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一、 課程性質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性課程。
1、生活性
本課程遵循兒童的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兒童的生活的主題活動和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開放性
本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課程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所有對兒童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課堂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區以及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連接中單性的延展;評價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
3、活動性
本課程的呈現形式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
、游戲和其它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是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的。活動是教和學的共同的中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的只講教材,兒童更多地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
二、教學理念
1、道德存于兒童生活之中
道德寓于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與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感悟,只有源于兒童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認識和道德體驗。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
2、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會做人是課程的核心
低年級的課程應該是通過由淺入深 的道德的、科學的 、生活的啟蒙教育。為兒童形成良好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生存能力打好基礎。
3、珍視兒童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
三、總目標和分目標
總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分目標:
情感與態度: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長、愛祖國。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自信、誠實、求上進。
行為與習慣: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樂于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知識與技能:掌握自己的生活需要的基本生活知識和勞動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會、常識。了解有關祖國的初步知識。
過程與方法:體驗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過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
四、教學內容重難點:
本冊教材共分為五個單元,逐個單元分別是:今天吃什么……、我得手兒巧……、我有許多好朋友……、快樂的小問號……、我愛美麗的生命。在這五個單元中又將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組,這這其中包括:蘿卜白菜我都愛、我設計的午餐、小心,病從口入、我有兩件寶、做個小玩藝兒、打扮我的小天地、誰的朋友多、你真行、我們一起成長、你留心了嗎、我的問題卡片、到哪找答案、讓我走進你、美麗的生命、我能做什么。
五、教學難點:
1.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夠養成搜集所需要的資料的好習慣。
2.對學生進行美育,引導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美。
3.指導學生通過對各種事情的觀察、比較,知道什么是對的好
4.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觀察能力、比較能力、歸類的能力。
【新課標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計劃01-21
人教版《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計劃05-29
新課標小學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計劃12-29
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03-31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08-01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計劃01-11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計劃07-06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的教學計劃07-07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