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教學計劃15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教學計劃1
班級情況分析
五(1)班共54人,大部分學生活潑、好動,學習不太認真,字體書寫比較工整,上學期數學期末考試成績:平均54.8分,優生率19.67%,及格率52.46%。學生知識掌握的較好的地方有:基礎知識、概念掌握得較牢固。不足之處:部分學生比較粗心,運用知識不夠靈活,口算、計算掌握較好。
主要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二單元 因數與倍數
因數和倍數是在整除基礎上的進一步研究,因此在學生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建立因數和倍數的概念,關鍵是使學生理解因數和倍數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同時也是對整除概念的進一步鞏固。在教學設計中通過一些辨析題是學生更透徹的理解概念。在求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歸納問題的能力,在學生學和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第四單元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理解分數的意義,明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知道帶分數是一部分假分數的另一種書寫形式,能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理解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能找出兩個數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能比較熟練地約分和通分。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3、第五單元 分數的加減法
理解并掌握分數加減法的運算順序,方法。并能夠正確計算。通過觀察、比較,體會整數的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能結合具體情境,解決簡單分數運算的實際問題,體會分數運算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一單元 圖形的變換
本單元的很多內容和習題都是可以通過操作來完成的,因此,在課前可以請學生準備一些小的學具,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結合操作思考問題,并把操作、思考和語言表達結合起來。
1、第一單元 長方體和正方體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基本特征及其展開圖。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經歷展開與折疊、尋找規律等活動過程,發展空間觀念和探索規律的能力。
通過操作活動,理解體積、容積的含義。認識體積、容積的計量單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1米3、1分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實際意義。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探索某一些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六單元 統計
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統計過程。通過實例,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通過實例,理解并會計算中位數、眾數,能解釋其實際意義;能根據具體的問題,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一組數據。能讀懂簡單的統計圖表,能通過報刊雜志等媒體中的數據或統計圖表獲得有效的信息。
(四) 綜合應用
數學與生活、數學與購物
重、難點
1、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理解因數、倍數數的意義,會正確寫出已知數的因數和倍數百分數,能進行會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實驗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措施
1.提供具有豐富現實背景的題材,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重視多種操作活動的安排,關注知識、方法的形成過程, 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
3.引導學生經歷數學探索的全過程,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重視通過"綜合運用",發展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5.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對所學內容的總結與反思,學會條理化和系統化。
五年級教學計劃2
同學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分析:
五年級同學對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學習習慣比較好,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也比較濃厚。
教學目的任務:
1、 注意培養和發展同學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學環節和活動方式的布局上注意開放性和立體性。
2、 通過啟發聯想訓練同學的發明性思維能力。
3、 在美術活動中大膽的采用各種造型方式,并借助語言表達自身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培養同學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
教學難點:同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個人教研專題:
小組合作學習中同學學習習慣意識的培養。
完成任務的措施:
1、 認真備課、上課。
2、 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 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課時布置:
第一周:印象深刻的事
第二周:水墨游戲――山水
第三周:紙花
第四周:插花
第五周:壁飾
第六周:英俊的腳
第七周:漂亮的鞋
第八周:鞋的聯想
第九周:我設計的鞋
第十周:黑、白、灰
第十一周:字的聯想
第十二周:版面設計
第十三周:報頭題飾和尾花設計
第十四周:秋風瑟瑟
第十五周:雕蘿卜(一)(二)
第十六周:非洲雕刻(一)(二)
第十七周:卡通畫(一)(二)
第十八周:可愛的家鄉
第十九周:我崇敬的人
第二十周:復習考試
五年級教學計劃3
一、所教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五年級學生對美術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動手能力較強,所以本學期教師應繼續保持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并在此基礎上,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讓他們接觸初步的美術知識的同時感受到美術更大的魅力。
二、本冊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冊教材分: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方面。具體有繪畫、泥塑、剪紙、手工、欣賞等。課程以培養學生的求新、求異為目的,形式多種多樣。
三、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目的:教學中通過學生嘗試不同工具、不同的形式,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的方法進行簡單的組合和裝飾,體驗形、色創作的藝術魅力,以及設計制作活動帶來的樂趣。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和興趣,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重點:了解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靈活的掌握對造型、色彩的運用,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滲透人文精神。難點:發展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培養審美情操,滲透德育。
四、教學措施:
1、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積極為學生創設有利于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
2、加強師生的雙邊關系,即重視教師的教,又重視學生的學,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3、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儀器,大膽改革。
4、改變評價方法,采用自己評價、小組評價、集體評價、教師評價或家長評價,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激發學習興趣。
五、教學進度:
(略)
五年級教學計劃4
金猴辭舊歲,金雞迎新春。隨同著新年的到來,我們又喜迎新的一學期,為了在本學期使五年級音樂教學搞的更好,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精神,培養同學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同學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認譜、識譜的能力。更要使一局部同學轉變思想(認為學習音樂無用,認為音樂課是副課),切切實實提高同學的音樂素質。
二、基本情況分析
五年級共有同學100人左右,這些同學大都來自于居峪村,一少局部轉于其他鄉鎮學校,他們都是少先隊員。這些同學都很喜歡上音樂課,但是不喜歡學習樂理知識,誤認為音樂課就是唱歌課,而且這些歌曲可以是書本上的,也可以是現在流行的。還有的同學討厭教師教譜,一唱譜就想睡覺的感覺。再加上五年級時期的學習階段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同學將鞏固并自身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為今后幾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等,使同學學習起來確實不容易,但它又為今后的五線譜學習做好了伏筆。總統上來看,五(1)班學習態度認真,學習風氣濃厚,學習歌曲的速度較快,五(2)班學習風氣不夠濃厚,學習態度不夠認真,故學習效率不和五(1)班。針對這種現狀,教師須進行大量的思想教育,因材施教。
三、任務目標
(一)、唱歌局部
1、緊摳教材、大綱,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節課前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范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后教師彈琴生聽音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同學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師和時進行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有學習有考試。使同學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二)、發聲訓練局部: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示;唱堅持音時,聲音要豐滿;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三)、欣賞局部: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示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 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同學上好課做好充沛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同學。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同學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同學能夠充沛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溢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和扮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同學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同學的團結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5、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同學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五、教學進度布置:
二月份 第一課
三月份 第二、三課
四月份 第四、五課
五月份 第六課 籌備文藝節目
六月份 第七課 期末復習考試
五年級教學計劃5
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2、通過假想游覽,并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體會到敦煌藝術的神奇,增強民族自豪感。
過程:
一、導入新課。
如果有人來到無錫,問我們這里有哪些風景優美的地方,你準備怎么介紹?
美麗的家鄉僅是我們祖國秀麗河山的一角,在我們祖國的大地上有許許多多的風景名勝,把你知道的說給大家聽聽。
你們聽說過莫高窟嗎?(板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在甘肅省敦煌縣東南。你們有人去過嗎?敦煌莫高窟比你們剛才說的許多風景名勝更有一番獨特之處。它被稱為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洞里有兩千多尊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二、帶入情境。
1、你們想去游覽一番嗎?現在就讓我們作一次假想旅行,我們坐上飛機,很快就來到敦煌莫高窟。你們看!(點擊圖片)
2、導游馬上過來迎接了我們,帶我們邊走邊看,并向我們介紹起了莫高窟。(放課文錄音,學生邊看邊聽。)
三、放課文錄音。
剛才我們跟著導游走馬觀花了一番,聽到導游是怎樣贊美莫高窟的呢?你又看到了莫高窟里的什么呢?什么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為什么?
這下我們對莫高窟不陌生了,讓我們自個兒再來好好的游覽一下莫高窟吧。
四、自學課文,理清層次。
1、自由讀課文,第一遍輕聲讀,把它讀通;第二遍放聲讀,把它讀連貫;第三遍默讀,邊讀邊想,再分別從每個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話概括段意。
2、學生討論后板書:彩塑
莫高窟(一顆明珠)壁畫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總)藏經洞(總)
(分)
五、導入講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剛才某同學說莫高窟里的彩塑給他印象很深刻,老師也有同感。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細細觀賞彩塑,好嗎?
2、學生細細地賞讀這一節。(用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指導:同學們讀課文,一定要抓住最主要的。洞里的彩塑怎么樣?把主要特點抓住。
3、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4、齊讀此句。
5、指點:這樣概括地寫一句,能讓我們感受到彩塑的魅力嗎?課文是怎樣具體地描述的呢?(畫出這幾個句子,指名讀。)
6、彩塑的魅力所在,都體現在這幾句話里了。那怎樣讀才能讓人覺得似乎看到了這些樣子呢?指名試讀后師指導朗讀。
7、你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說說看到的彩塑形象嗎?
8、學生自由說后再觀賞彩塑圖片。
9、看到這,你想說什么?(突出“惟妙惟肖”、“精妙絕倫”)
10、游人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時又會怎么樣呢?想象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觀光時的動作、神態、語言。
11、這么精妙絕倫的彩塑,值得我們再去看看。齊讀這一段。
12、現在你能根據提示向大家介紹莫高窟的彩塑嗎?(示填空:第二小節內容)
六、作業。
1、向家人介紹莫高窟無與倫比的彩塑。
2、上網觀賞莫高窟的壁畫,下節課大家一起交流。
五年級教學計劃6
一、教材分析:
五年級是第三學段的起始年級。把握新學段的教學目標,熟悉《課標》在三個維度上的變化是促進學生發展,進行有效教學的前提和保證。細心研讀《課標》的習作部分,比較兩個學段的習作要求,可以發現第三學段習作目標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習作的目的性更加明確。一、二學段關注學生習作興趣的培養,在此基礎上,第三學段明確了習作的目的: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將興趣轉化、提升為學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了習作與學生生活和成長的關系,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習作欲望和熱情。
2、習作的內容和形式有所變化。第二學段要求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簡單的書信和便條。第三學段提出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的應用文。
3、在“觀察和積累”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第二學段“留心周圍事物”的`基礎上,第三學段提出“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4、在表達方面提出具體要求。一、二學年段為了降低習作難度,培養自信心,在表達上除了“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使用冒號、引號”之外,沒有提更高的要求。經過幾年的訓練,學生具備了初步的表達能力。在此基礎上,第三學段在表達方面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內容具體,感情真實;根據習作內容的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另外,在習作速度上提出要求:40分鐘內完成不少于400字的習作。
二、本學期具體教學目標: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學與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5、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6、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
三、具體措施:
1、學段目標適度提升、循序漸進。
進入第三學段,教師首先要把握《課標》在目標上的變化和提高,以免使教學停滯不前,制約學生的發展。但是也應認識到,第三學段的目標是需要兩年時間逐步達成的,作為起始年級不能一下將目標提得太高,使學生望而卻步,削減對習作的興趣。應把握尺度,適度提升,循序漸進。其中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積累并逐步穩定成良好的習慣是重點,要求學生作文內容真實具體,寫出真情實感是關鍵,保持學生對習作的恒久興趣是核心。此外應結合“習慣篇”的教材內容,教學生學寫讀書筆記,常抓不懈,養成良好習慣。
2、用好教材,體現編者意圖;用教材教,體現教師的創造性。
教學首先要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并在教學中加以體現,同時又不能囿于教材,要將教材作為一種憑借,作為自己設計教學的思路,可根據教學實際對教材進行擴展延伸甚至適度的改編。應該看到教材不僅為學生的學、也為教師的教拓展了較大的空間,這為教師發揮教學的創造性提供了可能。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是新《課標》的理念之一,應在習作教學中加以體現。
3、將自主合作探究用于習作教學中。
應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入習作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使之自覺積極的進入習作狀態,活躍思維,誘發情感,調動積累.完成取材。組織學生通過閱讀例文,合作討論,探究“好在哪里?哪里寫得具體?是怎樣寫的?”通過切身體驗,發現總結出習作的方法,建構起自己的思路。完成初稿后,組織學生展示交流,師生共同評價,在比較鑒別中進一步落實習作要求。作文的修改也要體現合作互助,將自改、他改、互改有機結合起來,在修改中互相取長補短,達到共同提高。
還要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拓展到更廣闊的天地,超越學科和校園的范圍,讓學生去發現全新的、未知的世界;讓他們從注重師生、同學間的合作,到關注更廣泛的人際交往合作。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調查“高年級學生最喜歡的課程和老師”、“小學生看電視情況調查與分析”、“金魚尾巴的作用和再生能力的實驗記錄”、“學校電視臺收視情況與改進辦法”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在綜合實踐活動申培養習作能力。
四、教學進度:
五年級教學計劃7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隨著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的進一步擴展,學生的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此時老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進一步的熱愛。五年級的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都有了一定的音樂基礎,所以本學期應繼續加強學生音樂課基本常規和提高音樂基本欣賞能力的培養。注重對學生良好的歌唱習慣、歌唱方法的指導,形成良好的歌唱習慣。通過加入多種音樂形式的學習讓學生保持對音樂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二年級下冊共編分為七個主題單元,《春景》、《歡樂的村寨》、《飛翔的夢》、《你好!大自然》、《京韻》、《百花園》、《愛滿人間》。每個單元包括聆聽—感受音樂,演唱—表現音樂,知識與技能—學習音樂知識和創編與活動—創造音樂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系。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學習器樂、知識與技能、創編等。要求如下:
1、唱歌: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樂技巧,學生能將歌曲情感正確的表達出來。
2、欣賞:通過欣賞,了解幾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操。
3、器樂:學習豎笛的正確演奏姿勢與方法,能獨立完成3~5首作品。
4、知識與技能: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
三、教學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學習,多請教,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教學水平。
2、認真鉆研音樂新課程標準和教材,圍繞本年級的學段目標開展教學活動。
3、課堂形式設計多樣,讓課堂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以及表演性。注意課堂紀律的養成。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讓學生從協作中增強其團隊意識。
4、因材施教,關注五年級兒童心理特征,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讓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
5、多聽其他老師的課程,并虛心請教。
四、教學目標與任務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音樂課的教學,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培養學生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增強集體意識,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
2、知識與技能:
(1)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規定的樂理知識,視譜,視唱能力有較大的提高。
(2)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與欣賞的能力,初步養成良好的音樂欣賞習慣。
(3)通過學習歌曲,掌握歌曲中出現的切分音、附點音符以及弱起小節,能夠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通過學習學具樂器——豎笛,能夠獨自演奏簡單的樂曲。
(5)通過發聲練習,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
(二)教學任務
讓學生掌握科學的發聲,能夠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所教授的歌曲,學會運用打擊樂器為歌曲進行伴奏。
五、教學進度表
略
五年級教學計劃8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五年級五個班的音樂課,從整體情況來看需要處理以下幾個問題。
A、緩吸的呼吸方法,有氣息支持的唱歌。合唱的歌曲聲音協和、節奏準確、并帶一定的感情,部分學生聲音嘹亮、悅耳。
B、器樂方面:能辨清中國民族樂器的名稱、種類、外形特點、演奏姿勢、音色。個別學生在演奏方面較突出。
C、欣賞方面:能說出演奏樂器的樂器名稱、構造、音色特點;節奏上、力度上、速度上的變化發展;能講出曲調的結構、情緒等。
D、表演方面:能精心設計編排一組動作,表演時認真持久,效果較好
E、視唱、節奏練習方面:能按一定的步驟,準備視唱或節奏練習的內容,有些同學稍作準備,便能準確的表達出來,部分學生還借用指揮來進行練習。
F、存在的問題:
a、音準還不夠要求,有些同學音符間的關系尚未明確,唱歌時很白,無感情,
b、完成作業不及時,字跡較差。課本沒好好愛護。
二、本年級認知目標:
(一)、讀譜知識
1、認識:保持音記號、上滑音、下滑音記號、切分音節奏、弱起小節、6/8拍子的含義及基本的強弱規律。
2、認識:上波音、下波音記號、前倚音、后倚音記號。
(二)、音樂常識
1、了解民族吹管樂器、拉弦樂器及其作品。
2、了解我國著名音樂家劉天華生平及作品
3、知道怎樣揮四拍子的指揮圖式
4、知道抄寫簡譜
5、了解民族彈撥樂器、打擊樂器及民族樂隊舞臺演出常見排列圖式
6、了解我國著名兒童歌曲作曲家生平及主要作品
三、技能目標:
(一)、聽
1、聽辨八度以內c1__c2基本音階的各音
2、培養主音感
3、聽辯大、小三度、純四、純五度和聲音程
4、聽記2——4小節旋律
(二)、唱
1、用氣息支持唱歌,學習頓音唱法
2、視唱2/4、3/4、4/4、3/8、6/8拍和包括已學過知識在內的四小節旋律
3、學習二、三拍子的指揮圖式,有感情地背唱歌曲6——8首
(三)、動
1、律動綜合練習
2、繼續學習簡易樂器的演出法,能演奏簡單樂曲2——4首
四、思想感情目標:
通過對健康音樂的接觸,培養對音樂,特別是對祖國的民族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樂于參加健康活潑的音樂活動,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性趣和完美的人格。
五、教學進度表
一、平均三個周完成一個單元的學習,三個周共六個課時。
六個課時的安排如下:
第一課時:了解本單元學習音樂的要點及背景樂理知識。
第二課時:學唱表演歌曲。
第三課時:鞏固背唱第一首歌曲。
第四課時:教唱第二首表演歌曲。
第五課時:鞏固背唱第二首歌曲。
第六課時:欣賞及音樂活動。
五年級教學計劃9
一、總體思路
本教材的編寫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已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五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全冊共有16課。
二、教學目標
1、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才,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2、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才,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進行簡單組合設計和裝飾,體驗設計制作活動的樂趣。
3、觀賞自然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象、創作、表演和展示。
三、教學方法
1、注重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應創造條件,多給學生感悟優秀美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
2、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苗子一定是在讓其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成長和發展起來的。因此,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緊密聯系的。
3、創設文化情境,涵養人文精神。新課標指出美術學習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視為一種文化學習。美術學科具有知識面廣,綜合性強的特點,它與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有著直接和暗含的關系,因此,它是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人的整體素質培養具有其他學科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4、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本次課改的重點就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即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在這些學習方式中,培養學生憑借自己主動建構知識與活動,去與他人互動,達到自身進一不發展的目的。
5、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
6、學生的自評與互評。
7、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8、泛利用各種課程資源
四、全冊教學進度
周次內容
第一周《萬綠叢中一點紅》
第二周《色彩的和諧》
第三周《美麗的紋樣》
第四周《禮物的外套》
第五周《趣味文字》
第六周《地球的新生》
第七周《古樸精美的華表》
第八周《鳥語花香》
第九周《陶泥的世界》
第十周《詩情畫意》
第十一周《為解放軍叔叔畫張像》
第十二周《會跳的玩具》
第十三周《電腦美術》
第十四周《美術學習記錄袋》
第十五周《元宵節里掛彩燈》
第十六周《珍愛國寶》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總復習
五年級教學計劃10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教五年級一班的科學課。通過兩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處:由于科學專職教師不夠和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匆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通過這幾天的接觸,我發現有些學生發言不積極,表現欲望差,今后應特別注意培養,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主題研究的形式編排了《地球和地表的變化》、《聲音的秘密》、《秋冬星空》、《生活中的材料》、《水循環》、《研究與實踐》六個單元。本教材以學生發展為本,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以地球內外的不斷運動變化、聲音的秘密、神秘的秋冬星空、生活中離不開的各種材料、水循環等為主要內容展開科學探究活動,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重點落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待科學學習:想知道,愛提問;愿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勞動成果。
2.對待自然:能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并用一定的方式贊美自然。
(二)知識目標
1.了解地球內部結構;知道火山地震的成因。
2.了解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以及噪音的危害與防治。
3.了解秋冬季節的星空。
4.知道各種材料特點與用途。
5.認識水的三態變化及相關知識。
(三)能力培養
1.培養學生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進行表達、評議和討論。
2.培養學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簡單的表格、圖形、統計等方法整理相關資料。
3.培養學生能利用簡單的工具,器材做簡單的觀察,并做記錄;能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
4.培養學生能對自己的探究活動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計劃。
5.引導學生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作假設性解釋,并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與他人交換意見。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本冊教科書的編排從探究對象上看,探究水平較前幾冊教科書有明顯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實施力度,加大學生生活經驗的整理與提升,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間接生活經驗的回顧與運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邏輯推理為主的思維技能訓練。
難點:使學生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學會用聯系的觀點和思維方式認識問題。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顯。
五、基本教學措施:
本冊教材在縱觀全冊教材,教師應更加放開手腳,把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有較強求知欲望的話題作為課的主體,通過活動使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從而加深對科學、對科學探究、對科學學習的理解。解釋與模型是五年級集中訓練的過程與方法,要結合具體學習內容,在探究過程中有意識地強化解釋與模型的訓練。
在教學中采用先進的電教手段來輔助教學。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知識,根據教材特點,制作一些課件,借助課件的動畫效果、彩色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分解教材中的重點難點,使學生易于接受。
在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教材特點,讓學生查一查、畫一畫、讀一讀、說一說、想一想、做一做,多種感官并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三動”能力,即:動手、動口、動腦。
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層次教學,使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能夠從中理解學習的意義,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使大部分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六、 各單元、各課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地球和地表的變化
l.地球內部有什么 2課時
2.火山 1課時
3.地震 1課時
4.做一塊卵石 1課時
5.各種各樣的礦物 1課時
6.地表的變化 1課時
第二單元 聲音的秘密
7.聲音的產生 1課時
8.誰能傳播聲音 1課時
9.怎樣聽到聲音 1課時
10各種各樣的聲音 1課時
11.噪聲的危害與防治 1課時
第三單元 秋冬星空
12.秋季星空 2課時
13冬季星空 2課時
第四單元 生活中的材料
14.木材 1課時
15紙 1課時
16.陶瓷 1課時
17.金屬 1課時
18.玻璃與塑料 1課時
19.材料的分類 2 課時
第五單元
20. 蒸發 1課時
21 沸騰 1課時
22.凝結 1課時
23.水的三態變化 1課時
24. 小水滴的旅行 3課時
研究與實踐
1.研究學校里的噪聲問題 1課時
2.材料與我們的生活 1課時
總課時:26課時
五年級教學計劃11
一、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及教學主要目標
《科學》五年下冊由“沉和浮”、“熱”、“時間的測量”和“地球的運動”四個單元組成。通過五年級的學習,學生對科學和科學探究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冊教學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在科學探究所需的能力和對科學探究的理解以及科學素養的其他方面都獲得進一步發展。
1、“沉和浮”單元,本單元的核心概念是有關物質的密度,他是物質固有的特征之一。密度是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他是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有關。
本單元還有一些很重要的具體概念:當把物體放入一種液體,相同體積下物體與液體重量的不同將決定作用在物體上的浮力的大小。相同體積下,比液體中的物體會下沉,比液體輕的物體會上浮。
學生通過本單元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保持和發展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感受人類創造發明的歷程,激發創造欲望。
2、“熱”單元,本單元繼續觀察探究物質在熱量變化過程中產生的不易察覺的變化,主要是熱脹冷縮現象,以及熱量轉移(傳遞)的過程。
3、“時間的測量”這個單元讓學生使用一些測量時間的重要設備做實驗,從太陽鐘、水中到機械擒縱器,在制作計時工具的時間過程中,了解人類計時器的發展史,認識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
4、“地球的運動”這個單元共有8課,前5課的教學內容,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轉,后面3課,研究公轉和與地球運動相關聯的現象:四季和極晝極夜。最終讓學生認識到地球在逆時針自傳和公轉,自傳產生晝夜現象,公轉時由于地軸傾斜產生了四季和極晝極夜現象。
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經過五上的學習,小組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制定實驗方案的能力還是處于模仿為主的階段,而且大部分同學對實驗還是停留在動手為主,思考缺乏的狀態下。o
四、教材的重點、難點
在觀察和實驗中除了讓學生經歷一系列有序的步驟和科學方法,還需要讓學生對收集到的事實和數據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進行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關鍵是如何在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善思”的學習習慣。
五、具體措施
本學期在合作學習及記錄習慣的養成方面仍舊不能松懈,繼續要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指導及養成及時記錄的習慣,重點是培養學生探究學習過程中善于思考的習慣。在此基礎上確定本學期為突破重難點的具體措施是: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堅持積累每一粒“沙”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3、通過控制材料來調控學生先想后做,做了再想等學習習慣
4、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通過表揚獎勵等方法正面引導學生養成敏于思考、善于傾聽、樂于交流等良好的合作學習的品質。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放大課堂,讓學生更多地進行課堂外的學習探索,以減少“動手饑餓”,培養學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
6、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7、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8、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注:以上僅為參考,具體教學進度將根據學校工作,機動安排。
五年級教學計劃12
教材編寫思路
以話題為綱,交際功能為線,兼顧結構,運用英語去完成任務為目標。即 話題——功能——結構——任務
教材特點
1.強調語言運用。本教材體現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在起始階段采用“全身動作反應法”,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唱中學,在玩中學。
2.注重能力培養。整套教材貫穿“學會學習”的主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運用所學語言去做事情的能力。如Let’s find out /Let’s check /Pair work /Task time 。在活動手冊中還特別設計了學習評價的欄目。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學習。
3.突出興趣激發。教學形式多樣化,其中包括對話、歌謠、小詩、歌曲、游戲、任務、繪畫等
4.重視雙向交流和中西文化的介紹。本冊介紹中西方稱呼姓與名順序的不同 ,西方國家涉及星期的主要節日等
5.融合學科內容。(對其他學科的兼容并蓄)
6.重視靈活擴展。充分考慮學校老師學生個體的差異。C部分可選擇學習。
7. 實現整體設計。
內容與目標
1.能聽說讀寫92個單詞或短語以及13組句子和9個單句。要求能在真實語境中正確運用并能讀懂簡短語篇。
2.能聽說認讀16個單詞。
3.能學會6個手工制作。
4.能聽懂會唱8首歌曲。
5.能聽懂會吟唱12首歌謠。
6.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7.能理解6個幽默小故事。
8.能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教學方法建議
一.詞匯教學(Let’s learn)
Let’s learn部分的詞匯是圍繞話題歸類出現的。與前四冊不同的是,從五年級上冊開始,Let’s learn中的部分或全部詞匯要求學生做到聽說讀寫四掌握。
教法注意點
1、注意詞匯的呈現方式
2、利用Let’s start 部分引入新詞。Let’s start既可以復習三四年級的已學過的單詞和句型,
還可以在與學生的交流中自然引入新單詞,讓學生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朗讀、拼讀新詞。
3、在交際中教學單詞。教師應力求在語言交流中教單詞,用舊詞聯系新的語言,融會語言
和詞匯的教學。不要為了教單詞而教單詞,也不要讓學生死記,要把它放到具體的對話(句子)中學習。
4、充分發揮單詞卡片的作用。
二.對話教學(Let’s talk Pair work Group work)
本冊教材濃縮了原有的情景會話,更突出了目標句型。為給學生提供靈活運用語言的機會,這部分還提供可供替換的內容。為此,教師應做相應的調整。
1、 在聽力活動中感知新的語言(Let’s try )。在原來Let’s talk一頁設計了新板塊Let’s try,這個聽力練習用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熟悉Let’s learn部分的學過的新詞,并在進入Let’s talk新句型的學習之前先從聽覺上感知新語言,方便了教師針對目標語言從聽說讀寫四方面循序漸進達到教學目標。如學生聽不懂,可反復播放錄音,學生通過聽音 看圖 理解關鍵詞判斷出正確答案。
2、在理解語言的基礎上學說語言
1)抓住主句型,替換關鍵詞操練主句型。如在第四單元A部分的主句型為:Can you……。。?Yes, I can。 No , I can’t 。教師可引導學生替換動詞單詞,突出重點地操練語言。依然需要為學生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自然的交流中逐步掌握主句型,為Read and write打好基礎。
2)教師應面向全體,尤其是接受能力差的學生。
3)教師要充分使用各種手段,使學生在真實的交際環境中鞏固、掌握新語言。
三、閱讀理解教學(Read and write )
這部分的教學目標是:讀懂對話或短文;完成檢測學生理解程度的填充句子練習;聽說讀寫四會掌握一組句子;完成一項綜合運用語言的任務型語言活動。
這部分的注意點:
1、不應象Let’s talk中那樣教,應降低要求,并不作要求全部會認讀;
2、write部分照樣子“抄”并不是“寫”,應該讓學生自己擴展,運用到現實中去;
3、可以表揚加鼓勵寫的好的同學可以少“寫”;
4、要從開始就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這部分的教學建議:
1.學生閱讀對話,可以同桌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約5分鐘)
2.教師解惑答疑、設計問題以考察理解程度,并引導學生完成填充句子的練習。(約5—10分鐘)
3.學生全體參與任務型活動,實際運用所學語言。(約10—15分鐘)
4.課堂完成活動手冊。(約5—10分鐘)
四、語音訓練(Pronunciation)
這一冊Part C中Pronunciation很重要,不能省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直接告訴學生這些字母組合的發音,而是要啟發他們通過仔細聽錄音和觀察單詞的結構來發現讀音規則。在學生掌握后,鼓勵他們嘗試認讀一些未曾學過但符合發音規律的新詞,從而增加學生學習語音的成就感,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年級教學計劃13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有學生31人。其中女生15人,男生16人。本班學生對美術的審美感不強,沒有基礎的畫法技巧,由于知識面不廣,造成學生在美術設計和應用中存在空白。因此,本學期著重讓學生學習設計知識、中國水墨畫知識、手工知識等,為學生以后的創作打好扎實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本著以促進美術素養的形成為核心,探究性美術實踐活動為主線,人文性單元結構為基本特征的理念,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五年級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形成了新的美術教材新體系。全冊共有15課,內容涵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4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占有較大比重,欣賞。評述除了藝術瑰寶單元的內容外,其余大多隨堂教學,分配在各課之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排列的。
三、教學目標
1、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造型、表現)
2、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設計、應用)
3、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征,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欣賞、評述)
4、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制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系。(綜合、探索)
四、教學措施:
1、進行班內、班際作品展評,以增強競爭意識及榮譽感,互相學習,接觸各種材料,提高美術興趣。
2、充分和利用設計,繪畫,寫生等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激情。
3、利用示范,多媒體等直觀手段進行欣賞以加強學生的興趣,開拓視野,并輔以技法訓練及增強其表現力。
五、教學進度
(略)
五年級教學計劃14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科學課程標準》的精神,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親近自然、珍愛生命,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2、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形成科學的學習習慣;
3、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4、以科學概念作為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概念和思想,逐步形成勇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三、主要導學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參觀法、實踐法、討論法、談話法、辯論法、實驗、法、列表法、暗示法等。
四、學生情況分析:
1、學習心理分析:五年級的孩子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兒童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2、整體學習狀況:五年級學生比較喜歡科學課,對科學實驗很感興趣,動手能力較強,但是對科學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學對死記硬背的知識記的牢,運用能力較差。
3、已有知識經驗:科學觀察能力和對比實驗設計已經有較大的進步,但是獨立探究能力和主動探究意識還不夠。
五、教材分析:
科學五年級下冊教材分四個單元,分別是“沉和浮”、“熱”、“時間的測量”、“地球的運動”。
第一單元“沉和浮”。本單元將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去解決有關沉和浮的許多問題。學生將探究不同物體的浮沉,形成他們關于對物體是上浮還是下沉現象的解釋,而且能夠明白物體與被放液體間的相互關系。當學生開始理解了他們所觀察的結果之后,他們將鑒別出導致物體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本單元設計的對物體沉浮的解釋有兩條途徑,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關系解釋沉浮現象,是用密度的概念解釋沉浮現象。因為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也有密切關系,因此,將物體的沉浮原因定位在物體的密度上。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密度概念要求過高,因此,教科書沒有直接出現密度概念,而是通過觀察和實驗,用同體積的重量作比較,幫助學生建立密度的前科學概念。
第二單元“熱”。熱是一種能量形式。然而,在小學階段,讓小學生探究“熱”,更主要的還是觀察和思考一些與物體冷熱程度有關的現象一熱現象。例如氣體、固體和液體三態的轉化及與溫度的關系、物體的熱脹冷縮、摩擦生熱及熱傳遞等。關于熱現象,學生們已經有了不少的經驗,尤其是在三年級下冊“溫度和水的變化”單元,學生們觀察探究了溫度和水的形態變化的關系,他們已經觀察到了物質由于溫度的變化而產生的顯著變化一物體狀態的變化。物質的變化,是從漸變到突變的。在這一個單元,我們將繼續觀察探究物質在熱量變化過程中產生的不易察覺的變化,主要是熱脹冷縮現象,以及熱量轉移(傳遞)的過程。
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時間”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事物,時間運動的軌跡,是根據其他物體的有規律運動的軌跡來記錄的。所以,本單元學習“時間測量”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對“事物有規律運動”的認識活動過程。本單元要讓學生使用一些測量時間的重要設備做實驗,從太陽鐘、水鐘到機械擒縱器……在“創造”(制作)計時工具的實踐過程中,了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認識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
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本單元要讓學生重演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基于可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運用相對運動、參照物、模擬再現等原理和方法進行推理、論證,最終認識地球是如何運動的。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學生多角度地、持續地收集地球運動的證據,如:資料、理論、模擬實驗的結果等,需要對證據進行批判性的邏輯加工,還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間想象力。這些都對學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個較全面的挑戰。
六、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現場考察、自然狀態下的觀察、實驗、專題研究、情境模擬、科學小制作、討論辯論、種植飼養、科學游戲、信息發布會、報告會、交流會參觀訪問、競賽、科學欣賞、社區科學活動及家庭科技活動、角色扮演、科學幻想等。
七、基本措施:
1、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2、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面向全體學生,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組織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外科技活動以及各類競賽活動。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相信只要按照上面制定的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那么我們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一定會去的一個不錯的效果。現在國家的最新課改計劃我們教師都已經學習了,對自己應該做的工作也有了清醒的認識,在路線制定方面我們都有了大體的思路,就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共同商量制定的了。
國家需要我們不斷的開拓創新,創造出更好的教學方法和思路,我們不能辜負國家的期待和信任,只有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出更好的學生,那么我們的祖國將來才會更加的美好!
五年級教學計劃1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古詩,體會詩歌的意境,了解詩歌的意思,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入情入境學習古詩,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學習的能力。
3、欣賞美麗的春景,激發學生對春天的熱愛,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目標:
1.讀懂兩首描寫西湖美景的古詩,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體會古詩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讀。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聯系實際,導入新課
春天到了,春姑娘邁著輕輕地腳步走來了,現在正是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季節。同學們,你們眼中的春天、親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書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學生暢所欲言,盡情說說)
今天,我們學習宋代大詩人——葉紹翁寫春天的古詩。
板書:游園不值
二、檢查預習
請問讀熟的同學有多少?這首詩讀懂的又有多少?
三、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古詩
1、學生自由讀古詩,要求:讀的時候用心體會、琢磨、看誰讀得不但正確、流利,而且還體會出詩歌的感情,能讀好古詩。
2、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好的指導方法:引導學生展開朗讀比賽、評議,反復朗讀古詩
(2)不好的指導方法:引導學生回憶春天的美景,體會著把春天的美景讀出來,通過評議理解重點的詞句。
3、教師示范讀書,引導學生評議老師讀的和同學們讀的有什么不同?(重點指導:情緒飽滿、氣息暢通)
4、學生再次練習讀書,爭取超過老師讀的情況
5、指名學生讀書,引導男、女展開比賽讀書
6、總結:通過我們多遍讀書,有的同學已經把詩的意境讀出來了,有的同學讀的感情還差一點點,不要緊,大家一會兒還有機會,一會兒我們再練習著讀書。
【五年級教學計劃1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