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一年級品德的教學計劃

時間:2021-03-28 11:31:05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一年級品德的教學計劃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品德的教學計劃,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一年級品德的教學計劃

  篇一:一年級品德的教學計劃

  一、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以積極、穩步、有效地實施深化新課程改革為主線,以教學為中心,務實創新,落實規范,提高效率,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為打造“以德立校,明德立人”的辦學宗旨而努力。

  二、學生現狀分析

  本班現有學生33人,學生分別來自周圍九個村莊。一年級的小學生,整體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部分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于表面化,為了做給別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理人際關系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思想不斷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三、教材分析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開放性;(3)活動性。教材力求體現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現實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活動性原則。根據《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要求和本套《品德與生活》教材的編寫指導思想,教材將以主題單元形式展開,并重點突出以下特征:

  1. 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實現學科內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從傳統德育的規范體系或德育目標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著眼于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2. 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

  教材試圖“以適應兒童現實生活為起點,幫助兒童實現高質量的幸福生活”作為一以貫之的編寫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展兒童判斷、選擇、適應、超越的能力,以爭取個人幸福、社會有用性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導意識,發展兒童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一方面通過現實情景的捕捉和再創造,讓兒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過引入兒童生活中的典型問題,鼓勵兒童自己在探尋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參與生活、創造生活,展示兒童多樣化的個性和豐富的智慧,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3. 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征的過程導向設計

  為切實地引導活動型教學的開展,教材設計將改變傳統教材編寫中以教師的“教”組織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消解以“預成的學習結果”為核心的教材組織模式下課文加練習的刻板結構,將活動型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因此,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里呈未分化狀態的整體學習狀態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自然統整。

  篇二:一年級品德的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共有學生39人,其中女生11人,男生28人。入學不久,我發現學生活動力特別強,活潑好動,特別是男孩子,又跑又叫的,注意力難以集中。他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習慣還處于自由散漫型狀態。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希望通過本冊教學,努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二、教材分析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根據《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要求和本套《品德與生活》教材的編寫指導思想,教材將以主題單元形式展開,并重點突出以下特征:

  1.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實現學科內容的整合

  2. 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

  3. 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征的過程導向設計

  4. 讓教師和學生走進教材,保持教材的彈性和廣泛適用性

  三、教學總目標

  1.使學生知道自己是小學生了,喜歡上學;初步熟悉學校的環境,學習利用學校中的設施解決自己的問題;遵守學校生活常規;知道要講禮貌,守秩序。

  2.了解學校的環境、設施及其作用,知道校園環境中一些標志性的建筑,了解學校的美,能夠主動愛護學校的花草樹木,能愛護學校以及城市周圍的優美環境。初步培養學生環境素養。

  3.形成初步的時間概念;按時上學,不遲到;放學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時回家;上學和放學途中注意安全;學習自己照顧自己。

  4.讓學生主動把自己介紹給同學和老師,相互認識好朋友,然后分別從不同的方面來讓學生體驗與同學在一起玩耍、學習、活動的快樂以及感受老師的關心和朋友般的情誼,從而讓學生體驗到學校生活無處不充滿快樂與愛,激發他們喜愛學校生活的情感。

  5.使學生學會自己穿衣、系鞋帶、整理書包等自理勞動,學著幫助家人做擇菜、洗菜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學會關愛家人,能夠以優異成績、良好表現等形式向爸爸媽媽表達自己的愛意,嘗試自己制作心意卡向家人表達心意。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和切身體驗,引導學生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促進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智力品質的提高。

  6.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并初步培養探究自然的興趣和愛護自然的情感。

  四、教學建議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要善于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范的價值觀。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4.充實教學內容。 教科書是一種“活性因子”,它應激活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與語文等學科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系,要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教學內容可以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包括社會生活中對兒童發展有意義的題材,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聯系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5.拓展教學空間。 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教學空間不局限于學校和課堂,應創設條件盡可能向社會延伸。為此,鼓勵教師積極地開發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種課程資源,以滿足學生不同學習方式的需要。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逐步提高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6.加強道德行為的教育。 品德課進行改革其初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改進和加強品德教育,要增強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課標也以“培養品德良好的兒童”和“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目標。《品德與生活》課的品德教育不是有關道德的知識或道德方面的觀念,而是要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為,引導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

  7.提倡生活化的評價。 《品德與生活》課標明確提出了“人性化、生活化的評價”。評價應是人與人互動交流的過程,可以成為教師、學生甚至家長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評價本身也應具有教育意義,發揮教育功能,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是評價的一部分,利用評價對學生的成就進行鼓勵,對不足提出改進的建議,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

【一年級品德的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05-08

人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04-06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05-08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計劃05-04

思想品德教學計劃05-14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05-09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教學計劃05-04

初二思想品德教學計劃04-26

一年級品德與社會說課稿11-14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總結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