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絕弦的教學反思范文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伯牙絕弦的教學反思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伯牙絕弦的教學反思范文1
這篇古文不長,僅僅百余字。但它是穿越了時空隧道的一個歷史碎片,它承載著及其豐盈的民族文化精神,它以其歷史的厚重,給我們以精神的熏陶和心靈的感召。
在設計這堂課的時候,我發現學生接觸文言文的時間較短,對于文言文有一種害怕。在他們的認知世界里,這文言文是很難學的。為了讓學生不再有這樣的想法,我決心要上好這堂課,以這堂課來改變學生的認識。所以我采用了以讀為主線的教學設計,融合“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語文學習理念,讓我的這堂課書聲瑯瑯,浸潤濃濃的語文味。
一、重朗讀
練讀——感受音韻之美。練習朗讀,透過抑揚頓挫的語調節奏,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音韻之美。本課的練習朗讀把握了三個重要環節。一是讀音,抓課題易讀錯的“弦”正音,抓初次出現的兩個語氣詞“哉”“兮”正音。二是停頓,這是文言文朗讀的難點,正確停頓,要結合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xx的停頓難點有兩處。“哉”“兮”是表示感嘆的文言虛詞,讀這樣的語氣詞,延長、停頓一下,頗有音樂美。“謂”是說的意思,學生知道文言文大多數時候,一個字就是一個詞,也就明白了“謂”后停頓的道理。三是節奏和輕重,這樣的練讀要結合文言文內在的情感,一步不能到位,要反復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品讀——領悟意境之美。“知音”之美,是《伯牙絕弦》的文本意義,領悟“知音”境界之美,就是破譯《伯牙絕弦》的情感密碼。然學生的情感不是一觸即發的,需要慢慢醞釀、發酵才能成為芬芳的美酒。于是,“讀”要有一個拾級而上的過程。在品讀知音的境界部分,首先,讀中鋪設。引導學生自由默讀、圈劃,嘗試說大意,在學生頭腦中初步鋪設伯牙志在高山、流水,子期眼前展現高山流水的畫面。其次,讀中醞釀。教師創設音樂情境,還原語境,引導學生去想象、去思考、去體味、去朗讀。此時文本的`語言,如一杯芳香四溢的碧螺春,在學生心中慢慢地散發開去。接著,讀中推動。在學生的情感融入文本的關鍵時刻,教師引入課程資源,讓學生深入體會知音不僅是知“琴音”,更重要的是知“心聲”。從而叩擊了學生的心弦,達到“人”“文”“言”琴瑟和鳴的妙境。
二、重積累。
一是通過比賽激活學生的詞語原有積累(如ABCC式的);再用將文中的“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提煉出“泰山峨峨,江河洋洋”這樣ABCC式的詞語,與其它相類似的詞語(如楊柳依依)激發學生積累,同時為后續的“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中的“所念”意境的想像和表達作了有效的鋪墊;二是通過釋題理解“絕弦”,積累、理解“絕交”、“封筆”、“息影”等詞語,信息量很大,同時也讓學生深感已知的有限,而未知的無限,進一步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三、重訓練。
通過深挖文本內涵,創設情境來實現語言訓練,從而達到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等綜合性訓練的目標。在引導學生理解“伯牙所念”的意境時,用“志在,子期曰:”句式來檢測學生積累的活學活用,來訓練學生的思維、想像和表達,來實踐學法的遷移、經典的仿寫。正是因為教師課前文本細讀的工夫,才有這樣獨特的設計,才有學生課堂上精彩的生成。
四、重情感。
從“朋友”到“知音”是學生實現文本情感體驗的主線。我引導學生從初讀課文到深入地品讀課文時,很好地把握好了這條情感線索,引領學生走進伯牙和子期“相見――相識――相知”,以及子期死后伯牙痛心“絕弦”的情感世界。
這堂課上,我注重了多方面的訓練,讓文言文的教學不再枯燥無味,但如果在時間的把握上更加的科學合理一些,那學生的情感熏陶會更加到位,收獲將會更多。
伯牙絕弦的教學反思范文2
上完了第三次研究課,我們五、六年級組的全體語文老師和王玲主任、賴天惠主任、外聘專家祝傳武老師圍坐在一起又進行了一次激烈的探討。祝老師說:“小學生學古文是當今提倡經典誦讀中的一個熱門話題,其重大意義自不待說。問題是今天的語文教師應當如何進行小古文的有效教學,是完全承傳傳統的串講法,走“師本”路線,還是以堅守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生本”路線為主,這無疑是擺在我們面前必須做出的選擇,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楊老師的一些引導策略,如讀為首法、突破重點、新舊聯系、古今溝通、溫故知新、有效拓展、資源鏈接、學生實踐等,都為踐行效果所證明是極可寶貴的探索。”一節課下來,覺得做得比較好的有以下幾點。
一、以朗讀的方法傳授貫穿始終。
教師的朗讀指導層層遞進,并且指導無痕:師生合作讀,男女對讀,想畫面讀,走進故事背景體會情感讀等,學生在一次次的朗讀中理解了文本。學生朗讀的水平也在漸漸提高。
二、資料補充,增強趣味
體會伯牙與子期的知音情誼是xx的難點,讓學生體會到那種知音情誼,特別是伯牙破琴絕弦的行為,學生是比較難以理解的。所以我對文本進行了挖掘與擴充,引導學生想象別人是如何稱贊伯牙的,讓學生體會伯牙作為一名著名的樂師,卻無人能聽懂他的琴聲,無人理解他的心意,從中感受到他的孤獨寂寞,了解知音難求,感受“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補充介紹鐘子期死后,俞伯牙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時所寫下的一首短歌,幫助學生感受伯牙對于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絕、肝腸寸斷的心情,讓學生真正體會伯牙絕弦的那種悲壯而又感人的`行為。增強了故事的趣味,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變得比第一次濃厚了。
三、學習作者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豐盈文本。
教學中,我進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們知道俞伯牙是當時楚國有名的音樂家,那作為一個有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了高山流水,除了峨蛾泰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聲還會表現那些動人的場景呢?”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再對“皎皎明月,依依楊柳,萋萋芳草,裊裊炊煙……”這樣的場景進行句式練習,有效地調動學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結構之美,又步步深入,準確地演繹,既豐富了文本的內容,又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所謂的知音,就是世上那個最懂你知你的人。
當然,在實際的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缺憾,教師沒有針對本節課對于學生的難點問題進行有效的教學策略的指導,但對現代兒童來說,“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有這個必要嗎?是不是走了思想的極端?伯牙琴彈得這么好,還會有新的知音,倘若就此放棄了自己的終生追求,值得嗎?可否讓兒童“勸勸伯牙”也寫上一段話呢?教師若能引導兒童解放思想,啟發他們的個性化解讀,當是今天語文教學的追求。所以針對這一話題,準備在下一次教學中得以嘗試。
伯牙絕弦的教學反思范文3
一、音樂渲染,營造氛圍。
課文伊始,我便以音樂“高山流水”導入,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古文的意境,在補充介紹伯牙在子期墓前悼念子期時,也以慘婉動人的音樂加以烘托,讓學生入情入境地體會伯牙那種悲痛欲絕的心情,最后,讓學生在音樂高山流水的伴奏下,再次誦讀課文,感受伯牙和鐘子期那種知音情誼。
二、展開思考,理解課題
在理解完課文后再向學生提問:“在這里,伯牙‘絕’的.僅僅是‘琴弦’嗎?這時學生很迅速地反映到:“絕的也是心弦”!”讓學生真正明白課題“絕弦”的深刻含義,同時也感受到了知音之死對伯牙的震撼,更深刻地體會到了知音情深。
三、反復朗讀,感受文言文之美
我覺得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還應進行正確的價值導向。因此,我在學生體會伯牙失去知音后那種痛苦與絕望的心情,及時讓學生說說自己想對伯牙說什么,在學生安慰、鼓勵伯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然后告訴學生如果遇到了知音,應該好好珍惜,如果還沒有找到,則應該真誠對待周圍的朋友。
朋友易得,知己難求;伯牙子期,千古佳話。春秋時期楚國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伯牙絕弦》,其知音之情令古往今來多少人唏噓感嘆。兩位主人公成為了交朋結友的千古楷模,這個故事流傳至今并給人歷久彌新的啟迪。
帶著對這個美好故事的向往,我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備課。上完課后,覺得有點心得,于是記錄下來,以備他日之需。
【伯牙絕弦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伯牙絕弦的教學反思03-08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05-13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05-16
伯牙絕弦的教學反思02-02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05-13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04-20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精選】01-13
伯牙絕弦的教學反思02-02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10-24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