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下教學計劃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計劃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歷史下教學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歷史下教學計劃1
在這新學期里,我決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以課改為中心,以科研為導向,注重課堂常規教學,在學習中成長,在反思中進步。
一、指導思想
以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為指導,根據歷史學科和歷史教學的特點,全面發揮歷史教育的功能,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閱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注意教學設計與學生的學習方式整合,使歷史學習成為一個不斷積累歷史知識、不斷加深對歷史和現實的理解過程;成為一個主動參與、學會學習的過程,一個逐漸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的過程。通過歷史學習,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陶冶關愛人類的情操,使學生增強歷史意識,汲取歷史智慧,開闊視野,了解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大勢,增強歷史洞察力和歷史使命感。
二、總體教學目標
依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整合人民版歷史教材,在改革中創新,在探索中提高,爭取高一年級歷史學科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教學措施
1、深入鉆研新課程教材,依據歷史課程目標,針對學校和學生的實際,精心地設計歷史教學課堂。在集體研究的'基礎上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2、認真教好每一堂課。上課是整個教學的中心環節,把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引入課堂,采用問題教學法和討論法,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激活學生思維。同時重視基礎知識,搞好學科內專題研究。在教學過程中,構建知識體系,注重知識遷移,培養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
3、采用“情境教學”,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在愉快中學到知識,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4、習題要精選。教師要立足校情、學情、優化精選習題。做到習題要精選,反饋要及時。要通過習題講評評出方法、規律,同時還要強化學生對試題的掌握。進行復習時,重在理清每一專題的框架,盡量使每一專題重點突出,邏輯清晰。
歷史下教學計劃2
一、教材分析(結構系統、單元內容、重難點)
本學期主要是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復習:
1、高三近現代史的章節基礎和專題復習;
2、歷史大專題復習及熱點透析;
3、考前練習
二、學生分析(雙基智能水平、學習態度、方法、紀律)
1、學生在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學習態度、上課紀律方面做的比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題方面還有所欠缺。
3、在知識的整合上,普遍出現思維混亂局面。
三、教學目的要求
1、對世界史做一個比較透徹的分析和理解
2、對歷史做一個比較恰當的整合,注重專題知識
3、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每星期的文綜考試,使學生適應文綜考試
2、不定期的進行抽測,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
3、進行針對性練習,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五、教學進度
周次
課、章、節
教 學 內 容
備 注
1
第一章
歐洲資本主義萌芽
2
第二章
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時期
3
第三章
蒸汽時代的世界
4
第四章
電氣時代的世界
5
第五章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東西方世界
6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世界
7
同上
8
專題復習
資本主義經濟史
9
專題復習
資本主義政治史、外交史
10
專題復習
社會主義發展史、民族運動解放史
11
鞏固練習
專題練習
12
考前復習
練習及講解
13
同上
14
同上
歷史下教學計劃3
九年級的教學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確保明年中考順利完成,深入貫徹教改精神,認真學習貫徹各學科的課程標準,規范教學常規,全面提高課堂效率。針對九年級學生的特點及九年級的特殊性現計劃
一、課程理念
我們要建立起“適合學生的教育才是的教育”的理念,學生有收獲的課才是好課!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在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重視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科學素養教育,體現國家對學生在知識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著眼于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本學期對學生加強自成教育,把學生的內化的知識轉化為外在的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心理品質。
二、指導思想
1、本學期將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構建“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雙思”是指教師反思教學、學生反思學習;“三環”就是定向、內化、發展;“六步”分別是指:提供資源(入境生趣)了解學情(自學生疑)弄清疑難(學習釋疑)點難撥疑(練習解難)反思教學(反思學習)引導實踐(遷移創新)。
教師要在反思中成長,學生要在反思中進步;教師要反思的主要內容是怎樣優化“三環六步”教學設計,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要反思的主要內容學習積極性、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運用是否得當、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2、九年級上學期是一個特殊的學習階段,為了有充分應戰中考的準備,上學期應基本結束全年的課程。面對這種特殊情況,作為教師,首先應在教學進度上做到心中有數;其次就是熟悉全冊教材內容,認真鉆研教材,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每一節課既要做到精講精練,又要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得到能力的提升。
3、發揚備課組團隊協作精神,統籌安排各班的教學工作。認真向其他老師學習,密切關注中考信息,把握中考動向,研究教材教法、學生學法,把教學工作落到實處。
三、具體措施
1、根據學校安排積極參加集體備課,認真備課,不能無教案上課,做到有計劃,有目標。
2、注意分層次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作業的布置上體現出不同的要求,讓他們在原來的基礎上都有各自的提高。尤其要關心后進生、學困生要多給予關愛和幫助,讓他們在小進步,小轉變中體味學習的快樂,樹立學習的信心。注重課堂學生知識的反饋并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在穩中求發展。
3、在課堂上注重激勵機制,鼓勵學生學習,并讓他們體驗學習的成功感。不可忽視差生的學習和情感,不可盲目追求效率和進度,而忽視了中等生的學習。
4。認真做好試卷分析工作,及時總結,寫好課堂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歷史下教學計劃4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狀況分析:本學期本人教授高一5、6兩個班,學生的基礎較好,認知能力強。總體來說,作為高一新生,對于歷史的學習還停留在初中階段的認識水平。
2、教材簡析:高中歷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歷程為主題,著重反映了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分九個單元,30課進行闡述。教材的編寫采取中外合編的專題史體例,每個單元集中探究一個比較宏觀的歷史問題。每個單元分為若干課,每課涉及一個比較具體的歷史問題。對于專題史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積累,才能高屋建瓴。
二、教學目的及任務:
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對歷史必修課的學習探究,除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外,還要重視對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全面分析歷史進程,正確認識歷史發展過程中整體與局部的關系,辯證地認識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系。同時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教學質量目標:
在期中考試中,爭取學生的合格率為90%,優秀率為25%;在期末考試中,爭取學生的合格率為95%,優秀率為30%。
四、重點工作:
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方法,養成學習習慣,夯實知識基礎,穩步提高學習成績。
五、具體措施:
1、做好初高中銜接,放慢講課速度,讓學生學會高中歷史的基本學習方法。
2、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綱化教學,使學生明確學習內容,有的放矢。
3、抓好課堂效率,擴大提問范圍,關注每一位學生,觀察學生上課狀態。上課力求精干、實在。上課要求每個人在教材上做好筆記,課后進行知識整理。
4、因材施教。
5、做好知識的鞏固,注重課后反饋,每節課后完成練習,每個單元結束后,進行總復習和考核,增強學生的應試能力。
6、注重授課語言的精確,準確適用以下詞匯“了解”,“掌握”,“重點學習”,“知識遷移”。
歷史下教學計劃5
一、學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四個班歷史教學,在他們當中,有的同學學習歷史的興趣很濃,有的同學根本沒什么興趣。上學期歷史的平均成績在79分左右,整體成績比較理想,這個學期要想辦法使學生的成績有較大的提高。我應該從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上入手,來改善一向把歷史視為副科,不好好學習、認真對待的學生心理,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歷史課的學習上,力爭培養一批熱愛歷史學科的愛好者。
二、教材分析
依據七年級歷史課程標準,整合人民版、人教版歷史教材,在改革中創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漸建構帶有自己特色的歷史教學模式,爭取各個班的.每個同學的歷史成績都有所提高。
二、教學目標
1、要在上冊歷史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時期的基本特征以及發展趨勢,認識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基本規律。
2、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解讀、判斷和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教育學生繼承傳統美德,初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形成健全的人格,養成具有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公民意識和人文素養。
4、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不良習慣。
5、從嚴治教,提高成績。
四、具體措施
(1)以啟發誘導式教學為主,并采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2)加強直觀教學,充分利用教學掛圖等教學工具;積極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3)爭取每期都要開設歷史活動課,要求自己必須自始至終參加學生的活動,并且要讓學生學有所得。
五、進度安排
本學期總課時為38課時,每周2課時。
歷史下教學計劃6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教學計劃為指導,落實推進課程改革,形成先進的課程結構和綜合的教學理念,提高語言能力、教學能力;在歷史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對話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學的境界;實施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總體水平差不多。歷史是他們新接觸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大部分同學求知欲較強,課堂紀律較好。但缺乏綜合歸納能力,且有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欠積極。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本學期七年級歷史第一冊選用的是岳麓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知識性于一體。可讀性強,圖文并茂,新增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
2、教材內容
《中國歷史》第一冊的內容是從我國的遠古居民寫到的`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文化的改革和發展,共24課。
3、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于與歷史發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展。難點在于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
四、主要措施與教學目標
針對以上幾點,本學期教學措施:
第一、落實好課堂的教學目標:
1、目標統一,準確。
2、以“內容標準”的要求為依。
3、體現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統一。
第二、使學生主動叁與到課堂教學中,如課堂上答題、小討論,故事會,通過這些活動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同時也使學生主動復習當天所學的內容。這樣就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及時發現不足,及時總結。
第三、積極開展歷史活動課,鼓勵學習參與歷史小制作,通過課外讀物,網上探訪古跡、名人軼事,擴大歷史的知識面,通過自主的學習方式,提高探究學習能力。加強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實踐能力。
第四、集體備課強化教學質量,讓教師之間取長補短,資源共享,每周進行集體備課一次。
第五、上公開課及聽課,課后評議互相促進,提高教學效果。
歷史下教學計劃7
一、指導思想:
堅持教育創新,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著眼于學生的發展。
二、學情分析
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我所任教的八5班大部分學生的歷史成績有所提高,消滅了低分生,但是存在以下問題:
①有些學生有偏科思想,對歷史學科認識不夠,學習態度不端正。
②部分學生求知欲不強,思維不靈活,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目的不明確。
③有些學生學習主動性差。
④有些學生綜合分析歸納史實的能力低。
三、教學目標
繼續加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的.培養,使學生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和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征及其發展趨勢。培養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完成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的歷史教學任務,爭取平均分、優秀率、合格率都超過上學期。
四、教材分析
《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敘述了我國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的歷史,是中國歷史現代史部分。本冊共七個單元,共二十一課。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1、教學重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鞏固;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防的建設與外交成就。
2、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理解新中國的建立以及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難歷程以及新中國的曲折的外交歷程。
五、本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課程標準認真備課,耐心輔導。
2、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突出每一節課的重難點,以增強直觀感。
3、通過各種手段,切實提高學生學習歷史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4、對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進行重點講解。
5、每單元的內容進行歸納綜合比較,并以單元檢測讓學生系統掌握。
六、教研教改課題和活動: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歷史下教學計劃8
一、學生知識、技能現狀分析:
通過一學期的世界史的學習,這兩個班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世界近代史的知識,但由于七年級、八年級的歷史不是本學科老師上的,因此,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甚至基本的年代更替和重要大事件還不太清楚;基本技能就更談不上了,簡單的歷史比較法、圖表法等都不太會,客觀歷史唯物主義和辨證歷史唯物主義都還沒養成。本學期將面臨中考,因此,九年級下的任務還是比較重的,這就需要我們師生共同努力。
二、本學期教學目標(按大綱說明教學的起止章節,教學要求及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九年級歷史下冊的內容是世界現代史,共分4個單元,20課,其中包括4節探究課。第一單元是“動蕩與變革”,介紹了從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至二戰前的歷史。主要內容有: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政治、國際關系等領域的重要歷史內容。第二單元是“全球戰火再起”,通過德意日法西斯專政的建立、對外擴張及西方大國的綏靖政策等重大歷史事件,勾畫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從醞釀、到全面爆發,再到逐步擴大和結束的基本進程。第三單元是“兩極下的競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科技革命推動下,美國經濟有了較大的新發展。社會主義由一國發展到多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在曲折中前進。帝國主義殖民體系在民族民主運動的`沖擊下最終全面崩潰。獨立后的亞非拉民族國家在振興民族經濟、促進社會發展、維護國家主權和改變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方面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二次大戰后形成了美蘇對抗的兩極格局,而人類文化空前繁榮,世界性、民族性與多樣性交相輝映。第四單元是“和平與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科技革命推動下,日本、西歐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過一系列的自我調節和改良,經濟有了較大的新發展。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后,社會主義運動處于低潮。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巨變,兩極格局崩潰,世界格局呈現多極化趨勢。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特別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揭開了知識經濟時代的帷幕。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
在教學中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第一,要正確處理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的關系。知識與能力從來是不可分的,要培養能力,就要通過歷史知識來培養。
第二,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的科學途徑的探索。我們教師應當深入挖掘歷史素材本身所蘊涵的真善美,讓學生細細體會其中的深意,從而達到塑造心靈和情感的目的。
第三,特別重視課與課、單元與單元之間的內在聯系。
第四,給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判斷留有充分的空間。根據本校實際,靈活地運用各種形式、手段和方法,上好這一類型的課程。
歷史下教學計劃9
一、指導思想
為更好的抓好七年級的教學工作任務,本期歷史除傳授學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之外,還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維護祖國統一,增進民族團結教育、優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以及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同時要把環境教育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學生情況分析
所任教的學生上課時的情況有所不同:女同學比較聽話,上課時的整體紀律較好,但學生的思維不夠靈活,課堂氣氛有點沉悶,且有個別學生上課睡覺。從總體上觀察,大部分學生的情緒比較穩定,對這門課程較感興趣,特別是將有關內容以故事的形式講出來的時候,學生聽得特別認真;有一小部分學生的情緒不太穩定,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往往看一時的心情或喜好來決定是不是認真聽課,所以在課堂上表現差異較大,還不具備自我約束能力,自覺性較差。通過上個學期的觀察,學生對于“堂堂清”這種教學模式比較適應了。
三、教材分析
1. 教材特點
初一歷史第二冊是政治思想性很強的一門課程,思想性、科學性、可讀性強,圖文并茂,趣味性較強。
2. 教材內容
《中國歷史》第二冊的內容是從我國隋唐時期至明末清初的.歷史,主要講述了各個朝代的興衰過程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情況,共22課。
3.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于與歷史發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展。難點在于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
四、 主要措施與教學目標
針對以上幾點,本學期仍采用“平時分積分制度”,制定了一套較為完整、詳細的積分制度。從課堂上答題、作業完成情況和上課紀律幾個方面來實行積分獎懲。首先,課堂上的提問分為“復習提問”和“新課提問”,在“復習提問”這個環節采取答錯扣分,自愿回答多加分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復習當天所學的內容。而在“新課提問”這一環節中,為了激發學生發散思維,使學生敢于踴躍回答問題,答錯不扣分,對于回答有創新意識的多加分等。這樣就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了,提問有難有易,對于比較容易的問題盡量要求成績處于下游的學生回答,增加其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對于有進步的學生,給予表揚和獎勵。其次作業完成情況和上課紀律的積分主要是為了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對于作業完成情況的扣分主要是為了督促學生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作業;對于上課違紀情況根據情節輕重處以不同的扣分,對于表現有明顯進步的同學給予加分鼓勵。每個月公布一次積分,使學生能及時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及時總結。
本學期爭取平均分達到及格水平。
五、 教學進度
新教材初一歷史第二冊總共有22課,從隋唐時期講到明末清初的文化教育,大部分課的內容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對比較難理解的內容分為二課時來上。教材主要全面貫徹基礎知識、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三項教育目標,以歷史發展的線索、重大事件和人物、經濟、文化的重要史實為重點。本學期共二十一周,第十周進行期中考試,第十九與二十周復習和考試,第二十一周進行期末試卷評卷、統計、分析,除去考試周與放假周,一共有三十二個課時左右,其中新授課占二十二個課時,單元復習占四個課時,期中復習占兩個課時,期末總復習占六個課時。
歷史下教學計劃10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歷史學科教學質量為中心,堅持教育創新。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眼于學生的發展。
二、教學目標
繼續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征及其發展趨勢。培養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與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與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與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主義情感,弘揚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完成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的歷史教學任務,爭取平均分、優秀率、合格率都超過東莞市平均水平。
三、學生情況分析
初二學生正處于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過渡階段,掌握了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大部分學生還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掌握的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也不扎實,。學生對歷史較感興趣,但學習的自覺性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覺性更差。歷史小論文寫作水平不高。上學本班學生歷史期末測試成績平均分為89、88,合格率為98、40%,優秀率為57、14%、高于整個初二年級平均水平。
四、教材分析
本學期所授的內容是中國歷史現代史部分。教科書由單元與課組成。每一個單元為一個學習主題,每一個學習主題下分若干課。本冊共七個單元,共二十一課。由文化課與活動課兩種課型組成,以課為單位。每課課文由提示、正文、閱讀課文、圖、表、資料、注釋、每課一得以及課文中思考題與課后練習,活動建議等組成。其中正文緊扣教學大綱目標要求,可作為課堂教學應完成的基本任務。其余內容,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五、教學措施
1、認真鉆研新課程教學目標與要求,認真備好每節課,明確重點、難點,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思想教育與能力培養。
2、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講究教學技能與教學藝術,加強課堂教學的設計,增強趣味,幽默感。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歷史地理、圖畫、圖表,積極創造條件,以教學的直觀性,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與興趣。
3、增加課堂容量,精講精練,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一節課是四十五分種,再除去兩分種準備時間,實際只有四十二分鐘。我打算將課堂內的四十二分鐘分成三份:前五到十分種復習上節課所學的'內容,導入新課;中間二十五分鐘教學新課;后十分鐘練習鞏固。
4、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在上一個學期,我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上做得不夠好,本學期我要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讓學生掌握歷史小論文的寫作方法。在教學中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散學生的思維,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
5、認真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
6、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歷史下教學計劃11
一、指導思想:
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為根本指導思想,以教育法規為依據,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育教學。
二、教學目的和任務:
1、德育目標: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擴大掌握歷史知識的范圍,深入了解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了解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初步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學會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理解歷史和現實問題,逐步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2、教學目標: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和強化,用簡單有效的記憶方法記憶知識點,減輕學生負擔;總結歸納歷史知識點,縱橫貫通,形成小題目和規律性認識;重視對學生解題方法的指導,主要通過高考試題的.練習;重視引導學生重新解讀教材,認真分析鞏固記憶教材內容,將基礎知識落實到教材中;體現了歷史與現實問題的有機結合,重視人文相關知識點的挖掘和引導。
3、教學任務:本學期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完成《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歷史選修2—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的教學,讓學生學習高中歷史的基本學習方法,掌握相關的基本歷史知識和基本能力。
4、重新認識和理解新課程。通過深入學習,樹立新的教學觀念,轉變教學觀念、人才觀念和評價觀念,提高我們的知識和專業素質。
5、積極參與教學和科研活動。要加強科技小組的日常管理,認真對待每次科技小組會議,加強集體備課,統一教學進度,加強彼此間的分工與合作。
三、具體措施:
1、以啟發誘導教學為主,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讓學生轉變歷史學習觀念,學習高中歷史的基本學習方法。了解學生情況,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探索新課程實驗合作模式,改變舊的課堂教學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實現師生互動,促進新型民主合作師生關系的形成;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形成學習與快樂合作、主動參與、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加強直觀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積極采用現代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盡量精干,踏實,專注,不易認真分解。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3、搞好培訓,增強學生應試能力,保證教學質量。
4、特別注意課前預習,課后及時鞏固。落實每個人的作業,盡可能輪流親自批改。
歷史下教學計劃12
為了更好的完成新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使各項工作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順利的進行,根據高二文科班的`實際情況特制訂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第一、總體目標
1、側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高考強調跨學科綜合能力要求,體現了歷史學科的本質特征。因此我在教學進程中,將有目的的將史、政、地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科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現實問題與歷史問題相結合,體現學以致用的教學風格。
2、建構歷史知識體系,重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高三歷史教學應注重與歷史發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我在教學中,將強化和突出歷史的階段特征,將具體歷史事件放到這種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讓學生自己去深化認識,受到教育、得出啟示、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3、正確處理全面復習和重點復習的關系
我將采用三段式復習,即基礎復習,專題復習和重點復習方法,同時把教學計劃作調整,側重點在后兩段上,以增強能力訓練的力度。
第二、學生基本情況
本屆高二文科共有2個班,共計93人,學生基礎相對較弱,學習習慣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第三、主要教學措施
1、努力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更新教育思想,認真研究課標、教材、教法、學法,努力提高教學效度。
2、狠抓學風建設,管理好自己的課堂,加強方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高三第一輪復習的要求來進行高二歷史教學;真正做到常規教學落到實處。
3、關于考試:按照年級組的統一要求,認真組織好每一次階段考試,做到精心命題,細心閱卷,認真講評。
4、關于作業:要求學生按進度及時按質、按量完成好所訂同步訓練資料,;教師平時加強監督,按時、按要求批改好作業。
5、積極推進集體備課:,群策群力。
6、提倡多種教學手段的使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從而掌握基礎知識,養成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第四、教學內容
教材《世界近代現代史下冊》、《中國古代史》。
第五、教學安排
1、假期補課期間完成《中國古代史》第一至第二章的教學。
2、下學期第1-4周完成文科完成選修I第三章至第四章教學任務。
3、第5-7周文科完成第五章前四節教學任務。
4、第8-9周文科完成第五章后四節教學任務,進行一次模擬測試。
5、第10周復習準備月考。(節假日放假,則據實際情況往后進行調整)
6、第11-13周進行《中國古代史》第六章前四節教學任務。
7、第14-15周進行《中國古代史》第六章后三節教學任務。
8、第14-15周完成《世界近代現代史下冊》第一章的教學,
9、第16-18完成《世界近代現代史下冊》第二、三章的教學,進行第二次模擬測試。
10、第19周復習,準備期末考試。
歷史下教學計劃13
一、指導思想
著眼于學生的發展,注重弘揚中國和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二、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及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進一步認清歷史前進的大趨勢和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樹立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的遠大理想,肩負起時代賦予的社會責任和崇高使命,當好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養。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八年級學生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每天都接觸社會,他們的一些想法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而他們受到年齡與知識的限制,社會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雖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會影響其行為。教師有責任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社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應經常了解、分析學生的心理與思想狀況,以便做到心中有數。其次要切實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真分析其學習狀況,發現其長短處,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從大多數同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同時也要兼顧兩頭。
四、教材分析
本學期所授的內容是中國歷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組成,以課為單位。課本按歷史時期或學習主題編寫了“單元回眸”,梳理基本線索,小結重要內容。書中還設計了一些開放性習題以及“動腦筋”等欄目,旨在啟發思維,提倡各抒己見,答案不求。
五、教學措施注重學科間知識的融合與滲透
1、在把握教材時,教師應從總體上突破原有學科之間的界限,使學生能在多學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學內容。在宏觀上,應保持合理的綜合結構;在微觀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學科知識間的合理滲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聯系。
2、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倡導真正立足于學生發展的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通過那些能夠帶給學生理智挑戰的教學;通過那些在教學內容上能夠切入并豐富學生經驗系統的教學;通過那些能夠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的教學;通過那些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真正做到“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的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3、突出能力目標的主導
即強調學生思考能力、創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以能力目標為主導,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態度,創造融洽的教學環境,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始終圍繞能力目標的實現,努力探討用能力目標主導教學的途徑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識、能力和人格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歷史下教學計劃14
一、所教班級的基本情況
這學期高二的時候我在三個文科班和兩個理科班教歷史,其中9、10、11班是文科班。文科生學習歷史的目標是高考得高分。一班和二班是理科班。他們學習歷史的目標是明年通過學術水平考試。今年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一年,用的是人教版的新教材。語文文科班,一周四節課,目前的教學任務是完成必修三,選修一部分新的教學內容,理科班,一周兩節課,這學期的教學任務是歷史必修三。
二、教學目標和措施
必修3講述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包括中外。它涉及古代、近代和不同的歷史時期。思想文化的內容不容易掌握和理解。
首先,在教學中,要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指導方針和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讓學生“從歷史的角度認識人、社會和自然的關系,從歷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其次,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充分發揮教學中的雙重作用,迅速提高教學質量。為了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進一步提高高二歷史教學水平,完成教學目標,這一時期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進一步研究新的.教學理念,更新教育理念,認真研究課程標準、教材、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效果。具體來說:(1)端正教學指導思想,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對教師的要求:做導師要在知識轉移、思想交流、能力培養等方面積極引導學生。同時,不斷加強歷史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新課程改革的討論,更新他們的知識結構,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對于學生來說,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訓練學生學會如何思考,如何正確全面地對待和處理歷史問題;把握歷史的科學性,教給學生一部繼承、發展、客觀的歷史,引導學生學會求真、吸收;加強歷史學習的基礎,要求充分掌握教材的基礎知識,加大歷史訓練,運用適當的習題提高歷史的應用能力。要求理科生掌握以課程標準為核心的基本歷史內容。狠抓學風建設,管好自己的課堂,加強方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2)注重日常工作,保證教學順利開展。堅持備課,做到每節課都準備重點難點,了解學術情況,找到切入點;認真準備每個教案(或課件);課堂教學難而宜,突出重點,開展師生互動;作業是鞏固和提高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學生要積極復習作業,每單元讀一遍,說明每節課學生存在的問題。文科的教學內容會深入細致,理科的教學內容只是掌握基本事實,所以教學時間是有差異的。(3)加強教學研究和討論:(1)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探索高效的教學模式。常規教學既加強了基礎,又加強了歷史的思辨能力,培養學生多角度、多聯系地看待問題。習題評價從審題入手,掌握解題規律。(2)積極探索現代技術環境下的歷史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和網絡豐富知識和題庫。(3)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在如何學習、如何總結整理知識、如何提高身體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多下功夫。
2、堅持集體備課
同代歷史高二有三位老師。為了保證進度和教學內容的一致性,我們決定每周集體備課一次,同時為備課小組一起做好教學提供建議。
3、考試:按照年級組的統一要求,認真組織各階段考試,認真命題,認真閱卷,認真評閱。
4、關于作業:要求學生根據進度及時、保質、保量完成預定的同步訓練教材(學習方法大視野);老師通常會加強監督,按時按要求批改作業。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的計劃和精心的教學一定會取得好的效果!等等看吧!
歷史下教學計劃15
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累積而成。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初三下學期歷史教學計劃,歡迎參考!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主要任務是對初中三個年級的所有內容包括中國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和世界史、湖南鄉土教材的內容進行全面系統的復習。每周三課時,全期16周,共計48課時左右。除去放假與月考的時間,每本教科書復習時間大概是5課時左右。
二、班級現狀分析:
本年度我任教的班級是27、28、29、30班。絕大部分學生有興趣,但懶得記,每次考試對老師的依賴性特別強。
三、本學期所作要求及力爭達到的目標:
1、認真研究 《中學歷史教學大綱》和《最新一年湖南省初中畢業學業考試標準》。深入研究和領會畢業考試中各種題型的特點,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練習。
2、在教學中貫徹系統性、準確性、科學性、鞏固性的原則。做到精講精練,條理清楚,重點突出,難點講清,切實做到落實三基,打好基礎,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讓其掌握考綱所要達到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做到畢業考能順利通過。
3、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核心,積極探索教學形式和途徑的多樣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跡,豐富歷史課堂內容。
四、具體做法:
1、系統復習,夯實基礎
根據考試內容和時間,擬訂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內容包括復習進度、教學案的編寫、周練的安排,整個復習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梳理教材”。時間大約在3月——4月,按照教材的編寫體系,以《考標》規定的考試內容為重點,提綱挈領地復習,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識,教材的整體線索有一定的了解。第二階段是專題訓練,時間是在5月。第三階段是查漏補缺,模擬測試,時間大約在6月——中考,根據列次訓練的情況,找出學生的薄弱環節,再進行講解、訓練,進一步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2、抓住重點,加強訓練
重點是什么呢?就是《考標》里的考查內容及要求,復習時這部分內容要強化。每次周練、月考對學生常犯的錯誤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能力。
3、注重應試能力的提高
基礎知識掌握了,能力提高了,還要提高考試、答題的能力。特別是應試的技巧,通過近幾年的教學,我們認為學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審題,在平日練習和考試過程中一定要仔細審題,題目問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據題目要求回答,千萬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2)對課本內容一定要熟悉,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是,做選擇題盡量不看書,材料題和問答題一定要看書。(3)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試時間。
希望各位教師能夠認真閱讀初三下學期歷史教學計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歷史下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七下歷史教學計劃01-14
高二下歷史教學計劃02-19
高一下歷史教學計劃11-01
初三下期歷史教學計劃08-03
初一下冊歷史教學計劃06-28
七年級下歷史教學計劃03-30
2021初三下冊歷史教學計劃01-26
八年級歷史下教學計劃01-29
高二下冊歷史的教學計劃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