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時間:2023-02-23 16:33:55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青島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精選11篇)

  光陰如水,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翻開新的一頁,做好教學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相信寫教學計劃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事情,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青島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精選11篇)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小學生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剛入學時,40分鐘的課堂學習對于他們來說真的很難。針對這些特點,我得想方設法運用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專心聽講的興趣,從而培養好習慣。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及時個別輔導,對于優秀生盡量讓他“吃得飽”。

  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小學學習,新的學習和生活對孩子們來說充滿了好奇和有趣,對學校的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此時正是對他們進行養成教育的關鍵時刻,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以愛心、恒心來引導學生,指導家長,共同讓孩子們慢慢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選取學生熟悉的、新穎的、感興趣的內容為素材,目的是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認識家庭、認識學校、認識社會、了解自然。使學生能觀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體會學習數學的現實意義。主要包括以下教學內容:

  數與代數領域:海底世界——數數;

  1、快樂的校園——10以內數的認識;

  2、走進花果山——10以內數的加減法;

  3、海鷗回來了——11~20各數的認識;

  4、小小運動會——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5、空間與圖形:

  6、誰的`手兒巧——認識圖形;

  7、有趣的游戲——圖形與位置;

  8、統計與概率:

  9、媽媽的小幫手——分類和比較;

  10、我換牙了——統計;

  實踐與綜合應用:實踐活動——找找周圍的數;實踐活動——大蒜有幾瓣。

  教材生活性強,生動有趣。

  四、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能熟練地認讀、寫20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形成數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較數的大小的過程,建立初步的符號感和對應思想。

  2、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初步的估算,形成估算意識。

  3、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4、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動中,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5、通過簡單的統計活動,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并從中知道簡單統計的結果,初步了解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6、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用20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探索、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中,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形成初步的創新意識。

  7、在與同伴交流認數與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合作意識。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養成觀察并提出問題的習慣。

  8、在數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

  1、20以內加減法及應用。

  2、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難點:

  1、培養學生積極動腦、勇于創新的學習習慣。

  2、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讓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六、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1、本冊教學內容包括:數數;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分類與比較;認識圖形;認識位置;總復習。

  準備單元:數數。正確的數數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本領,更是學生認數和計算的基礎。入學前,多數學生初步具有了數數的經驗和技能,知道一些簡單的數數方法。這一內容的設計目的是激起孩子的好奇心,使他們產生學習的欲望,通過簡單的數數,全面了解學生對計數、方位還有分類、大小、位置、比較、圖形及觀察、動手和表達等多方面的情況,為后面的系統學習做準備。

  第一單元:10以內數的認識。是數學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也是學習“數與代數”知識的起始階段,對建立初步的數感、符號感以及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重要意義。因此,教材根據剛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為學生提供親身體驗和動手操作的機會,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

  第二單元:分類與比較。分類與比較都是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也是學生學習其他數學知識的基礎,在今后的認數與計算、認識圖形、簡單的統計等學習活動中,經常會用到分類的思想和方法。學生在第一單元已經學習了比較數的大小,具備了初步的比較意識,為本單元進一步學習比較長短、高矮、粗細、厚薄等打下了基礎。

  第三單元:10以內數的加減法。本單元是在學生認識了10以內數的基礎上來學習的。它是學習2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主要認知基礎,也是今后學習更復雜計算的重要基礎。本單元內容是全冊教材的重點之一,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四單元:認識位置。本單元是學習“空間”知識的起始階段,對引導學生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五單元:11—20各數的認識。是在認識了10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11—20各數。它是認數的繼續和發展,對引導學生建立初步的數感有有重要的意義。學生掌握好本單元知識,也為后面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對多位數的認識打下基礎。因此,指導學生加強學具操作,深入理解數的意義,切實掌握好本單元的知識非常重要。

  第六單元:認識圖形。本單元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起始單元。小學生在入學前就開始接觸各種形狀的物體,入學后逐步將他們已有的感性經驗進行抽象,這對學生形成初步的觀察能力和空間觀念非常重要。在低年級,加強對各種形體的直觀感知,積累大量的感性認識將對今后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七單元: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本單元是在10以內數的加減法及2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它是學習多位數計算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其他數學知識必須具備的基礎,在整個小學數學學習階段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本單元內容既是全冊教材的重點,也是難點。這一部分知識學習得好壞,將對今后繼續學習口算和筆算產生直接的影響。加法和減法在解決實際問題這,應用很廣泛。在開始階段注重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對領會加減法的含義和今后解決稍復雜的問題十分有益,因此要重視本單元內容的教學。

  第八單元:總復習。本單元是全冊學習內容的總復習,對學生回顧整理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形成初步歸納整理的能力、養成回顧與反思的學習習慣具有重要的意義。

  2、教材的編寫特點: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選取學生身邊的、學生熟悉的、具有新穎性和趣味性的內容為素材,目的是有計劃的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認識家庭、認識學校、認識社會、了解自然。使學生能觀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體會學習數學的現實意義。

  根據單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每個單元都設計了幾個密切聯系的情境。每個情境又是包含有多個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現形式是把這些學生感興趣的現實活動,劃分為幾個情節,編排成“故事串”,從而引出一系列相對獨立的問題;也可以把一個現實活動的各個環節完整的反映出來,從而引出一系列有邏輯聯系的問題——形成“問題串”。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 結合現實場景,經歷數數并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聯系實際問題認識加法和減法,探索1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相應的加、減計算,能應用所學的計算解決簡單的求和與求剩余的實際問題。

  認、讀、寫20以內的數,會用20以內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知道2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知道幾和第幾,初步學會用數表示事物的順序。

  認識數0,體會0的含義,知道0在生活中的一些簡單應用。

  認識符號,〈、〉和=的含義,能夠用符號或詞語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

  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能正確、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進位加法,以及相應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計算;初步感受簡單的估算方法。

  初步學會解決把兩部分合起來求一共多少或從總數里去掉一些求還剩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

  能判斷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輕重。 *能探索一些簡單現象中隱含的規律。

  (2)在具體情景中認識長短、高矮;聯系生活經驗初步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過觀察、比較,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能比較簡單物體的長短和高矮。

  聯系生活經驗,在具體情景中認識上下、前后等方位,能用學過的方位詞描述簡單的物體位置關系。

  能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并在活動中初步感知他們的基本特征。

  (3) 聯系具體情景,經歷把物體進行分類和整理的過程,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簡單的象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能根據物體的用途、形狀、顏色或其他的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整理。

  初步體會收集、整理數據的基本方法,會用簡單的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表示分類整理后的數據。

  2、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數過程中建立初步的數感,發展初步的思維能力。在數物體個數的活動中,認識數的含義,學會用具體的數描述簡單的事物;在操作學具的活動中感受數的組成,具有初步的“分”與“合”的思想發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2)在理解加法和減法含義以及探索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通過分析實際問題中的簡單數量關系,選用恰當的方法進行計算,初步學會有根據的思考;通過對10以內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計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嘗試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初步感受思維活動的條理性、靈活性。

  (3)在認識常見幾何體的活動中,感知物體的形狀、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4)在把不同物體分類整理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能力,初步體會統計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初步培養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識。

  (5)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簡單的分析、推理,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實際情景和問題,發展簡單的合理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

  3、解決問題方面。

  (1)能用20以內的數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簡單事物。

  (2)初步學會從實際生活和顯示情景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并聯系已經掌握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的一些不同方法。

  (3)能與同學交流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方法,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教師的幫助與鼓勵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與興趣,有喜歡數學學習的情感體驗。

  (2)在數學探索活動中,體驗數學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數學思考的價值。

  (3)能在教師與同學的幫助下,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一些困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初步具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具有獨立思考并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篇3

  一、 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1、基本情況分析:今年我任教一年級三班學生人數50人、四班學生人數51人。學生剛進校門,年齡小,愛說、愛動、愛表現,天真爛漫,喜歡玩耍,對于學校的生活充滿了渴望,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了解,良好的學習習慣處于初步形成期。

  2、認知能力:學生的程度不一,有的孩子對于點數、數字的書寫有了一定的基礎,有一定的學習數學的經驗;而有的學生,對于數字和數學語言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認識,學生的程度深淺不一。

  3、學習態度及習慣:每個學生都抱著美好的愿望來上學,開始他們的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來接受正規的教育。但是談不上什么“勤奮、鉆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

  4、培養目標:在數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養成喜歡數學,能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和興趣。

  5、其他:本學期我要狠抓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讀寫姿勢,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學習數學的能力。并且,注意學生各方面的安全,培養形象思維能力。

  二、全冊教材分析

  1、本冊教材安排及特點

  本冊教材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選取學生熟悉的、新穎的、感興趣的內容為素材,目的是有計劃的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認識家庭、認識學校、認識社會、了解自然。使學生能觀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體會學習數學的現實意義。

  密切主題素材之間的聯系,構成情景串;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形成“問題串”。根據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設計幾個主題情境。主題情境是包含有多個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現形式是把學生感興趣的現實活動,劃分為幾個情節,編排成“故事串”,從而引出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問題;也可以把一個現實活動的各個環節完整地反映出來,從而引出一系列有邏輯聯系的問題——形成“問題串”。構建開放的、具有一定思維跨度的板塊編排方式,為教與學留有盡可能大的思維空間。

  本教材多構建的“板塊”編排方式,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在一個單元里,減少例題,強化基本數學思想方法的作用,擴大教與學的空間,如“20以內的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單元;二是減少欄目設置,構建了簡單明了的結構。教材在綜合情境圖之后,安排了“你說我講”板塊。這個板塊分兩個層次,標有紅色圓點的一般是需要學生合作探索、非常規性問題,標有綠色圓點的是讓學生獨立常識解決的問題。“自主練習”板塊,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練習,鞏固所學知識、技能,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應用意識。“回顧整理”板塊,是讓學生自主的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整理與深化。“我學會了嗎”和“豐收園”板塊是在一個單元的學習結束后,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與評價。本教材打破過去過于嚴格的知識體系的束縛,由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引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本冊教材重點、難點及解決問題的策略

  本冊教材共有九個單元:快樂的校園、媽媽的小幫手、走進花果山、誰的手兒巧、海鷗回來了、有趣的游戲、小小運動會、雪山樂園。

  教材重點:在具體的情境中能熟練的認讀、寫、20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位置與順序;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

  教材難點:體會20以內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的數的加減法;初步形成空間觀念;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過程,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教學中要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練習,練習題要精選,不搞機械重復;練習形式要豐富多彩,能吸引學生;練習過程中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水平和個體差異,如就同一問題情境,允許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在合作、探索的過程中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等,總之要最大限度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智力潛能,使全體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都得到發展;另外練習一定要強調高效率。

  3、根據學生實際和新課程理念,你準備如何科學、靈活地使用好教材

  本冊新教材與以往的教材又有所不同,一打開書一幅色彩鮮明的開學圖呈現于學生的眼前,內容豐富的海底世界,讓學生經歷自然有趣的.看圖數數活動過程,展示自己已有的經驗,為學新知識打好基礎。初步感受數學就在身邊。學習這課時,我會組織學生有條理地觀察,按照“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并且引導學生說一說,說的時候也要注意條理性,并且有意識地使用圓點來表示數字,使用“上下左右”等方位詞語,從而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形成連貫性。本冊書突出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如:第一單元《快樂的校園—10以內數的認識》中信息窗2,圖中的主信息是教師和學生做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副信息是幾個同學在操場上跑步,遠處的綠地里還插著標有班級的牌子。這一情景圖中的顯性問題是“扎小辮的同學排第幾?”在教學中,我會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并提出這一問題。如學生有困難,我就來提出。圖中的隱性問題,要由學生在顯性問題的引導下自己提出。如“穿花衣服的小朋友排第幾?”等等。我還會重視 “合與分” 的教學,結合具體的實物和習題的聯系,讓學生感受數字的意義。再如,本冊教材中的“聰明小屋”,背后蘊涵著一種開放、民主、探索、交流的教與學的方式。對一些掌握了基礎知識后,具備了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學生,我會放手讓他們獨立解決,提高部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激發他們熱愛數學、勇于探索數學的良好習慣。我還會大膽放手,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分析、獨立探索出各自的計算方法,然后展示、交流各自的成果,使算法的多樣和學習的個性化在這里得到較好的體現。

  教學中,我還將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這個大課堂,充分利用書籍、電視、報紙、家庭、網絡等渠道,觀察、調查、參觀、訪問和搜集查閱資料等,在活動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活動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在生活這個大課堂里讓學生學好數學。例如在學了《分類與比較》后,我會讓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選擇自己喜歡的事物進行分類統計,引導學生整理自己的書包、房間等,讓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和探索數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此外,教學中,我還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如運用將故事、做游戲、搞比賽、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

  在綜合情境圖的教學中,我將有意識地由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分析提出問題,提高學生從數學的角度選擇信息、組織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把解決問題與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緊密聯合起來。

  三、本年級教學目標

  根據學科、年段和本冊教材,結合三個緯度擬定板塊式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在具體的情境中能熟練地認讀、寫、20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

  位置與順序;認識“>”、“<”、“=”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能認識個位和十位,識別十位和個位上數字的意義;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初步的估算。經歷用2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事物的過程,理解數的意義,初步形成數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較數的大小的過成中,建立初步的符號感和對應思想。

  2、空間與圖形。

  通過事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和正方體、圓柱體和球等立體圖形;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在認識幾何形體和確定位置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初步培養與同伴交流與合作中的合作意識。

  3、統計與概率。

  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通過簡單的統計活動,初步認識像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并從中知單簡單統計的結果,初步了解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的方法。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動中,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整理的過程,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發現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了解用簡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4、實踐與綜合應用。

  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20以內數的認識與計算方法、圖形與統計等知識的理解,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數學信息的渠道與方法;促使學生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情產生的好奇和興趣,喜歡學習數學,喜歡觀察并提出問題,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初步具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和具有經過獨立思考認識數學知識的體驗;使學生在數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構想和具體措施

  一年級的學生的,對于學習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卻充滿了向往,所以,利用一切時機,培養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對于今后的學習也是一個關鍵的環節。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數學教學中,我會著重抓以下幾點:

  一、 培養認真聽講的習慣。

  聽講是課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門。學生聽講能力強弱與否,是決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課上我要求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講,主要采取正面引導的方法,看到某某學生聽講特別認真,我會適時地表揚。如,“xxx同學聽講多認真呀,真是個會學習的好學生,同學們真應該向他學習。”而看到個別不認真聽講的學生,我會用目光加以暗示。一年級學生很單純,都愛受表揚,我覺得正面引導的效果會好一些。

  一年級學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齡特征,其思維更具形象性。在具體教學中,我會注意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與直觀性,盡量利用教學掛圖、教具、電腦課件等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種游戲的方式進行練習,這樣學生在課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學習中去。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課認真聽講的良好習慣。

  二、培養學生說的習慣

  在教學中加強說的訓練,培養說的習慣,有利于學生學習信息的反饋,能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便于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思維發展。

  1、讓學生有敢說的勇氣。班級里,總有那么一些膽大敢說的孩子,也不乏膽小怕言的學生,針對實際,我會時時以敢說者帶動、激勵怕言者。教學中,對于那些愛探索、肯帶頭的學生,我都給予及時的表揚:×××同學膽子真大,回答問題時聲音真響亮;×××同學真愛動腦筋;你說得棒極了等等。對于那些不善于發言,怕發言的學生給予期待的眼神,鼓勵的目光,并加以適當的點拔、適時的引導,增強他們說的勇氣和信心,只要他們能開口,哪怕聲音再輕說得再離譜,我也會以鼓勵的口吻對待,讓他感到自己也能說,即使說錯也沒關系。比如,當敢說者發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復述、模仿的機會讓給怕發言者,并給予鼓勵:“你也說的很好。”以此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再如,課中對于那些較簡單的問題,我把說話的機會也讓給怕發言者,并及時鼓勵:“你答得非常正確,很有進步。”當有的學生回答錯誤。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篇4

  一.基本情況的分析:

  我們一年級二班現有學生46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1人。經過了半年的學習,他們的自制能力、自立能力、及自學能力在上學期基礎上有所提高,但他們天真、好動,好奇、好問、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強。所以,本學期,計劃讓他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培養各種基本能力。

  二、本冊教材知識系統及安排:

  本冊教材包括“南極小客人”、“下雨了”、“農夫與牧童”、“綠色行動”、“小小存錢罐”、“大海邊”、“阿福的新衣”、“我們的鞋碼”、“兒童樂園”幾個部分。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在實際情景中能正確地任、讀、寫100以內的數,并能認識計數單位“百”,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結合具體情景,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初步學會估算。

  3、在現實情景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4、在現實情景中,認識元、角、分,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空間與圖形:

  1、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2、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三)、統計與概率:

  1、在統計活動中,學會初步簡單整理的.方法,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2、能完成簡單的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四)實踐與綜合應用:

  1、加深對百以內數的認識與計算、圖形與統計等知識的理解。

  2、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數學信息的渠道與方法。

  四、教改思路及措施;

  1、認真學習區《學科素質教育實施方案》,利用現代媒體技術及時獲取有價值的資料,學習先進的教改理論,教改經驗。

  2、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 以課堂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將新思路、新方法滲透到每節課中。

  3、教學過程要體現開放性、活動性。提倡算法多樣化和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讓學生在寬松開放的情景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既長知識又長智慧的目標。引導他們開展觀察、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開發潛能、理解知識、發展技能,學習數學方法,獲得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

  4、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學中努力激發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進而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尋找策略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覺主動到用數學眼光“看世界”的意識。

  5、注意學習過程的構建性。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窗創設情景,運用已有的經驗,在動手、動腦和相互交流的活動中,通過“做數學”獲得再創造的機會。

  6、改革評價模式

  對學生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既要關注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關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學習態度的發展。在學科教學中對學生滲透“我能行”的觀念意識,配合學校的評價改革方案,科學合理地運用“我學會了嗎?”“豐收園”等欄目,全面了解學生的小狀況,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

  五、教學進度安排:

  1、“南極下客人” 2課時 2、“下雨了” 1課時

  3、“農夫與牧童” 3課時 4、“綠色行動” 4課時

  5、“小小存錢罐” 2課時 6、“大海邊” 7課時

  7、“阿福的新衣” 2課時 8、“我們的鞋碼” 1課時

  9、“兒童樂園” 2課時

  六、教學業務學習及有關教學活動的安排:

  1、學習《數學課程標準》建立新理念,并認真做業務筆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數學課上更好地體現新課改的精神。

  2、自學現代教育理論。學習現代價值教育所面臨的主要課題。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能力。

  3、多聽別的老師的課,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

  4、繼續練習基本功,提高教學技能。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歷,選取學生身邊熟悉、新穎、有趣的內容作為素材。目的是引導學生有計劃地認識自己、家庭、學校、社會和自然,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的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有挑戰性的,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動手操作等一系列學習活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強化學生。

  2、情境串“引起問題串”。每個單元根據本單元(小單元除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設計了幾個密切相關的信息窗口(情境圖),每個信息窗口都是一個包含多少信息的“信息包”,以貫穿這些學生感興趣的真實活動情境的形式呈現,并將其排列成“情境串”或“故事串”,從而引出一系列相對獨立、邏輯相關的問題,形成“情境串”

  3、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優化單元知識結構。該教材徹底改變了以往教材中常用的.“小步驟”編排模式,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優化了單元知識結構。比如第六單元“海邊——100以內的數字加減(二)”。傳統教材把“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與否)”和“兩位數減兩位數(讓位與否)”的書面計算放在一起,相關的口頭計算放在其他單位,人為地把書面計算和口頭計算分開,不便于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思維方法。在本單元的知識編排中,將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無進位或讓位)的口算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編排在一起,使口算和筆算教學有機結合,方便學生理解各種計算策略。同時根據解題需要,安排了加減混合運算和帶括號的混合運算。

  4、問題與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相結合。這種教材不受嚴格的知識體系約束,導致學生通過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來學習數學知識,然后以新知識為工具解決新情境中的問題,讓學生在同一過程中整合問題解決知識學習,形成以問題解決為線索的基本框架。比如65頁混合操作,主題圖呈現的信息是:小朋友用50元錢買紀念品,珊瑚17元,貝殼25元,海豚23元,海螺13元。課本上沒有直接展示公式,但是學生們解決了“50塊錢買一個海螺和一個珊瑚標本還剩多少錢?”或者解決學生自己提出的其他問題,再通過探索獲得運算的方法解決其他問題,從而實現解題能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步發展。

  5、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材通過信息豐富的綜合態勢圖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問提供了足夠的空間,提高了學生從數學角度選擇信息、組織信息、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1單元的信息窗口1“了解南極小客人數量在3335.41萬以內”,學生可能會問“有多少只企鵝?”“有多少只賊鷗?”“有幾只海豹?”。本教材遵循一年級第一冊的特點,在每個情境地圖后面都設置了卡通問號和題袋,旨在引導學生自己提問,保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

  6、多元化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本教材的編寫思路、呈現方式和欄目設置,旨在積極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努力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比如“你說我說”,體現了一種開放、民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教學方式,旨在引導學生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比如第53頁的“你告訴我”,紅點標注的問題是“你用多少貝殼來擺一艘船,而不是一艘帆船?”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各種策略。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和分析,自主探索自己的計算方法,然后展示和交流自己的成果,從而體現算法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學習。

  二、教學內容:

  新教材的第一卷由九個單元組成:

  第一單元:參觀公園時對——100以內數字的理解。

  第二單元:下雨了——學會看鐘。

  第三單元:農夫和牧童——方向和形象。

  第四單元綠色行動——100內數加減(一)。

  第五單元:了解小存錢罐里的——元。

  第六單元:海邊——100以內數字的加減(二)。

  第七單元:阿福新衣服——cm,米。

  第八單元:我們的鞋碼——統計。

  第九單元:兒童樂園總評。另外包括兩個數學方塊,兩個實踐活動,奇妙的回形針,小信息員。

  三、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在實際情況下能正確識別、讀寫100以內的數字。并且可以知道計數單位“100”,知道100以內數字的組成和順序,比較100以內數字的大小。

  2、結合具體情況,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將加減法計算在100以內。結合現實材料,學會初步估計。

  3、在真實情況下,能正確理解整小時、半小時、剛后和不久后。

  4、在真實情況下,知道元和角。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篇6

  教學計劃

  一、全冊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鐘表,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圖形,100以內的加減法(一),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減法(二),厘米、米的認識,統計,數學實踐活動。教材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內容的展開盡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提供關于物體空間關系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注意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一班44人,二班42人。經過了一學期數學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對課堂常規有所了解,他們的自制能力、自立能力、及自學能力在上學期基礎上有所提高,但他們天真、好動,好奇、好問、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強。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也有濃厚的興趣,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但也有少數學生由于各種原因理解力稍差,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施教,讓每個同學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共同進步。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并會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利用20以內的退位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現實情境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和大約幾時。

  3、在實際情境中能正確地認、讀、寫100以內的數。并能認識計數單位“百”,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能理解各個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4、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5、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

  6、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7、經歷探索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在具體的情境中,發現并提出能用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的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探索、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受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8、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9、通過簡單的統計活動,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并從中知道簡單統計的結果,初步了解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10、在與同伴交流認數與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合作意識。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養成觀察并提出問題的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學生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4、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

  五、教學措施

  1、實現多維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把握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新理念,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個維度確立教學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能把教學目標僅僅定位在知識與技能等顯性目標上。

  2、教學過程要體現活動性。

  教師要注意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動中,理解知識,掌握技能,體會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教學活動經驗。

  3、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學中要注意改變由教師為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現象。努力激發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尋找策略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主動地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的意識。

  4、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師要在保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和個性差異,允許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使全體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都得到發展。教學時,就同一問題情景,允許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在合作、探索的過程中要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在自主練習時要為學生提供難易、數量不同的題目,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有選擇地完成,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最大限度地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智力潛能。

  5、教師應創造性到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根據新的課程理念,教師不能只成為課程實施中的執行者,而更應該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雖然本教材已構建成以教科書為核心,以教師教學用書、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音像資料和教輔讀物為輔助的立體化的課程教材體系,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但教師還需因人、因地、因時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校內外課程資源,以體現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

  6、實施多元化的評價。

  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探索和實施評價目標多元、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內容多元、評價方式多樣的多元化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要將評價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使評價成為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

  六、課時安排及教學進度

  1、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 逛公園 (共計8課時)

  第二單元 下雨了 (共計3課時)

  第三單元 豐收了 智慧廣場(共計7課時 )

  第四單元 農夫與牧童 趣味拼擺(共計3課時)

  第五單元 綠色行動 (共計10課時)

  第六單元 小小存錢罐 (共計3課時)

  第七單元 大海邊 智慧廣場(共計15課時)

  第八單元 阿福的新衣 我們身上的“小尺子”(共計5課時)

  第九單元 我換牙了 (共計3課時)

  第十單元 兒童樂園 (共計8課時)

  2、教學進度

  第1周3.5——3.620以內的退位減法P2-5

  第2周3.9——3.1320以內的退位減法P6-13

  第3周3.16——3.20 20以內的退位減法、認識鐘表P14-22

  第4周3.23——3.27100以內數的認識P23-31

  第5周3.30——4.3100以內數的認識智慧廣場單元檢測P32-36

  第6周4.7——4.10認識圖形、100以內的加減法一P37-43

  第7周4.13——4.17100以內加減法一P44-51

  第8周4.20——4.24100以內加減法一、單元檢測P52-56

  第9周4.27——4.30人民幣的認識 P57-62

  第10周5.4——5.8期中檢測、100以內加減法二P63-67

  第11周5.11——5.15100以內加減法二P68-75

  第12周5.18——5.22100以內加減法二P76-83

  第13周5.25——5.29100以內加減法二、智慧廣場、單元檢測P84-92

  第14周6.1——6.5厘米、米的認識P93-101

  第15周6.8——6.12統計、單元檢測P102-105

  第16周6.15——6.19 總復習P106-113

  第17周6.23——6.26 總復習P114-115

  第18周6.29——7.3期末質量檢測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篇7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和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理解0的兩種含義;規范“0”的寫法,使學生能夠較整潔地書寫“0”。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3.通過緊密聯系生活的活動,激發學生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和興趣,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重點

  理解0的兩種含義;規范“0”的寫法,使學生能夠較整潔地書寫“0”。

  教學難點

  理解0的兩種含義;規范“0”的寫法,使學生能夠較整潔地書寫“0”。

  教具

  課件。

  教學過程

  反饋舊知

  1.填空。

  圖中有( )把椅子;圖中有( ) 張桌子。

  2.選擇

  圖中有( )個草莓

  A 1 B 3 C 5 D 4

  (一)新知探究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現在正是蘋果成熟的季節,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摘蘋果好不好?

  生表示愿意去,興趣高漲。

  教師出示蘋果樹模型(蘋果樹上結滿蘋果,蘋果上有1——5的數字),教師提問:“樹上有幾個蘋果?用數字幾表示?”學生回答后,教師將數板書在黑板上。

  看蘋果模型,觀察模型上面有什么?1.2.3.4.5.五個數字。

  二、師生共同探討新知。

  (一)摘蘋果,提出問題。

  1.說明游戲要求: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蘋果摘下來,告訴大家上面的數是幾?表示什么意義?然后再把它貼到黑板上。

  2.找幾名學生上前摘蘋果。摘大的,摘小的.最后,樹上沒有了。

  3.提問:蘋果摘完了,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嗎?小組討論一下。引導學生觀察,小組交流提出:一共摘了多少個蘋果?能不能把這些蘋果排排隊?樹上一個蘋果也沒有了,怎么表示呢?

  (二)自主解決問題。

  (預設)第一種情況:如果有部分學生不知道用0表示,那就讓他想一想:你喜歡用什么方式表示呢?把他們想出的符號與0比較,發現0是最方便的。

  交流想法:通過多種渠道獲取知識。像這種一個也沒有,我們用數字0。第二種情況:如果全部學生都說用0表示。就肯定學生的想法,并提問:“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獲取知識。

  教師總結,在數學上,一個也沒有我們用“0”這個數字來表示。(板書“0”)

  (三)生活中的“0”,學習寫“0”。

  1.現在想一想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0呢?(門牌號碼上的0、電話號碼上的0、直尺上的0出示有0的圖片)課前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有0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直尺、臺秤、計時秒表、溫度計的圖片)。

  2.感知0的另兩種含義。

  (1)課前同學們也準備了直尺,拿出直尺,放在桌上。找一找0在哪里,小手指向0。你能大聲的把直尺上的數字讀一遍嗎?

  直尺上的數是怎樣排列的?這些數是從幾開始的?(這些數是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從0 開始的)這個0表示什么呢?學生小組討論直尺上的這個0,表示起點的意思。

  (2)出示圖片(溫度計)。

  在溫度計上也有0,這個0又是什么意思?(生嘗試說)

  0度是水變成冰的溫度,當溫度下降到0度時水就開始結冰了。所以這里的0表示分界點。(板書:分界點)小結:0可以表示起點,也可以表示分界點。

  3.學習寫0

  (1)寫“0”同學們看“0”像什么?你會寫嗎?試一試,看誰寫得最漂亮!(學生寫后,教師在田字格上演示寫“0”的正確筆順,再讓學生在課本田字格里寫幾個“0”,同桌相互比一比,議一議。)

  (2)現在,我們的數字大家庭里又添了一名新成員:“0”。把它排到什么位置合適呢?為什么?(學生暢談自己的想法。)一起按順序讀一讀這些數:(0,1,2,3,4,5,)。

  三、鞏固練習:

  1.寫一寫(自主練習第 1 題)盤子中各有幾個蘋果呢,請你數一數,寫一些。看誰寫得最漂亮!

  2.補充按順序填數(自主練習第 3題)你們看,這些調皮的數跑沒了,你們能把它填上嗎?如果你填對了,就會得到一份有趣的禮物!快開始吧!

  四、抽象概括。

  1.做游戲:進一步理解0和其他數的含義。

  2.教師說數,學生拍手、舉小棒、伸手指。同位合作,好朋友合作。

  邊學邊練

  (一) 填空題。

  拿走5塊糖還剩(0)塊。拿走3塊糖還剩(2)塊。拿走2塊糖還剩(3)塊。

  鞏固訓練 1.看圖寫數。

  2.看圖寫數。

  3.看圖寫數。

  3拿走2,還剩1。

  4拿走3,還剩1。

  課堂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0的認識

  “0 ”表示一個也沒有

  1 2 3 4 5

  “0”表示起點分界點

  教學反思

  1.教材出示了直尺圖,這是前面用點子圖講數的順序的進一步提高。通過直尺圖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數的順序。教學時讓每個學生自備一把直尺,在直尺的左端找到0,說明0是起點。然后再讓學生說一說,0的右邊一個數是幾,最后一段一段地數數。這里只是認數和掌握數的順序,還不是認識米尺,所以不講厘米等長度概念。

  2.教學0的寫法的時候,應向學生說明筆順,要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起筆處和收筆處要相連,并且要寫圓滑,不能有棱角。教學生練習的方法可以參看前面教寫數的教學建議。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利用學生身邊的有趣的和真實的情景,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體驗統計的必要性。

  2、過程與方法:通過具體的操作認識統計圖,并能根據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數學問題,能與同學之間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形成決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經歷合作解決簡單數學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教具準備:

  統計圖、調查圖、彩筆、學生練習紙、紙盒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今天,教室里來了許多聽課的老師,我們應該跟他們說什么?(老師好)

  2、這節課,老師把小朋友們分成7個小組來共同學習,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你們最喜歡的紅五星,比比看哪個小組得到的紅五星最多,大家有信心嗎?

  (小組的每個小朋友應該怎么樣?積極參與、發揮團體精神、分工合作,當別的小組發言時,其它小組的同學要靜靜地聽、積極地想。)

  二、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小朋友的牙齒叫做乳牙,一共有20顆,小朋友到6歲的時候,乳牙開始脫落,又重新長出新的牙齒,這個階段稱之為換牙。小朋友們,你們換牙了嗎?

  出示板書:我換牙了

  三、新課講解

  師:我知道我們的小朋友都或多或少換牙了,那么,你換了幾顆牙?

  生1:3顆

  生2:2顆

  師:我知道我們小朋友有的換了三顆牙,有的換了兩顆牙,還有的沒換牙,那么,我們怎么才能很清楚的知道換2顆牙、3顆牙、4顆牙的各有幾人呢?

  (激起學生學生尋求答案的好奇心)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很認真地探討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下面那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一組

  我們用的是舉手的辦法。

  例如:組長說換3顆牙的舉手,那么換3顆牙的同學就舉手,我們數一下就知道換三顆牙的有幾人了。

  二組:我們用的是逐個記錄的辦法。

  例如:劉洋同學換了3顆牙,我們組長就在本子上寫上他的名字,然后再寫上3個。

  師:小朋友們的.辦法都很好,你們真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

  老師也響了幾種辦法,把他們繪制成表格發到了各個小組長那兒,請小朋友們想辦法整理一下。

  師巡視指導學生真確填寫、涂畫表格。

  (表格為課本所提供的三種表格)

  師:剛才老師大致看了一下,發下小朋友們、4種辦法填寫了表格,真了不起,下面請小組匯報一下。

  一組:我們從左向右涂表格。每一個格代表一個人。每行中途了三個格就代表環2顆牙的人就有3個人。

  二組:我們從上向下涂表格。每一個格代表一個人。每行中途了三個格就代表環2顆牙的人就有3個人。

  三組:我們從右向左。

  四組:我們在3顆牙后寫4就代表有4 人換了3顆牙。師將學生所做表格張貼在黑板上,展示整理結果。表揚做得好的學生。

  師:剛才小朋友們通過分一分、數一數有了這么多的發現,像這樣整理的辦法就叫做統計。

  板書:統計師:看了小朋友們整理的結果,你知道了什么?你還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請小組同學一起解決。

  生1:我知道我們組有幾人換了2顆牙,有幾人換了3顆牙,有幾人換了4顆牙。

  生2:換2顆牙的比換3顆牙的同學多幾人?

  生3:換4顆牙的比換3顆牙的同學少幾人?

  生4:一共幾人換過牙?

  師:通過統計小朋友解決了這么多的書學問題,真了不起!小朋友,你知道嗎?在換牙期間,一定要保持好口腔清潔,要經常刷牙。不要用舌頭舔剛剛長出來的新牙,更不要咬鉛筆頭,咬嘴唇,啃指甲,不要偏食,這樣才能使你的牙齒更整潔、更漂亮!(引導學生了解換牙期間的衛生常識)

  師:前面小朋友們合作認知了統計的方法和過程,下面請大家用你們喜歡的統計方法去統計一下我們以前學過的圓柱體、長方體、球體和正方體。

  小組操作,培養合作意識,師擇優及時表揚。師:通過統計,你知道哪種物體最多,哪種物體最少?你還知道什么?請小朋友在小組中相互交流。

  四、練習。

  1、你最喜歡吃哪種食物?列舉家庭食譜中常見的食品:青菜、米飯、魚、肉、雞蛋、龍蝦等。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統計。(講一下偏食的害處)

  2、試一試。做一下課本自主練習第二題。讓學生學會用知識。(若時間短可把此題刪掉)

  五、課堂小結。

  1、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生活中那兒需要統計?請小朋友在小組內說一說。(讓數學去指導生活)

  2、本節課同學們表現得很好。看今天“誰最棒”的冠軍是那一行?我們可以把它做成一個“一(2)班堂上表現統計圖”。那個小組的紅五星最多?那個小組的紅五星最少?一組比二組多幾個?請同學們下課之后根據統計表回答上面的問題,并試著提出新的問題。

  教學反思:

  1、青島版一年級教材為統計類知識配備的情景圖是“我換牙了”。我個人認為表較抽象。大部分學生只知道掉了幾個牙,而不知道換了幾顆牙。作為鄉鎮農村使用教材是受條件限制,很難找到很合適的教學用課件。所以我在教學時只是繪制了比課本較為詳細的表格,把五顆牙、六顆牙、不換牙的都考慮進去。這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各抒己見的平臺。

  2、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己摸索統計的方法,再出示表格,體現了新課改中聽到的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3、我設計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練習,讓學生很感興趣,使之很自然地去用知識。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篇9

  教學目標:

  1、該部分包括回顧整理和綜合練習兩項內容。回顧整理是借助圖畫引導學生對單元知識的回顧。

  2、通過回顧整理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引導學生說出想到了加減法的哪些知識,引起學生的思考。

  3、通過學生的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在操作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和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鞏固20以內數的進位加和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生的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在操作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和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鞏固20以內數的進位加和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教科書、學具。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小朋友,前面我們學習了20以內的數的.進位加和退位減。你們學得不錯。這節課老師準備領小朋友作一下回顧整理。相信你肯定能做得很好。

  二、復習整理。

  1、引導學生看圖: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學生先進行小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2、我們先來看藍旗區:兩位小朋友在做什么?我們也來做游戲好嗎?

  學生兩人一組反復進行進位加法的練習。

  3、黃旗區:他們在做什么?四位小朋友與老師在做抽讀卡片游戲。由一位小朋友說得數,其他人抽取相應的算式卡片。請找出得數是11、1218的算式。

  4、綠旗區:是找算是規律的練習。教學時要應加以擴展,擴大練習量和靈活性。

  5、把減法算式按得數分組。每人一套算式卡片,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分組找規律記得數。

  6、紅旗區:整理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表。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加法表,根據橫著看第一行的書都是11,豎著看第一列都是9加幾的提示,教會觀察的方法。學習時,小組分工合作,按找規律、選卡片、填位置的程序進行。

  7、紫旗區:整理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表。整理程序同紅旗區。

  三、拓展練習。

  說一說,這節課你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在我們生活中哪些知識用到了加法?哪些知識用到了減法?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篇10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加深知識間的聯系,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對分類與比較、統計、圖形與位置這部分做整理復習。

  3、在經歷整理復習的過程中,體驗整理知識的方法,初步形成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好習慣。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形成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對分類與比較、統計、圖形與位置知識的整理復習。

  教學難點:

  對分類與比較、統計、圖形與位置知識的應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冬天會下大雪,你們喜歡這樣的下雪天兒嗎?為什么?(下雪天兒可以堆雪人、打雪仗,還可以拍照把美麗的雪景留下來……)

  師:大雪天兒可以給我們帶來這么多樂趣,那你想去雪山樂園里親自體驗這種樂趣嗎?(老師出示掛圖)

  二、回顧整理

  1、初步觀察,弄清圖意。

  師:(指圖)好看嗎?你都看到了什嗎?

  生:在雪山樂園中有許多的小朋友,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比賽滑雪,還有的在看冰雕。他們玩兒得十分高興。雪上樂園里的大樹也都披上了一層白雪,小鳥也在樹上唱歌。

  師:從你的描述中我們好像真的聽到小朋友在歡笑,小鳥在唱歌。

  2、深入觀察,搜集信息;歸納整理,解決問題。

  師:請小朋友再仔細觀察,在不同的位置上(手勢)你還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

  (1)、引入對“數與計算”知識的整理。

  生:在圖的左面有7個小朋友在打雪仗,5個小朋友在堆雪人。(板書:7個、5個)

  師:你數出了打雪仗和堆雪人的各有幾個小朋友,誰還能數一數雪山樂園中其他事物都有多少?

  生:右邊還有2個小朋友在看冰雕。

  生:遠處有1座小房子。

  生:天山有4只小鳥。

  師:你們數得很對,能把你數出的這些數字在本子上寫一寫嗎?

  生:指明1—2名學生在田字格中板演,其他學生獨立書寫。

  (老師在巡視過程中糾正數字的書寫格式,并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如有較多學生書寫錯誤,需要全班交流個別數字在田字格中的格式。)

  師:剛才×××第一個寫完坐好了(板書:第一),那么你知道這些比賽滑雪的小朋友誰是第一名?(指名生指出)

  師:你能接著往后數嗎?(生邊指邊數)你是按什么順序數得?(從前往后)

  師:請小朋友按照從前往后的順序數一數你排在第幾位?

  生:從前往后數我排在第一位

  從前往后數我排在第五位

  師:還可以按照什么順序來數?(從后往前、從左往右、從右往左)

  師:我們數數的時候一般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那么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也會用道不同的方法。(指向——7個、5個)誰能根據這兩條數學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生:打雪仗和堆雪人的一共有多少人?[7+5=12(個)] [板書:7+5=12(個)] 師:你能在計數器上撥出“12”這個數字?

  生:邊說邊撥——現在各位上撥2個算珠表示2個一,再在十位上撥1個算珠表示一個十,合起來是12。

  師:你們為什么要用加法解決剛才的問題?

  生:求一共有多少人,要把打雪仗和堆雪人的人數合起來,所以用加法。

  師:你說得很正確,那么什么時候列減法算式解決數學問題呢?

  生:從一些東西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個部分是多少的時候用減法計算。

  師:你能根據雪山樂園提供的信息中提出一個減法問題嗎?

  生:原來樹上有13只小鳥,飛走了4只,樹上還剩幾只?

  [13-4=9(只)] [板書:13-4=9(只)] 師:在生活當中遇到不同的問題要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2)、引入對“分類與比較”知識的整理。

  生:在圖的右面有6棵松樹。

  師:除了松樹雪山樂園里還有什么樹?(房子的左邊有冬青樹、還有梧桐樹)[板貼三種不同樹木的圖標] 按照不同的名稱我們把雪山樂園中的大樹分成了三種,數一數這些大樹的數量你發現了什么?

  生:梧桐樹比松樹多。

  松樹和冬青樹同樣多。(在板貼的圖標中板書比較多少)

  師:你還有別的分法嗎?(還可以按顏色分)

  (3)、引入對“圖形和位置”知識的整理。

  生:我發現中間那個小雪人的頭和身子的形狀都是球形的。

  師:你觀察得很仔細,還后那些物體的形狀是球形的?

  生:右邊小雪人是3個球形的雪球堆成的。

  有的小朋友帽子頂的小球兒是球形的.。

  師:你還能找到別的形狀的物體嗎?

  生:左下角有個小桶是圓柱形的。

  右邊兩個雪人下面的底座是長方體的。

  最左邊雪人的底座是正方體的。

  (老師隨著學生所說板貼4種形狀的圖標)

  (4)、引入對“統計”知識的整理。

  生:在圖的右邊看到的冰雕有4只小兔子的、3只小猴子的、1只梅花鹿和2只小松鼠的。

  師:你說得很完整,我們可以借助統計圖和統計表把剛才數的結果記下來。

  (板貼出示統計圖和統計表,學生數老師來操作完成)

  師:除了這些你們還想統計哪些事物的數量?

  生:有幾只小鳥。

  有幾棵大樹。

  師:我們這樣在統計圖和統計表里整理數據,你認為有什么好處嗎?

  生:可以把數過的記下來,不容易忘。

  看看統計圖里涂顏色的格子的高矮就可以看出誰多誰少。

  師:而且我們還可以根據這些數據提出和解決很多問題。

  教師總結:剛才我們小朋友根據雪山樂園里的信息解決了很多問題,(老師指向板書)它們都是我們本學期學過的“20以內數的認識與計算”(板貼)、“分類與比較”(板貼)、“圖形與位置”(板貼)、“統計”(板貼)中的知識。下面我們輕松一下。

  三、聯系生活,小組互助,解決問題,鞏固知識。

  師:每個小組派代表選擇不同小標志數(按題目難易程度分為:1枚小標志、2枚小標志、3枚小標志)的題目,答對獲得相應數量的小標志,答錯就扣除相應數量的小標志。還沒有趕上來的小組加油了!

  (出示電腦課件)

  生:小組派代表選擇題目并說出解決問題是用到了本學期學到的哪些知識。

  四、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復習鞏固你都有哪些收獲?

  生:以前有些知識已經記不太清了,通過這節課,我對這些知識及得更清楚了。

  生:我有不會的問題請小組里的小朋友幫助我,我們可以在小組里互相學習。

  師:你們談得都很好,老師希望本學期學的這些數學知識能幫助你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篇11

  一、教學內容:

  (一)數與代數

  1、海底世界-- 數數

  2、快樂的校園 --10以內數的認識

  (1)1-10各數的認識

  (2)0的認識

  3、走進花果山--10以內數的加減法

  (1)10以內數的加法

  (2)10以內數的減法

  (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

  (4)探索規律

  4、海鷗回來了--11-20各數的認識

  (1)11-20各數的認識 2、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5、小小運動會 --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1)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

  (2)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

  (二)空間與圖形

  1、誰的手兒巧--認識圖形 長方體、正方體、柱和球的認識

  2、有趣的游戲 --圖形與位置

  (1)左右、前后、上下方位的認識

  (2)從不同方位觀察物體的形狀

  (三)統計與概率

  1、媽媽的.小幫手 --分類與比較

  (1)按指定標準和自選標準分類

  (2)比較多少、大小、輕重、高矮、長短 遠近、寬窄、粗細、厚薄

  2、我又換牙了--統計

  (1)簡單的數據整理

  (2)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的初步認識

  (四)實踐與綜合應用

  1、實踐活動 找找周圍的數

  2、教學廣場 找規律

  3、數學廣場 簡單組合問題

  4、實踐活動 大蒜有幾瓣

  5、雪山樂園 --總復習

  二、教學目標:

  1、 數與代數

  (1)、在具體的情境中能熟練地認讀、寫、20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位置與順序;認識“〈 ”、“=”、“ 〉”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能認識個位和十位,識別十位和個位上數字的意義;

  (2)、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初步的估算。

  2、空間與圖形

  (1)、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

  (2)、辨認從正面、側 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統計與概率

  (1)、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

  (2)、通過簡單的統計活動,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并從中知道簡單統計的結果,初步了解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的方法。

  4、實踐與綜合應用

  (1)、加深對20以內的數有關知識的理解

  (2)、加深對分類與比較及統計方面知識的理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0以內數的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

  難點:統計

  四、課時安排:

  海底世界

  --數數…………………………………………1課時

  (一)快樂的校園

  --10以內數的認識………………………8課時

  (二)媽媽的小幫手

  --分類與比較…………………………… 3課時

  實踐活動

  --找找周圍的數………………………… 1課時

  (三)走進花果山

  --10以內數的加減法……………………14課時

  數學廣場………………………………… 1課時

  (四)誰的手兒巧

  --認識圖形………………………………2課時

  (五)海鷗回來了

  --11-20各數的認識………………………3課時

  (六)有趣的游戲

  --圖形與位置………………………………3課時

  (七)小小運動會

  --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16課時

  數學場……………………………………… 1課時

  (八)我又換牙了

  --統計……………………………………… 2課時

  實踐活動

  --大蒜有幾瓣…………………………………1課時

  (九)雪山樂園

  --總復習…………………………………5課時

  五、具體教學措施:

  1、 在教學中,注意選取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生動有趣的素材,構成“情境串”,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形成“問題串”,讓學生經歷“做數學”的過程。

  2、 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和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

  4、注重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啟發學生從興趣習慣、合作交流、知識技能、問題意識、發揮潛能等多方面的自我評價與反饋中,逐步培養學生建立自信、認識自我的能力。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一年級數學教案上冊教學計劃02-22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06-15

數學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2-02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06-15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06-13

數學上冊教學計劃03-26

上冊數學教學計劃03-22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06-29

一年級數學上冊的教學計劃04-01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