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學計劃集合六篇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教學工作者們又將迎來新的教學目標,是不是需要好好寫一份教學計劃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計劃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計劃 篇1
一、 教學目的
1、 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社會教育和活潑樂觀情緒、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之中,使學生成為四有新人,并使其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學生身得到健康發展。
3、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使學生具有認識簡單樂譜的能力。
4、了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培養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歌譜的能力和綜合、歸納的能力。
6、初步接觸外國的優秀音樂作品,擴大視野,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二、教學要求
(一)、唱歌部分
1、緊摳教材、大綱,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節課前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范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后學生聽音提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師及時進行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有學習有測試。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二)、發聲訓練部分: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三)、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
三、具體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教學準備周
第二周:《在這黃金歲月》
第三周:欣賞《新世紀的夢想》
第四周:視唱、
第五周:《運河之歌》
第六周:欣賞《走進西藏》、《故鄉是北京》、《烏蘇里船歌》
第七周:《喜樂年華》
第八周:欣賞《金蛇狂舞》
第九周:音樂探究、音樂ABC(認識中國民族樂器)
第十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第十一周:欣賞《長江之歌》
第十二周:《幸福歌》
第十三周:欣賞《洪湖水浪打浪》、《山路十八彎》
第十四周:《比利牛斯之歌》
第十五周:音樂ABC、音樂探究(認識西洋樂器)
第十六周:復習
第十七周:考試
第十八周:考試
教學計劃 篇2
指導思想與任務目標:
現代信息技術已在社會各個領域廣泛應用,在中小學開設信息技術課非常重要而且必要。學習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初步具備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能初步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文明規范地使用信息技術,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為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中學階段要達到以下目標:
1、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
2、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用計算機處理文字、圖形的技能。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教材內容及教學要求:
中學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由信息技術本身發展狀況和中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并盡量要讓中學生把學到的信息技術運用到學習生活中去。主要學習以下內容:
一、信息技術初步認識: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基本工具的作用,了解計算機各個部件的作用;了解計算機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一些應用;認識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道德和責任。
二、操作系統簡單介紹:學會使用WINDOWS98的基本操作,會修改計算機的常用設置,學會查看計算機資源,并能轉移和共享有關文件資料。
三、用計算機繪畫:會使用一種繪圖工具軟件(如《畫筆》、《金山畫王》等)進行圖形的制作、著色、修改、復制、組合等處理,并能運用繪畫工具創作想象畫、設計簡單圖案。會使用Excel20xx制表。
四、網絡的簡單應用:學會用一種瀏覽器(如IE5.0等)收集自己有用的材料,能使用電子郵件進行通訊。
六、多媒體的使用與簡單多媒體作品的制作:了解多媒體,會播放數字視音頻信息,會安裝和播放多媒體軟件,并運用多媒體編輯工具編輯、展示多媒體作品。
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計劃針對初一初二年級一共四個教學班,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但是由于每一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周只有一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后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練習,課后就沒有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易生疏;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還是比較高的,因為信息技術課并不像語文、數學那么枯燥、單調,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并不是學習,而是打游戲。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 教材分析
1、初一使用的教材是新編版信息技術第1冊,內容是全新的。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網絡的簡單應用兩個方面。其中計算機基礎知識內容是這學期學習的重點,又是難點。網絡知識作為基礎知識的延伸,相對受硬件的影響較大,可以視硬件的承受能力而定,適當的接觸網絡方面的內容。
知識點:計算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網絡知識的簡單應用。
重難點:計算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視窗操作系統的基本操作。
3、初三使用的教材是新編版信息技術第5冊,教材只有一個模塊:動畫制作模塊,學習的軟件是flash,利用該軟件制作簡單的二維動畫。
知識點:動畫制作操作方法。
重難點:運用flash軟件制作動畫作品。
三、教學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電教站制訂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接受更深一步的信息技術知識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了解計算機的一些基礎知識。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4、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5、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制作相應的信息技術作品。
五、教學措施本期主要采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教學過程中要以“任務驅動”為主要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自學方式的培養和動手操作能力的形成,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是主要目標。
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小學音樂二年級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現方式、新的教學機制、新的評價體系,印證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
1.凸現了“以學為本”的教學思想,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從教材內容與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勵和啟發學生去學習。
2.降低了音樂知識的學習難點。
3.發揮了音樂教學的創新優勢,在呈現上,給師生留出足夠自由想象和隨意發揮的空間。
4.建立了發展性綜合評價體系。
二、教學措施
1.把每個學生的發展擺在第一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多唱、多聽、多動、多想、多說,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學習音樂的愉悅和能力。
2.要積極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營造音樂學習的良好氛圍,讓他們在感受、鑒賞、表現、創造音樂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3.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讓他們在鼓勵和贊揚聲中享受成功,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4.因地制宜地設計、組織音樂教學,發揮音樂教師各自特長,積極探索,勇于開拓,努力實踐音樂課程標準的新理念。
三、教學目的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
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人類、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
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
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自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鑒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為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
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學生鑒賞和評價的能力,養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通過音樂作品中所表現的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贊美和歌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寬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5.尊重藝術、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藝術家的創造勞動、尊重藝術作品,養成良好的欣賞藝術的習慣,通過學習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作品,感知音樂中的民族風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樂傳統,熱愛中化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
四、教學內容與基本要求
1.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節奏和曲調有表情獨唱或參與齊唱,每學年能背唱4~6首。
2.能感受樂器的聲音,聽辨打擊樂器的音樂,能聽辨童聲、女聲和男生,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
3.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做出體態反應。
4.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做出反應,隨著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5.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6.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傳統經典文化是中華文明傳承數千年的重要載體,內容博大精深,文字精煉優美,體現了我國語言文字的高度凝煉性和表達應用技巧。學生通過學習誦讀最具傳統文化價值的經典詩文,不僅能識記和掌握終生受益的知識精華,更能逐步認識、領會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繼承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汲取歷史智慧、認同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逐步培養敦厚好學、通達事理、人格健全、明理誠信、孝敬父母的優秀品德,具備開放多元的意識,養成積極向上和不斷進取的人生態度。
二、學情分析
教育學研究成果表明,0-13歲是人一生發展最重要的階段,是人類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期。期間,90%的記憶力已經形成。在這一時期加強對兒童的教育,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年級的小朋友,反復誦讀是他們的嗜好;背書是他們的拿手好戲。他們喜愛背誦極具音樂性和韻律性的經典詩文。只是他們活潑好動,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教學中要采取多種形式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特別是持之以恒的品行。
三、教材分析
《聲律啟蒙》是一本指導兒童以及初學者認識聲韻、掌握對偶技巧的啟蒙讀物。它以對子的形式表現,用活潑可愛、平仄協調的文句,讓初學者認識什么是聲調和諧,什么是對仗工整?本書按平聲韻的韻部編排,其中上平聲(十五韻):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七虞、八齊、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刪。下平聲(十五韻):一先、二蕭、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陽、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鹽、十五咸。合起來一共有三十個韻部。每一個韻部都從單字對、雙字對、三字對到十一字對,循序漸進,這種由簡入繁,由淺入深的編寫方式不但讓初學者容易接受,也易于記誦。同時它的句子節奏明快,聲調和諧,可以瑯瑯上口,在誦讀中也可以得到語音、修辭的訓練,所以是古代塾師傳授聲律,教導童蒙習作對聯的基礎教材。
四、教學目標
通過誦讀、熟背詩文經典,讓孩子們掌握杰出的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進而產生民族滿意感和愛國主義情思,領略先哲的風范,從人生第一步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從高起點開展人生;培養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增加文化底蘊;培養小學生的讀書興趣,學習歷史、地理、天文、數學、文學、藝術等各方面的知識;通過天天誦讀活動,培養學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毅力。
五、教學措施
1、認真準備教案,根據新課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2、每周的誦讀課進行經典吟誦、演講、分組背、個別背、接龍背等多種游戲活動。誦讀方式多樣,如采用錄音范讀、教師范讀、學生領讀、齊讀、分組讀、自由讀、配樂讀等來激發學生興趣。
3、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品析法、故事導讀法、以畫配詩法等等,加深對文句的理解,加快背誦的是速度。
4、利用黑板報、手抄報等多種媒體展示經典佳句,營造誦讀的氛圍,使學生走進經典,耳濡目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陶冶情操。
5、設立經典誦讀評價卡,由“教師、家長、小組、自評”四部分組成,形成評價體系,使之持久、有效進行。
6、指導學生撰寫誦讀經典的體會和感受。
六、 教學進度
教學內容
時間安排
八齊
2課時
九佳
2課時
十灰
2課時
一先
2課時
二蕭
2課時
三肴
2課時
四豪
2課時
八庚
2課時
九青
2課時
十曾
2課時
十一尤
2課時
十二侵
2課時
十二文
2課時
十三覃
2課時
十五咸
2課時
教學計劃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節知識范圍比較廣,既有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又有環境保護常識,人們既要利用濃硫酸,又要防止濃硫酸對環境的污染,教材力爭把諸多因素有機地結合,融為一體。教師力求給學生創設一個社會型的學習情景,讓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構建,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 使學生了解濃硫酸的物理性質;
2. 掌握濃硫酸的化學性質;
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現象,獲得結論的能力。
2、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利用所學知識對社會現象進行觀察思考,敢于質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3、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能夠發現和提出與濃硫酸有關的化學問題,
德育目標:1、結合濃硫酸性質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積極態度;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通過硫酸對環境污染的教學,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教育。
2、通過課堂問題的討論,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為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而努力學習化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3、培養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濃硫酸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濃硫酸的強氧化性。
四、教學策略與手段
本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實物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通過對濃硫酸性質的學習、人們對自然與人文美的追求、實際生活中人們對濃硫酸的應用、不同的人對待環境的不同態度,以及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方法和態度進行反思。
五、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白紙一張
2.教師的教學準備:儀器:小試管(4支)、小燒杯、玻璃棒、鐵架臺、酒精燈、試管夾
試劑及用品:蔗糖、濃硫酸、銅絲、品紅溶液、酸性高錳酸鉀 、膽礬、濾紙
【精選教學計劃集合六篇】相關文章:
小班教學計劃精選04-24
音樂教學計劃集合15篇04-12
教學計劃【精選6篇】04-14
體育教學計劃(精選4篇)04-11
舞蹈教學計劃精選6篇03-29
中國象棋教學計劃【精選】03-28
數學教學計劃(精選15篇)04-14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集合8篇04-02
精選六年級教學計劃范文集合九篇04-16
小班教研教學計劃(精選5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