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高一技術教學計劃

時間:2024-12-06 09:19:27 金怡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高一通用技術教學計劃(精選9篇)

  通用技術(簡稱GT)在高中課程當中是指信息技術之外的,較為寬泛的、體現基礎性和通用性并與專業技術相區別的技術,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高一通用技術教學計劃,歡迎閱讀參考。

高一通用技術教學計劃(精選9篇)

  高一技術教學計劃 1

  (一)教材內容分析

  “技術的價值”是蘇教版通用技術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進技術世界》的第一節內容,其中包括技術與人、技術與社會、技術與自然。

  技術與人體現技術具有保護人、解放人和發展人的價值。

  技術與社會體現技術促進社會發展、豐富社會文化內涵和改變社會生活方式的價值。 技術與自然體現技術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護自然的價值。

  教學重點:技術的產生和發展。

  教學難點:技術與人、技術與社會和技術與自然的關系。

  (二)教學對象分析

  由于學生剛剛接觸通用技術課程,雖然他們對技術有一些感性認識,但對其內涵并不是很清楚。由于大部分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再加上所學到的知識都是理論性的,所以學生很難把理論知識與技術產品有機地聯系起來。特別是學生對技術與社會、技術與自然的相互作用比較陌生,難于理解。因此教師要當好學生走進技術世界的領路人。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理解技術的`產生與人類需求之間的關系。

  ⑵理解技術對個人生活、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影響,能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案例分析和探究討論的過程,理解技術的含義和技術的價值。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技術價值的學習,使學生體會到身邊處處有技術,理解技術對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有巨大的作用,讓學生從內心深處產生了解技術、需要技術和掌握技術的迫切需求。

  (四)教學策略和方法

  策略:選擇貼近生活、便于理解和鮮活有趣的案例。通過教師引導和學生參與討論的雙邊活動,使學生知道技術的發展過程,感受技術的價值所在。

  方法:采用師生互動探究式的教學方法。

  (五)教學準備

  直觀圖片、詳實文字資料、視頻資料和多媒體

  (六)課時分配:2課時

  高一技術教學計劃 2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開設的課程是通用技術課程的必修模塊“技術與設計1”,使用的是江蘇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技術與設計1”是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習的導入模塊,使學生理解技術及其性質,經歷一般的技術設計過程,并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勞動與技術學習的基礎上,形成結構較為完整的技術素養。具體內容有技術及其性質、設計過程、設計的交流、設計的評價。

  二、教學目標

  通過本模塊的學習,學生將:

  1、加深對技術的理解,增強使用技術的自信心和責任心;

  2、了解設計的基本知識,熟悉設計的一般過程,初步掌握設計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通過設計的交流和評價,培養合作精神,提高審美情趣,學會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三、實施措施

  1、在開學初將各班學生分為2-4人的技術小組,便于開展技術活動,每個小組的組長每周填寫《技術課過程考核小組量化表》,便于更好地完成學分認定過程中的`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

  2、緊扣通用技術課程的基本目標“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設計、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避免教學過于專業化,防止陷入某項技能、技藝的教學。

  3、教學中要體現新理念,不僅要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學習,還要注重學生對技術思想和方法的領悟與應用,注重學生對技術的人文因素的感悟與理解,注重學生在技術學習中的探究、試驗和創造,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共通能力的發展。

  4、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聯系學生實際,從學生生活出發,收集與技術有關的各種圖片、文字資料,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喜歡上技術課,使學生對“技術與設計1”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

  5、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在教學中要多跟其他學科的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有關物理、歷史、化學、藝術等學科的知識。

  四、課時計劃

  每周1學時,每學期20課時,共計40課時。

  高一技術教學計劃 3

  一、基本情況

  本學期本人擔任301至305共5個教學班15節信息技術課教學任務,本學期教材包括信息與信息技術、信息來源與獲取、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管理、信息的表達與交流、網頁的設計與制作、信息技術與社會共七章。其中第一章是概述性的,為后續各章節的學習做一些準備,其且各章是沿著培養信息素養的`主線(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制作、管理的評價)有側重地展開的。

  二、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1、樹立學生學習信息技術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加強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

  3、根據新課標精神,加強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4、教學中培養學生遵守相關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三、 教學措施

  1、強調基礎知識,重視教學方法,教學技能

  2、注重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4、課堂中注重講練結合,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

  5、加強學生上機實踐操作管理和引導教育措施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為,嚴肅處理學生違法違紀行為,組織優勢生輔導后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分層管理、分層教學。

  四、輔導形式、時間 形式:

  1、理論輔導:教師講解為主,可在教室和多媒體教室中進行

  2、上機輔導:教師上機指導為輔,學生上機練習為主,優勢生幫后進生為補進行。

  高一技術教學計劃 4

  一、指導思想

  為了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決定》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推進教育創新,建構具有中國特色、充滿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課程體系,為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奠定基礎。我們學校正積極推進信息技術教育,促進中學課程、教材、教學的改革,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人才。為此特制定高一年級信息技術組本年度教學計劃。

  二、德育滲透

  計算機學科是一門全新學科,又是一門系統學科,學生層次千差萬別,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是十分必要的,信息技術教育和德育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注重人文培養對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很有幫助。如: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課堂效果,保證微機室內外的清潔衛生,能有效保護機房中的設備使用壽命,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知識,創作有人文精神的作品,使學生在創作中提高人文素養。

  三、課程安排

  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快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建設的指導意見(草案)》,信息技術課程安排高一、高二兩個學年使用。高一為必修,高二為選修,我們從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安排高一學習內容為:1、計算機的.基礎知識:

  1、Windows 98操作系統;

  2、Word 20xx文字處理;

  3、PowerPoint 20xx .

  課程課時

  計算機的基礎知識3課時

  第一章信息及信息處理2課時

  Windows 98操作系統; 6課時

  Word 20xx文字處理; 5課時

  PowerPoint 20xx多媒體的制作5課時

  其余時間復習、鞏固、考試

  如果我們的條件今年達不到這些內容的話,我們就在上完計算機基礎知識及信息和信息處理后上五筆打字等其它內容,讓學生學一些東西。如有條件12月中旬舉辦一次電腦作品競賽及優秀作品展示活動。

  積極培養計算機尖子學生,為參加20xx全省中小學計算機作品競賽作好必要的準備工作。

  四、研究性課題

  1、加強信息課堂中的人文教育,培養同學們的信息素養。

  2、信息技術學習與課程整合

  五、加強教學經驗交流

  積極進行教學新模式的探索,吸取他人之所長;努力不斷提高自身理論與操作水平,拓寬自身的認識領域;積極積累、豐富知識;認真、高效的完成學校布置的各種工作。

  高一技術教學計劃 5

  一、指導思想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實驗)》(下簡稱《課程標準》)的頒布標志著我國課程改革步入了實質性階段,基礎教育改革進入了新的時期。課程標準無論是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設計思路,還是課程目標均為建國以來的首創。通用技術課程標準的內容以提高學生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為基本目標,堅持基礎性、通用性、選擇性與時代性的高度統一,注重國際經驗與我國國情相結合,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相結合、教育傳統與未來發展需要相結合,努力建設立足我國國情、體現未來走向、具有中國特色、富于開拓創新的普通高中技術課程的新構架。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開設的課程是通用技術課程的必修模塊《技術與設計1》(必修1),使用的是江蘇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技術與設計1》是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習的導入模塊,皆在使學生理解技術及其性質,經歷一般的技術設計過程,并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勞動與技術學習的基礎上,形成結構較為完整的技術素養。具體內容有技術及其性質、設計的基礎、怎樣進行設計、設計的實現——制作、設計的交流與評價。

  三、教學目標

  通過本模塊的學習,學生將:

  1、加深對技術的理解,增強使用技術的自信心和責任心;

  2、了解設計的基本知識,熟悉設計的一般過程,初步掌握設計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通過設計的交流和評價,培養合作精神,提高審美情趣,學會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四、實施措施

  1、在開學初將高11班金額高12班學生分為6-8人的技術小組,便于開展技術活動,每個小組的組長每周填寫《技術課過程考核小組量化表》,便于更好地完成學分認定過程中的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

  2、緊扣通用技術課程的基本目標“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設計、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避免教學過于專業化,防止陷入某項技能、技藝的教學。

  3、教學中要體現新理念,不僅要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學習,還要注重學生對技術思想和方法的領悟與應用,注重學生對技術的人文因素的感悟與理解,注重學生在技術學習中的探究、試驗和創造,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共通能力的發展。

  4、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聯系學生實際,從學生生活出發,收集與技術有關的各種圖片、文字資料,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喜歡上技術課,使學生對“技術與設計1”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

  5、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在教學中要多跟其他學科的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有關物理、歷史、化學、藝術等學科的知識。

  五、教學理念

  1、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著力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

  2、注重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3、立足科學、技術、社會的視野,加強人文素養的教育。

  4、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努力反映先進技術和先進文化。

  5、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倡導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六、實施過程

  根據國家普通高中學校課程方案設置指導意見,本(技術與設計1必修)應該安排38學時,但我校只在高一一學年開設《技術與設計》(必修1)高二和《技術與設計》(必修2),每周一課時,這樣我們只能壓縮課時,特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高一年級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1必修)模塊課時分配計劃。

  高一技術教學計劃 6

  教學目的要求:

  通過學習要求學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掌握信息的一般特征和信息技術的悠久歷史,發展趨勢,合理使用。為本學期的學習做好必要的準備。掌握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重點探索因特網這個豐富的信息源。理解利用計算機加工信息的三種基本形態。掌握人性化信息加工的兩類重要應用——文本信息加工和表格信息加工。

  學生情況分析

  認知前提分析

  優勢

  現在學生家庭中擁有電腦的數量較多,平時接觸電腦的機會也比較,而且,電腦學習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時間,部分學生比較感興趣。

  由于學校電腦設備想較其它縣市學校落后,對學生積極性造成一定負面影響,致使有些學生厭惡上機實踐操作,從而影響部分學生積極性。

  情感前提分析

  優勢

  計算機是比較特殊的學科,操作性較強,大部分學生對此相當感興趣,學習較積極,比較熱情,討論和學習的氣氛比較不錯。

  不足

  學生對電腦的興趣局限于游戲娛樂和上網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對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識不感興趣,只對娛樂功能感興趣。

  改進措施

  教學措施

  1) 強調基礎知識,重視教學方法,教學技能。

  2) 注重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4) 課堂中注重講練結合,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

  5) 加強學生上機實踐操作管理和引導。

  教育措施

  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為,嚴肅處理學生違法違紀行為,組織優勢生輔導后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分層管理、分層教學。

  時間安排

  周次、教學內容

  第1周、信息及其特征

  第2周、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

  第3周、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

  第4周、因特網的搜索引擎

  第5周、因特網的搜索技巧

  第6周、放假

  第7周、文件的下載——文件及其類型

  第8周、文件的'下載——多路徑文件

  第9周、文件的下載——下載速率

  第10周、網絡數據庫的信息檢索

  第11周、其中考試

  第12周、信息加工概述

  第13周、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第14周、信息的編程加工

  第15周、文字及其處理技術

  第16周、字處理軟件

  第17周、文本信息的結構化和形象化

  第18周、熟悉Excel軟件

  第19周、表格數據的處理

  第20周、表格數據的圖形化

  第21周、表格數據加工的多元化

  第22周、期末

  高一技術教學計劃 7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本學期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計劃針對全體學生,通過上學年的學習,學生對辦公軟件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周只有一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過后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后練習鞏固的機會較少,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信息技術課并不像語文、數學那么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并不是學習,而是打游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三、 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是選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基礎》(必修),本學期的任務是繼續上完教材下半部分內容。 四、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2、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獲取和處理文字、圖象、聲音、視頻的技能。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3、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4、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5、能夠做一個多媒體作品出來

  五、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高一技術教學計劃 8

  一、基本情況

  1)課程名稱:《技術與設計2》

  2)教材使用情況:人教版

  3)任課班級:高一年級12個班

  4)本學期周課時:2

  5)計劃教學時數:44

  二、教學目標及任務:

  1)課程教學主要目的要求:

  前半學期通過對本模塊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在進一步鞏固和掌握技術設計過程的基礎上,提升對技術設計的思想和方法的理解與應用能力,使他們具備利用,評價技術的方法和策略,同時順利通過此次學業水平測試,不給高二教學任務留尾巴。

  按照課時的安排,后期復習時間預計有9周含輔導課合計28課時.因此在平時的新課的教學中,盡可能并行使用云南省學業水平測試考試說明,做到講練同步,課后的問題,備課組討論的結論是考慮布置作業不太現實(各科目作業已經很多),盡量課堂處理為主,加強選擇題的`練習和強化,后期再快速地對選擇題進行二輪復習以及重點加強對主觀題的練習、提升.爭取讓絕大多數的學生在每一課的學習上都有更大的收獲.

  2)教學重點、難點:對技術的理解和運用

  三、教學內容及備考計劃安排:

  教材體系及教學進度計劃1-3周

  第一單元結構與設計6課時第一節1課時第二節1課時

  教學內容調整說明第三節2課時(結構設計與制作)第四節2課時

  4-5周

  第二單元流程與設計5課時第一節1課時第二節2課時第三節2課時

  6-7周

  第三單元系統與設計5課時第一節1課時第二節2課時第三節2課時

  8-10周

  第四單元控制與設計9課時第一節2課時第二節2課時第三節3課時第四節2課時

  11-12周

  會考前復習(內容:技術與設計1、2模塊)

  13---15周

  通用技術考點及跟蹤練習(模擬卷6套)

  16---17周

  專題復習通用技術會考復習資料【知識點+例題】

  18---19周

  云南省20xx年6月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通用技術真題云南省20xx年1月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通用技術真題云南省20xx年6月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通用技術真題云南省20xx年1月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通用技術真題

  高一技術教學計劃 9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以提高高一學業水平考試合格率率為奮斗目標,扎實開展新教材的課堂教學研究,提高自己的專業化水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結合實際,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二、教學對象與內容

  本人本學期繼續擔任高一年級2106、2109、2110、2120-2122共6個班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本學期教學內容為:高一年級《數據與計算(必修1)》第三、四章以及《信息系統與社會(必修2)》的新課教學。

  二、學生基本情況

  由于每一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周只有一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過后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后練習鞏固的機會較少,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并不是學習,而是打游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認識還有待提高,需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四、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是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書《信息系統與社會》(必修2),由信息系統的組成與功能、信息系統的集成、信息系統的設計與開發、信息系統的安全和信息社會的建設五個單元組成。本書的內容主要以項目學習的方式進行組織,給出明確的.“學習目標”,通過生動、有趣的“任務”引領“活動”,提供必要的“拓展練習”供同學們自我檢測,以“拓展知識”幫助同學們開闊眼界,同時用具體的測評要求和思維導圖引導同學們進行單元學習評價與總結。

  五、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本學期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學習信息系統的組成、功能、類型、安全等知識,探索如何合理地選擇、使用、設計、組建不同類型的信息系統,以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六、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七、教學進度計劃表

  周次

  內容

  一、必修1第三章 3.1《數據處理的一般過程》、3.2.1《數據采集》

  二、必修1第三章 3.2.2《數據整理》

  三、必修1 第三章3.3《數據分析與數據可視化》1

  四、必修1第三章 3.3《數據分析與數據可視化》2

  五、必修1 第四章4.1《認識人工智能》

  六、必修1 第四章4.2《利用智能工具解決問題》

  七、必修2 第一章《信息與信息技術》

  八、必修2第二章《信息系統的結構與配置》(超市系統、智慧小區系統、學生學業評價系統、圖書借閱系統、校園卡就餐系統、家用監控系統》

  九、必修2第三章《局域網與廣域網的組建、IP地址》《物聯網與信息系統》、《傳感器與信息獲取》

  十、必修2第四章《信息安全與社會責任》

【高一技術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高一通用技術教學計劃09-27

高一教學計劃10-27

高一教學計劃03-27

技術教學計劃01-03

技術教學計劃06-06

高一年級第一學期通用技術教學計劃09-30

高一歷史教學計劃09-20

高一美術教學計劃10-25

高一音樂教學計劃01-24

數學高一教學計劃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