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紐扣》教學反思(通用10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顆紐扣》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顆紐扣》教學反思 1
《一顆紐扣》原本是一個繪本故事,但是在這個繪本故事中卻蘊藏著數學的知識,所以在設計教案時我把教學內容定為一個綜合性的教學活動,把繪本和數學結合起來。把教學目標定為:
1.觀察畫面,能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根據紐扣的特征(色、形、大小、洞的數量)尋找其主人。
2.愿意幫助別人,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在教學的過程安排上,根據《一顆紐扣》這個繪本故事的發展情節開展:一只小老鼠出去散步,撿到了一顆白色的、圓圓的、有四個紐洞的紐扣,于是它決定去尋找紐扣的主人,在這個過程中,小老鼠找到了好朋友小狗、小兔、小刺猬、大象和蟋蟀,它們都掉了紐扣,但是它們掉的紐扣和小老鼠撿到的紐扣都不一樣,有的顏色不同,有的形狀不同,有的大小不同,有的紐洞的數量不同,所以沒找到紐扣的主人。在這個過程中,我給孩子們準備了視頻課件,在生動有趣的畫面的引領下,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很高,都能找到兩個紐扣的不同之處,并能用語言表達出來。故事的最后小老鼠回到家看到媽媽的衣服上也掉了一顆紐扣,小老鼠就想:這是不是媽媽的紐扣呢?于是我讓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媽媽衣服上的紐扣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有幾個紐洞?和小老鼠撿到的紐扣是不是一模一樣的?觀察完后,點擊鼠標讓小老鼠手里的紐扣飛到媽媽的衣服上,和衣服上的紐扣排在一起進行比較,結果是一模一樣的,小老鼠終于找到了紐扣的主人,原來是媽媽掉的紐扣。《一顆紐扣》是一本非常適合小班幼兒閱讀的繪本,小老鼠在一路探尋的過程中,逐步認識了顏色,比較了大小,區分了形狀。該繪本內容簡單有趣,畫風可愛,情節與對話基本上都是重復的,特別符合小班“到底是誰的紐扣”這個懸念一直牢牢地吸引著小班幼兒的注意,讓他們能始終沉浸在故事情節中,滿足了他們好奇的天性。
經過這樣一個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孩子們對怎樣找到兩個相同的紐扣有了豐富的經驗,然后我再出示為每個孩子準備好的掉了一個紐扣的衣服和一些各種形狀、不同顏色、不同大小和不同數量紐洞的紐扣,告訴小朋友們,老師這里還有好幾件衣服上都掉了紐扣,請小朋友幫忙尋找紐扣,并且幫忙把它縫在衣服上,這樣讓小朋友們自己尋找操作,孩子們都能找到和衣服上的紐扣一模一樣的紐扣,讓每個幼兒都在操作中練習,也滿足了他們想要像小老鼠那樣幫助別人的愿望,鞏固了所學知識,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一顆紐扣》教學反思 2
《一顆紐扣》這個繪本向幼兒傳遞著撿到東西要主動歸還、不能拿別人東西的道理。在這個故事中講述了小老鼠在尋找的紐扣主人的過程中,通過不斷詢問和觀察紐扣的顏色、大小、形狀,最終找到了紐扣的主人。由于故事中動物形象大小對比強烈,視覺變化新奇而有趣,所以非常吸引小班的小朋友,也都能理解故事的主題思想。因此,我選定這節課,為本周的分享閱讀活動。
在活動的開始,我就引導幼兒先讀封面,加深他們對封面的認識。緊接著我和幼兒一起閱讀,故事中的對話比較簡單,于是我在設計提問時根據每一幅畫面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問題,激發幼兒的思維。如“小狗”形象小朋友都已認識,此時我就問:“小老鼠遇到了小狗會怎么說?在小老鼠遇到大象的.時候,這兩節紐扣的差別很小,不容易被發現,于是針對紐扣進行提問:“小老鼠手里的紐扣是大象的嗎?”引導幼兒分辨這兩顆紐扣的不同。最后回歸這個繪本的主題:小老鼠最終找到了這顆紐扣的失主。小老鼠回到家,發現“這顆紐扣是從媽媽衣服上掉下來的……”媽媽親昵的吻是對小老鼠的感謝,也是對孩子撿到東西歸還失主的行為表示贊賞,滲透德育教育。
不足之處:沒有對本次教學活動進行延伸。孩子的任何一個發現都是在一日生活的每個環節中得來的。如果活動結束后開展再適當開始相應閱讀區活動、紐扣的分類配對游戲活動或者教師創設撿到失物讓幼兒尋找失主的情境體驗活動,那么本次活動的效果會更好。
《一顆紐扣》教學反思 3
《一顆紐扣》這則故事內容短小,情節生動,小動物形象可愛,能滿足小班孩子學說短小語句的需要,同時滲透了匹配和幫助別人獲得快樂的社會性情感,非常符合小班孩子的認知特點。許園長之所以選擇這個教材實施活動,我想,許園長是非常的了解孩子的。整個活動的組織給我的啟示是:
1、情景性的教學能讓孩子更投入。
小班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老師想方設法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許園長能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她通過生動的故事講述,語言的引導、角色的扮演等策略,把孩子帶入到故事情景中,讓孩子感同身受的體驗小老鼠的著急和快樂的心情,并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出來,從而讓孩子始終以飽滿的情緒投入于活動中。
2、分層次的互動能讓孩子更活躍。
對話的學說,應該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故事中出現了四組角色對話,如果學說的策略相同就會顯得單一而乏味。佩服許園長的智慧,她采用了集體學說和個別自主嘗試學說對話的方式,有一開始的句式的的解讀,然后逐漸放手鼓勵孩子模仿故事中的句式說出小動物的對話,互動式的.學說策略,很有層次性和挑戰性,不斷的刺激孩子們學習的新鮮感。
3、 教學設計的細節處理能讓孩子更受益。
這是一個以語言發展為主的活動,但基于教材本身的特點,它又滲透了科學性和社會性情感。這也是教材的價值點所在。許園長在突出語言對話的學說基礎上,隱性的進行了滲透,這樣的細節性處理很巧妙,沒有喧賓奪主的感覺,充分的挖掘了這個教材的教育價值,短小的活動,讓我們的孩子獲益多多。
《一顆紐扣》教學反思 4
為什么今天會選這節課放在家長開放日,是想讓我們的家長了解:
1、短小的一個故事也可以引出一塊內容讓小朋友來學習。
2、小朋友是在游戲中學到知識和本領的。
3、讓家長看看自己孩子平時上課時候的傾聽習慣與行為習慣。
這是一個由一顆紐扣的故事引出的一個數學問題。講述的是小老鼠撿到一顆紐扣,并在尋找這顆紐扣的主人的過程中,碰到各種動物朋友,了解他們紐扣的形狀、顏色和紐扣上洞洞的數量來確定的。
本次活動的亮點在于:
1、故事中的'主角都是小老鼠、小兔子、小刺猬、小狗,這些小朋友平時常見也十分喜歡的角色,并且這個故事很簡單,故事中的對話也很簡單都是重復的,所以很適合小班的小朋友來學習。
2、從這個繪本中引出了數學活動,在繪本的情節中,還發展了孩子社會交往的能力,例如,怎樣有禮貌地跟同伴詢問,得到別人的幫助需要說“謝謝”等等,小班小朋友的社會活動是通過模仿和交往潛移默化地發展起來的。
這個活動的不足之處有以下幾點:
1、我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操作材料,每個籮筐里有四顆紐扣,但只有一顆是適合自己籮筐里的這個小動物的,這對我們的小朋友來說,基本上沒有什么難度,包括最后的送小動物回家的環節,小朋友都一看就明白了,自己的小動物應該送到哪幢房子,根本不用老師多提醒。如果在籮筐中能投放更多的紐扣來增加難度,比如同樣形狀同樣顏色不同的點數的紐扣,這樣活動也會有一個提升。
2、在小朋友把小動物送回家這個環節上,有些擁擠,可能四幢房子分得不夠開,如果能將四幢房子分得開一些,分組上來,這樣可能會好一些。
3、因為沒有在小動物上寫上小朋友的名字,所以無法很好地進行檢驗,就算貼在了黑板上,也不能知道這是誰貼的。
這是爸爸媽媽們第一次參加寶貝們的家長開放日活動,通過家長開放日活動,讓爸爸媽媽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孩子們在幼兒園的表現。
《一顆紐扣》教學反思 5
《一顆紐扣》作為一堂(或一次活動、一個故事分享等,具體取決于教學環境),其教學反思應當圍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學生反饋、教學效果以及自身教學技巧等方面進行。以下是一個基于這些要點的《一顆紐扣》教學反思示例:
一、教學目標回顧
在《一顆紐扣》的教學設計中,我設定的主要教學目標是:
情感與態度: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同理心,通過小紐扣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到物品背后的情感價值和失落與尋找的過程中的心情變化。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理解故事情節,識別并復述故事中的關鍵信息,如紐扣的顏色、形狀、尋找過程中的場景轉換等。
價值觀與品德:引導學生學會珍惜身邊的小物品,理解物品與人的情感聯系,同時培養學生的耐心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學過程分析
導入環節:我采用了猜謎語的方式引入紐扣這一主題,成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接下來的故事講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故事講述:在講述《一顆紐扣》的過程中,我注重語音語調的變化,配合適當的肢體語言,力求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故事的情感。同時,我也設置了提問環節,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互動環節:為了加深學生對故事的理解,我設計了角色扮演和小組討論等活動。學生參與度較高,但部分學生在討論中顯得較為沉默,可能需要在未來的教學中提供更多鼓勵和支持。
總結與拓展:通過提問和總結,我幫助學生梳理了故事的主要內容和寓意。同時,我也鼓勵學生將故事中的'道理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學生反饋
通過課后的反饋收集,大部分學生表示喜歡這個故事,認為它富有啟發性且有趣。部分學生在角色扮演中表現出了較強的創造力和表現力。然而,也有學生提到,在討論環節中感到有些無所適從,希望老師能給予更多的指導和幫助。
四、教學效果評估
從整體上看,《一顆紐扣》的教學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在情感、知識和技能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特別是通過故事的講述和互動環節,學生更加珍惜身邊的小物品,理解了物品與人的情感聯系。但同時,我也意識到,在小組討論等互動環節中,需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指導和支持。
五、自我反思與改進
提高課堂互動性: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探索更多樣化的互動方式,如小組合作學習、同伴評價等,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
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指導和支持,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中獲得成長。
深化情感教育:繼續挖掘故事中的情感元素,通過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和社會責任感。
加強教學反思:每次教學后都及時進行教學反思,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
總之,《一顆紐扣》的教學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故事教學的魅力和價值。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努力探索和實踐,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
《一顆紐扣》教學反思 6
《一顆紐扣》是一節旨在通過故事情節促進幼兒多角度思維發展、培養良好操作習慣以及道德情感教育的數學活動課程。在完成這次教學活動后,我進行了深入的教學反思,以下是具體的反思內容: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達成情況
本次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是:
嘗試按照紐扣的多個特征(顏色、形狀、大小、洞眼數量等)進行匹配,促進幼兒多角度思維的發展。
初步懂得拾到東西要歸還失主,感受物歸原主的快樂。
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大部分幼兒能夠積極參與活動,通過觀察和比較,成功按照紐扣的多個特征進行匹配,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同時,幼兒在活動中也表現出了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體會到了物歸原主的快樂。
二、教學方法與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包括故事講述、情景模擬、分組操作等。這些方法有效地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他們的參與度。
故事講述: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引導幼兒進入學習情境,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情景模擬:通過模擬小老鼠找紐扣的過程,讓幼兒在情境中學習和操作,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分組操作:通過分組操作,讓幼兒在相互合作中完成任務,培養了他們的合作精神和有序操作的習慣。
三、學生反饋與表現
從學生的.反饋和表現來看,大部分幼兒對這次活動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高度的參與性。他們認真觀察、積極思考、大膽表達,充分展現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和思維能力。同時,也有部分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表現出了一些不足,如注意力不夠集中、操作不夠細致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將在后續的教學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改進。
四、教師自我反思
優點:
故事情節生動有趣,能夠很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教學方法多樣,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有序操作的習慣。
不足:
部分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注意力不夠集中,需要進一步加強引導。
在分組操作時,部分幼兒的操作不夠細致,需要提高操作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對幼兒的個別指導還不夠充分,需要更加關注每個幼兒的學習情況。
五、改進措施與展望
針對以上不足,我將在后續的教學中采取以下改進措施:
加強引導:在操作過程中,加強對幼兒的引導,確保他們能夠集中注意力,認真完成任務。
提高操作要求:在分組操作時,提高操作要求,讓幼兒在操作中更加注重細節和準確性。
加強個別指導: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每個幼兒的個別指導,關注他們的學習情況和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和支持。
展望未來,我將繼續探索更多適合幼兒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為幼兒的全面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顆紐扣》教學反思 7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達成
《一顆紐扣》這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圍繞紐扣的特征(如顏色、形狀、大小、洞眼數量等)進行匹配,旨在通過故事情境引導幼兒進行多角度思維,同時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和有序操作習慣。從目標達成來看,大多數幼兒能夠按照紐扣的多個特征進行匹配,并表現出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和興趣。然而,部分幼兒在思維深度和表達能力上還有待提高,需要進一步引導和訓練。
二、教學方法與手段
情景導入:以“小老鼠找紐扣”的故事為情境,成功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這種方法有助于幼兒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知識點。
互動教學:通過提問、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了課堂的互動性。幼兒在參與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還培養了合作精神和表達能力。
多媒體輔助:利用PPT、實物展示等多媒體手段,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效果。然而,在使用過程中也需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過于花哨而分散幼兒的注意力。
三、學生反饋與表現
積極性:大部分幼兒在課堂上表現出較高的積極性,能夠積極參與討論和操作活動。他們愿意嘗試按照紐扣的特征進行匹配,并樂于分享自己的發現和想法。
思維發展: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幼兒的思維能力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他們學會了從多個角度觀察問題,并能夠根據特征進行匹配和推理。
情感態度:幼兒在幫助小老鼠找紐扣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幫助他人的快樂,初步形成了拾金不昧的良好品質。
四、教師自我反思
優點:
情境設置合理,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多樣,注重幼兒的參與和互動。
多媒體手段運用得當,提高了教學效果。
不足:
部分幼兒在思維深度和表達能力上還有待提高,需要教師進一步引導和訓練。
在課堂管理上,有時未能及時有效地處理幼兒的分心和小動作現象。
提問和討論環節的設計還需更加具有啟發性和針對性,以引導幼兒深入思考。
五、改進措施與展望
加強個別指導:針對思維深度和表達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應加強個別指導,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
優化課堂管理:教師應進一步改進課堂管理策略,及時有效地處理幼兒的分心和小動作現象,保持課堂的`良好秩序。
設計更具啟發性的問題:在未來的教學中,教師應設計更具啟發性和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幼兒深入思考和理解知識點。
豐富教學資源:教師可以收集更多類型的紐扣和實物圖片,豐富教學資源,增加幼兒對紐扣的認知和興趣。
強化情感教育:在教學中進一步強化情感教育,引導幼兒形成拾金不昧、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
綜上所述,《一顆紐扣》這節課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生反饋以及教師自我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通過不斷的反思和改進,相信能夠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和幼兒的學習體驗。
《一顆紐扣》教學反思 8
本次活動中,教師主要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法、談話法、觀察法、操作法等能夠促進幼兒有效學習的教學方法。
由于孩子年齡小,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活動,激發孩子更大的學習興趣,教師制作了課件。整個活動孩子一直處于故事的情景中,積極地跟隨老師的引導幫助小老鼠找紐扣的主人,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聽故事,讓孩子觀察課件第一場景,通過觀察,激發幼兒尋找一顆紐扣主人的興趣。
老師講述故事小老鼠找到了一顆紐扣,緊接著教師通過提問:那紐扣有什么作用?喚起了幼兒的`已有經驗在幼兒仔細觀察后,教師提出問題:“這顆紐扣是小老鼠掉的嗎?”孩子們馬上像“偵探”一樣說出“不是,小老鼠的紐扣是方形的。”教師接著提問:“小老鼠撿到了不是自己的紐扣心里會怎么想?”小朋友馬上說到:“這是誰的紐扣呀?”“要還給人家”…教師自然地過渡到下一環節。
2、繼續觀看課件,展開討論
在本環節,教師先是出示單幅圖片,給予幼兒講述的經驗:,這顆紐扣是你的嗎?后面連續出示多幅圖片,讓孩子通過大膽地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而很好地完成本次活動的教育目標。當然在孩子說的過程中,教師還用到了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孩子輕松、愉快的獲得了講述的機會,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3、最后的操作環節,讓孩子幫助小動物找紐扣。
這節課雖然定位在了語言,但是對于孩子的數概念也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這個故事也發展了孩子通過操作、擺弄,對于圖形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最后一個操作環節可以說是對于這節課的延伸,給了老師一些提示其實在區角活動中我們也可以投放紐扣、動物等材料,讓孩子繼續深入地理解這個故事。
《一顆紐扣》教學反思 9
由于在上一次的課題組活動時,徐老師希望我們繪本項目組走出繪本教學以語言活動為主的局限,可以向各個領域拓展。因此,這次我選擇了《一顆紐扣》開展一課三研,嘗試將優秀的繪本來設計數學活動。老師們一起來研討,在拿到繪本后首先要進行分析和思考,“故事是否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故事情節是否生動”“故事蘊涵了哪些方面的數學內容”“這些內容適合哪個年齡段幼兒學習”?
看了繪本,我認為《一顆紐扣》是一本非常適合小班幼兒閱讀的繪本,主要描寫了一只小老鼠在路邊撿到一顆紐扣,為了尋找失主,它有禮貌地逐個去詢問動物朋友,并最終根據紐扣的特征將其送還給自己媽媽的故事。繪本內容簡單有趣,畫風可愛,情節與對話基本上都是重復的,特別符合小班“到底是誰的紐扣”這個懸念一直牢牢地吸引著小班幼兒的注意,讓他們能始終沉浸在故事情節中,滿足了他們好奇的'天性。
我也覺得適合小班教學,在小老鼠一路探尋的過程中,逐步認識了顏色,比較了大小,區分了形狀,還了解了不同動物伙伴的習性和各自的生活環境。
除了繪本中蘊涵的關于“比較大小、形狀及配對”等數學內容,我認為還可以增加“顏色的比較”“量的比較”,為小班下學期加深難度。
《一顆紐扣》教學反思 10
在完成了《一顆紐扣》的教學活動后,我進行了深入的教學反思,旨在總結經驗,發現不足,并探索未來改進的方向。以下是我對這次教學活動的全面反思。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的審視
《一顆紐扣》的教學內容圍繞一個富有童趣的故事展開,通過小老鼠尋找丟失紐扣的過程,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和分類,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教學目標明確,旨在讓幼兒在享受故事樂趣的同時,掌握根據紐扣特征進行匹配的能力。從實施效果來看,大部分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對故事內容產生濃厚興趣,并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匹配任務。然而,我也意識到,在引導幼兒深入思考紐扣的多重特征(如材質、品牌等更細微的差別)方面,我還有待加強。
二、教學方法與策略的`評估
情境教學法: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小老鼠找紐扣的情境,成功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這種方法不僅有助于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還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真實的學習場景,促進了知識的遷移和應用。
互動與合作:在課堂上,我注重與幼兒的互動,通過提問、討論和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表達能力。幼兒們在互動中不僅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還學會了如何與他人有效溝通。
多媒體輔助教學: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如PPT、圖片等,豐富了課堂內容,使抽象的概念變得直觀易懂。然而,我也意識到,在使用多媒體時,需要更加注意時間的把控,避免過度依賴而影響幼兒的自主思考和探索。
三、學生反饋與教學效果分析
幼兒們對《一顆紐扣》的教學活動普遍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高度的參與度。他們不僅認真聆聽了故事,還積極動手操作,嘗試根據紐扣的特征進行匹配。從教學效果來看,大部分幼兒能夠掌握基本的匹配方法,并能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簡單的推理和判斷。然而,我也發現部分幼兒在面對復雜情況時,容易出現思維混亂或表達不清的情況,這提示我在未來的教學中需要更加注重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
四、教師自我反思與提升
提升專業素養:作為幼兒教師,我需要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包括教育心理學、兒童發展學等方面的知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滿足幼兒的需求。
優化教學方法:我將繼續探索和實踐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如項目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等,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
加強個別指導:針對個別幼兒在思維深度和表達能力上的不足,我將加強個別指導,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和支持,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注重情感教育:在教學中,我將更加注重情感教育,通過故事講述、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導幼兒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總之,《一顆紐扣》的教學活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我將以這次教學反思為契機,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提升教學效果和幼兒的學習體驗。
【《一顆紐扣》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一顆紐扣》教學反思04-22
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一顆紐扣》09-28
小班一顆紐扣教案02-11
一顆紐扣的堅守作文07-21
一顆紐扣的故事(精選6個)06-08
中班語言一顆快樂的紐扣教案03-11
小班安全教案:危險的紐扣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
小班數學教案:一顆紐扣09-28
扣好人生的第一顆紐扣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