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小學上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通用13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抒寫新的篇章,該寫為自己下階段的教學工作做一個教學計劃了,相信寫教學計劃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事情,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花城版小學上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花城版小學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1
本學期我擔任二年級的音樂課教學工作,為了在教學中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使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好,本學期制定計劃如下:
一、 教學目的
1、 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社會教育和活潑樂觀情緒、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之中,使學生成為四有新人,并使其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學生身得到健康發展。
3、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使學生具有認識簡單樂譜的能力。
4、了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培養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歌譜的能力和綜合、歸納的能力。
6、初步接觸外國的優秀音樂作品,擴大視野,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二、教學要求
(一)唱歌部分
1、緊摳教材、大綱,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節課前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范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后學生聽音提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師及時進行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有學習有測試。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二)發聲訓練部分: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三)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
三、具體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教學準備周
第二周:《在這黃金歲月》
第三周:欣賞《新世紀的夢想》
第四周:視唱、
第五周:《運河之歌》
第六周:欣賞《走進西藏》、《故鄉是北京》、《烏蘇里船歌》 第七周:《喜樂年華》
第八周:欣賞《金蛇狂舞》
第九周:音樂探究、音樂ABC(認識中華民族樂器) 第十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第十一周:欣賞《長江之歌》
第十二周:《幸福歌》
第十三周:欣賞《洪湖水浪打浪》、《山路十八彎》 第十四周:《比利牛斯之歌》
第十五周:音樂ABC、音樂探究(認識西洋樂器) 第十六周:復習
第十七周:考試
第十八周:考試
花城版小學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2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學生音樂已打下了扎實基礎,學生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音色也很優美。這些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于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于底子薄、基礎差,對音樂又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是很好。其中還有一局部學生唱歌音準不佳,連音樂知識、音樂技能、視譜都不會。這些學生對音樂課雖感興趣,但總是不遵守紀律,所以不只自身學不好,而且影響大家的學習。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沛激發這些學生學習音樂,喜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示,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感情。
二、教材內容簡要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聆聽”、“扮演”、“編創與活動”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系在一起。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局部,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
三、本冊教學主要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了解秧歌、長調、短調、小調、勞動號子以和中國民歌、外國民歌的相關知識。通過學習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掌握簡單的視譜能力,能夠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標:學生通過學習歌曲,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和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會二部合唱,做到聲部間的和諧,均衡,看得懂簡單的指揮手勢。通過多篇,了解多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認識了解音樂家劉熾、普契尼、迪卡斯和他們的作品。通過樂器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一定的齊奏、合奏和伴奏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四、主要教學措施
第一單元的學習讓學生在學唱歌曲時能夠運用已學過的音樂知識,發明性地表示歌曲,通過“采集與資源”活動,增強收集信息、查找資料的能力,并能在信息推薦中了解到一些有關中外音樂文化推薦的知識。第二單元的學習讓學生能夠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亞洲歌、樂曲的主題,體會它們各自具有的鮮明的民族特點,能演唱、吹奏其中的局部歌曲和樂曲的旋律,以自身獨特的方式表達、表示自身對鄰國音樂風格的感受與理解。第三單元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北方民歌的獨特風格和韻味,并試著通過南、北方小調的對比,加深對北方民歌的認識,同時學會用秧歌步和著歌曲的節奏,參與“跑旱船”的扮演,體驗北國人民喜慶的心情。第四單元的學習讓學生能在演唱過程中準確掌握歌曲中休止符、一字多音、和點節奏等難點,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能較準確地表示出八三拍、四二拍等節拍特點。第五單元讓學生能在音樂作品中找出音樂旋律走向的規律,并運用已有知識進行簡單的節奏、旋律創編,能根據作品的結構,為作品的不同段落選擇不同打擊樂器的伴奏形式。第六單元的學習讓學生在多篇、演唱、演奏等多種音樂活動中,感受多元、融合的北美音樂的風格特點,了解黑人歷史和美國音樂發展之間的關系。
花城版小學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3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了解歌曲的創作來源,分析其節奏與旋律特點,感受其音樂的風格。
2、 通過學習歌曲,讓學生親身體驗、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改革開放的政策像春天一樣,給祖國大地帶來了勃勃生機,給嶺南大地帶來了繁榮、興旺給人民帶來了歡樂、幸福和吉祥。
教學重點:
通過觀看視頻、聆聽樂句、模仿節奏型等手段,引導學生分析、了解歌曲的創作來源,從而感受歌曲獨特的嶺南風韻。
教學難點:
1、 讓學生在熟唱歌曲的基礎上,利用獅子鑼鼓經為歌曲的前兩句進行伴奏。
2、 通過分析歌詞,了解歌詞所包含的寓意,并引導學生說說在經濟飛躍的今天肇慶的變化通過改編歌詞,創造一首屬于自己的“《肇慶春早》”。
教材分析:
歌曲《嶺南春早》是選自國家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音樂》(花城出版社)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嶺南春早》中的一課。這一單元主要分為兩大板塊:
一、通過對廣東音樂《步步高》、《賽龍奪錦》的初步了解與認識,讓學生能受到嶺南鄉音的熏陶感染,從而具有作為廣東人不可缺少的藝術素質;
二、通過學習《嶺南春早》、《東方之珠》、《七子之歌》等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現的人們對改革開放政策帶給嶺南大地巨大變化的喜悅心情,同時,也表達了嶺南人“敢為人先”的意志。而我將《嶺南春早》第二課時作為這一單元總結性的一課,兼顧了以上兩個內容,通過引導學生對歌曲創作來源的剖析,分析歌詞了解歌曲所蘊含的意境,最后拓展創作,體驗嶺南的春天給他們帶來的喜悅。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課前播放歌曲《嶺南春早》的錄音,烘托氣氛,使學生自覺回憶起學過的旋律,并使課程能自然導入。
(三)復習歌曲。在教師的伴奏下,請同學們一起把歌曲唱一遍,唱完后,教師對學生進行點評。
(設計意圖:鞏固已學過的知識,加深他們對旋律、歌詞的記憶。)
( 四)引導學生分析、總結歌曲的.創作來源:
師:《嶺南春早》這首歌曲曲風清新、委婉,在歌詞里面就描繪了一些嶺南秀麗的景色,同學們能說說嗎?
除此以外,歌曲的節奏與旋律方面也充滿著嶺南音樂的特色,下面我們結合歌曲里的四個樂句,分別是:
5 5 1|2· 3| 1 7 0 1|2 0 | .5 5 |4·5 3 2|1 2 4 3|2 - |
2 6 |4 5 3 |5 - |5 0 | 一起來分析、探討一下。
1、探索節奏特點。
(1) 播放潮州小鑼鼓《畫眉跳架》的視頻,著重觀看開頭部分鑼
鼓樂的合奏,要求學生記住讓他印象深刻的大鼓的節奏。
(2) 再次播放視頻,讓學生加深印象,并用筆輕聲地在桌上敲一敲節奏。
(3) 請2-3個學生把他所聽到的印象深刻的節奏敲一敲,教師點評并引出鑼鼓樂后面部分大鼓的節奏型
2/4 X X X|X . X|X X X|X . X|X X X|X O‖
(4) 教師示范大鼓的節奏型拍一次,請全班同學跟著拍一次。
(5) 請學生們尋找一下,四個樂句當中,哪個樂句采用了大鼓的節奏型?(第一樂句)
師:對的,第一樂句的節奏采用了潮州小鑼鼓當中的一個切分節奏型,給人一種積極、進取的感覺。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教學,通過讓學生觀看視頻、聆聽節奏、模仿大鼓節奏型等手段,讓學生對比感受歌曲的節奏特點,了解其節奏型的作用。)
2、探索旋律特點。
師:剛才我們探索的是節奏的特色,現在我們再一起來尋找一下旋律的特點。
出示廣東音樂《賽龍奪錦》引子部分、以及潮州音樂《畫眉跳架》、《梳妝》的部分樂譜,分組請學生們對比、尋找一下剩下的三個樂句與這三首樂曲的聯系,并進行連線。
1 7 0 1|2 0 | 《賽龍奪錦》 .5 5 |4·5 3 2|1 2 4 3|2 - | 《畫眉跳架》 2 6 |4 5 3 |5 - |5 0 | 《梳妝》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歌曲三個樂句與三首不同歌曲的曲譜進行比較,使他們感受、體驗、理解樂句與曲譜間的內在聯系。)
3、通過同學們分析,教師與學生一起總結歌曲的創作來源:
(1)歌曲的節奏選取了潮州小鑼鼓的鼓點節奏,展現了嶺南人銳意進取的精神。
(2)歌曲的旋律選取了廣東音樂《賽龍奪錦》及潮州音樂 《畫眉跳架》、《梳妝》的音調元素,展現了獨特的嶺南韻味。
(五)引導學生用獅子鑼鼓為歌曲前兩句進行伴奏。
師:剛才我們總結了歌曲選取了《潮州小鑼鼓》的部分鼓點的節奏,那么平常過年過節時,我們聽得最多的是什么鑼鼓呢? 生:獅子鑼鼓。
師:嗯,對的。而且,我們學校就有舞獅隊,有同學會敲獅子鼓嗎?
(1) 請一位會敲鼓的同學敲一敲。
(2) 教師出示簡單的獅子鑼鼓節奏,與學生一起練習。
花城版小學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4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十分活躍,語言和行為歡快活躍。二年級生可以熟練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簡單地記下來。無論音樂、繪畫還是課余時間的游戲都比較自如。在此之前,與成年人最大的差別就在于不會用文字表達思想。由于個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維方式發生了變化,二年級學生心理趨向穩定,顯示出一定的個性特征,個人能處理的問題越來越多,自信心不斷增強。
教材分析
2年級上冊音樂主題:音樂與我的生活。以《好朋友》、《生日快樂》、《時鐘嘀嗒》、《運動場》、《對旗飄飄》、《包子剪子錘》《郊游》,《雪孩子》八個單元為學生的音樂學習提供活動與展示的平臺。貼近學生生活,體現經典性、時代性和開放性。
教學重、難點
1、用歌聲肢體動作大膽的表達內心的感受。
2、發現身邊的音樂元素。
3、培養學生正確的歌唱方式
教學目標
1、主動參與音樂活動,在活動中體會友誼帶來的快樂。
2、在“歌表演”活動中,根據所學的音樂內容,用自己的音樂方式開展創造活動;
3、了解有關音樂的基本知識,增添對外國藝術的熱愛之情。
主要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課前準備、復查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相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課堂形式多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大可能的讓課堂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3、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周 次
教學內容
1第一單元:《拍手唱歌笑呵呵》、《大白象》、《小象》等
2第一單元:《口哨與小狗》、《一對好朋友》、《西倫達》
3第二單元:《生日》、《生日快樂》、《幸福拍手歌》
4第二單元:模唱歌譜、我的創造
5第三單元:《在鐘表店里》、《鐘》、我的創造
6第三單元:《兩只懶烏鴉》、音樂劇:兩只懶烏鴉
7第四單元:《鉆山同》、《溜冰圓舞曲》等
8第四單元:《五星紅旗》,《運動員進行曲》
9第五單元:《共產兒童團歌》、《少年先鋒隊隊歌》
10第五單元:《我是小鼓手》、《紅領巾之歌》、采集與分享
11第六單元:《猜調》、《夏天的雷雨》、《包子剪子錘》
12第七單元:《快樂的小熊貓》《郊游》
13第七單元:《云》《旅行之歌》
14第八單元:《冬媽媽和麥苗苗》、《乘雪橇》、
15第八單元:《過新年》、《小雪花》、《窗花舞》等
16復習
17考查
花城版小學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5
教材分析:
1、三年級是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欲始終。而課題的題目和內容是以學生的興趣為先,從學生的興趣為前提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四年級的教材,主要是讓學生學習歌曲及欣賞一些作品,并且要學習一些音樂知識與樂譜的練習,本學期共有20周,每周有1.5課時。主要計劃在下面說清。
2、復習好音樂的基本內容和知識,使學生抓住課本、大綱規定內容,初步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適應現代學習的根本方法。
個人計劃:
1.教學是教師的天職,今學期一定要認真鉆研教材,備好課,按質按量上好每一節課,認真批閱學生作業。還要嚴格遵守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做到有事請假,且盡量少請假。
2.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必須時刻不忘基本功的練習,在這一學期多練習歌曲、舞蹈、鍵盤等。音樂學科有它自己的特點,為確保音樂課的正常且按時上好每一節課,學校也應該按要求規定為音樂課配備好教學用品。
3.現代高速發展的快節奏的社會要我們必須緊跟社會發展,要學習現代的教育技術、多媒體教學技術,在業余時間多學習一些現代藝術設計方面的知識,多欣賞一些音樂作品,提高自己的藝術欣賞水平。同時不忘音樂源于現實生活的根本,在平時多向老教師請教,以便更好的積累知識,保障自己的業務水平。
具體措施:
1、抓綱靠本,使學生進一步認清音樂過程,理解音樂概念。
2、分不同層次、不同階段、不同目的去培養、提高學生適應自己的教學思路。
3、培養創新能力,加強對知識的變通應用能力。
教學進度計劃:
第一單元3課時
第二單元4課時
第三單元3課時
第四單元3課時
第五單元3課時
第六單元3課時
第七單元3課時
第八單元3課時
花城版小學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6
一、學生情況分析:
對于中年級的學生更應該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音樂,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愛學、愿學.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二、教學目標
1.演唱:
(1)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演唱習慣.
(2)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4)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
(5)能夠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
(1)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
(2)能夠用打擊樂器表現一定場景.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
(2)能夠配合歌曲、音樂用身體做動作.
(3)能夠與他人合作創編簡單的律動、集體舞歌表演等.
4.識讀樂譜
(1)復習簡單的節奏符號,并能創作簡短的節奏.
(2)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
5.創作實踐
能夠運用線條、色塊或手勢,來表現聲音或音樂.
三、教學分析:
教材重難點:
1.真正深入角色的演唱,從而達到在感受音樂美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2.教材特點:
本教材的編寫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音樂與相關文化相結合,強調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正確理解民族文化于多元文化相結合的關系.本教材的設計特色是以單元式的教學結構,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傳統于現代相結合的教材內容,獨特的評價方式,活潑大方的版面設計.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一)完成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
(二)提高措施
愉悅性:
在教學過程中,不論是歌曲的學唱、樂理知識的學習,都要使學生學的快樂.使他們能興致勃勃,主動積極地投入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以及創造音樂的活動中去.
藝術性:
在教學中要通過藝術形象來喚起學生對美的共鳴與追求,從而進行審美教育和品德教育.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的律動和舞蹈較多,應注意引導學生自編動作、節奏甚至歌詞,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和自編能力.為今后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五、教學進度:
每周二節音樂課
六、教學進度
1.2周第一單元《童年》
3.4周第二單元《草原》
5.6周第三單元《好伙伴》
7.8周第四單元《放牧》
9.10周第五單元《媽媽的歌》
11.12周第六單元《四季的歌》
13.14周第七單元《鐘聲》
15.16周第八單元《豐收歌舞》
17.18周第九單元《壯鄉情》
19.20周復習歌曲
21周期末測試
花城版小學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和重點訓練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為線索,圍繞“事物的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和“事物的變化”,編排了“植物生活的秘密”、“多種多樣的動物”、“聲音”、“信息的傳遞”、“水的變化”、“搜集信息,讓我大開眼界”6個主題單元、53個活動。
第1單元(植物生活的秘密):本單元由3課書組成,第1課“植物的身體”,主要讓學生觀察、指認植物的6大器官,并通過查閱和搜集資料,讓學生知道植物各大器官的作用;第2課“根與莖的奧秘”是在觀察根的形態的基礎上,通過實驗來驗證根、莖的作用;第3課“神奇的葉片”則利用科學史激趣和引領,通過實驗研究和直接呈現知識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太陽與植物的關系,了解葉的光合作用、蒸騰作用。
第2單元(多種多樣的動物):本單元按“總—分—總”的結構來構設教材,由5課書組成。第1課“動物的特征”先指導學生對“動物的身體結構有助于其生存”這一特征作個初步了解,然后再分生活在水中的、陸地的、空中的三個領域來具體研究動物的這一特征,其中,第2課“水族的公民”側重研究身體結構對生活環境的適應,第3課“吃奶長大的動物”側重研究身體結構對獲取食物的適應,第4課“飛翔的精靈”側重研究身體結構對運動的適應,與此同時,通過每一課的學習再次體驗動物的多樣性;第5課“珍稀動物的保護”是進行單元總結,讓學生了解保護動物特別是保護瀕危動物的重要性。
第3單元(聲音):本單元由“辨聽聲音”、“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控制聲音”4課書組成。
第4單元(信息的傳遞):本單元由“信息”、“書信和標志牌”、“電報與電話”、“信息時代”4課書組成,這是1個既與本冊訓練重點相關聯、又能體現科技史特色的單元。
第5單元(水的變化)):本單元由“不翼而飛的水”、“飛回來的小水珠”、“結冰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環”4課書組成。
第6單元(搜集信息,讓我大開眼界):這是湘版科學教材的特色單元(每冊都有),都是對全冊教材的探究技能訓練重點的回顧與總結,并用又一次的活動來進一步強化、提升,而本冊教材是在總結了搜集信息的方法和途徑之后,通過“恐龍之謎”的活動來鞏固、提升的。
二、本學期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能圍繞研究主題采用適當的途徑和方法搜集信息進行主動學習,能比較熟練地制作資料卡片和資料摘要等。
嘗試探究動植物的身體結構與其所具有的功能之間的關系,逐漸從“認識是什么”提高到“探究為什么”。
能由“這是什么?”、“怎么會這樣?”等角度提出可探討的問題,能對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性解釋。嘗試自己制定簡單的實驗(如對比實驗)計劃,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覺察多次測量可以減小誤差,繼續學習通過觀察、實驗的方法采集數據,獲取有效信息。
能較好地進行合作學習,能描述與傳達事物的特征,能根據事物的顯性變化特征進行分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尊重證據并逐漸養成及時摘記和妥善存儲資料的良好習慣科學知識。
能指認植物的6大器官并了解它們(重點研究根、莖、葉)的作用,從水、陸、空3個領域了解動物的共同特征及其多樣性,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和傳播的,認識水的三態變化。
知道搜集信息的多種方法和途徑。
三、教學措施
1、以搜集信息的活動為載體,重點訓練學生接受式探究的相關技能,同時兼顧其它各項探究技能的提升。
2、挖掘科技史與教學內容之間的結合點,用多樣的呈現形式發揮科技史的教育功能,從不同的角度融入教材,充分發揮科技史的教育價值。
一、教材分析:
1、能感受音樂是怎樣表現情緒的,能分辨兩段體歌曲的結構,能分辨不同情緒的音樂。了解不同節奏的表現力,節奏表現的特點如表現鳥叫的節奏、火車行進節奏、維吾爾族舞曲的節奏特點等。
2、了解樂器的音色,主要以熟悉民族樂器為主,如:阮、嗩吶、竹笛、琵琶、京胡及京劇伴奏樂器(京二胡、小三弦、月琴、鼓板、大鑼、小鑼、鐃鈸等),外國民間樂器馬林巴及電子合成器等。
3、了解中外著名作曲家。
4、能了解一些表現江南景色的詩歌、繪畫,初步接觸印度尼西亞、日本、埃及與阿根廷等國家的音樂;了解中國的武術和京劇的歷史;繼續了解壯族、侗族、維吾爾族和布依族的音樂和風土人情;了解贊美花的音樂、花的象征性意義及一些國家的國花。
二、教學目標及要求:
1、用音樂陶冶孩子們的情操,啟迪兒童心靈,讓孩子們熱愛音樂,感受音樂的美,用音樂的節奏、旋律打動孩子們的心通過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與愛好。
2、在學習歌曲的同時進一步學習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3、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陶冶情操,進行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
5、培養學生養成觀察生活小事物的習慣,并將它帶到音樂中適當進行歌詞、節奏、舞蹈的創編。
三、學生情況分析:
我任教四年級大部分學生,對音樂課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四年級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對音樂學習的渴求與期望也進一步增強了,但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在這兩方面表現非常好,樂譜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仍不是很感興趣。
四、減負提質:
1、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采用多種教學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音樂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充分做好課前準備。
3、因材施教,課堂多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
4、根據學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認真組織銅管樂隊進行活動。
花城版小學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8
一、基本情況分析
1、本冊教材分析:本冊的教材重點、難點在于教會學生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并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并樂于參與各種演唱活動。讓學生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
2、學生情況分析:學生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每個班級都有學生在音準方面有偏差;也有個別同學還沒有學會控制自己唱歌音量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
1、學段總目標:
學生的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增加樂器演奏及音樂創造活動的分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的魅力吸引學生。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參與音樂活動。
(2)培養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
(3)培養表現音樂的能力。
(4)培養藝術想象和創造力。
(5)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的精神。
(6)注重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2、時段目標:
第一單元:本課以“我的祖國”為情感主題,安排演唱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大中國》、聽賞樂曲歌曲《我的祖國》以及音樂知識復習“三連音、重音記號、強音記號”了解歌唱家郭蘭英,讓學生在具體的音樂作品中逐步加深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第二單元:本課以認識瞿希賢及學習聽賞她的部分作品為主線,并以“愛心奉獻”情境為主題,將歌曲《老鳥、小鳥》《飛來的花瓣》、《美麗的花兒》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感受奉獻愛心的美好與甜蜜。
第三單元:本課以“西南音韻”為主題,介紹了云南、貴州、四川三省的漢族民歌和苗族、布依族民歌及傣族歌舞等,充分展現了我國西南地區絢麗多彩的音樂風格以及相關文化藝術特色。讓學生更好的了解西南邊陲的.風土人情及燦爛文化,感受西南民歌的風格特點、韻味。
第四單元:本課是一個以“豐收”為情景,以“歡慶豐收,贊美生活”為主題的鄉土氣息濃郁的單元組合。安排了聽賞《豐收鑼鼓》和演唱《栗子大豐收》與《打麥號子》這三個相互聯系的內容,目的是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豐收的喜悅,體驗生活的快樂。
第五單元:本課以了解音樂家貝多芬為主線,安排了故事《貝多芬與歌德》演唱貝多芬的兩首歌曲《歡樂頌》和《土撥鼠》以及聽賞其鋼琴獨奏曲《土耳其進行曲》四個內容,在演唱和欣賞貝多芬代表作品的同時,還隱含了音樂知識的學習:大、小調的音階構成及其調性色彩。
第六單元:本課包括演唱歌曲《愛在人間》、聽賞樂曲《在銀色的月光下》、集體舞表演《大家一起來》三個主要教學內容。只要使學生感受小提琴的音色,含蓄典雅,委婉飄逸。感受歌曲意境。
第七單元:本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演唱歌曲《搖太陽》、聽賞木葉獨奏《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及聽賞民樂合奏曲《花好月圓》。主要讓學生通過聽、賞、唱、奏的活動體驗傣族音樂風格特點,領略傣族的風土人情,激發學生對原生態音樂文化的關注和喜愛。
第八單元:賣火柴的小女孩以童話故事為情境主題,安排學生進行配樂朗誦,開展綜合性藝術表演。教材內容是以連環畫形式呈現的,同時還提供了三段音樂,提示學生根據故事情節選擇合適的背景音樂來進行朗誦。
第九單元:本課內容以臺灣、福建兩地民歌為主線,安排了聽賞與跟唱《丟丟銅》,聽賞《天黑黑》,演唱《風吹竹葉》,聽賞《采茶歌》以及認識樂器高胡、揚琴等五項教學內容。編者皆在通過聽賞與演唱等音樂活動,讓學生在不同形式與內容的民族音樂中,較為全面地了解臺灣與福建在音樂文化乃至多方面是同根同源,緊緊相連的,臺灣與大陸是不可分割的。
第十單元:本課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演唱歌曲《鈴兒響叮當》、《歌聲與微笑》,聽賞樂曲《雪橇》。《鈴兒響叮當》、《歌聲與微笑》這兩首作品都是二部合唱歌曲,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讓學生在活動或游戲中愉悅的學習二部合唱,培養良好的合唱習慣,讓學生去聆聽,控制好聲音,做到聲部和諧,提高自主排練合唱的能力。
三、教學措施:
1、演唱:歌唱技能的練習,將結合演唱實踐活動進行。創設與歌曲表現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帶聲,聲情并茂。提醒學生變聲期的嗓音保護,避免喊唱。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逐步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唱的經驗,培養群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
2、感受與鑒賞: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將注意以音樂為本,從音響出發,以聽賞為主。講解、提示,力求簡明、生動,富有啟發性。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引發想像和聯想。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逐步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積累感受與鑒賞音樂的經驗。
3、演奏:這一部分的教學將與唱歌、鑒賞、創造等教學內容密切結合。可用樂器為歌唱做伴奏,演奏欣賞曲的主題音調等。可采用各種演奏形式,以學生普遍學習樂器的合奏為主,鼓勵學生從實際條件和各自的興趣愛好出發,在普遍參與中發展自己的特長。
四、學生課堂行為習慣要求:
1、進出音樂教室禮貌而有序。
2、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唱歌習慣,唱歌時身體直立,用正確的方法演唱歌曲。
3、培養學生養成安靜聆聽他人發言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業務研修安排:
1、每周進行集體備課。
2、每周四參加區教科中心舉行的音樂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班學習。
六、潛能生輔導安排:
采取長期化、短時段的教學方式,將音樂技能的各種要素(音色、音準、表情等)逐一深化學習。
花城版小學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9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二年級的小朋友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對音樂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著。
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對于學校的規章制度,小學生守則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比剛來時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許是以前經常鍛煉,表現非常好。
兩個班的小朋友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雖對樂理知識掌握的不夠,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而且也能熟練掌握。大約占整體學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還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時,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較差。
其中主要原因是沒有接受過長期的訓練,還不能很好的表現自己,性格內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樂課及課外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興趣,打好基礎是當前首要任務之一。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認識認識打擊樂器碰鈴和響板。“ⅩⅩ”和“ⅩⅩⅩⅩ”,感受音的長短,并且學會正確的演奏方法。
2、 通過學習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識。
二、能力目標:
1、 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姿勢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圓潤的發聲,清晰的咬字、吐字。
2、 通過學習本冊教材,認識一些樂器,初步學習演奏方法。
3、 通過音樂游戲,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合作進取的精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4、通過聲音創編的活動,激發學生對創造的興趣,并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三)情意目標: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四)質量目標: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音樂技能,掌握認識簡單的樂譜的能力,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本學期新擴展了音樂創造和音樂與之相關的文化內容,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教材分析
1、 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
本冊教材內容有:分為六個單元,每個單元包括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及學習和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系。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律動,創編等。要求如下: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了解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的樂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樂家。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器樂:認識各種打擊樂器,并學會正確的演奏方法。漸漸培養兒童的音樂創造力和協作能力。律動:要求學生配合音樂,跟老師示范,在技能訓練上,注意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力。
2、 本學期教材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創造思維。
教學難點:審美情操的培養,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四、改進教學的措施
1、 落實教學“五認真”的具體措施。
2、 提優補差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在此 基礎上按課時,并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詳案。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35分鐘的課堂時間,向35分鐘要效率。
3、 充分作好課前準備。
4、 認真按照教案上課,上課堅持說普通話,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
5、 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放第要求,防慢教學進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6、 根據本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投影儀、錄象、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7、 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本學期準備成立幾個興趣小組,如器樂、舞蹈、合唱等。
8、 提優補差的途徑:
(1)通過課堂教學。
(2)通過課外藝術活動。
9、方法:示范:教師示范、學生模仿。
鼓勵、表揚法:通過鼓勵表揚大體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材施教法: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揚長避短,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五、教科研課題研究
1、課題名稱 怎樣教孩子學唱歌
2、與課題相關的理論學習內容:
學習《人民教育》、《湖南教育》、《音樂教育心理學》、《課堂教學模式選擇》
3、操作措施
a、 利用課堂時間提供學生練習、自我表現的機會,激發學生興趣。
b、 針對學生實情,進行教授的同時,注意個別學生的潛在因素,發揮學生特長,提高總體水平。
c、 根據興趣特長參加興趣小組、合唱隊。
4、活動安排 利用課余時間安排:文藝錄象教師輔導5次學校文娛演出1 配合班主任主題班會1次.
5、成果顯示 班隊活動
花城版小學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10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音樂課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著重培養學生在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通過音樂的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遠大理想,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的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選就一代社會主義新人發揮重要作用。
學生情本情況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平時上課時紀律比較好,各個都很認真,整體的音樂基礎還可以,學生的接受能力不錯,對音樂充滿濃厚的興趣,學生在演唱時不喊唱,認識到氣息的作用,演唱時充滿感情。兩個班的學生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學生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音色也很優美。中等生的人數占多數,這批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于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于底子薄,對于音樂有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是很好。音樂方面比較差的同學在班中占15%—20%,其中包括唱歌音準不佳,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視譜不會等。這些學生對音樂課喜歡,但總是不遵守紀律所以也學不好。例如:等等,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激發這些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現,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感情。全期教學目標
一、發聲訓練部分:
1、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
2、 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 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 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二、識譜部分:
要求學生必須掌握教師所教的的樂理知識如:中、低、高音階排列的順序,掌握的音符、附點、休止符、及其組成的簡單節奏、旋律、感受并認識 節拍的強弱規律,力度記號及不同的要求唱法。
三、唱歌部分:
本學期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唱歌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學唱二聲部合唱、輪唱、獨唱、小組唱等。
四、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把描寫的情景展開想象、聯想、分析樂曲的藝術處理等
全期教材分析
教材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允許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允許學生有個性化的獨立見解。教材的編寫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本教材的曲目選擇,在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基礎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兼顧時代,以圖為主,教材生動活潑。貼近學生生活,如《憶江南》、《唱臉譜》、《唱山歌》等。
以不同側面反映了教材的人文性、綜合性、創造性、愉悅性,對于啟迪學生的心智,激發學生的潛能,豐富學生的情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教材還注重了音樂教學四個領域的滲透,同時還巧妙的將這四個領域進行了整合。
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建立一種民主、開放、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
6、 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評價措施
1、在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采用隨堂評價。如:觀察法、談話等。
2、期末采用終結性評價。如:情景測試、合作表演評價、特長展示評價等。
3、依據音樂教材中發展性綜合評價方式。音樂小花在開放,將上面兩種方式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評價。
教研專題及研究措施
1、本期的教研專題是在情境主題的關照下學生音樂學習方式的研究。
2、將理論學習貫穿于教研專題研究的始終,強調從解決研究中的實際問題出發,去尋求理論指導。
3、將專題研究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在研究指導下與教學實踐中研究
教研活動安排 (待定)
個人業務學習安排
1、課余時間認真學習鉆研教材、課標。
2、 大量閱讀有關教學方面的書籍,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3、向優秀教師取經,學習他們工作上的一絲不茍,學習他們課堂上的設計思路,學習他們教學上的特色。
花城版小學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11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但是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在這兩方面表現非常好,樂譜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仍不是很感興趣。三個班的學生情況有所差異,一班樂感較好,學習能力強,模仿能力好;二班上課紀律差,表演時不活躍;三班性格內向,不敢表現自己。因此在今后在學習中,應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培養,利用生動活潑、富于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五年級第九冊的音樂教學內容人為八個單元:朝夕、農家樂、足跡、可愛的家、故鄉、歡樂的少年、雨花、冬雪。這八個單元包括了人文、地理、風景等各方面的內容,使學生能全面地體會到不同的審美意識。這學期的教學主要以唱歌為主,同時結合欣賞、樂理知識。在此基礎上能進行歌曲創編與同伴之間的合作。
三、教學目標
1、要求學會唱課本上的8首歌曲,通過歌曲的演唱,使學生更加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學習、愛科學、愛大自然、愛生活。
2、學會如下樂理知識:下滑音、前倚音、拍號等。
3、上好欣賞課,通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形象有力地感染與鼓舞學生。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認真學習音樂教學大綱,全面了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認真上課,課堂是老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陣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課堂教學力求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聽起來津津有味,學而不厭。
3、積極參加組里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老師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與教學能力。
4、積極大膽地使用現代化的電教設備,加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密切聯系學生,經常征求學生對老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
五、考核內容
1、 本學期要求學會唱課本當中的7首歌曲:清晨、趕圩歸來阿哩哩、蘋果豐收、外婆的澎湖灣、牧場上的家、雛鷹之歌、雪花帶來冬天的夢,考試時隨教師自由抽取。
2、認識6/8拍號,并知道指揮方法,認識下滑音及唱法。
七、考核標準
1、期末考核的成績應以平時成績(20%)和期末成績(80%)相結合的方式。平時成績(20%)包括: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上課紀律等,遲到或早退一次扣1分,曠課1次扣3分,紀律嚴重不好者,經老師多次批評后屢教不改者扣1分。
2、因為藝術課不像語數外可以用一定的標準(考試分數)來衡量,不能用一定的視覺或聽力去辨別出好與壞、差與優之間的絕對距離,每個人欣賞的角度也不同,因此制定的考核標準也就不太相同,針對一年級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我想在本學期末要求每班學生考試的優秀率平均在40%上(個別班級除外),合格率在75%以上。
花城版小學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12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年齡相對較小,性格活潑、開朗,對未知的事物充滿了好奇,有較強的求知欲望,對音樂知識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模仿能力較強,想象力豐富,但在創造能力以及對音高的把握上還需要提高和加強。
二、教學目的及要求
1.以審美為中心,用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2.以音樂文化為主線,把單純的音樂拓寬為音樂文化素質教育的需要,讓音樂置身于文化背景之中。
3.加強實踐與創造,在音樂課的實踐過程中,還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探究與創造,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造思維能力。
4.加強綜合滲透,加強音樂學科中不同教學領域的相互融合;加強音樂藝術與生活藝術之間的相互聯系;加強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聯系。
5.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想象中去創造,促進思維,發展智力。
三、教材的分析(知識點的梳理)
a)培養學生對音的感知能力,能分辨音的高低、長短
b)能感受并描述音樂中力度、速度的變化
c)能用線條、點表示自己聽到的音樂
d)認識了解打擊樂器(三角鐵、雙響筒、木魚等)的基本演奏方法及音響效果,能選擇使用樂器為歌曲伴奏
e)感受、體會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音樂風格
f)在演唱中,能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立演唱和齊唱
四、教學的重難點
1、二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偏小,在認識、掌握音的高低上有一定難度,鞏固他們內心對音高的感受是教學的一大難點
2、掌握不同樂器的音色和音響效果,
五、教學措施
1.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在此基礎上按課時,認真寫好教案。
2.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35-40分鐘的課堂時間,向35-40分鐘要效率。
3.充分作好課前準備,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認真上課,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
5.指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發聲練習曲。
6.每節唱歌課給學生三分之一的時間練習,教師正確處理、引導。
7.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
花城版小學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13
一、學生狀況分析
小學一年級學生愛唱、愛跳、愛動,對音樂有著一定的興趣。但由于每班人數多、年齡小、組織紀律性較差,學生的音樂素質存在個別差異,對學生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讓他們在鼓勵和贊揚聲中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總體目標
1、以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發展為核心。
2、讓學生真正成為音樂學習的主體。
3、體現人文學科的共性與音樂教育個性的統一。
4、體現教育創新的時代要求。
三、改進教學提高質量措施
1、把每個學生的發展擺在第一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多唱、多聽、多動、多想、多說,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學習音樂的愉悅和能力。
2、要積極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營造音樂學習的良好氛圍,讓他們在感受、鑒賞、表現、創造音樂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3、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瀉,讓他們在鼓勵和贊揚聲中享受成功,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教學內容 周次教學內容
1歌曲《快樂的音樂娃》;聽《玩具進行曲》11歌曲《牧童》,律動《摘蘋果》童謠誦讀
2歌曲《小手拉小手》欣賞《快樂小舞曲》兒歌誦讀12歌曲《牧童謠》,欣賞《捏面人》《天黑黑》
3歌曲《動物說話》,欣賞《你聽,什么敲響了》13歌曲《小猴子》,欣賞《野蜂飛舞》,童謠誦讀《小猴子》
4歌曲《你早》;歌表演《嘎嘎小鴨子》律動14歌曲《小螞蟻搬米粒》欣賞《獅王進行曲》情景表演
5歌曲《多快樂》,欣賞《娃哈哈》15歌曲《隆咚鏘》欣賞《放鞭炮》《秧歌調》
6歌曲《太陽》,律動《唱吧,跳吧》16歌曲《堆雪人》欣賞《乘雪撬》律動《秧歌舞》
7歌曲《上學歌》;欣賞《放學歌》;17綜合復習
8歌曲《不能告訴你》欣賞《跳繩》,演一演18期終考核測試
9歌曲《小樹葉》,聽《小蘋果》律動
10歌曲《雁兒飛》,欣賞《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片段)
【花城版小學上冊音樂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花城版音樂教學計劃03-26
花城版小學音樂課件04-03
花城版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12-27
花城版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01-21
花城版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08-09
花城版音樂教學計劃范文(精選3篇)04-05
花城版五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0-29
新花城版小學上冊六年級音樂教學計劃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