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教學計劃集合8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奔赴下一階段的教學,寫一份教學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那么如何輸出一份打動人心的教學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計劃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計劃 篇1
一、教學指導思想
信息技術的教學本著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為目的,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以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為主線,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
二、本學期教學任務
為了提高學生的技能,增強學生的信息素養,掌握利用計算機處理文字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使用互聯網獲取信息,相互交流的能力,本學期初一年級的教學任務是文字處理軟件的使用以及計算機網絡及其應用。各部分的教學目的和主要措施如下:
學習內容;
1、 了解文字處理軟件的主要功能
2、 學會使用Wps20xx完成文件的輸入、編輯、排版、演示及打印
3、 了解一般文字處理軟件的操作規律和使用方法。
4、 通過學生自己搜集素材,設計作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計算機網絡及其應用
1、 使學生了解因特網的基本知識;
2、 培養學生利用因特網獲取信息的能力。
3、使學生學會在因特網上瀏覽信息,下載軟件,保存網頁、圖片,收發電子郵件。培養學生使用互聯網進行交流的能力
4、讓學生了解網絡安全的基本知識及有關法規,樹立使用網絡的道德觀念。
任務驅動的方法
三、基本情況分析
本屆初一年級學生雖然在小學已經簡單的學習了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使用,并基本掌握了文字處理軟件的操作方法,但小學學的好的學生基本轉走,剩下的多數對于計算機的操作仍不熟練,再加上仍有部分農村轉來的學生沒有接觸過計算機,盡管已經經歷了一個學期的信息技術學習,但由于基礎差,掌握的還是不很好,所以本學期還需要詳細的進行講解。
四、具體措施:
針對本學期教學內容主要采取以下教學措施:
1、文字處理部分知識性不多,但操作性很強,為了讓學生快速的掌握操作方法,采取任務驅動的方法,通過一個個任務的完成,一個個問題的解決,逐漸掌握Wps20xx的使用。教學中多鼓勵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勇于實踐,大膽探索。
2、網絡部分主要從網絡的實際出發,采取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帶著任務上網,給學生充分的上網時間,使其在完成一個個任務的過程中熟練掌握網絡的使用技術,并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學習其它課外知識,同時,在網絡的使用中,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網絡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3、開展學生作品展示課。通過安排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使學生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展示自己的能力。
總之,我將盡我所能在現有的課時情況下根據具體內容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把該掌握的內容掌握,從而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
五、教學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
1 第1單元、文字處理軟件 第1課、初識Wps20xx 1
2 第2課、編輯你的文章 1
3 第3課、設置文字的格式 1
4 第4課、設置段落的格式 1
5 第5課、修飾文字 1
6 第6課、插入圖像 1
7 第7課、插入文字框 1
8 第8課、插入表格 1
9 第9課、修改和修飾表格 1
10 第2單元、計算機網絡及應用第1課、認識計算機網絡 1
11 第2課、在因特網上瀏覽信息 1
12 第3課、保存感興趣的文字和圖片 1
13 第4課、在因特網上查找、下載免費軟件 1
14 第5課、申請一個免費的電子郵箱 1
15 第6課、收發電子郵件 1
16 第7課、管理郵件 1
17 上網查找資料進行綜合板報制作 1
18 復習考試 2
教學計劃 篇2
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和武安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方案》,從我校辦學特色和育人目標出發,本著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學生和家長課程共同開發、實施的原則,實施校本課程教學。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意義:
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根據學校地處農村,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社會事業、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優勢,結合我校的傳統和特點,以及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自主開發的適合我校的課程。學校課程的開發打破已有的“校校同課程,生生同書本”的格局,提高課程的適應性和實效性,適應學生發展的興趣和需要,適應學校、社區發展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為教師提供了專業發展的機會和條件,也為學校培植辦學特色創造條件,有利于完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彌補其局限性。
二、提高認識,領導重視,全員參與
校本課程是相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而言的一種課程,是指以某所學校為基地,在理解國家課程設置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和資源,組織并開發實施的課程。學校將開辦講座,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校本課程的理論,使教師領會校本課程實施的要領,掌握校本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
校本課程的實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使所有的教師都參與到課程實施中來。我校科技種植、國防教育、手工制作等科目,涉及的知識面寬廣,內容豐富多彩,對教師的要求也相應地提高了。因此全校教師都要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石海未
副組長:張麗麗劉騰
成員:郭愛賓趙天亮陳書魁
郝振川梁洪敏石立華
三、校本課程教學的基本原則:
學校課程是由在國家課程計劃框架內,學校自行決定、自主開發的課程,開發主體是學校教師。因此,我校校本課程教學堅持遵循以下原則:
1、合作性: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是一種集體配合的事業,學校課程更是如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專家、校長、其他同事、學生、家長、社區人員等通力合作,發揮群體智慧。
2、民主性: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家長構成學校教育的“共同體”,成為學校課程教學的主體。學生需要學什么,喜歡學什么,“共同體”里教師、家長最清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形成一個民主氛圍。
3、選擇性:校本課程教學要有利于學生全面而主動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獲得充分和諧的發展,使個性得到張揚。因此,教學時盡量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可供選擇的內容,適應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經驗。
4、開放性:校本課程教學時,在資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學校、家庭、社區等多方面的資源;在主體方面要充分調動校長、教師、家長、上級領導、專家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參與的積極性,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5、靈活性:校本課程教學時,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實際,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1、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法
校本課程的實施通過三個角度來進行:
分層: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和個人意愿,組建教學班,進行分層次教學。
分組:按課程類型、學習內容、學習程度、教學目標等采取多種教學形式以實施課程計劃。研究性課程以實驗班進行為主,班內分組進行。
分塊:校本課程安排在每雙周校本課進行。學校所有教學和活動場所根據課程安排劃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塊。
2、校本課程教學常規管理:
校本課程的常規管理由教導處和教科室負責,主要負則排課、教師教案的檢查、教師上課情況的檢查、均衡學生選修科目和班級的選擇,監督學生上課的情況。
對學生上課的管理,由班主任負責,由教導處負責檢查學生的上課情況。要求教導處的常規管理方法講究科學,工作要細致入微,確保校本課的正常運作。
對教師備課的管理和教研、科研管理由教科室負責。學校以教育科研為載體,《太極拳》校本課程具體由張曉鋒負責;《書法》具體由張華東負責;《大棚菜》具體由劉騰火負責;
校本課程在講授的內容上執行校本教材,在講授方法上不同于國家課程,它注重學法指導,強調學生思維的開啟,強調知識的拓寬,課堂氣氛要輕松愉快,教學方法要不拘一格。
教學計劃 篇3
1、引導學生揣摩語言,體會文中對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藝的生動逼真的描寫,并注意本文層次清晰、有條不紊的特點,以及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
2、背誦全文,要理清文章脈絡,注意首段與末段相照應的結構特點,以及中間三段記述的內容、順序和層次。背誦中間三段,要注意以下幾點:
⑴每段都先寫藝人所模擬的音響,后寫聽眾的反應;
⑵每段各依次寫了哪些聲音,是怎樣寫的;
⑶“少頃”“既而”“是時”“一時”“未幾”“忽”“俄而”“于是”“忽然”等詞語,具有承接作用,可作為背誦的詞語線索。
3、要善于啟發學生的想像。關鍵是抓住口技表演的藝術構思,提出若干問題讓學生思考。例如“遙聞深巷中犬吠”一句,就可以問學生:“遙聞”表現了怎樣的聽覺效果?“深巷”中的“犬吠”聲有什么特點?這句話能使人感到怎樣的一種氛圍,與下句的“婦人驚覺欠伸”有什么關系?這樣提問的目的是把學生引入口技表演的“規定情景”中去,使之對文章的內容和情味有深切的體會。
4、如有條件,可讓學生聽、看有關口技表演的音像資料。
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結合學校工作和本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我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堅持面向全體,面向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方針;堅持為每一個學生的生存就業和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重點,積極營造良好的教學與學習氛圍,全面貫徹新課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使他們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夠擁有較高的應試能力,考出較好的成績。
二、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增加了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本期我擔任初一年級七個班的生物教學,學生剛步入初中,層次參差不齊,面對繁多復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還要指導他們用正確的學習方法。
三、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1、通過入學考試的成績分析,爭取及格率要達到60%,優秀率要達到30%。這學期應該注重班級學生成績的平衡發展,特別關注生物學困生的學習發展。
對生物學困生,要真正了解他們對生物學習的態度,分析學習不好的原因,個別找來談心,上課隨時關注他們的反應,看他們是否參與到學習中,是否對生物有興趣,鼓勵他們多回答問題,對于他們的變化做好記錄。課外走進他們的生活,帶他們去了解一些實際性的生物問題,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3、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4、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爭取呈現全新的課堂教學,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校本教研,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5、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鼓勵學生學會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并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四、教學要求:
1、重點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于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3、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4、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盡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5、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織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6、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五、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
按照上級要求安排課時進度,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來實施。計劃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共三十課時)
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共七課時(第一周至第四周)
第一章 認識生物 二課時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五課時
第二單元 生物和細胞 共十課時(第五周至第十周)
第一章 觀察細胞的結構 三課時
第二章 細胞的生活 三課時
第三章 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三課時
第四章 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病毒 一課時
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共十二課時(第十一周至十六周)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二課時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三課時
第三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三課時
第四章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 二課時
第五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課時
第六章 愛護植被,綠化祖國 一課時
復習 四課時 (第十七、十八周)
第五篇:七年級下生物教學計劃
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1)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藻類植物、苔蘚和蕨類植物、種子植物;
(2)被子植物的一生: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開花和結果;
(3)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分進入植物體的途徑、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4)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5)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6)愛護植被,綠化環境。
2、教學重點:
(1)掌握衣藻和水綿的特點;水綿細胞的立體結構,兩類藻類體內葉綠體的特點;海帶、紫菜的生活習性、形態結構和營養方式;藻類植物的特征;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的結構特點與環境的適應性;孢子是蕨類植物的生殖細胞;種子植物更適應環境的特點。
(2)測定種子的發芽率以及種子萌發的過程;根的生長和莖的生長;花的結構;雌蕊和雄蕊的組成;蟲媒花和風媒花的特點,受精過程;
(3)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影響植物的分布;根適于吸水的特點以及水運輸的結構特點;練習徒手切片,制作葉片橫切面的臨時切片;綠色植物葉片的基本結構;
(4)探究綠葉在光下能制造淀粉;生物圈中生物的食物來源,光合作用的場所;植物的呼吸作用;
(5)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的中重要作用;
(6)愛護植被,綠化環境;樹立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3、教學難點:
(1)水綿細胞的立體結構,兩類藻類體內葉綠體的特點;
(2)藻類植物的特征;孢子是蕨類植物的生殖細胞;種子植物更適應環境的特
(3)花的結構;蟲媒花和風媒花的特點,受精過程;
(4)綠色植物葉片的基本結構;
(5)植物的呼吸作用;
(6)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的中重要作用;
(7)愛護植被,綠化環境;樹立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情分析:
通過半年的學習,學生對生物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復習的時間比較充足,因此在兩次大考中成績都還可以,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一班學生有將近一半的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好,以此為基礎的應用肯定就更糟糕,整體來看,錯別字、審題不清、粗心是幾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雖然一班的高分還算比較滿意,但是由于后進生的成績太低,導致平均分不高,要想提高一班的平均分,必須抓好中游以下的學生,當然由于學生的智力差別,不可能要求所有學生能夠過關,因此,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的問題即可,在此基礎上,對少數學生進行能力拔高,另外少數學生不能太為難他們,但也不能放棄。二班的學生對生物的學習熱情大大超過一班,從成績來看還是比較理想的,優秀生人數較多,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還算滿意,但是也有個別學生(六個學生不及格)不是很理想,下學期要在這幾個身上多下功夫,才能提高平均分。
教學措施:
1、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2、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
3、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5、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
6、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7、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并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德育滲透:
生物學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其內容是非常豐富的。這不僅因為它是自然科學,是進行科學思想教育的很好素材,而且它的豐富內涵也是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很好的教材。本學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德育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我國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珍貴的動植物種類;我國栽培作物的悠久歷史,和古代生物科學成就,都會培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介紹我國現代生物科學成就,同學們更會加熱愛社會主義祖國。
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在生物學中,包涵著豐富的自然辯證法思想。如生命的物質性;運動性;生物的進化;生物結構與功能相互適應的觀點;生物體與環境相互影響的觀點等。這些生物學的基本觀點,也是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培養辯證思維能力的很好教材。
實踐觀點教育:生物學實踐性強,生物課有很多實踐活動。如:實驗、實習、參觀訪問、植物栽培、動物飼養等。這些實踐可引導學生學習群眾的實踐經驗(參觀果園、農場、科學站、高產田、飼養場等,了解農業生產的新情況、新技術、新經驗)。并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關心家鄉的農業生產,認識科學的社會價值,立志為家鄉經濟建設作貢獻。
思想品德教育:國家頒布的法律條文與生物教學內容有密切關系。例如,《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環境保護法》、《婚姻法》,結合生物學滲透這些知識,就會增強法律意識,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操,結合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知識教學,進行正確對待友誼和愛情的教育。生物實踐活動還可進行合作精神的教育等。
科學精神、方法和態度的教育:生物科學史、科學家的事跡以及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事例,都可進行科學價值觀的教育。樹立生態學觀點,增強環保意識,這對提高公民素質具有重要作用。科學家認識真理的過程,實驗、實習等實際操作都是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茍精神的好教材。
教學進度:
周次 內 容
第1周 1、藻類植物 2、苔蘚和蕨類植物
第2周 種子植物
第3周 種子萌發 植株生長
第4周 開花和結果
第5周 開花和結果 單元測試 月考1
第6周 測試反饋 綠色植物生活需要水
第7周 期中復習
第8周 期中測試
第9周 五一放假
第10周 水分進入植物體的途徑
第11周 學生對綠色植物生活需要水以及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查缺補漏
第12周 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第13周 第四章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 月考2
第14周 第五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15周 單元測試 測試反饋
第16周 第六章 愛護植被 綠化祖國
第17周 期末復習
第18周 期末測試
教學計劃 篇5
一、教材分析 :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了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三班,四班各64人,多數學生愛學習,學習積極性高,學習態度較端正。整體來說,學生對實踐性作業敷衍了事,有的學生思維教慢,針對這種情況,制定教學措施如下:
四、教學措施:
1、科學安排解決問題的教學,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能力。
2、提供關于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3、提供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4、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五、課時安排
一、大數的認識(11課時)
1億有多大?1課時
二、角的度量(4課時)
三、三位數乘兩位數(9課時)
1.口算乘法2課時左右
2.筆算乘法7課時左右
四、平行四邊形和梯形(6課時)
五、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15課時)
1.口算除法2課時左右
2.筆算除法 12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 1課時
六、統計(3課時)
你寄過賀卡嗎? 1課時
七、數學廣角(4課時)
八、總復習(5課時)
教學計劃 篇6
一、教學進度
略。
二、教學要求與建議
1、進一步了解當前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的方向及趨勢,學習新的物理教育觀念。各校都要圍繞新的物理課程標準,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特別是在科學探究教學上要積極實踐,積累經驗。
2、進一步加強物理觀察、實驗教學。教學中教師要多做演示實驗或隨堂實驗;落實學生實驗,認真思考和操作;并適當增加探索性和設計性實驗;鼓勵學生在課外做一些觀察和小實驗。加強實驗意識和操作訓練。
3、進一步突出應用物理知識教學,樹立知識與應用并重并舉的觀念。物理教學要“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4、積極探索開展物理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實踐環節。要盡可能地擴大物理教學空間,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物理實踐活動要以問題為中心,初步訓練一些科學工作方法,如社會調查、參觀訪問、資料查詢、科技制作、科學實驗等。物理科普講座的內容,主要是介紹與物理相關的現代科技常識。以上項目每期至少各進行一次。
5、畢業班復習教學的總體要求:
(1)要注意加強在具體情境中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避免機械記憶性試題訓練;要注意加強聯系生活實際,貼近學生生活,加強對學生科學態度和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在實驗試題中應兼顧實驗基本技能的考查,注意設置開放性的實驗題,培養學生分析和設計實驗的能力。
(2)要關注社會熱點和科技前沿信息,從學科融合的角度,加強了對學生創新意識以及應用意識與能力的考查,并體現了人文性和教育性。
三、主要活動:
1、召開畢業班復習教學專題研討會。
2、組織參加全國初中物理應用知識競賽。
3、考察觀摩物理新課標教學實踐。
教學計劃 篇7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學期里,我本著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新課改為標準將本學期的體育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材分析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多以跑、跳為主,在走和跑的練習中,主要發展學生的速度、耐力為主要的練習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跳的練習中,主要發展學生的彈跳能力為主要的練習內容,如:跨越式跳高,立定跳遠等;在發展力量方面,主要以投擲壘球為主;在技巧方面,主要以墊上練習和簡單體操為主,在學校特色體育教學方面,著重學校自編室內操的教學,主要掌握2項體育技能(跳繩和踢毽子)。
二、教學目的
體育教學是以增進學生健康,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為主要目的,在本學期中要積極做到以下三點:
1、掌握基本的衛生保健常識懂得簡易急救及體育常識。
2、掌握快速跑、耐久跑的動作技術及1分鐘跳繩和3分鐘踢毽子的動作要求,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
3、對學生的運動能力得到穩步提高。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根據新課標和教材要求、四年級的各項內容,主要以快速跑、耐久跑,跳遠,擲壘球為主要內容,在教學中應注重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練習及身體姿勢的培養;在教學中的難點主要是耐力和力量的發展及提高。
四、本學期教學進度如下:
1、室內操的教學;
2、跑和游戲;
3、跳躍與游戲;
4、投擲與游戲;
5、籃球的基本技術與游戲;
6、韻侓操與游戲;
7、跳繩和踢毽子基本技術;
8、體育與心理健康;
9、考核。
教學計劃 篇8
新的學期已經來臨,為了保證新學期的工作正常和順利進行,制定新學期的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學資料
本學期要完成七年級上冊的全部資料。包括:
第一單元:認識生物(奇妙的聲明現象、嚴整的生命結構、生物的生活環境)
第二單元: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動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生物的分類)
二、學生狀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初一1、2、3、4四個班的生物學教學任務。初一的孩子抽象思維潛力還比較弱,加之生物學又是一門新的課程,因此,教學中注意想辦法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同時對學生嚴格要求,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三、教學理念
1、立足生物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思維方法,突出“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好處”。
2、著眼于學生未來發展,培養學生的多種潛力,突出創新潛力培養。
3、強調科學性與人文性有機統一,客觀講述生物技術對人類生活、生產和社會可能產生的正負兩方面影響。
4、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從生活實際引入科學,再回到現實生活,始終滲透STS精神。
5、落實《綱要》提出的具體課改目標,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促進每一名學生的發展。
6、遵循教育規律,注重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用心主動的學習態度。
7、發揮學科優勢,以科學的生理知識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
四、教學工作策略措施
1、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認真研究教材和新課程的相關知識,將新課程理念融會于日常教學活動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使同學們能在簡單愉悅的環境中學習知識、培養潛力和鍛煉自己。
2、研究每個知識點,根據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教學層次,嚴格控制深度和廣度,掌握每個重點和難點,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速度和潛力。
3、加強備課的環節和資料設計,既要啟發和引導學生對知識實現自主學習,體現學生學習的自覺主動性,又要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師生互動的教學新境界。
4、用心參加學校和各級組織的學習進修機會,從各個方面充實自己,使自己的知識水平在已有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同時也能夠增長見識,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能夠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學水平能有較大的進步,對學生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影響。
5、用心向其他優秀教師請教,既包括知識方面也包含教學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學習他們的先進的教學經驗,并加以優化利用從本質上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學成績有較大的提高。
6、充分利用我校現有的實驗和現代化教學儀器和教學設施,使同學們體會到科學的不斷發展給我們帶來的便利,促進他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信息和毅力。
7、匯總所學知識,使知識系統化、全面化和規范化,對學生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進行生物與生活相關知識的聯系練習,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潛力。
五、教學進度:略
【【精華】教學計劃集合8篇】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計劃集合15篇04-12
【精華】獎勵通知集合5篇04-08
【精華】放假通知集合7篇03-25
【精華】小學通知集合九篇04-21
【精華】家長通知集合7篇04-10
【精華】培訓通知集合八篇04-08
【精華】獎勵通知集合10篇03-30
【精華】小學通知集合9篇03-23
【精華】高中周記集合10篇04-14
【精華】小學周記集合五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