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有效教學》讀書心得15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效教學》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1
近日在網上收集了關于《促成有效教學的五種關鍵行為》的一些學習資料。通過學習對促成有效教學的五種關鍵行為是清晰授課、多樣化教學、任務導向、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和確保學生的成功率這五種行為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著重談兩點:
一、清晰授課
在清晰授課方面,《促成有效教學的五種關鍵行為》一書中提出,清晰授課就是指教師向全班呈現內容時的清晰程度。告訴學生課時目標;為學習者提供先行組織者;在上課開始時,檢查與學習任務相關的先前學習內容;緩慢而明確地發出指令;知道學生的能力水平,適應學生的當前水平或略高于當前水平進行教學;用舉例、圖解和示范等方法來解釋和澄清;在每一節課的結束時進行回顧總結。有效教師應注重以下幾點:1)使要點易于理解,書中提出,要盡量使用簡單的句子作為課堂用語,講解重點知識時應注意規范用語,語言清晰,不能使用語義含糊、有歧義或不明確的句子。2)清晰地解釋概念,使學生能按邏輯的順序逐步理解。3)循序漸進是教學的基本原則。在教學中特別要注重由淺入深,從易到難,逐步引導學生理解每個知識點。
要做到清晰授課,我認為首先要清晰備課。書中提出,每堂課教授之前,教師必須理清自己的教學思路,在頭腦中形成整堂課的具體框架,甚至某些細節問題。其次,要做到清晰鞏固。課上和課后鞏固都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在這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明確任務,擺正方向,點明重點。清晰授課還包括清晰講評。每一次練習都要在讓學生做之前教師親自做一遍,了解其中難易題目的分布,對于一些容易錯的難題盡量多找相關知識點,不僅要詳細解釋本題,更要舉一反三,聯系其他,開闊學生的視野和思路,保證他們能夠牢記而且熟練運用。
二、多樣化教學
良好的開端,往往給學生帶來親切的感覺,留下難忘的'印象,富有藝術性的開端,可以使學生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識的情境,并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興趣和求知欲望,使學生樂學、愛學,因此有效教學要巧設開頭,先聲奪人,用最短的時間,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小學導入新課的方法要多樣化,教師可經常采用:
1、歌曲式導入,
2、提問式導入,
3、圖片、幻燈等電教手段導入,
4、懸念式導入,
5、復習式導入等等。
書中提到“豐富教學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提問題——你可以問許多不同類型的問題,如果把它們與課時節奏和序列結合起來,就可以產生出富有意義的多樣化教學。——因此教師需要掌握提問的藝術。”因此,提問是課堂教學的必要手段,是提升學生興趣的導向,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除了提問外,多媒體教學也是較好的多樣化教學手段。多樣化教學的目的是為了靈活、多樣的呈現教學內容,展示相關教學資料的聲音、圖像及影片。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很好的開展情境教學,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多樣化教學在課堂教學中還包括詞匯教學多樣化、聽力教學多樣化、語法教學多樣化和閱讀理解多樣化等等。
在教學工作中。我將不斷地理論聯系實際,爭取做一名有效教師。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2
幾年前,宋特剛剛調到我們建鄴區的時候,我在南湖三小有幸聽到了一節他的作文教學課。說實話,從我剛當語文老師開始我就特頭疼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每個單元的作文教學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只擺在我面前的刺猬球,我不知從何下口,宋特那節漫畫作文教學讓我耳目一新,原來作文教學也可以這樣生動有趣。
幾年后的今天,我又有幸拜讀了宋特的`這本《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學》一書,才知道什么是教師最需要掌握的問課品課藝術。宋特在書中認為教師要想從優質教學升至有效教學,反思是關鍵,教師必須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并有效實施反思性教學:在反思中感知學生的學,在反思中修正自己的教,在反思中不斷提升已有的教學水平,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從而讓學生更好的學。以前我課后反思不知道究竟反思什么,宋特在書中清楚的告訴我們,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總結、思考:1、預先設計的教學目標是怎樣得到有效落實的?2、是如何恰當地處理教學內容的?采取了什么教學手段是教學重點突出,難點突破的?4、哪個教學環節效率最高?為什么?5、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6、在靈活應變課堂方面有哪些成功經驗等等。
《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學》一書在教我們教師如何在現實教學中問課品課,是宋特經驗和智慧的結晶,值得我們青年教師一讀。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3
有效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每個從教者努力追求的目標,回想教學至今發現問題挺多的,比如,學生基礎好壞不一,參差不齊;英語學習背誦的東西較多,學生大多都不喜歡背誦;幾乎每班都有幾個學生甚至喪失了進一步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愿望……作為英語教師的我也感到很困惑:教師教得這么累,學生學得這么苦,為什么效果卻不盡人意呢?經過幾翻思考我從中得出,我們在教學中很多是無效的或低效的教學行為。為此,我開始有意識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去實現有效的教學效果,并十分關注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興趣的培養。
現在的教學要求我們,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尊重學生,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而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努力提高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負擔。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我有以下幾點淺見:
一.課前準備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正如有些老師所說的那樣,有效課堂是要建立在有效備課的基礎上的。學校給我們教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和提升自己的平臺,就是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是集眾人之長,加強集體備課可以提高教學效益,實現資源共享,顯著提高教學效果。所以每次集體備課之前我都認真準備,不僅備課本,也備學生,把每節課的教學目標都明確,把難懂難講的問題和學生有可能想到的問題都記錄下來,在集體備課時拿出來向同事請教,跟同事討論,俗話說的好: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在這里可以有不同的觀點的論辯,在論辯中我們有智慧的火花的碰撞,也能讓自身不斷進步。所以每節課的上課內容我們都是把眾多老師的意見和觀點糅合后,作進一步的知識整合,把內容精益求精,最終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通過集體備課,我們對學生傳授的知識點更多也更深刻了。
二、課堂教學是有效教學的根本。
要提高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最重要的環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體現在學生學習的有效和教師教學的有效。這兩方面如果有一方失衡,那教和學就談不上有效了。記得初登講臺時,我如履薄冰,怕自己教不好,所以課下花很多時間備課,去粗取精,將最精華的部分傳授給學生。但是剃頭擔子一頭熱是沒有用的。因為學生由于種種原因成績上不來,以至于在月考中成績不理想。此刻我認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行為,發現主要原因在學生。因為有些學生方法不對,不注重預習,復習,短短的45分鐘課堂聽講就更是敷衍了。所以我經常告誡學生,一定要重視每一節課,每節課雖然只有短短的45分鐘,但這也許是老師花了四個小時甚至更多時間準備的,都是精華,如果你們漏掉了哪怕一分鐘,課下也許要花上一個小時才能補償。經過我們長期的溝通和調整,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有了很大轉變,對課堂重視了,開小差的沒有了,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習效率也提高了,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所以我覺得要想提高課堂效率,發揮師生雙方的積極主動性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以盡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
三.課后練習是有效教學的保證。
有效的教學,不僅在于成功的講解,而且更取決于科學、高效率的練習。好的練習能主動地把學生學習的疑難問題、困惑之處誘發出來,及時予以糾正。所以在教學工作中我布置練習遵循兩個原則:一是盡量少而且精;二是能當堂完成的,決不留到課下去做。記得剛參加工作時,我每個周末都會布置一些整理作業讓學生帶回家做,因為我總希望學生能夠每天拿筆寫寫作業,回憶一下所學的內容,沒想到好心辦壞事。學生不僅不接受,還對周末作業很排斥,自然作業質量不高,這樣經過幾周后,我決定充分利用好學生的.在校時間,要求他們在學校或者在課堂把該做的作業保質保量的完成,這樣既能把堂課的內容進行鞏固,也充分利用了學生的時間,一舉兩得,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四.提高興趣是有效教學的動力。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內部動力,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積極參與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興趣越濃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越高,掌握知識就越快。這里我所說的興趣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指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學生只有以主動熱情的心態,帶著興趣學習,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學內容。為了讓學生學得好,學得生動有趣,我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運用多媒體等設備,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因為只有生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潑,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學生一旦對學習感興趣,就會樂于接受它,變“苦學”為“樂學”。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學生能愉快的接受,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一點,興趣還包括學生對老師的興趣,也就是說要想讓學生學好你教的科目,就必須讓學生喜歡你,喜歡你講的課。記得曾經有個學生對我說過一句話,他說:“我知道如果我不喜歡哪個老師的話,那么我一定學不好他所教的這門課,所以我總是努力去喜歡每一個老師。”既然學生都能意識到這一點,我想作為老師就更應該很好地利用這一點來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所以我與學生交朋友,與他們親近,努力讓他們都喜歡我。課堂上我是嚴師,盡量運用恰當有趣輕松適宜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自覺地將注意力集中到授課內容。課下我又是他們值得信任的朋友,師生關系相處融洽,因此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很不錯。由此可見,提高興趣,能夠使學生保持有效的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牢固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強化有效教學的意識,不斷學習,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主動把有效教學理念、有效教學策略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4
第五章提到板書的運用策略,板書往往是一節課重難點的體現,板書語言要簡明扼要,布局要合理,板書可謂是一種藝術,每個老師各有自己的板書風格。板書要形成一種風格那絕非易事。對于新教師而言,寫板書可能不是那么得心應手,而更多的是依賴課件,要達到像老教師那樣“拿著一根粉筆上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教學《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一文時,和大多數老師一樣,我會板書駱駝各個部位分別的.特點以及作用,這是本課的重點,以及文章告訴我們的道理,這是本課的德育目標也是難點。但我也忽略了輔助板書,輔助板書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一些小細節上的知識點,比如朗讀上的、語言表達手法上的等等。得心應手地寫板書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慢慢摸索、練習。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5
我常常想:什么是有效的數學學習?數學學習結束后留給孩子的是什么?
在平素的教學中,有些現象是值得我們深思及追問的:學生能夠背誦圖形的面積公式就會求各種圖形的面積了嗎?能的夠背誦出“兩個數相除,就叫做這兩個數的比,被除數相當于比的前項,除數相當于比的后項……”就理解比了嗎?能夠背誦“像2x+5=27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就是認識了方程?認識三角形就一定要讓學生順利的說出“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叫做三角形”?再運用這個定義去判斷圖形(即使不學習這個定義學生也能判斷)是否是三角形,這個教學價值又是什么?……這些是有效的教學嗎?
非常喜歡弗洛倫塔爾的一段話,它是這樣描述數學的表達形式:沒有一種數學的思想,以它被發現時的`那個樣子公開發表出來。一個問題被解決后,相應的發展為一種形式化的技巧,結果把求解過程丟在一邊,使得火熱的發明變成冰涼的美麗。因此他說:教材是“教學法的顛覆”。
這讓我想起了前些天跟學校同事的一次磨課。一年級的《找規律》一課,對于教材給出的例題,如一紅一黃,一紅一黃,一紅一黃……花的排列,我相信即便是學前生也能發現這樣的規律,如果教學活動僅僅是讓孩子們找一找規律,接著填一填,那么我想這是無效的教學。我想探究規律存在的本質才是這堂課的重點所在。因此,這堂課讓學生感悟諸如以幾個圖形為一組,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這個過程比學生找一找規律來的更有意義。
又想起最近在教的六年級,總復習中關于圖形的認識這塊,如果僅僅是將知識點籠統的復習一遍,學生需要接納的知識點不可謂不多。如果教師之前做過一次歸類(用樹形結構歸類等方法),我想知識點會顯得更清晰易懂。一般我們都這樣做。也有不同尋常的,從點線面三個方面來對圖形進行認識,從靜態和動態兩個維度進行溝通。靜態的方面來看,我們可以先復習線的內容和角的內容及線的位置關系,然后從邊的特征和角的特征來對各種圖形進行歸類討論。動態方面,讓學生感悟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這樣的運動過程,形成更深刻的體會。如果認真這樣去做,我想這堂課的教學學生會收獲更多。
如何實現從“冰涼的美麗”到“火熱的思考”?小學數學教學應該給孩子留下什么?毋庸置疑,我們該給孩子留下的是數學的思考方式、數學的思想,浸潤的是對數學學習的熱愛以及對數學的積極態度。我想,我們需要努力的還有很多。
那么平常的教學中,我們該怎么要求自己呢?看了《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這一書,對我啟發也是很大的。首先,把握概念本質是有效教學的根本。為什么這么說呢?它源于對教師備課過程以及教師教學實踐場景的追問和理性思考。通俗點說,你要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其次,滲透數學的思想方法,打造厚重的小學數學課堂。它作為數學知識內容的精髓,是對數學的本質認識,是數學學習的一種指導思想和普遍適用的方法。如“數形結合思想”、“集合”、“極限”、“函數”、“分類”、“一一對應”、“轉化”等貫穿于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最后,我們要研究學生,了解學生,促進學生和諧發展。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和諧、全面的發展。但是,我們真的了解學生嗎?雖然我們天天和學生在一起,但是僅憑自己的主觀感覺和經驗推斷學生的發展需求,會造成主觀認識和客觀現實的差距,從而導致教育教學活動的低效甚至無效。要促進學生的發展,學前調查就顯得尤為重要。近段時間,我們也一直有在做學生的前側分析,發現學生的一些思想能力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如果我們沒做這些,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發現,這些發現對我們的課堂教學起到了特別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必須進行學生研究。
如果我們能一直堅持這樣做,我們留給孩子的將會更好,因為這些充滿魅力的探究歷程和思想方法才能深深的刻在孩子的腦里。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6
在同事的強烈推薦下,我正好借著著這個讀書月活動的契機,認真的學習了《有效教學論》一書。讀罷該書,實感受益匪淺,現將讀書心得呈現如下:
書中提到“有效教學”有三個基本要素: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綜合起來講,有效教學是指教師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
那么,如何實現有效教學呢?
書中談到首先要有效備課。備課中講到三種計劃的制定,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有這種能力。具體到日計劃的制定,也提出要考慮三個要素
(1)學習者,包括了解學生個別差異及學生需要
(2)學科內容及其結構,在這里指出教師的責任,盡管教科書中規定了教學內容,但是教師還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和情緒狀態對教材再度開發。還提出了教師如何利用教材?即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文中指出教學目標關鍵在于教師提出的目標既不至于太抽象而令學生無動于衷,又不至于太具體瑣碎而令學生不得要領。具體教學目標應該以激勵學生熱情的學習為標準;教學方法要為教學目標服務,要考慮教學方法、組織形式及課堂管理因素組合,很輕松地指出教師是一個“象受歡迎的男女演員”一樣的復合型的天才。
其次,有效指導。主要講了“有效講授”與“有效提問與傾聽”。在有效講授的論述中教了我們三種技巧,感覺很親切,很實用。象一位長者在循循教導,我瀏覽了劉教授的博客,其中對加入的條件有幾條要求很耐人尋味。這樣寫:接受我的新生活建議,
1、讓讀書成為生活習慣
2、把體育鍛煉當成頭等大事
3、為有困難的人提供幫助
4、不破壞、不揮霍自然資源
5、寬容他人的'生活習慣,尊重文化多樣性
6、保護動物,尊重生物多樣性。感覺劉教授更加有血有肉,讀起文章來更感覺親切,似乎再聽報告一樣的感受,仿佛看到教授寫書是的情景。文中關于“保持節奏”的策略也講的很細致。如教學節奏與任務的難度或復雜程度相適應;教學環節的過度及不同主題間的過度要重視,要保證過度數量不多,盡可能有條理,簡潔等。
總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會努力踐行書中所學,以期取得教學實踐的不斷進步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7
牛頓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打開《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這本書,初讀前言就獲益匪淺,其中寫道:“在對教育評頭論足時,人們還是擅長找它的不是,而恰恰忽略了‘發現它的長處’其實比‘看穿它的缺點’更難的道理”。認識到好的行為,學習并堅持去做,將有利于我們前行,尤其對我們年輕教師來說,這是成長進步的有效階梯。
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允許孩子質疑是發展獨立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敢于鼓勵學生問難、質疑,前提是教師應該首先能把握數學的本質!書中的一則案例給我印象十分深刻。
這是一節一年級學習減法的課,在理解了例題并得到“5-2=3”之后,教師請學生自己動手“創作”一個用“減法”解決的問題,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意外的“生成”事件。一個小女孩介紹:“我本來有5個水果,送給同桌2個,問我還剩幾個水果?我列的算式是5-2=3。”立刻有小男孩反對:“怎么還是5-2=3,重復了,不能寫到黑板上。”小女孩不服氣:“我沒重復,老師的是汽車,我的是水果,水果不等于汽車。”小男孩仍反駁:“反正你的算式是5-2=3,還說不重復。”于是全班很疑惑。
面對這樣的“生成”,可能有的教師會簡單的以一句“是同一個算式,我們就不寫在黑板上了”來結束學生的疑問。但我們認真想想,減法的本質是什么?減法是解決一類問題的一個模型。因此這位教師是這樣處理的。“你們還能想一個事情,也用5-2=3來表示嗎?”“為什么有的事情是發生在停車場里,有的事情發生在教師里,而且有的說是摘花,有的說是鉛筆,完全都不一樣的事,卻能都用5-2=3來表示?”孩子們終于發現了“雖然事件是不一樣的`,但他們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樣的”,也感悟出了“算式真神奇”。
學生能有如此的感悟,這是教學最成功之處,因此我們可以說:教師能夠有效地處理“生成”,關鍵在于教師對數學本質的理解。
讀到書中的案例我也想到了自己執教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在這節課中,我設計了剪一剪、拼一拼等學習活動,逐步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長方形的面積與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底和高有什么關系?課前預設學生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頂點作高剪開,通過平移,拼出長方形。第二種是沿著平行四邊形中間任意一條高剪開,第三種是沿平行四邊形兩端的兩個頂點做的高剪開,把剪下來的兩個小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再和剪后得出的長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這節課學生大部分都拼出第一種,由于經驗不足沒有很好的引導學生思考出后兩種,而采取了一種簡單的告知——“請大家來看大屏幕上的這兩種情況。”在此時我應該引導孩子把握平行四邊形有無數條這一數學本質,然后發揮學生想象,我想學生是能夠找出后面的兩種方法的。
“把握數學本質+研究學生=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我們堅定的信念。小學數學教學應該給孩子留下什么?毋庸質疑,留下的是數學的思考方式、數學的思想方法,浸潤的是對數學學習的熱愛以及對數學的積極態度。數學教師需要怎樣的底蘊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以發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真實故事為載體,闡述了數學的核心概念與基本技能有哪些、怎么教?每個故事都有其特定的主題、細節,還有多角度的分析和詮釋。它們都是真實的,都是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本質思考。它們可能不是靈丹妙藥,但給予我們思考問題的視角,給予我們對“問題”深入追問下去的勇氣和方法。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8
讀了《有效教學十講》一書,真的讓我從中領會了許多知識,讓我獲得了許多感悟。讀完后,我發現自己的心靈得到了凈化;人格得到了完善;理念實現了飛躍。
什么是有效的教學呢?既促進學生發展又促進教師自我成長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
(一)“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當學生已經能夠閱讀教材和思考的時候,也就是進入“相對獨立”和“基本獨立”學習階段的時候,要先讓他們自己去閱讀和思考。當然,這時只靠學生自己讀書和還不能解決全部問題,所以,教師的教學依然是重要的,但是,教師一定要針對學生獨立學習中提出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這就是教學的針對性。沒有針對性的教學就是一般化的教學,一般化的教學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教學。需要強調的是,在針對學生獨立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也不是包辦代替,而是要繼續注重發揮學生學習潛能和學生的集體智慧。
這條規律告訴我們:當學生處于相對獨立和基本獨立的學習階段,具有一定的獨立學習能力的時候,必須先學后教。這是教學的一條規則、規律,而不是一種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
我們來看幾個以“先學后教”為教學理念和教學特征的著名教改實驗:
1.嘗試教學:“先練后講,先試后導。”嘗試教學簡單地說,不是教師先講,而是讓學生在舊知的基礎上先嘗試練習,在嘗試過程中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
它的教學基本程序可分為五步:
一、出示嘗試題;
二、自學課本;
三、嘗試練習;
四、學生討論;
五、教師講解。
2.洋思模式:“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課堂教學分以下五個環節:
一、出示這堂課的學習目標和自學要求;
二、學生根據自學要求自學,教師巡視并發現學生自學中的問題;
三、學生匯報自學結果,在匯報時,“后進生”有優先權;
四、糾正、討論、指導自學結果;
五、學生當堂完成作業,教師當堂批改作業。
3.盧仲衡老師指導的“自學輔導教學”。其主要的步驟有五個:
第一,啟發。就是提示當天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第二,閱讀。就是學生自己閱讀課本。
第三,練習。既然讀懂了課本,就可以做相關的練習題。
第四,評議。就是當時知道結果。這一步很重要,做了練習之后,讓學生當場核對或訂正答案。
第五,小結。教師下課之前總結這節課的學習內容。
我國著名的教學論專家江山野先生,依據教學是一種變動的、動態的觀點,把教學分成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完全依靠教師階段”;第二個階段叫“基本依靠教師階段”;第三個階段叫“相對獨立階段”;第四個階段叫“基本獨立階段”;第五個階段叫“完全獨立階段”。
按照江山野先生的觀點,到了高中,學生就進入了“基本獨立階段”。學生能基本看懂教材的內容,即使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可能要多看幾遍,但是總歸能看懂80%。這時候需要老師教的也就是20%,如果老師要硬教100%,那么學生的80%的獨立能力就要喪失,老師的教就不是促進學生的發展,而會阻礙學生的發展。這就是無效的教。我們的教學就要立足于現有發展區,針對最近發展區的問題來展開,這樣的教學才會促進發展。我們的教學要瞄準、針對這個發展區,通過教學把最近發展區轉化為現有發展區,把不會的變成會的,把不能的轉化為能的。
(二)“溫故知新”——學會了才有興趣
一切教學都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學是的原有知識狀況進行教學。這也是教學的一條規則、規律,而不是教學的一種方式、方法。泛泛來談,這條規律似乎涵蓋了前兩條規律的內涵,但是,我們在這里要特別強調它的獨特內涵和意蘊。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曾經提出這樣的命題:“如果我不得不將所有的教育心理學原理還原為一句話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進行教學。”
這條規律告訴我們,新知識的教學必須基于學生的原有知識,所謂溫故知新。沒有“故”哪兒來“新”?這就是說,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是以舊知識為基礎的,新知要么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引申和發展起來的,要么是在舊知的基礎上增加新的內容,或由舊知重新組織轉化而成的。
寫到這里,我又想到了這本書的名字,那么對于我們一線教師來說,有效教學最簡單的理解就是不僅讓學生學的輕松,老師教的輕松,而且教學效果好。一句話就是又好又快地提高教學質量。
從有效教學走向優質教學,也就意味著教師從一般教師走向優秀教師;從普通教師走向教學名師;從經驗型教師走向專家型教師。任何課程改革、教學改革都是對優秀教師、教學名師、專家型教師的呼喚!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9
讀完《有效教學十講》一書之后,我深有感觸,也受益匪淺。這本書語言簡潔樸實,內容淺顯易懂。從我們的實際教學生活出發,展示了精彩的理論依據,為教師怎樣經營好課堂提供了大量的教學策略。
我覺得要想取得教學的有效性,應該做到下面幾點:
一、有效備課。
有效備課是有效教學的首要條件。備課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學流程、教學設計寫的如何,關鍵是教學設計是否與課堂表現相一致,與學生需求相吻合,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有效備課更關注教學對象,更關心教學效益,更注重教學實踐,更注意教學反思。教學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也就是在教學中,從學習目標的確定到教學內容的選擇,從教學手段的安排到教學語言的運用,都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到有的放矢。
二、靈活運用教法。
學生的參與程度與教師傳授知識的難易程度關系很大,如果知識難度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脫離原有的知識基礎,學生會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知識過與簡單,學起來毫不費力,學生就會感到厭煩。只有難度適中,才能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積極的內心體驗,以高漲的情緒從事學習,充分激發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新課程中,教材與教學參考只是作為教學活動重要的參考資料,而并非唯一依據,老師必須根據教學環境、學生實際,結合自身吃透教材,對教材進行增、散、調、補的深度加工,靈活的處理學習材料,設計出獨具匠心的教案,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生動性。
如學習《東西半球的劃分》這一節內容,由于內容比較抽象,初一的學生剛開學不久就接觸這些知識,難度大、學生難掌握、學習乏味。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這一知識,筆者進行了多次的嘗試:
第一次:
師:用繩子沿著20°W和160°E的經線把地球儀打包,并告訴學生西經20°以東,東經160°以西是東半球,西經20°以西,東經160°以東是西半球。
生:迷惑不解
由于學生初次接觸地球儀,涉及到許多的概念,而且沒有相應的知識進行鋪墊,在他們空間意識還沒有形成以前,教師以自己的.已知來替代學生的理解顯然是徒勞的。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是低效的。
第二次:
吸取第一次的教訓,教師采取以下方法:
師:請同學們牢記東西半球的范圍即東半球:20°W—0°,0°—160°E;
西半球:160°E—180°E(W),20°W—180°W(E)
生:背誦
師:出示一組題目如某些地方緯度都是北緯10°,經度分別是“10°W、170°E、30°W”等,讓學生判斷它們所處的半球到底是東半球還是西半球?
結果:大部分學生能正確說出他們所處的位置,但還有小部分學生反映不過來。
第三次:
為了讓大部分的同學能更好的理解,讓不明白的小部分同學也能掌握這一知識點,教師采用了一位教師的做法即要求把學生把課本后面的世界政治地圖上畫出20°W和160°E的兩條經線,并標出東、西半球的位置(如左下圖所示)。學生通過這張圖片對東西半球的大概區域有了一個較為直觀的了解。但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一旦呈現的是文字題目,或者不是出現這種世界地圖而是出現其他圖片資料如圖五玉樹地震的圖片時,有些學生還是難以判斷。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這張作為模版的世界地圖上沒有標注具體經度,如果老師沒有很好的引導學生標出相應的度數,學生還是不能做到正確、科學的使用。
第四次:
教師結合了地圖冊上的圖片并給每條經線注上東經或西經,并要求學生如果現在還無法判斷東西半球的話,那就借用以下的圖片進行衡量。并與同學們根據下面地圖歸納出東、西半球的范圍即東半球:20°W—0°,0°—160°E(西經20°以東,東經160°以西);西半球:160°E—180°E(W),20°W—180°W(E)(即西經20°以西,東經160°以東)。
這時的學生就比較直觀的了解了東、西半球的具體區域,在以后相應的題目中就可以運用這張圖表去解決相關的問題。事后,我在思考如果有個可以拆分的地球儀模型,那么學生學習這塊知識內容就會更加得心應手。這種教學方法的更新不僅是基于自己的教學實踐,也源于該書中“直觀教學法”對我的啟發。
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把握學科發展最新動態,積極學習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永保與時俱進的思想,主動優化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10
有效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每個從教者努力追求的目標,自參加工作以來,回想起來發現問題挺多的,比如,學生基礎好壞不一,參差不齊,個別學生甚至喪失了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愿望……作為教師的我也感到很困惑:教師教得這么累,學生學得這么苦,為什么效果卻不盡人意呢?經過幾翻思考我從中得出,我們在教學中很多是無效的或低效的教學行為。為此,我開始有意識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去實現有效的教學效果,并十分關注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興趣的培養。
現在的教學要求我們,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尊重學生,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而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努力提高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負擔。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我有以下幾點淺見:
一.課前準備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正如有些老師所說的那樣,有效課堂是要建立在有效備課的基礎上的。
二、課堂教學是有效教學的`根本。
要提高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最重要的環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體現在學生學習的有效和教師教學的有效。這兩方面如果有一方失衡,那教和學就談不上有效了。記得初登講臺時,我如履薄冰,怕自己教不好,所以課下花很多時間備課,去粗取精,將最精華的部分傳授給學生。但是剃頭擔子一頭熱是沒有用的。因為有些學生方法不對,不注重預習,復習,短短的40分鐘課堂聽講就更是敷衍了。所以我經常告誡學生,一定要重視每一節課,每節課雖然只有短短的40分鐘,但這也許是老師花了四個小時甚至更多時間準備的,都是精華,如果你們漏掉了哪怕一分鐘,課下也許要花上一個小時才能補償。所以我覺得要想提高課堂效率,發揮師生雙方的積極主動性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以盡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
三.課后練習是有效教學的保證。
有效的教學,不僅在于成功的講解,而且更取決于科學、高效率的練習。好的練習能主動地把學生學習的疑難問題、困惑之處誘發出來,及時予以糾正。所以在教學工作中練習遵循兩個原則:一是盡量少而且精;二是能當堂完成的,決不留到課下去做。充分利用好學生的在校時間,要求他們在學校或者在課堂把該做的作業保質保量的完成,這樣既能把堂課的內容進行鞏固,也充分利用了學生的時間,一舉兩得,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四.提高興趣是有效教學的動力。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內部動力,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積極參與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興趣越濃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越高,掌握知識就越快。這里我所說的興趣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指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學生只有以主動熱情的心態,帶著興趣學習,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學內容。為了讓學生學得好,學得生動有趣,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運用多媒體等設備,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因為只有生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潑,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學生一旦對學習感興趣,就會樂于接受它,變“苦學”為“樂學”。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學生能愉快的接受,從面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一點,興趣還包括學生對老師的興趣,也就是說要想讓學生學好你教的科目,就必須讓學生喜歡你,喜歡你講的課。由此可見,提高興趣,能夠使學生保持有效的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牢固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強化有效教學的意識,不斷學習,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主動把有效教學理念、有效教學策略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11
讀完《有效教學十講》一書之后,我深有感觸,也受益匪淺。這本書語言簡潔樸實,內容淺顯易懂。從我們的實際教學生活出發,展示了精彩的理論依據,為教師怎樣經營好課堂提供了大量的教學策略。我覺得要想取得教學的有效性,應該做到下面幾點:
一、認真有效備課。
有效備課是有效教學的首要條件。備課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學流程、教學設計寫得如何,關鍵是教學設計是否與課堂表現相一致,與學生需求相吻合,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有效備課更關注教學對象,更關心教學效益,更注重教學實踐,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是實施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課堂教學就必須具備有效的教學目標,而有效的教學目標的設計首先就是準確和明確。要想使課堂真正有效,精益求精的教學設計是必備的環節。因此,對于教師來說,就必須要精心設計課堂每一個環節,設計有效的問題,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中,,積極認真地思考,讓學習真正發生,教學的'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二、創造情境,激發興趣,關注課堂
一堂課的效果如何,應當首先關注學生學的如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興趣之上。教學中我們要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熱情,帶著興趣學習是教學的一個最簡單的有效法則。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環境,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體現在學習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學習過程,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進步和發展;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體現在能否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注重過程教學,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我們教師應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具有一切為學生發展的思想,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盡量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使他們樂學、學會、會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注重教后反思。
教學反思是在課堂教學告一段落之后,把課堂上的反饋信息、自我感覺以及引發的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進教者及時總結教學中的經驗教訓,從而更有效的處理和運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學規律,提高教學水平。我認為,教學反思:有著落才會有實效。教學反思要從實效著眼:教學反思只有著眼課堂教學的實效,從評價實效的幾個方面審視教學才具有針對性;要從整體著力,落實到課前、課中、課后等各個時段。
事例可小,但要善于上升到理論高度,作一些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
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把握學科發展最新動態,積極學習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永保與時俱進的思想,主動優化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12
我余文森閱讀教授的《有效教學十講》后,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從中能學到很多,了解了自身的缺陷,發現了自身的問題。通過閱讀《有效教學十講》這本書,改進自身存在的問題,使自己能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教學生活中去。要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有效的教學、優質教學,以學定教、以教導學、學會了才有樂趣這三條教學規律是繞不開的。任何好的教學都是有意無意遵循了這三條規律。
首先是“先學后教”,也就是以學定教。當學生處于相對獨立的學習階段,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學習能力的時候,必須要先學后教,這是教學的一條規律、規則。當學生已經能夠閱讀教材和思考的時候,也就是進入相對獨立和基本獨立學習階段的時候,先讓他們自己去閱讀和思考。在我的教學過程,留給學生的思考時間過短,沒有能夠讓學生充分獨立地思考問題。我應該多留一些時間,給學生獨立思考、探索問題。教師不是包辦代替,而是要要注重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學生的集體智慧。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嘗試先練后講,先試后導。同時要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然后是“先教后學”,也就是以教導學。當學生不具備獨立閱讀教材和思考問題時,也就是學生還處于依靠教師的學習階段,教師要把教學的著眼點放在教學生學會閱讀和學會思考上。當學生處于依靠教師的學習階段,必須先教后導,邊教邊學,但教師的著眼點不是為了不教,學的著力點在于自主、獨立學習,因此,教師要致力于教學生學會學習。在我的教學生活中,沒有貫徹邊教邊學,以后要注意教會學生學會學習。錢夢龍老師的語文導讀教學法,魏書生老師的六步教學法,都值得我去認真的學習體會。
最后是“溫故而知新”,也就是學會了才有興趣。沒有故哪來的新,這就是說,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是以舊知識為基礎的,新知要么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引申和發展起來,要么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增加新的內容,或由舊知識重新組織轉化而成的'。溫故而知新的本質是化難為易。由于變容易了,學生就能學會。因為學會了,學生更容易激發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相反,如果學生不懂,學不會,就會越來越沒興趣,這樣學習就進入了惡性循環。在我之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注重溫故而知新,及時復習鞏固之前學習的內容。
總而言之,“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通過閱讀《有效教學十講》,我有了不少收獲。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努力讓自己的每一堂課都高效,杜絕負教學,努力避免無效教學。知識技能是學科的軀體,過程方法是學科的思維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是學科的“靈魂”。今后要努力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能做到教與學相結合。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13
窗外的雨淅淅瀝瀝地下著,灰蒙蒙的天色讓人的心情也隨之平和不少。閑來無事,便拿起了書柜上學校發給青年教師的書——《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如今市面上關于教育的書籍有很多,但其質量往往良莠不齊,而內容真正行之有效并能啟發個人思考的更是鳳毛麟角。每每想到這兒,內心都會涌現一絲無奈。習慣性地拍了拍封面上隱約可見的灰塵,便抱著看閑書的心情翻閱起來。
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前言一開始便用了這樣一個關于有效性的隱喻。獨特的開場吸引了我的眼球——速度、收益和安全。我仔細地翻閱著,作者從企業競爭的三要素入手,引出有效教學的三個方面:提高學習效率的教學,增進學習效果的教學,提升學習體驗的教學。正如俄羅斯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所說:“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我想,這句話用在余文森老師主編的這本書上一點兒也不夸張。因為光是閱讀了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便讓我受益匪淺。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道:“你們一定經常遇到這樣的現象:學生很好地記住了規則、定理、公式、結論,但是卻不會實際運用自己的知識,有時候還簡直并不理解他背會的東西的內容實質是什么。”對于現在教高段數學的我,這句話顯得真實而貼切,這也是我教學過程中一個苦惱的地方。而余老師則根據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這個理論,用‘創設直觀停靠點’的方法輕松解決了這一問題。語言的形象化,圖像的形象化,動作的形象化三個方面便是創設直觀停靠點的具體做法。
其中有兩點做法也是我們平日里教學時有所涉及的。語言的形象化是將一些抽象的語義代碼轉化成一幅幅鮮明而簡潔的畫面。可以運用比喻、擬人、諺語、實例、夸張、排比、幽默等方式,化難為易,提高學習的效率。而動作的形象化則是類似我們平日里常用到的小組合作,動手操作。讓學生在身體運動的同時,積極地運轉大腦,從而更好的掌握知識。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圖像的形象化。剛看到標題時,我認為這是一個病句,因為圖像本來就是直觀的、形象的。然而余老師的卻把這個觀點的重心放在了強調教師自繪圖畫的教學價值上。書中寫到:數學課常令許多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令學生害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圖像形象化的方式在數學教學中同樣具有非常顯著地效果。之后,便列舉了三個不同類型的數學知識點的圖像形象化的方式,通過理論、應用題、算術題三大塊的圖像形象化,給了我們一線教育工作者直觀的教學指導,大大提高了我對圖像形象化的理解和掌握。
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使人精確。正是在不斷的閱讀、會談、寫作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更多的教學策略,更好地提高了教學的技能。我將不斷研究,不斷反思,使教育成為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14
學術,是一個很嚴肅的概念。小學教師雖身在一線,但長期的教學實踐使教師們對專業的科學、客觀、理性的思考得以通過規范的學術文章呈現出來,形成了頗具系統性的基礎教育研究,尤其是有效教學的研究,讓教師們更加關注自己教學目標的達成和目標達成的效益。于是,“有效教學”就成了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基礎教育學術研究的核心之一,也成為新一代教師們不斷探索,不斷進取、不斷提高的積極因素。
“有效教學”目前研究的方向主要針對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研究和學生學習行為的研究。人們試圖從多方面、多角度來考察教學的最大效益,從目前前人的研究結果來看,有五個方面的因素會影響到教學的有效性——
1、教師所掌握的實際課程領域的知識和教學內容的知識;
2、教師使用教學策略的意識和能力;
3、教師自我反思的能力和自我批評的能力以及自身專業化的品質;
4、教師的移情能力與尊重他人的品德;
5、教師的教學管理能力
《有效教學---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一書將有效教學研
究關注的重點放在了3個方面——
1、教學是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創新思維的發展;
2、教學是否有效的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3、教學是否有效發展教師的教學效能,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即從學生的學習視角來反思教學是否有效
此書雖是針對小學美術專業,且讀者就是教師,但他的切入點
是以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入手,無論教師采用哪個教學版本,均針對教學中出現的普遍現象加以剖析,從提出問題到分析問題,再到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每一個問題都從學生的視角提出,再到教師的教學行為中去反思,讓讀者(教師)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對照分析解決問題途徑的不同與差距。
此書的理念是建立在新課標的基礎之上,分別從“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教學領域的教學中找出普遍存在的問題,用7個章節來系統地闡述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什么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以及怎樣解決這些問題,深入淺出,讓人不禁有茅塞頓開之感!的確讓我從中找到許多課堂教學中不曾發現的問題癥結所在,并感嘆于他人的智慧與能力,讓我受益匪淺!
書有細看、粗看之分,對于這類學術書籍,我認為應該細看,不僅要細看,還要對照著看,從而能更好更快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因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僅要對照著看,還要不局限于書本,因為問題產生的方式不可能會按照書上的情景出現,解決問題的途徑也不止一條,所以解決問題不必“按圖索驥”,而要“推陳出新”。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看過書后真正將自己的教學效率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要用自己的智慧、方法、能力,給孩子們裝上“慧眼”,讓他們能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評價美!
謝謝此書給我以動力!所以,設定一個目標,朝著它努力吧——為自己,也為孩子們!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15
在閱讀《有效教學》第一單元關于教學理論的形成與發展中,我被布魯納的這個觀念吸引了,如下:布魯納在《教學過程》中開宗明義地指出,教育不僅要培養成績優異的學生,而且還要幫助每個學生獲得最好的理智發展……
“理智”在相關文獻資料的表述是這樣:指人在運用“理性”素質能力時,能夠實事求是地認識、理解、思考和判斷事件現實實際情況,達到辨別是非、利害關系和進行自我行為約束和控制的能力。“理智”是指人對自身行為進行審查和管控的能力。
一、理智發展的必要性
在現實生活中,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如果我們沒有用理智的態度去對待,很容易就會出現迷茫和彷徨,在這樣的狀態中,不僅容易迷失自己,更會阻礙個人對幸福生活追求的信心與決心。
在學校管理的過程中,常困擾我的一個問題是:在教師群體中存在這樣的情況,中老年的教師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育學生,面對個別有個性的學生,教師就會因為不理解、不接受而出現過度的指責,甚至與學生“斗犟”的情況。面對這一情況,我常暗地里思考,要想扭轉這一個局面,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是關鍵。只有教師的觀念轉變了,才會有師生的“和平共處”。
布魯納關于“教育是幫助學生獲得最好的理智發展”的觀念堅定了我的信念,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教育方法,只有師者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教學才會水到渠成。
二、理智發展需自省
在這一章內容里,還記錄了這樣一個觀點,如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研究人心理的真正方式不是從第三人稱的角度來考察人的行為,而是通過一個人自己來考察自己,即要從第一人稱的角度來考察行為。看到這里,我突然有種廓然開朗的感覺。
在工作中,每天都要和同事接觸。他們有著各不同的個性,當然,每個人原本就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個性不同是正常的現象,但前提條件應該是,這樣的個性不應該常給身邊人帶來“異樣”的感覺,更何況是對學生有著影響和潛移默化帶動作用的師者。對于因個性而給學校管理帶來負面影響的教師,我也曾多次嘗試耐心地與之交談,善意地給予建議,但這樣的溝通是乏力的,對方常常是一套套道理地羅列出來,最后的結果依舊是“我行我素”。面對對于這樣的現象,我深感無奈。
是的,只有從第一人稱的角度來考察自己的行為,才能夠發現問題的所在,才有可能產生改變自己的念頭,最終實現理智發展的成效。
三、電影帶來的啟示
在邊閱讀、邊結合工作實際思考的過程中,我聯想起前幾天所看的一部電影——《溫暖的抱抱》。電影中熱情、主動的宋溫暖和木訥、教條的鮑抱都是心理病患者,宋溫暖主動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渴望早日走出因情感所帶來的傷害;而鮑抱一直生活在自己呆板的教條中,甚至為了逃避孤獨的生活而選擇結束生命。一次偶遇,宋溫暖闖進了鮑抱的生活中,在宋溫暖的影響和帶動下,鮑抱被迫著去做各種違背自己意愿的事,在這個過程中,鮑抱的言行漸漸地發生著變化,最后變成一個會笑、能交流的正常人,和宋溫暖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
想到這里,我突然有所頓悟。是的,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尤其是已經步入中年的教師,不僅要面臨來自自身的健康和生活的壓力,還要肩負起照顧老人和孩子的責任,更要面對學生家長的壓力。長期以來,如果沒有強大的心理支撐,自然會或多或少地有著點心理上的問題。如果自身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就會努力地正視,像電影中的宋溫暖那樣,主動尋求身邊人或專業人員的幫助;或者通過讀書、堅持學習個人的愛好等,讓自己內心不斷地得到充盈;還可以通過改善自己和身邊人的關系,讓親情和友情伴隨每一天,在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幫助自己走出心理的困惑,更能讓自己心情舒暢地過著幸福的生活。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的觀點引起我的思想,電影《溫暖的抱抱》給予我啟示。對于身邊個性強烈的同伴,不要過多地和他們較勁,因為當個體沒有認識到問題存在的時候,是不可能接受別人的建議。我們能做的就是,像電影中的女主角宋溫暖那樣,帶動著一起參與到學校的活動中,在一起做的過程中平等地交流,也許,在一次次參與的.過程中,在一次次不經意的交談后,會不自覺地引起他們自身的注意,從被拉著做發展到愿意一起做,也許在這樣一次次參與的過程中讓個性不自覺地發生改變。
當然,教師群體的心理健康情況是需要正視的。首先,在學校日常的管理中,盡可能避免教師間或師生間不必要的沖突,以免不良個性引起在群體中負面作用的擴大化。其次,鼓勵老師們每天和學生一起參與到大課間鍛煉中,積極發揮工會組織的作用,每月有計劃地開展趣味體育活動,堅持每個學期開展一個項目的文娛訓練活動,繼續倡導教師的閱讀,利用每兩周一次的政治、業務培訓時間,適時引進電影片段的欣賞,強化師德管理等,以群體良好氛圍的營造帶動個別的個體。最后,最大化地擴大教師在工作中的成效,善于發現教師在日常工作中的每一次主動承擔、教師對學生的每一個微小愛心行為、家長對老師的一句感言等,不僅單獨給予教師發去鼓勵的話語,還在合適的機會在教師會議上進行表揚,努力為教師創設得到肯定的機會。面對著教師的每一次獲獎,或者是每一個畢業生回來的看望,更是在教師會議、校會甚至是學校制作的宣傳美篇上傳揚。相信有氛圍的營造和搭建體驗成功的平臺,定能為全體的教師創設更為適宜工作的環境,實現幫助教師獲得盡可能好的理智發展平臺。
對教師隊伍的管理不在于取悅,而在于管理者以發展的眼光關愛和引領每一位教師,通過幫助每位教師獲得最好理智發展的過程中,為每一位教師創設在其工作崗位上實現個人價值的目的,使學生受益,最終實現學校的管理目標。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有效教學心得隨筆10-27
《有效教學》心得感悟06-07
有效的教學評價心得11-07
學習“有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有效教學與有效課堂心得12-22
《有效教學》讀書筆記05-23
《有效教學》讀書筆記06-08
《有效教學》讀書筆記06-08
有效教學與有效課堂心得體會02-24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06-13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