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學計劃范文錦集10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又將奔赴下一階段的教學,請一起努力,寫一份教學計劃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教學計劃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計劃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剛入學,在情感態度、行為習慣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過本冊教學,努力把他們培養成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開放性;(3)活動性。教材力求體現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現實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活動性原則。教材將以主題單元形式展開,并重點突出以下特征:
1、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實現學科內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從傳統德育的規范體系或德目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著眼于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2、 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
教材試圖“以適應兒童現實生活為起點,幫助兒童實現高質量的幸福生活”作為一以貫之的編寫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展兒童判斷、選擇、適應、超越的能力,以爭取個人幸福、社會有用性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導意識,發展兒童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一方面通過現實情景的捕捉和再創造,讓兒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過引入兒童生活中的典型問題,鼓勵兒童自己在探尋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參 1
與生活、創造生活,展示兒童多樣化的個性和豐富的智慧,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3. 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征的過程導向設計
為切實地引導活動型教學的開展,教材設計將改變傳統教材編寫中以教師的“教”組織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消解以“預成的學習結果”為核心的教材組織模式下課文加練習的刻板結構,將活動型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因此,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里呈未分化狀態的整體學習狀態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自然統整。
三、教學總要求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因此本冊教材是培養兒童能夠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
四、各單元要求
第一單元:我是小學生
1、 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小學生了,要開開心心上學。
2、 幫助學生熟悉學校環境,讓學生學會交際,懂得交新朋友。 第二單元:校園生活真快樂
1、 幫助學生熟悉和適應學校生活。
2、讓學生意識到在校園里要講禮貌、守秩序,遵守學校生活常規。
3、 讓學生體驗學校生活帶來的樂趣,喜歡上學。
第三單元:家中的安全與健康
1、讓學生初步認識到自己作為家庭一員的責任,要學會自理,還應該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讓學生認識到在學校在家一個樣,誠實、有禮貌,能為家庭帶來歡樂。
2、 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養成堅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的行為習慣。通過學習做不會做的事情,培養學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難、持之以恒的品質。
3.、讓學生體會到父母長輩對自己的關愛,體會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親敬長,向長輩表達自己的愛、自己的心意,從而學會感謝他人、關愛他人。
第四單元:天氣雖冷有溫暖
1、體驗冬季生活的快樂,增強體質,鍛煉意志。
2、主動觀察、發現冬季的特征,養成探究的習慣,獲得有關知識。
3、意識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主動參與新年的集體活動。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識養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五、教學措施
1、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
2、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運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地培養兒童的品德兒童的好奇心,引導兒童探索的欲望。
3、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系本地區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收到課程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突破性。
六、教學時間安排(略)
教學計劃 篇2
一、學情簡析
三年級是小學生知識、潛力、情感價值構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必須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范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的構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于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用心參與到課程的課內外學習活動中去。
三年級學生主義榮譽感都比較強,大部分都用心向上,勤奮刻苦,能夠互相幫忙,互相探討問題,勤于思考,勇于發言,大多數能聽從老師指導,遵守紀律,遵守課堂常規,有了錯誤能虛心理解,用心改正。
二、教材簡析
《品德與社會》教材三年級的教育主題是:我在成長。在這一教育主題統領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材共設計了七個單元教育主題:
1、我和我的同學;2、我要安全地成長;3、我的成長與家庭;4、我的鄰里生活;5、我的成長與學校;6、我的成人與他人;7、家鄉哺育了我。
這七個單元主題所涉及的資料是對這個年齡階段兒童具有重要的影響的、在兒童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互動關系(如兒童自我、家庭、學校、鄰里、家鄉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
本冊由前三個單元構成。第一單元主要進行自我認識與同學關系的教育;第二單元主要進行安全生活教育;第三單元主要進行與家庭生活有關的教育。教材在“我在成長”教育主題統領下,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需要和不斷擴大的認知范圍,用社會關系、社會活動、社會環境三條主線,貫穿個人、家庭、學校、社區(家鄉)等四個不同范疇,并使范疇構成彼此互動的關系。因此教材呈現如下特點:
1、樹立最基本的社會公德意識。本冊資料主要讓兒童從自己熟悉的學校生活、社區生活、家庭生活入手,來感受自己生活環境和環境中的人,明白家庭、學校、社區各種生活環境之間的關系,以及這些環境與人的關系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透過本冊的教育資料,讓學生樹立主角意識、職責意識、規則意識等。在探究一切的熱情中,在享受童年的過程中,初步具有公德意識。
2、注意了對學生道德決定潛力的培養。三年級的兒童很容易受到好奇心的驅使,產生盲目模仿、嘗試、探究的心理,常常不顧后果盲目模仿,幫忙兒童構成初步的是非決定潛力,是三年級教育中應當強調的重點。教材注意了這一資料的體現,如《我想要我能要》幫忙學生建立此刻社會所要求的消費觀念,個性應避免兒童攀比夸富的心理和傾向。
3、促進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和對人的關注。關注同學,關注每一節課,關注父母,關注自己等。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起學生對生活的回憶和體驗,并讓他們透過學習活動,提高對生活的認識,進一步提升到對周圍社會現象的關注和對人的`關注。教材中沒有理性的說教,而是對兒童生活的真實呈現。三上教材都是從兒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現象切入,引起兒童對生活的思考和關注。如《他為什么學得這樣好?》透過做小記者采訪、總結、體驗,關注身邊的榜樣,關注自己的學習習慣,正確引導學生的好學之心。
三、教學目標
1.了解自己的態度特點,發揚自己的優勢,有自信心。明白人各有所長,要取長補短,學會欣賞和尊重別人。對人寬容。
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愛,有羞恥感,愛惜自己的榮譽。學習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為。
3.感受與同學之間的友愛之情,學會和同學平等相處、互相幫忙。
4.珍惜時間,學習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不抄襲、不舞弊。
5.感受群眾生活中規則的作用,初步構成規則意識,遵守活動規則和學校規律。
6.透過學校和班級等群眾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好處,培養現代民主意識。
7.了解有關安全的常識,有初步的安全意識和自救自護潛力。愛護自己的身體和生命。
8.明白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感受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體會家庭成員間的親情。以恰當的方式表示對他們的感激、尊敬和關心,孝敬父母長輩。
9.學習料理自己的生活,盡量少給父母添麻煩;關系家庭生活,愿意分擔家務,有必須的家庭職責感。
10.明白家庭經濟來源的多種方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開支。學習合理消費、勤儉節約。
四、課時安排
第一周——1.自畫像
第二周——1.自畫像(2課時)
第三周——2.同學之間(2課時)
第四、五、七周——3.他為什么學得這樣好?(2——3課時)4.同樣是學習(2——3課時)
第六周——國慶放假
第八周——5.我不耍賴皮(2課時)
第九周——6.平安回家(2課時)
第十周——7.讓危險從我們身邊走開(2——3課時)
第十一周——8.心中的110(2課時)
第十二周——9.家庭樹(2課時)
第十三周——10.父母的疼愛(2課時)
第十四、十五、十六周——11.此刻的我能做什么?(2——3課時)12.家庭的記憶(2——3課時)
第十七、十八周——13.我想要,我能要(2——3課時)
教學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本校六年級共有兩個班,各60名學生,這些學生對科學課程非常感興趣,通過上學期的學習,探究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都有了提高,他們能獨立完成一些探究活動、科技制作、觀察活動、科學實驗、搜集資料等,愿意與他人合作,進行合作探究,有計劃地開展一些實地考察、現場采訪、種植養殖等活動,探究積極性高,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而且能按照制定的研究方案對鎖定的課題進行課外探究,學到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主動從自然界、社會中獲取知識。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主題單元的形式編排了“人的一生”、“無處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紗”、“信息與生活”、“探索宇宙”、“研究與實踐”等研究主題。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進行構建,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整合,引領學生認識事物內部的變化特征及事物變化的相互聯系,進行以邏輯推理為主的思維技能訓練。
三、教學目標
“人的一生”單元引導學生微觀認識生命體的基本構造和功能切入,讓學生明確生命體是由細胞構成的,知道人類通過兩性結合繁殖自己的后代,我們應該珍愛自己的生命,體會與父母的親情,感受父母養育的艱辛,通過搜集、整理自己生長發育過程的照片資料,分析、歸納、推理人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呈現的特點,知道遺傳和變異石生命體的共同特征。
“無處不在的能量”單元以人體內部的能量為切入點,探究機械能、熱能、電能、電磁能等之間的相互變化,密切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系,整個單元呈現出了由部分到綜合的結構形式,具有一定的邏輯性。
“地球的面紗”單元采用由宏觀到微觀、由整體到部分的順序,通過大氣層的研究、風的模擬實驗、降落傘的秘密、風與帆的關系等探究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大氣層對地球及地球生物的意義、風的成因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培養學生猜想、設計、實驗、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與生活”單元主要從信息傳遞的角度來認識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人類復雜的信息傳遞方式,知道動植物的一些行為特征以及人類社會的主要交流方式,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系統研究能力、表達交流能力,豐富學生對生物界的認識,滲透科學、技術和社會三者相互聯系的觀點及辯證法,進一步認識和了解生物的生理和行為特性。
“探索宇宙”單元是在學生已經知道了地球的結構特點、地表的變化、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及太陽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研究的視角延伸到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乃至整個宇宙,拓展學生認識的空間,形成對宇宙的宏觀認識,激發學生探索宇宙、熱愛科學的欲望。
《研究與實踐》單元通過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幾個科學之謎,讓學生像科學家達爾文那樣,經理科學探究的歷程,形成尊重事實證據的科學態度,能夠面對大量的事實資料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通過調查、分析、研究偽科學現象,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增強學生的理性思維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通過對偽科學學習歷程進行自我反思,培養學生的科學感悟能力、自我評價能力、自我調控能力、自我發展能力,達到讓學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重點難點
重點:
空間維度方面,從認識身邊事物、周圍物體的基礎上,擴展到微觀和宏觀兩個世界,探索微生物和無限宇宙的科學奧秘;時間維度方面,以時間軸為認知線索,探索“生命起源”的奧秘和“未來世界”的變化;結構維度方面,在認識事物外部特征的基礎上,以“解暗箱”的形式探究事物的內部構造。在科學探究上,以自主性探究為重點,重視探究方法的培養,以“認識事物變化的相互聯系”為探究重點。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教科書整體結構,設置了“對信息的搜尋、理解和判斷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探究能力的逐步提高奠定基礎。
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教法學法
1、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相結合的學習方式。
2、組織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開展探究活動,敢于向權威挑戰,發表自己的觀點,敢于創新。
3、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活動,發揮主導作用但不包辦代替。
4、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做好記錄。
5、提醒學生做好課前準備,保證科學探究順利開展。
6、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學習科學,讓科學走進學生的生活。
7、運用電教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輔助教學。
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根據當前就業市場實際對初中級專門人才需求實際出發,以滿足學生就業為導向,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為本位,結合學生實際,注重實踐動手能力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學會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技術,能夠診斷與維護計算機軟、硬件故障,能夠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努力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
二、教材分析
本書以個人計算機的組裝和維護主線,以項目為單元,結合當前主流的硬件和軟件,介紹了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基本技能,在內容安排力求做到深淺適度,詳略得當,用大量的案例講解組裝與維護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學情分析
289班為一年級計算機專業學生,男生為主,只有幾個女生,據了解大部分學生對學電腦感興趣,部分學生以前使用過電腦,但不太了解,對組裝維護沒有基礎,個別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態度不好。自制力不強,英語水平低。
四、教學目標
1、了解計算機系統組成,掌握計算機常用硬件知識及選購方法
2、掌握組裝計算機和設置BIOS
3、掌握系統的安裝及常用軟件安裝方法
4、掌握系統的備份和恢復
5、掌握上網及安全設置,常見故障的診斷及排除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計算機系統組成、計算機的配置選購和組裝設置BIOS
2、安裝操作系統和驅動程序
3、系統備份與數據恢復ADSL寬帶上網設置
4、常見硬件軟件故障診斷及排除
5、常用工具軟件的使用和技巧
難點:選購計算機、組裝計算機、設置BIOS
系統備份恢復、常見硬件故障及排除等
六、具體措施及教學方法
1、采用項目教學、任務驅動
2、項目分組,4人一組,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3、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4、鼓勵學生互學互幫,分組討論、競賽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習興趣。
5、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善于思考能力,充分挖掘學生潛力。
6、精心備課和精心組織課堂教學。
7、認真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和課后輔導
七、考核方式
1、形成性考核:平時學習情況、平時上機任務完成情況及平時表現等(40%)
2、終結性考核:期中、期末操作考試(60%)
最終對學生一個總體評價
八、教學進度安排
本學期總課時88、周課時4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
第一周 初步了解計算機,認識計算機硬件軟件 4
第二周 組裝計算機的配件選購 4
第三周 主流配置方案分析 4
第四周 成品計算機選購 4
第五周 組裝計算機 4
第六周 組裝計算機檢查調試 4
第七周 組裝計算機檢查調試 4
第八周 設置BIOS 4
第九周 設置BIOS配置軟件環境 4
第十周 設置BIOS配置軟件環境期中考試 4
第十一周 常用外設選購安裝 4
第十二周 常用外設選購安裝 4
第十三周 系統性能測試優化 4
第十四周 系統備份恢復 4
第十五周 計算機上網及安全設置 4
第十六周 常見硬件故障診斷及排除 4
第十七周 常見硬件故障診斷及排除 4
第十八周 常見硬件故障診斷及排除 4
第十九周 常見軟件故障診斷及排除 4
第二十周 綜合實訓 4
第二十一周 綜合實訓 4
第二十二周 綜合實訓期末考試
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盡快適應網絡環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的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工作重點:
突出“研究”和“落實”。研究教育教學理論和思想;研究新課標、新教材和新教法;研究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研究學生創新、探究能力的培養和不同層次的教學組織管理思想和藝術。落實新課標中的地理理念;落實課程中的教學目標、能力及情感和價值觀。
三、工作目標:
1、打造高效課堂。關注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時間、參與度和思維深度,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2、加強業務能力,提高專業水平。
四、改進措施:
根據我校的學生特點,即上學期的整體教學情況制定如下改進措施:
(1)認真領會新課標精髓、鉆研教材,積極捕捉課改信息,盡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個性品質。
(2)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發展規律,結合學科特點,及時恰當的引領學生對地理的情感教育;引領學生自己動手參與地理活動使之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3)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證每節一練,做到全批全改。使學生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讓學生在練習中靈活運用知識,提高他們的各方面能力。
(4)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理備課資料的收集、制作出好的課件來激發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
(5)在課堂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組織活動、管理、評價,逐漸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為“我應該這樣做,讓良好的習慣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6)本學期繼續學習高中地理教材,同時訂閱中學地理教學參考提高專業素質。
(7)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根據教研組的安排,積極聽課評課,提倡相互聽課,聽其他學科的課,以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樣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8)通過手拉手活動的平臺,每周四去延慶四中聽師傅的課,認真學習,向優秀地理教師討教地理教學問題。
(9)錄制一堂成功地理課,積累2——3個成功教學設計案例,精選作業,做到基本以地圖為載體。
總之,在新課標、新教材的指導下,我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和標準,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新世紀培養新型人才。
教學計劃 篇6
一:日常生活常規
1:安靜就餐,避免把飯粒撒到桌面、地面上,吃晚飯能將凳子推到桌子下面。
2:教幼兒正確的洗手步驟,同時挽起袖子,會使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3:教幼兒穿脫衣服、穿鞋,提高自我服務能力。
二:教育教學計劃
1:蒙氏教學
生活區:洗手、脫鞋、舀黃豆
感官區:溫覺板、重量板、觸覺板
語言區:圖片與文字配對、安靜游戲,看大圖聽故事、相似物配對
科學文化區:青蛙嵌板、觀察植物
蒙氏數學:按形狀分類、按一級類別分類、按用途分類
2:韻語識字:一人大(四個階段)
3:英語
4: 手工:手環 、簸箕、烏龜、蝙蝠
5:美術:畫帽子、長頸鹿、媽媽的菜籃子、神奇的太空
6:禮儀:蹲姿、請、謝謝 不客氣、 三八婦女節
7:奧爾夫音樂:膽小鬼、鈴兒響叮當
三:安全教育計劃
1:給幼兒講故事聽貫穿安全教育常識,提升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2:戶外活動、室內活動的安全工作(教師不能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注意自己的站位)
3:衛生消毒工作(教室里所有物品定時消毒、幼兒毛巾、水杯的消毒)
四:家園共育
1:做好家園練習冊,讓家長了解每周食譜,在園所學知識
2:和家長面對面交流,溝通寶寶一日在園情況
3:坐校車的家長隨時做好家長溝通
4: 每兩周進行一次家訪活動,并做好家訪記錄。
教學計劃 篇7
初三是初中學生在校的最關鍵一年,每個學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個理想的高一級學校,作為教師就是要盡可能的幫助他們走好這一步,在“以學生為本”,這樣一個教學理念下,對本學期的物理教學作出如下的計劃:
1.在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為本”
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教給學生“怎樣發現問題”、“怎樣提出問題”、“怎樣研究問題”、“怎樣分析問題”、“怎樣反思”、“怎樣交流”等等。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變成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2.課堂教學中注意“三基”的訓練
由于初三的內容相對初二來說較難,因此,在教學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訓練,要狠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礎知識的訓練基礎上,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進行基本方法的滲透。
對基本技能的訓練要貫穿于整個物理教學的全過程,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訓練,同時要幫助學生總結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變量法”、“等效法”、“類比”、“模型”等。
3.加強演示和學生實驗
初中物理教學以觀察、實驗為基礎。觀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現象、進行演示和學生實驗,能夠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觀察和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引起學習興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要加強演示和學生實驗
4.重視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
物理概念和規律是物理知識的核心內容。要培養學生關注物理現象,引導其從現象的觀察、分析、實驗中形成物理概念,學習物理規律,繼而對規律的發現過程產生興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規律,多數是從物理事實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來的,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教學計劃 篇8
指導思想
以搬入新校為契機,以建設“和美校園”打造“品質教育”,推進“幸福教育”工程為總體要求和主要抓手,以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以迎接教育示范市驗收和創建XX市規范化學校為載體,以抓實教研活動、打造高效課堂和提升薄弱學科為突破口,細化教學管理,強化質量監督,努力提高教研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為辦好學生喜歡的學校提供強大引擎。
工作思路
本學年學校將根據實際,堅持“一二三”工作思路,即牢牢抓住質量這一中心,突出安全和發展兩條主線,努力在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升學校品質、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三個方面有較大突破。
工作措施
一、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明確崗位職責,落實崗位目標責任制,著力提升執行力。
新學期,我校要緊緊抓住新校搬遷這一契機,進一步規范各項工作。以教育示范市驗收和XX市規范化學校的標準為基本要求,各項工作進一步提升檔次,在規范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力求實效。同時,嚴格落實崗位目標責任制,著力提升執行力。近幾年的辦學實踐中,我校積淀了很多先進的理念與思路,但由于種種原因,有些工作落實得還不夠到位,與先進單位差距較大。新學期,我校將在執行力的提升上狠下功夫,以扎扎實實的工作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二、進一步優化學校管理網絡,落實精細化管理,提升管理檔次。1、學校將在上學年成立質量監測中心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質
量監控的方法策略、有效途徑。
2、根據上級指導文件,結合學校實際,將管理內容與評價標準細化、分解到各部門,明確職責和責任,學校班子成員實行“三責任三承包”:承包教研工作、承包班級教學、承包學科教學質量。
3、進一步夯實過程管理,努力落實包級責任制,構建條塊結合的工作格局。
三、持之以恒地抓好抓實教學常規,努力提升管理的實效性。
根據市教育局的會議精神及相關指導文件,進一步修訂完善教學常規管理細則,探討教學實踐中各常規工作的規范與檔次提升,切實提高教師日常教學活動的實效。
四、牢固樹立質量意識,進一步完善建立質量監控機制,提高教學質量。
進一步加強日常教學過程質量的管理,充分發揮單元檢測的診斷性功能,落實好單元檢測,組織好期中期末考試,做好質量分析。進一步明確教學事故的認定辦法,建立質量問責制,對質量較差者,落實誡免談話制度,著力提高薄弱學科的教學質量。
五、注重特色建設,打造品質教育。
根據市教育局特色學校建設工作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大力加強特色建設,努力在“全員育人特色”“管理特色”“文化特色”上實現新的突破。
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升辦學層次。
適應新校建設,對校園文化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檔次落實,通盤考慮,系統設計,提升檔次,充分發揮環境育人功能。
七、繼續實施名師培養遞進工程,關注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打造學生喜歡的教師隊伍。
八、以課題研究為平臺,以特色發展為途徑,努力提升教師教科研水平,促進教育教學工作向縱深發展。
教學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源遠流長。學校是人成長的搖籃,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禮儀教育作為德育的重要部分,學校教育要認真探索和研究。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21世紀國家建設的主力軍,培養他們理解、寬容、謙讓、誠實的待人態度和莊重大方、熱情友好、禮貌待人的文明行為舉止,是當前基礎教育的重點工作之
一。以禮儀教育為切入點,從引導教育學生遵守基本的禮儀規范與準則入手,以文明禮貌、誠實守信為重點,提高學生文明修養,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二、班內學生分析
四年級一班共有學生 43人。每位學生都能參與班級內外各項活動,維護班級的榮譽;每天都能穿戴整潔大方,佩帶紅領巾、胸卡;使用文明禮貌用語;見到老師能有禮貌的主動問好;不隨地吐痰,亂扔廢物;為了使整個班學生更好的實行禮儀教育,特制訂以下計劃:
三、教材分析及內容
學校禮儀
1、進校禮儀:進校三步曲:立正、敬禮(隊禮:立正姿勢先站好,兩眼平視正前方;態度嚴肅又莊重,右手五指要靠攏;從體側經前胸,動作不慌也不忙;手掌小臂成直線,舉在額上一拳高;手臂不要遮住臉,手心側向左前方。團禮:立正姿勢先站好,兩眼平視正前方;態度嚴肅又莊重,右手五指要靠攏;手掌小臂成斜線,掌尖對著太陽穴。)問候。(聲音響亮)
2、課堂禮儀:預備鈴做好準備工作,老師進課堂宣布上課后,全班學生起立、敬禮,齊聲道“老師好”;學生遲到進教室,先喊“報告”,經老師同意后,再進入教室;學生有急事需出教室,先舉手,起立報告老師,經老師同意后再出教室;下課時,起立和老師互道再見。
3、課間禮儀:課間休息,不大聲喧嘩,不追跑打鬧,開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
4、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后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
5、同學間禮儀:同學間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需要同學幫助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應及時歸還,并要致謝。對于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后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
6、集會禮儀:學校集合,學生分班整隊入場,按時到達指定地點,做到“快、靜、齊”,會議中端坐靜聽。
(1)升國旗、奏國歌時,全體同學肅立、脫帽、行注目禮。
(2)開學、結業典禮或舉行其他慶典儀式時,準時整隊入、退場。保持會場肅靜,不隨意說笑走動,不做與大會無關的事。
(3)上臺發言、領獎、表演時,走路穩重,從指定的臺口上臺,站在臺上雙手自然下垂,站姿端正。接受獎品、獎狀用雙手接,行鞠躬禮,然后轉過身來,面向臺下,將獎狀高舉過頭向大家示意后,雙手拿好貼放胸前。下臺時腳步穩重,從指定臺口退下,臺下的同學要遵守會場秩序,注意聽講,適時報以掌聲,不交頭接耳、隨意談笑,不起哄、喊叫。
7、校內公共場所禮儀: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墻壁和課桌椅上亂涂、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
(二)個人禮儀
1、言談禮貌:交談時掌握說話分寸,使用禮貌用語“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等。
2、儀態舉止:
(1)談話姿勢:交談時,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 (2)站姿:站立時做到頭正,面容平和自然,雙肩放松,軀干挺直,雙臂自然下垂于身體兩側,雙腿立直。(站如松)
(2)坐姿:入座做到輕而穩,雙肩平正放松,上體自然挺直,雙膝自然并攏;離座時,要自然穩當,右腳向后收半步,而后站起。(坐如鐘)
(3)走姿: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抬,肩放松,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行如風)
3、衛生習慣:講究梳理勤更衣。
(三)社交禮儀
1、餐桌禮儀:用餐時做到餐前洗手;餐時待主人示意后開始,夾菜文明,細嚼慢咽,不挑食,動作文雅,不發出不必要的響聲;餐末,正確使用餐巾或餐紙擦嘴;退席時對他人說一聲“請慢吃”;愛惜糧食,不亂倒剩飯。
2、遞物與接物:遞物與接物時須用雙手,表示對對方的尊重。
3、在公共場所遇到師長、鄰居長輩或其他相識的人主動招呼,鄰里之間講究禮節,相互關照,鄰居有困難時,能主動幫助。
四、活動目標:
能力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不但掌握文明禮儀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遵循文明禮儀的要求,來指導、約束自己日常生活學習、行為和習慣。
2.教育學生認識社會公德的重要性,立志做文明人,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繼承并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親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情感。
2、激發學生探究禮儀之美的熱情,提高做個文明禮儀的小公民的意識。
3、培養人際交往能力,主體參與意識與群體協作精神。
認知目標:
1、以現代文明禮儀、禮節知識為重點內容,使廣大青少年學習和牢記校園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等文明禮儀常識。
2、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全面提高青少年德育教育水平,為培養21世紀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做出貢獻。
五:教學措施
(一)、實行“天天好習慣”的活動。
(二)、全班學生爭做文明禮儀小明星。
1.在班級中成立紅領巾值日崗,負責爭做文明禮儀小明星的檢查工作,由值日的小朋友把檢查結果記錄在《班級爭創文明禮儀星執行情況記載》上。每天將檢查結果送至班主任手中,以便班主任查漏補缺。
2.一周公布學生的爭星情況,一月評一次文明禮儀小明星予以一定的鼓勵。
(三)、與班級爭奪紅星卡的活動相結合。
1.每位學生每天認真填寫《今天我做到了》做到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張紅星卡。
2.每個月給每位學生10分,如果連續三次扣分,罰一張紅星卡,取消當月評選文明禮儀小明星的資格。
附:
(1)未佩戴胸校徽、紅領巾進校者扣0.5分,
(2)進校服裝不整潔,發型臟亂,行姿不端正者扣0.5分,進校門后無特殊情況、未經請假出校門者扣1分。
(3)課間、午間在教學區追跑,喊叫者扣1分。
(4)故意損壞公物,視情節輕重扣1—2分。
相信通過禮儀教育這門課讓學生們能自覺地一級一級攀登,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行為習慣,營造整潔、美麗、充滿活力的校園氛圍。
教學計劃 篇10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的四年級2個教學班,共有學生80人。通過上學期的科學課教學,學生對科學課的認識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學生已學會了自己收集資料和進行課堂記錄的習慣,大部分學生已會進行仔細的觀察,學生在實驗前已具備了提出假設,然后設計實驗計劃,最后進行實驗驗證,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學生小組內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礎。
兩個班級的學生都喜歡實驗,但孩子們只是憑自己的興趣邊玩邊做,導致于觀察不仔細,實驗無序操作,科學探究的習慣尚未養成,也常常使學習任務難已按教學計劃完成,逼迫老師調整課時;而且學生在作業習慣方面較差,特別是課外布置的收集資料、觀察任務大多不能自覺完成。
本期改進措施:
1.課堂常規常抓不懈,強化訓練(提問、猜想、設計、驗證、分析、結論)形成科學課堂教學的模式。
2.強化四人小組的合作學習模式,養成良好的探究素養;3.加強每單元課堂作業與課后觀察、調查作業的檢查評價;促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本冊教材主要內容特點及設計思路《科學》四年級下冊包括《熱脹冷縮》、《巖石的科學》、《土壤與植物》、《光與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家園——地球》五個個單元。
2.本冊教材在設計思路上主要體現了以下特點:
適當擴大單元規模,使學生能夠在一段較長的時期內深入研究。四下教材在呈現方式上的最大特點就是采用大單元的模式,這是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發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進。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寬、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動,這對激發學生持續的研究興趣、經歷較為完整的探究過程,以及實現科學教育目標的多元整合都是十分有利的。
大單元的設計,可以使學生在持續一個月的主題學習中學習興趣不斷得到激發,探究活動不斷深入,學習活動能夠向著更多、更廣闊的領域拓展,獲得更為全面和豐富的學習體驗。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活動之間的結構聯系,促使學生不斷產生新的問題,以問題推動探究活動的逐步深入。
更加注重科學素養的培養,探究方法不斷豐富。在三年級的科學教學中,強調科學探究始于觀察。確實,對于四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總是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極大的好奇心。科學上的發明、發現也往往正是由觀察邁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觀察作為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的第一個重要方法加以強調是完全正確的,也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
隨著科學探究活動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應該得到不斷豐富。其中的猜想和推測,是科學研究過程中兩個重要的環節。本冊教材在這兩方面就是有所側重的。隨著探究方法的豐富,探究的模式也跟著豐富起來:如觀察-統計-比較-分析-結論、觀察-假設(推測)-驗證(測量、實驗)-分析-結論等。
加強對學習主體的研究,構建以兒童心理發展為線索的科學探究體系。本冊教材是以兒童的心理發展為基礎構建的,所有的活動都在對兒童認識問題的規律和特點深入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的。具體說,就是活動設計充分遵循了兒童認識發展的順序,從學生們可觀察到的微小變化開始,從關注學生身邊的事物開始,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進他們去建立自己的觀點和概念。
三、教學目標
1.《熱脹冷縮》引領學生對物體遇冷與受熱后發生的物理現象進行觀察探究,認識到物體一般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并通過對比實驗與大量的事實來證實。
2.《巖石的科學》通過觀察、實驗、比較、分類、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有關巖石的特征,知道巖石是組成地球的重要資源,懂得保護巖石資源的重要性,為進一步探究土壤形成、巖石與生活、巖石與地球等方面的內容打下基礎。
3.《土壤與植物》呈現了土壤、砂質土、黏質土、壤土、腐殖質、土壤肥力、水土流失、土壤改良等相關概念,以“土壤”作為核心概念,建立概念之間的相互聯系,構建單元概念框架體驗到只是的系統性。同時增強保護土壤的意思,意識到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性。
4.《光與我們的生活》重在培養學生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到的現象作假設性解釋的能力,體驗到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建立假設和理解的重要性,提升探究能力。
5.《我們的家園——地球》是較全面地認識、了解、探究地球的起始單元,為后續的《地球和地表變化》單元奠定基礎,了解地球的概況,揭示地球的奧秘。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2.教學難點: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五、教法學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參觀法實踐法 討論法
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 暗示法
六、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和把握課程標準,吃透大綱教材,將科學課程的總目標,分解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在學習方
式上,我們應給孩子創設一個“體現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氛圍,讓每一個孩子喜歡科學學科,積極主動地學習。
3.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綜合發揮教材的整體育人功能;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重視教材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因材施教,使教材具有明顯的層次性。
4.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
5.組織指導科學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精品】教學計劃范文錦集10篇】相關文章:
【精品】友誼作文錦集04-17
【精品】蒲公英作文錦集9篇04-04
【精品】蒲公英作文錦集八篇03-28
【精品】蒲公英作文錦集五篇03-24
【精品】蒲公英作文錦集7篇02-26
【精品】蒲公英作文錦集六篇02-19
【精品】蒲公英作文錦集6篇02-16
【精品】蒲公英作文錦集10篇02-11
【精品】蒲公英作文錦集8篇02-10
【精品】蒲公英作文錦集九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