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學期歷史教師教學計劃(通用5篇)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又有了新的學習內容,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后的教育教學方法。但是教學計劃要寫什么內容才能讓人眼前一亮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三下學期歷史教師教學計劃(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三下學期歷史教師教學計劃1
以“導向正確、方法科學、全面扎實、問題中心、主題鮮明、訓練高效”為指導,立足基礎,著眼能力;立足“綱標”,活用教材;突出重點,強化主干。在重視使學生建立全面、扎實的基礎知識,構建科學、系統的知識結構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歷史知識、進行知識遷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整個教學(備考)的活動中,團結協作,刻苦鉆研,精益求精,開拓創新!
一、學情分析
大部分學生歷史基礎知識不扎實,對歷史的學習方法還不能比較好地掌握,答題不規范;學習習慣還沒有真正養成。具體表現為:①尖子不尖,尖子生雖有一定的基礎,但學科優勢不明顯,需要重點培養;②“尾巴較大”,這部分學生上課不認真,考試不在意,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③學生總體上有較大的潛力,但歷史學科思維相對較弱,需要加大挖掘。這些都需要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共同努力,加強管理,積極配合,努力提高,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提高備考意識,提高復習效果和質量。
二、復習目標
通過三輪復習,達到對基礎知識的記準、記全、記牢的基本要求,達到對基本能力的史論結合、活用知識、以史為鑒的基本要求,保證歷史學科在高考中成績突出。
三、復習思路
學習科學理論,優化教學理念;依“綱”據“標”,優化教學內容;重視教學設計,優化教學過程;以問題為中心,優化教學方法;把握適度原則,優化訓練過程;倡導合作、和諧,優化資源利用。
四、復習依據
根據《考試大綱》、《普通高中新課程高考歷史學科考試說明》和高三年級備考計劃。
五、復習措施
(一)要完成三輪復習任務
1、第一輪是單元復習階段:抓點即基礎知識,目標:提高基本能力
從 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上旬是第一輪單元復習階段,采用學案式教學,進行學科主干知識的復習。主要是抓基礎——認真理解和按照考試說明要求,做好基礎知識復習,各個模塊知識點的整合,狠抓細、新、活,嚴抓知識點、突破點、考點,規范答題思路、步驟,步步為營,以靜制動。這階段耗時最長,在這階段里,我們從文明史觀、現代化和全球化等三大角度,基本遵循課本順序,適當整合,對高考考點進行有效復習,特別是一些重點、難點以及高考復現率較高的知識進行多角度、多視角講解,引導學生梳理知識脈絡,構建知識體系、知識框架,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第二、三輪是專題復習階段:抓線(整專題),目標:綜合能力提高突破。
從20xx年x月上旬至x月x日前是第二輪專題復習階段,主要是抓線(整專題)——以專題知識為主,整合必、選修模塊,貫穿中外、連通古今。加大對知識點與線的相關材料的閱讀理解,包括對各版本之間知識點的銜接,包括對歷史概念的把握、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觀點等。通過抓好各考點的融合,重在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3、第三輪是專題復習階段:第三輪抓面(練套題),目標:提高綜合應用能力。
從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前是第三輪復習階段,主要是抓面(練套題)——在前面兩輪復習的基礎上,突出重難點、熱焦點,以考帶練,以練促考。加大材料綜合題的閱讀量和訓練量。加強與其他先進地區的經驗交流,特別是對最新高考信息的捕捉。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科綜合能力,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考前熱身訓練階段,重在抓好考試方法、規律指導,提高綜合應用能力。
與此同時,本備課組還要做到以下工作:
(1)認真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試題,捕捉當中的有效信息。
(2)為了有效地備考,備課組內進行模塊分工,通過分工合作,集思廣益,以提高備考的效率。
(3)根據新課程改革精神,大膽嘗試自己命題、創新命題,探索科學評價體系。
(4)加強對學生學習狀態,應試心態的科學輔導,做到細致復習、輕松應考。
(二)要做好單元(模塊)過關測試訓練
每復習完一個單元(模塊),則對該單元(模塊)進行相應的測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做出補缺,并且進一步加強針對性訓練。
(三)要做好每次統測工作
1、統測前要做好命題工作
(1)命題依據
根據《普通高中新課程高考歷史學科考試說明》的要求,確定好所考查的知識點,要制定好考試雙向細目表,然后才進行命題或組題,命題的內容應體現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2)試題必須體現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再認、再現歷史知識:重大歷史史實、歷史概念、歷史結論、歷史階段特征、歷史發展基本線索和過程。
②材料處理:閱讀、理解、整理歷史材料,利用有效信息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說明、論證。
③歷史闡釋:分析、綜合、歸納、比較、概括歷史知識;客觀評價歷史人物、事件、觀點;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分析歷史現象及其本質。
④探究學習:聯系現實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善于發現問題并能解決問題,鼓勵創新。
⑤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愛國主義、人文主義、世界意識等。
(3)命題分工
由于新課程高考的特殊性,單靠個人命題是不可能,必須發揮備課組的力量,備課組成員齊心協力,分工合作,專人負責模塊命題(必修一、二、三;選修一)或者可以輪流。
2、要做好評卷工作
每次統測后備課組應及時組織集中評卷,必須在24小時內完成評卷工作,評卷認真負責,同時要有一個評卷細則,保證評卷質量,評卷后對每道題得分情況進行分析,命題的優點、缺點,存在的問題,應汲取的經驗教訓,并且匯集成文上交于年級組存檔。
3、要做好講評工作
這是核心環節。在講評的過程中,要注意向學生講清試題的特點、優點、缺點,要注意做到舉一反三,應針對每次統測所出現的題型多角度、多方法去解釋、去引導學生,引導學生做到舉一反三,相應掌握相應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思路。
(四)根據不同班級進行針對性教學,夯實基礎
從本屆高三年級實際出發,積極探索符合學生實際的復習教學模式。根據美術班和普通班的具體情況,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近幾年高考命題始終是堅持以基礎為主,考慮到高考命題的穩定性,2019年高考也應如此,所以在備考中狠抓基礎知識的目標不能動搖。史實、概念、結論、階段特征、基本線索和發展過程等,應講解到位,而且應開動腦筋,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夯實基礎,尤其應通過創設新情景,引導學生準確地記憶和理解基礎知識,切忌似是而非,模棱兩可。著力構建科學嚴密的基礎知識網絡,使基礎知識系統化、網絡化。
(五)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提高學生的能力
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明確能力培養目標,努力實現能力從基礎知識中培養,基礎在能力提升中夯實,實現基礎與能力并重并舉,相得益彰。堅決避免不顧學生實際、脫離基礎知識盲目地拔高能力。
(六)合理、有分別地利用備考資源
在備考中,主要以新課程標準、考試大綱為依據,以教材為依托,精選教學輔導資料(第一輪復習以《創新設計》為主)
(七)精編習題,加強學科“磨合”期的訓練
考慮到近兩年新課程命題特點,今年的備考要特別重視材料性圖文信息題的訓練,做到講練結合,充分利用各種材料,設計思考題,通過合理的思考訓練,培養學生的材料解析能力。當然在編題目時一定要注重題目質量,盡量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組合編寫題目,做到精編,切忌題海戰術。力爭做到每練必改,每練必評,評必到位。努力做到每練必過關,解決問題不隔天。
因此,我們從第一學期開始,進行單元內“磨合”訓練,第二學期3月上旬起,就開始對學生進行學科強化訓練,加大學科綜合的力度和深度,進一步加強學科內“磨合期”訓練。
(八)加強高考信息的收集和消化
注意收集2008——2019年以來的全國文科綜合試題,分析這些試題命題的趨勢,特別是體現新課程改革精神的題目,在訓練和考試中,可以參照或者進行改造加以使用。同時通過從網上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總結,準確把握2019年歷史考查的.方向,即命題的主題。按照命題的主題方向進行命題,有效地指導2019屆的歷史科高考備考工作。
(九)加強對學生分類分層輔導。
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強化盯人意識,重點輔導尖子生,長期關注臨界生,幫扶學習困難生(主要以表揚、鼓勵為主)。
同時,高三的學生壓力很大,作為老師一定要盡量關注每一位學生,愛他們,支持他們,不斷鼓勵他們,引導他們以健康的心態備考。
高三下學期歷史教師教學計劃2
新的學期我們備課組將發揚團結互助、共贏共進,整合競爭的優良傳統,力爭在“二診”、“三診”和高考中步步提升,不斷進步!
學生學習理狀的分析及措施教師對學情的把握和深入分析是實施高三教學復習有效性的前提。本屆文科三個班發展均衡,歷次考試大起大落少,相對穩定。年級歷史一本人數難以突破65人,優生面窄,但影響幫助與輻射面廣,我們備課組達成一致意見,重點目標是在教學上突破,各自做到心中有數。從課堂提問到考試檢測給予明確的指向目標與要求。同時更要關注人數眾多的中后段學生群體,是歷史有效人頭數提升的中堅力量,盡管這部分學生習慣、基礎較差,但其渴望上進的愿望迫切。我們備課組針對性制定了以下措施:
一、以7個左右為佳,提出明確的目標
老師將采用何種方式,以什么作為載體解決其學習中的問題給學生講清楚,并根據輔導效果和考試成績及時調整學生名單。
二、搭建師生情感溝通
輔導答疑的暢通渠道,相互理解、支持、信賴。
三、基礎檢測
歷史基礎知識的過手采用聽寫、填空、列舉題進行過關檢測,及時批改,不合格一定要一追到底。
四、課業認真批改檢查
在作業定時檢測、考試中,及時發現問題,盯盯住不放。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以教師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態度感染、影響學生,下決心治理部分學生的“懶病”,不埋怨不急躁,給予其真誠的關心、關愛與鼓勵。
高三下學期歷史教師教學計劃3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國家中長期教育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依據市中學歷史學科教研工作計劃和紅星中學新學期工作綱要,緊緊圍繞“以人為本,激發潛能”這一教育理念,以有效教學為目標,組織本組教師圍繞課堂教學、集體備課、編制試卷等方面開展教研活動,引導教師在活動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促進本組教學教研質量的提高,努力開創高三年級各項工作的新局面,為完成高考目標、實現紅星中學高考的新輝煌而努力奮斗!
一、目標和任務
1.全面落實新課程理念,切實轉變教學觀念,全面體現“三環五步四優化”的教學理念,加強高三年級歷史復習教學研究,努力探索歷史高效課堂教學的途徑,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向高效課堂邁進。
2.加強對《高中歷史課程標準》、《考試說明》、《安徽省高中歷史課程教學要求》的學習與研討,力爭在高三歷史教學復習中少走彎路,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合理復習各科,確保我校高考二本達線率不低于58%。
二、工作措施和方法
1.從備課、上課、作業、輔導等方面著手,加強各項教學常規管理
(1)明確備課面向全體學生的指導思想,因材施教,注重差異;熟練把握備課的每個環節;重視教學反思,鼓勵教師結合教學實際撰寫教學反思、教育教學敘事等并積極參加市級論文評比活動。
(2)提高課堂效率,堅持“以學定教”的原則,防止華而不實。
(3)為集思廣益、相互合作,積極以備課組為單位開展集體備課活動。以備課組長牽頭,認真落實集體備課。集體備課主要討論各章節的教法、難度的控制,需要補充哪些知識和教學方法等,嚴格按照集體備課的“六統一”即統一目標、內容、重點、難點、進度、難度,要求每一位教師做好教學反思工作,教師之間相互交流。
2.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素養
(1)不斷充實和提高自身專業知識,多讀專業書籍、報刊雜志,及時理解學科研究和發展的新動向。本學期,每人至少讀一本專業書,上交讀書心得并在組內交流。
(2)在設計教學、駕馭課堂、語言表達、板書設計、課件運用等方面注重學習積累并積極實踐。要求在組內提倡相互聽課,跨學科聽課、評課,虛心求教,共同探索,充分發揮備課組、教師的作用,引導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促進教師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經驗共享,促進青年教師成長,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
(3)通過組織集體備課、課堂研討、案例分析、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不斷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努力提高課程改革實施水平。
3.強化考試研究,發揮導向作用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要重視教學質量的分析。以備課組為單位,通過教學及測試及時發現學生問題,力爭做到堂堂清、天天清、月月清,不留死角。全面落實基礎、突出重點,重視效率。
(2)加強高考研究、重視信息交流、不斷提高高三歷史教學質量。組織高三歷史教師認真分析相關高考歷史試卷,積極關注考試動態,關注各方對試卷的評價,分析研究考試改革的發展趨勢,從中探索命題的趨勢,力爭使考試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組織高三教師認真分析每次月考、聯考情況,依據抽測反映的問題采取針對性強的措施。
高三下學期歷史教師教學計劃4
高三復習時間緊任務重,如何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是我一直以來在思考的一個問題。現結合我們高三歷史備課組這一年來的一些具體做法,對高三歷史一輪復習反思總結如下:
一、認真制定一輪復習計劃
能否制定一個全面、科學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一輪復習計劃,直接關系到復習的效果,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它也直接關系到高考的成敗。所以制定好一輪復習計劃至關重要,建議在制定一輪復習計劃時,可參照以下幾個方面:
1、參照考綱。
認真、細致的研讀考綱,關注考綱變化,適時調整,增強備考的實效。通過研讀考綱,了解各知識點在高考試卷中的分布,同時 預測今年歷史學科的命題趨向,并將這些在計劃中體現。
2、參照學校要求。
根據校長室的要求和總體規劃,確定一輪復習計劃的時間安排。一輪復習不能操之過急,要“犁的深,耙的細”,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恰到好處。
3、參照學情。
學校的要求要依據,但不能全依據。教學還要依據具體情況,特別是學生的情況。依據學生基礎的強弱、接受能力的高低,甚至還有普通班和重點班的區別,等等,這些情況都要綜合考慮。
二、重點抓課堂教學
一輪計劃制定的再好,歸根結底還要落實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學校打造“高效課堂”的要求,建議做好以下幾點:
1、全面理解和把握考點。
精心備好、上好每一堂課。一輪復習,重在夯實基礎。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的目標是讓學生牢牢掌握基礎知識,構建歷史知識框架。加強對學生的督促,促其完整的理解和掌握課本基礎知識。最后, 加強落實、檢測,每天的作業訓練要做到認真批改、及時反饋。
2、注重知識整合。
高考受考試形式的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完成基礎知識復習之后,要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綜合、歸納、整理,并從中發現規律、總結認識,將知識升華。同時可以將相應的、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小專題滲透進去,使學生在第一輪復習完成之后,就已有一個較完整的知識框架和知識體系。
三、加強訓練,提高答題技巧。
訓練是對基礎知識的延伸,也是對學習質量的檢測以及調控學習過程的手段。因此,在高三的教學中,適當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相當關鍵的一環,建議做好以下幾點:
1、做選擇題時,既要保證正確性,又要節省時間。因此就應找準中心詞,再慎審待選答案,對不確定的可以第一感覺為主。答題卡的涂寫最好在做非選擇題前進行。
2、對非選擇題也就是主觀題部分,這在高考復習中是需要下大力氣訓練的。縱觀近幾年高考,由于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出現了各地教材版本不一的現象問題,為體現高考的公平、公正,高考命題者在主觀題命題時,往往會先給出一段材料,依據材料設置問題。為此,在平時的教學中盡可能多的利用材料對歷史事件加以說明、解析,同時,在練習或者是考試中也相應加強練習。
3、在訓練基礎上還應該加強對學生解題方法的指導。歷史材料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有純文字材料題、有圖形的、有圖表等。因此必須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解析材料題的方法。如:文字題材,首先看問題帶著問題讀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其次看材料出處,再判斷對解題是否有效。第三看時間,后將之轉化為事件。最后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聯系課本,將問題、材料與課本相關知識掛鉤作答,許多材料題的答案都可以在材料中找到。答題要規范,問什么答什么,做到“論從史出”。必要時還應注意材料中出現的省略號,一個省略號前后敘述的是一個事件的不同方面。材料中也常出現表格式的材料題,要注意橫向縱向,將二者聯系比較,找出其反映的現象、趨勢等。
四、杜絕以下不良現象
1、復習課像上新課
其實一輪復習之前,大部分學生對學過的知識了解不深人,理解不到位、應用不靈活,尤其是將舊知識用于新情境,這就要求復習課不是知識再學一遍的簡單"重復",更不是"燙剩飯"加加熱,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回顧、深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系并進行系統整理,進而實現知識的遷移和綜合運用。
2、盲目考試
俗話說:“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平時我們老師絕對不能隨便拿一份試卷就給學生考,用大量的習題幾乎把學生都考暈了,要做到,考前對每一道試題都精挑細選,考后及時批改、評講,對尖子生還要面批、面講,要逢考必批、必講,而且還要及時,絕對不能過幾天后再來講解,那樣,學生早沒了印象。
高三下學期歷史教師教學計劃5
根據實驗區省份文綜歷史試題的特點及高考閱卷中所反映的問題,結合新課標下高三歷史教學的現狀,整合各地高考歷史試題及復習策略,特制訂高三歷史下學期復習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三個“明確”
高三歷史學科的教學要以《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文科綜合》、四種版本的教材為依據。課程標準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歷史新課改賴以進行的綱領性文件(根本大法);歷史教材是歷史教學的主要素材;考試說明是備考復習的重要依據。三個依據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別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較,相互借鑒使用,在使用時要求同存異。
新一輪課程改革剛剛開始的時候,教育部有關領導就明確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來推動課程改革。可見高考命題思路也要緊跟課程改革,努力體現《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理念。這使得新課標下的高考呈以下特點:
第一,基礎性。對基本知識的掌握也是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課程目標之一,它不追求非結構類知識的廣度,更加重視對結構類知識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山東省的文綜試題的考查表現在知識考查的基礎性,絕大多數的題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識的考查,著重考察學生知識的理解水平和思維深度,要求學生通過新材料或關鍵詞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樓閣,它離不開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承載作用。
第二,歷史性。指的是歷史課程的育人目標通過“歷史事實”來實現,而不是抽象的理論灌輸,歷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獨立存在的價值就在于“歷史性”,這體現在貼近現實、不避熱點。注重試題的現實性不是簡單地考“熱點”,簡單地圖解歷史,而是通過考點的選擇體現當今社會和世界的重大問題和整體走向,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并以此來考查考生學習過程與方法。如試題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幣”“中美關系”“社會保障”等問題。
第三,人文性。就是對歷史問題的分析指向現實,具有現實性;指向學生的成長,尤其是指向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 歷史教育本質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質教育中起著人格養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礎性作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提出“必須全面實現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現代公民的人文素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007年高考山東文綜歷史試題取材生動、親切,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具有較強的情感色彩,對情感體驗和價值觀的考查也屢屢出現,如對“服飾”“民族關系”等問題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過“新材料、新情景”的創設與運用,利用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知識,倡導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知識,倡導研究性學習,強調“史由證來,證史一致,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史學原則。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達到有機的統一,體現了歷史學科的基本特點,這是新課標程標準所倡導的。2007年高考山東文綜歷史試題突出體現了這一點,如第12題對根據地示意圖的判斷等題。
第五,地域性。各省單獨命題,體現地方特色是近年高考試題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題注意以地方相關的歷史知識為背景創設情境,為考生營造了一種親切的地域文化氛圍。2007年各省試題中有明顯的體現,山東卷第29題以山東在中國、世界的地位為主題。
3.明確內容進度
必修內容:必修Ⅰ《政治文明歷程》、必修Ⅱ《經濟成長歷程》、必修Ⅲ《文化發展歷程》。
選修內容:選修Ⅰ《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選修Ⅲ《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等。
二、復習進程——三輪要求
(1)時間安排:2019年3月-4月。
(2)復習思路:以專題知識為主,整合必修、選修模塊,貫穿中外、聯通古今。加大對知識點與線的相關材料的閱讀理解,包括對各版本教材之間知識點的銜接,包括對歷史概念的把握、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觀點等。
①專題的設計:專題設計形式要靈活,要服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可采取四種類型:即線性專題(縱向專題)、時段專題(某一特定時期,如20世紀二、三十年代等)、問題專題(以某一問題為中心,包括熱點專題)、地域專題(如環渤海地區等),專題的設計既要突出歷史主干知識,又要注意重點、熱點問題,可縱可橫,可大可小。
②二輪復習可采取四步復習法
第一、“知識歸類”:把教材中的相關知識歸類到專題中。這種歸類決不是所有相關知識的簡單羅列,關鍵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啟后作用的知識點,形成知識鏈,組成知識網,以體現專題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內容。
第二、“分析比較”:在專題史實的歸類完成之后,著力分析專題的特點,要選擇與本專題相關、相近的問題(包括本專題與地理、政治之間相關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比較,加深理論認識,從微觀上升到宏觀,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從單科上升到綜合,以準確、完整地把握專題的特征。除此之外,還應該選擇一些相關的高考試題或典型的模擬試題,尤其是近幾年的跨學科試題,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對專題的認識和理解。
第三、“復習鞏固”: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有計劃地復習專題內容,包括完成二輪復習資料、復習專題相關的教材,準備專題考試。這一過程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必須有明確的要求,例如記憶二輪復習資料的有關史實,閱讀教材的規定章節,完成教師布置的練習題、思考題等。
第四、“測試和講評”:每次考試的時間根據需要確定,一般以一節課為宜,也可兩個專題合在一起進行考試。“講評試卷”的前提是教師要認真批改試卷,通過批改試卷發現學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學生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據此決定講評的內容和方式。學生失分一般有四種情況:(1)知識欠缺;(2)能力欠缺;(3)審題失誤;(4)技術失誤(如圖錯選項、寫錯年代,錯別字等):教師應對癥下藥,結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錯題深入分析,使學生從深層上弄清楚失誤的原因,有針對性地糾正錯誤,以免重犯。
講評時尤其要注意總結解題方法,培養解題能力,同時要強調答題的步驟、技巧和格式。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能力,教師應該經常進行審題訓練,可設計一些問題,只要求學生回答解題思路、方法和答案要點。這種訓練費時少,效果好,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值得提倡。
【高三下學期歷史教師教學計劃(通用5篇)】相關文章:
高三歷史教師教學計劃(通用5篇)03-10
2022年高三歷史下學期教學計劃03-10
高三數學教師下學期教學計劃02-23
高三下歷史教學計劃(通用9篇)03-10
職高高三數學下學期教學計劃(通用6篇)03-10
高三數學教師教學計劃(通用16篇)03-10
歷史教師學年教學計劃5篇03-08
高三數學下學期教學計劃(10篇)02-23
高三數學下學期教學計劃10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