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學計劃匯總八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將帶著新的期許奔赴下一個挑戰,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一下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學計劃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2、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3.學習使用酒精燈加熱水,以及做彈力、摩擦力、熱傳導、熱對流、根吸水、莖運輸水分等實驗,鞏固對比實驗方法,學習設計說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實驗、雨的模擬實驗。
4.學習運用分析綜合的方法認識熱的三中傳遞方式。
5.動手能力:學習制作太陽能熱水器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學生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1、通過講述火箭的發明及我國現代火箭的發展,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通過指導學生認識熱的三種形態及應用,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喜歡科學,愛動腦、愛動手,整體學習比較認真,對實驗感興趣,經過一年的科學學習,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是他們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強,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有五個單元,我們的食物、水、植物、空氣、熱,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調整后的新教材,內容體系更加科學、合理。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根據教學建議,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的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應該加強單元后的總結性教學,幫助學生梳理概念、澄清觀點。本冊教材將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從知識內容分為五部分
1、我們吃什么:從學生對食物的已有認識經驗入手,帶領學生遵循“整體感知---個體研究——綜合整理”的認知程序,認識食物的營養成分以及飲食與人的健康。(包括1、2、3、課)
2、水里有什么:
“溶解”單元是從觀察溶解現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這個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沒有涉及分子的運動與分布等問題。“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問題實際上已經向著溶解度這一概念發展了,但是在這里主要還是想滲透溶解是物質的基本屬性。物質溶解的多與少和很多因素有關,如壓力、攪拌、溫度等,溶解與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與慢”問題中,溫度對溶解的影響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從本質上與攪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過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明增加物質與水的接觸面(所謂咬碎)可以加快溶解。包括4、5、6、7課)
3、植物身體:從學生對植物的已有認識經驗入手,帶領學生遵循“整體感知---個體研究——綜合整理”的認知程序,認識植物的器官及作用,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包括8、9、10、11、12課)
4、空氣和水:指導學生認識熱空氣上升以及氣體的熱脹冷縮現象。(包括13、14、15、16、17課)
5、熱傳遞:指導學生認識熱傳遞的三種方式及應用。(包括18、19、20、21、22課)
6、探究與實踐: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初步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和積極動手實踐的科學態度。
四、本冊教材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是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難點是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六、實驗安排
1.食物營養成分的檢驗 2.溶解
3.加快溶解的方法 4.除去水里的雜質
5.根的吸水實驗 6.分離葉綠素
7.莖疏導水分 8.熱氣球上升的秘密
9.氣球的反沖實驗 10.瓶吞雞蛋
11.水流有力量 12.熱傳導
13.木屑在熱運動水中的 14.探究不同物品是否會生熱
15.不同物體的吸熱本領
科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教學指導思想:
以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為指導。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是青島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 教材中設有一些固定欄目。[閱讀與思考]欄目是給學生提供了與知識、技能、情感和價值觀相關的問題情境,引發大家進行思考,進而引出個性化的問題,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 [學習目標]明確了本單元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習與探究]本欄目設置了范例精講、加油站等是基本知識和技能學習的主要環節。 [實踐與創新]學生可在學習過程中靈活運用基本知識與技能、進行自我評價。[我的收獲]本欄目是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進行總結。教材注重培養學生探究信息技術的興趣,通過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探究活動,培養學生信息收集、加工、分析問題、語言表達、與人協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七年級共八個班,據了解,個別學生的家里有電腦,而且大部分學生在小學學過計算機,對計算機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學生對信息技術這門學科比較感興趣。但從學生上課情況看來,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各人接受水平不一,所以今后要做好培優輔差工作。同時,學生都還是小孩子,心態好玩,自我控制能力比較低,所以在上課時,還要注意各班的上課紀律,讓他們養成良好的上機習慣,保證上課順利進行。
四、教學目標及要求:
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及其應用對人們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方面的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時代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擬定本學期教學目標: 教學強調基礎知識,重視教學方法、教學技能;注重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課堂中注重小組互助合作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加強學生上機實踐操作管理和引導教育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為、組織優勢生輔導后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小組互助合作學習與教學。
五、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信息與信息技術
第1課:信息的特征 1 課時
第2課:現代信息技術與生活 1 課時
第3課:計算機探秘 1 課時
第4課:使用計算機管理文件 2 課時
第5 課:信息安全信息道德 1 課時
科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的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簡單的科學知識和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技能。
這一冊教材從探究對象上看,仍以認識事物的性質和事物的相互關系為主。從探究水平上看,仍以引導探究為主,逐步過渡到指導性探究。特別是在控制變量、做定量觀察的實驗上,學生還是第一次,需要教師更多的引導、以及具體操作方法的指導。從過程與方法上看,學習運用推理,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
第一單元《骨骼和肌肉》主要是圍繞人體運動系統中的――骨骼、關節、肌肉三個主要方面、運動系統的衛生和保健構建而成,主要研究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本單元教材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觀察認識骨骼、關節、肌肉的運動,讓學生知道骨骼、關節、肌肉的作用,了解人體的每一項運動都是骨骼、關節、肌肉以及身體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結果,懂得如何保護和鍛煉自己的運動系統。
第二單元《養蠶》是以蠶一生的變化為觀察對象的一次親歷活動,主要研究動物的周期性變化。
第三單元《物體的運動》還是研究事物的相互關系,通過教學讓學生意識到一個物體在運動,總是相對于另外一個物體,即某個參照系(參照物)課文中稱為“參照物體”而言的,這就是“運動的相對性”,是物理學上的重要原理之一,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就是在這一知識背景下展開的。
第四單元《無處不在的力》主要是通過認識力的存在和幾種常見的力,來研究事物的性質。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歷有關力的現象,但還沒有比較系統和完整地研究有關力的現象。
第五單元《調查與預測》,調查是一種包容性比較寬泛的收集證據的方法;預測是一種基本科學過程技能,是一種對未來事物發展的推斷。
二、教學建議
1、在單元教學活動框圖中有一些虛線方框,這些虛線方框它是讓教者即教師突破教材自己設計的一些探究內容。這充分體現《科學》教材設計意圖中的一個明顯特點:淡化教材。
2、在單元前待續的小詩,是讓學生感受到科學不是冷冰冰的,科學是有趣的。同時在學完這個單元以后可以讓學生們試著續寫一段。
3、單元學習評價表是學生過程性評價資料,是學生對學習的回顧,可以從中得到成功的喜悅,也可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也是教師發現自己教學成功或缺失的反饋表,不可馬虎,同時要對學生適時提出一些建議或鼓勵,必要時師生共同重新學習、探究。
三、教學進度
周次 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
1 期初準備
2 1.1骨骼 1.2關節
3 1.3肌肉 1.4骨骼、肌肉的保健
4 2.1我們來養蠶 2.2給蠶寶寶記日記
5 2.2給蠶寶寶記日記2.3我們來抽絲
6 2.4養蠶經驗交流會(2課時)
7 3.1一切都在運動中 3.2運動的快慢
8 3.3運動的方式(2課時)
9 3.4小車的運動(2課時)
10 勞動節放假
11 3.5擺 單元評價
12 4.1力在哪里 (2課時)
13 4.2物體的形狀改變以后(2課時)
14 4.3蘋果為什么會落地 4.4摩擦力的秘密
15 4.5降落傘(2課時)
16 5.1調查 5.2預測
17 整理與復習 綜合考查
科學教學計劃 篇4
實驗目的
本學期主要指導學生通過實驗、觀察,獲取一些淺顯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制作、飼養、栽培等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啟發學生的創造精神,發展學生對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的興趣愛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興趣及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認真細致、追求新知等科學態度,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做到掌握知識,應用知識和發展能力,開發智力并舉,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具體要求:
三年級:在混合各種物質的過程中觀察比較混合前后物質是否發生變化,幫助確立混合物的概念,嘗試用一些方法去分離混合物,認識土壤也是一種混合物;關注空氣,在觀察中發現空氣的特點(即氣體的特點),知道壓縮空氣有彈性、流動的空氣形成風,及與人們生活的密切性;經歷兩個較長的.體驗活動:觀察一株植物的生長過程,認識植物生長過程中每個階段的特點;飼養春蠶,有意識地堅持對蠶生活習性和生長特點的觀察,嘗試理解生物的“變態”發育過程;通過觀察、實驗,認識到影響物體沉浮的因素,并利用這些因素試著去改變物體的沉;知道物體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學會使用溫度計。
四年級:從調查家中總的電器入手,體驗電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并整理已有的電的知識, 嘗試讓一個或多個燈泡發亮,認識導體、絕緣體與開關的作用,能用所學的串聯并聯的方法設計一個房間的電路,提高科學用電及安全用電的認識。通過對一朵花的觀察,認識花的各個組成部分,重點展開雌蕊、雄蕊的觀察,了解傳粉、受精的過程,認識果實的形成,收集種子傳播的方式,能設計實施觀察種子發芽時的吸水量實驗,獲得種子構造及各部分作用的認識,觀察雞蛋,認識動物的卵的多樣性,感受動植物生命的來之不易。從記錄一天的食物入手,認識食物的多樣性,了解食物的營養成分,樹立膳食營養要合理搭配的意識。觀察食物的變化,探究霉菌生長的條件,學習科學儲存食物的方法,注重食品包裝袋上的信息,從而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學會科學地生活。在觀察巖石、礦物的過程中,了解巖石、礦物的屬性和多樣性,能根據觀察到的不同巖石的特點推測其成因,探究巖石變化的原因,認識巖石不僅時組成地球的主要物質,也是我們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重要資源,必須合理利用和保護。
五年級:指導學生認識使小車運動起來的力:重力、彈力、反作用力和反沖力,并探究動力大小、小車重量和摩擦力大小對小車速度的影響。了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感受人類對“計時工具”的認識和探索過程,逐步建立起時、分、秒等時間單位概念。引導學生從觀察植物叢開始,研究動植物間的關系,認識生態系統,研究它們之間的食物聯系,認識食物鏈和食物網,并以生態瓶的建造、觀察和改變控制條件一系列的研究活動,探究食物關系平衡被破壞后的生態狀況,進一步認識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展開對晝夜現象和四季現象的研究,指導學生通過模擬實驗的方法,認識地球的自轉及公轉,形成科學的自然觀。 六年級:引導學生認識宇宙的無限性,建立科學的自然觀,發展空間想象能力;認識動植物繁殖的方式,及遺傳和變異這一生命現象,建立動物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的概念,了解人工授粉、克隆技術,感受科技給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體會科技的迅猛發展;展開對杠桿、輪軸、滑輪的研究,認識工具的發展對社會進步的作用,鼓勵學生從實際出發,大膽改進原有的工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科學教學計劃 篇5
中班孩子對周圍事物好奇,有必定的求知欲,喜歡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在操作活動之中能積極動手,能及時跟伙伴溝通探索實踐過程及結果。喜歡傾聽動植物故事,愿意親近和關心動植物,大多數孩子能通過實物進行點數,認識基本圖形,但是孩子年紀反差大,有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按老師要求進行操作活動,不能用完全和精確的語言溝通觀看到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本學期咱們將重要進行幼兒操作習慣、溝通習慣的培養。
一、目標
1、幫助幼兒獲取有關自然環境之中動、植物及沙石、水等無生命物質及其與人類關系的具體經驗,了解不同環境之中個別動、植物的形態特征和生活習性。
2、幫助幼兒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觀察常見的自然現象,獲取感性經驗。
3、引導幼兒獲取周圍生活之中常見科技產品的具體知識和經驗,初步了解它們在生活之中的運用。
4、幫助幼兒學會綜合運用多種感知事物特征,發展觀察力。
5、幫助幼兒學會按照指定的標準,對物體進行簡單的分類。
6、幫助幼兒學習運用簡單的工具進行測量的方法。
7、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并與同伴、教師交流。
8、指導幼兒學習使用常見科技產品的方法,運用簡單工具進行制作活動。
9、發展幼兒的好奇心,引導幼兒探究周圍生活之中常見的自然現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參加制作活動。
10、培養幼兒關心、愛動物、植物和周圍環境的情感和行為。
二、內容
1、能自動參加科學活動,喜歡探索周圍世界,關心、愛護周圍的動植物和自然環境,愿意進行探索、嘗試。
2、懂得四季的特點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獲取簡單的自然現象知識。
3、綜合應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特點,并進行物體的簡單分類;學習應用簡單的工具進行測量,并能與他人溝通觀看結果。
4、懂得生活之中一些科技產品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觀看、比較、判斷10以內的數量關系,逐步建立等量觀念;并能嘗試解決生活之中的艱難,促進推理和遷移才能的發展。
6、能自動、專心地進行科學操作活動,并在老師指引下,關注周圍生活之中物體量、形狀、地位的改變,能依據物體的特點分類。
三、具體方法
1、通過親子活動讓幼兒親身對周圍物質世界進行感知、觀看、操作、發現問題、追求答案的探索活動,應用合適的指引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
2、在指引幼兒認識五官時,首先讓幼兒體會感官的作用,體驗感官的協調才能。通過用眼睛觀看事物,能應用視覺感受顏色的改變,提升幼兒的觀看力,體會視覺暫留現象。并能應用視。
3、本學期,咱們將指引幼兒認識空氣、陽光、水等,通過看故事等懂得人類、動物、植物的關系,通過觀看社會環境、湘江水源等懂得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覺以外的感到途徑探索事物如:觸覺、味覺、嗅覺。
4、在數學地區之中及時投放操作材料,指引幼兒在地區之中練習數與量關系,圖形與空間的關系。應用各種各樣的操作材料指引幼兒認識數1~10,精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知道它們能表示相應數量的物體;應用“一一對應”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會用“多”、“少”、“一樣多”的詞語;能按物品的屬性分類,學習比較物體的遠近、深淺、高矮、厚薄等。
5、在日常生活之中指引幼兒感知時間的概念,認識不同面額的貨幣及幣值;通過游戲活動和生活經驗學會估算,逐步建立等量的觀念。
科學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區教研室、學校教導處的工作計劃,著眼于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教師專業成長,致力有效教學策略研究,提高科學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營造科學教師團隊進取氛圍,促動教研組工作開展,進一步深入科學新課程實驗和教學科研,提高科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推進我?茖W教科研工作深層次的發展和提高。
二、工作目標:
以科學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為指導,立足課堂教學,切實深入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鉆研,提高科學學科的教學質量;搭建業務平臺,快速推進教師教育教學業務的成長,謀求專業水平的更高發展;營造科普氛圍,扎實培養學生自主實踐創新的能力,促進科學素養的全面提升。
三、具體工作及措施:
1、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落實教導處對教師的教學常規管理,做到提前備好課,對于實驗課要在課前做好實驗準備工作。課后要及時做好教學反思,防止出現平時不備課、不反思,學期結束匆忙補的現象,導致降低了教學質量。
(2)組內教師間要加強聽課,聽課后做簡單交流。
(3)根據學校要求,教研組長對教師平時的備課、作業情況在學期中進行三次檢查。
2、推進教師教育教學業務的成長,謀求專業發展。
。1)以校本教研為載體,促動教師業務水平的發展。鼓勵教師在科學課程的教科研活動中,以自我反思、自我積累為形式,深入開展教科研活動。
。2)加強集體備課,在組內教師碰到難以解決或有疑惑的時候,大家一起出謀劃策,依靠集體的力量來優化的課堂教學。(3)更新教育觀念,學習新課標教育理論。
3、營造科普氛圍,扎實培養學生自主實踐創新的能力,促進科學素養的全面提升。
4、積極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科學素養
。1)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習慣。每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各種激勵機制注意培養學生認真傾聽他人發言的習慣,改變隨便插話和不認真傾聽的習慣,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小組合作討論的習慣,做到討論的規范性和有序性,為了鼓勵學生認真傾聽和相互協作。
(2)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在課堂內要求學生積極參加討論,認真觀察,科學地進行實驗,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并做有效的記錄。
。3)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讓學生提問、發言、討論,可以實施根據學生的問題進行課堂教學,實現課堂教學為學生服務,而不遵循教師意圖。
科學教學計劃 篇7
1、調動教師參與科學教學課程改革的積極性,挖掘廣大教師的研究意識,組織教師學習遠程教育資源,通過不斷學習,汲取營養,共同協商、互動交流,指導教師自主開展教研活動。
2、積極探索“看中學”的形式、內容,依托遠程教育資源,自主開發一批適合學生科學素養發展的教學資源。
3、注重新型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走出課堂,親近自然,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豐富德育教學的內涵。
4.根據學科特點,開展四年級科學興趣小組活動,做到有計劃,有活動,有記錄,培養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的能力和科學探究的興趣。
5、實驗室工作人員做好實驗儀器的保管使用及實驗登記工作。
6、繼續做好小小氣象臺的指導工作。
科學教學計劃 篇8
一、課程目標:
1、激發學生探究物體與物體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存在的的相互作用與平衡關系。
2、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分析資料,以控制實驗、模擬實驗、分析實驗結果、提出假設等探究能力,鼓勵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分析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
二、指導思想:
1、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全面落實《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進行科學啟蒙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為學生后繼的科學學習和其他學科的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2、在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將學生發展的需要、社會發展的需要、科學素養的諸要素有機地結合起來,追求科學性、實用性、教育性、普適性的統一。
三、教學目標:
1、能通過設計實驗方案和實驗探究杠桿平衡、滑輪、斜面、齒輪等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通過觀察、分析資料發現動物、植物有著多種繁殖方式。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對生命的起源、生物的進化做出有根據的假設。用模擬實驗的方法探究地球表面的變化。設計制作能完成一定任務的工具(包括簡單機器、機器人等)。
2、能始終保持對探究物體與物體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達到平衡狀態的興趣以及對未解之謎和生物技術的好奇,并積極關注相關研究的進展。感受生命延續過程的復雜多樣,進一步樹立珍愛生命、保護環境、保護資源的意識。能通過科學家的故事學會并初步形成分工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能運用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積極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3、能通過收集資料、親歷科學實驗列舉簡單機械的使用,體會到利用簡單機械能幫助人們提高工作效率。舉例說明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發現生物的許多特征是遺傳的,變異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分析實例找出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平衡關系。能描述溫度、風、流水、植物對地表改變的作用,能說出巖石主要是由各種礦物組成的。
4、能感受一些工具和簡單機械的運用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能關注與生物繁殖有關的生物技術,并能從正反兩方面分析技術的運用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利弊。能提出保護環境、保護礦物資源的建議。能講述科學家(如達爾文)的故事,關注工具發明和使用的發展史。
四、學情分析:
1、可喜之處:通過的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另外,在進行著觀察、提問、假設、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我強調小組合作必要性,所以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處:由于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地,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壓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這現象尤為突出。
五、教學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六、教改設想:
1、注重搜集信息、現場考察及自然狀態下的觀察與實驗。
2、專題研究,注重情境模擬、科學小制作及討論辯論。
七、主要教學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參觀法實踐法 討論法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 列表法 暗示法
【科學教學計劃匯總八篇】相關文章:
科學教學計劃匯編15篇03-07
科學教學計劃優秀3篇03-07
科學實驗室教學計劃02-17
二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2-25
科學實驗教學計劃(通用15篇)02-14
二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2-25
科學活動教案匯總六篇02-03
科學活動教案匯總九篇02-28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計劃(15篇)02-14
八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