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什么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1
一、班級情況分析:
四年級兩個班的學生共計130人,經過三年半的學習、教育后,基本上都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都能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愛護公共財產、遵守課堂紀律,整體來看絕大多數學生的表現不錯,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在不斷發展、進步中,各種習慣及行為也正在慢慢形成。他們有著很強的求知欲,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容易接受新知并喜歡動手操作、動腦思考,模仿力極佳。本門課是一門活動課,內容與學生學習、生活環境聯系較為密切,學生對這門課充滿興趣,并且這門課的開設,為學生在各方面的均衡發展提供了可能,符合學生的學習欲望。因此,我將會利用本學科這一優勢,拓展學生的知識技能,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和對自我的責任感;拓展教學活動空間和活動內容;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應用中學習,并主動參與社會、生活,為學知識、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操作平臺,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可能。
三、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應運而生的新型課程。所謂綜合實踐活動,主要指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一類新型課程。具有以下特點:
1、基于興趣與直接經驗。
2、回歸生活世界。
3、立足實踐。
4、著眼創新。
5、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
。1)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
(2)強調知識的聯系和綜合運用。
(3)注重過程。
(4)強調開放。
。5)重視師生互動。
四、活動目的要求:
1、結合語文、數學的學習舉辦各種實踐活動,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嚴謹治學,積極進取的精神。
2、組織開展文體活動,逐步培養健康向上、熱愛集體、積極參與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3、鍛煉學生克服困難、解決矛盾的毅力,使學生逐步樹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需的責任感和信心。
4、從小養成學科學、會科學、用科學的學習意識,激發學生動手動腦的欲望。
5、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培養科技小能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6、教育學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7、通過小實驗,提高學生的認識,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以致用。
8、培養學生愛美、審美、創造美的情趣。
五、活動重點、難點:
1、從小養成學科學、會科學、用科學的學習意識,激發學生動手動腦的欲望。
2、培養科技小能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愛美、審美、創造美的情趣。
3、通過小實驗,提高學生的認識,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以致用。
六、活動措施:
1、在課堂教學上,形式多樣化,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加強理論聯系實際,啟發學生的動手技能。
3、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在藝術、文娛的氛圍中得到美的熏陶,引導學生感受美、創造美。
4、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創造性思維與發明方法的訓練。
5、以指導學生實踐為主,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6、因地制宜,創造條件讓學生實踐操作。
7、與家長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8、多表揚,少批評,給予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觀看科技博覽,學習制作。
9、讓學生自我評定,互幫互助學,并組織進行課堂表演或競賽。
10、結合實際操作,加強直觀認識,能夠極容易地學知識
七、課時安排
周次
時間
內容
課時
1
2.25—2.26
今天我們去采訪
1
2
2.29—3.4
學會總結與交友
1
3
3.7-3.11
身邊標志我了解
1
4
3.14—3.18
我給標志來分類
1
5
3.21—3.25
班級標志我設計
1
6
3.28---4.1
早餐情況我調查
1
7
4.5—4.8
日常早餐我設計
1
8
4.11—4.15
營養早餐我來做
1
9
4.18—4.22
漂亮的白玉蘭
1
10
4.25—4.29
美麗的牡丹花
1
11
5.3—5.6
可愛的小蝴蝶
1
12
5.9—5.13
了解風箏
1
13
5.16—5.20
制作風箏
1
14
5.23—5.27
放飛風箏
1
15
5.30—6.3
植物的繁殖方式
1
16
6.6—6.10
扦插月季
1
17
6.13—6.17
桃樹的嫁接
1
18
6.20—6.24
了解志愿活動、體驗志愿工作
1
19
6.27—7.1
志愿活動巧設計
1
20
7.4—7.8
期末測評。
1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2
一、學情分析
本年段學生共264人,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和貫徹國家《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以本地區的自然、歷史、人文為研究背景,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實驗為基礎,以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科有效整合和教師文化溝通,幫助學生學習、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更新教師與學生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形成區域辦學特色而不懈努力。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三、教學方法設計
1自主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體驗。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教師的教學應有利于學生自主活動的開展和深化。
2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創設十分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享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在時間的安排、主題的確定、方法的運用和成果的表達方面有相當大的靈活性,為學習者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廣泛的空間,從而形成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
3實踐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有豐富材料和真實的情景,主張學生在“做中學” 。學生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直接經驗和情感體驗。這些新經驗與原有的概念和技能相互作用,最終形成可應用的個性化理論、模型和技能。
4綜合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從學生身邊的事物或問題出發,形成跨越諸多學習領域的活動,以利于知識的融會貫通和多角度、多層面地思考問題能力的形成。通過親身的實踐,使學生了解和關心社會,了解和探索自然的奧秘并形成綜合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以問題向學生質疑,學生通過操作來找出答案,小組合作匯報的形式匯報尋找問題的答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加以糾正和示范,學生練習鞏固。
四、內容安排
本學期主要以“海西平潭”為大主題,主要安排如下:
2月期初對平潭資料搜集
學生主要通過網絡搜集文字資料,通過采訪父母,親朋等,了解平潭過去發生的故事,
3月平潭的歷史
學生主要通過網絡搜集文字資料,通過采訪父母,親朋等,了解平潭過去發生的故事,通過現場拍攝照片,民間搜集舊照片,網絡搜集圖片等方式完成對平潭歷史的研究。
4月研究平潭現狀及未來
學生主要通過走訪附近的相關單位,實際考察了解,詢問自己的親朋好友,了解平潭的現狀,通過網絡了解更多知識,對現狀進行剖析,對未來提出大膽的猜想。
5月 開展圖片資料展
將研究資料,圖片等進行展覽 使周圍同學都能對平潭有更深刻的了解。
6月期末匯總
學生對資料進行補充和完善,分類整理。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3
一、班級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活動內容:
根據綜合實踐課程的本質特征,結合《話說溫州》與本校學生實際,本學期主要主要針對《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這個課題開展活動。
三、活動目標:
1、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系,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3、培養學生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和勇于實踐的精神,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使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法的變革。
4、指導學生學習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操作方法,利用網絡收集、整理和處理信息,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
四、活動的具體實施:
1.小組活動形式。研究小組一般由3~5人組成,學生自己推選組長,定期開展活動。研究成員要學會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務。
2、個人獨立探究。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實際情況自己獨立完成某一探究活動。
3、班級集體探究。當學生圍繞一個主題通過一段時間的探究活動,收集資料活動后,可以進行全班集體討論研究,交流大家收集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進行思維碰撞,推動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深入研究。
五、活動措施和注意事項:
1、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2、善于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3、、適當降低活動內容的難度,既做到全面參與,又能讓學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解決問題。
4、考慮到學生年齡小,不易組織管理,且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安全意識,活動的開展應以小組活動或集體外出為主,并爭取家長協助。
5、應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6、充分利用家庭和社會資源,幫助學生順利開展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4
一 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必修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本學期,我將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 課程目標
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的樂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 課程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個方面。在活動中,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倡導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方式滲透于活動的全部內容之中。四個方面的內容是以配合的形態呈現的。因此,我將依據學校特色活動,地方特色,以及時令,季節等,共同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
四 教學措施
1 重視發展性教學評價方法的運用。強調評價過程化,重視兒童在活動中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重視兒童活動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意等;強調評價多樣化,如:主體多樣化,角度多樣化,尺度多樣化;強調質性評價,強調日常觀察過程,強化專題性探究過程,建立成長記錄袋,實施階段性評價。
2 開發教學資源,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使本課程教學走向家庭、社會,真正走進學生的實際生活,體現該課程的開放性、實踐性。
3 拓展教學空間,不局限于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盡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4 重視教學反思,在反思中與學生共同成長。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5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和貫徹國家《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以本地區的自然、歷史、人文為研究背景,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實驗為基礎,以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科有效整合和教師文化溝通,幫助學生學習、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更新教師與學生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形成區域辦學特色而不懈努力。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有六個單元,共二十三課。主要內容有神奇美妙的網絡世界、用計算機寫文章、制作表格作品、制作校園文化之窗、口香糖的危害、汽車與社會進步、尊重科學面對地震、多彩的建筑、科學與迷信、配制盆花營養土、自行車的保養、包餃子以及拇指扣。本冊有四個單元講計算機的Word文檔和表格制作,培養了學生簡單的網絡操作知識。
三、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教學方法設計
1、導活動課程應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體驗。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教師的教學應有利于學生自主活動的開展和深化。
2、笨放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創設十分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享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在時間的安排、主題的確定、方法的運用和成果的表達方面有相當大的靈活性,為學習 者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廣泛的空間,從而形成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
3、筆導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有豐富材料和真實的情景,主張學生在“做中學” 。學生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直接經驗和情感體驗。這些新經驗與原有的概念和技能相互作用,最終形成可應用的個性化理論、模型和技能。
4、導活動課程應從學生身邊的事物或問題出發,形成跨越諸多學習領域的活動,以利于知識的融會貫通和多角度、多層面地思考問題能力的形成。通過親身的實 踐,使學生了解和關心社會,了解和探索自然的奧秘并形成綜合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以問題向學生質疑,學生通過操作來找出答案,小組合作匯報的形式匯報尋找問題的答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加以糾正和示范,學生練習鞏固。
五、教學評價方案
1、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范,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2、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3、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4、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必將徹底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5、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新的評價觀念和形式,注重形成性評價,評價重點不在于成果和水平,而強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態度、探究欲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人機交流能力等方面的進步。我們反對用量化手段對學生進行分等劃類評價,而應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
6、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評價重點應在學生的需要層次和發展水平上,應該是以過程性評價為主,形成性評價為輔。評價時應突出對學習過程的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現;綜合實踐能力及創新精神的生成。它是一種以自我為參照物的評價,很難用一把尺子來衡量。評價的主要途徑有匯報、成果展示、體會與反思等。評價的方式有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
六、教學進度
教學進度(20xx—20xx學年上)
周次
時間
教學內容
課時
1
9.3-9.8
第1課第2課
9.10-9.15
第3課第4課
9.17-9.22
第5課第6課
9.24-9.29
第7課第8課
10.1—10.7
國慶節
10.8-10.13
第9課第10課
10.15-10.20
第11課第12課
10.22-10.27
第13課第14課
10.29-11.3
第15課第16課
11.5-11.9
第17課
11.12-11.17
第18課
11.19-11.24
第19課
11.26-11.30
第20課
12.3-12.7
第21課
12.10-12.14
第22課
12.17-12.21
第23課
12.24-12.28
考試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6
一、指導思想
高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有關環境資源的知識,尋找并記錄身邊的環境資源,培養學生考察祖國的地理、人文環境等,發展對社會的責任感,珍惜和保護地球資源的情感。知道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并身體力行。
2、通過調查、訪問,查閱資料,實踐操作,學會獲取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信息和傳遞信息。在活動中,讓學生通過實踐,發展搜集、處理信息能力。
3、通過了解網絡知識,使學生初步了解到人們與電腦的關系,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從而增強學生合理使用電腦的意識,做到健康文明地上網。
4、通過學習插花知識活動,提高審美情趣。
5、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與豐富經驗。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6、學習初步的科學研究、發展研究問題及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教學措施
1、組織引導學生接觸大自然,欣賞自然,豐富對自然的認識,發展對自然的熱愛情懷。使書本知識在運用的過程中成為活知識,使實踐能力和創造性得到培養。
2、增加勞動科技含量,賦予勞動教育更多發明創造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將發明創造賦予動手實踐的過程,使勞動技術變得更有生命力。
3、幫助學生發展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學會與人合作發展人際交往,養成合作品質,融入集體,搜索整理資料。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7
一、基本情況分析
四年級學生經過系統的學習,在知識、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與進步,他們對于課上的要求都能認真的完成,小組實驗、研究、調查及制作等都能較好的配合。課堂上他們動手動腦都很積極,一些常規已經基本養成并且紀律也相對穩定,這些為新課程的學習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為繼續學習進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礎。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本學期的短線活動內容是心靈驛站、親近自然、健康快車、社會頻道、制作天地。長線活動是普通話.
二、指導思想和目標
以《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為指導,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素質,開發人的潛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和諧的、充分的發展為宗旨,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制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進而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傊ㄟ^各種途徑和有效的實踐方法,使學生真正得到綜合素質的提高,使新課程健康、快步的發展。
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總目標: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等“五自”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具體目標:
1、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了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探究活動等一些基本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教學措施
1、學習理論,明確目標
組織教師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論叢書《綜合行學習的理論和實踐》和《新課程標準解讀》。繼續保持每周的學習討論活動,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學習理論,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斷完善綜合實踐活動,逐步形成比較完整規范的校本課程。
2、創設情境,產生課題
在教學中,每位教師要根據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創設問題的情境,播下問題的“種子”,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產生研究的欲望。激發學生對自己生活中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進行觀察、發現和思考,制訂活動方案,自主探索,自主研究從而解決問題。教師對課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鉆研,做到心中有數。
3.開發資源,實踐體會
一是開發學校資源,如開放圖書室、閱覽室;重視信息技術教育,教會學生圍繞主題在網上搜尋資料。二是開發社區資源,定期組織學生到企業、村居進行采訪、調查,聘請社會各界人士和家長擔任校外輔導員,定期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4.積極反饋,實施評價
這學期我們要繼續作好材料袋的收集整理,尤其是在“評價”這一塊,使綜合實踐活動贏得家長和社會的支持。評價從四個方面進行: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指導老師評價或社會評價、家長評價。這種評價為學生與教師提供一種“自我反思”的“參照”,讓學生和教師根據這種反思性評價“標準”自主描述,來達到評價的目的。
五、具體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8
一、指導思想
我們要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二、目標
注重發展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表達與交流的能力,發展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具體包括:
1.增進學生對自然的了解與認識,逐步形成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2.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和服務社會,增進對社會的了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并形成社會責任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任的生活態度。
4.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養成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信息素養和技術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三、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確定各班活動主題: (第1--3周)
2、分小組: 每各班都分成五個小組。
3、各班制定活動計劃(各班組長負責)。
4、學習“如何進行綜合實踐調查活動?”的相關知識。
第二階段:開展調查。(第4--8)
1、 各組按計劃展開實踐調查活動。
2、 針對各班進行相關知識學習培訓。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匯總資料,撰寫調查報告。(第8—9周)
1、 各小組匯報、交流。
2、 組長負責撰寫調查報告。
第四階段:宣傳、評價(10—13周)
1、設計宣傳計劃。
2、制作宣作品,展開宣傳。
3、學生總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9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種研究性活動,也是一種通過實踐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結合有關學科活動(環保教育、安全教育、創新教育、法制教育、時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注重開發社區資源,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重點,注重學生體驗的獲得,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目標要求:
以學生為主體,貼近學生生活,運用其所學知識,引導學生進入主動探究知識,親身體驗實踐活動中的苦與樂,激發和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增強學生探索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發展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并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三、活動內容:
選擇和組織以學生為核心,主要圍繞三條線索開展活動:
、賹W生與自然的關系
、趯W生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
、蹖W生與自我的關系。范圍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
四、實施要點:
1、學生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動。
(1)說說自己在家庭與班級中角色。
(2)簡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興趣愛好與特長。
(3)經常保持個人整潔,保持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并能維護學校的秩序與整潔衛生。
(4)經常參加洗衣、做飯、洗碗、整理打掃房間等家務勞動。
(5)懂得一般生活禮儀及平常相關表現。
(6)了解自己與家庭、社區環境的關系,并能說出自己的角色。
2、社區服務實踐活動。
(1)體會參加社區服務的意義,撰寫心得體會。
(2)了解自己所在社區鄰里的情況,開展適宜的鄰里交往與鄰里服務及社區服務。
(3)熟悉各種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并幫助自己和他人。
(4)了解認識相關社會行政機構及其功能,了解社會資源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和重要性。
3、戶外休閑與探索活動。
(1)觀察戶外生活中自然現象的變化。
(2)計劃適合學生的戶外休閑活動,并逐步學習野外生活生存能力。
4、人際關系與溝通活動。
(1)述說自己與家庭人溝通的方式,體驗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2)說出自己與他人相處的經驗、體會。
(3)參加各種團體活動,了解自己所屬團體的特色,樂于表達自我并愿意與人溝通,養成互相關心與遵守紀律的習慣。
5、環境教育活動。
(1)觀察家庭與學校周邊的環境,了解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系。
(2)探討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危害,討論如何保護和改善環境。
五、具體安排
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教學進度表
(xx—xx學年第一學期)
周次
教學內容
一走進技術世界
二家政釘紐扣
三家政縫沙包
四家政縫鞋套
五家政縫鞋套
六家政針線拓展
七主題研究活動
八主題研究活動
九主題研究活動
十技術初步泥塑工藝欣賞
十一技術初步我喜愛的蔬果
十二技術初步我喜愛的蔬果
十三技術初步捏泥碗
十四技術初步泥筆筒
十五主題研究活動
十六主題研究活動
十七技術初步相框
十八技術初步儲蓄罐
十九技術初步組合筆筒
二十拓展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10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種研究性活動,也是一種通過實踐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結合有關學科活動(環保教育、安全教育、創新教育、法制教育、時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注重開發社區資源,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重點,注重學生體驗的獲得,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目標要求
以學生為主體,貼近學生生活,運用其所學知識,引導學生進入主動探究知識,親身體驗實踐活動中的苦與樂,激發和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增強學生探索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發展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并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共同探索的團隊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三、活動內容:
選擇和組織以學生為核心,主要圍繞三條線索開展活動:①學生與自然的關系。②學生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③學生與自我的關系。范圍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
四、實施要點
1、學生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動。
(1)說說自己在家庭與班級中角色。
(2)簡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興趣愛好與特長。
(3)經常保持個人整潔,保持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并能維護學校的秩序與整潔衛生。
(4)經常參加洗衣、做飯、洗碗、整理打掃房間等家務勞動。
(5)懂得一般生活禮儀及平常相關表現。
(6)了解自己與家庭、社區環境的關系,并能說出自己的角色。
2、社區服務實踐活動。
(1)體會參加社區服務的意義,撰寫心得體會。
(2)了解自己所在社區鄰里的情況,開展適宜的鄰里交往與鄰里服務及社區服務。
(3)熟悉各種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并幫助自己和他人。
(4)了解認識相關社會行政機構及其功能,了解社會資源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和重要性。
3、戶外休閑與探索活動。
(1)觀察戶外生活中自然現象的變化。
(2)計劃適合學生的戶外休閑活動,并逐步學習野外生活生存能力。
4、人際關系與溝通活動。
(1)述說自己與家庭人溝通的方式,體驗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2)說出自己與他人相處的經驗、體會。
(3)參加各種團體活動,了解自己所屬團體的特色,樂于表達自我并愿意與人溝通,養成互相關心與遵守紀律的習慣。
5、環境教育活動。
(1)觀察家庭與學校周邊的環境,了解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系。
(2)探討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危害,討論如何保護和改善環境。
五、時間安排
時間課題
第1至第3周有趣的紙世界
第4、5周錢幣、歷史、生活
第6、7周校園里的浪費現象
第8至第10周生活中的藝術
第11至第13周我是社區小主人
第14、15周我為交通繪藍圖
第16至第18周小導游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11
綜合實踐活動是現代教育中的個性內容、體驗內容和反思內容,與傳統教育片面追求教育個體的發展、共性和知識有所不同,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生態化空間。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我們來看看。
一、學生基本情況:
小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的有關要求,結合學?萍继厣,以綜合為特征,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化素質教育,形成學校辦學特色。
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 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
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 知識目標:了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 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寫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 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收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 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創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四、具體工作:
結合教材開展教學活動。
1. 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2. 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3. 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并制定好實施計劃。
4. 整合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四大領域。
5. 綜合實踐活動各領域內容整合的基本要求:
第一:把握綜合實踐活動各指定領域共同的價值追求。
第二:把握各領域之間的內在聯系,注意各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延伸。
6. 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
五、豐富綜合實踐活動小學生活動的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要倡導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在每一項活動主題的實施過程中,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進行活動設計、資料搜集、調查、考察、參觀、訪問、實驗、測量、服務、制作、社會宣傳、演示、表演、總結、交流、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活動方式的多樣化,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各領域之間的整合。
六 、存在的問題及想法:
在活動中,由于缺少很多實踐器材,嚴重影響和制約活動的開展,特別是影響到活動質量的提高。在我們農村學校就顯得格外突出,也是急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們希望得到國家的支持與幫助,早日把實踐室、實踐基地建立起來,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活動環境。
總之,本年度我們對學生的活動要加強指導與幫助,讓孩子在活動中得到進步與發展,建立創新精神與獨立生存能力。讓綜合實踐活動課成為孩子成長的夯實機與提升機。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12
一、指導思鄉:
“綜合實踐活動”是為了改革中國教育弊端而提出的一種新型課程,其目標在于通過活動,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并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根據綜合實踐課程的本質特征,結合學生實際等因素,確定我校五年級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題為1、各活動的時間2、估測樹葉的面積。
二、總體目標:
1、用最簡分數表示一天中每項活動所用的時間占全天的幾分之幾,鞏固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約分等知識。增強學生的時間緊迫感,懂得珍惜時間。了解分數在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2、通過估計樹葉的面積,算出一棵樹所釋放的氧氣能滿足多少人呼吸的需要。讓學生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
三、活動安排:
1、各活動的時間(2月——3月)
(1)通過錄像、故事等方式介紹魯班教子故事,引出主題。
(2)圍繞活動主題,展開討論,你想研究哪些內容,計劃開展哪些活動?(從學生的討
論中教師找到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出相應的集中)
(3)根據學生的實踐情況,由學生自己研究形成初步方案。研究方案可以是:記錄一天
中每項活動所用的時間等等。
。4)學生自行設計一張表格,將所記錄下的各活動時間填入表中。
(5)算出各項活動所用的時間占全天的幾分之幾。
(6)用分數知識進行全班交流,介紹心得體會。
。7)每一小組圍繞研究主題出一期手抄報。步驟:確定主題、組員分工、選擇材料、合作出報。教師作相應指導。該手抄報主要體現這一階段學生讀書成果。組織一次手抄報展評,評出優勝獎。
。8)用自己的行動感染家里的人和周圍的人,讓大家明白時間的寶貴。
2、估測樹葉的面積(4月——5月)
。1)用各種手段了解全球空氣污染的情況(如:查書籍、上網、詢問等)。
(2)戶外學習:選擇樹葉。注意點:①采樹葉時不要傷害樹。
、跇淙~要選擇有代表性的,不能太大或太小,為了更準確,選擇5片樹葉
(3)進行估策:教師提出可以將樹葉描在紙上,再用透明方格紙放在上面進行估策,還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其他方法進行估策。(為了方便計算,每片樹葉的面積可以適當的四舍五入)。
。4)運用數學方法計算,如果一棵樹有10000片樹葉,估計這棵樹的樹葉總面積以及釋放的氧氣能夠滿足多少人呼吸的需要。用這一系列的數字來警醒學生,使他們受到震撼。(樹葉只有在光照下才會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5)交流心得,結合所了解的空氣污染情況,說說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教師總結。
(6)出一期板報,并進行一次關于保護環境的數學手抄報比賽。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13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通過實踐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通過學習本套教書,了解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增進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識,激發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提升文化素養和思想品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以學生為本,重在實踐、重在體驗、重在提高、重在發展的宗旨,特對本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活動目標: 1、組織學生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范,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2、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提高通過探究活動來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 3、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態度,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習慣。
二、活動內容 1、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組織開展以“實驗探究”、“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為核心的科學探究活動及技能活動。 2、利用課間操、升旗儀式、重大節日、法制報告等方面的活動, 教育學生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大事,遵守學生守則,養 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學生的組織觀念和集體觀念,增強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和社會責任感。
三、教學方法及措施 1、認真組織教學,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按計劃實施教學活動。 2、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及時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3、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14
一、目的意義:
根據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新標準提出的教育理念,結合物理學科特點,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立足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著重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1、創新的物理小制作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使物理、數學等學科抽象原理的問題生動、形象地再現。
2、豐富課余生活,為研究性學習奠定基礎。
3、為物理,數學等學科教學提供實用的教學工具;
4、創造靈活、輕便、美觀的儀器;體現儀器在知識運用過程中直接、實用的特點。
二、課程特點:
1、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和加深。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切實培養學生協作能力。
3、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的實踐能力是課程實施的重點。
4、評價的本質功能在于促進發展。
5、讓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挖掘學生的潛力。
三、活動安排活動課題:
自制土電話、橡皮筋吉他和小孔成像儀。
活動方式:
(一)在講授完“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后即可布置學生思考并準備各種材料。在活動課上利用學生準備的紙杯和細線(金屬絲)等材料制作土電話。在制作之前,師生共同探討土電話的原理,由此分析利用哪些材料及制作過程中需注意哪些問題才能使土電話的傳音效果更好。形式可以是個人制作也可以是小組制作,但教師需對小組制作的情況進行重點監控,以防止部分學生不投入活動中而沒有得到相應的鍛煉。
利用學生做好的土電話進行游戲,根據傳聲效果好壞和是否有新意等因素進行評價。
(二)即布置學生根據教材思考如何制作橡皮筋吉它,并積極進行材料的準備。在活動課上師生共同討論得出橡皮筋吉它發出不同音調的原理,從而共同得出制作過程中應注意的細節,如何使發音效果更好等。之后,學生利用準備好的長方形(正方形)紙盒和橡皮筋等材料制作橡皮筋吉它。
學生做好后,進行彈奏,比較發音效果,并進行考核評比。
(三)學了光沿直線傳播后,即布置學生根據教材思考如何制作小孔成像儀。在活動課上先由師生進行討論:小孔成像儀成像的原理,進一步探討如何才能使其成像更清晰等,并得出在制作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然后學生利用準備好的長方形紙盒、針、蠟燭和火柴制作小孔成像儀。教師注意過程監控。展示學生的作品,并進行評價。
讓學生總結經驗教訓,并寫出活動報告。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15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指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的一類新型課程。開設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和對自我的責任感;拓展教學活動空間和活動內容;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應用中學習,并主動參與社會、生活。為學知識、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臺,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二、情況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正在逐步由兒童期邁向少年期。在這個時期,廣闊無邊的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內心世界都等著他們去探索。他們有著強烈的探究心,但因社會經歷有限,再加上他們的思維能力還有待加強,他們看世界的方式方法需要加以引導。因此有必要進一步開展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出素質全面、個性鮮明、富于創造力、適應發展的現代青少年
三、教學目標:
(一)總體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了解一些性別差異的知識,體驗成長的快樂,培養積極進取的健康心理。并能掌握一些常見病、小傷害的預防和臨時處理方法。
2、讓學生具備環保意識,知道環保應從自己的身邊做起;引導學生關注國際問題,關注地球,關注宇宙,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3、通過訪問、調查等實踐活動,培養他們好奇、競爭、合作、分享、關愛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4、繼續組織學生研究生活中的問題,了解其中的基本原理,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形成主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具體目標
1、心靈驛站:
(1)讓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了解并掌握與他人友好相處的方法,做到公正、互助、誠信。
。2)感受父母對我們的愛,學會與父母在情的溝通,愛的交融中進一步增進感情。
(3)幫助學生逐步認識男女之間的性別差異,了解一些性別差異的知識,并引導他們與異性健康交往,正常友好地相處,增進同學間的深厚友誼。
2、動手實踐:
(1)帶領學生充分利用綜合實踐活動室——烹飪室做一些生活實踐活動。如包餃子,做水果拼盤。
3、親近自然
。1)讓學生知道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這里有與我們息息相生的山川河流,也有我們的朋友——各種動植物,它們是人類生存的基礎、發展的源泉。
。2)認識、了解我們的朋友——鳥,會制作“小鳥的家”,能愛鳥護鳥。
4、健康快車:
。1)讓學生知道學會生存,生存必須健康,健康才能更好地生存。
。2)學會“講究衛生、預防疾病、安全避險、自救自護”,從而增強、提高自己應對困難和處置危險的本領,快快樂樂的健康生活著。
(3)了解常見病、小傷害的預防和臨時處理方法,學會一般的應急處置本領。
四、活動安排
略。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03-25
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計劃03-30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08-15
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計劃08-21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08-08
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計劃01-28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07-20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設計04-27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范本05-28
關于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