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初三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初三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初三教學反思 篇1
初三第一次模考已經結束,大部分同學成績有所退步,狀態還不如以前。一部分學生到現在還沒有學習的目標和動力。缺乏初三緊張的學習氛圍,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再加上各門功課都進入了總復習階段,作業量增加,導致學生的時間只能敷衍作業,而沒有時間進行自主復習,更有甚者作業來不及就犧牲睡眠時間或者干脆抄作業,作業質量及上課效率就可想而知了。這就是很多老師經常埋怨的越復習效果越差,還不如不復習的根源。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老師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提高課堂效率方面下功夫,減輕學生的負擔。通過這次考試我仔細分析了一下試卷,這會給我下一階段的復習工作帶來很多幫助。以下是我的一些試卷分析和今后的教學建議。
1、基礎部分的得分率還不高,平時一些簡單的課上一般會忽略過去的題目得分率不高,甚至連計算題都失分很厲害。說明還有比較大的上升空間和提高幅度。這部分的失分反映的問題一方面是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掌握不夠扎實,另一部分也反映教師的導向不對,沒有抓住雙基,課上一味講解難題,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所以下一步的對策應該注重基礎,而不是過多地去關注難度大,考查學生綜合能力的個別習題上。
2、平時做過練過的題得分率也不是很理想。在平時大量做題的同時,會有許多錯題產生。此時整理、歸納、訂正錯題就必不可少。建議大家使用錯題本。不僅要寫出錯解的過程和訂正后的正確過程,更希望
能注明一下錯誤的原因。比如,哪些是知識點掌握不夠,哪些是方法運用不當等。及時查漏補缺,才能將問題解決在考前。
3、在復習所用習題的`選擇上,我們教師要先走一步,多做題,從中選擇適合學生做的。要讓學生跳出題海,教師就要跳入題海。現在復習資料很多,不管資料質量,不管學生是否已掌握,一古腦兒見題目就拿給學生練,此是勞命傷神之舉。當然,精選典型性、代表性的資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加強自身學習,了解、分析、掌握中考命題的發展趨勢,發展動向,研究大綱和課標、鉆研教材才能在精選題目時看得準,抓得穩,才能真正減輕學生的負擔。
4關注學生思想動態,及時做好思想工作。初三雖學習緊張,但也不能放松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初三下學期學生的學習進入疲勞期,學習勁頭有所下降,思想上開始分歧,多數同學認為大局已定,來自家庭、老師的壓力卻加大。所以這一階段應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情緒變化,適時、適地地充當學生的“心理醫生”,為學生進行調節,淡化中考壓力,相信自己經過準備可以有一個良好的發揮。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通過這種做法能對自己的下階段的復習工作有所幫助。
數學初三教學反思 篇2
南校區舉辦“初三年級教師復習展示課講評活動”,我有幸參加。這節課是圓的復習課,采用直接導課的方式,讓學生簡單明了本節課的復習內容。本節課分為圓的概念、垂徑定理兩部分,授課過程中體現在知識回顧、例題講解及練習鞏固等環節,讓學生對圓有一個系統、直觀的復習思路。
首先,談談我這節課的一些思路,在教學方法與教材處理方面,根據現在的教材的特點,教學內容以及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動手、多觀察、多交流,最后總結方法和規律,這個方法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觀點,也符合教師的主導作用于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統一的原則。
其次,“垂徑定理”是圓的重要性質之一,也是全章的基礎之一,在整章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今后研究圓與其他圖形位置關系和數量關系的基礎,這些知識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由于垂徑定理及其推論反映了圓的重要性質,是證明線段相等、角相等、垂直關系的重要依據,因此,它是整節書的重點。
最后,針對這節課我做如下的反思:
(1)整堂課的亮點在于課堂結構清晰,過程流暢,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組織小組學習,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點評性鼓勵性語言使用到位。
(2)在數學教學中,一些結論的表述是很重要的,而學生在這節課上有些表述確實不是很正確,今后我將在這方面下功夫,課堂語言要注意規范和簡練
(3)在學案設計方面,在時間上把握得不夠準確,練習題的設計應做好歸類,把握好梯度。
通過反思這一課的課堂教學,我發現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本節知識點,能靈活應用知識于實際生活。對這一課進行全面反思后,我認識到要善于處理好教學中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關系,巧妙地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新精神,使每個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數學初三教學反思 篇3
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想,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去了解世界:用數學的精神來學習。而對于數學教師來說,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去挖掘數學,他不僅要能“做”、“會理解”,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去“理解”,去挖掘、發現新的問題,解決新的問題。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系、辨證等方面去展開。
以函數為例:
● 從邏輯的'角度看,函數概念主要包含定義域、值域、對應法則三要素,以及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周期性、對稱性等性質和一些具體的特殊函數,如: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等這些內容是函數教學的基礎,但不是函數的全部。
● 從關系的角度來看,不僅函數的主要內容之間存在著種種實質性的聯系,函數與其他中學數學內容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方程的根可以作為函數的圖象與軸交點的橫坐標;
不等式的解就是函數的圖象在軸上的某一部分所對應的橫坐標的集合;
數列也就是定義在自然數集合上的函數;
同樣的幾何內容也與函數有著密切的聯系。
教師在教學生是不能把他們看著“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里“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 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課后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數學初三教學反思 篇4
新人教版九年級數學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數》是學生學習了正比例函數、一次函數進一步學習函數知識,是函數知識螺旋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二次函數單元教學反思。二次函數是描述變量之間關系的重要的數學模型,它既是其他學科研究時所采用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某些單變量最優化問題的數學模型。和一次函數一樣,二次函數也是一種非常基本的初等函數,對二次函數的研究將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函數、體會函數的思想奠定基礎和積累經驗。二次函數作為初中階段學習的重要函數模型,對理解函數的性質,掌握研究函數的方法,體會函數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章的重點是二次函數的圖象與性質的理解與掌握,應教會學生畫二次函數圖象,學會觀察函數圖象,借助函數圖象來研究函數性質并解決相關的問題。本章的難點是體會二次函數學習過程中所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函數圖象的特征和變換有及二次函數性質的靈活應用。
下面是我通過本單元對《二次函數》教學內容的分類后的幾點反思:
“二次函數概念”教學反思
關于“二次函數概念”教學中我的成功之處是:教學時,通過實例引入二次函數的概念, 讓學生明確二次函數是一種常見的函數,應用非常廣泛,它是客觀地反映現實世界中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模型。通過學習求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中二次函數的解析式和它的定義域;大部分學生重視了二次函數概念的形成和建構,在概念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從問題出發到列二次函數解析式的過程,體驗用函數思想去描述、研究變量之間變化規律的意義。絕大多數學生理解了二次函數的概念;掌握了二次函數的一般表達式以及二次項和二次項的系數、一次項和一次項的系數及常數項。
不足之處表現在:少數學生不能從函數本身的實際意義去正確判定一個函數是否是二次函數。
“二次函數的圖像及性質”教學反思
關于“二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在教學中我采用了體驗探究的教學方式,在教師的配合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動手作圖,觀察、歸納出二次函數的性質,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力求體現"主體參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導引探"的教學理念。通過引導學生在坐標紙上畫出二次函數y=ax的圖象。畫圖的過程包括列表、描點、連線。列表過程是我引導學生取點的,其間我引導學生要明確取點注意的事項,比如代表性、易操作性。在性質的探究中我讓學生觀察圖像自主探討當a>0時函數y=ax的性質。當a<0時函數y=ax的性質。探討函數的性質主要從開口方向、對稱軸、增減性、頂點坐標和最值方面入手,讓學生從特殊函數來歸納總結一般函數的性質。通過觀察自己畫出的兩個圖象,它們代表函數y=ax的兩種情況,找出a的`符號不同時他們的相同點、不同點和聯系點。絕大多數學生通過觀察圖像理解并掌握了y=ax圖像的性質,緊接著,我用了三節課時間引導學生通過坐標平移探究了y=ax+k、y=a(x-h)、y=a(x-h)+k的圖像,絕大多數學生很快掌握了圖形平移的規律,理解了平移后圖像的性質,教學反思《二次函數單元教學反思》。達到了學習目標中的要求。
不足之處表現在:
1.課堂上時間安排欠合理。學生說的多,動手不夠
2. 學生作圖速度慢。簡單的列表、描點、連線。學生做起來就比較困難,作圖中單位長度不準確,描點不準確,圖象中的平滑曲線不夠平滑
3.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不夠。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各組匯報討論結果的效果不明顯。說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沒有落到實處,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夠。
4.少數學生二次函數圖像平移變換能力差。不會進行二次函數圖像的平移變換。
“求二次函數解析式”教學反思
關于“求二次函數解析式”教學中,我通過創設有關待定系數法的問題情境出發,導入求二次函數一般解析式的方法。學生把已知點代入二次函數的一般解析式,很快就得出了三元一次方程組,學生很快就理解了求二次函數一般解析式的方法。然后我通過變式,給出拋物線的頂點坐標和經過拋物線的一個點,引導學生設頂點式的二次函數解析式,學生在老師的點撥下,將已知點代入,很快理解了用頂點式求的二次函數解析式的方法。再通過變式我又引導學生觀察拋物線與x軸的交點,啟發學生設交點式解析式求二次函數解析式的方法。在整個教學中,環環相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教學非常流暢,效果不錯,目標的達成度較高。
不足之處表現在:
1.一般式的應用中學生的難度在于解三元一次方程組上。
2.學生對求頂點式和交點式的二次函數解析式方法欠靈活
3.變式訓練的習題太少導致學生掌握知識不夠牢固
“實際問題與二次函數”教學反思
關于“實際問題與二次函數”教學中我通過引導學生回憶二次函數的三種不同形式的解析式,即一般式、頂點式、交點式的表達形式,以及二次函數的性質如拋物線的開口方向,對稱軸,頂點坐標,最大最小值,函數在對稱軸兩側的增減性。然后出示問題1,即最大面積問題。教材中的三個探究我分別安排了三節課進行分類教學。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啟發和引導學生觀察二次函數圖像,對圖像進行分析,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教學每一類實際問題,我都搜集了大量的實例,所以教學重點、難點把握的較準確,同時調動大多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這部分內容學生掌握的比較好。
不足之處表現在:
1.“探究1”中少數學生對于用配方法或公式法求函數的極值容易出錯
2.少數學生不會分析題意,不能正確列式求出二次函數的解析式
3.“探究2”少數學生對最大利潤問題中的漲價和定價理解有偏差
4.“探究3”少數學生不會靈活建立直角坐標系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
以上就是我在教學本單元的感受、體會。因為二次函數知識是函數中的重點也是中考的重點考點,所以針對教學中的不足和學生暴露出的問題,在期末復習中還要制定詳實有效的復習計劃,通過精選習題再進行最后的強化訓練。
數學初三教學反思 篇5
考試是檢測學生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教師工作的總結。中考復習階段是學生最關鍵的學習階段之一,復習工作做得好,考試成績會有明顯的提高。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科學的總復習?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性取得較好的.復習效果呢?(一般采取三大輪復習方案)
研究多年中考數學試題都能在課本中找到原型,這就從根本上保證了中考數學試題不會超綱。同時意味著中考數學試題“源于”課本。因此,在復習中最好的資料是課本。
全面復習,打好基礎,應真正回到課本中去,回到基礎中去,引導學生理清知識的本質,幫助學生構建初中數學的基礎知識網絡,其次在復習中必須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做到:搞清課本上的每一個概念、公式、法則、性質、公理、定理。弄懂課本上的每一個例題。會做課本上的每一個習題。學會對課本上題目進行演變。如適當改變題目的條件。改變題目的問法。看看會得出什么結果。
在第一輪復習中,往往存在以下問題:
1、復習無計劃,效率低,體現在重點不準,詳略不當,難度偏低,對大綱和教材的上下限把握不準。
2、復習不扎實,漏洞多,體現在:
1)高檔題,難度太大,扔掉了大塊的基礎知識。
2)復習速度過快,學生心中無底。
3)要求過松,對學生有要求無落實,大量的復習資料,只布置不批改;無作業。
3、解題不少,能力不高,表現在:
1)以題論題,不是以題論法,滿足于解題后對一下答案,忽視解題規律的總結。
2)題目無序,沒有循序漸進。
3)題目重復過多,造成時間精力浪費。
數學初三教學反思 篇6
本兩周繼續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應用,我現從方程的應用來反思如下:
新課程要求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能力,作為數學教師,我們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把所學的數學知識用到現實中去,體會數學在現實中應用價值。
本章節的應用應用基本上是以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為問題的背景,讓學生從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系,歸納出變化規律,并能用數學符號表示,最終解決實際問題。這類注重聯系實際考查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問題,體現時代性,并且結合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引導學生關注國家、人類和世界的命運。既有強烈的德育功能,又可以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分析社會現象,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一、成功之處:
1、黃金分割問題是一個代數與幾何緊密相聯的典型例題,我在引導學生解決此題之后,總結了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不僅關注結果更關注過程,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穿插有關黃金分割的實際應用,讓學生明白數學的魅力。
2、注重變式訓練,如由P46的鑲邊問題讓學生練習P60的題,再做P62的T1,然后讓學生總結這些題的相同點和不同的地方,舉一反三,也讓學生解決這一類問題的能力逐級上升。
3、在課堂中始終貫徹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數學觀念,同時用方程來解決問題,使學生樹立一種數學建模的思想。
4、課堂上多給學生展示的機會,比如我所設計練習題可用不同方法去求解,讓學生走上講臺,向同學們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更有利于發現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獨到見解及思維誤區,以便指導今后教學。總之,通過各種啟發、激勵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形成積極主動求知態度,課堂收效大。
二、需改進的方面:
1、由于怕完不成任務,給學生獨立思考時間安排有些不合理,這樣容易讓思維活躍的學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學生的思考,掩蓋了其他學生的疑問。例如P46有多種解法,課后一些學生與老師交流,但課上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示。
2、只考慮捕捉學生的思維亮點,一生列錯了方程,老師沒有給予及時糾正。導致使一些同學陷入誤區。
數學初三教學反思 篇7
具體分析本節課,首先簡單的用幾分鐘時間回顧一下反比例函數的基本理論,“學習理論是為了服務于實踐”的一句話,打開了本節課的課題,過渡自然。本節課用函數的觀點處理實際問題,主要圍繞著路程、工程這樣的實際問題,通過在速度一定的條件下路程與時間的關系,認識到反比例函數與實際問題的關系,在講解這幾個例子的時候,創設了學生熟悉的情境,簡單的一句話引出問題,這樣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因為情境熟悉,也能快速地與學生產生共鳴。
創設了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與氛圍,師生互動較好,這樣能使學生主動開動思維,利用已有的知識順利的解決這幾個問題。在講解例題的同時,試著讓學生利用圖象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并提示學生注意自變量在實際情境中的取值范圍問題。而后,給學生幾分鐘的思考時間,讓他們通過平時對生活的細心觀察,生活中有關反比例函數的有價值的問題,說出來與全班共同分享。這一環節的設置,不僅體現新教改的合作交流的思想,更主要的培養他們與人協作的能力。更好的發展了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也做了一回小老師,展示他們的個性,這樣有益于他們健康的人格的成長。最后在總結中讓學生體會到利用反比例函數解決實際問題,關鍵在于建立數學函數模型,并布置了作業。從總體看整個教學環節也比較完整。
本節課的教學,我本意是通過反比例函數及其圖像相關問題的復習,引出本節課所要討論的問題反比例函數的應用,而后通過對問題1的討論切入正題,重點研究“數”與“形”的互相滲透,并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讓學生體會“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利用函數圖像來解決應用題。在教學中,我發現這種教學設計出現了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目標教學的第一環節,前測激趣,但沒有達到激趣的目的,這種引課方式,在課堂反映出來顯得非常平淡,沒有新意,沒能引起學生的認知發生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其次,在導探激勵環節中,問題設計較好,但問題的處理上操之過急,沒能讓學生切實做出函數圖像,通過問題迫使學生利用函數圖像來解決問題,達到真正看圖說話,因此就數形的內在聯系學生體會不是很深刻。
為了一開始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情商,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的思維進入最佳狀態,我就上面存在的問題作如下改進。
在整個題目的處理過程,鼓勵學生畫出函數圖像,更好的認識整個過程自變量和應變量變化的整體情況,處理好題目中的量與自變量和應變量的關系。
作以上改進,可以很好地讓學生體會到“數”與“形”之間的聯系,并且會根據反比例函數求應用題。
數學初三教學反思 篇8
1.初、初三教材間的跨度過大初中教材偏重于實數集內的運算,缺少對概念的嚴格定義或對概念的定義不全,如函數的定義,三角函數的定義就是如此;對不少數學定理沒有嚴格論證,或用公理形式給出而回避了證明,比如不等式的許多性質就是這樣處理的;教材坡度較緩,直觀性強,對每一個概念都配備了足夠的例題和習題。而初三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數知識,緊接著就是函數的問題(在函數中,又分二次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它們具有不同的性質和圖象)。函數單調性的證明又是一個難點,向量對空間想象能力的要求又很高。教材概念多、符號多、定義嚴格,論證要求又高,初三新生學起來相當困難。此外,內容也多,每節課容量遠大于初中數學。這些都是初三數學成績大面積下降的客觀原因。
2.初三新生普遍不適應初三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我在這學期為了解學習情況共和學生座談了三次,同學們普遍反映數學課能聽懂但作業不會做。
不少學生說,平時自認為學得不錯,考試成績就是上不去。帶著問題我多次去聽了初中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發現初中教師重視直觀、形象教學,老師每講完一道例題后,都要布置相應的練習,學生到黑板表演的機會相當多。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師把題型分類,讓學生死記解題方法和步驟。重點題目反復做多次。而初三教師在授課時強調數學思想和方法,注重舉一反三,在嚴格的論證和推理上下功夫。從初三教學下來的老師,可能在教學中不知不覺以初三的復習要求去教學,因此造成初、初三教師教學上的巨大差距,中間又缺乏過渡過程,至使初三新生普遍適應不了初三教師的教學方法。
3.初三學生的學習方法不適應初三數學學習初三學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他們上課注意聽講,盡力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但課堂上滿足于聽,沒有做筆記的習慣,缺乏積極思維;遇到難題不是動腦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師講解整個解題過程;不會科學地安排時間,缺乏自學、看書的能力,還有些學生考上了初三后,認為可以松口氣了,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
針對上述問題,我認為要想大面積提高初三數學成績,應采取如下措施:
1.初三教師要鉆研初中大綱和教材。
初三教師應聽初中數學課,了解初中教師的授課特點。開學初,要通過摸底測驗和開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學生的學習習慣。在摸清三個底(初中知識體系,初中教師授課特點,學生狀況)的前提下,根據初三教材和大綱,制訂出相當的教學計劃,確定應采取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學校也應該組織初、初三老師座談,交流教法
2.初三要放慢進度,降低難度,注意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銜接。
根據我的實踐,我認為初三第一章課時數要增加。要加強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教學。教學時注意形象、直觀。如講映射時可舉“某班50名學生安排到50張單人桌上的分配方法”等直觀例子,為引人映射概念創造階梯。由于新初三學生缺乏嚴格的論證能力,所以證明函數單調性時可進行系列訓練,開始時可搞模仿性的證明。要增加學生到黑板上演練的次數,從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章節考試難度不能大。通過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難度,提高學生的可接受性,增強學生學習信心,讓學生逐步適應初三數學的正常教學
3.嚴格要求,打好基礎。
開學第一節課,教師就應對學習的五大環節提出具體、可行要求。如:作業的規范化,獨立完成,訂正錯題等等。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弊病,應限期改正。嚴格要求貴在持之以恒,貫穿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成為學生的習慣。考試的密度要增加,如第一章可分為三塊進行教學,每講完一塊都要復習、測驗及格率不到70%應重新復習、測驗,課前5分鐘小條測驗,應經常化,用以督促、檢查、鞏固所學知識。實踐表明,教好課與嚴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環節。
4.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
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不但是初三階段學習上的需要,還會使學生受益終生。但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一方面需教師的指導,另一方面也靠老師的強求。教師應向學生介紹初三數學特點,進行學習方法的專題講座,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這里,重點是會聽課和合理安排時間。聽課時要動腦、動筆、動口,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不是只記結論。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薦課外輔導書,以擴大知識面。提倡學生進行章節總結,把知識串成線,做到書由厚讀薄,又由薄變厚。
數學初三教學反思 篇9
1、對教學行為的反思。
從“得”的方面,重點反思這堂課的特色是什么。例如: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學生學習方式是否真正得到轉變;教師是否真正成為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學評價是否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情境的創設是否有利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引發探究欲望;是否營造了一個師生平等對話、人人自主參與合作學習的氛圍等等。從“失”的方面,也要從上述的幾個方面去審視,去查找問題,查找哪一個環節設計不合理,哪一個問題設計不科學,哪一個活動組織、指導不得力,合作不到位,等等;還要思考如何避免再出現類似的問題,如何改進教學設計與教學行為,如何應對課堂教學中的突發問題,如何精心設計、精心組織、精心上好每一節課,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等等。如在與學生探索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有什么關系(勾股定理)時,讓學生觀察圖1,探討正方形P、Q、R的面積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很多學生直接運用AC+BC=AB,得出S+S=S,這是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導致的`結果。在老師的引導及一部分學生闡述自己思路的啟迪下,同學的思維意識得到開放,于是有了如圖2、圖3等的做法,課堂氣氛變得十分活躍。
2、比較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向別人學習,經常聽同行們的課,特別是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的課,并以此為鏡子來對照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行為,發現自己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成功和失敗之處,探究優化教學的方法。
3、學生“學”的反思。
教師應經常引導學生通過反思自己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策略,使學生能夠對自己的情況有整體的了解,并從教師的評價、指點中得到啟發。如,一次作業后,我就如下問題與學生進行交流:“對這次作業,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辦法能使這次作業完成得更好?”“完成作業后,你發覺自己學到了什么?”等,讓學生反思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是否達到要求,哪些是欠缺的,哪些是更新的知識,學生在反思中將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因材施教,平時布置作業時,讓優生做完書上的習題后,再加上一、兩道有難度的題目,讓學生多多思考,提高思考意識。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降低學習要求,努力達到基本要求。布置作業時,讓學困生,盡量完成書上的習題,課后習題不再加做,對于書中特別難的題目可以不做。
經過一次次的反思,我受益匪淺,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在教學中及時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會使我逐漸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通過不斷地反思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
總之,作為教師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后,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講授內容是否清晰,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進;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么困惑等。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然后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后的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數學初三教學反思 篇10
本期即將過去,可以說緊張忙碌而收獲多多。總體看,我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在繼續推進我校“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課程標準走進我的心,進入我的課堂
怎樣教物理,《國家物理課程標準》對物理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物理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因此我不斷的學習讓我有了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而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更深的了解,本學期我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育教學工作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二、課堂教學,我加強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本學期我深知我們每位物理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無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物理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實施以后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后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評是十分有用。較強的物理思想方法得于滲透。學生在觀察、操作、實驗、討論、交流、猜測、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公式的形成、獲得、應用了然于心。提倡自主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這一觀念的確立,灌輸的市場就大大削弱。九年級電路、圖型連接、各種物理電學公式的計算、實驗都體現學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的過程性,注重學習結果,更注重學習過程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這樣的探索實驗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獲,這說明:設計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是探究性學習的新的空間、載體和途徑。教學活動兼顧到知識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和諧統一,而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完成的。需要每一位我不斷學習、不斷修煉,提高文化水平與做人境界,這將是一個長期而非常有價值的努力過程。
三、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怎樣提高學生成績,我把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物理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采用等級制,多鼓勵肯定學生。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對學生管理,進一步規范教學行為,并力求常規與創新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嚴謹、扎實、高效、科學的良好教風及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通過我一年來不斷的工作,我的物理教學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以上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領導的支持和全體老師的幫助,教學工作苦樂相伴。以后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數學初三教學反思 篇11
中考關系到學生的前途與未來,而學生的中考成績,又為學生,家長甚至社會所關注。如何教才能真正放開學生的思維,如何把握教材的深廣度,如何因材施教激發學生潛力等等,這些都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為此,我不斷地進行思考、總結、反思、探索,通過和其他老師的交流反思,用取得的經驗和吸取的教訓來指導日后的數學教學工作。
一、通過反思,我發現在中考復習中普遍存在著以下一些誤區:
(一)教學要求單一、形式單調
不少數學教師認為復習課就只是梳理知識點,專項練習鞏固基礎,綜合練習提高能力。因此很自然的認為只要把知識點講了,又做了練習就足夠了。于是忽略了如何精心設計和思考每節復習課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教學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很少考慮“這節復習課主要針對哪部分學生,他們從中得到些什么?其余學生我又該怎樣采取措施”,而往往只簡單著重于“我有沒有漏掉了什么?”
(二)教學過程是簡單的知識再現過程
此外,我發現部分教師只是把數學中考復習課簡單地看成“重復原有知識”的過程。通常是按照課本的順序把學生學過的知識,如數學概念、法則、公式和性質等原本地簡單地復述梳理一遍,沒有根據中考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復習和梳理。
(三)數學中考成績的提高是“題海戰術”的結果
此外,我還發現相當多的.教師都是把數學中考復習簡單地看成是“題海戰”。即在課堂教學訓練中,只要求學生重復的做習題,很少根據題目的類別、特點有針對性的解答。
二、數學中考復習課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一)克服復習中只重一例一題
中考數學復習就是一個“串點成線”的過程,教師要通過一個個知識點的復習鞏固,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構建良好的知識體系。
例如在復習訓練代數式求值內容時,不僅要讓學生關注題目如何做,有幾種解法,還要關注代數式求值的形式類型。代數式求值無非有兩大類。一類是整式的求值,另一類是分式的求值,學生如果掌握了代數的類型,在解題過程中就更好的了解題目的性質,從而解題也會事半功倍。
(二)克服將遺忘知識當作是簡單的記憶力問題
在中考復習過程中,學生會把初一、初二的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解題方法給忘了,或僅僅保留一些模糊、大概的印象。而這種“遺忘”現象會在中考復習過程中反復再現,是教師頗為煩惱的問題。因此,教師要了解這不僅是簡單的記憶力問題,而更多的是和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的結構、儲存信息等因素有關。
三、數學中考復習課的幾個策略
(一)注重知識儲備教師自身需要擁有大量的知識儲備和提高解題能力。通過把近幾年中考題都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數,了解中考題型的分布,重點考查的知識點有哪些,解答題的步驟及得分點是什么。通過了解清楚這些,教師可以選擇有針對性的題目和重點知識對學生加以訓練和輔導。
(二)分析學生情況,最大限度挖掘學生潛力教師只有透徹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才能夠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也才有可能及時糾正和彌補。因此,老師需要在中考復習過程中逐一地為學生把脈,認真分析每位學生的優勢和劣勢,按不同程度把他們分成幾層,采取分層輔導的辦法。
(三)回歸教材,夯實基礎
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教師要以“課標”為標準,立足課本,系統地梳理全部的基礎知識,注重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抓知識主干,構建知識網絡、發揮好教材的功能。同時也要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復習和良好思維習慣的培養、歷年中考試卷都包括了大量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可以說中考試卷的大部分分值都是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能力。只要學生掌握了扎實的基本功,大部分中考試題便可以輕松掌握。
(四)強化數學思想方法,提高數學能力
中考在考察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也注重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考察以及進一步深化的能力的考察。因此在中考復習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加強通性通法的指導與訓練,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第一輪與第二輪復習中,教師可以穿插一些能力訓練小題。在第三輪復習時,教師可以進行能力小題與綜合題的專項、限時訓練。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和和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沿著學生思維軌跡因勢利導;解題后要注意引導學生反思,研究問題解決過程中的思想方法,思維方式,把數學教學過程轉化為數學思維活動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理性思維能力,善于從一個問題的多個解題方向中選取其中簡捷的思維路徑,得到問題的最優解法,從而不斷總結經驗,使能力培養真正落到實處。在能力訓練時尤其要加強運算能力的培養,應嚴格要求學生,注意提高運算的速度和準確性。教學時,認真研究本班學生的實際,實施分層教學,對不同的學生,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練習與測試題,安排不同層次的課后輔導,使全體同學在不同的目標要求下,努力學習,共同進步。
總而言之,通過不斷的總結和反思,我對于中考數學復習的認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在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繼續努力,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
數學初三教學反思 篇12
本學期已過了一段階段了,作為初三畢業班的數學老師,我深感肩上的壓力之大,責任之重。
目前,對于初三這個重要的學習階段,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起到很大的作用。而目前在學生的學習中還出現以下學習的情況:
一、多數情況下,也比較擅長提出啟發性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思考,但問題提出后沒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維空間甚至不留思維空間,往往習慣于自問自答,急于說出結果。
顯然,學生對題目只是片面的理解,不能引發學生的深思,就不能給學生深刻的印象,因此造成很多學生對于做過的題一點印象也沒有。
二、我在備課的時候對問題已備選了一個或幾個解決方案,
課堂上以“定勢思維”組織教學,但教學中的不確定因素很多,當學生的思路與我的思路相左或學生的想法不切實際時,不愿打亂即定的教學計劃,干脆采取回避、壓制措施,使學生的求異思維、批判思維、創造性思維被束縛。
三、對問題的坡度設置的不夠,坡度過大,導致思維卡殼,學生的思維活動不能深入進行而流于形式。
針對以上這些情況,下階段準備采取的措施:
1、對過多的題,進行適當的篩選。
2、還給學生一片思維空間,讓學生受到適當的"挫折"教育,以加深對問題的.認識。
3、學生有不同想法單獨與教師交談,好的想法給予鼓勵并加以推廣;不對的想法,給予單獨的指正。這樣,學生即可以大膽放心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又可以把一些教學中漏洞補上。
4、精心設置問題的坡度,使學生步步深入,并探究出規律。課堂上注意課堂節奏,盡量讓中下游的學生跟上老師的步伐,多給學生自己練習的時間,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做到不僅是老師完成任務,還要學生完成任務。
另外,折疊問題是近年來的熱點問題,學生有些陌生感,引導學生在折疊時,應該注意折疊前后的線段、角的相等關系。作為發散學生思維的一個重要手段,應該注重多種方法的運用,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相信經過我的不懈努力,一定會不斷取得進步。
數學初三教學反思 篇13
在20××年初中學生學業考試中,我校數學學科取得了比較令人滿意的成績。這與縣教研室、學校的領導們的直接指導、同事們的大力幫助分不開的,當然,也包含了我與趙老師三年以來的不懈努力與不斷探索的因素。通過學業考試,有些經驗值得總結提升,同時也暴露了一些仍需改進的地方,為了下一步更高質量的教學,特作以下總結。
第一,精研新課程標準和歷年試題,力求把握學業考試考察內容及試題出題特點。就數學而言,所考察的內容無非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數學思想方法以及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具體考察內容上,卻又呈現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題不同”的現象。針對上述認識,我們結合新課程標準,對最近四年的臨沂中考試題,進行了認真梳理、歸納,牢牢把握必考的知識點、基本方法、基本數學思想及其體現形式,以及常規題型,在復習時做到了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第二,明確復習指導方針,制定周密的復習計劃。基于當前的教學特點,結合當屆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決定積極貫徹《新課程標準》中的理念,整改傳統的復習方法,嘗試采取新的舉措來開展復習工作。
1、大力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地位,并將這一理念始終落實在整個教育教學(此文來自)過程中。有句廣告語說得好:沒有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把這句話嫁接到教育教學(此文來自)中,那就是:沒有學生的主動學習,再好的軟、硬條件都沒有用。本著這種認識,結合數學特點,我們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樹立學生的學習責任感,從而喚醒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的做法。具體做了以下三點:
(1)教學內容處理盡量實用、有趣。簡言之,就是想盡一切方法,使相對枯燥、呆板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活潑起來,賦予其具有時代氣息的味道,或者“學以致用”,選取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習素材,或者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學生的就近發展區搭建其易于認知、接受的匝道,以引發學生的關注;再按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揭示數學的內涵、本質,達成教學目標。
(2)采用學案導學。前期的教學實踐證明,學案導學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時它也很好地落實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地位。在對本屆學生的教學中,我們將已經用過一輪的復習導學案進行了一些改進,將數學知識問題化。這種改進,目的是將一些記憶性的“零碎”復習內容轉變為系統性復習內容,這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準確、到位,應用更靈活。如在復習《圓》這一部分內容時,先前的學案是:基礎知識填空;基本練習;綜合運用;中考鏈接。改進后的學案是這樣要求的:《圓》的定義與相關概念有哪些?它有哪些基本性質?圓與點、直線的位置關系如何?請理順圓與三角形、四邊形、正多邊形的關系,圓的有關計算中,弧長、扇形面積、圓錐側面積如何計算?請你寫出來,并與同學交流,看誰整理的最完整?然后對重點考察內容,如圓的基本性質、切線的性質與判定、圓的有關計算等進行重點復習,再進行系統訓練。這一簡單的改動,就使得學習發生了轉變:由單純記憶性學習變為系統性學習,思考、甄別的成分增加了,應用的意識就得到了強化。
(3)復習時教科書工具化。長期以來,傳統的“教書”習慣,形成了以(課)本為本的依賴性,久而久之就產生了疲勞感,以這種感覺進行復習,肯定難以引發學生的積極響應。為此,我們變更了這種方式,在盡量吃透教材的情況下,僅將教科書作為字典一樣的工具書來使用,以二次根式這一部分內容為例,我們設計的復習導學案是這樣的:①怎樣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重點突出二次根式的表達形式、條件)②二次根式有哪些性質?如何運用這些性質進行運算?③二次根式的運算、運算律與實數、整式的運算、運算律有何聯系?類似①、②這樣的知識點,無需講授,學生通過查閱教科書即可掌握,而③可以通過師生共同提升,再輔以專項訓練,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就可以了。
2、重點知識碎片化處理。要反復強調,重點訓練,強化認識,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適當拓寬、加深。在新課的學習過程中,我們遵循“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淺到深,從模糊到清晰,從零碎到系統……”認知的規律,對重點內容進行了從多角度、多方位設置情景,促進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以求達到徹底“吃透”的程度。這樣,在復習時就大大減輕了負擔。如《整式乘除》中的乘法公式,上新課時對公式的認識及導出,先是利用教科書中的探究內容,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觀察、猜想,形成感性認識,然后引導學生從多項式乘法、面積法、利用已有的結論“(x+a)(x+b)=x2+(a+b)x+ab”等方面尋求理論上的支持,以加深學生對公式的理解,再輔以靈活多變的習題,像計算(—3—2a)(2a—3)等,訓練了學生的靈活運用意識。復習時,我們沒有進行簡單的重復,而是進行了適當的拓寬:利用乘法公式推導“(a+b—c)(a—b+c)=”、“(a+b+c)2=”、“(a—b+c)2=”、“(a+b)3=”、“(a+b)4=”…并找出其中的規律。通過這樣的拓寬,使學生不再感到復習是簡單的重復,從而產生厭倦,同時也對已有的公式進行了有效的回憶與應用,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化歸”的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體會到了數學的特點。重難點得到了強化,有利于復習效率的提高。
3、知識整合系統化。我們在重點知識碎片化的同時,盡量使整個章節系統化,這也是提高學生整體認知水平、應用能力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學習環節。如:(1)在復習“三角形”時,我們將《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軸對稱》、《相似三角形》、《銳角三角函數》、《勾股定理》等內容按其內在邏輯結構整合成“三角形相關概念、三角形性質、三角形之間的關系(全等、相似)、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部分,且對每一部分都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專題復習;(2)在復習“數”與“式”時,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回憶,發現它們的研究思路基本相通,研究內容基本相似。這樣,對“數”與“式”就可以建立一個大的體系了。市“三五X”教學策略中,對知識整合這個環節的處理,主要以練習題的形式出現,這樣固然促進了對知識點的鞏固與理解,但對學生整個知識體系的構建與補充,似乎作用甚微。通過這次嘗試來看,是有些效果的。
4、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傳統意義上的一堂課,教師要創造情景,將學生帶入到學習狀態中去,要引導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還要進行分組討論、要展示,要師生再探討,形成結論,最后還要訓練,要小結,再加上作業……太機械了。事實上,由于學生之間的差異,能夠完全跟得上的學生并不是很多,大多數學生處于“夾生”狀態,這就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久而久之,主動性就變沒了。所以,我們(1)將課堂教學環節前置:把復習內容(待學內容)以學案的形式提前下發給學生,組織學生先期自主學習、嘗試解決學案,發現問題,形成“小馬過河”效應,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學生思維的差異性,使得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進行充分的思考、探究,這樣,他們在課堂上的討論就有了實質性的內容,使討論不至于流于形式。(2)采用盡可能多的展示手段,來展示學生們的學習成果,以積極的方式,恰當地肯定他們的勞動、思考中的有效成分,以求最大程度地培養、保護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欲望。(3)及時形成結論,展開針對訓練,鞏固所學知識。(4)根據課程內容特點,能當堂完成的作業要求當堂完成,保證了作業的獨立性,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良性循環狀態。另外,改變作業評價方式,除了必要的書面語言評價外,實行“AAA”評價制:結論(結果)正確為A,過程簡明合理為A,書寫認真為A。并進行積分公布,這樣大大提高了作業的作用,也改變了數學作業的枯燥感。
5、培植“認真”、“踏實”、“鉆研”、“刻苦”的學風。從始至終,我們都關注了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與優化。針對學生被動性學習程度高、預習意識薄弱的情況,我們大力落實了“不預習,不上課”,較好地解決了學生上課學習效率不高這一問題:學生通過做導學案,發現問題,并對問題進行先期探究,形成自己的認識;在課堂上,積極推動小組合作學習,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把自己的問題拿出來,進行研究,教師則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參與度,盡量不讓一位學生的心思游離于課堂之外;強調作業獨立完成等。這些習慣的養成,為數學復習質量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總之,以上舉措,無非是《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具體落實罷了,然而卻大大改善了我們的教學,但也出現了一些不足,譬如,如何處理好系統性與單個知識點的關系,廣度與深度的關系,適當淡化知識形成過程與強化結論應用的關系等等。我們期待著通過上述總結,敬請領導、同事們的指導與改進。
數學初三教學反思 篇14
一、說思路
1、開門見山提出課題并問學生根據已學過的知識如何判定兩個三角形是否相似?(復習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得到定義就是一種判定方法。)
2、探究:(1)全等三角形是否為相似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一條中位線截得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是否相似?
(3)合作學習。
(設置一定的梯度,經歷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
3、得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和其他兩邊相交,所構成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相似。
4、鞏固練習
5、繼續探究:△ABC和 △ A'B'C',當它們具備什么樣的條件時,才能夠判定它們相似?
6、得定理:有兩個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7、學以致用,鞏固新知(例題1講解,鞏固練習,例題2分析)
8、課堂小結
以前我總在引課上動心思,想著怎樣引課才能讓學生覺得有趣,才能體現數學的生活化,而忽視了教學的一個整體性,忽視了教材的本意。現在我卻認為對于課堂教學教師最基本的首先是要理解教材,處理好教材,要有一個清晰的思路,不然課再花哨也無多大意義。因此這節課我重在思路,通過設置一定梯度的問題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練習也是經過精心選過的。前后都有一定的聯系。對于書本中的第一個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和其他兩邊相交,所構成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相似。我原先比較猶豫是否要把“與其他兩邊延長線相交”添上去,后來我請教了劉老師和孫老師,他們都給了我指導,所以后來就沒添。整節課下來我認為自己的思路還算清晰,課件很簡潔,但還算規范。語言我也是用心想過的,盡量不讓自己說一些無效的語言。
【數學初三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數學初三12-05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 初三數學教學反思12-22
初三數學的教學反思01-30
初三數學教學反思09-24
初三數學的教學反思02-05
初三數學教學反思10-26
初三數學的教學反思04-29
初三數學復習教學反思05-04
初三數學教學反思范文04-01
初三數學復習教學反思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