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復習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物復習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生物復習教學反思1
在一輪復習中,因為學生對所復習的內容是熟悉的,其主動求知的欲望得不到充分的調動,復習效率往往一般。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無論是提升學生高考成績出發,還是從培養學生能力出發,我們教師都應該積極思考,探索創新高三一輪復習課的教學方式,在不斷反思中,我摸索總結出一個“創設問題”為主線,實現學生高效復習的做法。
第一輪復習是把各種原來的已經教給了學生,而現在可能被遺忘的東西重新喚醒并加深理解,其中存在一個個體差異的問題,即可能這個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是熟悉的,也可能那個學生對那方面的知識是熟悉的。如果平鋪直敘的課堂很難讓每一個學生提高興趣,參與課堂教學。但如果設置不同的問題,就相當于帶著學生再看相同的風景時,看的方式改變了,看的順序改變了,看的深度改變了,學生的態度就不同了。
在圍繞教師所提的問題積極思考的過程中,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及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因為設置的問題跨度大,從簡單到復雜,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提高各層次學生的興趣,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推動一輪復習的課堂教學的進程,實現一輪復習的目標。
例如在復習“生長素的發現”一節時,可以設置如下問題:“為什么說單側光引起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怎樣證明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部位呢?”“胚芽鞘具體生長的部位怎樣確定呢?”“為什么胚芽鞘向光側比背光生長的快些呢?”“胚芽鞘尖端產生的促進生長的是一種化學物質嗎?”“為什么取名為生長素呢?”“生長素從什么部位產生又運往哪些部位怎么運輸到的呢”“生長素和植物激素是什么關系”通過這些分層次的問題串,讓學生回顧課本中的生長素發現的科學史,運用這樣的順序再次從科學家當年的方法來探索生長素的發現過程和掌握和理解生長素的產生,運輸等相關知識。
要用問題串,創設問題情境進行教學,最大的難處是如何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設置有價值的問題。一般而言,這些問題應當在“運用問題、分析問題、綜合問題或評價問題”的層次,要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對問題的問答,學生需要在腦海里迅速地檢索與問題相關的知識,對這些知識進行分析綜合得出新的結論,同時要求我們教師不斷給予指導,提示和幫助。
教師在復習過程中可以利用以下幾點創設問題情境⑴通過演示實驗的方式創設問題情境;⑵通過科學史中事實的敘述來設置問題的情境;⑶借助于各種模型或構建模型,顯示與學生的日常經驗,已有知識發生矛盾的事實,從而形成問題情境;⑷通過學生的錯誤創設問題情境;⑸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提出假設、檢驗假設,激發矛盾、產生問題情境;⑹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現象自身的矛盾,從而產生問題情境;⑺通過將問題“變形”創設問題情境;⑻通過“開放式“問題創設問題情境,等等。
在創設問題情境時,一定保證所設問題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造成學生心理上的懸念,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帶到一種與問題相關的情境中去,進行有效的復習。
生物復習教學反思2
總復習的目的和任務,在于幫助學生對中學階段所學的知識加以整理和總結,進而鞏固和提高。因此,復習中最重要的環節就在于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一個個知識點,并逐步形成知識的網絡和系統,只有把這一基礎打牢固,才有可能進一步提高,而僅僅做題是難以達到上述目的的。在復習中,有的教師把講練結合、精講精練片面地理解為以練為主、以練代講,從而忽視了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本身的理解和鉆研,把復習課當成了練習課。這樣復習的結果必然會使一部分學生一旦遇到較為陌生的題目便束手無策。因此,在總復習時,一定要把復習課本知識與恰當的練習結合起來,把引導學生理解好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放在第一位,而不能以練代講、以練代學。
忌“重文輕圖”
在現行的高中生物課本中,有大量的插圖。這些圖像概括性強、生動直觀,是對課本內容的高度濃縮和升華,其作用是語言、文字無法代替的。從近幾年生物會考的試題來看,圖像和圖表分析題都占有相當大的比重。1998年,上海市高考生物試卷,圖像和圖表的.題目約占70%,而這些圖像又直接或間接地來自于課本。
這就提醒我們在復習時應重視課本圖像的復習。而實際上,在總復習的過程中,師生往往忽視對圖像的復習,片面認為,只要把課本中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記住,就萬事大吉了。這樣復習的結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成績不夠理想。針對這種情況,在進行復習時,應強調學生讀文對圖,看圖釋文,文圖活用,讀圖解題,使圖文充分結合。教師講解時,應該重視圖的作用,以圖引文,以圖釋文,而決不能忽視圖的作用。
忌“重死記硬背,輕能力培養”
很多學生乃至部分教師往往認為生物學的內容大多屬于記憶性的,復習時只要下功夫死記硬背就行了。結果在考試中,一旦遇到稍微靈活一點、陌生一點的題目,便感到無從下手。1998年上海市高考生物試題便能說明這一點。分析其原因,并不是學生沒有記住知識本身,而是對知識缺乏深刻理解,缺乏靈活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至于那種“猜題押題”,劃分“重點題目”的復習方法,就更偏離了正確的復習方向。因此,復習時,一方面要求學生需要對教材的知識深刻理解,牢固記憶,更應該培養學生學會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決不能以背代教,輕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應多向學生傳授一些復習方法和解題技巧。
忌“重難輕易,重大輕小”
難題、大題和易題、小題在復習考試中各有其作用。一般來說,易題和小題偏重于打基礎,主要是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查;而難題、大題是建立在易題、小題的基礎上,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從幾年的生物會考試題和上海市高考生物試題來看,選擇題占了整個試題的一半,再加上填空題,小題占的比重就更大了。
究其原因:一方面,小題目在考查知識,擴大考查的覆蓋面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改變死記硬背,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增加試卷的客觀性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總復習時,應當立足于以小題、易題打基礎,以大題、難題促提高,從而提高整體復習水平。
生物復習教學反思3
這周學校組織了“高三復習引路課”,我準備了一節《生物體內的蛋白質》專題復習課。在備課、講課過程中進行了探索、實踐,讓我感受到了很多,現將這一過程總結如下。
一、備課反思
高三復習課綜合性強,我是第一次講復習課公開課,對于我來說有很大難度,也是一次挑戰和學習機會。在準備中,我是以考綱和近幾年的考試題為指導思想,同時結合了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設計這節課。在設計時,通過圖片引課,引發學生的興趣與思考引出這節課,先介紹這節課在高考中的地位及趨勢,然后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地進行講解。這樣設計較為合理,重難點突出,內容精練,習題有代表性。不足之處,幻燈片有些顏色對比不強烈,學生看不清楚。
二.授課過程反思
1.優點
語言簡潔,注重語言聯系性和準確性,注重了知識銜接過度,語速也達到了自己設計的要求,內容講解有條理。注重基礎、注重方法歸納、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2.缺點和不足
師生互動不夠,沒有更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由于教材的`重要性,應更好的引領學生閱讀教材。過分注重課堂完整性,課件設計上有的字體較小,影響學生聽課。
三.課后反思
信息技術在備課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講課過程中也起了很大輔助作用。自己應該多掌握一些制作課件的知識,基于考綱和近年來的高考題指導和導向作用,應更多研究考綱和近年高考題。
雖然參加工作幾年了,但在教學上仍然是新教師,尤其是復習課,設計和教學更應該做充分準備,多向專家和同學科其他教師請教學習。
生物復習教學反思4
為了追求知識的全面性,節約時間,往往采用“容器灌注”的方法,既剝奪了學生參與的時間,也把學生置于被動學習的境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受到極大的限制。
一、學主課前演講進行復習導入:
復習課內容對學生來說已失去新鮮感,甚至認為已全部掌握,因而往往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失去對知識的進一步渴求。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求知欲,每堂課開始5分鐘,留給學生上講臺講解和復述基本知識點,上臺學生講解不當之處,其余學生可隨時提出疑問和修改補充;
然后我利用課件將所需復習的基本知識點放出,讓學生明確疏漏和不足之處,以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完整的知識網絡。這樣一方面學生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進一步鞏固所學基本知識,另一方面又可增強課堂的活躍氣氛,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隨著這一活動的舉行,學生上臺講解的系統性越來越強,不僅能夠較系統地復述基本知識,而且還能做些歸納,深化了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短短5分鐘,能使學生于課外刻苦鉆研,網羅信息,勇于實踐,積極為開課上講臺演說準備素材;能激活學生思維,為一節課的開端造就一個“學生為主體”的活躍的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二、設立問題情景,讓學生解決問題
“問題解決”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其核心是通過問題引起學生思考,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問題解決,從而較好地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1、提出問題與創設情景:問題是思維的出發點,問題的'出現自然會激發思維,而思維只是指向解決某個問題的。
2、組織討論與解決問題:通過思維活躍的討論和爭鳴,問題明晰了,條理清晰了,結論明確了,學生較快地進入到深層次的理解和把握上。
3、啟發點撥與歸納問題
教師結合巡視時所掌握的情況進行相應的啟發、點撥、補充與修正,將討論所得向廣度和深度進行引導,并根據實際需要歸納總結,完成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生物復習教學反思5
生物已經復習了二周,感到學生的基礎知識和以前相比,有了一定的提高。
首先一定要重視課本基礎知識的復習,以課本為基礎的基礎知識復習時,注重知識的全面性,穩扎穩打,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因此,在復習時注意把零散的知識串聯起來,使學生在腦海中把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清晰的網絡,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印象會更深,能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比如在講解動脈血和靜脈血時,和學生一起總結出肺動脈中流靜脈血,肺靜脈中流動脈血,體動脈中流動脈血,入球小動脈和出球小動脈中都流動脈血。
其次要重視重點和難點的復習,突破重點、攻破難點是復習的重要策略,因此,在復習過程中要集中精力和時間加以學習理解和掌握,對知識的要點通過優化設計、強化訓練、總結規律和要點,使學生容易記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復習人體內物質的運輸時和學生一起體循環和肺循環時,我們在一起找竅門,怎樣熟記,怎樣找其中的規律,比如說,體循環和肺循環都是從心室射血。流向動脈血管,在流向身體的各器官,流回靜脈,回到心臟的心房,找到規律之后,在理解體循環和肺循環就好多了。在比如和學生一起找竅門,比如發生氣體交換的場所是全身的毛細血管網或者肺部的毛細血管網,血液的成分發生了變化,所以和學生總結出規律后,比較容易去理解問題。
總之,在復習的時候一定要做到查漏補缺,對知識進行鞏固。
生物復習教學反思6
復習課是以鞏固所學知識并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主要任務的一種課型。然而,教師為了追求知識的全面性,節約時間,往往采用“容器灌注”的方法,既剝奪了學生參與的時間,也把學生置于被動學習的境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受到極大的限制。因此,我通過嘗試變換課的結構,力爭恢復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復習課真正形成鞏固、提高、拓展、創新的嶄新局面。
一、學主課前演講進行復習導入
復習課內容對學生來說已失去新鮮感,甚至認為已全部掌握,因而往往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失去對知識的進一步渴求。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求知欲,每堂課開始5min,我留給學生上講臺講解和復述基本知識點,上臺學生講解不當之處,其余學生可隨時提出疑問和修改補充;然后我利用課件將上節課所需復習的基本知識點放出,讓學生明確疏漏和不足之處,以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完整的知識網絡。這樣一方面學生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進一步鞏固所學基本知識,另一方面又可增強課堂的活躍氣氛,激發學生學習動力。隨著這一活動的舉行,學生上臺講解的系統性越來越強,不僅能夠較系統地復述基本知識,而且還能做些歸納,深化了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短短5min,能使學生對于課外刻苦鉆研,網羅信息,勇于實踐,積極為上講臺演說準備素材;這樣既能激活學生思維,又能為一節課的開端造就一個“學生為主體”的活躍的課堂氣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二、設立“問題--討論”情景,讓學生解決問題
“問題---討論”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其核心是通過問題引起學生思考,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問題討論,從而較好地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1、提出問題與創設情景問題是思維的出發點,問題的'出現自然會激發思維,而思維只是指向解決某個問題的。教師根據“大綱”要求,根據自己對教材的掌握和教學經驗,結合學生實際認知水平,就課本內容有針對性地提出幾個環環相扣,步步深入且帶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興趣,引導他們積極地進入問題情景并產生強烈求知欲,同時也對學生復習起了定向作用。如:復習“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時教師提出以下問題:
①呼吸系統是由哪兩部分構成的?呼吸道包括哪些結構?
②呼吸道有骨或軟骨作為支架,這些支架有什么作用?
③鼻腔前部的鼻毛、鼻腔內表面的黏液、黏膜中分布的毛細血管分別有什么作用?
④氣管和支氣管內表面分泌的黏液、黏膜表面的纖毛分別有什么作用?
⑤鼻涕和痰分別是怎樣形成的?
⑤你還能舉幾個與現象相同原理的例子?
這一系列問題的創設及提出頓時激發起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并表現出少有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熱情。
2、組織討論與解決問題
問題通過爭辯就會迅速明晰,并越來越接近問題的徹底解決。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各抒己見,相互交流,爭論反駁以形成信息的多面傳遞,充分發揮思維的共振效應,以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共同提高。通過思維活躍的討論和爭鳴,問題明晰了,條理清晰了,結論明確了,學生較快地進入到深層次的理解和把握上。
3、啟發點撥與歸納問題
在充分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我請部分學生代表就有關問題作答,其不足與錯誤之處可由其他學生進行補充與訂正,我結合巡視時所掌握的情況進行相應的`啟發、點撥、補充與修正,將討論所得向廣度和深度進行引導,并根據實際需要歸納總結,完成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在學生參與基本知識點的講解趨向成熟時,我又嘗試了讓學生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參與提出相關問題。這不僅能夠根據考點,擴展思路,加深學生對考查內容的理解,而且能大大增加課堂上學生的思維容量,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也是一個新途徑。多次實踐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除了大大減少了基礎較差學生的“低分率”之外,大部分學生能夠按我的思路,將問題擴展、對比、歸納,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學生進行課堂小結,歸納重點
參與課堂小結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化解難點,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的要求,強化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學生實現自我激發其主動性、培養其邏輯思維與口頭表達能力的課堂小結,是一種高層次能力的鍛煉。一開始可能較困難,會出現“冷場”。在實踐中,這項活動學生參與的發言率確實相對較低,顯露出了對部分重點問題的盲從性和缺乏辨別力,但只要堅持示范、啟發、鼓勵和引導,學生會慢慢地掌握的。學生一旦在全課的小結上有了突破,整個課堂教育一盤棋就全活了。如:復習“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后,學生歸納總結出:
①呼吸系統: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
②支架:保證呼吸道內的氣流通暢;
③鼻腔內有鼻毛:能過濾空氣:鼻腔內表面的鼻粘膜——能濕潤和清潔空氣;鼻粘膜內分布有毛細血管——能溫暖空氣;
④呼吸道的作用:保證氣體通暢通過,使到達肺部的氣體溫暖、濕潤、清潔。
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不是單純的教學方法的改變,而是教學觀念的變革,是以創新思維為主的教學思想在課堂教學的具體化,應我校大力推廣“問題---討論“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我將不斷要總結反思改進這一做法,使之取得更好的成效。
生物復習教學反思7
中考命題的指導思想是注重考查學生的學習能力。一般來說就是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認識和分析社會生活的能力。中考試題表現出突出能力考查、緊密聯系實際、注重知識綜合,鼓勵創新探索等特點。
在深刻領會考試特點、內容、范圍的情況下,重點內容強化訓練和應試訓練:抓住考點、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舉一反三、考前調整。方式是回扣課本,檢查以前的錯題,讓學生查漏補缺,并做好學生考前的心理輔導。
我認為,復習的起點要依據生物課程標準,研究學習內容的'具體目標,立足于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養,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合理安排講練時間,使學生通過復習既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又要會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去解決問題。因此,在復習的過程中,要抓好基本內容的復習。在第一輪復習時要把課本內容吃透,把課本上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弄明白。學生一定不能死記硬背,現在考試內容都很靈活,如果死記硬背的話,考試形式稍有變化,就會應對不了,而出現錯誤。在平時的復習過程中,將知識多與生活實踐相聯系,這樣既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我們對所學知識經思明辨,促進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生物復習教學反思8
一、重視基礎知識
雖然中考突出能力的考察,但基礎知識仍很重要。
知識是能力的載體,能力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熟悉程度,依賴于解答者所擁有的知識。沒有知識做依拖,能力將成為“空中樓閣”。在教學中,先學好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著眼于夯實基礎,切忌單純知識上的加深加難。克服一味追求難題、偏題、怪題,而要在培養能力、提高素質上下功夫。
針對新形式下考試不講求覆蓋面的特點,要加強落實教材中的每一個知識點,尤其是平時教學中的“角落知識”,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與生產、生活、科技和社會等密切聯系的問題,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二、密切聯系實際
生物學是與人類社會、生產、生活和科技緊密結合的學科,堅持理論與實際想結合是生物學科教學的`一個原則。近年來的中考試題都有與實際相結合的題目。這類題目往往是提供一些課本外的背景資料和知識,但理在書中,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提供資料、信息和資源,讓學生閱讀、了解和掌握有關知識,擴大知識面。此外試題中還常出現一些熱點和最新科技成果的題目,在教學復習時,應適當的介紹有關內容。
三、科學制定計劃
凡事必須有周密的科學的計劃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在生物教學復習過程中,每個階段的復習時間安排、達到什么目的、做什么、怎么做,甚至對學生進行那些方面的心理輔導和訓練,復習前都必須做好計劃。
同時,教師的計劃在復習前,要向學生說明,讓學生心中有數,自覺配合老師做好教與學同步,發揮共振的效果。
生物復習教學反思9
習課是以知識深化、整合和綜合應用立意的一種課型,要注重結構性,體現綜合性,著眼提高性。復習課倡導“整合—訓練式”教學策略,即高度概括,根據各部分知識所反映(或描述)的現象(或過程)的物理屬性,深刻領會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構建科學的知識體系,使知識進一步系統化;溫故知新,深化對重點內容的理解,澄清對難點知識的困惑,科學歸屬知識的功能,使知識進一步條理化;綜合應用,全面認識概念、規律的內涵與外延,探究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科學的思維體系,使方法進一步套路化。
基本思維程序:導入課題,引領目標→自主梳理,整體建構→深化完善,典例導練→應用感悟,變式訓練→綜合檢測,達標演練→歸納鏈接,拓展提升。
一、導入課題,引領目標
復習課的課題導入,語言要簡練,最好由一句話導入。復習課的目標定位要突出對新授課知識的彌補、充實、完善和深化,突出整體構建、方法遷移和綜合應用,突出思維的拓展與科學方法的形成。要立足雙基,突出發展,通過整體構建和綜合應用落實思路和方法的培養;既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又要避免脫離學情的“一步到位”。引領目標要突出復習的必要性,讓學生明確要深化、完善的重點及要求,要探究的思路與方法。復習課的目標定位要考慮到新授課還沒有到位的目標。
1.教師活動
(1)簡述復習范圍,直奔復習主題。用簡潔的導語或實際問題讓學生領悟到零散知識功能的不足,直擊學生的知能薄弱,激起學生對知識和方法進一步整合學習的欲望,對復習課產生積極的認知傾向。
(2)引領復習目標,指導復習策略。根據《課程標準》和高考要求進行能力目標的引領,根據學情實際指出需要深化、完善的重點是什么,應該進行到什么程度,并對不同層面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法指導建議。要特別關注不能一步到位的學習目標,避免學生做無用功。
2.學生活動
(1)通過教師的導語,領會本課復習的必要性,明確本單元復習的內容指向、方法指向和能力指向,對復習范圍內的知識線索和解決的問題通過思維掃描進行回憶,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復習。
(2)認定復習范圍內的各項學習目標,比對反思自己的學習現狀,進行初步定位,明確哪些方面自己已經掌握,應該主攻的問題是什么,并以此為依據確定自己的復習策略。
說明:
(1)教師在導語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領會本單元的知識特點、地位和要解決的基本問題,根據自己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目標自我定位,以激起學生的認知傾向。
(2)目標定位要本著瞄準基礎,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原則,要以完善、深化知識與提高應用能力為主要目標。
(3)目標認定過程要注重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對既定目標進行調整,領會復習的重頭戲是什么,復習將要達到的境地是怎樣的,自己具備的實力和最關心的問題是什么,以充分發揮目標的引領作用。
(4)復習目標認定后,應該引導學生初步擬定自己的復習策略,把最旺盛的精力集中在最薄弱的問題上。
二、自主梳理,整體建構
獲得的知識如果沒有完整的結構把它聯在一起,那是一種多半會遺忘的東西;一連串不連貫的知識在記憶中僅有短得可憐的壽命。所以復習課要高度重視調動學生主動梳理,科學構建,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能夠實現條理化、系統化、結構化。梳理要在歸納的基礎上進行,突出知識所描述(或反映)的物理屬性,不要搞成了對知識內容的復述再現;整合要根據概念、規律和方法之間的相互聯系,突出知識間的邏輯關系和結構層次,不要搞成了知識點的羅列再現。梳理和整合最好讓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創設平臺,讓學生展示交流,互動完善。在梳理(不是復述)、歸納(不是羅列)、感悟(不是問答)的過程中實現知識和方法的溫故知新。
1.教師活動
按照由根(中心問題)到干(知識主干),由干到枝(知識聯系),由枝到果(知識要點)的思維順序,引導學生回顧知識,構建知識網絡。可參考如下三個方案組織教學
(1)課前布置,學生獨立構建。課上讓學生登臺展示,講解自己的構建思路,不當之處,其余學生隨時提出疑問和修改補充,教師同步進行點撥引導,使學生進一步明晰知識之間的聯系,完善知識網絡。
(2)課堂研討,學生合作構建。同學之間相互討論、交流,合作完成知識體系的構建,教師用投影儀展示幾位同學(或小組)的歸納成果,請其他同學評議,發現不足,提出建議,必要時教師進行引導、評析,提出補充、完善意見,然后給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及時鞏固、整理知識結構,將已有的知識圖表再加以簡潔化、科學化。
(3)教師引導,師生同步構建。學生積極主動地回顧、思考,教師進行思維引導,同步構建單元知識結構。
2.學生活動
對本單元知識和研究方法積極主動地進行回憶、概括,理清知識體系和相互間的邏輯關系,初步構建知識網絡,根據老師的`指導、點撥,一方面要主動展示自己的成果,另一方面要準確領會教師的點撥性語言的含義,還要主動地對其他同學的成果進行評價與借鑒,深化對所學知識內涵和外延的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識網絡。
注意:
(1)要抓住主干,高度概括,將概括的結果從聯系的角度,以邏輯結構(結構圖或表格)的形式呈現。
(2)要協調、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將外部的學習控制轉化為內部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技能。
(3)要突出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系(邏輯的、因果的、功能的聯系),杜絕復述式概括、羅列式歸納、壓縮式總結的復習方法。
(4)要注意與學生的思維同步,不要把引導學生自主構建搞成了教師向學生介紹和解說。
(5)要有意識地與先前的知識網絡鏈接,讓新知識向舊知識轉化,實現新舊知識之間的整合,奠定靈活運用的基礎。
三、深化完善,典例導練
實現知識在“溫故”基礎上的“知新”,在綜合應用基礎上的“思路和方法提煉”是復習課的關鍵環節。“知新”的意義包括深化、完善、提高,即物理內涵的透徹理解——深化,外延條件的全面把握——完善,相近知識的準確辨析——提高。要突破薄弱環節,澄清認知誤區,關注學生新課學習中疑惑不解的問題、復習過程中生成的問題,這是復習課的根本問題;例題的導練要突出審題能力的培養、解題過程的規范和思路方法的提煉。在綜合應用(不是套公式)、互動辨析(不是對答案)、方法歸納(不是就題論題)的過程中實現知新,確保學生頭腦中知識和方法的正確性。
復習課教學策略,
1.教師活動
(1)問題引領,點撥完善。抓住知識的主干,根據知識的特點、形成過程和功能,通過程序性問題將學生思維引向深入,根據學生所暴露出來的難點和疑點問題,創設互動平臺激起爭辯,重在深化對知識內涵的全面理解,強化對知識外延的牢固把握,強調有關注意事項,為準確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奠定基礎。
(2)例題導練,探究方法。圍繞知識的重點、難點與綜合能力的培養目標,通過典型例題糾正學生的認知誤區、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教學的方式應該是互動式,以能力培養立意,以審題方法為切入點,以啟發點撥為主要手段,以規范呈現過程為標準,以思路與方法的提煉為落點。
2.學生活動
(1)深度反思,互動完善。在教師的程序性問題引導下,從知識的特點、形成過程、主要功能、局限性和適用條件等角度尋求問題的結論,對自己的理解進行深度反思,通過比較發現問題,通過爭辯澄清誤區,通過補弱完善知識。同時要積極主動地展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通過互動交流及時矯正。
(2)主動探究,尋求方法。深入讀題、仔細審題,捕捉有效信息,通過獨立思考或互動研討加工處理信息,確定解題思路和方法,規范地呈現出解題過程。積極參與同學互評、老師的點評,提煉出這一類型題目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注意:
(1)要突出主干,抓住學生存在的問題展開復習,不要面面俱到。
(2)教師要潛心發現問題,學生要主動提出問題,雙方要互動解決問題,否則就會搞成了低效重復。
(3)例題的設置要從深化完善知識內容和綜合應用解決問題兩個角度考慮,深化與完善知識要緊緊圍繞知識的形成和學生的困惑點;綜合應用要緊扣知識重點跟實際問題的聯系。
(4)例題的教學策略必須是師生互動,使學生在教師問題的推動下深入思考,在深入思考中發現規律和自身存在的誤區,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加深認識,最終提煉出思路和方法。
四、應用感悟,變式訓練
例題教學所探究出的思路和方法,學生往往掌握不夠準確,理解存在誤區,教學中要通過變式訓練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進行檢驗、內化,感悟思路和方法的含義、功能與應用注意事項。變式訓練的題目設置要跟例題相近又相異,提高例題教學的指導功能。訓練要規范時間、氛圍和格式,允許同學之間討論、合作。變式訓練的題目設置要關注學情,做到分層設計,落實因材施教,注重讓學生在體驗成功的快樂中實現能力的提升。
1.教師活動
(1)根據學生對主干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和例題的特點,設置并投放變式訓練題,但要控制題目的難度和梯度,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平臺。
(2)對學困生進行針對指導,在各層面的學生充分完成解題任務的基礎上,當堂落實做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補救,確保不留教學欠賬。
2.學生活動
(1)獨立思考,在規定的時間內規范地完成解題任務,在解題過程中感悟對知識、方法的理解,糾正誤區,內化提升。
(2)對存在的困惑主動與同學討論或向老師請教,及時解決問題,提高學習效率。
注意:
(1)該環節學生要以獨立活動為主,合作討論為輔,教師要以個別指導為主,集體講評為輔。
(2)變式訓練要與例題相近、相異,以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避免機械地套用方法。
(3)學生在做題遇到困難時,要主動與例題比對,以感悟方法;教師進行點評時,要有意識地聯系例題的特點,以鞏固方法。
(4)要限定時間和規范要求(思維規范、表述規范、過程規范),訓練情況的落實一定要在課堂上進行,通過爭辯實現頓悟,通過交流實現完善。
五、綜合檢測,達標演練
復習課的主要活動是圍繞知識主干、重點難點、學生存在的問題展開的,不可能對復習范圍內的所有知識面面俱到,同時不同學生的難點和存在的問題往往不同,所以在面向全體的同時要充分關注個性,最后必須進行綜合檢測,針對暴露的問題進行個性化補救復習,以消除教與學的盲點。
1.教師活動
(1)投放綜合達標演練題,提出時間要求和結果呈現要求。通過巡視進行個別指導,以面向全體的教學心態關注學困生,力爭做到人人過關,最大限度地消除兩極分化。
(2)學情反饋,引導學生互動評析,進行補救教學。
2.學生活動
(1)獨立完成達標演練題,深入思考和領會知識的內涵、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對困惑的問題請教老師或與同學商討,查找自己存在的薄弱環節。
(2)展示自己的解題思維過程,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通過互動進行感悟深化、自主補救、自我完善。
注意:
(1)題目的內容要緊扣學習目標,在盡量覆蓋全課的基礎上突出重點。
(2)題目的數量和難度要面向全體,確保絕大多數學生能夠當堂完成。
(3)巡視指導的重點是中下游學生,通過中下游學生的提升推進上游學生的提高。
(4)落實要當堂完成,根據學生展示的情況進行針對點評,針對點評重在進行思路與方法的靈活應用、遷移應用和整合應用的策略指導。
六、歸納鏈接,拓展提升
歸納、拓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復習課的效果。歸納是針對本課題的內容,是為了從更高的角度審視知識體系與方法體系,以突出知識主線、方法主線、問題主線;拓展是針對相關聯的內容,是為了實現本單元知識體系與前知識體系的鏈接,本單元的方法與已掌握的方法的整合,以突出知識的整體功能與方法的遷移應用。
1.教師活動
(1)從知識主線、方法主線、問題主線三個方面對歸納的格式和要領提出指導性建議。
(2)針對鏈接其他單元的相關知識和方法,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指導學生進行完善。
2.學生活動
(1)審視單元知識體系,回顧相關知識、方法與題型,從知識主干、方法套路、問題類型等角度進行歸納與鏈接。
(2)在老師的指導下展示交流自己的成果,感悟他人的觀點與老師的指導點撥,自覺進行完善和提升。
注意:
(1)歸納要突出知識主線、方法主線、問題類型,提升要突出知識的綜合應用策略和方法的遷移應用;拓展要突出橫向聯系、問題歸屬,鏈接要“回放”跟例題、訓練題相近的題目,找出它們的共同特征,比較它們的解決思路和方法,使學生能夠通過解決一道題目,學會解決一類問題,實現方法的準確理解與遷移應用。
(2)要做到知識與問題對應、題型與方法對應。
(3)要充分落實讓學生參與過程,不要把指導搞成了替代。
總之,復習課教學是一個師生再學習、再提高的過程,要突出知識的整合和應用,杜絕知識羅列式或壓縮講課式復習,明確夯實雙基并不意味著低效重復,立足教材要避免“溫故有余,知新不足”,提升能力但不能搞題海戰術。要做到知識讓學生自主疏理,網絡讓學生參與構建;應用讓學生充分訓練,規律讓學生探究發現;錯誤讓學生互動爭辯,方法讓學生感悟提煉。復習課既不能忽視訓練而搞成了單純的知識剖析、深化與完善,也不能只注重訓練而上成了習題課,要在充分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加強訓練,在落實訓練的過程中內化和提升對知識與方法的理解。
生物復習教學反思10
生物復習課,與新課是有明顯區別。中考的趨勢以課程標準為依據,不拘泥于教材,強調以能力和教育價值立意,緊密結合學生實際、本地實際和環境問題,考試涉及的內容比較廣,信息量大。因此,上好總復習課,提高復習質量,才能最大的限度地取得復習效果。
但在教學實踐中,復習課卻顯得枯燥無味,令教師頭痛,也令學生厭煩。究其原因,一是復習內容簡單重復,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二是復習形式單調乏味,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實,就生物復習課來說,只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潛心設計,努力使“重復”變為生動積極的“再現”,同樣可以更好地體現新課標精神,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所以,我重在讓學生自已將知識梳理,學生能夠積極有效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挖掘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提高整合度,使學生在復習本章內容時能形成知識體系。經過這樣的歸納,使學生所學的學科知識進一步系統化,從而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設計練習時,題型的選擇上要側重于有辯析作用的“選擇題”。練習的設計還可以抓住學生常見的一些錯誤設計練習,這樣針對性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總之,生物復習課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既要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加深理解,系統掌握,全面提高,綜合運用,還要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習慣和態度的形成、學生的價值觀念與情感態度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積極思考中溫故而知新,就能收到理想的復習效果。
生物復習教學反思11
1、教師教學應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
新課程很大的一個變化就是一個課程標準,多種版本的教材并存,而且各個版本的教材也有著很大的差異。這可以改變過去把課本當成金科玉律,讓學生死記課本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記得98年上海高考有這樣的一道題目:過度肥胖者的脂肪組織中,占細胞重量50%以上的物質是:
A.蛋白質B.脂肪 C.糖類 D.水 題目的答案是D、水。這樣命題的依據是因為課本上有“水在細胞中是最多的”的語句,命題的立意是考查考生推理的能力。各種科學證據證明答案應該是脂肪,但是在很多教師的教學中依然堅持錯誤的答案,一個方面因為高度相信高考題,另一個方面為了保證考試的時候可以那多拿2分。這雖然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從中也可以折射出以往的生物教學重結論、重識記、重應試,輕過程、輕實證、輕生物科學素養培養等弊端。一綱多本,高考直接使用某個版本教材的原話直接考查的可能性減少了,這就促使我們教師教學從以往教教材向使用教材轉變,既尊重教材,又不盲從教材,帶著批判的眼光利用好教材,教材是一個呈遞知識的范本,不是“圣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首先就是讓學生不要盲從、迷信權威,要帶著質疑去學習、去接受。對知識要保持一種開放、動態的認識,而不是把它當成封閉的僵化的教條對待。
2、重視生物學的核心概念
不同版本的教材,知識點的組織、語言敘述、編排的理念等都有很大的差別,高考不可能依據教材來考核,我們如何對待這種差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呢?答案就是抓住生物學的核心概念。有一些近似戲謔的生物學明言如“事實比想象離奇”、“生物學唯一的規律是:生物學中的`概括一律具有例外”正是從側面說明了生命世界的紛繁復雜。由于生物多樣性等原因,生物規律既有普遍性,又又有它的特殊性,生物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概念的發展,概念的發展是認識的進步,理論的更新,觀念的轉變。抓住核心概念的教學就是抓住了高中生物教學學的重點、主干、提綱,既有利于教師教學的有效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譬如,免疫的內容以前是放在選修來學習的,現在放在了必修3,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增加對“穩態”這個核心概念的認識。
高中生物課程是普通高中科學學習領域中的一個科目,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新課標重視實驗不僅體現在考綱有20個基礎實驗的上,體現在課本大量的科學史上,更體現在對科學探究能力的明確要求上。實驗教學既要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又要增加學生對知識的鮮活認識,破除對知識產生過程的神秘感,不再覺得創造知識是高不可攀的。對實驗教學我們要有一個整體的計劃,不可為了實驗而實驗。譬如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我們要把它細分成不同的細節,融入20個基礎實驗教學中,要在回顧科學史中讓學生體會科學家的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科學史的教學重點不是為了讓學生記住哪些人在何時做了哪些事。實驗不僅是學習的內容,也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手段和策略。以什么形式開展實驗教學,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考慮。學生動手能力強,可以多以探究的形式,基礎差的可以先學習理論再實驗驗證,學校硬件環境差,可以多做演示實驗。
1、面向全體學生,不僅僅是口號
面向全體學生,一方面體現了教育的公平,另一方面是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這要求我們要了解學生,尊重差異的基礎上,分層要求,實行有坡度的教學設計,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多種多樣的評價手段,注重不同學生的情緒體驗,分層輔導提優補差,加強學法指導,特別是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了解他們的學習計劃、指導他們閱讀教材(參考書)、如何聽課、如何做好筆記、用好筆記,提高學習效率。
2、行之有效的教學形式
不管是傳統的講授演示教學還是探究式教學都是教學的有效手段,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內容采取不是的形式,對強調知識呈遞的內容我們可以去用講授演示教學,對一些蘊含科學思維科學方法貼近學生實際的可以探究式教學。一些簡單的內容甚至可以用自學輔導法,課后自學法等。
生物復習教學反思12
本節課是一節復習課,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學生展示成果,師生交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等方式復習本章內容,最后做了幾個具有代表性的題目,通過反饋練習來看,絕大多數同學對本章的知識掌握較為牢固。
本節課讓我感到滿足的是:
1、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都講到了,從表面上看學生掌握的還比較不錯,(可以從練習中看出)。
2、師生配合非常默契。如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努力思考,積極舉手回答。
3、教師在課堂上運用了較多的教學手段。如學生課前自學,完成學案,分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并搶答相關的問答、多媒體的`應用等等。
感到欠缺的地方:
1、知識的呈現方式有待于進一步改進。如引課創設的情景應該更生動,更貼切學生的生活。
2、幻燈片應該:“活”起來,讓學生感受無性生殖的嫁接原理。
3、分小組合作學習的交流時間過少,沒有顧及到差生,教師巡堂指導的時間也欠缺,今后我一定加強學生自學互動這一環節。
生物復習教學反思13
第二輪專題復習時,知識量大,內容多,知識網絡不易構建,因此,有的同學在一輪知識點的復習時下了很多功夫,但在二輪綜合訓練中,成績卻提高不明顯,這主要是復習思路不對,針對這節專題復習課,我反思如下:
一、按照課程標準,指導學生看書
進入專題復習后,把許多時間用在了做題上,而忽略了看書,這種復習思路是不對的。考試考什么?是考教材,考試內容絕不會脫離書本,脫離課程標準,所以,在第一輪復習中一定要緊抓住教材,把沒弄清楚的基礎知識弄清楚,在這個基礎上,通過作習題進行檢測和查缺補漏。另外,看書容易形成知識的系統性,這是無論做多少題都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回歸課本。以書為主!做題為輔!
二、指導學生打牢基礎,進行全面復習
會考試題既重視基礎知識的考查,也注重對能力的考查。而能力離不開知識的載體作用,即能力的形成需要扎實、牢固的基礎知識。只有系統化、結構化的知識,才有助于能力的'提高,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從而在解答綜合能力試題時游刃有余。所以在作題時不要好高騖遠,簡單題,基礎題要保證得分率,這當然需要基礎知識相當地牢固,而牢固的基礎則來源于第一輪復習的看書情況和二輪復習的知識內容的相互串聯。
三、讓學生重視記憶,理解,思考
對于生物學科,記憶和理解同樣重要,也就是說,既要理解也要記憶,因為,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是在大量的研究基礎上總結和概括出來的,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只有深入理解、融會貫通,抓住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系,學懂學透,記憶起來才容易,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才能容易區分。但有的概念太長,光理解了記不住也不行,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有時記熟練了,也能幫助理解。另外,在理解和記憶的同時,要勤于思考,做到尋根問底,從而加深了理解和記憶。因此,在帶領學生進行生物總復習時,對于每個概念不但要學生記住,而且要教會學生怎樣去記憶,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
四、弄清知識內在聯系,“瞻前顧后”
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后,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系,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
生物復習教學反思14
一.總的復習思路明確。這一章的復習內容主要包括人體的免疫功能和傳染病及其預防兩大部分,在復習時我就將導學稿分成了這兩大塊進行。
二.模塊中加大了學生動筆的問題,提高了學生動手的能力。因為是復習,在每個模塊中,都設計成先由學生自主復習基礎內容,然后再跟蹤練習加深鞏固知識。有的還高計了“走近中考”,讓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就接觸中考題,熟悉中考題的形式和解題思路,同時又鞏固了本塊知識。
在本節復習結束,再用達標檢測來檢測本節學生復習的效果;和拓展延伸的題目讓學生接觸與這部分知識點有關的更深入的中考題等,提[內容來于淘-教_案-網 ()]高學生綜合分析、做題的能力。在每個環節中,能利用統籌方法,讓部分學生直接將答案寫到黑板上,既節約了時間,又能通過黑板板書情部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
三.復習注重知識網絡的構建。在本節課復習中,我設計了“知識梳理”這個環節,目的是讓學生將本節復習內容進行梳理,以備在應用做題中加以理解運用。
總之,本節課設計還算合理,所以時間上與預算的時間符,沒有出現以前出現的拖堂現象。但本節課中也有不足之處,比如,課堂上學生自主設計和小組合作發言的機會安排較少。 為您提供優質資源!
生物復習教學反思15
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共9個月左右時間。時間跨度長,重在生物學基本知識的鞏固和提高,在復習中把目標定在梳理課本知識、加強和鞏固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并及時解決仍有疑問的知識點上,幫助學生建立起自己的生物學知識網絡;通過階段測試,及時發現問題,要求學生做到每個考點過關。
1、復習安排:
在第一輪復習中一般不進行跨章節復習,但針對有聯系的知識點可以進行局部知識點的整合。如在復習有絲分裂時,我與減數分裂進行比較學習,就染色體、染色單體、DNA的數目變化、染色體行為特征、兩種細胞分裂圖形判斷加以重點講解,而在復習減數分裂時則側重精、卵細胞形成過程不同點的比較、與遺傳學三大定律內在聯系等方面,這樣安排有利于學生對各知識點的理解,減少復習過程中的重復性。
2、復習策略
(1)研究高考信息,把握復習方向考試說明是高考的依據,是生物復習的“總綱”,不僅要讀,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綱中變化的地方,以便明確高考的命題指導思想、考查內容、試題類型、深難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層次要求等。不僅如此,在整個復習過程中要不斷閱讀,進一步增強目的性,隨時調整復習的方向。
(2)注重知識體系的重組,形成學科知識網絡高三的課堂教學既要源于教材,又要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拓展和深化。在復習中要抓住教材知識的主線,加以梳理、歸類和整理,并通過一定的組合方式有機組合,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和結構,建立知識網絡,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復習,更有助于學科內各知識點之間的遷移和綜合。
(3)營造良好的復習心理環境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給予一定的表揚和鼓勵,以增強其信心,緩解其壓力,要給學生以更多的關愛和耐心。
3、第一輪復習中暴露出來的問題:
通過考試的情況分析,暴露出一些問題:
(1)不注重知識點之間的因果關系、運用條件和范圍、以及相關知識點的聯系和區別;第一輪復習即將結束,各知識點能做到基本掌握,但仍是孤立的'、零散的,在解決綜合題(如實驗設計題)時失誤較多。
(2)不重視課本,部分學生在復習中關注的重點是復習資料,大部分時間用于做題、核對答案、解答疑難習題上,對于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仍停留在原先的水平。如對性狀分離、分離定律的實質、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等的理解仍是想當然,在解決考查能力的題型時,錯誤率較高。
(3)實驗探究能力薄弱。實驗是生物學科的基礎,高考歷來都非常重視對實驗能力的考查,包括實驗設計能力、分析能力等。其分值一般都會達到總分值的50%。這在本次市質檢卷中也是如此。而實驗教學一直都是我校生物教學中的一個難點,由于我校的硬件條件和課時的限制,我們根本無法完成《考綱》中所要求的16個教材實驗(一般只能完成其中的4個實驗),即使是教師也有許多實驗沒有做過。這極大地制約了學生實驗能力的提升。
(4)解題能力弱:在復習過程中,學生進行大量的習題訓練,做的題多,但對失誤的地方不夠重視,缺乏仔細的分析過程,只關注答案,出現一錯再錯的現象,同時也暴露審題不嚴,答題不規范的問題。
4、二輪復習設想
結合第一輪復習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有所側重地進行第二輪復習,第二輪復習以專題的形式進行。在二輪復習中,復習專題的選擇、習題的精選、解題技巧的培養是工作重點。主要達成以下目標:
(1)進一步完善知識體系,同時對重點和難點進行深化。
(2)將第一輪復習過的基礎知識運用到實戰考題中去,將已經掌握的知識轉化為實際解題能力。
(3)把握高考各題型的特點和規律,掌握解題方法,初步形成應試技巧。
【生物復習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生物復習教學反思04-11
生物復習教學反思04-11
生物復習課教學反思03-27
生物復習課教學反思03-27
生物復習課教學反思03-27
對生物復習課的教學反思03-29
《生物課復習的反思》教學反思范文07-04
高三復習生物教學反思(精選5篇)01-05
高三生物復習課教學反思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