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方案
篇一:五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資源有限、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
二、目標任務
1 、學生獲得環保的基本知識和觀點,懂得最基本的環境理論。
2 、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環保的內在動機。
3、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樣以實際行動保護環境,形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三、主要內容
1 、環保理論:我們共同的家園;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人與社會;個人與他人。 2 、環保常識:世界環境日;世界環保紀念日;中國環境標志;中國綠色食品標志;綠色食品。
3 、環保現狀:我們生活的周圍存在著哪些污染;我們生活的周圍空氣污染有哪些;空氣質量預報;大氣污染對人體的影響及如何減少;白色污染有哪些及如何減少;固體廢物污染有哪些及如何減少噪音;節約可利用資源的做法有哪些
4、環保行動:保護環境,美化家庭;保護環境,美化社會;保護環境,美化家園。
四、基本途徑
環境教育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教育,應當多渠道、全方位進行。
(一)學科教學有機滲透
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環保內容,老師應充分重視,對各門學科,特別是重點學科(自然常識、社會、語文、音樂)的課本內容進行分析、歸類,選出有關環境保護的篇目,適當地進行補充和擴展,使這些課文的教學與環境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樹立環境意識,達到滲透目的。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寓環境教育于孩子們的實踐活動之中,讓他們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環境教育,這樣既豐富了環境教育內容,又達到了提高孩子們各種參與能力的目的。一是結合課程,有意識地滲透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愛護潔凈環保教育;二是結合鄉土教材,專門開設環保課;三是利用周二班會和周三下午興趣小組進行環保小隊活動。
(三)營造班級的環境教育氛圍
良好的生存環境給人以美好性格的塑造和心靈的陶冶,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現代人應有的素質。因此,每一位老師應注意在自己的班里創設優美環境,誘發孩子們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班級是地球大環境中與我們關系最密切的小環境。要愛護地球就要從我們身邊做起,讓我們的教室、校園美麗起來。
篇二:
一、指導思想
環境教育這門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去探索自然界的奧秘、探索實際問題、參與實際生活。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把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回到生動的社會生活中去,
五年級學生在以往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已經初步掌握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可嘗試自己獨立面對社會與自然,去關注、調查、探究、思考、總結,做出自己的判斷。
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內容以“環境教育”為主題,引導學生更加熟悉自己的生活,了解自己周圍的環境,提高學生的整體的素質。
二、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知識,但不系統、不全面。對所開設的課程有一些了解,但不夠深入。五年級學生學習習慣良好,能夠從各方面對本科知識進行補充和充實,但個別學生因家庭環境的影響,對此認識不深,不愿開動腦筋,學習興趣不濃。
三、教學目標
1 、學生獲得環保的基本知識和觀點,懂得最基本的環境理論。 2 、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環保的內在動機。
3 、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樣以實際行動保護環境,形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四、重點、難點
1、注重實踐的過程,實事求是地反映生活。
2、走向社會,開展活動的方式方法。
3、組織有關的活動素材。
五、教學措施
1、改變常規教學模式,變課堂為學堂讓學生動腦想想,動口講講,動手做做,動腳走走,自主學習,嘗試錯誤,教師只在必要時,給予指導、幫助,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2、認真備課,精心準備,課堂上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置疑問難,學習新知。
3、充分發揮學習伙伴的作用,讓學生互助學習,團結合作,共同解決學習上的困難。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將課堂延伸到課外,爭取學生家長的支持,帶領學生親自實踐,體驗勞動的樂趣。
1—2.《楓葉紅了》和《大雁南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語言描述所觀察事物的形態特征;能用簡單的測量工具(如尺、氣溫計等)對物體進行定量觀察,采集數據,并作簡單記錄;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并與他人交換意見。
2、尊重證據;愿意合作與交流;能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并能用一定的方式贊美自然美。
3、認識季節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教學要點分析:
這兩課的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觀察秋天校園里的動植物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及季節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進行一些細致觀察并做好觀察記錄,了解當地主要有哪些動植物,這些動植物在春天里的主要變化,越具體越好。提示它們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去觀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在課前準備中,提示學生搜集相關的圖片及文字資料,廣泛了解動植物在秋天里的變化和活動情況。
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秋天景色的幻燈片:秋天降霜時節,由于天氣變冷,晝夜溫差增大,葉片中的葉綠素,逐漸消失了,而葉子的胡蘿卜素、葉青素等顯露出來葉子由綠慢慢變成黃色、橘黃色、橙色、猩紅色,最后變成深紅色,就像現在的樣子。導入新課。
(二)自主探究,觀察發現
活動一:交流課前“找秋天”的收獲
師:同學們,老師課前已經讓大家實地觀察,查閱資料,進行“找秋天”活動,相信你們的收獲一定很多,咱們先來交流交流吧!
(學生在小組內展示、交流,如:樹葉變黃了,大雁飛到遙遠的南方教師也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
【設計意圖】本環節重在讓學生匯報課前觀察到的現象,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把自己在實際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如實表述出來。尊重學生的觀察所得,讓其通過匯報交流,切實感受周圍的動植物因季節的變換而產生了許多變化。
篇三:重慶版五年級上冊環境教育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了解了一些環保常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良好,有一定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知識,但不系統、不全面。學生個體間也存在著一些差異,個別學生不愿動手,學習興趣不濃,極少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環保實踐,提高學生的綠色環保意識。讓學生學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持久地采取適當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培養小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地球家園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保理念等是我們所要努力的方向。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感知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樹立環保意識,轉變浪費資源、破環環境的生活方式。
2.學生獲得環保的基本知識和觀點,懂得最基本的環境理論。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環保的內在動機。
4.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樣以實際行動保護環境,形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結合學校校本課程,有意識地滲透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環保教育;
2.結合實踐活動進行環保小分隊活動,交流、評估、布置與輔導,同時提供榜樣,樹立典型,評比“環保小衛士”。
四、教學措施
環境教育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教育,應當多渠道、全方位進行。
1.注重知識滲透,寓環境教育于課堂教學之中。首先要上好環境教育課
要把這項教育開展得扎實深入,必須把環境教育課程作為基本載體,以便使環境教育比較系統地開展。教學中要根據本年級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規律以及掌握環保知識的現狀入手,根據環境教育的目標、理念和環境教育內容,選擇適合本年級的環境教育內容,根據學期初制定好的環境教育課教學計劃,備好環境教育課教案,上好每一節環境教育課。
再次注意學科教學有機滲透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環保內容,教學中我們要充分重視,對各門學科,特別是重點學科的課本內容進行分析、歸類,選出有關環境保護的篇目,適當地進行補充和擴展,使這些課文的教學與環境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樹立環境意識,達到滲透目的。
2.開展活動,豐富學生生活,重視環保實踐教育。
寓環境教育于學生的實踐活動之中,讓他們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環境教育,這樣既豐富了環境教育內容,又達到了提高孩子們各種參與能力的目的。
3.營造校園的環境教育氛圍,普及環保知識,提高環保意識。 良好的生存環境給人以美好性格的塑造和心靈的陶冶,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現代人應有的素質。因此,平日里要注意在自己的班里、校園里創設優美環境,誘發孩子們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校園是地球大環境中與我們關系最密切的小環境。要愛護地球就要從我們身邊做起,讓我們的教室、校園美麗起來。我們應采取多項措施引導孩子美化、凈化學校環境。
五、教學進度
第一課:地球的外衣——大氣
第二課:地球的保護傘——臭氧層
第三課:溫室效應
第四課:地球變暖與人類未來
第五課:酸雨
第六課:活動課:認識酸雨的小實驗
第七課:汽車尾氣與空氣污染
第八課:居室環境問題
第九課:吸煙與環境影響
第十課:看不見的污染——電磁輻射 第十一課:讓我們呼吸清潔的空氣 第十二課:讓重慶的天更藍
【五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方案】相關文章:
環境教育教學計劃方案03-19
環境教育教學計劃方案(精選5篇)01-19
環境教育教學計劃03-26
環境教育教學計劃07-05
五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書06-11
小學環境教育教學計劃12-10
學校環境教育教學計劃12-10
班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03-27
學校環境教育教學計劃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