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年級體育課教學計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初一年級體育教學計劃(精選11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發展,讓我們對今后的工作做個計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一年級體育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1
一、導思想想
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目標,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他們終身體育的意識。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的創造力,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學生受益。
二、教學目標
認真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掌握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技術。培養學生的興趣。認真開展研究、教改活動。認真完成校領導安排的各種臨時性工作和任務。
三、學生現狀分析
初一年級的學生身體發育已進入青春期,心理、生理的發育波動大。男生愛動,喜歡對抗性強的運動項目如:籃球、足球、等項目。而女生則恰恰相反,喜歡娛樂性、柔韌性、游戲性強的項目。從身體素質方面來看男生力量素質差,但是靈活性和反應能力強。女生也是力量差,但是柔韌性好。對于體育與健康理論知識較薄弱,對鍛煉方法模糊,不知如何合理的進行體育鍛煉。因此,這學期應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選擇多樣的教學內容,多通過集體游戲來提高凝聚力,滿足學生參與活動和學習的需要。因此要因勢利導,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
四、加強課堂常規落實、改進教學措施、提高教學質量。
1、常規落實,上課前認真備課,鉆研教材,改進教學手段,根據學生的不同差異制定不同的教學手段使每個學生受益。在體育課中,對學生嚴格要求,加強組織紀律教育,防止各種傷害事故的發生,做到安全第一。
2、體育教學是整個體育工作的中心環節,因此,上好體育課是重中之重,是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的重要手段,本學期,我將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努力探索新課程標準,積極改進自己的授課方式,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在教學中嚴格貫徹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的上好體育課,學好體育知識,增強體質,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3、進一步提高課外體育活動和運動競賽水平,學校的體育工作除體育教學以外,還有課外體育活動和運動競賽,這兩項同樣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點。課外體育活動是學生非常喜愛的活動形式,它即可以使學生對在體育課上學到的知識進行鞏固,又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去學習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以保證課外體育活動順利的開展。
初一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2
新的學期開始了,本學期是七年級下學期,在和同學們相處了一個學期后,我對他們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將結合個人身體的差異給予教學,使他們愛上體育課,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在認真鉆研教學大綱和本校實際的基礎上,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一、學生現狀分析:
所任教的七年級學生年齡在13——14歲之間,處于青春發育的高峰期,心理、生理的發育波動強,身體發育較快。男女差別較大,男生活潑好動,表現欲強;女生趨于文靜,不好活動。因此,這學期應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選擇多樣的教學內容,多通過集體游戲來提高凝聚力,滿足學生參與活動和學習的需要。因勢利導,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
二、目標任務
1、掌握基本的體育基礎知識,明確體育鍛煉的作用,在鍛煉中運用學到的知識。并不斷鞏固和提高。
2、進一步增強體質,特別是耐力素質和力量素質。
3、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落實課堂常規、改進教學措施、提高教學質量
1、隨著學生身體和年齡的增長,可多采用一些對抗性的游戲。
2、初中生對抗性強,可采用一些教學比賽,以增強學生鍛煉身體的效果。
3、因材施教,分組時采用男女分組或按身體素質分組,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運動中享受到鍛煉的樂趣。
4、改進教學手段,根據學生的'不同差異制定不同的教學手段使每個學生受益。在體育課中,對學生嚴格要求,加強組織紀律教育,防止各種傷害事故的發生,做到安全第一。
5、按照“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在教學中嚴格貫徹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的上好體育課,學好體育知識,增強體質,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初一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3
作為剛剛步入新學習環境的新生于他們來自各間校風不同、師資要求有異、體育風氣有別、場地器材條件有差異的小學,這就自然形成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深淺不一、基礎不一、身體素質有差距等因素。另外學生對新的學習環境還不是很適應。
一、基本情況:
1.學生情況:初一年級五個班,一、二班44人,其余每個班55名學生。 感情豐富而強烈,表現為情緒波動性大、不穩定,不成熟。
2.技能情況:初一學校都處于青春發育期間,體質差異大,但是動作的協調性,連貫性,合理性,規律性還有待于逐漸提高。所以在進行初一的體育教學時,應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預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誘地幫助學生統一認識,打好基礎,使原來體育素質較較好的同學能樹立新的拼搏目標,而對于體質較差的“困難戶”能在新的環境下樹立自信,發揮長處,增強體質。但是動作的協調性,連貫性,合理性,規律性還有待于逐漸提高。
二、教材分析:
新課程中健康教育教材的定位新課程從體育擴展到體育與健康,內涵擴大了,增加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內容,把有關身體發育、增進健康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都納入一本教材。
1.教材突出技術點,強調鍛煉的實效性
教材突出技術點,便于學生掌握,增強身體鍛煉的實效性。體育教學中不能排斥運動技術,更不能一見到競技技術的名詞術語就認為是競技技術。教材中出現的技術與競技運動技術有很大區別,即使是學習一些初步的競技運動技術,其目的是用它來發展學生的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
2.用方法引路,滲透應用意識,學以致用
體育是以身體鍛煉的'實踐活動為鮮明特征的,要使教材中的知識、技術原理有效地指導學生的鍛煉,就要把體育知識和技術原理與身體鍛煉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存在的問題展開學習。這樣做對于提高學生分析判斷和思維能力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3.學會評價方法,培養評價能力
在使學生學會分析判斷的基礎上,應該培養他們具有評價能力。對事物迅速做出判斷和評價是現代社會對人的素質提出的新的要求。通過對事物做出價值判斷,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價值觀,樹立積極進取的精神,激發學生向新的目標前進的愿望,新編教材為此建立了學習評價體系。
4.開闊視野,豐富體育運動文化
增加了運動文化知識,提高了信息量,以適應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用于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體育文化知識,增加閱讀興趣。
體育學科是綜合性的文化科學基礎課程之一,它以身體實踐活動為鮮明特征,在身體實踐中是身心統一的活動過程。作為對學生進行整體素質教育組成部分的體育學科,應該更好地發揮本身的功能,有效地增進學生的健康,增強體質,提高學生體育素質。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一)、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增強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培養學生的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和拼搏進取精神
(二)、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能夠做到
1、能自覺參加體育與健康課的學習,積極參與課外各種體育活動;
2、知道合理安排鍛煉時間的意義;合理安排鍛煉時間,運用掌握脈搏測定等常用方法,測量運動負荷;
3、了解所學項目的簡單技、戰術知識和競賽規則;
4、通過技能練習,發展運動能力和運動技術,增進身體健康;
5、了解心理健康對身體健康的意義,樹立自尊、自信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學會正確評價自己運動能力,和與同伴合作練習的能力;在體育運動中表現出適宜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競爭意識;
四、主要工作:
1.在課的準備上要做到認真。主要以培養學生愛學、樂學的好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2.開展好學生的游戲課,讓學生能開開心心的上完每節體育課,讓學生在快樂的條件下上好體育課。
3.開展好班級的體育活動,班與班進行,籃球、田徑、等體育項目的比賽
初一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4
一、教學目標
1.增強體質:通過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韌性和協調性。
2.技能培養:教授學生基本的體育技能,如籃球運球、足球傳球、田徑起跑等,并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運動姿勢和技巧。
3.興趣激發:通過趣味性的體育活動和游戲,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熱情,培養終身體育意識。
4.團隊協作:在集體項目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學會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共同完成任務。
二、教學內容
1.基礎體能訓練:包括跑步、跳躍、投擲、柔韌性練習等,每周安排2—3次,每次30分鐘。
2.專項技能教學:
籃球:教授運球、傳球、投籃等基本技術,組織小組對抗賽。
足球:學習傳球、接球、射門等技能,進行小場地比賽。
田徑:短跑、長跑、跳遠、跳高等項目的基礎訓練。
乒乓球/羽毛球:根據學校條件和學生興趣,選擇一項進行基礎教學。
3.體育游戲與活動:設計各種團隊游戲和接力賽,如拔河、接力跑、障礙賽等,增強課堂趣味性。
4.健康教育與理論:每學期安排2—3次健康教育課,講解運動損傷的預防、營養與運動的關系等。
三、教學方法
1.示范講解:教師先進行動作示范,然后詳細講解動作要領和注意事項。
2.分組練習: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錯誤動作。
3.比賽激勵:組織小組間或班級間的'比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
4.互動交流:鼓勵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學習心得,分享成功經驗。
四、評估與反饋
1.技能測試:每學期末進行技能測試,評估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
2.體能測試:定期進行體能測試,記錄學生的身體素質變化。
3.課堂表現: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合作精神和學習態度。
4.學生反饋:通過問卷調查或面談方式收集學生對體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
初一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5
一、教學目標
1.強化基礎: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和運動知識,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2.個性發展: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和身體條件,提供個性化的體育教學方案,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3.習慣養成: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4.心理調適:通過體育活動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增強自信心和抗壓能力。
二、教學內容
1.基礎體能訓練: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體能訓練計劃,包括有氧運動、力量訓練等。
2.興趣小組:成立籃球、足球、田徑、乒乓球等興趣小組,由專業教師指導,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
3.體育與健康課程:結合體育實踐,講解運動生理學、運動營養學等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健康素養。
4.心理健康活動:組織團隊拓展、心理游戲等活動,幫助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心態。
三、教學方法
1.分層教學:根據學生體能和技能水平進行分層教學,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難度下學習。
2.情境教學:創設貼近生活的體育情境,讓學生在模擬真實環境中學習和運用體育技能。
3.自主學習: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
4.家校合作: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共同關注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
四、評估與反饋
1.個性化評價: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進步情況,進行個性化評價,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而非單一結果。
2.綜合評價:結合技能測試、體能測試、課堂表現和學生自評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評價。
3.反饋機制:建立及時有效的反饋機制,定期向學生和家長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進步空間。
4.持續改進:根據評估結果和學生反饋,不斷調整和優化教學計劃和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初一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6
一、教學目標
1.增強體能:通過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性和柔韌性,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基礎。
2.培養興趣: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與愛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驗運動的樂趣,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3.技能掌握:教授學生基本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如田徑、球類(籃球、足球、排球等)、體操、武術等項目的基本動作和技術要領,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水平。
4.團隊協作:通過團隊項目和游戲,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5.安全教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安全教育,確保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進行體育活動,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
二、教學內容安排
1.第一學期
開學初進行體能測試,了解學生身體狀況。
基礎體能訓練:包括跑步、跳繩、仰臥起坐等,每周安排2—3次。
田徑項目教學:短跑、長跑、跳遠、投擲等基本技術和規則講解。
球類項目啟蒙:籃球運球、傳球、投籃基礎;足球帶球、傳球、射門入門;排球墊球、發球基礎。
團隊游戲與競賽:組織班級間的趣味運動會,增強班級凝聚力。
2.第二學期
鞏固上學期學習內容,提升技能水平。
引入體操和武術項目,教授基礎體操動作和簡單武術套路,培養學生協調性和柔韌性。
深化球類項目教學,進行小組對抗賽,提高學生實戰能力和戰術意識。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通過體育活動引導學生學會面對挑戰、克服困難。
期末進行體能和技能考核,總結學期教學成果。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
采用講解示范、分組練習、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如視頻、圖片等,豐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定期組織班級間、年級間的體育比賽和交流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差異化教學,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體育活動中獲得成長。
初一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7
一、創新目標
1.融合多學科:將體育與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等其他學科相融合,創造更具趣味性和創新性的體育教學環境。
2.科技賦能:利用智能穿戴設備、APP等現代科技手段,監測學生運動數據,提供個性化訓練建議,提高教學效率。
3.情境教學:創設貼近生活的體育情境教學,讓學生在模擬真實場景中進行體育活動,增強學習的實用性和趣味性。
4.家校共育: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共同關注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
二、教學內容創新
1.智能體能訓練:引入智能穿戴設備,實時監測學生的心率、步數、卡路里消耗等數據,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體能訓練計劃。
2.音樂與體育融合:在熱身、放松等環節播放適合的音樂,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在球類項目教學中,結合音樂節奏進行傳球、射門等練習,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節奏感。
3.虛擬現實體育體驗:利用VR技術,讓學生體驗滑雪、攀巖等平時難以接觸到的運動項目,拓寬視野,激發興趣。
4.環保主題體育活動:結合環保理念,開展垃圾分類接力賽、低碳出行挑戰賽等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創新
采用翻轉課堂模式,讓學生在課前通過視頻、PPT等自學基礎知識和技能,課堂上則更多地進行實踐操作和問題解決。
實施項目式學習,圍繞某個體育主題或問題,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調研、設計、實施和展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建立學生體育成長檔案,記錄學生的體能變化、技能提升、參與態度等方面的信息,為個性化教學提供依據。
加強家校合作,通過微信群、學校APP等平臺,定期向家長反饋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鼓勵家長參與孩子的體育鍛煉計劃制定和監督。
初一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8
一、教學目標
1.增強體質:通過多樣化的體育活動,增強學生的體能、耐力和協調性,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
2.培養興趣: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與愛好,讓學生至少掌握一項終身受益的體育技能。
3.技能提升:教授基本的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如田徑、球類(籃球、足球、乒乓球等)、體操、武術等,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
4.團隊協作:通過團隊項目和比賽,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5.安全教育:強化體育活動中的安全教育,教會學生正確使用運動器材,預防運動傷害。
二、教學內容安排
1.第一學期
前兩個月:基礎體能訓練(如跑步、跳躍、柔韌性練習)與體育理論知識學習。
中間兩個月:重點學習籃球或足球的基本規則與技能,穿插進行趣味運動會,增強班級凝聚力。
后兩個月:體操與武術入門,培養學生身體控制力與平衡感,同時開展班級間友誼賽,提升競技水平。
2.第二學期
前兩個月:鞏固上學期學習的體育技能,引入乒乓球或羽毛球項目,拓寬學生運動興趣。
中間兩個月:組織校園運動會,讓學生參與多個項目的比賽,體驗競技樂趣,檢驗學習成果。
后兩個月:心理健康與運動調節課程,結合體育活動,教授學生如何調節情緒,緩解學習壓力,同時進行體能測試,評估學生體質改善情況。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
采用講解示范、分組練習、游戲競賽等多種教學形式,提高課堂互動性。
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展示運動技巧,豐富課堂內容。
定期邀請專業教練或運動員進校交流,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實施個性化教學,針對不同學生的體能與興趣,制定差異化教學計劃。
初一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9
一、教學理念
本計劃以“快樂體育,健康成長”為核心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通過科學的體育教學,讓學生在運動中體驗快樂,學會合作,勇于挑戰自我。
二、教學目標設定
1.全面發展:通過多元化的體育活動,促進學生速度、力量、耐力、柔韌性和靈敏性等身體素質的全面提升。
2.技能掌握:讓學生掌握至少兩項體育項目的基本技能,并能熟練運用到實踐中。
3.心理健康: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通過體育活動調節情緒,緩解學習壓力。
4.社會適應: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學會在團隊中發揮自己的作用,與他人和諧相處。
三、教學內容規劃
基礎體能課:每周兩次,包括跑步、跳繩、仰臥起坐等基礎體能訓練,提高身體素質。
專項技能課:分為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四個小組,學生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參加,每周一次,深入學習專項技能。
趣味體育課:每月一次,設計趣味性強、參與度高的體育活動,如拔河比賽、接力賽、趣味運動會等,增強班級凝聚力。
體育理論與安全教育:每學期兩次,結合實際案例,講解體育知識、運動規則及安全注意事項,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四、教學評估與反饋
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參與度、技能掌握情況等多方面表現。
定期收集學生、家長及教師的反饋意見,及時調整教學計劃,確保教學質量。
設立體育之星、進步之星等獎項,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追求卓越。
初一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10
一、教學目標
1.增強體質:通過多樣化的體育活動,增強學生的體能素質,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韌性等。
2.培養興趣: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引導學生發現并發展自己的體育特長。
3.技能掌握:教授學生基本的體育技能,如田徑、球類、體操等項目的基本技術和規則。
4.團隊合作:通過集體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5.健康意識: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了解運動與健康的關系,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和生活方式。
二、教學內容安排
1.開學初期(第1—2周)
體質測試: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立定跳遠、50米跑等項目,了解學生的初始體能狀況。
理論課:介紹體育課程的重要性、體育精神、運動安全知識等。
基礎體能訓練:慢跑、拉伸、柔韌性練習等,為后續教學做準備。
2.中期教學(第3—12周)
田徑項目:短跑、長跑、接力賽等,提高速度、耐力和爆發力。
球類運動:籃球、足球、排球的基本技術和規則教學,培養球感和團隊協作。
體操與舞蹈:基礎體操動作、啦啦操或簡單的舞蹈學習,提升協調性和節奏感。
游戲與競賽:組織各種趣味游戲和班級間的小型競賽,增加體育課的趣味性和挑戰性。
3.期末階段(第13—16周)
復習鞏固:對已學內容進行復習和鞏固,提高技能水平。
綜合考核:通過技能展示、體能測試等形式,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
總結與反饋:總結本學期體育教學工作,收集學生反饋,為下學期教學做準備。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
采用講解示范、分組練習、個別指導等多種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體育比賽視頻、技術動作分解圖等,增強教學效果。
鼓勵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如校運動隊、體育俱樂部等,拓寬體育視野。
初一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11
一、教學目標設定
1.身心健康: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同時關注心理健康,通過運動緩解學習壓力。
2.全面發展: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力量、速度、靈敏性、協調性等多方面的能力。
3.習慣養成: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4.社會適應:通過體育活動中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二、教學內容規劃
1.基礎體能強化(第1—4周)
晨跑與拉伸:每天早晨進行適量的'跑步和全身拉伸,提高心肺功能和柔韌性。
力量與耐力訓練:利用體操墊、啞鈴等器材進行基礎的力量和耐力訓練。
2.技能學習與提升(第5—12周)
籃球基礎:學習運球、傳球、投籃等基本技術,組織小比賽增強實戰能力。
足球入門:介紹足球規則,教授控球、傳球、射門等基本技能,進行團隊配合練習。
乒乓球或羽毛球體驗:根據學生興趣選擇一項,進行基礎技能教學和對抗練習。
3.特色體育活動(第13—16周)
戶外拓展訓練:組織一次戶外拓展活動,如定向越野、攀巖等,培養學生的勇氣和團隊合作精神。
體育文化節:舉辦一場體育文化節,包括體育知識競賽、運動才藝展示等環節,展現學生風采。
親子運動會:邀請家長參與,共同完成趣味運動項目,增進家庭親子關系。
三、教學策略與實施
采用情境教學法,創設生動有趣的運動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施分層教學,針對不同體能和技能水平的學生制定個性化的教學計劃。
強調過程評價,關注學生的進步和努力程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和自我挑戰。
加強家校合作,通過家長會、微信群等方式與家長溝通學生在校體育表現,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初一年級體育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初一體育教學計劃 初一下體育教學計劃11-14
初一體育教學計劃02-04
初一體育教學計劃03-06
初一體育教學計劃05-28
初一體育工作教學計劃10-21
【熱】初一體育教學計劃02-10
初一學期體育教學計劃最新01-31
初一體育教學計劃(合集)05-29
初一體育教學計劃(精選10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