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規律》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找規律》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找規律》教學反思1
學生已經在一年級下學期學習了一些圖形和數的簡單排列規律,本冊教材中圖形和數的排列規律顯得復雜一些。此次找圖形的規律以循環排列為主。這樣,學生不僅要看清形狀和顏色的組合規律,還要發現圖形排序上的規律,對學生的觀察能力與綜合概括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對于二年級學生而言,要透徹理解與掌握不是易事。這節課是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去探索圖形的排列規律。
眾所周知,數學是模式的科學,尋找和發現周圍世界事物之間的關系以及事物變化的規律構成了數學學習的重要內容。同時,發現關系和規律的過程也是發展學生探索能力的過程。因此,《標準》將“探索規律”作為數學與運算獨立的內容,其目的是加強這方面教學的力度,把這種“探索規律”的活動,結合其它方面內容的學習,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中,開闊學生的思路。因此在設計時,我根據本課探究性和活動性比較強的特點,為學生設置了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推理的能力。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創設情境”是數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策略,有利于學生解決數學內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學生思維的個體形象性之間的矛盾。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創設一個讓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設計了一個找小婧房間的規律情景。用這條情感線來支撐知識線和能力線,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
大家知道,教材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基本線索,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本節課教材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小婧房間的圖案引出規律:呈循環排列。《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我在考慮的時候,根據目標之一,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規律,把主題圖作為墻面和地面出現,請同學和老師共同來找規律。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找到了墻面圖案的規律,說得很全面。另外,引導學生把圖形改變方向進行觀察,以便了解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此規律。
三、創設探究平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的學習方式不能再是單一的、枯燥的,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的方式,它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歷程。教師的教學設計應具仍探索性和開放性,讓學生能自主探究,猜測驗證,合作交流,充分發表自己個性化的感受和見解。因此,在“找規律”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組織學生展開自主合作,探究活動:
A、呈現問題情境,提出思考問題。
B、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秘密”,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
C、讓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匯報自己的想法,師生共同驗證。
D、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出圖中排列規律。這樣教學,把教材中抽象的規律引發為一個過程,一個讓學生參與觀察、猜測、合作、驗證、概括的探究學習過程。在練習中,再次創設開放的教學情境,提供學生自由設計圖案的機會,讓學生主動創造“規律”有意識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創新意識。
課上下來,有成績之處,也留下不少遺憾。
1、課上,正如課前預設,我創設了一個個美麗生動、熟悉親切的生活情境,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但仍有一小部分“學困生”跟不上學習進程,在學習過程中,我發現他們不能獨立做題,或是出現較多的錯誤,分析原因:在學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活動中,雖然重視規律的表述,但沒有引導用簡練的語言來概括,不利于記憶,更影響運用的熟練度。
2、導入時間太長,環節太多,影響了學生學習探究的時間。
3、教學環節要整合。第一種規律——“排頭到排尾、排頭到排尾”的教學展開用是太長,“墻面、地面裝修”與例題中的規律類似,限于課件制作技術沒有修改,在找、說規律的基礎上作了一點深化——滲透周期問題,揭示“循環”概念。安排4人小組排隊演規律的環節,可以安排在例題前面,在探索完所在的循環運動規律之后,既能加深體驗又可幫助梳理知識,加深理解,整合以上幾處教學環節,讓學生進行自由設計不至于“紙上談兵”。那樣,課堂會因學生的大膽創新呈現更多的精彩。
《找規律》教學反思2
本課是一年級下冊教材中的《找規律》一課的延伸,與之相比,不同之處是圖形排列規律復雜一些,呈現出形狀和顏色的循環變化。
教學目標設計為: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活動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2. 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能力;
3. 使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的美,感受數學就在生活中,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教學過程分為“感受規律→認識規律→創編規律→自主總結”四大環節。
其中,認識規律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關鍵和重點。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比較合適,要注意的是合作必須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為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首先,小組內交流規律,交流過程中使思維快的學生初步總結、表達規律,思維慢的學生受到啟發,體會規律。
第二,讓學生到前臺表演規律,使“靜的規律”變成“動的'畫面”,使復雜的規律變的形象、生動,學生喜聞樂見,而形象思維,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這個環節有效的突破了關鍵和重點。整節課以“主題情境”活動為主線,以“合作探究”活動為主導,以“培養能力”為目標,讓孩子們在輕松自如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的美。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字,數學就在自己身邊,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提供積極思索與合作交流的。
教學中,我通過組織學生“觀察與交流”,調動學生的多種器官參與學習,引導學生探索和發現圖形排列的規律,從而培養了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又通過組織學生“拼擺與畫畫”,滲透了培養學生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大部分學生從開始擺出一組一組重復出現的規律到接受新知識一步步在交流中學會一種又一種圖形移動的規律;少數程度好的學生在其他學生學習他們創造出來的機會的同時又嘗試在前面的基礎上遷移性地創造出更多新的規律。
《找規律》教學反思3
作為以“找規律”為課題的數學課,要找的規律是什么?研讀教材以及相應的教師用書,我理解了教材的編寫意圖:本課教學把圖形沿著一個方向平移,根據平移的次數推算被該圖形覆蓋的總次數。其實平移比規律更重要,只要有了平移,就有了規律。通過教學,進一步提升學生探索規律的意識和水平,提高從數學角度認識和解釋生活現象的能力。
我在研讀教材時發現:方框按順序平移,體會對應關系,是更為本質的規律。 怎樣找規律呢?也許,我們更多地關注找怎樣的規律,其實,我們更需要在“找”上做文章。找規律的教學價值與重點是在“找”的過程中。學生有哪些關于這節課的學習的經驗可以支撐他們這節課的學習過程呢?
研讀教材,以例題中第一個問題為例,這道題陳述的內容也就是:從10個數中,每次框出相鄰的兩個數,有多少種不同的框法?我感覺,例1設計的問題,是用探索有多少個不同的和的問題,引入可以框住多少個相鄰兩個自然數,但這樣的轉化,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好像在這個轉折點上,不少學生都繞不過彎來。于是我直接從最簡單的掰手指做鋪墊教學,讓學生理解相鄰,如何掰相鄰的兩個手指。然后設計懸念400個手指并排怎么辦?引出課題。從這節課讓我深深明白:智慧的培育,需要建立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其后的設計,我又想怎樣過渡到像例題這樣的“框數字”問題呢?眼睛突然一亮,就再利用10個手指進行教學。通過學生已有的經驗利用10個手指進行教學。利用10個手指進行教學。得出9種方法,再通過平移,給學生的示范作用。而沒有教師繼續框3個、4個等,接著把框更多的數字的情況交給學生探究,放手讓學生去發現,給學生學習的機會。為了不讓學生發現表面的數字規律,我特意打亂數字的順序,有意讓學生真正的去發現總數、要框的數、每次框的個數和共有幾種方法的關系或規律。學生交流,他們的發現也都在我的預料之中。接著讓學生盡情的交流,然后小結規律。
接下來,在10張數字卡片增加5張,每次框幾張各有幾組,先設計平移了幾次,共有幾組,弄清平移和共有幾組的關系。其后總數增加都100個、400個,教學進入了**,在這里解決400個手指相鄰的兩個為一組的問題。學生以為我都會了,甚至總數增加到一萬我也會,就在這時來個360度的轉彎,只出現5~15個數字,學生一時愣了,我馬上追問:如果我請個同學回答,他可能會在那里出問題?引出總數變了,總數并不是最后一個數。
其后設計了生活問題,主要在小方和小英坐在禮堂的那一題, 連續設計了3個問題,其中如果14個座位圍成圈形,學生自覺議論開來,教師再次利用卡片圍成圈形,讓學生直觀思維。緊接著,“那個信息可以不要”“為什么要把13乘2?”最后的請假問題,難了!不是從1號開始請假,而是從5號開始請假,再次安排給予時間,交流、討論。整節課沒有將規律作板書,也沒有規律公式化,更不強求學生一定要按算式來解答。事實上,學生在此即提出算法。有學生用“算”的方法,這是比較抽象的。如果沒有形象支撐,我覺得學生難以理解,也許最后就演變為套模式解題,生在探索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往往總結出“算法”,這是否意味著學生思維的進一步抽象?這是否標志著學生新的重要的進步?為什么學生對這類問題的求解會歸結為某種算法的應用?學生為何會思考“算法”?是否是因為學生潛意識中存在著數學問題是需要計算作出解答的潛在觀念? “算法”的抽象,應建立在形象的模型的基礎之上。因而我在課堂上著重引導學生建構數據排列、再框出相關的數的解決問題的模型。數形結合,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一共有多少種框法,與框內的第一個數對應。解決這樣的問題,我覺得對學生來說,應是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齊頭并進。
【《找規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找規律教學反思06-09
《找規律》教學反思05-21
《找規律》教學反思05-28
找規律教學反思06-28
《找規律》的教學反思04-13
找規律的教學反思04-01
《 找規律》的教學反思07-04
《找規律》的教學反思04-13
找規律的教學反思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