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合集五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擬起計劃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5篇,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
指導思想:在本學期教學中,我將在全面貫徹數學課程標準的前提下,根據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結合本地區、本班級的實際情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探索適合于新時期課程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并用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檢驗教材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對教材的建設作出貢獻。
教材簡析: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10以內數 的認識、認識圖形、分與合、11~20各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進位加法、 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本冊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 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 、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 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較長短、高矮、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 比較;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等。這里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 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學習數與運算等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 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
教材重點: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 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 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 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 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教材難點:
1、會讀寫20以內的數。
2、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
3、理解20以內各數的組成,初步領會“個位”和“十位”的含義。
4、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進位加法。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打開學生學習竅門。
2、掌握解題技巧,開拓解題思路。
3、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4、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教學手法: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為導向,提供教學互動方法。
教學設想及措施: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 參加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 求難、求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教學進度安排:
一、數一數 1課時
二、比一比 1課時
三、分一分 2課時
四、認位置 1課時
五、認識10以內的數 8課時
六、認識圖形(一) 2課時
*有趣的拼搭 1課時
七、分與合 6課時
八、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8課時
九、認識11~20各數 5課時
十、20以內進位加法 10課時
十一、期末復習 4課時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2)班有42人。雖然大部分入學前,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特別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而且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天真可愛,對學校的一切都覺得好奇,從“游戲”到“學習”的轉變,使他們對“學習”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別是在新鮮感過后,同時也對學習存著一種壓力。他們有著兒童散漫、好動的天性,有著極強的可塑性。這些孩子大部分家里都很寵愛,養成了他們的任性、自私、嬌氣、自我等一些不良習慣。大部分孩子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行為習慣比較隨意,有的上課把腳放在凳子上的。因為是剛進入一年級進行學習,課堂常規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的過程,怎樣收拾書包、怎樣擺放上課用的學習用品、怎樣舉手回答問題、什么是課堂作業、什么是家庭作業、怎樣記家庭作業,上課什么時間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這個學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習慣的,特別是良好的聽、說、讀、寫和獨立思考的習慣,都是需要我們開始進行引導和培養的。這些孩子對數學有很強的學習欲望的,有較好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這一學期以在課堂上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動靜結合,多表揚鼓勵,不斷強化學生的課堂常規,保護、發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知識結構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數學樂園、總復習。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以及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除了認數和計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位置,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的內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
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綜合與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全冊重、難點:
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
五、全冊課時安排:共計約61課時
1、準備課數一數 比一比????????約3課時
2、位置????????????約3課時
3、1—5的認識和加減法??????????約10課時
4、認識物體和圖形?????????????約3課時
5、6—10的認識和加減法??????????約21課時
6、11—20各數的認識????????????約4課時
7、認識鐘表???????????????約2課時
8、20以內的進位加法????????????約12課時
9、總復習????????????????約4課時`
六、完成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學習的常規、培養和訓練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從擺放學習用品起,怎樣聽講、怎樣書寫、怎樣記作業,以及簡單的檢驗作業的方法等都是學習習慣的內容。課堂上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建立一個良好的開端,以后的學習中仍應充分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將這一目標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
2、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
學生剛剛入學,對一切都很陌生,教學是要注意根據孩子年齡特征,設計一些孩子感興趣的環節,如游戲,故事,比賽等,注意從生活中找素材,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教學中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豐富學生的感性積累,發展學生的數感和初步的空間觀念。通過提供具體的學習
情境,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活動,鼓勵每個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
3、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教學。
剛入學的學生個體差異相對較大,可能有些學生已經不同程度地具備了一些簡單的數學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和進度做適當的調整,創設豐富有趣的學習活動,以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應從學生的發展狀況和具體需要出發組織教學,既關注個體又不影響全體。
4、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比如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時,大部分孩子已經會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但不能夠把題意表述清楚,所以教學時重點就要放在培養孩子口頭表達能力,讓他們把話說完整;提高孩子的計算速度等。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5、做練習、寫作業是數學課堂教學中鞏固知識、習得技能的必要環節。
。1)、發現困難生要及時幫助,利用各種形式激發興趣。
。2)、積極開發學生對學習興趣,利用情境培養學習數學的愿望。
(3)、鼓勵學生多提問,多發言,對優秀的表現要及時表揚,利用獎章制度樹立班級學習榜樣,結合班級的評比制度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認知水平處于啟蒙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由于學生所特有的年齡特點,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以形象思維為主。從整體上看一年級學生都比較活躍,大多數學生上課基本上能夠跟上教師講課的思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個別孩子經常思維游離于課堂之外。學習習慣比較隨意,可塑性較強,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
對于他們數學知識和能力掌握情況的分析
1、對于一年級的數學學習,新生無論在數學知識上還是數學能力上都有所準備。
就數的認識來看,新生二十以內的數數非常流利和連貫,可以正數倒數。
學生在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識準備的原因之一是學生受過這方面的訓練,在幼兒園中大部分學生學習過十以內的加減法,同時在一些家長在家中也進行過輔導,另一方面,數數和十以內數的分解組合學生在生活中有機會使用,因此這方面的準備比較好。
2、在數的計算中,學生對于十以內數的計算較為熟練,這和學生的生活需要、學習需要有關。
3、新生在數感方面的發展是不平衡的。
數感——學生對數的意義理解有一定困難。
通過個別訪談,了解到學生對于蘊涵在實際生活中的數的意義的理解較為準確,例如對于“你的小組中有幾個小朋友,從前往后數,你是第幾個,從后往前數,你是第幾個,第幾個小朋友是誰”這樣的問題,學生的解答沒有問題,都能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回答,但是對于圖形,學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這可能是學生對圖形的認識造成了對數的基數序數意義理解的干擾。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學生關注的范圍比較小,角度單一。
針對以上情況,我本學期的任務主要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喜歡上課,喜歡數學。在課堂上,我充分利用教具,運用各種小游戲讓學生掌握數學技能和數學知識。
二、教材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立體圖形,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解決問題,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
除了認數和計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位置,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的內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材簡析
原實驗教材的內容安排,以《標準(實驗稿)》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適當擴展知識的范圍,注重內容的豐富性和開放性,體現鮮明的時代感。本次教材修訂與實驗教材相比較,其主要變化體現為如下幾點。
為了加強學生學習的準備性,設置了“準備課”單元。準備課單元的內容為實驗教材的“數一數”單元和“比一比”單元的“比多少”內容合并而成。設置準備課的目的在于了解學生數數的情況和經驗。通過具體事物的數量比較,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事物的多少,為后面學習正確數數和比較數的大小做好準備。而實驗教材“比一比”單元的“比高矮”“比長短”與數學學習的關系不大,因而被去掉。
“數與代數”的內容與編排結構與實驗教材的基本相同。
“圖形與幾何”的內容和編排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是將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的“位置”單元提前到一年級上冊,保留了其中的“上下、前后、左右”,體現了準備性。二是對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認識物體和圖形”單元和一年級下冊“圖形的拼組”單元進行整合,將認識立體圖形及立體圖形的拼組等內容安排在一年級上冊,將認識平面圖形和平面圖形的拼組安排在一年級下冊;分散了一年級上冊圖形認識的教學難點。
“統計與概率”的內容和編排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將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分類”單元的教學內容移到一年級下冊,與統計結合編排形成“分類與整理”單元,體現分類與統計的關系。在一年級上冊中只對數據的收集、統計圖表進行了一定的滲透。
“綜合與實踐”的編排有所調整。一是根據一年級學生學習特點和所學內容及實踐經驗,一年級的每冊教材只編排了一個“綜合與實踐”的主題活動。二是對一年級上冊的“數學樂園”活動進行了重新設計,加強了綜合性和實踐性。
四、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綜合與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11、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知道數學與環保與環?茖W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并培養學生養成“愛綠護綠”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重難點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六、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2、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3、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4、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全冊教材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漢語拼音”“識字”和“課文”四個部分組成。為了方便識字和閱讀,生字和課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共兩部分,主要通過圖畫讓初入學的兒童掌握正確的讀書、寫字的姿勢,重視用眼衛生并在實踐中養成“姿勢不對不讀書”、“姿勢不對不動筆”的良好習慣,另外就是使學生從小學會愛惜學習用品。
2、漢語拼音,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能默寫聲母、韻母并抄寫音節,在四線格上寫得正確、工整。
3、識字,分2組編排,每部分每課都配有一幅情景圖,這樣按排不僅能使學生情景圖集中識字,而且還能幫助學生認識事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課文,共安排14篇課文,分6組編排,每篇課文均由圖、文、生字表、練習、筆順圖、描紅六部分組成。14篇課文中隨課文教學識字305個,寫字168個,課文部分具有頭緒簡、篇幅短、內容新、插圖美、作業準的新點,具體表現在:(1)入選課文篇幅短,而且題材廣泛,內容生動活潑,插圖新穎有趣。(2)每篇課文均為全文注音,這樣安排既可復習漢語拼音,幫助學生識字,也有利于進行朗讀、背誦、訓練、培養閱讀能力。(3)課后練習都是兩次,一次是朗讀,背誦或復述,一次是有關漢字基本筆畫的學習和按筆順描紅。另外,每組課文之后安排了一個練習,練習的內容包括認讀生字,鞏固漢語拼音,復習筆畫、筆順,進行詞、句訓練和說話訓練。6個練習自成系列又具有相對獨立性。
二、班級概況:
全班學生入學不久,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于形成的初步時期。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了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對于學習更說不上什么“勤奮、鉆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
三、教學要求:
1、學習習慣:
。1)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認對、讀準聲母、韻母。
。2)能準確地拼讀音節。
。3)能說出聲調符號的名稱,讀準四聲,學讀輕聲。
。4)認識四線格,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3、識字寫字:
(1)培養寫字興趣和良好寫字習慣,準確認讀305個生字。
。2)說出基本筆畫的名稱。
。3)能按筆順在四字格里書寫、默寫168個生字,做到書寫正確、規范,姿勢端正、卷面整潔。學會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寫字。
4、口語交際:
(1)能看圖用一句完整的話或幾名連貫的話回答問題。
(2)能按照圖意用幾句連貫的話講一件簡單的事件。
。3)能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聲音清楚,態度大方。
5、閱讀:
(1)能聯系課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和句子弟兵的意思。
。2)認識句號、問號、感嘆號,能讀出陳述、疑問、感嘆等不同的語氣,能正確讀出長句子中的停連、輕重。
。3)朗讀、背誦、指定的課文,分出角色朗讀對話。
。4)正確地復述課文、語句連貫。
(5)能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準備課, 10以內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數學樂園;認識圖形(一),活動園地;11~20各數的認識, 2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最簡單的加減法應用題,我們的校園,數學實踐活動;總復習。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在本學期,我將更深刻地學習會議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認真學習和鉆研教材與《數學課程標準》。多讀課改知識,多參加課改活動,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力爭把工作搞得更好。
1、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ㄒ唬⒅R和技能方面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熟練地掌握10以內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校
3、使學生初步認識=、>、<三種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校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和減法的含義,直觀地了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法與減法的關系,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式題。
5、使學生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法一步計算的圖文應用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會列出算式,注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能看實物或直觀圖口述題意,簡單的講述和與求剩余的數量關系。
6、使學生直觀地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對這些圖形有初步的了解。
7、結合主題圖和插圖及有關數據,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做題,正確計算,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
。ǘ祵W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孝位置關系、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ㄈ、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ㄋ模、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使學生從小養成認真學習、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每月進行作業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有關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合集五篇】相關文章:
有關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合集九篇03-16
有關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3篇02-05
有關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六篇03-04
有關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4篇02-24
有關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6篇03-11
有關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三篇03-07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合集五篇03-02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合集九篇02-26
有關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集錦9篇03-10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模板合集六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