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3篇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音樂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各項要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生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這個學期我擔任四年級的音樂課。總體來說,女生對音樂中的音準與節奏及動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學生們的唱歌習慣不是很好,喊唱的現象還比較多。他們的識譜能力很差,一首比較簡單的曲譜對他們來說也比較困難。而且我發現學生的節奏感不是很好,唱歌時還不是很明顯,特別是跟音樂做動作時就算經過老師的反復提醒、強調、練習還是會有很多的學生跟不上節奏。
三、教材分析
本冊音樂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系,把音樂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共有六個單元,分別是第一單元綠水江南、第二單元五十六朵花、第三單元學戲曲、第四單元環球采風、第五單元中國功夫、第六單元小小音樂劇讓學生接觸并了解中國的幾首優秀的兒童節歌曲和外國出色的歌曲,并配以群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合唱等。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在編創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鑒賞
1、音樂表現要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并能聽辨不同類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4)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并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音樂情緒與情感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能夠體驗并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著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別齊唱和合唱、齊奏和合奏。
(4)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4、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了解其不同的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同風格。
(二)表現
1、演唱
(1)樂于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5)每學年能夠被唱歌曲4—6首。
2、演奏
(1)樂于參與各種演奏活動。
(2)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3)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并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評論。
(4)每學年能夠演奏樂曲2—3首。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并從中享有樂趣。
(2)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3)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4、識讀樂譜
(1)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2)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3)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三)創造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能夠自制簡易樂器。
(2)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即興創造
(1)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并參與表演。
(2)能夠以各種音源及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游戲并參與表演。
3、創作實踐
(1)能夠創作2—4小節的節奏短奏。
(2)能夠創作2——4小節的旋律。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2)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等傳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并經常聆聽。主動參加社區或鄉村的音樂活動,并能與他人進行音樂交流。
(3)樂于聽音樂會或觀看當地民俗活動中的音樂表演。
2、音樂與姊妹藝術
(1)接觸與了解戲劇、舞蹈等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夠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的相同與不同。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1)能夠選用合適的背景音樂,為兒歌、童話故事或詩朗誦配樂。
(2)知道一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兒童歌曲。
五、教學重點
1、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音樂欣賞水平
2、進一步加強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對音符的認識能力
3、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學生的歌唱習慣,減少喊唱現象
4、能參與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創編活動
六、教學措施
本學期我將針對四年級各班級學生學習的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強調以音樂為本、注重情感體驗,在注重審美體驗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梁。教學中要正確處理自己和學生的關系,提倡民主教學,使學生的心情愉快、想象力豐富,使學生以充滿自信的態度迎接每一次的學習。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音樂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各項要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生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這個學期我擔任四年級的音樂課。由于剛剛接手四年級的音樂教學,我對學生還不是很了解,因此上課紀律還不是很好,但是相信經過一段時間應該會有所進步。
總體來說,女生對音樂中的音準與節奏及動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學生們的唱歌習慣不是很好,喊唱的現象還比較多。他們的識譜能力很差,一首比較簡單的曲譜對他們來說也比較困難。而且我發現學生的節奏感不是很好,唱歌時還不是很明顯,特別是跟音樂做動作時就算經過老師的反復提醒、強調、練習還是會有很多的學生跟不上節奏。
三、教材分析
本冊音樂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系,把音樂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共有八課,分別是《水鄉》、《國歌》、《月夜》、《快樂的課間》、《媽媽的歌》、《少年的歌》、《回聲》、《童心》。其中歌曲有《采菱》、《柳樹姑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愉快的夢》、《哦,十分鐘》、《大家來唱》、《搖籃曲》、《搖籃曲》、《我是少年阿凡提》、《小小少年》、《友誼的回聲》、《山谷靜悄悄》、《蕩秋千》、《小孩世界》讓學生接觸并了解中國的幾首優秀的兒童節歌曲和外國出色的歌曲,并配以群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合唱等。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欣賞有《采茶舞曲》、《漁光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歌唱祖國》、《小夜曲》、《月亮月光光》、《夢幻曲》、《乒乓變奏曲》。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在編創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鑒賞
1、音樂表現要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并能聽辨不同類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
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4)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并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音樂情緒與情感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能夠體驗并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著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別齊唱和合唱、齊奏和合奏。
(4)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4、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了解其不同的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同風格。
(二)表現
1、演唱
(1)樂于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5)每學年能夠被唱歌曲4—6首。
2、演奏
(1)樂于參與各種演奏活動。
(2)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3)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并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評論。
(4)每學年能夠演奏樂曲2—3首。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并從中享有樂趣。
(2)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3)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4、識讀樂譜
(1)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2)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3)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三)創造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能夠自制簡易樂器。
(2)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即興創造
(1)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并參與表演。
(2)能夠以各種音源及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游戲并參與表演。
3、創作實踐
(1)能夠創作2—4小節的節奏短奏。
(2)能夠創作2——4小節的旋律。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2)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等傳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并經常聆聽。主動參加社區或鄉村的音樂活動,并能與他人進行音樂交流。
(3)樂于聽音樂會或觀看當地民俗活動中的音樂表演。
2、音樂與姊妹藝術
(1)接觸與了解戲劇、舞蹈等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夠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的相同與不同。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1)能夠選用合適的背景音樂,為兒歌、童話故事或詩朗誦配樂。
(2)知道一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兒童歌曲。
五、教學重點新-課-標-第-一-網
1、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音樂欣賞水平
2、進一步加強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對音符的認識能力
3、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學生的歌唱習慣,減少喊唱現象
4、能參與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創編活動
六、教學措施
本學期我將針對四年級各班級學生學習的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強調以音樂為本、注重情感體驗,在注重審美體驗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梁。教學中要正確處理自己和學生的關系,提倡民主教學,使學生的心情愉快、想象力豐富,使學生以充滿自信的態度迎接每一次的學習。
七、教學進度
周 次內 容課時備注
1表演《采菱》,聆聽《采茶舞曲》,編創與活動2
2表演《柳樹姑娘》,聆聽《漁光曲》,《洪湖水,浪打浪》,編創與活動2
3聆聽、表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編創與活動2
4編創與活動,聆聽《歌唱祖國》,編創與活動2
5放假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有八課,每課還包括“音樂欣賞”、“器樂”、“動手動腦練習”等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系在一起。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視譜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了解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的樂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樂家。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器樂:練習豎迪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初步的齊奏、合奏的能力。(本學期不做器樂教學的要求。)視譜:通過學習認識四二拍,四四拍的強弱規律。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思想已經有所成熟,總體來說,女生對音樂中的音準與節奏及動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學生們的唱歌習慣不是很好,喊唱的現象還比較多。他們的識譜能力很差,一首比較簡單的曲譜對他們來說也比較困難。而且我發現學生的節奏感不是很好,唱歌時還不是很明顯,特別是跟音樂做動作時就算經過老師的反復提醒、強調、練習還是會有很多的學生跟不上節奏。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三、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鑒賞
1、音樂表現要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并能聽辨不同類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
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4)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并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音樂情緒與情感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能夠體驗并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著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別齊唱和合唱、齊奏和合奏。
(4)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4、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了解其不同的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同風格。
(二)表現
1、演唱
(1)樂于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5)每學年能夠被唱歌曲4—6首。
2、演奏
(1)樂于參與各種演奏活動。
(2)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3)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并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評論。
(4)每學年能夠演奏樂曲2—3首。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并從中享有樂趣。
(2)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3)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4、識讀樂譜
(1)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2)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3)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三)創造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能夠自制簡易樂器。
(2)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即興創造
(1)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并參與表演。
(2)能夠以各種音源及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游戲并參與表演。
3、創作實踐
(1)能夠創作2—4小節的節奏短奏。
(2)能夠創作2——4小節的旋律。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2)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等傳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并經常聆聽。主動參加社區或鄉村的音樂活動,并能與他人進行音樂交流。
(3)樂于聽音樂會或觀看當地民俗活動中的音樂表演。
2、音樂與姊妹藝術
(1)接觸與了解戲劇、舞蹈等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夠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的相同與不同。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1)能夠選用合適的背景音樂,為兒歌、童話故事或詩朗誦配樂。
(2)知道一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兒童歌曲。
四、教學策略與措施:
本學期我將針對四年級各班級學生學習的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強調以音樂為本、注重情感體驗,在注重審美體驗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梁。教學中要正確處理自己和學生的關系,提倡民主教學,使學生的心情愉快、想象力豐富,使學生以充滿自信的態度迎接每一次的學習。
【【熱門】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3篇】相關文章:
小學四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03-22
音樂教學計劃總結03-12
小學音樂學期教學計劃05-01
人音版四年級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03-22
音樂教學計劃(匯編15篇)04-13
小學學期音樂教學計劃03-22
【熱門】關于音樂的作文01-31
【熱門】音樂會作文01-25
音樂會作文【熱門】01-23
【熱門】我愛音樂作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