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
四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1
21世紀的教育要求我們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這種人才必須具備優良的心理品質和完善的人格。自信是一個人成才素質中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在提倡“以人為本”的今天,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如何去關愛學生,讓自信扎根于學生的心靈,尤其顯得十分的重要。
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要求我們做到:
1、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認識自己,提高對學習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
2、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樂觀自信,友善合群,負責守信,開拓創新,追求卓越,不畏艱難的健全人格。
3、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善于控制調節自己,排除心理困擾和行為偏差,樹立人生理想,并具備個人發展能力。
二、根據以上的總目標,本學年制訂如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分目標:
1、提高小學生對校園生活的適應能力,培養他們開朗、合群、樂學、自助的獨立人格。
2、培養學生善于與老師,同學交往的能力,不斷正確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增強自我調控、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3、幫助學生克服孤獨、依賴、由學習和環境的不適所帶來的困惑和交往障礙。對這部分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展自我的能力。
三、 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1、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級工作中,都應該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同時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和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3、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通過學校的各種途徑(“開心話吧”定時開放),對個別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即使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除心理障礙,并建立好心理檔案。
4、繼續利用“家長學校”和“家校路路通”這兩個平臺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溝通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引導和幫助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以良好的行為、正確的方式去影響和教育子女。
四、 對心理輔導教師素質與能力的要求:
1、要有開朗、熱情、善解人意富有愛心的健康人格。
2、要掌握輔導心理學的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如關注、傾聽的溝通技術,同感、尊重、真誠等反應技術,情緒調節、行為矯正等。
3、要以學生為主體,改變“老師說,學生聽”的知識傳授式的課堂模式,要與學生一同參與輔導活動,建立和諧的氣氛,給予贊許、同感、親切、鼓勵的態度。讓他們真實的感受、想法表達出來,進而給予點撥、啟發和引導。
4、 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和隱私,謹慎從事、量力而行。
四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2
教育目標:
教師:了解學生評價自我的能力,教給學生評價自我的方法。
學生:了解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學會認識自己的方法。
一、 導入
教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認真想過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自己有哪些優點和缺點呢?你們想不想了解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我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讓大家了解自己,認識自我。
二、授新課
教師念一遍課文,然后請學生念一遍。最后教師講解課文。
教師: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缺點,不能過高評價自己,要勇于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也不能過低評價自己,不要自卑,不要看不起自己,要挖掘自己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正確評價自己。
三、 課堂活動
1、議一議
教師在黑板上寫了三個問題:
蘭蘭怎樣了解自己的長相?
明明有什么優點和缺點?
你打算怎樣認識自己?
教師:請同學們分組討論這三個問題,然后各組選派一位同學在全班發言。 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自己,正確認識自己。
2、談一談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四個問題:
你喜歡別人夸自己長得漂亮嗎?
你在同學面前炫耀過自己的能力嗎?
你是否不自己長得不漂亮而自卑?
你喜歡自己的性格嗎?
教師:請一位同學念一遍,然后想一分鐘,最后請四位同學們自由發言。 目的是讓同學們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
3、說一說
教師:請同學們把書翻到指定的頁,默讀一遍后,按題意在書上寫出你們的回答,然后同桌交換著看看各自所寫的答案。目的是讓學生正確評價自己,如實說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4、請你選擇
教師將紙板掛在黑板上,板上有兩道選擇題:
當同學給你做出正確的評價時,你應該怎么辦?
立刻行動起來,改正自己的缺點。
反正是老毛病,不改也過得去。
我的優點比缺點多,自己很知足了。
請將你的選擇填在( )里。
ii、當同學給你提出不完全正確的評價時,你怎么辦?
1、把不滿的話憋在心里。
2、想方設法為自己的缺點辨解。
3、與同學進行心靈交流,坦誠相待。
請你將你的選擇填在( )中。
教師:請一位同學念一遍,然后請兩位同學到黑板前,把你的選擇填在括號內。 目的是教育學生要有自知之明,正確對待同學的評價。
e) 采花游戲
教師:請兩位同學到講臺來,講臺一左一右有兩個“花園”,請將喜歡的“花朵”采到“花籃”中。其他同學打開書,將你采摘的“花朵”上的字都寫在卡片紙上,然后寫上你的名字,交給老師。
目的是了解學生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四、 實踐指導
a) 演講比賽
教師將演講題目寫在黑板上:認識我自己,并向同學宣讀演講要求。
目的是了解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情況。
b) 老師教你認識自己
教師在教室前的屏幕上呈現“背景知識”中提到認識自己的六種方法。
i、照鏡子
ii、反省自己
iii、參加課外活動
iv、聽取別人的評價
v、敢于同他人競爭
vi、從心理咨詢和書本中認識自己
教師:老師念一遍,請一位同學念一遍,然后全班齊讀一遍。
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認識自己的方法。
五、 教師總結
教師:同學們,通過本課學習,我們認識到評價自己的重要性,了解了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還學會了認識自己的幾種方法。
六、課外活動
請學生給自己畫一幅像。
四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定》和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根據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通過各種途徑繼續認真開展小型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指導,幫助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二、教學目標
總目標:培養和造就學生們具有良好的文明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和衛生習慣,具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自立自強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強烈的愛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會做人,會求知,會創新,能從容迎接未來挑戰的高素質的人才。
具體目標:
1、能夠經常對自己進行“警句長鳴”――一定要做到“守信”與“守時”,消除嫉妒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充滿信心,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勤于思考,不甘落后,走上成功之路。
2、使學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誼,男女同學間怎樣進行交往好,如何同老師、同學保持密切的感情聯系,有集體榮譽感,并掌握一定的社會行為規范,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3、使學生知道遇到困難和挫折應怎么辦,自覺地控制和改變不良行為習慣,鍛煉自己堅忍不拔的毅力,培養個人靈活應對的品格,初步學會休閑,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4、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學會調適。幫助學生學會正確對待自己、接納自己,化解沖突情緒,保持個人心理的內部和諧。矯治學生的問題行為,養成正確的適應學校與社會的行為,消除人際交往障礙,提高人際交往的質量。
5、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認清自己的潛力與特長,確立有價值的生活目標,發揮主動性、創造性,追求高質量、高效率的生活。
三、教學內容:
1、立下堅強志——堅強意志與耐受挫折的教育。
(1)培養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2)培養學生形成處事果斷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導學生正確應對挫折與困難。
2、澆灌友誼花——自我意識、人際交往教育。
(1)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悅納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2)學會正常人際交往,與同學、老師、家長良好關系。
(3)正確認識性別差異,接受發育過程中的身體變化,正確認同性別角色,同異性同學保持正確的交往心態。
3、迎接新挑戰——人格養成教育。
(1)引導學生樹立發展健全人格的愿望與動機。
(2)注重學生的自我人格養成教育。
(3)對有人格障礙的學生進行重點輔導。
四、教學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勝利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訓練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于少數有心里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四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4
一、學生心理特點分析
我校四年級有三個班級,每個班級男生人數明顯多于女生。他們表現出的心理特點如下:
1、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四年級是小學生從小學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時期,是學生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在對自我評價上,他們開始不再完全依賴他人的評價,開始獨立地對自己進行評價并且開始偏重對內心品質的評價。在接受別人的評價中發現自身的價值,產生興奮感、自豪感,對自己充滿信心。有的還表現出強烈的自我確定、自我主張,對自己評價偏高,有時甚至“目空一切”,容易導致自負心理。相反,有的學生由于成績不好或某方面的不足得不到班級同學的重視,往往對自己評價過低,對自己失去信心。
2、情緒不穩定。四年級學生由于生活經驗的不足,在陌生、嚴肅、沖突、恐怖等情況下,容易產生緊張情緒。他們的自我調節能力差,難以釋放心理壓力,遇到小事情就容易心情變壞。他們喜歡與同伴一起游戲、學習,但情緒很不穩定,極易激動、沖動,常為一點小事而面紅耳赤,而且情緒變化極大,并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壞大多寫在臉上。
3、意志力下降。從四年級開始,學生逐漸進入少年期,此時會出現一種強烈的要求獨立和擺脫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們的性格特征中也會表現出明顯的獨立性。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外部控制的依賴性逐漸減少,但其內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發展起來,還不能有效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為。所以,學生在意志特征上表現出一種自制力和堅持性下降的趨勢。
二、輔導目標
針對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輔導活動課可以從情緒、學習、生活消費、人際交往、自我意識等方面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心理輔導。
1、自我意識方面:通過輔導活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合理地評價自己和他人,欣賞并且悅納自我,樹立自信心。
2、情緒方面:通過活動課,掌握一些調節情緒的方法,初步學會調節自己的心境。
3、學習方面:通過學習心理和行為習慣訓練,培養觀察力、想象力和多角度思維能力,激發學習興趣,養成仔細做作業、自我檢查、制定計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4、人際交往方面:通過系統的人際交往心理和技能訓練,學會尊重、贊美、寬容、坦誠、禮貌待人,初步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善于與更多的同學交往,學會與人分享快樂、煩惱,了解合作的意義,樹立合作意識。同時體會父母、老師的愛,關心父母、老師,初步認識男女生的差異,樹立性別角色意識。
5、生活方面:學會合理消費,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三、輔導重難點
1、通過面向全體普及各種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學生自測、自控、自我調節、正確認識自己。
2、加強針對性訓練,采取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如情境模擬、角色體驗、現場操作、智力游戲、興趣展示、故事接力等活動。
四、輔導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勝利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邁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訓練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5、家庭、學校、社會媒體要注意宣傳安全防范,讓孩子保護自己。此外,對孩子的被動保護不能過分,要讓孩子增加活動機會,學會運動中的保護技巧。
6、四年級學生自己有選擇和分析對比的經驗,所以他們開始注意自己的外觀衣著形象設計。這是走向成熟的標志之一。家長和教師應該注意引導,讓他們學會正確打扮自己。
四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5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在思維與心理方面相對上學期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們開始轉變自己的思想方法,從過去籠統的印象判斷轉變為較具體的分析。這些分析主觀性較強,偏重對自己喜歡的事物認真分析,相對比較,女孩子比男孩子稍早一步。這是女孩子心理發育的特征決定的。有些精力充沛的孩子已經閱讀成人書籍,由此,個人知識面也迅速拉開差距,對老師的指導提出更深的要求。
二、教學內容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了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學會學習、人際交往、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常識。幫助學生適應學校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要求,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發展其學習能力,改善學習方法;學會處理生活中的煩惱,逐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加強自我認識,客觀評價自己,積極與同學、老師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逐步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培養對挫折的耐受能力。
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幫助學生適應學校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要求,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發展其學習能力,
改善學習方法;學會處理生活中的煩惱,逐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過程與方法
以心理健康課為載體,采用團隊活動、故事、心理劇等形式,引導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學習、人際交往、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常識,逐步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培養健康心理。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學會學習、人際交往、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常識。
2、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勤于思考,不甘落后;
3、有集體榮譽感,并掌握一定的社會行為規范,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4、自覺地控制和改變不良行為習慣,初步學會休閑,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難點:
在于加強自我認識,客觀評價自己,積極與同學、老師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逐步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培養對挫折的耐受能力。
五、 教學方法
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邁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對少數有心里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發揮全體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在班級、團隊、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指導家長改變教子觀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 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以家長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為影響孩子。
六、教學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勝利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知道,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邁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呢個的訓練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5、家庭、學校、社會媒體要注意宣傳安全防范,讓孩子保護自己。此外,對孩子的被動保護不能過分,要讓孩子增加活動機會,學會運動找保護技巧。
6、四年級學生自己有選擇和分析對比的經驗,所以他們開始注意自己的外觀衣著形象設計。這是走向成熟的標志之一。家長和教師應該注意引導,讓他們學會正確打扮自己。
七、 課時安排:
十五課時
教學準備
準備相應的心理健康的事例,準備活動的器材和道具。
四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6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人格,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根據學生成長過程的需要,在學校的全教育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幫助和服務,達到充分發揮學生潛能、促進形成中學生心理健康和個性主動發展的目標,讓每一位學生在活動中了解自我、悅納自我、調控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
二、教學目標
1、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學生處理現實生活和適應未來職業所必需的心理品質。
2、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增強心理保健意識,提高心理保健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3、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
三、教學措施
1、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因材施教,如錄像、投影、掛圖、模型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訓練,鞏固教學效果,促進能力的培養。
2、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健康知識、衛生常識的宣傳,為學生創造一個優美健康的生活環境。利用各種檢查、競賽促使學生行為習慣的形成。
3、聯系實際結合課本內容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同學們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4、利用家長學校、個別談心、父母問卷、家訪等形式,了解學生在家中的生活學習情況,家庭與學校共同培養學生的健康行為。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尋找快樂密碼
第三周:計劃引領學習
第五周:心胸可以比海寬
第七周:在網絡的天地里
第九周:自信的我最美麗
第十一周:問號伴隨學習
第十三周:溝通小達人
第十五周:我的時間我作主
四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7
一、指導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河北省小學的地方課程。要成為高素質的學生,除良好的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外,心理健康素質至關重要。在本課程的教學中,應該樹衛“心理健康素質是人的第一素質”的觀點,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其自信自強的心理品質,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
二、教學目標
本課程的具體教學目標為:
1.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學生處理現實生活和適應未來職業所必需的心理品質。
2.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增強心理保健意識,提高心理保健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3.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
三、教材分析
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并根據面向全體學生的發展性輔導取向,本課主要設計四個模塊的內容:
第一部分:認識自己,樹衛信心。教學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接納自我、克服自卑、樹衛信心。
第二部分:積極主動,學會學習。教學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興趣、愛好,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全力投入學習生活。
第三部分:調整情緒,協調關系。教學目的培養學生穩定健康的情緒,建衛和諧、正確的人際關系。
第四部分:職業輔導,面向社會。教學目的在于輔導學生成功就業,適應社會環境,掌握求職技巧。
四、教學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保健意識。應使學生在了解心理學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去解決實際的心理困惑,學以致用,為此:
1.不宜過多采用文化課程的講授方式。
2.不宜讓學生把重點放在掌握有關心理學名詞概念與原理原則上。
3.多采用活動,討論反思等互動體驗式的形式。
4.通過場景模擬、角色扮演、案例討論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課時安排:
第一學期:1-9課 20課時
第二學期:10-20課 20課時
四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8
一、指導思想
培養孩子們強壯的體格、健康的心理、頑強的毅力、艱苦奮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是小學現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新課題、新任務。對于四年級學生而言,有個健康的體質和心理是保證學生們生活、學習的基礎,因此進行相應的心理健康知識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工作措施
1、充分發揮課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讓學生們學有所得。課堂是孩子們獲得知識的主渠道,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其主渠道功能,認真備課、上課,讓學生們在課堂上真正學有所得,提高健康意識,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2、讓課堂豐富多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效果。教師應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如:運用激勵、獎勵機制、采取問答競賽、小組分工合作、自評與他評等教學手段,使課堂生動活潑起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切實提高心理健康課的教育效果。
3、教會學會比較、分析,讓孩子們真正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從而有個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為學習、生活提供保障。
四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劃9
一、學情分析
四年學生經過了三年的學習生活,已經適應了新的環境,在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對于小學生來說,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集中在對于學校生活的適應能力上。從以游戲為主的幼兒園和家庭生活轉變為以學習為主的學校生活,是一次質的飛躍。從進人校門開始,學校生活便成為小學生生活中最有意義的內容,成為他們心理發展的主要源泉。能否逐漸的適應學校生活并且進一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堅強的意志品質、良好的社會關系的適應能力等等,對于小學生在整個小學階段的心理健康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四年級是小學兒童發展的關鍵期,在認識和情感方面是一個飛躍轉型的發展期,主要體現在:思維方式多樣化,有一定的創造性思維,情緒趨于穩定,情感有一定的選擇性,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級情感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所以他們更需要在教師的組織引導和啟發下,使其更好地認識自我,適應學習和生活環境,提高學習能力,發展人際關系,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以此為目的這部分教材安排了八次活動
1、我是什么樣的人
2、快樂導航
3、學習需要好習慣
4、告別懶惰
5、我有好朋友
6、克服“害羞”有妙方
7、做個自立的好孩子
8、老師眼里的我
三、教學目標
1、了解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學會認識自己的方法。
2、讓學生發現學習、生活中的快樂,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3、讓學生了解哪些好習慣,及好習慣在學習中的作用。
4、知道懶惰的危害,養成好的習慣。
5、知道什么樣的人是朋友,朋友之間要如何相處。
6、知道如何克服“害羞”方法,讓自己樂觀,大方。
7、學會自己約束自己,做個自立的孩子。
8、認識自己的優缺點,養成好的習慣,讓老師看到最出色的自己。
四、教學重點
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技巧、人際交往能力
五、教學措施
1、根據四年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課程以學生的活動體驗為主,從每兩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動課入手,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因材施教,如錄像、投影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訓練,鞏固教學效果,促進能力的培養。
2、老師作為啟發者,營造寬松、真誠、民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有話想說,想說就說,敢于真實地表達自己心中所想。師生之間誠懇平等的交流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
3、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健康知識、衛生常識的宣傳,為學生創造一個優美健康的生活環境。利用各種檢查、競賽促使學生行為習慣的形成。
4、聯系實際結合課本內容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同學們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5、利用家長學校、個別談心、父母問卷、家訪等形式,了解學生在家中的生活學習情況,家庭與學校共同培養學生的健康行為
六、教學進度
周 次 | 日 期 | 教 學 內 容 | 課時安排 |
第2周 | 9.23 | 1、我是什么樣的人 | 1 |
第4周 | 10.13 | 2、快樂導航 | 1 |
第7周 晨會 | 10.21 | 3、學習需要好習慣 | 1 |
第8周 | 11.4 | 4、告別懶惰 | 1 |
第10周 | 11. 18 | 5、我有好朋友 | 1 |
第12周 | 12.2 | 6、克服“害羞”有妙方 | 1 |
第14周 | 12. 16 | 7、做個自立的好孩子 | 1 |
第16周 | 12.30 | 8、老師眼里的我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