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音樂教學計劃模板集錦九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將帶著新的期許奔赴下一個挑戰,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教學計劃了。教學計劃怎么寫才能切實地幫助到自己將來的工作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音樂教學計劃9篇,歡迎大家分享。
音樂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音樂課程作為了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和必修學科。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 "它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結合學校實際情況,認真落實音樂課程所滲透基本理念,"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評價機制。"完成音樂教育所承擔的任務。
二、學生基本情況:
本校有年級的12個班。學生聰明伶俐,活潑好動,對音樂有濃厚的興趣,喜歡唱歌、喜歡跳舞;對音樂有較強的感悟力,能把握節奏和音準,有一定的識譜能力;在課堂上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展開思維,富有想象;并養成了一些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 但少數學生缺乏紀律意識,自制力差,有的學生音準和節奏有問題。
三、教學目標分析:
由于學生的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活動能力增強。應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增加樂器演奏及音樂創造活動分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魅力吸引學生。本期制定以下目標:
1、掌握運用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八三拍、八六拍的含義和規律。
2、聽賞不同風格樂曲能準確體會樂曲的情緒和意境,逐步掌握跟唱技能,學會跟唱歌曲。
3、在音樂學習積極參加表演、唱歌等活動。
4、自主學習并運用樂器表現。
5、能用口琴進行吹奏。
四、教學重點
1、通過歌曲學習體會相應歌曲情緒和所表達的思想內涵,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和豐富情感體驗。
2、通過聽賞不同風格樂曲能準確體會樂曲的情緒和意境,逐步掌握跟唱技能,學會跟唱歌曲,培養學生有良好聽課、聽歌、唱歌的習慣和音樂表現力。
3、掌握運用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八三拍、八六拍的含義和規律。
4、學會自主學習并運用樂器表現音樂。
5、演唱保持用圓潤自然的聲音。
五、教學措施及方法:
1、認真復備教案,根據學生實際,選擇教學方法。歌唱 以"聽唱"為主,音樂教學中引導學生體驗、表現、創造和感受音樂。
2、根據學生音樂學習水平和個別差異,因材施教。
3、欣賞以音樂音響為本,以聽為主,借助語言文字、圖畫等輔助媒介,采用唱歌,演奏,身體動作和表演等方式,讓學生感受音樂,體驗音樂。
4、演唱教學中教師做到"有表情地范唱",利用建立學生的自信心,使學歌中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出評價,避免機械的反復學唱。
5、針對優生多鼓勵指導,困難生多樹立信心,多鼓勵參加音樂活動。
6、認真學習音樂課程標準,合理運用遠程教育資源,對教學案例進行及時的復備和課后反思,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以促進教學效果。
音樂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的工作計劃,結合本學期的工作時間,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完成好本學期的工作任務,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二、工作任務:
1、初一、二級音樂教材課堂教學,每周一節。
2、學校有關音樂方面的文娛工作。
三、教學目標
1、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指導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教育和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之中。使學生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意識,使學生們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3、增強學生們的音樂興趣、愛好、掌握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們具有獨立視唱簡單樂譜的能力。
4、了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激發學生們熱愛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國優秀音樂作品,擴大視野,使學生們具有一定的音樂鑒賞的能力,教學工作計劃《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四、學生們情況分析
1、學生們正處于變聲期,唱歌較困難。
2、學生們素質差,膽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學生們對音樂的學習,觀念不正確。
五、教材分析
1、初一級學沿海版第二冊,以唱歌為主,分五部分共9課。安排19課時,其中復習考試2課時,機動1課時,實際授課16課時。
2、初二級學沿海版第四冊,以欣賞為主,分四部分,共8課。安排20課時,其中機動2課時,復習考試2課時,實際授課16課時。
六、教學措施
1、初一、二級的音樂教材課堂教學主要是以優化課堂的“教”與“學”過程,以培養學生們的興趣為主,以達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2、互相滲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內容,改變枯燥又單一的課型。
3、注重導入部分的設計,以“引趣”貫穿整個課堂教學過程。
4、課外第二課堂,本學期計劃以訓練歌唱技巧為主,培養學生們的表演能力。
七、具體安排:
周次初一級初二級
1《嶺南春早》《編鐘》
2廣東音樂古琴
3廣東民歌印安人的音樂
4《故鄉的親人》歐、非黑、白人的音樂風格和特點
5《噢!蘇珊娜》北美洲的音樂
6亞洲的歌中國民歌的題材
7圓舞曲中國民歌形式的分類
8小步舞曲民管樂簡介
9瑪祖卡、波蘭舞曲古曲欣賞
10中考中考
11進行曲簡介民族調式
12《在太行山上》
13《送別》《黃河大合唱》
14《問》抗戰時期的音樂
15《快樂的鐵匠》貝多芬簡介
16至17終考終考
音樂教學計劃 篇3
一、班級情況分析:
我班學生對園內生活有了一定的經驗和知識上的準備,所以能較快的適應新的環境,并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大部分小孩在家受家人的寵愛,以自己為中心,來園時,哭鬧情況多較,對父母和祖輩依賴性較強,一些幼兒抓做大人的脖子不肯放手,一些孩子手腳亂跳,還有一些孩子對家長又抓又咬,情緒很激動,在和幼兒接觸和交談中發現幼兒自理能力和行為習慣普遍較差,如:不會自己吃飯啊,不會入廁,有的個性較強,形成了許多的壞習慣,時常與同伴為了爭搶玩具發生攻擊行為,有的不和群,任性,有的說話不清楚---為了使這些幼兒能盡快穩定情緒,適應幼兒園小班的生活,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常規意識,我們老師將齊心協力,團結合作,把更好的精力投入到工作當中去,使每為幼兒都能愉快的生活,取的可喜的進步。
二、教學目標:
節奏感是音樂實踐活動中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是音樂情緒、風格的重要表現手段。小班時期是培養幼兒節奏的最佳階段,同時也是培養音樂素質的基礎時期,而音樂游戲化的方法符合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幼兒好動、好玩,思維具體形象,一切從興趣出發。本學期通過研音樂游戲化的方法對小班幼兒進行節奏感培養的同時,探索其內容、目的和組織手段。現將我在第一、第二個階段中的一些做法和實施過程做個簡單的小結。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了解本班幼兒在音樂節奏感方面的表現情況,確定教研課題。
2、培養并建立初步的音樂活動常規。
3、能夠初步感受并喜歡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難點:
1、認識幾種打擊樂器,能隨著熟悉的樂曲使用固定的節奏型進行演奏,體驗樂器演奏的樂趣,初步養成良好的演奏習慣。
2、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聽音樂的興趣,養成安靜、用心地聽音樂的習慣,初步了解比較典型的搖籃曲、舞曲、進行曲和勞動音樂的不同特點。
四、具體實施措施:
1、 激發幼兒對節奏的興趣(1)、提供多種樂器,讓幼兒在自由敲打中獲得滿足以激發幼兒 玩樂器的興趣與欲望。
(2)、幼兒提供兩種樂器(如碰鈴、響板)讓他們在敲敲打打中聽聽其發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在比較中進一步感知樂器的不同音色,初步掌握其樂器的演奏方法。
(3)、提供音色差別較大的兩種樂器,在幼兒的敲打過程 中用動作幫助他們了解樂器的音色與情感所表達的關系。如敲大鼓時引導他們模仿"老虎、獅子"等有力的動作。
2、在聽聽玩玩中激活幼兒的節奏動感(1)引導幼兒感知節奏。
首先,音樂來源于自然生活。我經常有意識地培養幼兒學習感知生活中的節奏,如引導幼兒傾聽觀察自然界、動物、生活中的節奏響聲,之后進行模仿、感知,并拍出節奏類型來。從中讓幼兒發現音有高低、長短、強弱之分,使他們積累豐富的聽覺經驗。其次,我還設計了起步較低、由易到難的一系列聽力游戲,讓幼兒在聽聽玩玩的過程中感受節奏的動感。如:用筷子敲擊鋁鍋、玻璃杯、碗碟等生活中常見的用具、器皿,從中辨別聲音的高低。有時,我還采用師生角色互換的方式,即老師用打擊樂器敲擊簡單的節奏,幼兒用拍手、拍肩、跺腳等動作將其表現出來,反之,幼兒敲節奏、老師將其再現出來。
(2)、體驗、感受穩定單一的節拍這是培養幼兒節奏感的基礎。我經常讓幼兒以自身的身體律動來感受穩定的節拍。如唱歌、樂曲時,讓幼兒隨著節拍,一拍一拍地搖動身體、頭,感受有規律的無變化的拍子。在這個練習中,我還讓幼兒隨著樂曲做拍手、拍肩、拍腿、跺跺腳等律動,這樣就能幫助幼兒較好地體驗、感受穩定的節拍,為今后掌握有變化的節奏打下基礎。
音樂教學計劃 篇4
一、本學期教學目標與任務:
(1)演唱做到聲音自然而連貫、圓潤而流暢、有彈性。初步運用氣息控制,做力度變化的練習。
(2)認識各種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稱及它們的名稱和時值。聽辯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標出小節或節拍。
(3)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二、教學分析:
三、四年級的音樂是一個過渡時期。在這個階段,要求學習的樂理知識漸多,學生開始視唱曲譜。這是為今后的學習做準備。在教學中可采取趣味性、知識性并重的形式。用音樂游戲、充滿趣味的語言來講解枯燥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
三、學生情況分析:
這個階段是非常重要的,經過兩年的音樂學習,學生對學習音樂有了一定的認識并有自己的見解。對今后學習有很大的作用,必須要抓住這個階段的學習,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感情。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拓展閱讀】
初冬的雨,涔涔如琴,低訴如淚,讓人情不自禁會想起那久遠的旋律:“為什么,大地變得如此蒼白/為什么,天空變得如此憂郁/難道是冬雨,即將來臨/為什么,你的眼變得如此陌生/為什么,你的唇顯得如此冷漠/難道是愛情,早已不再 ……”輕聲哼唱齊秦傷感的歌,心中的那分追憶不期而至……
“看不見黑暗,是因為穿行在黑暗之中;聽不見苦難,是因為置身于苦難之中。”這是人們形容的阿炳的世界。在他深情的二胡聲里,每個音符都猶如散落于玉盤的珍珠,讓人怦然心動。阿炳在黑暗的世界里釋放了燦爛的陽光。多年以后,一位來自扶桑之地的大師說:“斷腸之感,對這首曲子來說是太確切了,聽這首曲子,應該跪著來聽才對。”
這樣的力量來自何方?
“感于哀樂,緣事而發,出于心勝,激于真情。”音樂是有力量的。《樂記》認為,音樂“能與天地相合,和鬼神相通,使宇宙大放光明,日月運行有序,四時風調雨順,萬物生長繁茂”。用音符講述故事,用歌聲傳遞情緒,“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聲樂演唱的靈魂。聲是歌唱的基礎,情是歌唱的靈魂,聲情并茂是歌唱的精髓。一曲《東風破》,蕩氣回腸得讓人反復在心底吟唱:“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楓葉將故事染色/結局我看透/籬笆外的古道我牽著你走過/荒煙蔓草的年頭/就連分手都很沉默。”人如其聲,聲如其人,貼近靈魂的感悟,難以用語言敘述,只能用最溫柔的方式,輕輕吟唱……
音樂是酒,擁有陶醉人心的力量。好琴難尋,知音難覓。“唱曲之法,不但聲之宜講,而得曲之情宜重。”一首歌,一段詞,一個故事,一段情。漫步音樂的殿堂,那曲振奮人心的《命運交響曲》,是貝多芬在用他的一生去詮釋的意義,《獻給愛麗絲》其中幾節是重復音符,像是反復訴說愛情;一曲《梁祝》,聲聲滴淚的唱詞,婉轉飄揚的曲調,似乎要把上天感動,要讓大地震顫,聽過的人都會不禁神往那番化蝶的美景;從朔北吹來的《走西口》,自由、放任的旋律,訴說著古老的傳說、民族的滄桑與創業的輝煌,讓人感受哀婉動人的兒女情長和可歌可泣的激情荒涼。
音樂如海,擁有包容一切的力量。沒有內在的情感表達,就沒有真摯的音樂、純粹的聲音。“小白楊,小白楊,它長我也長,同我一起守邊防。”白楊樹筆直挺立,像一位英姿挺拔的戰士永遠守護在祖國邊疆的哨所。“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百鳥齊飛翔。”這描述的是草原的美麗畫面,歌唱者在演唱這草原美景時發揮想象并給予表達。歌里重復著她的故鄉,遼闊無邊的草原,還有生命中短暫的滄桑。一位散文家在聽到千古名曲《平沙落雁》后,發出這樣的感喟:“仿佛是隨著寒冷的北風,掠過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蒙古大草原和長城兩千多年的歷史山谷,輕輕飄落到皇宮深院里來。”
音樂似書,擁有博學樂知的力量,沒有高超的技巧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表演。演唱者良好的文學修養好比大海上行駛的巨輪,任憑巨浪襲擊,又如一匹千里馬,馳騁在千里草原。就如費玉清,他的歌雖然沒有濃墨重彩,不像閻維文那么沉穩,也不似騰格爾蒼勁,卻在清亮澄凈里給人一種震撼的力量。《一剪梅》、《夢駝鈴》、《此情永不留》、《相思比夢長》、《千里之外》等,他那完美的歌曲詮釋,莊重而不做作,活潑而不輕佻,讓人一度游走于他歌曲的意境當中,感受閱盡世事后的泰然,體驗生命的淡雅和悠長。難怪有人言:這是一個男人的樂章,朗如日月,曲若流觴,用歲月開唱。
情到深處自然濃。讓我們在音樂里感受力量,用情去演唱心靈的聲音吧。
音樂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以科學的態度,創新的精神,扎實的工作作風,開展音樂學科的各項工作:繼續以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原則,通過欣賞、歌唱、舞蹈、樂器等,提高我校學生的藝術素質和審美能力,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普及工作
1、重視每堂音樂課;采用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關注每位學生,利用音樂課讓學生在個性藝術特長方面得到充分展示。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力,使學生能把課堂知識運用于實踐之中,在校內外的各類音樂活動中得到最佳的展示。
2、加強校園的文化建設、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整體素質,每周一次二課堂藝術活動,每周進行合唱訓練,以此提高全校學生的歌唱水平,培養學生的歌唱興趣。
3、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因地制宜地開展經常性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積極組織好各音樂興趣小組的時間、內容、人員,引導學生自愿選擇,自主參與,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和校級藝術團隊建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表現力、創造力。
4、營造藝術氛圍,濃厚校園文化,開展比賽活動,要求做到全體學生積極投入,重在參與,同時還創造條件讓一些有音樂特長的學生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
三、教學目標
1、保質、保量的進行每周一次的二課堂藝術活動,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
加強學生對歌唱技巧的體驗與感受,加強學生的藝術素養。校隊應在原有的基礎上,再發展一、二年級新隊員,要抓住低年級學生的童趣,來豐富歌唱的創作與表現。而基本功的訓練也要從低年級開始。
合唱隊以四到六年級為主,每周進行一次訓練基礎,從音準著手,再讓他們養成正確的發聲方法,進一步提高歌曲表現力,還要采取措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相互合作、協調能力,爭取合唱比賽中獲得好成績。
本學期在原有樂器基礎上,西胡喬又新增了葫蘆絲的學習,努力培養學生的各項興趣愛好。
2、積極投入各類比賽:積極組織好籌備、排練工作,每項比賽落實到有關的老師和學生,爭取賽出好成績。
四、教學進度安排
十月份
一、二單元教材課程及二課堂活動的組建、合唱隊的組建。
十一月份
三、四單元教材課程及合唱隊的培訓學習。
十二月份
1、五、六單元教材課程及合唱隊的培訓學習。
2、合唱成果展示——參加中心校迎新年合唱比賽。
一月份
1、教學成績測試
2、音樂教學工作總結。
音樂教學計劃 篇6
(一)感受與鑒賞
1.音樂表現要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類型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并能聽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4)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并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音樂情緒與情感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夠體驗并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著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別齊唱與合唱、齊奏與合奏。
(4)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4.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了解其不同的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同風格。
(二)表現
1.演唱
(1)樂于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5)每學年能夠背唱歌曲4~6首。
2.綜合性藝術表演
(1) 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并從中享有樂趣。
(2) 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3) 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3.識讀樂譜
(1) 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2) 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3) 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三)創造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 能夠自制簡易樂器。
(2) 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即興創造
(1) 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并參與表演。
(2) 能夠以各種音源及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游戲并參與表演。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 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2) 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CD等傳播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并經常聆聽。
(3) 主動參加社區或鄉村音樂活動,并能同他人進行音樂交流。
(4) 聽音樂會或觀看當地民俗活動中的音樂表演。
2.音樂與姊妹藝術
(1) 接觸與了解戲劇、舞蹈等藝術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2) 能夠結合所熟悉的影視片,簡單描述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1) 能夠選用合適的背景音樂,為兒歌、童話故事或詩朗誦配樂。
(2) 知道一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兒童歌曲。
音樂教學計劃 篇7
為了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學時間,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根據我校音樂教學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本教學計劃。
一,教育理念的思考,必須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
以往教學從教師的“教”考慮較多,以教師為主,很少考慮學生的學。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師中心論”上,強調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傳授去獲取知識,因此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的狀態中學習。現代教育的理念,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所以教育理念定為“以學生發展為本”。
二,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中小學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別于專業音樂教育。因此,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乃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理想價值觀。基于這種教育理念,組織音樂教學活動,必須面向每一個中小學生。其中包括那些對音樂并不敏感或興趣不濃的學生。音樂課應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受益,都能得到發揮潛能的機會,也都能從中得到生活的樂趣和美的享受。為此,要轉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以參與藝術實踐和探索研究為手段,以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為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
音樂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完善學生的個性。眾所周知,學生的音樂能力都會因為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條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異。因而其音樂興趣、音樂潛能、音樂生活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音樂本身的非語義性及音樂藝術的自由性和多樣性,給接受者對音樂的多解性和個性化的'演繹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所以,一切音樂教學活動都不應該強求一致,應該允許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允許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允許學生有個性化的獨立見解。這一切,是與面向全體學生相輔相成。
三,鉆研教材編寫的思路。
教材編寫的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
1.以審美為中心
為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表現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的美,從而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
2.以(音樂)文化為主線
以往音樂教材的視角往往單純從音樂到音樂,很少從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來國外教育,很重視從音樂文化上去開拓。我們通過學習,認識到作為普通中小學的音樂教育,藝術教育為內容,把單純的音樂拓寬為音樂文化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內容,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系等等,把音樂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文化主題組織教材。
3.以(音樂)學科為基點
作為一門學科必然有它自身的體系,音樂學科也不例外。從音樂的諸要素的感性體驗認識;從最基本時值“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單拍子到復拍子;從單一音色到復合音色;舞步到動作組合;從打擊樂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簡易樂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過名淺入地步步展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需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技能。
4.加強實踐與創造
音樂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參與和實踐,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情感,重視學生體驗、表現、鑒賞音樂的美。在以往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往往偏重于藝術實踐的結果,而對實踐過程的教育價值重視不足。故此,我們不僅要重視藝術實踐的最后結果,也要重視實踐的過程,重視這個過程中的探究與創造,重視過程的教育價值,做到“結果”和“過程”并重。在教材的歌唱、演奏、欣賞教學中要加強探究性、創造性活動。在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中小學的音樂創造非專業意義上的音樂創作,主要表現為即興演唱、演奏和形體動作(律動、舞蹈),也表現為旋律的編創,以及對音樂的不同演繹。
5.加強綜合與滲透
其一,音樂學科中不同教學領域間的相互綜合。如:演唱、演奏教學與音樂欣賞教學相聯系;演唱、演奏、欣賞與音樂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相聯系;感受、體驗、表現、鑒賞與相關音樂文化相聯系等。其目的是促使學生在音樂學科內部各學習領域間能夠橫向聯系,拓寬音樂視野,提高音樂能力。其二,音樂藝術與姊妹藝術間的相互聯系。如:音樂與詩歌、舞蹈、戲劇、美術、建筑、影視等。其三,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相關學科間的相互聯系。如:音樂與文學、歷史、地理、民族、民俗、宗教、哲學等。
6.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動力。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形成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志趣,是促使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保證。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都應充分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內容和情感內涵,發揮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創造性地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激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及愛好。
新教材的曲目選擇,在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基礎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各年級的歌曲還兼顧時代性。朗朗上口,易聽易記,讓學生愛唱愛聽。在樂譜使用上,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兼顧世界上使用的各部分主要譜種。刪除了過難的和弦等知識,和聲(音程)主要通過口風琴的目定低音伴奏的形式去操作實踐,另外,還有自制樂器,編創小品、游戲、舞蹈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教材的最后,還有活動性的測試與評估,鼓勵學生自測、自評、互評、他評,形式豐富多彩。
四、課時安排
第一課 三課時
第二課 三課時
第三課 三課時
第四課 三課時
第五課 三課時
第六課 三課時
第七課 三課時
第八課 三課時
第九課 三課時
第十課 三課時
第十一課 三課時
機動 三課時
音樂教學計劃 篇8
本學期教學目標、任務:
一、發聲訓練部分:
1、復習鞏固小學階段獲得的發聲技巧。
2、運用獲得的音樂知識有感情的表現不同題材、體裁、風格的歌曲。
3、唱好二聲部合唱,學習三聲部合唱。
4、注意學生變聲期的嗓音保護。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
復習和鞏固一個升號的調和一個降號的調。
復習總結音的高低:唱名、音名、全音、半音、臨時變音記號、調號、譜表、高音譜號。
復習總結音的長短:音符、休止符、附點音符、三連音。
復習總結音的強弱:力度記號、速度記號、拍號、指揮圖式、二、三、四、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常見切分節奏、弱起節奏及不完全小節。
復習總結常用記號、裝飾音等。
2、視唱部分:
復習并唱準在C、G、F各調上的自然大小音階及五種五聲調式音階。
獨立或半獨立視唱C、G、F各調上的單聲部歌曲。
練習視唱二聲部歌曲。
練習視唱有常用演唱(奏)記號、速度、力度記號的歌曲,掌握唱(奏)方法。
3、練耳部分:
聽記二拍子或三拍子的單旋律(調號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而定)
聽辨旋律音程,從聽覺上感覺旋律音程的上行、下行、平行及同音重復、級進、小跳、大跳音程在音樂表現上的意義。(不講概念)
聽辨和聲音程,總結在聽覺上協和程度上的差異。
三、欣賞部分:
要求學生對各種音樂表現手段(包括和聲、調式、調性)在音樂作品中的表現作用有進一步的體會或認識。能感覺和聲、調式、調性在音樂中表現情緒、氣氛和感情的效果。能對作品中的旋律、節奏等特點作簡單的分析。
教學分析:
六年級是一個總結的時期,在這個階段,主要任務是復習總結這六年來所學的音樂知識。學習少量的樂理知識。在這個階段主要以復習為主,但要避免枯燥乏味,所以要在學習歌唱時調動學生積極性。而且要處理好與主課學習的關系。還有,注意對學生變聲期嗓音的保護。
學生情況分析:
這個階段要做好學生的復習工作,但不能要求學生掌握太多的東西,我只要求理解就可以。因為這個階段學生負擔很重。經過六年的學習,學生對音樂的認識,以及他掌握的程度,都已經成了一定的定局,不能強求,所以,在這個階段,只要求學生輕輕松松的度過即可。另外,要稍稍介紹一些中學音樂知識,為今后的學習做鋪墊。
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音樂教學計劃 篇9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可愛的家》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弱起小節”,并能在歌曲中運用。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游戲與演唱,運用創設情境、合唱等方法,學會歌曲。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并激發學生對父母、對家庭的熱愛與感恩之情。
【教學重、難點】
(一)通過歌曲《可愛的家》感受和體會家庭的溫馨。
(二)了解弱起小節在歌曲中的運用。
(三)能用優美、安詳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一組有關家庭溫馨的照片,同時播放《可愛的家》伴奏音樂,師生共同交流欣賞這組照片的感想,并引出課題。
2、出示發生練習的歌譜,師生共同練習。
二、音樂傳遞游戲
1、教師歌唱一句,學生模仿,并將最后一個音變成dol傳過來。
2、加大難度,體會每次變化的感覺。
3、師生交流與思考,說說自己演唱的感受以及旋律的變化。
4、邊唱邊用手表現弱起旋律的特點。
5、熟悉旋律后,再用lü 來發聲演唱。
(設計意圖:通過演唱、感受、交流,循序漸進的了解弱起小節和附 點音符的妙用;讓學生自己發現旋律,邊唱邊思考,增加學生的興
趣,有助于對歌曲的理解與把握。)
三、學習新歌
1、朗讀歌詞,體會情感
2、隨老師范唱有感情的演唱。
四、表現歌曲
1、欣賞器樂伴奏《可愛的家》。
2、學生自主用肢體語言為歌曲伴奏,感受家的意境美。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器樂演奏的歌曲,并結合一些簡單的肢體語 言,可以更好的理解歌曲的情緒和內容,演唱時更能夠表現歌曲
的情感。)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小船》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感受4/4拍歌曲優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溫暖,深情地喧唱歌曲。指導學生聲斷氣連地歌唱,并準確唱好弱起拍。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認識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義和強弱規律,并能用身體動作感受和表現4/4拍的強弱規律。
教學過程
1導人。
聽歌曲《小小的船》“彎彎的用兒,小小的船”。學生聽辨歌曲名字,并跟著輕聲演唱。
導語:《小小的船》里唱的小船是指彎彎的月亮,今天老師再請你們聽一首歌曲《小船》,聽一聽歌中的小船指的什么?歌曲演唱的什么內容?
2、學唱歌曲《小船》。
(1)分別聽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詞,熟悉歌曲旋律。
1)提問:請你感受一下這兩首歌曲有什么民同(從情緒、節拍、速度等方面)?
2)復習3/4拍號的含義,學生思考或討論總結出4/4拍號的含義。
3)再次聽歌曲感受4/4拍的韻律,身體隨之做微小的律動,感受4/4拍的強弱規律。
動作提示:見教材圖示或音樂材料分析提供的動作。
(2)學習歌曲《小船》的曲譜。
1)可分兩組采用接唱的方式,師生接唱或每組演唱一個樂句的接唱方式學習曲譜。
2)在曲譜中找出你沒學過的音符:認識全音符、掌握全音符時值。
3)指導學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處聲斷氣連,注意倚音的演唱。解決方式:可采用示范對比法,或是教師以動作引導學生演唱準確。
(3)學習歌曲《小船》的歌詞。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教師音樂伴奏。
2)教師聲情并茂地范唱歌曲,學生輕聲跟唱。
3)學生輕聲演唱歌曲,教師及時糾正錯誤的演唱。
4)學生演唱歌詞。
提問:這首歌曲表現的是小主人公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得到父母關愛后對爸爸媽媽的愛的。你的爸爸媽媽是不是也這樣的關心愛護你呢?你感覺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表現對爸爸媽媽的愛呢?
還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演唱歌曲?
全體演唱、小組演唱、個別演唱、領唱與齊唱齊,互相傾聽和進行評價,并再次演唱。
3 教師提問:你還會唱哪些歌唱爸爸媽媽的歌曲,給大家唱一唱。
4.課后小結。
【有關音樂教學計劃模板集錦九篇】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計劃集錦8篇01-27
音樂教學計劃總結03-12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模板集錦六篇02-01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模板集錦五篇02-16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模板集錦八篇02-13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模板集錦8篇02-04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模板集錦十篇02-21
音樂教學計劃(集合15篇)01-27
小學學期音樂教學計劃03-22
有關教學計劃模板匯總5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