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游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郊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郊游教學反思1
活動過程:
1.回憶郊游小朋友們一定都出去郊游過,郊游的時候心情怎么樣?你是和誰一起去郊游的,郊游的時候做些什么?
2.欣賞歌曲: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歌曲,名字叫《郊游》,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第一次欣賞)
歌曲中唱了什么?有些什么風景?
那我們再來聽一聽。(第二次欣賞)
3.感受歌曲快樂的節奏,用哼唱或者動作來表示
高興的時候,我們會做什么?(哼歌、跳舞、笑等)
我們郊游的時候可高興了,你想用什么方式來表現你高興的心情?
請小朋友跟著音樂來試一試,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現你快樂的心情。(播放音樂)
有的小朋友動作很棒,有的小朋友還不太會,請你來幫幫他們,你用了哪些動作表示高興的樣子?
播放音樂,再來試一試(前奏可以點頭、拍手)
和朋友或者家人一起出去郊游的話會更開心更熱鬧,我們可以合朋友合作表演動作。
請幾個幼兒來表演,鼓勵幼兒合作表演,大膽展現自己。
4.游戲結束。
聽著這首歌曲,我的心情可高興了,小朋友今天開心嗎?有的小朋友已經學會哼了,有的小朋友會唱了,下次我們再來學一學唱一唱這首歌曲,好嗎?
活動整體效果比較差,主要是一個課前準備問題,一是歌曲的`鋼琴彈奏沒有練習一下,生疏沒彈好,第二是圖譜沒有事先準備好,都影響到了后面的教學環節,特別是藝術活動這類活動,到了幼兒要來動一動的環節時,很容易興奮,“易放難收”,教師更應該把要求提清楚,有針對性的進行動作等表演,“收”的時候也就容易一些。如果給幼兒準備好圖譜或者其他一些簡單有效的圖片的話,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增加幼兒的興趣點,課堂秩序也會好一些。
目標定位不適當。大班的幼兒能力比較強,光是熟悉歌曲旋律顯得簡單了,完全可以學習唱歌,看著圖譜還是能夠掌握的。還有活動中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部分也不夠充分,可以感受旋律的歡快,還可以感受歌曲的段落,給歌曲分段,感受ABA的曲式,還可以為歌曲打節奏等,豐富欣賞的形式。
最后集體用動作表演的時候,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討論,選出幾個簡單優美的動作配合到歌曲中,大家一起跟著老師跟著音樂唱唱跳跳,效果一定會好很多,至少幼兒的課堂紀律會好一些,雖然說教學活動中不要有太多教師教得痕跡,但是放手太多,完全讓孩子自己感受自己表達也是不合適的,有的孩子能力差就會漫無目的或者很隨意的“鬧”,影響教學活動,反而添亂。
郊游教學反思2
《郊游》是一首臺灣兒歌,旋律平易,親切,朗朗上口,歌曲描寫了兒童結伴去郊游的情景,要求學生在演唱歌曲,感受音樂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音樂表現的能力。
我在設置教學情境時,首先讓學生欣賞平時去郊游的圖片,通過讓他們回想并回答看到了什么,來激發他們的興趣。接著通過一系列的音樂活動,讓孩子們感受音樂的情緒,邊哼唱邊做動作,這些對于生性好動的孩子們來說,無疑是一塊巧克力,誘惑他們為了得到美食而全力付出。
《郊游》這首歌中的第二樂段的.節奏、音準是個難點,根據節奏來朗讀歌詞,強調附點與后十六分音符的節奏,易于后面的學唱。低年級兒童音準欠佳,顧以模仿老 師來學唱,師一句,生一句。每句學會后再完整地演唱,學生的注意力不強,所以我以多種演唱形式來鞏固歌曲,師生接唱、分組唱、男女生唱等等。
最后歌曲的情感處理:我把它分為兩種,一種是語言、表情;一種是肢體的表演,使課堂推向高潮。通過一種媒介使學生表現得非常積極、熱情,學生表現得更加興致勃勃了同時也讓學者從中感受到音樂帶給自己的快樂。
郊游教學反思3
本課是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的內容。教授對象是二年級學生,他們活潑好動,跟唱能力強,對音樂的學習熱情很高,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表現欲。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有以下體會:一、注重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情境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讓學生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使學生進入一種特殊環境,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上課時我讓孩子們走進事先創設好的情境中,告訴他們黃鸝鳥向他們發出了邀請,激發他們學習歌曲的興趣。二、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演唱、創作實際上是一種藝術再創作過程,沒有自己的感受,沒有自己對作品的理解是難以表現出真情實感的,只有激發學生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學習情緒,教學才會取得最佳效果。三、注重以合作為途徑,鼓勵學生大膽創造:引導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能力,大膽主動的表現作品。引導學生大膽創造,在創編活動中,同學們共同承擔小組合作的成功和失敗,享受集體創作的榮譽和歡樂。四、與體育整合,將孩子愛玩的天性在音樂課中也釋放出來,并在音樂課中鍛煉身體,體驗體育鍛煉的快樂。
郊游教學反思4
《郊游》是一首臺灣兒童歌曲,曲調活潑開朗。歌曲分為三段體,第一、三段完全相同,表現了孩子們興沖沖向前進的神態和小伙伴之間親密的友情;第二段與第一、三段形成對比,著重刻畫大自然的美麗景色,旋律舒展、優美。設計教案時,我主要抓住低年級小朋友好動、好奇心強等方面的特點,以郊游為主題的路線進行展開,現反思如下:
音樂是美的藝術,音樂教學是引導學生審美發現的過程,美的教學環境可以成為有效的潛在教育手段,而美的感受這個過程的基礎是聆聽,在這一課中我緊抓音樂本身特點展開一系列的活動:懷念秋天、尋找秋天、走近秋天,這一系列活動使學生在聽中感悟音樂,聽中理解音樂從而表現創造音樂的過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主要感受有:
一、突出音樂本體,培養聆聽習慣。
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是基礎。音樂教學首先應解決的是讓學生學會傾聽,培養聆聽的習慣從而使學生擁有音樂的耳朵以至關注生活身邊的音樂。本課的設計中除了涉及視覺媒體,還讓學生在一次次聽中感受音樂的內涵,“你聽的真仔細,歌詞都注意到了”“音樂的耳朵對學習音樂很重要”“做一個文明的.觀眾”等都有意識的在引導專注投入的聽,傾聽,養成聆聽的習慣。實踐證明,突出音樂本體的聽,用音樂創設情景的做法,能激起學生對音樂的關注與喜愛。聆聽習慣的培養離不開學生對生活中音樂的仔細聆聽,依賴學生專注的聽。
二、與學生生活真實相鏈接發現美。
音樂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相鏈接,把目光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從生活中發現音樂,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使音樂課堂煥發出生機。郊游是學生們所喜愛的,生活中有許多真實情感的體驗,通過模擬式的郊游生活再現喚起學生學習熱情,使歌曲的演唱“情到深處”是很容易的。音樂源于生活,因此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音樂、發現音樂,從而讓他們感受到音樂美。三、在“音樂情景過程”中讓學生創造音樂美。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情趣,發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笔置鞔_地把表現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作為音樂教學的總目標:本課的設計根據新課標“鼓勵音樂創造”的教育理念做到了讓學生經歷“音樂情景過程”創造音樂美。例如在表現歌曲是加入打擊樂器的伴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創設多元化的音樂情景表現美麗的秋天,去除了固定的一元化的音樂情景演繹,教師給學生提供創設音樂情景的思路、資源、條件、方法等。通過開放式的討論,充分發掘每個人的潛能和智慧,提出對問題的各種各樣的看法和解決方案。
四、音樂欣賞動中感悟美。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能同時打開多個感知渠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音樂欣賞中,只有開放學生多個感知通道,才能讓學生對音樂欣賞做到真正的主體參與,激發起激烈的情感因素,發展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表現能力、創造能力,本課設計充分體現了開通多渠道讓學生動中感悟的特點。如課始教師帶領學生律動《去郊游》時,讓學生在動中體驗情緒,動中加深感受樂曲,動中塑造音樂形象,動中創造音樂,參與物質環境的布置來再現孩子眼里的秋景。這節課有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一首演唱,一首欣賞曲目,時而演唱,時而聆聽,時而討論律動……在學習活動中,學生既不感到枯躁單調又打開了學生多個感知,多有所獲,情趣盎然,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
當然本課教學中還有很多不足,特別是教唱歌曲環節,除了讓學生體驗歌曲的兩種不同情緒之外,并沒有深入指導學生用怎樣的方法去演唱就直接進入歌曲表現環節,而學生也只是在表面上理解,并沒有學會具體的演唱方法。這也是我今后課堂上所要攻破的難點。
郊游教學反思5
《郊游》為兒歌,旋律平易,親切,朗朗上口,歌曲描寫了兒童結伴去郊游的情景,要求學生在演唱歌曲,感受音樂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音樂表現的能力。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我在設置教學情境時,首先讓學生欣賞圖片,通過讓他們回答看到了什么,來激發他們的興趣。接著通過一系列的音樂活動,讓孩子們感受音樂的情緒,邊哼唱邊做動作,這些對于生性好動的孩子們來說,無疑是一塊德芙巧克力,誘惑他們為了得到美食而全力付出。(用“la”唱得次數多了些,請一個學生模仿唱可省去)
二、寓教寓樂,化解歌曲難點
《郊游》這首歌中的第二樂段的節奏、音準是個難點,根據節奏來朗讀歌詞,強調附點與后十六分音符的節奏,易于后面的學唱。低年級兒童起點較低,不識歌譜,音準欠佳,顧以模仿老師來學唱,師一句,生一句。每句學會后再完整地演唱,學生的注意力不強,所以我以多種演唱形式來鞏固歌曲:師生接唱、分組唱、男女生唱等等。(教唱環節可縮短點,學生掌握的比較好了;讓學生找相同部分可以放在師生接唱處)
三、語言渲染,感受歌曲情緒
教師優美動聽的教學語言不但能給學生美的享受,同時也會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督加巍犯枨械牡谝弧⑷龢范魏偷诙䴓范蔚难莩榫w是不同的。我通過提問,讓學生開動腦筋,自己找出歌曲中不同的情緒,1、3句活潑此文歡快,2句是舒展優美,用表揚地語氣來引導學生:你們都是一只只百靈鳥,歌聲要悅耳動聽。(歌曲情緒有點到,但做得不到位;蛟S可以把2個不同情緒的部分作演唱方法指導:
①歡快的地方可以引導示范以彈性的.聲音唱;
②抒情的地方,用柔和的聲音連貫地唱。)
四、歌曲表演,體驗快樂
這節課最后的歌曲表演,使課堂推向高潮。表演分為舞蹈動作,與打擊樂的加入。舞蹈在第一個環節已經加入,所以重點在于先指導學生使用打擊樂,學生表現得非常積極、熱情,學生表現得更加興致勃勃了。(這個環節由于時間問題,使得互動不夠過癮,應該在教唱環節省去些,最后能讓雙向筒與串鈴合作表演。伴奏的音量可調大些,學生節奏沒跟好。)
整節課我覺得結構挺好的,細節問題要再多注意、多改進,課堂靈活性也要加強。
郊游教學反思6
音樂是美的藝術,音樂教學是引導學生審美發現的過程,美的教學環境可以成為有效的潛在教育手段,而美的感受這個過程的基礎是聆聽,在這一課中我緊抓音樂本身特點以快樂的郊游為主線,用情景創設的教學模式設計開一系列的活動:在山谷中向大山問好——在山頂上贊美秋天——開一場山頂音樂會等,這一系列活動使學生在聽中感悟音樂,聽中理解音樂從而表現創造音樂的過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主要感受有: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上課時我先讓孩子們走進一個事先創設好的情境中,他們對課堂中教師創設的每樣事物感到好奇,并希望自己能參與到其中來,去揭開謎底。我在設置教學情境時,創設了“山谷——山頂”的情境,以“到郊外去看看秋天、感受秋天”為切入口,激起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而一系列的音樂活動均在情境中完成,進而讓孩子們感受美麗、成熟的秋天,……這些對于生性好動的孩子們來說,無疑是一塊德芙巧克力,誘惑他們為了得到美食而全力付出。
二、突出音樂本體,感受音樂美
這節課的各個教學環節我都突出了以音樂去引導和感染孩子們,讓他們體驗到音樂韻律感與肢體結合的快樂。在去“山谷”和“山頂”的路中,孩子們在《郊游》的伴奏音樂中踏著節拍去旅行,他們在不知覺的情況下就已經對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初步感知。同時也便于歌曲的教唱,事實證明學生到后來真的已經會唱了,而且都能有感情地演唱《郊游》這首歌。
在各個活動中始終突出音樂的本體,一切教學活動都圍繞音樂展開,孩子們有充分體驗音樂的時間和空間,加上老師親切的教態和語言,營造了和諧的教學氛圍,他們從中受到美的熏陶,獲得美的享受。
三、寓教寓樂,化解歌曲難點
《郊游》這首歌中的第二樂段的音準是個難點,特別是1 6 1 5 5 | 535 63 | 5 — | 5 — ||這一句,5與5之間是一個八度音程,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講比較困難,因此我創設了向山谷問好的情境,通過讓孩子們扮演回聲的角色,
1 5 | 5 6 | 5 — | 5 — ||
向 你問 聲 好!
來解決八度音程的困難,效果非常好,孩子們在扮演回聲的過程中有了很準確的感受。這種感受不是教師強制性的,是孩子們自愿的,而且還非常投入的去體會和感受,同時也為解決歌曲的難點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人音版二年級音樂下冊《郊游》教學反思,
緊接著在山頂上,完全解決了歌曲的難點,通過大石頭上的詩句“白云悠悠,陽光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繡”來對秋天景色的贊美,我用歌唱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同時讓孩子也唱唱這幾句,結果孩子們唱的有滋有味,音準基本得到解決。
四、語言渲染,感受歌曲情緒
教師優美動聽的教學語言不但能給學生美的享受,同時也會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郊游》歌曲中的第一、三樂段和第二樂段的演唱情緒是不同的。我用兩個小朋友和白云的圖標出示在每一樂段歌曲的開頭部分,我問:“歌曲中有個秘密,你發現了嗎?”,結果孩子們找到了相同的樂段。我又接著引導:“今天你們和老師一起到郊外,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高興、快樂!”這時我順勢:“那你們把這種快樂用歌聲表達出來吧!”。孩子們唱的非常投入,演唱的`音樂很有彈性。在中間優美抒情的樂段,我是這樣引導的:“秋天的陽光照在身上是什么感覺?”孩子們有的說是暖暖的、柔柔的,我又順勢:“那你們的歌聲也唱出柔美的味道,一起來試試!”結果孩子們唱的很有韻味,“錦繡”的尾音拖的也很到位。
五、創編歌詞,體驗快樂
創造是課標作為一個重要內容來闡釋的。這節課最后的歌詞創編,孩子們不斷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如“溪水清清、橘子甜甜、楓葉紅紅”等,我讓他們把創編的歌詞一起唱唱,顯得很興奮和自豪。孩子們在創編中感受到了因創作成功而帶來的喜悅,并體驗到了音樂帶給他們的無窮樂趣。
最后,用一個比喻結束。好的一堂課,教學內容是菜,教學思路是火,教師是廚師,而教師根據學生在課上的反應所做的及時引導調整就是調味料,只有四合為一,才能烹飪出“美味佳肴”!
郊游教學反思7
《郊游》是一首兒童歌曲。旋律流暢,朗朗上口,學生們都很喜歡。歌曲的音域不寬,只有九度,便于兒童學唱,這首歌曲是二年下冊開學第一節唱歌教學內容,我在上課時仍然繼續鞏固唱歌教學的常規:歌唱的姿勢,發聲的位置,自然的聲音,不喊唱等要求。
本課在教學設計中運用了情景教學,讓孩子們通過進行郊游的音樂活動來學習知識,并通過自己的思考對音樂活動加以拓展。隨著故事的情節發展,孩子們在演唱、器樂和表演的.能力上都得到了發展。同時上課的注意力也更為集中,課堂氣氛也非;钴S。本課的教學設計偏重于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學習,孩子們在課上的表現非常積極踴躍,小組活動中都能夠積極地去參與討論。但在課上讓學生練習和表現的時間有些不足,有的小組積極討論的結果沒有通過實踐去體驗。沒有能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因為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多給學生一些練習和表現自我的機會。在音樂課堂上,鍛煉學生演唱的自信是最重要的。
需要反思的問題是,在課上要給學生多少練習的時間。我認為,一些平日課上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在課上也應該給學生多一些時間去對新接觸的歌曲有一些把握,并給夠時間讓每一個學生登上舞臺展示自己。所以在以后的課上我會讓學生多加練習。
郊游教學反思8
在本次活動設計中,我增加了“引導幼兒看圖譜,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型”的教學過程。我覺得音樂教學中,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表達情感,同時對節奏的掌握也尤為重要。
一、身體動作能培養幼兒的專注力。
幼兒身體動作前提是孩子熟悉了歌曲的旋律、節奏的快慢、節拍的輕重,也理解了歌詞的內容,根據歌曲的節奏和歌詞的內容來表現動作。本次教學中我出示節奏圖,請幼兒隨歌曲節奏進行拍打,在節奏練習中,剛開始孩子并不能一下子就能拍打出來,我通過啟發、引導,循序漸進地幫助幼兒用動作表現。
二、身體動作能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
身體動作也是藝術的創作一部分,幼兒有意識的用身體動作表達他們聽到的、感受到的音樂,結合自己的'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動,采取身體動作動作來表現,創造出有想象力的動作。在本次教學中,我們用拍手、跺腳等來表現音樂中的歡快部分,用手臂的擺動來表示音樂的優美部分。這首歌曲是ABA的結構,我讓孩子邊唱歌曲邊做不同的身體動作,通過歌曲旋律的變化產生動作,這也是幼兒創造力的表現。
三、身體動作能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能力。
節奏在打擊樂中起重要的作用,也是音樂活動的重要元素,是體現音樂美感的重要來源。所有的節奏都是通過身體動作來感知,人們的節奏感也依賴于動作。音樂教育通過語言、動作和音樂融合為一體,在這次教學中,歡快部分我設置的是XX XX的節奏,而在優美部分,我又設置了X———的節奏,讓幼兒邊打節奏邊唱歌曲。幼兒在熟悉節奏的基礎上,自選樂曲進行歌曲演奏,幼兒通過身體動作反復練習節拍,提高了幼兒的音樂節奏能力。
郊游教學反思9
這學期我講的公開課是二年級的音樂中的第十課,《過新年》,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音樂中體驗新年的熱烈氣氛,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教學手段是先由一副對聯引出主題,然后在學習歌曲,最后一步一邊剪窗花一邊欣賞《窗花舞》體驗過年的喜悅氣氛。
在教學過程中,我總結了以下經驗:
一、講課是一門藝術,尤其音樂屬于藝術課,抑揚頓挫的語調,熱情洋溢的激情都、優美的體態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也就受到了美得熏陶。這方面我做的還有些欠缺。
二、公開課可以展現平時教學的基本功底,平時由于學生比較小,語言表達能力方面訓練的比較少,在公開課上我才發現,同學們這方面比較差;而平時節奏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學生在這個環節上就表現的比較好。所以說功夫要下在平時,而不能只在公開課上下功夫。
美術教育家尹少淳說過:美術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綜合性質的人類活動之一。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美育在培養全方面發展的素質人才的作用越發顯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學生樹立審美觀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動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樂的愉悅性,它的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為了更好地把握少年兒童心理特點與身心發展的規律,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同時,還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結合進行,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因此必須探索出一條新的教改方法,這不僅要求我們本身要有創造性思維,思路活躍、方法新穎,使學生感到有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積極思維取得預定的效果,而且還必須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是每一位美術教師值得去去研究與探索的。為此通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及課外的學習探索與實踐,我做個了小結了,總結了教學中的.可行性方式特征如下:
三、要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這樣會激發學生更大的熱情。一朵小紅花就是對學生努力學習的認可。
四、打擊樂器進課堂。我感覺使用打擊樂器很簡單,其實對于孩子們來說要想運用的自如并不是很簡單的事,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訓練,使學生一步步的提高。
總之,這堂公開課后我的收獲還是很大的,既看到了自己的成績,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這除舊迎新之際,我希望明年我的教學水平會更上一層樓。
郊游教學反思10
1、活動重視幼兒主體性的發揮。
從自制材料環節到游戲玩法討論等環節無不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的精神。
2、材料提供的豐富性和園本化。
(1)活動中提供給幼兒的草球、草繩、草墩和禾把的花式多樣化,教師由此體驗到輔助材料多一些更能刺激幼兒創造的.欲望,提升活動的效果。
。ǎ玻┥朴诶脠@本課程資源和教研成果,在引導幼兒進行變廢為寶的自制材料過程中豐富了體育活動的教育教學內容。同時也有機地整合了體育、科學、美術等領域內容,有效滲透環保理念。
3、多層次游戲目標清晰,難易有別,利于幼兒積極性的調動和創造力的培養,同時富有鄉土特色。
郊游教學反思11
設計意圖:
3-4歲的幼兒已經具備感受音樂的能力,他們能夠根據音樂的性質說出對音樂的感覺,但節奏能力還較差!督加巍肥且皇坠澴嗲逦,旋律優美的四二拍曲子,適合打擊樂演奏,樂曲風格歡快和抒情對比明顯,利于挑戰簡單配器的演奏,提高幼兒的打擊水平。為此,我們設計這一教學活動,意在通過引導幼兒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發展幼兒的節奏感。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2、在熟悉樂曲節奏的基礎上嘗試樂器演奏。
3、體驗參加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嘗試跟隨音樂進行打擊樂演奏。
活動難點:
打擊樂演奏的連貫性和合拍演奏。
活動準備:
鴨媽媽胸飾一個、鴨寶寶胸飾與彩巾(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彩巾、鈴鼓、響板。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師:春天到了,“鴨媽媽”和“鴨寶寶”們要帶著漂亮的彩巾去郊游,孩子們跟著媽媽出發吧!(教師扮演鴨媽媽、幼兒扮演鴨寶寶)
二、通過律動、感受樂曲
1、幼兒隨音樂節拍模仿鴨子走路
2、用彩巾感受音樂
師:“剛才,小彩巾告訴我聽到這么好聽的音樂,他也想參加我們的活動,就讓我們帶著他一起去感受音樂吧!”
三、為樂曲伴奏。
1、用鈴鼓伴奏
(1)、出示鈴鼓
(2)、幼兒與教師演奏樂曲
2、用響板和領鼓進行演奏。
(1)、教師與幼兒進行分組合奏
教師用響板,幼兒用鈴鼓。
(2)、幼兒看指揮進行分組合奏
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用響板,一組用鈴鼓
活動延伸:
交換樂器為寶寶班的小朋友演奏樂曲《郊游》
郊游教學反思12
這節課我為學生們設計了節奏練習,有跑有跳有走,趣味無窮。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四分節奏、八分節奏、四分休止符的時值長短。在進行這些活動中,學生認識了這些節奏,認識了節奏的時值,掌握了這些節奏的相關知識。在學生們掌握了這幾條節奏后,我告訴學生當看到某條節奏時你要做火車開了、鉆山洞或過大橋、爬山坡、火車到站的律動。學生們學得不亦樂乎,節奏的'學習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增添了許多樂趣,也提高了學習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同學們學好音樂這門學科的通行證,只有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學,從內心中真正樹立對音樂這門學科的熱愛,他們才會主動去學,認真去學,教師也會融入到孩子們愉快的活動中,才會真正得到教學的愉快與樂趣。
郊游教學反思13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相對較短,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應盡量多安排一些多種多樣的活動方式,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因而對于低段學生的教學,情景教學法是有益于學生學習,并能提高課堂的效率的'。只是在應用是要更多的強調情景設計的連貫性,和與課堂知識的關聯性。
在本課的教學中,安排了一些器樂和表演的綜合活動。主要是意在鍛煉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力。在練習中,學生表現的都非常積極,參與討論的情緒也都非常高漲。特意安排的小組競賽的評價方式,更加激勵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最后的匯報表演中,學生都能夠自信的展現出自己。需要反思的問題是,在課上要給學生多少練習的時間。我認為,一些平日課上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在課上也應該給學生多一些時間去對新接觸的歌曲有一些把握,并給夠時間讓每一個學生登上舞臺展示自己。所以在以后的課上,時間的分配需要更加注重。
郊游教學反思14
《郊游》這首歌曲十分的有趣。讓人唱上去感到瑯瑯上口,而且學習起來也比較簡單,讓幼兒能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體現兒童天真活潑的性格特點。
然而在充分感受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到本活動的內容之中。而在我問之幼兒關于“有沒有和爸媽外出郊游時”幼兒們都不知道郊游是什么意思。所以我覺得教師有必要事先交代下郊游的具體意義,不應該操之過急了。
接下來就是本次活動的核心部分。主要是教授歌曲和感知樂曲ABA結構的過程。通過反復聆聽這首歌曲之后,幼兒已經對歌曲有個大體的認識,并能跟著慢慢唱起來,但我發現幼兒對“白云悠悠,陽光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繡!边@一句唱的比較含糊,這時我把重點練習放在幼兒有問題的樂句上,我采用了直白念歌詞的方法讓幼兒先學會念,然后在學唱。通過這樣的方式練習之后,幼兒很少唱到此句時出現含糊不清的現象了。再學會歌曲之后就要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特殊結構了。一開始幼兒問幼兒這首歌曲有沒有哪里是相同的,他們只是說前面和后面,而并不知道歌曲可以分為三段。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把歌曲進行分段,然后再比較,這樣前后進行比較后一方面可以讓幼兒感知歌曲的ABA特殊結構;另一方面就是可以通過對比的`形式,讓幼兒感知哪段歌詞是用“跳躍”方式唱,哪段是用“連貫”方式唱。
在這個音樂活動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比如我沒有在活動前考慮到活動方式的改變,而是一直讓孩子們坐著干巴巴的演唱,而應該在活動中及時調整,可以讓孩子們自己接唱或者與老師接唱;蛘,可以請幾位愛表演的孩子來表演,讓其他的孩子給他們伴唱都可以。還有就是在活動中的教師的語言應該更加精煉,讓孩子一聽就了解教師的要求是怎么樣的。
郊游教學反思15
音樂課程改革的方向是“注重學生的審美體驗,使學生切實體會到音樂的藝術,是聽覺的藝術,要鼓勵學生進行音樂創造”。因此,在執教歌曲《郊游》的教學過程中,我將歌曲中的重點和難點編成音樂游戲,指導學生在聆聽、模仿中學習,在創編中發展:
1、設計“聽——模仿——唱——表演”的`過程,由淺漸入。
通過郊游的一系列活動,讓學生享受自然的饋贈,從中學習歌曲《郊游》,豐富他們的生活,滿足孩子們的愛玩的天性,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設置了如下環節:
(1)播放智慧樹《去郊游》視頻,讓學生感受坐汽車去郊游的情景,讓學生初步了解在郊游途中的快樂。
。2)做音樂小游戲:音的強弱對比。通過回音游戲,朗讀歌曲難點部分:“白云悠悠,陽光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繡”。回音唱歌游戲,學唱難點部分。
。3)串歌詞。在唱游活動中,把歌曲串起來。變成在郊游途中的隊歌,也就是今天要學習的歌曲《郊游》。
(4)啟發學生在思考和歌唱中創編動作,再現郊游途中場景,豐富體驗情感體驗。
2、學習新歌的環節比較平淡。
我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是“主要”的角色,從坐交通工具去郊游到引入歌曲再到教唱,一直在牽著學生走,沒有注重他們的主體性。我想,如果我能采用“激情起疑”的方法,可能效果會好一點。
教學中我可引導學生在初聽歌曲后,啟發、鼓勵他們對歌曲學習中想要了解或有疑問的地方提出問題。這樣,不但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對有關歌曲等方面的疑問和強烈的學習欲望,激起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我也能很自然地通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讓學生對歌曲的情感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方便了后面的學習。
回頭想想這節課,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課堂上始終是我拉著學生在走教案,課堂中的生成資源有很多,但我還是迫不及待的把他們往前拉,生怕下面的內容來不及,所以很多環節感覺沒說透,學生也有點意猶未盡。
【郊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郊游教學反思03-15
郊游教學反思06-13
郊游的教學反思06-14
《郊游》教學反思06-29
《郊游》的教學反思06-29
郊游-教學反思08-31
《郊游》教學反思03-15
《郊游》歌唱教學反思04-11
《郊游》的教學反思范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