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年小學教育教學計劃(精選5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教學工作者們又將迎來新的教學目標,這也意味著,又要準備開始寫教學計劃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做教學計劃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1年小學教育教學計劃(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教育教學計劃1
一、活動目的:
1、通過誦讀《弟子規》,讓學生能夠弘揚國學文化,傳承國學精髓,與圣賢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構建良好的班風。
2、通過誦讀《弟子規》,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識字量、閱讀量,多讀書,讀好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通過誦讀《弟子規》,讓學生了解中國燦爛的古文明,增長見識、增加涵養、吸取智慧,培養學生優雅性情和敦厚人格。
4、通過誦讀《弟子規》,用傳統中國文化的精神,對校園、家庭、社會產生潛移默化、凈化心靈、熏陶品質的作用。
二、教學理念:
1、誦讀化。即誦讀為主,理解為輔。《弟子規》應真正貫徹“以讀為本”的理念,上承傳統教育之優秀經驗,下接現代教學理論的“活水”,采用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理解、感悟、體驗、積淀。小學生正處于人生記憶的黃金年齡,在這一時期讓學生誦讀記憶《弟子規》的精華內容,他們將會終生受益。因此,應讓學生誦讀中直面經典,與課文真心接觸,自己讀解,自己感悟,自己體會,教師巧設臺階,引導學生逐步領悟,有效發揮誦讀的功能。讀法要多樣:齊讀、個別讀、小組賽讀、男女生賽讀、對讀……
2、情境化。情境化就是用優美的古典音樂,富有情趣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喜聞樂見的表演活動,從而創設氛圍把學生引入國學的情境,使學生身處古典文化的情境與韻律中,誦國學,學國學,身心受到陶冶,激發他們對國學的熱愛。讓學生在書聲、音樂與表演中,入其境悟其理,享受誦讀的快樂。
3、故事化。故事化的教學方法就是用經典小故事來詮釋古文深奧的哲理,幫助學生理解原文的主旨,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理解課文,受到教育。《弟子規》讀本所選故事,是歷代名人故事,基本吻合《弟子規》相應的內容。教學時可把故事引入課堂,用小故事來幫助學生領悟文章的含義,突破教學難點。這樣,深入淺出地設計教學,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化難為易,化繁為簡,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的。
4、生活化。是指《弟子規》的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學會做人處事,學會思考運用。為了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增強教學的實效性,教學中可以設計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的環節,把學國學與學做人聯系起來。這樣,拉近了古今文化的距離,使遙不可及的古代文化走入了學生的生活。在生活化的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批判性學習。引導學生用現代人的觀點了解古訓要求人們做什么,如果是不符合現代道德文化要求的內容,我們就引導學生去批判,培養他們不迷信書本,不拘泥古訓條文,弘揚人文個性,促進健康人格的形成。
5、課程化。就是要求教師們重視《弟子規》的誦讀教學,要保證誦讀時間、誦讀效果,切實完成各年段的誦讀目標。
三、具體措施:
1、遵循“五化”教學理念:誦讀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課程化。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精心設計好“五分鐘讀案”,讓學生在愉悅的具有挑戰性的氛圍中誦讀。
2、以“讀”為主,將“誦讀”作為教與學的第一手段。
3、以“講”為輔,意思的疏通是必要的。
4、 重視對學生進行階段評價,開展班級評比活動,設計《弟子規》誦讀攻關表等形式多樣的評價表,促進學生跟上隊伍,成功闖關,確保學生百分百過關。
小學教育教學計劃2
認真貫徹執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推進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增強學生健康意識,提高學生健康水平。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和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本年度,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緊緊圍繞縣疾控下達學校健康教育目標任務,開展扎實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師生健康素質為目標,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堅持樹立“以人為本”、“健康”、“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注重預防為主,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以干預和控制影響師生健康的危險因素、規范公共衛生行為、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為重點,以開展各種健康促進活動為載體,努力促進校園健康、環境健康、人群健康,實現學校全面協調發展。
二、工作目標
1、認真落實健康促進學校考核評估細則的各項要求。在組織發展、政策保障、物質環境、社會健康環境、社會關系、個人的健康技能、健康服務等各方面達標,力爭辦出特色。
2、樹立起健康的意識,把健康教育課要放在重要地位,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培養學生們良好的衛生行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創建健康的校園環境,努力做到整潔、優美、安全、愉快和富有教育性。
4、重視慢性病健康的教育工作
三、工作措施
1、加強組織建設,提高健康管理水平
認真貫徹關于加強愛國衛生工作的批示,組織學校有關人員認真學習《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傳染病防治法》,充分認識搞好學校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確學校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只有搞好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才能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使學生健康地成長。
2、加強組織管理,充分發揮健康教育人員的
健教人員組織開展健康教育課,已是成為學校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宣傳健康知識的主要渠道,通過學生把健康知識帶給每個家庭,形成良好效益。學校積極開展健康教育課,做到學生有教材,有筆記,有年終考核成績。另一方面使學生們能夠身心健康,減輕學習壓力。使健康教育多層次、渠道廣、領域寬,成為建設“健康校園”必不可缺一部分。
3、加強環境衛生,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
響應號召,積極開展綠化、凈化、美化學校環境。積極開展全國愛國衛生活動,推進學校的整體衛生水平。努力創設整潔、文明、優美的學習環境,陶冶師生的情操。督促學校每周進行集體打掃衛生。
4、加強慢性病健康教育。
(1)建立組織、完善網絡、落實責任
為加強對慢性病的綜合防治工作的領導,我校專門成立了慢性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校慢性病綜合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工作協調。開展綜合防治工作,具體安排業務指導、人員培訓、檢查考核等,將慢性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明確了工作職責與任務,從而建立慢性病防治網絡和工作小組。
(2)廣泛宣傳、開展教育,提高認識
為提高廣大師生特別是慢性病高危人群的自我防病能力,根據校內慢性病高危人群的特點,利用各種形式如:廣播、講座、健康教育專欄等,有針對性的開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識,倡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全面落實健康教育課,保證每周一節,結合地方和學校特點,保證有每學期一課時的慢性病防治健康內容。并有統一教案,課件。
(3)改善環境、經常督促、有效預防
努力改善師生的學習辦公環境,保證空氣清新、無噪音,光線充足,學具合格。要求全體教師及時督促學生良好的習慣養成,如注意讀寫姿勢、衛生習慣等。
(4)全民健身、保證時間、提高免疫力
深入開展全民健康運動,認真組織陽光體育一小時活動,保證足夠的時間,保證活動項目,要有檢查、要有成效。重視學校體育工作,上好體育課,組織好晨鍛課間活動及冬季的長跑,有效提高全體師生的免疫力,預防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
(5)定期體檢、及早發現、有效控制
師生定期體檢,發現疾病及時治療有效控制進一步的發展,對于學生中常見病、慢性病定期開展檢查和治療工作。
5、認真做好學生體質監測工作及統計工作
每年的體質監測工作與上半年完成,根據有關部門規定,學校應做好體質監測(即體檢)提前準備工作,要求班主任做好學生體檢思想準備工作及通知工作,讓大家了解體檢的重要意義,配合醫生順利完成體檢工作。體檢結束后做好體檢結果統計工作,及時準確上報相關表格。
6、積極開展學生常見病防治工作,增強學生體質。在此項工作中,本中心始終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積極開展“六病”防治工作,一預防齲齒、沙眼、近視為重點。主要開展工作:
(1)關于預防齲齒教育學生從小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良好習慣,定期檢查口腔和牙齒,確保齲齒早發現早治療。
(2)對于預防沙眼工作中,教育學生注意用眼衛生不與別人共用一條毛巾,要經常殺菌消毒。不要用手揉搓眼睛,如果發現沙眼要及時治療。特別要發現一人患病全家預防,有效制止疾病人與人直接傳播及蔓延。
(3)教育學生從小養成良好衛生習慣,認真做眼保健操。做好眼保健操質量監督檢查工作,提高學生做操質量。做好視力檢查和防近工作,嚴格控制近視率。
(4)督促學校對有疾病的學生及時通知家長帶學生到醫院確診并將資料反饋給學校,督促學校將及時通知體育教師,注意學生運動負荷,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7、繼續加強學生疾病的巡視工作和相關疫情登記報告
督促學校衛生老師,加強對學生因病缺課的統計檢疫工作,以利學生常見病及傳染病的動態觀察,發現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提高學生出勤率。認真做好學校治療收集匯總工作,及時上報疾控中心。
8、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組織機構
為加強對辦事處的健康教育工作的領導,成立學校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協調。
小學教育教學計劃3
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新形勢下如何針對少年兒童成長的特點,加強學生的體育、衛生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強壯的體格、較強的活動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頑強的毅力、艱苦奮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使他們更加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是小學階段的體育和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新課題、新任務。因而本著科學、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則,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學校健康教育是學校系統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各種有益于自身、社會和全民族健康的行為和習慣,提高衛生科學知識水平,從而達到預防和減少兒童少年某些常見病和多發病,盡可能避免意外傷亡事故,增強體質,促進身心發育,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礎。
二、學校健康教育的任務:
1、提高學生衛生知識水平;
2、降低學校常見病的發病率;
3、提高生長發育水平;
4、促進兒童少年心理健康發展、預防心理衛生問題;5、改善學生對待個人公共衛生的態度;6、培養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健康教育的目的:
1、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保證學生們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2、培養學生正確的飲食和衛生習慣。注意飲食衛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偏食,讓學生知道暴飲暴食的危害。
3、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教材要求,提高健康教育課的效果。
四、健康教育的內容:
1、通過課堂內外的教育,向學生傳授衛生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個人清潔習慣,使他們自幼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維護環境的良好品德。
2、培養學生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制度,養成早睡早起、定時定量進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過量進食。懂得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自覺地保護環境,并懂得預防接種的好處,自覺接受預防接種。
3、讓學生觀察自己身高、體重的變化,了解兒童期的正常生長發育,并注意生長發育期應注意的事項。知道保護眼睛、牙齒、耳朵、鼻子的重要;
4、認識到陽光、空氣、水與身體健康的關系;
5、了解均衡飲食對身體發育的好處,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總之,加強學生的體育、衛生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強壯的體格、健康的生理和心里、勇敢頑強的毅力、艱苦奮斗、團結合作的精神,是學校教師的職責;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必須抓緊抓好,使學生不僅能學到知識,而且身心健康,體格健壯,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及衛生管理工作再上一個臺階。
小學教育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中學生心理發展狀況,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施加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使學生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發展其個性的目的,促進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的和諧發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
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
1、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2、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3、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幫助其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三、教育任務: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樹立在出現心理行為問題時的求助意識,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減少和避免對他們心理健康的各種不利影響;培養身心健康,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按照:"積極推進、實事求是、分類指導"的工作原則,要普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老師要在具有較全面的心理學理論知識和進行心理輔導的專門技能以及提高自身良好個性心理品質上有顯著提高。具體表現為:
1、揭示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作用規律,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和方法,保障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和諧地發展。
2、指導中學生運用心理學原則和方法克服心理障礙,使行為更趨于完美健康。
3、向中學生、教師、家長宣傳推廣各種維護心理健康的科學知識和方法。
4、指導中學生了解和掌握人際交往的心理衛生知識,克服交往障礙,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5、配合醫務工作者,對各種因心理因素引起的學生身體疾病進行有效的治療。
四、教育內容: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了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其重點是學會學習、人際交往、親子關系維護、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常識。低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境、新的集體、新的學習生活與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樂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中、高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品嘗解決困難的快樂,調整學習心態,提高學習興趣與自信心,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克服厭學心理,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培養面臨畢業升學的進取態度;培養集體意識,在班級活動中,善于與更多的同學交往,健全開朗、合群、樂學、自立的健康人格,培養自主自動參與活動的能力。具體內容有: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衛生教育:主要有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困難的診斷,應試技能的培養和考試焦慮的.解除,以及指導學生科學用腦等。
2、中學生的情緒、意志心理衛生教育:主要有中學生的情緒,意志特點分析,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診斷,不良意志品質的改善等。
3、中學生的個性心理衛生教育:主要有不良個性的矯正,良好道德情操的培養及獨生子女的教育等。提高學生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正確對待各種挫折。
4、特殊中學生群體的心理衛生教育:主要有品德不良學生的矯正、殘疾中學生的心理衛生等。
5、中學生的性心理衛生教育:主要有中學生性意識的認知、性道德的培養以及性教育等。
6、學校管理與中學生心理衛生教育:主要有教師與心理衛生,教學與心理衛生,獎勵懲罰與心理衛生,校風建設與心理衛生等。
7、家庭、社會與中學生心理衛生教育:主要有研究家長、家庭結構、社會環境對中學生的影響,以及如何優化、適應家庭與社會的心理氣氛等。
五、教育途徑與方法:
1、在學校各育、各科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學校各育、各科教學應當以素質教育的總體目標為依據,結合自身教育、教學的內容、要求等特點,建立相應的心理素質培養目標,使各育、各科教學過程和學校心理教育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并通過促使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真正提高各育、各科教學質量和效益。
2、優化學校、班級集體的文化心理環境。學校要加強校園班集體文化心理環境建設。通過開展各種活動與交往,發揮、發展學生在班級生活中的自主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調節學校班集體的人際關系和加強集體主義的價值導向,使學校、班集體真正成為學生精神生活的樂園
3、開展心理輔導工作,開設心理輔導課,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訓練和心理指導。幫助學生發展積極、正確的自我觀念,自我意識,學會客觀地分析自我,分析自我與環境的相互關系,學會自我心理行為的控制和調節,使學生在學校、社會、家庭的活動與交往中,保持健康的、積極的心理狀態,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能力。
4、發揮自我教育在培養學生心理品質中的重要作用。學校、班集體要把學生的自我教育納入整體教育計劃,通過開展課內外教育活動,指導學生“以人為鏡”,學會觀察、分析、評價自己,逐步使他們養成自尊、自愛、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質。
5、建立心理咨詢室,同時開設心理咨詢熱線電話,設立心理咨詢信箱,通過個別心理咨詢,解決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使學生都能健康成長。
6、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通過有關心理測試,對班級或年段的學生的心理素質情況進行評估,將評估結果向學校領導和有關部門報告,以便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根據具體情況開展專題心理輔導講座、團體心理咨詢、個別心理咨詢以及心理治療訓練等。
7、開展心理衛生運動,通過年段集會、主題班(團)會、學生家長會、出版心理衛生教育專刊、印發宣傳學習材料播放錄像等,積極普及心理衛生常識。
六、師資建設:
提高學校教育的質量,關鍵在于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教師職業心理素質又是教師素質的核心。教師的職業心理素質和教育心理素養是兩個密切聯系、互相影響的方面,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提高教育心理素養的基礎。一方面,學校要加強教師集體的建設,優化人際關系,讓每一個教師成為參與學校教育、管理的主體,發揮每一個教師的自主創造精神,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引導教師在教改實踐中,加強對教育學、心理科學理論的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切實提高教師教育心理學素養,以將心理健康教育自覺地運用并滲透在教學教育工作的過程中,使教育、心理科學不僅成為教師提高教育水平,進行創造性勞動的有力武器,也成為教師不斷認識自我、進行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素質的工具。為此,要求全校教職工要重視繼續教育,不斷地學習心理學原理,同時學校將定期選派教師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心理學培訓,鼓勵教師撰寫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定期召開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努力提高教師應用心理學原理的水平,從而提高教師的理論與實踐能力。
七、經費投入:
學校每年按計劃投入各種必需經費(含師資培訓費、資料費、辦公費及其它輔助資金等項目),確保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常開展。
八、領導機構:
學校成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
九、咨詢機構:
學校設立“學生心理輔導室”。
成員:xxxx
心理輔導室地點:xxxx
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地址:xxxx
小學教育教學計劃5
一、指導思想:
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的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內涵,國家新制定的中小學德育大綱中己明確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小學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推進素質教育,貫徹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根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本學期的計劃如下:
二、具體工作:
(一)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領導和管理。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形成在校長領導下,由政教處牽頭,以班主任和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在全校廣泛宣傳。
2、繼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培訓工作。
(二)進一步完善心理咨詢室的硬軟件配置,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規范性、科學性。
1、進一步對心理咨詢室的硬件進行完善。
2、進一步完善學生心理檔案,做好資料收集工作、個案研究的搜集整理工作和個案跟蹤研究工作。
3、發展校園網絡資源優勢,利用網絡平臺和學生實現對話與溝通,及時引導并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1、在開展心理教育常規工作外,加強學校心理咨詢室的宣傳工作,通過黑板報、宣傳欄等出一期心理健康知識專欄,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2、邀請有關專家為全校教職工進行1—2次有關教師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講座,減輕教師的精神緊張和心理壓力,讓他們學習一些調節心理的技巧,增強應對問題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發展需要,在不同年級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畢業年級學生進行1-2次考試焦慮的心理輔導。
4、對有較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跟蹤調查,并提出建議,以幫助問題學生真正從心里陰影中走出來。
(四)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系,營造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社會、家庭環境。
結合家長學校有針對性舉辦1—2期的親子教育等心理輔導專題講座,對家庭教育加強指導。
三、具體工作安排:
1、心理咨詢室新學期宣傳。
2、問卷調查。
3、邀請專家對全體教師開講座。
4、心理講座。
5、出一期心理健康宣傳板報。
6、教師心理健康講座。
7、家長學校:親子教育。
8、畢業班考前心理輔導。
9、組織高年級撰寫心理小論文。
10、家長學校。
11、就咨詢個案與部分家長溝通。
【20221年小學教育教學計劃(精選5篇)】相關文章: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8篇01-13
小學教學計劃(精選15篇)12-27
小學數學教學計劃范文精選三篇01-15
小學科學教學計劃精選15篇01-08
小學教育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12-28
小學生德育教育案例精選08-25
小學語文教育教育案例08-28
小學教育隨筆:家庭教育01-20
小學足球教學計劃01-06
學校教學計劃小學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