀 70 年代末。此時詩人雖身在美國,卻心系祖國。他的這首愛之歌,既是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的祝福,也是對中國美好未來的祝福。
3.反復誦讀,感知理解
⑴自由朗讀這首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指定學生在黑板上給詞語中的加點字正音:田圃、禁錮、喑啞、襁褓。
學生解釋詞語:喧嚷、洗禮、蓑衣、溫聲細語、潤如油膏。
⑵聽讀這首詩,要求學生注意詩句的節奏和停頓,注意把握語氣和語調,感受全詩洋溢著的音樂美和節奏美。請學生模仿朗讀,其他學生試做點評。
示例:只要旗子笑,
春天的聲音 / 就有了,
只要你們笑,
大地的希望 / 就有了
⑶默讀這首詩,讀懂內容,學會概括。
學生各用一句話概括每節詩的具體內容。例如:
第一節:雨來探訪四月的大地。
第二節:雨帶著愛心輕輕地來。
⑷速讀這首詩,理清結構層次。
學生小組內討論,然后全班交流,教師做好小結,以利于學生對詩歌內容有一個清晰的輪廓,明確的認識。
(第 1 節春雨到來前大地的情景;第 2 節春雨的特點;第 3-5 節春雨親近孩子們,帶孩子們去迎接春天;第 6-8 節春雨的使命;第 9 節贊頌春雨的奉獻精神,祝福孩子們有幸福的生活。)
⑸自由朗讀質疑,學生增強閱讀體驗,教師掌握學生的閱讀情況:用讀我(不)知道我想說的方式質疑。
⑹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進一步感知詩意、詩情。
朗讀指導:如第 1 節應讀得急切,表達出對春雨的企盼之情;第 2 節應讀得輕柔、溫和,以示雨之關愛;第 5 節可讀得歡快一些,傳達喜悅之情;第 8 節應讀出高昂之氣,把全詩感情推向高潮;第 9 節讀出欣慰之情,顯示全詩的主旨。
4.分析意象,揣摩意境
意象和意境是學習詩歌不得不提的兩個術語,那究竟什么是意象和意境呢?有必要讓學生了解。意象通常是指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是可以感知的、實在的、具體的。
意境就是作者在作品中通過形象描寫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通過具體可感的意象來實現。比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等就是意象,通過這些意象表達出的寂寥悲涼的氣氛就是意境了。
引導學生分析《雨說》的意象:大地企盼的春雨;親切溫柔充滿愛心的春雨;與孩子一起嬉戲的春雨;勇敢地笑著的春雨;樂觀、愛笑的雨
感知、明確《雨說》的意境:全詩抓住雨的特點,贊頌人間永恒的愛,雨成了春的腳步,愛的使者,她給孩子們帶來笑聲,給世界帶來希望。一首《雨說》,就是一曲動人心弦的愛之歌。
5.課外延伸,知識運用
學生利用所學到的關于意象和意境的知識,閱讀鄭愁予的現代詩《錯誤》。
⑴學生熟讀詩歌,自己分析意象和意境,教師指導。
①學生找出詩中的意象 (自然物象):蓮花、東風、柳絮、跫音、春帷、馬蹄。
②教師指導分析詩中意象所表現出的意境:
蓮花女子倦守空閨,嬌美的面容因等待而憔悴。
東風、柳絮她的等待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寂寞孤獨,如同枯木。
跫音、春帷她的等待的心是小小的窗戾緊掩,心扉緊掩,好像死水。
馬蹄深深的思念和無期的等待。
③學生總結體會本詩的意境(境界情調):
女子日夜的思念,癡癡的深情換來了漫長的、寂寞的又百般無聊的、欲說還休的等待。
⑵思考:為什么我的馬蹄是美麗的,又是錯誤的?(聯系背景:詩人父親從軍,母親帶著他流浪江南,母親對父親的思念和牽掛是顯而易見的。這首詩的主角就是以鄭愁予母親為原型的)
歸人該歸,達達的馬蹄聲是希望所在,對她而言是無限美麗的,然而,歸人
沒歸,只不過是過路罷了,對她而言自然是無言的錯誤。
⑶學生誦讀此詩,加深理解。
6.知識鞏固,鍛煉技能
魯迅的散文詩《雪》,江南雪 特點 ;北方雪 特征 ,各自象征 。
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雪的名句:1. ; 2 ;渲染的感情是 。
張岱《湖心亭看雪》,雪景名段是 ,特點 ,表達感情是 。
7.課堂整理,增強能力
⑴有感情的背誦全詩。學生在自由背誦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互背,推薦有感情同學領背、齊背,以致全班共同背誦。
⑵積累。
表現無私奉獻精神的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落紅不是無情
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等。
與春雨有關的詩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雨說》教學課件設計 篇8
【教材分析】
《雨說》是一曲動人心弦的愛之歌。它采用擬人的藝術表現手法,讓“雨”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喃喃細語,傾訴真情,使人感受到“雨”這位愛的使者親切溫柔的形象。在詩人筆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賦予生命的靈性,成為一種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覺得親切可愛,活潑歡快,充滿情趣。在教學這首擬人化的詩時,我們應該在朗讀詩歌的基礎上,結合課文注釋,用心體味,揣摩詩句,體驗詩人蘊含的真情,達到背誦這首情詩的目的。
【教學建議】
1、《雨說》的敘述主腳是“雨”,它象征著為大地帶來春天,為兒童帶來歡笑的愛的使者。注意體會這首詩的擬人化的藝術表現手法,以及“雨”的形象的象征意味。
2、這首詩清新明朗,節奏歡快,融典雅的詩句與活潑的口語于一體,特別適合于朗誦。要引導學生加強朗讀,理解詩意,體會詩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建議配樂朗讀。
3、指導學生朗讀,要注意把握語氣語調,很好地表現“雨”的形象。這首詩長句比較多既要讀的連貫,也要在恰當的地方停頓,并掌握好句中的重音。下面是這首詩的兩部分,供朗讀教學時參考:
(雨說: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場
等待久了的/魚塘和小溪
當田圃冷凍了一冬/禁錮著種子
牧場枯黃/失去牛羊的蹤跡
當魚塘寒淺/留滯著游魚
小溪漸漸喑啞/歌不成調子
雨說,我來了,我來探訪/四月的大地
第一樣事,我要教你們/勇敢地笑啊
君不見,柳條兒見了我/笑彎了腰啊
石獅子見了我/笑出了淚啊
小燕子見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樣事,我還要教你們/勇敢地笑
那旗子見了我/笑得嘩啦啦地響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聲音/就有了
只要你們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教學目標】
1、朗讀這首詩,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2、感受詩歌的節奏和韻律,品味詩歌的語言;
3、展開聯想和想象,與詩人感情進行溝通;
4、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教學重點】
1、品味詩歌語言,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2、展開聯想和想象,與詩人感情進行溝通;
3、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請同學們欣賞一首歌《燭光里的媽媽》。聽完歌曲,師總結:這首歌是兒女對母愛的高度深情贊頌,同時我認為這首歌也是每一位炎黃子孫對祖國母親的熱愛所作的真情告白。可是,同學們仔細品味過雨的訴說嗎?(大多同學回答沒有)在特殊的背景下,詩人鄭愁予就送給了我們一首《雨說》,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首優美的詩。
二、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1、鼠標點擊:
讀一讀、寫一寫:
田圃 寒淺 留滯 喑啞 洗禮 襁褓 溫聲細語 禁錮
2、點擊典型例讀:
師范讀、生跟讀,注意詩句的節奏和停頓,注意把握語氣和語調。
例段如下:
第一樣事,我要教你們/勇敢地笑啊
君不見,柳條兒見了我/笑彎了腰啊
石獅子見了我/笑出了淚啊
小燕子見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樣事,我還要教你們/勇敢地笑
那旗子見了我/笑得嘩啦啦地響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聲音/就有了
只要你們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3、喜悅、輕快地朗讀這首詩:
⑴ 生用喜悅、輕快地語調朗讀這首詩三遍;
⑵ 生交流朗讀效果,以四人小組互讀互查,推選優勝者;
⑶ 各組優勝者全班交流朗讀,其他組可點評優劣(評時可對節奏語調點評)。
⑷ 推選班內最優勝者,領讀全詩;
⑸ 生配樂朗讀全詩(可選喜悅輕快的曲子,生自選)。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上節課同學們都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同學們再速讀一遍全詩,思考以下幾個問題(點擊思考題):
1、雨“說”了什么話?主要表達了什么意思?
2、副標題為什么取做“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體會詩言志。)
對于第一個問題,同學們在整體把握全文的基礎上能夠回答出來。
點擊明確:
1、這首詩通篇都是“雨”說的話。雨首先說她到來之前,“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雨說要“探訪四月的大地……”;雨說她是到大地上來親近孩子們的……;雨說自己“來的很遙遠”,她要教孩子們勇敢地笑……;雨說“來了就不再回去。”這些話主要表達了一個主要意思:寒冷的冬天已經過去了,“雨”這位愛的使者要給大地帶來春天,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讓孩子們勇敢地歡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對于第二個問題,同學們要在討論的基礎上總結而出,教師要點撥背景引導得出答案。
點擊背景資料:欣賞《雨說》,解讀《雨說》(王景山)。
點擊明確:副標題點明這首詩特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概括了詩的內容,表明詩人對中國兒童的期待和祝愿,有利于理解詩的主旨,同時也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理解程度。此外,也蘊涵著另外一層深意,即這首詩寫于70年代末,當時正值我國結束“一”災難不久而開始新的歷史時期,詩人關注著中國大陸,看到她的變化所展現的希望,而兒童是中國的未來,因此這首愛之歌,是詩人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的祝福,也是對中國美好未來的祝愿。
二、品味詩歌語言,探究詩歌語言特色
1、點擊:詩歌是作者用豐富的感情、鮮明的節奏、和諧精練的語言以描繪象,反映生活的文學樣式。對于語言的品位,是把握詩歌內蘊,與詩人感情進行溝通的基礎。這首詩采用了擬人手法,這樣寫好在哪里?
學生通過找擬人化的語言,會總結出大多好處,師誘導學生理解。這種手法不是擬人手法,點擊二者的區別是:前者用于整體藝術形象的塑造,后者僅僅用于語句的修飾。
點擊明確:這首詩采用了擬人手法,讓“雨”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喃喃細語,使人感受到“雨”這位愛的使者親切溫柔的形象。“雨”在詩人的筆下,被賦予生命的靈性,成為一種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不僅如此,對詩中對詩中其他事物都做了擬人化的生動描寫;俯拾皆是。這首詩是獻給兒童的,全詩出色的擬人化表現手法,使這首詩具有親切感人、活潑歡快、充滿情趣的風格,它切合兒童的心理,能打動孩子們稚嫩的童心。
2、繼續點擊:擬人手法是文學作品一種藝術表現手法,除此以外,這首詩語言還有什么特色?
學生可繼續合作討論并互相交流,小組內選出代表全班交流,生之間談體驗。師生共同明確:(點擊)鄭愁予的詩往往透出中國古典詩的修養和一種動人的江南文化氣息,這首詩也是這樣,它的一些用語和詩句,例如“蓑衣”“斗笠”“小燕子笑斜了翅膀。”詩人還善于針對詩的接受對象運用一些適合少年兒童讀者的口語,令人感到無比親切,詩人還善于在事物之間進行一種奇特的詩意的轉化。
三、有感情的背誦全詩
學生在自由背誦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互背,推薦有感情同學領背、齊背,達到共同背誦下來的目的。
四、作業 以“‘雨’的自述”為題
將這首詩改寫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體會這兩種題裁在語言表達上的區別。
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的理解來完成這道題,鼓勵學生創造性發揮。
《雨說》教學課件設計 篇9
【知識目標】
1、體會這首詩的擬人化表現手法及雨的象征意味。
2、學習詩的語言特色。
【能力目標】
歸納每一小節所表達的主要意思。
【教育目標】
熱愛生活,樂觀向上。
【重點難點】
正確理解“我要教你們勇敢的笑”一句。
【教學媒體】
錄音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與作者簡介
自古至今,有許多的詩人都要用詩來贊美春雨,你能背誦幾句嗎?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臺灣詩人鄭愁予寫的一首關于雨的詩。
作者,臺灣詩人,80年代曾被選為臺灣最受歡迎的作家,用他自己的話說:約莫每120名居民中就會有一人持有《鄭愁予詩集》”在香港、臺灣的高中課本里都選有他的詩。
他的詩作以優美、瀟灑、富有抒情韻味而著稱。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并討論
這首詩以雨的口氣向人們訴說了哪些意思?
請概括每一小節的內容:
1節:探訪四月的大地。
2節:雨輕輕地來了。
3節:希望孩子們不要拒絕。
4節:告訴孩子們它是來親近他們的。
5節:請孩子們跟它去迎接春天。
6節:告訴孩子們它來自何方,又是怎樣長大的。
7、8節:教孩子們勇敢地笑。
9節:交代最終的歸宿。
三、問題研究
分小組討論:
1、作者怎樣描寫春雨特點的?找出幾個詞句說說你的體會。
2、這首詩采用擬人手法好在哪里?
明確:讓人感到親切溫柔,充滿歡快情趣,切合兒童心理,能打動孩子們的心,能形象生動表達思想。
3、這首詩的語言有什麼特色?
明確:有親切感,用兒童化的語言,符合兒童的心理,口語化。
4、“我要教你們勇敢的笑”這句話中的“笑”的內涵是什么?
明確:笑代表一種快樂幸福、樂觀向上的態度,是詩人鼓勵孩子們要樂觀向上的生活及美好的祝福。
五、布置作業
1、把這首詩改編成一篇小散文。
2、讀寫生字詞。
【教學課后記】
這篇課文通俗易懂,主要讓學生體會如何用擬人化的語言去學寫一些簡短的小詩,從中感受寫詩的樂趣。
《雨說》教學反思
1、把握詩歌內容,整體領悟詩意是詩歌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一個極具個性的思維活動。整體把握其實是對詩歌的初步解讀,要知道學生認真閱讀,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讀出自己的感受。還應與文本對話,理解、感受詩歌豐富的意境,指導學生通過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感受詩歌的意境之美。
2、要培養學生的文學趣味,我們最好從讀詩入手。品詞、析句、培養語感,對于詩歌教學而言,尤其重要。在反復吟誦,反復推敲中感受詞語的豐富之美,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學生真正體味語言文學的魅力,就從詩歌開始。
3、通過詩歌的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對于人生的思考。理性的光輝,能夠通過感性的文字加以表現──從雨的角度來看,學生體會到善良的內心、博大的胸襟,給別人帶來快樂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從“少年兒童”的角度來看,則會看到,人的一生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勇敢面對,都不要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多角度的體會,對于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教師要將這種理念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做到“潤物細無聲”。教學中要避免空洞的說教,應該在品味詩歌感情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4、詩歌的教學,也是訓練朗誦的最佳時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適時的對朗誦加以評點,加以指導,讓學生學會朗讀,喜歡朗誦。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更何況是有感情的朗讀,品味式的朗讀呢。要多讀詩,讀好詩。在詩歌教學中,優美的背景音樂必不可少,它能引領學生更好的進入詩境。教師應在備課時多費些心思去篩選,我個人認為班德瑞的專輯《春野》中的曲子都比較合適。
《雨說》教學課件設計 篇10
【學習目標】
1、學習擬人、比喻、反復等修辭手法,體會它們在形象塑造、表情達意中的作用。
2、能夠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
3、通過作者對春雨形象的描繪和歌頌,領悟作者對兒童的關愛之情。
4、通過學習詩作,培養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感情。
【學習重點】
賞析詩歌意象意境,把握詩歌內涵,體會作者感情,提高審美情趣。
【學習難點】
學習和運用生動形象、凝練精美的詩歌語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是大海的嘆息,是天空的淚水,是田野的微笑。”我不但澆灌了禾苗,蕩滌了灰塵,也浸潤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請同學們猜猜這是什么東西?
——雨。那么,現在我們就一起來閱讀鄭愁予的詩《雨說》,看看這位天空的淚水是如何給田野帶來微笑的?
二、整體感知:
1、教師朗讀課文,學生注意:
2、標題為“雨說”,那么,雨說了些什么呢?
(雨說:我來探訪四月的大地;我是到大地上來親近萬物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著長大的;我來了就不再回去。)
三、局部品味:(逐一的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1、既然“雨說,我來探訪四月的大地”,那么,“雨”為什么要來探訪四月的大地?第一節詩描繪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注:齊讀第一節詩后,討論板書如下)
田圃
禁錮
種子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魚塘
滯留
游魚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大地枯旱的景象
小溪
喑啞
調子
(暗示了社會生活的艱辛)
2、“雨說,我是到大地上來親近你們的”。“你們”是指什么?說說“雨”怎樣來親近它們的?作者又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從中揭示了怎樣的思想意義?(重點探討:第5、7、8這三節詩。)
踩——田圃——潤如油膏
看——牧場——抽發新苗
繞——池塘——說聲好
聽——溪水——練習洗衣謠
物
柳條——笑彎腰
石獅子——笑出淚
小燕子——笑斜翅膀
大地復蘇的景象
教
愛的使者和美好生活情景
旗子——笑得嘩啦啦響
人(兒童)
注:(1)、聯系上面的內容,說清對比手法的運用。
(2)、聯系寫作背景以及雨的作用,揭示中心。
(3)、認真體會第五節詩中采用擬人手法的運用并充分的聯想,說說牧場是如何的抽發出怎樣的新苗?雨是如何對魚兒說聲好?溪水是如何的練習怎樣的洗衣謠?
(4)、想象第七節詩所描繪的畫面。
(注:采用讀的形式來完成。)
(5)、第八節詩中的“旗子”有什么深刻的含義?“春天”僅指季節嗎?為什么?
(6)、討論以下的問題3。
3、為什么說雨在“白云的襁褓中笑著長大”?它所說的這句話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A、白云——自由的象征。
B、(1)、雨具有返老還童之心;即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2)、雨是帶給下一代人以自由、幸福的使者,是作者本人的化身;(3)、雨希望萬物都像它一樣,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生活,所以這句詩也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憧憬。
4、雨為什么說“來了就不再回去”?“有一天,你們吃著蘋果擦著嘴”句中的“蘋果”的含義是什么?體會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注:A、見書中句子;B、引導學生體驗吃蘋果時的感受以及“擦著嘴”的神態后。點明:“蘋果”的深刻含義具有雙關語意:一是指真正的蘋果;一是指作者帶給少年兒童的自由、快樂、幸福就像甜美的“蘋果”一樣。C、表明了“雨”的真正來意。
四、作業:
1、說出描寫春雨的詩句。(至少兩句)
《初春小雨》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五。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春眠》孟浩然:“春…處處…夜…花…”
2、以“雨的自述”為題,將這首詩改寫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
【《雨說》教學課件設計(通用10篇)】相關文章:
《馬說》教學教案設計課件02-27
《桂花雨》課件設計05-03
說秋課件設計范文05-14
柳永雨霖鈴說課課件10-24
《秋天的雨》課件設計05-04
教學設計課件02-17
關于桂花雨的課件設計思路05-17
《秋天的雨》優質課件設計05-02
《馬》課件教學設計03-02
《狼》課件教學設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