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數學教學計劃匯總七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讓我們對今后的工作做個計劃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教學計劃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1)班學生共有69人,從這學期數學學習上看,總體上較好。差距不是太大。這主要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家長與孩子之間、家長與老師之間團結協作,共同努力的結果集體。在學習新知識和復習階段,我認真整合復習教材,認真指定切實可行的習題練習,著重對班級的后進生的輔導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具體表現在:大部分學生已養成良好的課前準備、上課聽講、思考發言、書寫、審題、運算習慣等學習習慣,并樂于參加各種數學實踐活動。、由于家長非常配合學校工作,90%以上的學生能在家長的配合下完成各項數學活動,為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長度單位,100以內的加減法(二),角的初步認識,表內乘法(一)(二),觀察物體(一),認識時間,數學廣角(搭配一)和數學實踐活動量一量比一比。
四、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6、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二)、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五、教學措施
1、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準確把握教學的深度,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法滲透。教師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注意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重視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4、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將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的實際問題聯系起來。激發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的思想和方法,以利于學生對某些數
學內容的理解。
6、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覺得扎實。
8、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六、全冊課時安排:(約60課時)
(一)、長度單位(4課時左右)
(二)、100以內的加、減法(二)(13課時左右)
1、兩位數加一位數3課時左右
2、兩位數減一位數5課時左右
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4課時左右整理和復習1課時左右我長高了1課時左右
(三)、角的初步認識(2課時左右)
(四)、表內乘法(一)(13課時左右)
1、乘法的初步認識3課時左右2、2--6的乘法口訣
5的乘法口訣2課時左右2、3、4的乘法口訣4課時左右6的乘法口訣3課時左右復習和整理1課時左右
(五)、觀察物體(4課時左右)
(六)、表內乘法(二)(13課時左右)
7的乘法口訣5課時左右8的乘法口訣3課時左右
9的乘法口訣4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左右看一看 擺一擺1課時左右
(七)、統計(3課時左右)
(八)、數學廣角(2課時左右)
(九)、總復習(4課時左右)
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班級情況分析
這學期我擔任一年級(3)和(4)的數學。(3)班的學生人數是50人,(4)班的人數是50人。雖然大部分入學前,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特別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而且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剛跨入小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教材分析
這冊實驗教材的編寫,是以《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在總結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研究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編排。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征,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驗,反映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努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材料與環境。同時,還繼承了現行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經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學生在獲得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三、教學內容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5、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6、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五、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學生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六、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
4、聯系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7、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七、采取的措施
備課時必須對學困生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充分的預設,上課時必須讓學困生提出問題,合作學習中必須讓學困生發言,輔導點撥時必須解決學困生的困惑,設計作業時必須針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次布置并對學困生當面輔。
對學生因厭學輟學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積極采取幫扶轉化措施,采用教師和學優生對學困生一幫一、結對子的方式,幫弱促強,幫助學困生重新樹立學習信心。
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帶兩個班數學課,兩個班學生男女比例均等,但由于學生年齡小,注意力差,所以一節課雖然傳授的知識不多,但組織紀律上花費的時間不少。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分為十個單元:數一數、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 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總復習和二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本冊的教學重點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難點是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基礎,同時它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的實驗教材,是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進行的實驗課本,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了解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重點:
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
五、教學難點:
進位加法
六、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每周寫兩篇數學日記。
七、課時安排:
共計約61課時
1、數一數……………………………約1課時
2、比一比……………………………約2課時
3、1—5的認識和加減法……………約10課時
4、認識物體和圖形…………………約3課時
5、分類………………………………約2課時
6、6—10的認識和加減法…………約21課時
7、11—20各數的認識………………約4課時
8、認識鐘表…………………………約2課時
9、20以內的進位加法………………約12課時
10、總復習……………………………約4課時`
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班級情況分析
這學期我繼續任教一年級(5)的數學。全班79人,其中有4人是剛轉學來的。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具有一定的觀察、比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積累了一些較淺顯的生活經驗,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識和較好的學習習慣。但是,由于學生年齡小,好說好動,精力難以集中,思維跳躍性大,課堂紀律不大理想,尤其是傾聽的習慣和隨便插嘴的習慣。因此,本學期要立足于端正學習態度,提高積極性,抓好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這冊實驗教材的編寫,是以《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在總結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研究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編排。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征,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驗,反映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努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材料與環境。同時,還繼承了現行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經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學生在獲得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三、教學內容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口算部分是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5、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6、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五、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學生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六、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學生
學習數學的熱情。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
學習品質。
4、聯系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7、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七、2%后進生進步措施
備課時必須對學困生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充分的預設,上課時必須讓學困生提出問題,合作學習中必須讓學困生發言,輔導點
撥時必須解決學困生的困惑,設計作業時必須針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次布置并對學困生當面輔導”。
對學生因厭學輟學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積極采取幫扶轉化措施,采用教師和學優生對學困生一幫一、結對子的方式,幫弱
促強,幫助學困生重新樹立學習信心。
八、課時安排
(一)、位置(4課時)
(二)、20以內的退位減法(13課時)
例1 3 課時
例2 4課時
例3 2課時
整理和復習3課時
單元練習 1課時
(三)、圖形的拼組(3課時)
(四)、100以內數的認識(9課時)
數數 數的組成 1課時
讀數 寫數 1課時
練習 1課時
數的順序 比較大小 2課時
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1課時
練習 1課時
擺一擺 想一想1課時
單元練習1課時
(五)、人民幣的認識(4課時)
認識人民幣 2課時
簡單的計算 2課時
(六)、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15課時)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3課時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4課時
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6課時
整理與復習2課時
(七)、認識時間(3課時)
(八)、找規律(4課時)
(九)、統計(3課時)
(十)、總復習(5課時)
數學教學計劃 篇5
在這秋高氣爽的日子,我們又迎來了新的學期,本學期我代初二118、119兩個班的數學,現制定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 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經過一學年的學習,學生們已經適應了新的學習環境,對初中數學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思想也已經有所領悟,但經過初一學年的學習和考試,我們發現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都需要進一步培養和提高。
二、 教材分析
本學期主要教學任務:數的開方、整式的乘除、勾股定理、平移與旋轉、平行四邊形的認識。
教材簡單分析:八年級數學上冊力求教學活動以學生為本,從實際問題情境入手,選擇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素材,使學生通過問題解決的過程,獲得數學概念,掌握解決問題的技能與方法;同時也編排一些應用性、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自主探索實踐,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 教材重難點:
1.平方根、算術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會用根號表示;會用計算器求一個非負數的算術平方根和任意一個數的立方根。
2.會用冪的運算法則、整式乘法公式、乘法公式進行計算;會用提公因式、公式法進行因式分解。
3.掌握勾股定理、其逆定理,會運用勾股定理和其逆定理解決相關的問題。
4.認識平移、旋轉的概念,理解平移、旋轉的基本特征與性質,并利用軸對稱、平移與旋轉進行設計簡單的圖案;了解圖形全等的概念。
5.掌握平行四邊形和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概念、性質,解決相關的問題;掌握梯形和等腰梯形的概念、性質,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難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四、 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設計好課堂活動,收集相關資料給學生更多的知識補充。
2、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加強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精心選擇好課堂練習。
3、虛心向老師請教,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吸收精華,提高教學質量。
4、科學組織好單元考試、期中考試,認真坐好評卷工作。
5、加強與班主任的溝通和聯系,形成教育合力,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五、 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要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科的獨特魅力和樂趣,感受到經歷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學到有用的數學。
數學教學計劃 篇6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年級學生共計120人,從上期測評情況看,學生基本能正確進行計算,部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審題能力較差,缺乏檢查習慣,理解能力較差。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學內容:除法、混合運算、方向與路線、生活中的大數、測量、整理與復習(一)、走進鄉村、加與減(一)、認識圖形、加與減(二)、整理與復習(二)、美麗的植物園、統計、總復習
三、教學重點:有余數的除法、加與減、生活中的大數
四、教學難點:混合運算、加與減、生活中的大數、測量
五、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
第一單元“除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學習有余數的除法(商是一位數)。結合分物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時會有余數,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
第二單元“混合運算”(乘加、乘減、除加、除減、加減混合以及兩步有括號式題)。結合實際情境,使學生體會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減”及“先算括號里面的”運算順序,能根據這些運算順序計算有關問題,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
第四單元“生活中的大數”。結合實例,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數,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使學生體驗到“一千”“一萬”有多大,并能結合實際,對萬以內的數進行估計,了解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會用萬以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會用詞語或符號來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培養學生的數感。
4、第六單元“加與減(一)”,第八單元“加與減(二)”。結合具體情境,探索計算萬以內加減法及連加、邊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養成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估計的習慣;能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
第三單元“方向與路線”。借助實踐活動,認識八個方向;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七個方向,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徑的地方。
2、
第五單元“測量”。通過動手操作和實際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認識角,能辨認直角、銳角、鈍角;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
(三)、統計與概率
1、經歷簡單的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
2、會讀統計圖表,會在方格紙上繪制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1個單位);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單間的實際問題,并能作出一些簡單的預測。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豐富的實踐活動。例如:
1、設計希望小區示意圖。
2、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數,并與同伴說一說。
3、估一估,數一數有多少片樹葉。
4、走一走10米大約有多少步,100米大約有多少步;估一估1000米大約有多少步。
5、用附頁1中的七巧板拼出長方形、正方形。
6、用學過的圖形設計漂亮的圖案。
7、把幾十粒黃豆泡在水中,記錄生長情況,制成統計圖表。
通過以上一系列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六、教學措施: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中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對本冊教學,提出以下建議。
一、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在本冊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數小正方體的活動,讓學生體會“千”“萬”的實際含義;利用自制的方向板,讓學生在教室內或操場上辨認方向;通過數學游戲“你問我答”、神奇的“495”,練習萬以內加減法;通過設計圖案復習圖形;通過“泡黃豆”的實驗,繪制統計圖表描述數據。這些活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
一、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冊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交流。例如:乘車去機場,有25人,面包車限乘8人,小汽車限乘3人。可以怎樣派車?你認為怎樣派車合理?解決這個問題時,可以先鼓勵學生自己獨立思考(想出一種方案就可以),然后在小組內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達。如:表格的方式。特別是在回答怎樣派車合理時,答案不要求一致,只要合理就可以了。
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進行主動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徑。在本冊教材中,安排了多個實踐活動,應充分利用,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的過程。
二、 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在本冊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算能力。例如:在估計一筒花生在多少粒;估計一篇文章有多少字;進行萬以內加減法計算時,先估計得數的大致范圍再進行計算;在學習測量時,先估計測量的物體有多長,再實際測量。這樣做,有利于學生估計能力的培養。
三、 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本冊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七、教學用具:
1、掛圖 2、直尺 3、小棒 4、實物圖 5、計數器 6、幾何圖形
八、課時安排:
一、 除法…………………………………… 7課時
二、 混合運算…………………………………6課時
三、 方向與路線………………………………3課時
四、 生活中的大數…………………………………7課時
五、測量…………………………………3課時
整理與復習(一)………………………2課時
走進鄉村………………………………… 2課時
六、 加與減(一)…………………………………12課時
七、 認識圖形…………………………………6課時
八、 加與減(二)…………………………………8課時
美麗的植物園…………………………………2課時
九、 統計…………………………………4課時
總復習………………………………… 5課時
數學教學計劃 篇7
一、情況分析:通過上學期的教與學,幼兒已初步掌握了1—6的加減運算,理解了1—6的數的組成,另外對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等立體圖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他們的摸索發現中發展了空間思維能力。在活動中還發現他們對于動手操作,自己嘗試的活動非常有興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后的活動中力求新、奇,恰當地融合知識和趣味。
二、學期目標:
1、 教幼兒學習6—10數的分解和組成。引導幼兒體驗總數與部分之間的關系。部分數的互補和互換。
2、 教幼兒學習10以內的加減,正確迅速掌握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體驗加減、互逆關系。
3、 教幼兒學習等分實物或圖形,并區別物體的高矮。
4、 引導幼兒學習按物體兩個以上特征或特性進行分類,學習在表格中勾畫圖形特征及按勾畫好的特征尋找圖形,學習交集分類。
5、 啟發幼兒按物體量的差異和數量的不同進行10以內的正逆排序,初步體驗序列之間的傳遞性、雙重性及正逆性關系。
6、 教幼兒認識球體、圓柱體,能根據形體特征進行分類,體驗平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
7、 引導幼兒學習以自身為中心和客體為中心區別左右,會向左右轉動。
8、 教幼兒認識時鐘,學著看整點和半點,學習看日歷,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稱和順序。
9、 教幼兒認識一元以內的紙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知道它們的值是不同的。
10、培養幼兒能清楚講述操作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11、在老師的幫助下能歸納、概括有關數學經驗,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觀察與思考問題,能通過觀察、比較、類推、遷移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12、培養幼兒積極主動的進行數學活動,學會迅速,有條理的擺放、整理活動材料。
三、教學進度表:
第一周
一、學習7的組成
1、 學習7的分合,知道7分成兩份可以有6種分法。
2、 學習按序分合和記錄。
二、學習7的加減
1、 讓幼兒講述圖意并列出算式,會編應用題。
2、
; 學習7的三組加減。
第二周
一、學習用三個數字寫四道算式題
1、 鼓勵幼兒嘗試按圖中的動物不同特征,找出三個相關聯的數,并列出算式計算。
2、 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加減運算中三數的關系。
二、認識圓柱體和球體
1、 讓幼兒觀察、比較球體和圓柱體,說出其名稱和特征。
第三周
一、學習二等分
1、 教幼兒初步學習把一個物體等分成兩份。
2、 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二、分成幾小杯
1。感覺用瓶瓶罐罐一起玩水的快樂。
2。觀察生活中水在流動的現象。
第四周
一、學習8的組成
1、 教幼兒學習8的組成,了解8分成兩份有7種分法。
2、 引導幼兒觀察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相關系(增1、減1)
二、圓柱體的游戲
1、 通過實踐體驗,激發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培養主動的探索精神。
2、能辨別認識圓柱體,感知其基本特征。
3、在動手嘗試的基礎上,會自己說出、找出并制作與圓柱體相似的物體。
第五周
一、學習8的加減
1、 引導幼兒學習按實物圖的內容選擇答案圖,列算式。
2、 教幼兒學習8的四組加減。
二、學習看點圖列算式
1、引導幼兒觀察點子圖,列出相應的算式,復習8的加減。
第六周
一、看點子圖列算式
1、學習看兩張點子圖,根據點子圖的變化列算式。
二、按差異個數擺放圖形
1、 教幼兒學習在相鄰的兩個圖形之間,用短波浪線作標記表差異個數。
2、 教幼兒學習按標記表示的差異數目擺放圖形。
第七周
一、學習9的組成
1、學習按序將9分成不同的兩份,感知9的分合。
二、學習9的加減
1、 學習看分合式列算式,體驗總數和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2、 學習9的加減。
第八周
一、改錯題(一)
1、 學習改錯題中的得數,使得算式運算結算正確。
2
、 復習9的組成、加減。能熟練準確得進行運算。
二、改錯題(二)
1、學習改錯題的三種方法,使幼兒知道三個數的任一個數均可以改動。
第九周
一、兩個特征分類
1、學習按運算方法和得數的數目將算式歸類。進行9以內的加減。
二、分類
1、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觀察比較物體的不同特征并進行分類。
第十周
一、認識時鐘
1、 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叫出名稱,基本掌握鐘面的主要特征。
2、 使幼兒知道時針、分針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系,能辨認整、半點。
二、記錄時間
1、 讓幼兒知道整點半點的記錄方法,理解鐘點和指針關系。
2、 進一步使幼兒感知時鐘和生活的關系,初步發展幼兒的時間感。
第十一周
一、學習10的組成
1、 要求幼兒有序的進行10的分解。
2、 引導幼兒從9的分合推導10的分合。
,大班數學學科的教學計劃范文2
二、學習10的加減
1、 引導幼兒看實物圖列算式,學習10的加減。
2、 教幼兒講述應用題。
第十二周
一、學習“0”的算式
1、 學習有關“0”的算式。
2、 復習10以內的加減。
二、復習10以內的加減(一)
1、會兩個、三個加減符號的連續加減。
第十二周
一、復習10以內加減(二)
1、會把算式題目填寫完整,如1 ( )=3
二、快速口算
1、練習口算的能力,能相互之間玩出題游戲。
第十三周
一、認識人民幣
1、 認識十元以內的貨幣,并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2、 學習錢幣兌換,復習10以內加減。
二、超市
1、復習10的加法,并感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2、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學習態度,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十四周
一、學習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
1、 教幼兒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
2、 讓幼兒
感受到客體和自我為中心的左右方向不同。
二、依樣接畫
1、 培養幼兒仔細觀察排隊規律的能力。
2、 教幼兒發現規律并依著接畫。
第十五周
一、學習四等分物體
1、 幫助幼兒學習將物體四等分的方法。
2、 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二、補漏洞
1、 引導幼兒學習根據物體缺口而選擇形狀相同的填。
2、 發展幼兒的空間知覺。
數學游戲
第十六周
一、10的加減試題
1、 會運算各類形式的加減題目。
2、 提高幼兒的運算正確度。
二、復習和考核
數學:分成幾小杯活動目標:
1。感覺用瓶瓶罐罐一起玩水的快樂。
2。觀察生活中水在流動的現象。
3。在從大的容器舀水到小容器可以分成幾小杯。
活動準備:搜集各種可以盛水的瓶罐有大的 小的是果凍杯 接水的水管活動過程:取水:用小朋友常玩的水管,取幾個彎管和直管做成一根他幾個進水口,一個出水口的流動水系統,水流出后小朋友用大容器去接水。
選擇一個大的容器盛滿水,把水接回來,1"2個不同大小的舀水果凍杯。先用一種果凍杯舀水,一邊口頭記錄次數,最后報給老師(自己記手濕不方便),也可以自己記錄,直到舀完為止。
再換第二種舀水的器皿,口頭記錄用多少次舀完水。
大班數學的教學計劃2 怎樣會盡量避免弄濕衣服。
比較二種器皿,究竟哪一種舀水的次數多(或少),為什么,老師在用若干次實驗證實自己的理由是否正確,交流各自玩水經驗和方法。
活動目標:
1。復習10的加法,并感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2。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學習態度,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將活動室周邊布置成超市;已標價實物商品若干。
2。數字卡、自制10元面值代金券若干。
3。小筐、錢袋若干。
4。大鼓一面。
活動過程:
一、語言誘導,激發興趣。
帶幼兒逛超市,看看超市里有哪些物品,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想買些什么。
二、自己購物,自由探索。
1。幼兒到超市自選商品,然后自己計算總價是否與錢袋里的錢數相等。
2。將所購物品的價格用加法算式記錄在紙上,并互相交流。
三、驗證結果,鞏固知識。
教師展示幼兒的記錄結果,共同驗證結果是否正確。
四、有獎游戲,復習知識。
游戲玩法:教師出示二至三樣實物商品,幼兒計算總價后,舉起相應的數字卡,最先舉對的可以免費獲得商品。
延伸活動:
1。將部分材料投放于角色區,供幼兒玩角色游戲超市。
2。繼續以超市形式復習10以內數的減法,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發展。
分類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觀察比較物體的不同特征并進行分類。
區域活動一:分圖形 準備;○、△、□幾何圖形若干,每種形狀有2種顏色、2種大小,小籃子若干。 過程:師:“弟弟妹妹要玩拼圖游戲,可是這些圖形都混在一起,他們不容易很快找到想要的圖形,怎么辦呢?”(讓幼兒思考后說一說,然后教師再提出操作要求)“想一想,這些圖形可以怎么分?小朋友可以一起商量,看你們能找出幾種不同的分法。”
區域活動二:娃娃超市 準備:絨布玩具、飲料瓶、塑料恐龍、塑料水果、衣服、玩具汽車、積木等 過程:師:“娃娃超市現在有一批東西亂糟糟的,經理可頭疼啦。他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去幫忙,怎么幫呢?”(可以提示幼兒:小朋友都去過超市嗎?超市里的東西是怎樣擺放的)“對,超市里的東西都是把一樣的東西整齊地放在一起。”
區域活動三:涂色 準備:相似的物體若干 過程:給相同的物體涂上相同的顏色。 游戲:找朋友 玩法:給每個幼兒發一張不同數量的印章卡,當音樂起時,幼兒快速找朋友,音樂停時,找到同數量印章卡的幼兒手牽手出教室。
認識圓柱體
活動目標:
1。 通過實踐體驗,激發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培養主動的探索精神。
,大班數學學科的教學計劃范文2
2。 能辨別認識圓柱體,感知其基本特征。
3。 在動手嘗試的基礎上,會自己說出、找出并制作與圓柱體相似的物體。
材料投放:
1。 教具準備:用各種圓柱體制成的機器人一個。胡蘿卜、粉筆 、小刀、磁帶、錄音機
2。 操作學具:人手十枚一樣大小的硬幣、漿糊。①長方形紙8張、水筆8盒②廢衛生紙筒8個、各色臘光紙若干③吸管一籃、薯片筒若干④各種空心小形體、鐵絲
3。 環境創設:
① 體育角,內放高蹺、圓柱狀沙袋、棍、易拉罐、滾筒、金箍棒等]
② 自制玩具角,陳設會叫的陀螺、望遠鏡、萬花筒、柱狀風鈴等
③ 實物角,內置電池、果汁罐、卷糖、球、椎狀物體、花瓶、廢舊蛋糕盒等
指導要點
一、通過機器人柱柱激發幼兒參觀圓柱世界的興致。
1。 介紹機器人引題: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它的名字叫柱柱。柱柱想請小朋友到柱柱世界宮玩,你們想去嗎?
2。 聽音樂開火車帶領幼兒到柱柱世界。
二、通過反復嘗試初步認識圓柱體,引導幼兒體驗圓柱世界的秘密。
1。 玩一玩、想一想——
引導幼兒第一次游戲嘗試,知道圓柱體的名稱。
① 讓幼兒任意挑選一種玩具,自由感知圓柱世界的豐富。
② 啟發提問:A、你玩的是什么?它象什么形狀?
B、你還發現了圓柱世界的什么秘密?
③ 鼓勵幼兒完整表述自己的經驗,重點能說出它象什么
形狀?
④ 以機器人口吻小結——柱柱世界里的每樣東西都象柱子一樣,這種形體就叫圓柱體。
2。 量一量,說一說——
引導幼兒第二次測量嘗試,感知圓柱體的特征。
① 啟發嘗試:A、你發現圓柱體是什么樣的?它跟圓形一樣嗎?
B、請你再玩一玩,想一想,你是怎么玩的?
C、每個圓柱體摸上去都是什么感覺?請你用繩子或尺子量一量好嗎
② 鼓勵幼兒自由探索圓柱體的主要特征,能用手,繩子,尺子量一量圓柱體的兩端和中間是否一樣
③ 引導幼兒用語言表述自己的發現。
④ 小結:圓柱體的兩端是兩個一樣大的圓形,中間部分一樣粗,放倒了還會滾動。
三、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鞏固認識圓柱體,提高
幼兒對圓柱世界的辨別能力。
1。 疊一疊,變一變——
讓幼兒在比較嘗試中 加深對圓柱體的印象。
① 啟發提問:A、你知道硬幣是什么形狀的?
B、你能不能用許多硬幣變一個圓柱體?
② 幼兒操作,思考:你是怎么變的?一個一個一樣大的圓形疊起來象什么?
③ 小結:一個一個一樣大的圓形疊起來象圓柱體。
2。 找一找,削一削——
讓幼兒在尋找相似與不似中加深對圓柱體的理解。
① 以柱柱口吻夸獎操作認真的幼兒,并尋求幫助:你能不能幫我把象圓柱體的東西找出來?
② 引導幼兒觀察陳列柜內實物,分辨相似與 不似圓柱體的東西,并說出原因。
③ 提出疑問:怎樣使胡蘿卜變得象圓柱體?
④ 教師操作:用削刀將胡蘿卜削掉,中間部分削去外皮,變成一樣粗細。
四、通過聯想生活中的圓柱體,開拓幼兒對圓柱世界的遷移發散能力。
想一想,說一說:你在生活中還見到、用到的東西有哪些象圓柱體?
五、通過分組小制作延伸幼兒對圓柱世界的想象創造能力。
1。 制作望遠鏡——在長方形卡紙上先涂上花紋,再粘制兩個一樣大的圓柱體,并用膠水固定。
2。 花鏈數字玩具——在許多形狀中尋找圓柱體的小紙鏈,并串到彎好的鐵絲上,變成花鏈玩具。
3。 紙筒小動物——利用廢衛生紙筒,卷上色紙,粘貼眼睛、嘴巴、耳朵等制作小兔、小鳥、螃蟹等小動物。
插吸管——把吸管有規律地插入紙杯,并調整吸管兩邊長度,變出各種形態東西。
【實用的數學教學計劃匯總七篇】相關文章:
【實用】教學計劃模板匯總七篇12-13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學計劃范文錦集七篇12-21
實用的語文教學計劃范文匯總七篇12-14
初三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匯總七篇12-15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學計劃范文匯總七篇12-17
實用的教學計劃模板匯編七篇12-20
實用的教學計劃模板匯總6篇12-16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學計劃范文匯編六篇12-19
實用的小學教學計劃模板集錦七篇12-17
【實用】學期教學計劃集錦七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