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通用15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在努力中收獲成長,該寫為自己下階段的教學工作做一個教學計劃了,好的教學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1
一、本冊教材總的教學要求
課堂教學生活化是藝術教學的沃土。圍繞人文主體的藝術學習是課堂教學的紅線,培養創新精神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本冊教材通過多種藝術形式,多角度、多手段、多層面的藝術體驗活動讓學生感受藝術課的豐富內涵。從藝術于生活的關聯出發,引導學生學會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各單元的主題,發展它們的綜合藝術能力。
二、各單元教學要求
第一單元《希望的田野》
1、學唱《我們的田野》,指導學生配合呼吸,唱好弱起拍節奏,富有感情地演唱。
2、學唱《種子之歌》,學習八六拍的節拍強弱規律,體會和表現八六拍得旋律特點。
3、學唱《山娃娃的音樂會》,練習歌唱和“間奏”的準確銜接,這也是內心聽覺的鍛煉和穩定拍感的把握。
4、欣賞丹麥歌曲《豐收之歌》,了解國外表現豐收快樂的歌舞音樂風格。
第二單元《祖國,您好》
1、學唱《七子之歌》體會歌詞含義,富有情感地歌唱。
2、學唱《祖國有多美》,引導學生富有情感地歌唱,準確唱好七聲音調歌曲。
第三單元《歡騰的大西北》
1、欣賞《花兒與少年》、學唱主旋律,感受二拍子和三拍子音樂的不同情緒表現。
2、引導學生分組自己學習視唱樂譜,要求是唱得準確并能表現出情緒特點。
3、學唱寧夏民歌《歌唱寧夏川》,感受民族風格。配合歌曲表演。
4、學唱回族民歌《滿山遍野好莊稼》,感受民族風格。引導學生討論歌曲的旋律和節拍特點(八三拍,兩句式結構),排排這首歌曲包含了哪些音級,為學習調式做準備。
5、學唱寧夏民歌《數花》,感受歌曲的說唱風格,啟發學生用竹板、雙響筒等打擊樂器設計固定節奏型配合演唱。引導學生討論這首歌曲屬于哪種五聲調式。
6、學唱陜北民歌《領唱秧歌》,引導學生準確唱好切分節奏,配合歌曲扭秧歌、打腰鼓。
第四單元《大自然的'小衛士》
1、學唱山東民歌《花蛤蟆》,分析歌曲的形象表現特征。
2、結合歌曲學習“五聲音階調式”,并結合以前所學過的歌曲進行調式分析。這是在大量感性基礎上的知識概念的學習方式。
3、學唱四川民歌《數蛤蟆》,繼續鞏固學習五聲音階調式。
4、學唱《啄木鳥》,引導學生唱好短促、有力的硬吐音,引導學生相互傾聽、配合,常昊二聲部合唱。
第五單元《翠竹聲聲》
1、學唱《竹鄉娃娃愛竹林》,體會歌曲的內容和意境。結合歌曲,認識降半音記號,唱好帶有降記號的變化音級。
2、欣賞歌曲《小背簍》,感受歌曲表達的情緒。認識升半音記號,感知變化音級對豐富音調的作用。
3、學唱《紫竹調》,唱譜學唱歌曲,并分析歌曲屬于哪種五聲調式。
4、引導學生自己查找和識別教材中所呈現的各種竹樂器,寫出它們的名稱。
5、引導學生聆聽錄音中的竹管樂器演奏的音樂片段,識別是哪種樂器演奏,它們在音色上的特點。
6、欣賞、感受笛子、簫和蘆笙三種樂器吹奏的不同音色和風格的樂曲,體驗不同音樂表現。
7、學唱《黎族人民愛歌舞》,和著音樂學跳竹竿舞。
8、學唱苗族民歌《蘆笙舞》,配合表演。
第六單元《照片里的故事》
1、學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討論歌曲的情緒表現。
2、分析歌曲的節奏特點,重復的音樂創作手法在哪些方面具體表現。學習音樂創作方法,鍛煉結構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七單元《軍旗飄飄》
1、學唱《紅星歌》,討論、分析進行曲體裁的具體表現,學生還知道哪些進行曲風格的歌曲、樂曲。引導學生了解音樂的體裁和風格,提高感受、分析能力。
2、學唱《軍隊和老百姓》,引導學生分析歌曲中,變化重復手法的具體應用,提高學生的音樂分析能力,學習音樂創作方法。
3、引導學生理解“變化重復”的方法在其他藝術形式上也有表現,逐漸學習帶有共性的藝術構成法則。
小學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2
本學期教學目標、任務:
一、發聲訓練部分: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學習一個升號的調,熟悉G自然大調各音在高音譜表及鍵盤上的位置(不講調式、音階的概念)
(3)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4)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
2、視唱部分:
(1)視唱在G調號上的自然大小調音階和中國傳統五聲調式音階。
(2)練唱有增四、減五度旋律音程的練習曲。
(3)分二聲部練唱大小六度和聲音程(不講名稱)。
(4)在教師幫助下:視唱在C調號和G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視唱有臨時升記號的單聲部歌曲;視唱4~8小節二聲部歌曲。
(5)劃拍視唱二、三、四拍歌曲。
3、練耳部分:
(1)使用C調號聽記二拍子的2~4小節單旋律。
(2)聽記2~4小節節奏。
(3)聽記和聲音程中的兩個音。
三、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學生情況分析:
這個階段我會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識的銜接工作。我會采取多種方式策略,幫助學生自己熟練的應用所學過的知識。并要注意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采取游戲的方式讓學生邊玩邊學。
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小學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3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定的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從教學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發展為本”。“面向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本教材共分九個單元。主要內容按聆聽、表演、編與活動幾大塊安排。在聆聽方面首重傾向于聲樂作品在聆聽優秀的中外聲樂作品中了解一些關于人聲的知識及聲樂的演唱形式。在表演方面增加學生個性發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滲透。并使所學的樂理知識在實踐和創造中得以運用和創新。在多彩的音樂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創新能力和感受能力。
二、學情分析
這個學期我擔任三年級兩個班的音樂課。大部分學生對音樂課比較感興趣,上課也較認真。女生對音樂中的音準與節奏及動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二班學生的唱歌習慣比較好,喊唱的現象少,能在我手勢下輕聲、動情歌唱。兩個班學生愛表現的心理都比較強烈,但是創編動作的時候往往是男生看的多動的少,女生比男生積極。學生不能很長時間安靜地欣賞一首樂曲,根據音樂展開想象的能力還是不夠好,但是欣賞簡短的歌曲(樂曲)時他們還是饒有興趣的,基本上能正確地說出歌曲的速度,力度與情緒。
三、課標對本冊
學段目標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加音樂活動。
2、培養音樂感受與鑒賞的能力。
3、培養表現音樂的能力。
4、培養藝術想象和創造力。
5、培養樂觀的和友愛精神。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音樂表現力。
2、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音樂想象力。
3、感受不同音樂情緒帶來的音樂形象變化。
4、初步了解有關音階的知識,并能準確唱出音階。
5、開發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通過音樂啟發學生聽賞音樂,積累和豐富課外學習成果。
四、本冊教學重點
1、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音樂欣賞水平。
2、進一步加強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
3、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情豐富。
4、積極參與一些創編活動。
五、教學措施
1、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2、鼓勵相對優秀的學生多多表現自己,舉行學期舞臺,使每個孩子都有足夠的表現機會。
3、面向全體,發展個性,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4、認真做好每一次培優輔潛記錄,努力做好學習過程的趣味性和知識性相結合,切實解決潛能生在學習上的困難。同時在課堂上創造機會,用優生學習思維、方法來影響差生。
5、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加強聽、視、動結合。
6、突出音樂課的審美性,采用愉快教學法。
7、精心設計教學方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8、采用多元化的評價,讓考試變得輕松。
六、教學進程安排
項目 課次 主題 周次 課時
第一課 童年 1.2 3
第二課 草原 2.3 2
第三課 好伙伴 4.5.6 4
第四課 放牧 7.8 3
第五課 媽媽的歌 9、10 3
復習期中檢測 11 2
第六課 四季的歌 12.13 4
第七課 鐘聲 14.15 4
第八課 愛鳥 16.17 4
第九課 豐收歌舞 18.19 3
音樂宮 20 2
評價 21.22 4
小學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4
一、構建學習情境,保障教學效率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必須設置和教學資料貼合的情境,從而讓學生堅持持久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江南好》這首歌曲時,我們能夠主動為學生創設情境。在剛上課時,教師就問:同學們喜歡旅游嗎都去過哪里學生就七嘴八舌地說開了,然后教師說:今日這節課要帶大家去美麗的江南。于是,一邊展開地圖,一邊指出地理位置,向學生介紹江南的文化、地域特點,從“江南水鄉”到“魚米之鄉”,激發學生對江南文化、江南旅游的向往。然后經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江南美景,這種如詩如畫的教學情境,不僅僅能引導學生主動進入歌曲,還能將感情帶入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情趣,讓課堂教學具有更大的成效。
二、課堂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課堂和其他學科有明顯的區別,都是由課堂本身決定的。所以,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努力抓住音樂課堂特征,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讓教學課堂更加鮮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習的點撥者與引導者。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敢于展現、表現自我。在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教學互動的過程中,陶冶情操,讓音樂知識得到升華。在這種課堂教學中,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工作中,進而構成良性循環。例如,在教學《少先隊員采茶歌》這首歌曲時,經過多媒體播放采茶畫面,讓學生根據采茶場景,設置采茶動作,進行表演。這種教學情境,不僅僅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工作中,還能提高教學質量。
音樂實踐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經過引導學生進行各種音樂實踐,能夠構成良好的音樂技能與表現本事。在現代小學音樂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是律動,伴隨著音樂進行各種協調的動作。在這個過程中,它要求從身心訓練學生,不只是讓學生感受音樂,同時也是心靈、肌體感受節奏旋律起伏、疏密變化的過程。可是在音樂律動教學中,必須從教學目標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將教學重點始終放在對音樂的表現與感知上。在鼓勵小學生對音樂有正確的反映以及創造性的過程中,準許有相對粗糙的表現。
在音樂教學設計中,必須根據當代小學音樂教學要求以及資料,選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在精心組織的同時,從源頭上保障疏密得當、動靜結合。另外,對于即興演奏,為了充分展現學生創造力度,必須將創造與律動結合起來,不斷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表現力與創造力。它的資料包括:根據音樂節奏、情緒、節拍,進行有表情的模仿、律動,或者經過音樂游戲,注重樂感培養與動作配合力度。
小學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5
一,學生情況分析
小學生愛唱歌,愛蹦跳,愛動,對音樂有一定的興趣。但是,由于每個班學生人數多,年齡小,組織紀律性差,學生的音樂素質存在個體差異。應該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學生,讓他們在鼓勵和表揚中不斷提高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湖南省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材采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現方式、新的教學機制和新的評價體系來確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
1、“以學為本”的教學理念已經凸顯。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教材的內容和顏色有趣,鼓勵和啟發學生學習。比如第六課《飛呀飛》,歌詞從鳥和飛機擴展到還有什么會飛?讓學生自由想象。
2、它降低了音樂知識的學習難度,如聲音的強弱(F強,P弱),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和比較,并利用烏龜和兔子的特點,讓學生區分高音、低音、快慢,讓學生快速分辨。
3、充分發揮音樂教學的創新優勢,給師生留下足夠的自由想象和自由發揮的空間。
4、建立了發展性綜合評價體系。課后——《開場音樂劇花》包括:今天的表演很棒,音樂感覺真好,我們班的小明星,老師告訴我的,爸爸媽媽告訴我的。
三、教學資源的.開發
在音樂教學中使用教師的書籍、錄音帶和多媒體教學軟件等教具,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制作自己的樂器,如本書中的《小樂手》、——弦鈴鍵、——金屬棒等,讓學生更有興趣,更輕松,更樂于學習。
四、教學措施
1、把每個學生的發展放在第一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多唱歌、多聽、多動、多想、多說,從而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學習音樂的樂趣和能力。
2、我們應該積極創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讓他們在感受、欣賞、表達和創作音樂時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3、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用欣賞治療腹瀉,用鼓勵和贊美讓他們享受成功,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4、因地制宜地設計和組織音樂教學,充分發揮音樂教師各自的特長,積極探索,勇于開拓,努力實踐音樂課程標準的新理念。
五、教學目的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通過音樂學習,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人類、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深深熱愛,進而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
2、培養對音樂的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
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進入音樂,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熱愛音樂,掌握音樂的.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欣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為終身熱愛音樂奠定基礎。
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培養高尚情操。
通過感受和理解音樂作品的情感、風格、思想傾向和人文內涵,可以培養學生的欣賞和評價能力,培養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在真實、美好、美好的音樂藝術世界中的高尚情操。
4、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
通過音樂作品中對祖國山川、人民、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贊美和贊美,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寬容、理解、相互尊重。
尊重藝術家的創作勞動和藝術作品,養成欣賞藝術的良好習慣,學習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作品,在音樂中感知民族風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樂傳統,熱愛中化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
六、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
1、能運用自然的聲音,根據節奏和曲調表達獨唱或參與演唱,每學年能背誦4 ~ 6首歌曲。
2、感受樂器的聲音,聽打擊樂器的音樂,聽孩子的聲音,女孩和男孩,用自己的聲音或者打擊樂器去模仿。
3、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的表現出相應的表情或者做出姿勢反應。
4、聽兒歌、童謠、進行曲、舞曲,能通過模唱、打擊樂對音樂做出反應,伴著進行曲、舞曲、散步、跳舞跳舞。
5、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強、音色長度和層次。
6、可以用線條、色塊、圖形來記錄聲音或音樂。
七、教學進度和活動安排
每周唱歌和聽力課
第1周《國旗國旗真美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1課時
第2周《接媽媽》 《我愛媽媽的眼睛》 2課時
第3周《母雞叫咯咯》 《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 2課時
第4周《小雨沙沙》 《春雨沙沙》 2課時
第5周《玩具兵進行曲》 《玩具兵進行曲》 2課時
第6周《飛呀飛》集體舞《雁兒飛》 2課時
第7周《望月亮》 《糖果仙人舞曲》 2課時
第8周《山谷回聲真好聽》 《聲音的強和弱》 2課時
第9周《人人叫我好兒童》 《勞動最光榮》 2課時
小學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6
一、具體工作及措施:
(一)強化常規教學
1、認真備好每節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方式,增強教學手段的多元化,有成效地上好每一節課,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要加強音樂知識的普及教學,使學生在音樂欣賞課和教學課中了解和掌握音樂的表現形式,使學生具有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的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研討、集體備課、教材案例分析等時間,交流教學中的得失,讓各類教學資源得到共享。根據各年級的進度,結合本校實際,在備課中, 根據學生的實際興趣,選擇補充多方面與主題相關的內容知識點以及優秀經典作品,讓學生在藝術欣賞過程中深刻領略藝術的美,提高藝術素養和鑒賞力。
3、繼續有效利用各種現代化媒體,對課堂教學進行分析、整理、優化,把它作為豐富教學資源的.一個突破口,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4、加大課題對課堂教學的引領作用。圍繞我校“音樂課堂有效教學方式研究”的課題研究,加強教師對音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解決實際教學中的典型問題。
(二)提高音樂教師素質,推動音樂教育工作。
1、積極參加市、校各項教研活動,包括聽課研討交流等各項業務進修活動。參加活動的老師要及時與組內的老師進行共享和交流。
2、加強教師間的聽課,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對存在的教學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的措施。在相互的課堂教學觀摩交流活動中不斷成熟自己的.教學風格,使教學水平得到提高。
(三)搞好校園文化建設,拓寬音樂教育的領域,增加藝術教育的活動。
1、繼續開展我校各音樂興趣小組活動,做到定時、定點 、有計劃、有目的進行。挖掘優秀的歌、舞人才,做好訓練工作,為參加本學期“三獨”比賽積極做準備。
2、配合學校搞好校園藝術節活動。
二、主要工作:
九月份
1、制定學期計劃。
2、認真抓好合唱隊、舞蹈隊、銅管樂隊的正常訓練。
3、正常開展教研組活動。
十月份
1、小學音樂教研活動。
2、教師教研課。
十一月份
1、中、小、幼“三獨”比賽。
2、校園藝術節活動。
十二月份
1、市、片、校教研組工作小結。
2、學期總結。
小學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7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音樂課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著重培養學生歌唱能力以及感受音樂的能力。通過音樂的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遠大理想,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的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造就一代社會主義新人發揮重要作用。
二、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21人,男生有9人,女生有12人,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在五年級教學的基礎上更要照顧到其他學生的學習基礎,因此教學中應多注意那些從下面上來的學生,多關注對他們進行音樂興趣的培養,激發其學習的興趣,注重歌曲教學。六年級的教材內容相對較少,在教學中要做相應的補充,填補教學內容的空白。
學困生及補差措施
對于不是智商原因,而是主觀不努力者,進行正面教育,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平時多提問、多關心,采取互幫互助的措施;對于基礎較差者,膽子較小的學生,讓他們多唱、多動、多奏、多說、多練,增強學生的自信,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對于智商問題,只能采取一對一教,讓學生在模仿中接受,掌握最基本的知識與技能。
三、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鑒賞
1、音樂表現要素要求:
對自然界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自己用聲音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能聽辯不同的男女聲音。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聽辯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能夠感知音樂的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并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音樂與情感的要求:能聽辯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出簡單的描述;能夠體驗并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的要求:聆聽歌曲能輕聲哼唱和默唱,能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器對音樂作出反應。
(二)表現
1、知道正確的演唱姿勢和呼吸方法,并能在歌唱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幾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能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的獨唱與齊唱。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簡單的評價。能夠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樂器的要求:學習豎笛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演奏中能注意歌曲或樂曲的情緒風格,并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的評論。
3、識讀樂譜的要求: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三)創造
1、探索音響和音樂的要求:
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或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即興創造的要求: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并參與表演。能夠根據歌曲或樂曲的內容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游戲并參與表演。
3、創作實踐的'要求:能夠創作6~8小節的節奏短句;能夠創作6~8小節旋律
四、教學措施
1、自身素質提高措施: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認真進行音樂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平時自訂一些理論性雜志經常學習當前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方法。認真練習鋼琴聲樂等基本功。
2、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習效果措施:
(1)教學中應教師應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引導學生喜愛音樂加深對音樂的理解。
(2)經常學習當前先進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獨立識譜的能力,審美能力等為主,讓學生在玩中獲取知識。
(3)教學中應注意教學個領域之間的有機聯系,并在教學中將其融合成有機整體,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3、教學原則
(1)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因材施教。教學中為全體學生提供足夠的音樂教學時間、空間和條件。對所有學生要給予及時的關懷和鼓勵。對音樂特長學生應給予相應的指導,并引導和鼓勵他們關心集體的音樂學習。
(2)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音樂教學活動應該是過程與結果并重,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交流互動關系。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使學生通過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的效率和學習質量。
小學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8
一、學情分析:
高年級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學習態度也比較積極,學生思維敏捷,接受能力較強,對于新事物有很強的興趣,在音樂的歌曲演唱教學中能夠積極主動地運用音樂歌唱方式來演唱,做到聲情并茂,但對于音樂的信息量還不夠,再分析歌曲與歌曲的表現設計的能力還略顯不足,所以我將在課堂中結合視聽,所向他們推薦與學習好的音樂作品,在音樂視聽的基礎積累下,結合歌曲的演唱方式來引導學生提高鑒賞、主動創作,從而不斷提升此班學生的學習興趣于能力。
二、教學目標:
(一) 知識目標:
1、學唱16首歌曲,欣賞18首樂曲。
2、認識裝飾音、變音記號并懂得其唱法。
3、視唱并聽記短小的樂曲。
4、認識常見的西洋樂器,學習一些關于管弦樂隊的簡單知識;簡介幾個外國著名的音樂家。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獨立、自信的唱歌能力。
2、能自信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樂于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
3、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對探索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
4、結合欣賞,簡單中外杰出音樂家。
(三)情感目標:
1、聽辯不同情趣的音樂。能用語言做簡單的描述,培養學生的聽辯能力。
2、體驗并且說出音樂情緒的相同與不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1、能夠學唱16首歌曲,欣賞18首樂曲。
2、認識裝飾音、變音記號并且懂得其唱法。
3、視唱并且聽記短小的樂曲。
4、認識常見的西洋樂器,學習一些關于管弦樂隊的簡單知識。簡介幾個外國著名的音樂家。
四、教學措施:
(一)針對教學重點和難點采取的教學措施:
1、采取各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里,學習更多的知識。
2、教學中要尊重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注意師生的`互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便于知識的掌握。
3、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小組學習的方式,給學生留出發揮自己才能的空間。
(二)教學常規中采取的教學措施:
(1)認真鉆研、熟悉音樂教材,掌握每課的重點與難點,明確每課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
(2)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學步驟和環節,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體驗到音樂課的內在美。
小學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9
一、學生分析:
三年級上學期,學生的日常行為養成和學習習慣的培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表現在幾個方面:
(1)、學習方面,能夠自覺的完成一些老師布置的任務,對音樂的理解力也有顯著的提高;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能養成有感情演唱的習慣。對每節新課的理解力也有加強。
(2)、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增強、這個時期應更充分的發揮學生的音樂潛能、音樂生活的方式開始發生變化。音樂本身的非語義性及音樂藝術的自由性和多樣性,給學生對音樂的'多理解性和個性化的`演繹提供了舞臺。
(3)、三年級學生聲音處于童聲中的黃金時期,聲音優美動聽。
二、教材分析:
(1)、教育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發展為本”:
以往的教材往往是從教師的“教”上考慮太多,無論從教材內容的構建、教學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強調以教師為主。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師中心論”的基礎上,強調學生通過教師去獲取知識,因此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的狀態。現代教育的理念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還要強調其發展、進行終身教育。
(2)、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
小學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普通公民教育,他有別于專業音樂教育。因此,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乃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理想價值觀。基于這種教育理念,編寫音樂教科書,組織音樂教學活動,必須面向每一個學生。其中包括那些對音樂不敏感或興趣不濃的學生音樂課應該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受益。都能得到發揮潛能的機會,也都能從中得到生活的樂趣和美的享受。為此要轉變以教師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以參與藝術實踐和探索研究為手段,以培養學生創新、實踐力為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
(3)、教材編寫思路
教材編寫的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始終。
三、教學重難點:
在教學中,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表現手法做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美。
音樂樂理方面有單拍子復拍子、打擊樂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簡易樂器等。
用有氣息支持的聲音歌唱。
四、教學目標:
1、以審美為中心
2、以文化為主線
3、以音樂學科為基點
4、加強實踐與創造
5、加強綜合與滲透
6、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貫穿始終
小學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10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已經過系統的教學,打下了扎實基礎,只有一小部分學生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音色也很優美。這些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于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于底子薄、基礎差,對音樂又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是很好。其中還有一部分學生唱歌音準不佳,連音樂知識、音樂技能、視譜都不會。這些學生對音樂課雖感興趣,但總是不遵守紀律,所以不僅自己學不好,而且影響大家的學習。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激發這些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現,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感情。
二、教材內容簡要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系在一起。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本冊教學主要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了解秧歌、長調、短調、小調、勞動號子以及中國民歌、外國民歌的相關知識
2、能力目標:學生通過學習歌曲,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會二部合唱,做到聲部間的和諧,均衡,看得懂簡單的指揮手勢。通過欣賞,了解多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認識了解音樂家劉熾、普契尼、迪卡斯和他們的作品。通過樂器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一定的齊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4、質量目標:通過學習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掌握簡單的視譜能力,能夠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各單元具體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七彩橋
1、初步理解音樂藝術在思想情感的表達及世界文化交流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
2、創造性的表現歌曲
3、理解一些關于外音樂文化
4、學習用豎笛吹奏《茉莉花》
第二單元友鄰多佳音
1、能充分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與理解
2、能演唱其中部分歌曲和樂曲的旋律
第三單元北國豪情
1、能自主參與各項音樂活動,感受北方民歌的基本特色
2、學著用秧歌步和著音樂的節奏
第四單元絲竹流韻
1、能自主參與各項音樂活動,感受江南音樂的風格特色
2、能較準確地表現出八三拍、四二拍等節奏的特點
3、能積極、有序地參與音樂表演,表演大膽、投入
第五單元連綿白樺林
1、了解東歐的音樂文化,感受音樂形式的特點和魅力
2、擴寬學生的音樂視野
3、能找出音樂旋律走向的規律,并運用已有知識進行簡單的節奏、旋律創編
第六單元彼岸新潮聲
1、在欣賞、演唱、演奏等多種音樂活動中,感受多元、融洽的北美音樂的風格特色
2、了解藍調的相關知識
3、能積極參與節奏聽辨活動
五、教學進度安排表:略
小學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11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為八個單元,即第一單元“林中的鳥聲”;第二單元“綠水江南”;第三單元“五十六朵花”;第四單元“學戲曲”;第五單元“環球采風”;第六單元“中國功夫”;第七單元“小小音樂劇”;第八單元“花的旋律”。每個單元包括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及學習和了解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系。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歌表演、集體舞、活動等。
二、班級情況分析:
四年級大多數學生對音樂很感興趣,而且課堂氣氛十分的活躍,上課紀律好,舉手發言膽子比較大。特別是在歌曲演唱這一塊上,識譜能力較強,能夠按照音樂的旋律歌唱,富有感情尤其是一些女生,這一群力量比較龐大,很有實力去帶動幾個樂感較差的學生。
三、學期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延音線,學習四三拍的指揮手勢,并能在歌曲中運用。
(2)、認識樂器嗩吶、竹笛,以及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并了解其音色。
(3)、認識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風俗。
(4)、能創編簡單的動作為歌曲伴舞。
(5)、通過學習歌曲與欣賞,理解歌曲或樂曲所包含的小知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姿勢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圓潤的發聲,清晰的咬字、吐字來有感情地進行歌唱。
(2)、通過學習本冊教材,培養學生能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的能力。
(3)、通過音樂活動,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合作進取的精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4、質量目標: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音樂技能,掌握認識簡單的樂譜的能力,自創打擊樂,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和鉆研《大綱》及教材,掌握樂理、聽音、練唱之間的聯系,使之相互密切配合。
2.分析兒童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3.分析教材,突出重點,通過音樂表現手段的分析,進一步理解歌曲的感情。
4.采用多種方法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激發興趣:故事導入,聲情并茂的范唱,音樂游戲,舞蹈,調動榮譽感和競爭意識。
5.組織形式多樣的興趣小組,有計劃開展活動。
小學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12
一、教材分析:
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 以往的教材,往往從教師的“教”考慮較多,無論從教材內容的構件、教學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強調以教師為主,很少考慮學生的學。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學中心論”上,強調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傳授去獲取知識,因此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的狀態中學習。現代教育的理念,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教材組成員們通過學習,認識到要從持續發展、終身教育的視角去考慮問題,所以不僅是以學生為本,還要強調其發展,所以定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
二、學生知識能力分析:
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音樂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完善學生的個性。眾所周知,學生的音樂能力都會因為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條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異。我們六年級學生基礎不是很好,因而其音樂興趣、音樂潛能、音樂生活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音樂本身的非語義性及音樂藝術的自由性和多樣性,給接受者對音樂的多解性和個性化的演繹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三、教學任務
1、演唱
學習自然呼吸,不聳肩,養成良好習慣,注意咬字、吐字清晰準確,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聽
欣賞優秀兒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潑、雄壯、優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樂器。
3、合唱
學習多聲部歌曲,做到音準、和協、動聽。
4、識譜
認識反復記號等以及練習多種節奏類型。
四、教學要求:
1、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把德育教育與音樂教育相結合。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3、使學生掌握淺顯音樂知識和簡單音樂技能,培養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4、了解中外優秀音樂作品,使學生具有初步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五、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聆聽音樂。
六、教材編寫的思路是:
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
1、以審美為中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2、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往音樂教材的視角往往單純從音樂到音樂,很少從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來國外的音樂教育,很重視從音樂文化上去開拓。我們通過學習,認識到作為普通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應以普及藝術教育為內容,把單純的音樂拓展為音樂文化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系等等,把音樂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
3、以(音樂)學科為基點
作為一門學科必然有它自身的體系,音樂學科也不例外。從音樂的諸要素的感性體驗到理性認識;從最基本時值“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單拍子到復拍子;從單一音色到復合音色;從基本的舞步到動作組合;從打擊樂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簡易樂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過各單元由淺人深地步步展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4、加強實踐與創造音樂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之所以如此說,首先是因為音樂藝術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無論是音樂創作,還是音樂表演、音樂欣賞,它們都與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密切相關。其次,就音樂教學活動而言,學生離開了演唱、演奏、創作、鑒賞等音樂實踐活動,就很難獲得直接經驗;同樣,離開了直接經驗,學生也很難做到進一步感受、體驗、理解、鑒賞音樂。因此,音樂教學活動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參與和實踐,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情感,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鑒賞音樂的美。
5、加強綜合與滲透
音樂課的綜合性表現在三個不同的層次上。其一,音樂學科中不同教學領域間的相互綜合。其二,音樂藝術與姊妹藝術間的相互聯系。其三,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相關學科間的相互聯系。其目的.是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以提高其綜合文化素質。當然,這種綜合是以音樂為主的綜合,是貫穿于各個教學環節的綜合,而不是偶爾的、某個環節上的局部綜合。
6、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動力。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形成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志趣,是促使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保證。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都應充分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內容和情感內涵,發揮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創造性地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激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及愛好。
七、教學進度
第一周 歌曲《愛的奉獻》 欣賞《歡樂頌》 2課時
第二周 歌曲《歌聲與微笑》 欣賞《愛星滿天> 2課時
第三周 欣賞《重整河山待后生》 欣賞<小放風箏> 2課時
第四周 歌曲《說拉彈唱》 欣賞<說大話> 2課時
第五周 欣賞《梅花三弄》 欣賞<蝶戀花> 2課時
第六周 歌曲《陽關三疊》 欣賞<漁舟唱晚> 2課時
第七周 欣賞《嘎達梅林》 <陽關三疊> 2課時
第八周 歌曲《舉杯祝福》 2課時
第九周 欣賞《上去高山望平川》 歌曲<愛我中華> 2課時
第十周 欣賞《天邊有顆閃亮的星》 欣賞<街頭少年> 2課時
第十一周 歌曲《什么結子高又高》 欣賞<卡門序曲> 2課時
第十二周 歌曲《捧一束鮮花獻給你》 欣賞 <回憶> 2課時
第十三周 欣賞《遠航序曲》 2課時
第十四周 欣賞《街頭少年》 <老友進行曲> 2課時
第十五周 歌曲《同一首歌》 2課時
第十六周 欣賞《告別時刻》 1課時
第十七周 活動 畢業聯歡會
小學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1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屆五年級學生,經過四年的音樂教學,已具備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如:樂理、識譜、視唱等。演唱的技巧和聲音都日趨完整。并有一定的豎笛吹奏能力。能夠自覺的聆聽音樂。整體素質不錯,但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習慣有待糾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新的人音版教科書,沿襲了以往的以單元為單位的編寫風格,嚴格遵循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學科為基點的理念。加強了時間與創造,加強了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與始終。教材中所選的歌曲或樂曲都能貼近學生生活,具有童趣。
本冊教材共有8個單元,每個單元安排了2首歌曲進行表演,另外2首作為聆聽曲。內容圍繞主題展開,如第2單元“農家樂”就選擇了富有農村氣息的歌曲和樂曲。如《蘋果豐收》,《趕圩歸來啊哩哩》為表演內容,《豐收鑼鼓》,《快樂的`農夫》為2首不同風格的樂曲,讓學生充分感受“農家樂”。而教材中的樂理知識,如:6/8拍,裝飾音,升降記號等的認識和運用則要求滲透于教學之中,讓學生領會和運用。另外,本冊教材加強了合唱的訓練,要求教師在每節課中都能滲透和訓練。
三、教學目標
(一)表現
①能充滿自信的獨立背唱2~4首歌曲。
②能與其他同學一起合作表演合唱曲目。
③能自編動作,與其他同學一起合作排演歌曲。
(二)基本樂理知識
①能認識6/8拍并了解強弱規律。
②認識“#”倚音,波音等音樂標記
③了解變拍子的含義
④能視唱所學歌曲的旋律。
(三)聆聽
①能積極的聆聽教材中的樂(歌)曲,并隨著音樂的情緒進行情感的表達。
②能用語言,線條,圖片描繪聽到的音樂
③了解中外著名音樂家的生平,如舒曼,格里格。
(四)器樂
①能獨立吹奏2~4首歌曲或樂曲。
②能與其他同學一起合奏多聲部曲子。
③能用豎笛為歌曲伴奏。
四、教學措施
1.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參與程度納入考查范圍。
2.認真備課,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3.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多鼓勵,少批評。
4.鼓勵學生課外學習音樂。
5.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從視覺聽覺多方位感受音樂。
小學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14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規定的樂理知識,視譜,視唱能力有較大的提高。
2、通過學習能正確的完美的表現歌曲,理解、欣賞曲目的主要內容。
能力目標:
1、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樂技巧,使學生具有認識簡單樂譜的能力。
2、通過學習本冊教材,認識一些樂器,學習演奏方法。
3、通過欣賞,了解幾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操。
4、通過樂器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演奏姿勢與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學習表達不同音情感的樂曲。
情意目標:
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質量目標: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通過學習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能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教材分析
1、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本冊教材內容有:歌曲八首,選用歌曲二首,每課還包括“唱”、“認”、“做”、“聽”等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系在一起。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視譜等,其要求如下:唱:學習緩吸緩呼的呼吸方法,學習用輕柔或有力的聲音完整的演唱歌曲。認:認識全音符,斷音記號。做:按照老師的要求做題目,比如:聽音選擇,合唱練習,用直線樂句合唱練習,選擇結束音。聽:欣賞歌曲,簡單介紹人聲分類常識幾常見的聲樂演唱形式。器樂:學習表達不同音樂風格,不同音樂情感的樂曲,提高演奏能力。
2、本學期教材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教學重點、難點分析。教學重點:演唱歌曲,歌曲表演,做題目,欣賞。教學難點:感受各種拍子的特點,欣賞能力,審美情操的培養。
三、改進教學的措施
1、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在此基礎上按課時,并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詳案。
2、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35分鐘的課堂時間,向35分鐘要效率。
3、充分作好課前準備。
4、認真按照教案上課,上課堅持說普通話,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
5、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放第要求,防慢教學進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6、根據本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投影儀、錄象、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7、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本學期準備成立幾個興趣小組,如器樂、舞蹈、合唱等。
8、提優補差的途徑:
(1)、通過課堂教學。
(2)、通過課外藝術活動。
9、方法:示范:教師示范、學生模仿。
鼓勵、表揚法:通過鼓勵表揚大體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材施教法: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
四、教學進度:
略
小學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15
一、工作思路
本學期音樂教學研究的工作思路是組織和指導中小學音樂教師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大綱改革(試行)和《藝術教育工程條例》,進一步研究九年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反思課程改革以來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在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要不斷提高“研究、指導、服務、管理”的質量。要以提高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為重點,加強對農村學校和城市薄弱學校的指導和管理,以學科研究和教研組建設為突破口,充分發揮學科中心群和學科基地的作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做好“器樂進學校”和各項藝術活動,努力促進我市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教學研究,推進課程改革。
1、繼續認真學習研究《基礎教育階段音樂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對中小學音樂課程改革中的關鍵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進一步提高課程實施能力。
2、進一步完善中小學音樂教學研究基地,充分發揮學科指導小組的作用,積極開展新課程標準、新教材專題研討會。
3、組織高中音樂教師對音樂欣賞必修模塊進行分組備課,開設研究型課程,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4、學習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做好省部級項目“普通中小學音樂學科發展性學生評價實踐研究”,不斷完善中小學生學業評價體系。
(二)加強校本培訓,提高實施技能。
1、繼續組織中小學音樂教師對新課程標準教材的實踐研究,組織開展義務教育階段新一輪課程培訓。
2、組織中小學音樂教師繼續研究常州市中小學音樂教學建議,進一步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師課堂教學預設能力。
3、做好高中音樂各選修模塊的課堂教學實踐與研究。
4、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討論和觀察活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5、組織中小學音樂教師人才競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6、發現、總結、推廣一線音樂教師的教學經驗。
7、不定期舉辦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經驗。
(三)做好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結合音樂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組織部分音樂教師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問題,進行模塊教學研究。
2、本文研究了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如何重視學生基本音樂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構成,如何在音樂活動中注重學生的音樂表現,如何將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融入到學生的音樂活動中。
3、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檢查、初中學生音樂學業評價、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為重點,組織課題組教師做好省級項目“普通中小學音樂學科發展性學生評價實踐研究”,不斷完善中小學生學業評價體系。
4、重視中小學音樂教師音樂專業技能的提高和進修,對青年教師的歌唱、伴奏技能有必要的考核要求。
【小學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03-09
小學第一學期的音樂教學計劃(精選10篇)11-09
小學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精選10篇)09-22
小學音樂學期教學計劃02-15
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15篇03-09
小學學期的音樂教學計劃08-12
小學學期音樂教學計劃08-12
小學五年級音樂第一學期教學計劃08-18
小學音樂五年級第一學期的教學計劃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