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真美》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夕陽真美》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1
在第一次讀到這篇課文時我自己就很喜歡文章中所描繪的意境,它所散發的美,時而含蓄,時而張揚,時而朦朧,時而清晰,它的美令人心神蕩漾,又令人內心沉寂。這樣的一篇文章我應該怎樣展現給孩子,怎樣向孩子們傳遞我內心的感受,我反復思考揣摩,我想也許所有的講述都是多余,朗讀是對美文最好的詮釋。
在課堂上,先用大量的圖片讓孩子們對美麗的夕陽產生向往之情,在解決了本課的生字詞后,就讓孩子反復去朗讀。男女生讀、小組讀、個人讀、齊讀,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孩子們越讀越興奮,也漸漸把課文的美感展現出來,尤其是一些女生用她們稚嫩而柔美的聲音把夕陽的.柔和之美展現地淋漓盡致,男生們也不甘示弱夕陽的壯麗之美在他們的朗讀中也愈發令人心潮澎湃。
最令人驚喜的是在反復朗讀后,孩子們很自然地理解了課文中的詞語。“余暉、連綿起伏......”等較難理解的詞語他們都在朗讀中很自己逐漸消化掉了。當讀到最后一個自然段,他們竟然直接說出,他們是早上的朝陽,爺爺、奶奶就是傍晚的夕陽。
對于語文這種以語言文字為載體的學科來說,熟讀成誦也許是亙古不變的學習方法,它不需要太多去反復推理論證,它需要的是感受與體會,但如果它沒有在你的記憶里,你的體會又何談深刻,又怎么會銘記于心,所以記憶是學好語文很重要的方法,但記憶又不是強記,而是要在理解、最好是喜歡的基礎上記憶。記得上初中時很喜歡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后來背的很多課文都淡忘了,只有它的每一句,每一個字像一顆顆珍珠時常讓我的心感到溫暖和干凈。
如果想讓孩子學好一篇課文,應該想想怎樣讓他愛上它,而在這之前你要先愛上它。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2
一、心態決定一切
當接到學校的任務,知道要上評比課時,我感覺壓力很大,畢竟自己帶語文課的時間不長。上評比課,對很多老師而言是件大事,都會高度重視。但是同時又會因為過于重視,會有緊張、焦慮、擔心等情緒產生,而這些情緒在很大程度上都會影響評比課的質量。
二、以學生為中心
我拿到課題之后,分別找了不同程度的幾個孩子來讀一讀這篇課文。
《夕陽真美》這篇課文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夕陽下山時的瑰麗景色,抒發了人們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文章寫得十分的美!可是學生在不能讀通、讀順課文的時候,這篇課文的美就會大打折扣。這篇課文是積累文字的好材料,全文共5個自然段,語言生動形象、讀起來十分流暢。第一自然段較簡單,學生讀過兩遍就能夠理解了。第二到四自然段是重點段落,也是全文的亮點。
如果語文第一課時僅僅是讓學生讀讀課文,認認生字,很單調。這不僅會讓課堂變得很“程式化”、沒有“生機與活力”,最終會導致一部分能力強的學生對語文第一課時缺乏應有的興趣,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語文“第一課時”的癥結在哪里?我認為主要是在關注“第一課時”目標的時候,要重視學生的因素。具體表現在“生字教學”和“讀通課文”上。無論怎樣好的課堂引入和教學的整體策劃,一旦進入這兩個教學時段就有可能失去了課堂應有的.生機與活力。
三、優化“生字教學”和“讀通課文”的教學
“生字教學”不僅要研究識字教學的方法,最終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生字、生詞,還要把握生字詞教學的時機。依據每個生字的特點和學生學習的“起點”,進行教學策劃。語文第一課時無疑是要把生字的讀音讀準確,提醒和指導難寫的字,掃除學生的學習“障礙”。同時有些特殊的字詞可能要到徹底理解了文本之后才有可能基本理解。
“讀通課文”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學生必須通過反復閱讀,才能深入文本。
在《夕陽真美》這節課教學需要的情況下,我自制了幻燈片輔助教學。用直觀、漂亮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夕陽、刺眼、天空一片深藍、連綿起伏、余暉”等詞語和句子。教學中我試著隨文學字,但是效果一般。特別是對第二自然段中的“披”字有所疏忽。所以學生沒能真正感受到夕陽的美。學習這篇課文應該是一種尋求美的過程和體驗,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享受。我應該因文而宜,讓每一個讀書環節有明確的問題思考,讓每一段文字都有可賞、可品之處。酒香也怕巷子深啊!再美的文本遇到了不會品賞的人都會使其鑒賞價值大打折扣。同時有了對問題的思考才會有興趣,反之,沒有思考的讀書是不會讓學生有興趣的。
四、愿讀樂讀形式多樣
張田若先生曾說過:“一課書教完后,成敗的第一個標準是學生是否熟讀了課文。”新課改的每一篇課文在學習目標中都有一點,那就是讓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低段的孩子熱情活潑,極易被新鮮的事物所感染。他們有著豐富的感情和表情,更有著強烈的表現欲望。讀的形式可以有領讀、范讀、、看圖讀、、引讀、、表演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
五、反思和總結
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自己的教學實踐體會,才能使自己進步的更快、更穩、更好。
總結我這次上課的整個過程,我發現了自己的很多問題,我會努力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及時改正,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有語文味、有人情味和有書卷味的老師。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3
反思一:
學生找到描寫夕陽向我們告別的三句話,點出了夕陽在西下過程中的三個不同位置,學生在畫太陽的過程中了解到太陽是從東往西慢慢下落的。由語文引申到科學、自然,實現了學科的整合性,體現了開放式的大語文教學觀。另外,找到了這三句話,發現了這一自然規律的同時,實際上也理清了課文的脈絡。即課文截取了夕陽西下時的三幅畫面:“西斜、下沉、落山”進行描寫。
反思二:
教師在已有的基礎上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更深入地去探究,發現太陽顏色變化的規律,不難看出,學生在挑選顏色的過程中,已經體會到了太陽這種富有變化的色彩美。正是太陽在三個不同位置上的顏色和光芒不同,所以導致了周圍的景色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這也是暗埋伏筆,為具體欣賞“西斜、下沉、落山”的不同圖景打下基礎。
反思三:
教師適時總結,學生了解到“夕陽西下”是一個富有動態變化的整體過程。這一動態過程在“西斜、下沉、落山”這三個位置暫停,三幅圖幫助學生理清了課文的脈絡,讓學生了解到課文是抓住夕陽西下過程中的三個鏡頭來具體描寫夕陽美景的。在理清課文脈絡的基礎上再逐段學習,在流動中暫停,是一個從整體到局部的過程。更有利于學生去體會流動的美,整體的美,局部的.美,暫停的美。
學生旺盛的求知欲、強烈的表現欲、急迫的交流欲以及與生俱來的創造欲、成就欲,是構成課堂生命活力的要素。只有讓他們的要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課堂才能走向啟迪智慧、點化生命的理想境界。我創設情境,和學生一起走進課文,讓心靈穿梭于在美麗的畫面和優美的語言文字之間,孩子們用眼睛去觀察夕陽,用大腦去想象夕陽西下的美景,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夕陽,感受夕陽的神奇魅力,領略大自然的美麗風光,用朗讀來釋放內心的情感。學生想象豐富,課堂上興趣盎然。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4
課文《夕陽真美》是蘇教版小語第三冊的最后一篇,語言生動形象,讀起來給人一種“詩畫合一,身臨其境”的美感。其中第二、三、四自然段重點描繪了夕陽西下時天地間壯麗而富有變化的景色,勾勒出了一幅幅變化多樣而又令人神往的夕陽美景圖。本文寫了夕陽西下的美麗景象,分為太陽西斜、夕陽下沉、夕陽落山后的三種景象。全文語言優美,描寫細膩。
夕陽的美表現在豐富多彩的顏色:深藍的天空、漲紅的夕陽的臉,被染成黃色、紅色、紫色的云,燦爛的霞光,披者夕陽余暉的西山,滿面紅光的爺爺。夕陽的美也表現在它西下時把“連綿起伏的西山”和“遙遠的天邊”渲染、天地相融的“壯麗”。
課文的三至五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寫了夕陽的美麗。讓我感覺夕陽如同一位婀娜多姿的姑娘,她的腳步輕盈而飄逸。不信,你看,起初太陽西斜,接著慢慢往下沉,最后是輕輕地走向西山的背后。她是如此的文靜。文靜之余又有些羞澀,她先是收起了刺眼的光芒,然后圓圓的臉漲紅了,最后離開時,臉變得更紅了。而這位美麗的`姑娘每走一步,都給周圍的“觀眾”帶來美的享受。不信,你瞧,當她西斜時,天空、西山都顯得更壯麗,當她慢慢往下沉時,身邊的云都變了色,當她走向西山的背后,遙遠的天邊又收獲了霞光。
針對二年級的學生特點: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持久性差。教學時注意動靜搭配,有張有弛, 充分運用簡筆畫的直觀性,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使他們投入文本所描繪的情境中。現在的教材,識字量大,怎樣在有效的時間內解決讀書、識字這個難點,我把生字教學貫穿整個讀的過程,把“讀”的訓練貫穿整個教學。通過把識字教學與理解文本、領會感情三者融為一體。讀書的過程就是識字的過程,就是學生積極思維,獲得情感體驗的過程。第一步,讀準字音與讀通課文相結合。第二步,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語言環境進行生字字音、字義教學。第三步是在通文入境以后,設立一個突破字音、字行的環節,以強化對字音、字形的記憶。扎扎實實抓好識字、寫字、讀書的教學。切實做到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5
《夕陽真美》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課文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天空、云彩、西山等事物。這篇課文的第2、3、4三個自然段分別描繪了傍晚時分太陽慢慢落下及其變化的過程,是全文的重點段落。如何讓學生真正地走進如詩如畫的課文中去,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難點。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按照“夕陽西斜——下沉——躲到西山背后”的順序,創設情境,和學生一起走進課文,讓心靈穿梭于在美麗的畫面和優美的語言文字之間,孩子們用眼睛去觀察夕陽,用大腦去想象夕陽西下的美景,讓他們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感受夕陽的神奇魅力,深入體會夕陽慢慢下沉時的變化和不同的美,一起領略大自然的美麗風光。
課文第二自然段描寫了太陽西斜的景象,我引導學生抓住有關詞句體味“刺眼的光芒”,啟發學生與中午時太陽的光芒相比較來領會。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連綿起伏”的含義,我出示相應的圖片讓孩子深入感知、體會西山的連綿起伏。我還帶領學生用手指比畫群山“連綿起伏”的樣子,使動手、動口、動腦結合起來,在學生腦海中形成直觀的形象,也同時體會了西山日落的壯麗景觀。
課文第三、四段重點體會太陽下沉時自身及其周圍云朵色彩的變化并感受夕陽落山后留在天邊的霞光的“燦爛”景象。我先讓學生自學文本,有選擇性地品悟語句,通過課件展現落日的景觀,進一步將課文中的優美詞句和直觀影像結合起來,采用多種方式感受到晚霞的多彩、霞光的燦爛,感悟夕陽的美。并通過進一步朗讀、體驗,深入感受夕陽的美麗。
我認為本課有特色的一個方面是利用簡筆畫來理解課文內容,這樣能使學生對夕陽西下的過程變得更形象、易懂。
其次,多媒體的適當使用,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利用課件表現夕陽落山全程中太陽位置、顏色的變化以及周圍事物的變化。調動學生觀察,引導學生感悟,并用自己語言的表述,這一過程既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維、語言能力,同時也使“夕陽西斜——下沉——落山”的過程,由文字轉變成圖像,由抽象轉變為直觀,留在學生的腦海里。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體驗情感的重要手段,通過朗讀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使他們能更真切地感受課文中所蘊涵的感情。在指導學生朗讀《夕陽真美》一課時,我根據課文內容和教學過程的需要,采用了個別朗讀、集體朗讀、分角色朗讀,或讀句,或讀段,或讀全文等多種朗讀形式,并且注重讀前指導與讀后品評,努力讓學生在各種形式的朗讀品評中進行情感的體驗和熏陶。如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連綿起伏的西山,披著夕陽的余輝,顯得十分壯麗”,句子看來平淡,但用詞傳神,含義也深。我先讓學生自己理解“連綿起伏、壯麗”這些詞的字面含義,然后聯系生活經驗和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品詞析句,體會文中所描述的夕陽下山時周圍景色的美,那種動態、顏色變化的美,在指導朗讀時自然而然地喚起了學生對美的向往。
這節課還注重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學習”。比如在背誦第2、3、4自然段時,我設計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背給大家聽,并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來背誦,學生于是學得更加主動,讀得更加投入了。在背誦課文時配合課件出示的三副圖,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成誦,背誦自然、流暢而不費力,比較輕松地達到積累課文語言的目的。從學生一個個聲情并貌的神態中,我感受到他們的確被這么美的夕陽所吸引了。
在教學中,覺得有以下幾點不足的地方:
1、教師的'過渡語言不夠優美,這是篇美文,教師的語言如果也能夠更富有詩情畫意就更能感染學生。
2、在指導朗讀方面,教師對于朗讀的指導還不到位,教師的評價語言過于單調,還沒有充分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
3、在課文剛開始讓學生自讀課文時,提出的自讀要求:太陽的位置和它的顏色有什么變化?在太陽的映照下,景物又有什么變化?可以一邊讀一邊把你找到的地方用筆圈圈劃劃。教師只是簡單地說了一遍,有的學生沒有聽清楚,顯得有些不知所措。教師其實可以在做課件的時候把這些要求打出來,上課時出示出來。
4、總結課文時,對課題“夕陽真美”挖掘得太深。沒有充分考慮到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其實只要點到為止。在這一環節花的時間比預期的多了些,以至于最后教學生字這一環節匆匆帶過。
一節課上下來,仔細琢磨有有特色的地方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知道自己在教學的道路上要學的東西還很多,我將繼續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標。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6
《夕陽真美》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課文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天空、云彩、西山等天地萬物。這篇課文教學重難點是如何讓學生真正地走進如詩如畫的課文中去。文章描寫的是一種意境上的美,比較軸象,學生難以領會。本課教學中,我堅持做到尊重每一位孩子的獨特感受,不刻意拔高學生的理解,讓學生通過聯系生活實際,體味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本課第二自然段時,我設計這樣的教學環節。聯系生活,為這段文字配上簡單的動作,有感情地朗讀。學生們興致高昂,用心地設計動作。當讀到“披著”的時候,有的孩子用手從胸前向外劃開,而這個動作也是對“披”的理解,西山被籠罩在一片余暉中,面積很大。而當他們讀到“余暉”時,有的孩子將雙手交叉合抱于胸前,輕輕歪下小腦袋,做睡眠狀。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卻表現了孩子們對“連綿起伏的西山,披著夕陽的余暉,顯得十分壯麗”意境之美的理解。一些無法用語言表述的情意,卻被一個簡單的動作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對呀!這飄渺的余暉,不正是蓋在西山上輕柔的薄紗嗎?多么形象、生動而充滿童趣呀!而當讀到“連綿起伏”時,孩子們用手在空中畫出了美麗的波浪線,山峰高高低低,一個連著一個,這種理解,是多么恰如其分!真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聯系生活實際,用肢體語言準確地表達情意,有利于學生對于語言文字的內化。聯系生活實際意義不僅在于此,它可以使孩子們朗讀中抒發真情實感,延伸對課文地理解,使課堂上朗讀多樣化。如在教《小鷹學飛》的時候,我讓學生聯系生活想想,老師平時說話的語氣,讀好老鷹的話。有生活中的體驗,孩子們讀出了各種語氣。他們有的用親切的語氣讀,有的`用失望的語氣,還有的用嚴厲的語氣。課堂上的朗讀活躍而熱烈。這也正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個千個哈姆雷特”的真正意義。我經常看到這樣的課堂,老師用單一重復的語句對孩子說:“請您有感情地讀一讀”。“有感情”究竟應該是什么樣的感情呢?老師卻沒有進行深入淺出地點撥。語文朗讀的感受并不是憑空臆造的,它必須于生活,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如不這樣,朗讀就會流于形式,成為模式化朗讀。表面上聽起來抑揚頓挫,實質上卻空泛無物,對于學生內化語言毫無用處。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7
《夕陽真美》第二課時做為太倉市小學語文青年班的隨堂展示課,在設計教案、上課、評課的一系列活動中,我收益非淺。
首先說說我的教學設計。這是一篇非常美的課文,也是積累文字的好材料。全文共5個自然段,語言生動形象、讀起來十分流暢。第一自然段較簡單,學生知道(時間、人物、事件)就行。第二到四段是本文重點,是精彩部分。第二段我設計通過畫畫來理解“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余暉、深藍、連綿起伏、壯麗”等詞語。第三段讓學生自主學習,問:下沉的太陽變得更美了,你從哪兒看出來?進行交流。第四段讓學生讀,他人點評好在哪兒?抓詞語“更紅、輕輕地、燦爛、遙遠”等詞語來反復誦讀,從而理解,并讓他們再次來畫畫。第五段抓句子“夕陽真美呀!”,反復誦讀,理解爺爺話中的.含義。最后讓他們再贊一贊夕陽,回到課題,深化課題。
在教學需要的情況下,我自制了幻燈片輔助教學。用直觀、漂亮的圖片和錄象,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句子、課文內容。并用來指導背誦。
本課的一大特色,也是較成功的地方就是,利用簡筆畫來理解詞語,從而理解課文內容,這樣能讓學生對較陌生的夕陽西下能更直觀易懂。這個設計我是在陸鳳娟老師上過的《夕陽真美》中得到的一點提示與靈感。幫我較容易的處理好了這些難懂的詞句。
隨文學字是我的一點小嘗試,效果一般吧。還是覺得放在后面會更好些。
上下來感覺不足的地方是:
1、對第二段中的“披”字有所疏忽,應在山頭用粉筆畫上淡淡的顏色。
2、要在課堂上留下3分鐘左右讓學生練習寫字,這也是低年級的教學目標、重點。
3、我自己覺得主線抓得還不是非常清晰。因為用了簡筆畫、課件等輔助教學,課堂上的思路會容易亂,不過效果和目的達到了,還算成功。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8
教學目標:
1、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2、通過朗讀,自讀自悟,感受夕陽西斜美和夕陽西沉云朵美以及夕陽隱沒時的霞光美。
3、通過對課文地誦讀品味,感受夕陽的美麗,體會人們的喜悅之情,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感受夕陽西下的整個過程的美(西斜——下沉——落山)
教學難點:
入境品讀,感悟夕陽美
教學過程:
一、 整體感知,發現“美”。
1、今天,讓我們高高興興地繼續跟著爺爺奶奶一起去看美麗的夕陽!(投影出示夕陽組圖,學生欣賞)
2、誰能說說自己的感受?我們一起贊美夕陽:(齊讀課題)夕陽真美!
二、 發散閱讀,感受“美”。
1、過渡: 課文是怎么寫夕陽美的呢?請小朋友們打開書本,讀讀課文第2、3、4節,畫出讓你感受到美的語句,多讀幾遍,看能不能把夕陽的美讀出來。
2、第二節中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了美?(出示)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指導朗讀。
⑴“太陽已經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出示圖片,現在的太陽和中午的太陽相比,怎么樣?(變的柔和了)指導朗讀。
⑵“天空一片深藍”出示圖片,感受并讀好“深藍”。
⑶“連綿起伏的西山披著夕陽的余暉,顯得十分壯麗”。出示圖片,理解“連綿起伏”。看著圖在本子上畫一畫。師小結:連綿,就是一座山連著一座山;起伏,就是有高有低。范讀“連綿起伏”。出示圖片,理解“壯麗”。師描述:看,太陽快落山了,它的余暉染紅了天空、云朵,它好像給群山披上了紅色的披風,這山既雄偉,又美麗。這就叫“壯麗”。齊讀
⑷師:天空一片深藍,西山連綿起伏,多美呀!誰能把這段話連起來讀讀?
⑸誰能給圖片配上文字來贊美夕陽?老師播放圖片,范背第二節。自由練習背誦,指名背。
⑹小結:西斜的太陽收起了刺眼的光芒,給大山披上了一層美麗的余暉,給樹木穿上了紅色的`裙子,就連小朋友的臉也被映紅了!讓人忍不住想說——(齊讀課題)夕陽真美!
3、同學們真會讀書!想不想讓這些夕陽圖在頭腦中“動”起來,一邊讀一邊想就能使圖片“動”起來,要不咱們試試。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三節讓你感受到了美的詞句?出示第三節。
⑴指名讀,你感受到美了嗎?
⑵“圓圓的臉漲紅了”,漲紅的臉像什么,可愛不可愛?讀好:漲紅。引讀:“把身邊的云染成了黃色、紅色、紫色……”還能把云染成什么顏色?你能不能用一個詞把這么多的顏色都說進去?(五顏六色)
⑶這么多的顏色擠在一起多美麗、多壯觀呀!能給這副圖配上文字嗎?練習背誦,指名背誦。
⑷這么多的顏色擠在一起,多熱鬧呀!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五彩繽紛的顏色中去吧!——齊背
⑸小結:當太陽慢慢下沉時,他那圓圓的臉漲紅了,就像個可愛的娃娃。它讓周圍的云朵變成了黃色、紅色、紫色、綠色、藍色、金色……顏色多得數也數不清,讓人忍不住想說:夕陽真美(齊讀課題)
4、我們讀讀、想想、背背,學習了第三節,太陽西沉時云朵的美都在我們面前動了起來。(出示落山圖)誰能通過朗讀讓這幅圖也“動”起來。請同學們運用同樣的方法自學第四節。檢查自學情況。
⑴指名讀,給這幅圖配上文字。評議:你感受到美了嗎?圖“動”起來了嗎?
⑵“它輕輕地走向西山的背后”,這時,同學們想對夕陽說些什么呢?(戀戀不舍之情)
⑶練習背誦,再為這幅圖配上文字。
⑷讓我們一起來讀好這片燦爛地霞光,把它們留在身邊。齊背第4節
5、小結:是呀,夕陽真美,讓我們亮開嗓子,用所有的熱情贊美它吧!(齊讀課題)夕陽真美!
6、這么美的夕陽,讓我們永遠把它記在腦海里吧!出示第2、3、4節,選擇自己喜歡的背誦(指名背,齊背)。
三、縱向延伸,深化“美”
1、最后,(引讀)爺爺滿面紅光,望著奶奶說:“夕陽真美呀!”爺爺為什么不望著孫子說“夕陽真美呀”,而是望著奶奶說呢?
2、討論,指名說,小結:是呀,爺爺奶奶雖然大了,但生活很幸福,就像是夕陽那么美好。讓我們共同祝福他們!播放歌曲《夕陽紅》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9
《夕陽真美》這篇課文語言生動形象,重點描繪了夕陽西下時天地間壯麗而富有變化的景色,勾勒出了一幅幅變化多樣而又令人神往的夕陽美景圖。教學時,我主要是帶領孩子朗讀、感悟,想像畫面,并把自己的感受畫出來,從而達到內化積累的效果。我按照“夕陽西斜——下沉——躲到西山背后”的順序,讓學生一層層地朗讀和體會,讓他們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然后小組合作用暖色調的油畫棒涂畫出天上的云彩,勾勒出一組夕陽圖。
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有這樣一句話:它那圓圓的臉漲紅了,把身邊的云染成了黃色、紅色、紫色……我請孩子們想想這里的.省略號表示什么,這個都懂,他們知道表示省略了很多顏色,當我讓學生具體說說還有哪些顏色時,卻鬧出了笑話,有幾個學生說還有綠色、藍色、黑色,說明孩子們讀書的時候還不太善于思考,浮于表面,我們在指導孩子們學習的時候,要讓學生想得全面,想得深刻。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10
《夕陽真美》是一篇非常美的課文,也是積累文字的好材料。全文共5個自然段,語言生動形象、讀起來十分流暢。第一自然段較簡單,學生知道(時間、人物、事件)就行。第二到四自然段是本文重點,是精彩部分。教學這部分時我先讓學生整體感悟,理清作者的寫作順序,如作者按照“太陽西斜――慢慢往下沉――走到西山的背后”這個順序來描寫夕陽真美。然后我再分段來學習感悟。教第二自然段時我設計通過畫畫來理解“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余暉、深藍、連綿起伏、壯麗”等詞語。第三自然段讓學生自主學習,問:下沉的.太陽變得更美了,你從哪兒看出來?進行交流。第四自然段讓學生讀,他人點評好在哪兒?抓詞語“更紅、輕輕地、燦爛、遙遠”等詞語來反復誦讀,從而理解,并讓他們再次來畫畫。第五段抓句子“夕陽真美呀!”,反復誦讀,理解爺爺話中的含義。最后讓他們再贊一贊夕陽,回到課題,深化課題。
本課的一大特色,也是較成功的地方就是,利用簡筆畫來理解詞語,從而理解課文內容,這樣能讓學生對較陌生的夕陽西下能更直觀易懂。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11
教學《夕陽真美》時我緊扣文眼——“美”字做文章。復習舊知環節“美已生”:學生認讀著詞串,眼前仿佛就出現了夕陽西下時的美景,自然過渡到本課時的教學情境中“讀著這些詞語,我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傍晚,爺爺和奶奶帶著我去看日落。于是,我們在天地間看到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導讀課文環節“美正濃”:我以“你從哪兒找到了美的感覺”這個問題貫穿始終。課文是按事物自身變化的規律來描寫夕陽的,我覺得按照課文的順序來安排教學比較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所以,我就按夕陽“西斜——下沉——落山”的順序讓學生自主讀出文中優美的詞句加以品味。他們陶醉于課文中,對“夕陽真美”做了多元的解讀:夕陽真美,美在太陽自身的位置與臉蛋的變化之中;夕陽真美,美在西斜時柔和的余暉、深藍的天空和壯麗的西山;夕陽真美,美在下沉時緩慢的步伐、漲紅的臉蛋、多彩的云朵;夕陽真美,美在落山時變紅的臉兒、輕輕的腳步和燦爛的霞光;夕陽紅,映紅了爺爺的臉龐,夕陽美,美得令爺爺陶醉……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了“壯麗、連綿起伏”等關鍵詞句,體悟文中人物的'心境,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與文中的“爺爺、奶奶和我”產生共鳴,學生在誦讀中領略到了蘊藏在語言文字中的夕陽美。課外延伸環節“美猶存”:音樂聲中我展示了七色的彩虹、深秋的楓林、皚皚的雪景等自然風光圖,引導學生延續尋美的腳步,懷著一顆愛美的心,去發現、去欣賞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更多美的事物。
課堂上我還注重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學習”。比如在背誦第2、3、4自然段時,我設計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背給大家聽,并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來背誦,學生于是學得更加主動,讀得更加投入了。在背誦課文出示的掛圖,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成誦,背誦自然、流暢而不費力,比較輕松地達到積累課文語言的目的。從學生一個個聲情并貌的神態中,我感受到他們的確被這么美的夕陽所吸引了。
在教學中,覺得有以下幾點不足的地方:
1、備教材不足。我在挖掘云的顏色的時候,學生說到了綠色的云、藍色的云,我沒有糾正學生。只要還是我不知道云在陽光的照耀下是不可能出現這兩種顏色的。
2、對學生的訓練不夠扎實。我設計了一個句式訓練,被“夕陽染紅的云,有的像……有的像……還有的像……”還好幾個學生說像兔子、羊啊什么的,我沒有進一步訓練孩子的句式,我應該再追問一句“什么樣的……”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12
1.原文
傍晚,爺爺和奶奶帶著我去看日落。
太陽已經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天空一片深藍。連綿起伏的西山,披著夕陽的余暉,顯得十分壯麗。
太陽慢慢地往下沉。它那圓圓的臉漲紅了,把身邊的云染成了黃色、紅色、紫色……
太陽的臉變得更紅了。它輕輕地走向西山的背后,把燦爛的霞光留在遙遠的天邊。
爺爺滿面紅光,望著奶奶說:“夕陽真美呀!”
2.教案
教學設計如下: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進一步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3.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夕陽的美,培養學生欣賞美的健康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課前準備:
1.觀察實踐:
組織學生在傍晚到柳堤觀察夕陽。
2.教學用具:CAI課件
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課前播放有關夕陽的影像資料。
2.一曲動聽的音樂,將我們帶入了美麗的傍晚。課前,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到柳堤欣賞了夕陽,誰能給我們說說你印象最深,覺得最美的一刻的夕陽是什么樣的?
3.學生談見聞和感受。
4.進入新課,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檢查學生課前實踐觀察時收集到的信息并進行交流,以學定教,自然導入課題,不僅激發了他們觀察生活的興趣,還把語文和生活結合起來,非常自然地進入了新課的學習,讓學生對課文所描述的內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檢查復習
游戲:摘云朵
合作復習
開火車讀生字
4.看錄像,聽范讀
5.讀自己最喜歡的課文段落。
[設計意圖:把每一個生字的字音讀準,這是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第一步,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在游戲中進行復習鞏固,孩子們學得開心,調動了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范讀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學生通過細看錄像中的景象,靜聽課文的范讀,能清晰的掌握每個自然段所描繪的情景,為他們的自主學習提供“拐杖”。]
(三)有感情地朗讀,激活畫面。
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
1.老師也非常喜歡課文的第2自然段,注意聽老師讀,待會兒請同學們給我評評?
2.師生評價。
3.輕聲讀讀這段中你最喜歡的一個句子,聲音輕些,速度慢一些,看看你還能想像到些什么?
4.指導朗讀。
A:太陽已經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師:讀這句時,你好像看到了什么?這時太陽的樣子像什么?
師:這時的光已經不再刺眼,我們能很清楚地看著太陽,你看到的和課文里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一樣的呢!真會想象。
師:全班同學一起讀讀這句話。
B:連綿起伏的西山,披著夕陽的余輝,顯得十分壯麗。
(1)連綿起伏的山是什么樣的,小手比畫比畫?
(2)大伙評評,到底誰比畫的是連綿起伏的山?為什么?
(3)(手勢表示)對,一個接著一個,一起一落,這就是“連綿起伏”。
師:我們廣西也是山水之鄉,你在哪兒也見過“連綿起伏”的山呢?(放課件:廣西連綿起伏的山)
師:一起讀讀這句話1
5.美美地把這一段課文讀讀。
[設計意圖: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生情感外顯的特殊形式。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我們不但要讓孩子們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重視在學習過程中觀察、聯想、發現和創造等多種能力的培養,更要引導他們讀得有滋有味,真切地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語言、想象、朗讀把這種語言文字的感情表達出來。]
創造方法自學第3、4自然段。
1.引讀:太陽慢慢地往下沉——
2.那么美的景色,這么美的課文,你還有別的方法把課文讀得更生動,學得更有趣嗎?
3.學生反饋。
4.創造方法,合作學習。
5.展示成果。
句式聯系:
太陽慢慢地往下沉。它那圓圓的臉漲紅了,把身邊的云染成了、、……
火紅的天空十分壯美。被染成五顏六色的云朵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6.有感情朗讀第3、4自然段!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科學地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發現,并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發表自己的觀點,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做課堂的主人。]
品味第5自然段。
1.(放課件:老年人晚年幸福的生活)你們觀察得真仔細!不僅夕陽紅了,爺爺奶奶的臉也紅了,他們的心更紅了呢!{板書:更紅)我們祝愿他們的生活也像夕陽一樣地美好、幸福1
2.如果你就是課文里的這個小朋友,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
3.回歸課題,有感情地朗讀課題:《夕陽真美》
[設計意圖:水到渠成,不露痕跡地表白,摒棄了以往歸納、升華中心的生硬,不失時機地把握住學生情感升華的一瞬間,無形之間滲透德育,教學效果很好。]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夕陽給我們帶來了美麗,夕陽更給我們帶來了快樂,我們贊美夕陽,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
2.齊讀全文。
[設計意圖:這么莢的課文,只有多讀,才能真正領悟到文中之意,體會到文中之情,學生才能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回歸板書,總結全文,課外延伸。
1.(回歸板書,總結全文)日落任從容,余輝照曉叢。山河多壯麗,人老心更紅。
2.美麗的夕陽,曾令無數人陶醉,進而為它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讓我們走近夕陽,更多地了解它吧!同學們上上網,網上的資料可多了,有你喜歡的資料,可以動手抄寫下來。
3.若有時間,課堂交流展示,若無時間,課后交流。
[設計意圖:在新課標中,教會學生學會積累,這是一個新興的技能。把收集、處理信息的指導不失時機的放進課堂,避免了“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尷尬。]
3.教學反思
《夕陽真美》是一篇優美的文章,在教學這一課時,我創設情境,和學生一起走進課文,讓心靈穿梭于在美麗的畫面和優美的語言文字之間,孩子們用眼睛去觀察夕陽,用大腦去想象夕陽西下的美景,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夕陽,感受夕陽的神奇魅力,領略大自然的美麗風光,用朗讀來釋放內心的情感。學生想象豐富,課堂上興趣盎然。
針對二年級的學生特點: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持久性差。教學時注意動靜搭配,有張有弛,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使他們投入文本所描繪的情境中。現在的教材,識字量大,怎樣在有效的時間內解決讀書、識字這個難點,我把生字教學貫穿整個讀的過程,把“讀”的訓練貫穿整個教學。通過把識字教學與理解文本、領會感情三者融為一體。讀書的過程就是識字的過程,就是學生積極思維,獲得情感體驗的過程。第一步,讀準字音與讀通課文相結合。第二步,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語言環境進行生字字音、字義教學。第三步是在通文入境以后,設立一個突破字音、字行的環節,以強化對字音、字形的記憶。扎扎實實抓好識字、寫字、讀書的教學。切實做到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我抓住關鍵詞“十分壯麗”、“燦爛的霞光”等詞,讓學生反復讀,反復體味;抓住第三段中的一個省略號讓學生自己說還有些什么顏色,在說中展開想象,這五彩繽紛的天空是多么美麗,這都是在夕陽的余暉照耀下形成的。從學生一個個深情并茂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他們被這么美的夕陽所吸引了。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13
《夕陽真美》這篇課文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夕陽下山時的瑰麗景色,抒發了人們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文章寫得十分的美,滲透著強烈的美育因素。在上這堂課時,老師就巧妙地把語文課作為美育的陣地,努力地挖掘和提示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把握和體現作者的思想情感,通過老師的語言感染,有表情的朗讀等方法,把課文中所蘊涵的情感點化了出來,呼喚了出來,凝聚,升華為一種崇高的情感,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體會到了課文所蘊涵的情感之美,顯得特別真切,特別自然。
1,憑借語言,引入美的情境教師的情感對學生來說是導體,是火種。教師準確,簡練,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最富有感染力。在這堂課上,老師就發揮了語言的優勢。設計好了精妙的導語,描述語,過渡語和總結語。
2,引導品味關鍵詞句,培養學生語感。語感是讀者通向作者心靈的"橋梁"。語文教學中,注意從小培養兒童的語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認識能力,還能使語文課的思想教育收到實效。在這堂課中,老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細細品味。如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連綿起伏的西山,披著夕陽的余輝,顯得十分壯麗",句子看來平淡,但用詞傳神,含義也深。老師先讓學生自己解決理解句子的表層含義,像"連綿起伏,余輝,壯麗"這些詞的字面含義,然后聯系生活經驗和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品詞析句,通過畫畫來理解"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余暉,深藍,連綿起伏,壯麗"等詞語。體會文中所描述的夕陽下山時周圍景色的美,那種動態,色度變化的美,在指導朗讀時自然而然地喚起了學生對美的向往。在此同時,水到渠成地讓學生悟出這樣學習的學生才能學好知識,長大后才會有所作為,從而激發了他們專心聽講,好學上進的美好感情。。
3,朗讀是語文教學中體察情感的重要手段,要經常給學生進行聲情并茂的示范朗讀,讀出音樂般的節奏,優美的旋律,通過朗讀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使他們真切地感受課文中所蘊涵的感情。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老師根據課文內容和教學過程的需要,采用或個別朗讀,或集體朗讀,或分角色朗讀,或讀句,或讀段,或讀全文等多種朗讀形式,并且注重讀前指導與讀后品評,努力讓學生在各種形式的朗讀品評中接受情感的體驗和熏陶。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14
《夕陽真美》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 課文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天空、云彩、西山等天地萬物。其中第二、三、四自然段重點描繪了夕陽西下時天地間壯麗而富有變化的景色,勾勒出了一幅幅變化多樣而又令人神往的夕陽美景圖。因此,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進一步理解這些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便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在教學中,我按照“夕陽西斜——下沉——躲到西山背后”的順序,一層層和學生分析和體悟。首先我讓他們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然后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一段,讀出喜歡的語氣。最后借以一些形象而美麗的`夕陽圖,使學生體會夕陽的美,用讀來表達夕陽的美,帶學生充分欣賞了一下大自然的美好。
另外,我抓住關鍵詞“十分壯麗”、“燦爛的霞光”等詞,讓學生反復讀,反復體味;抓住第三段中的一個省略號讓學生自己說還有些什么顏色,在說中展開想象,這五彩繽紛的天空是多么美麗,這都是在夕陽的余暉照耀下形成的。從學生一個個深情并貌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他們被這么美的夕陽所吸引了。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15
一:學生找到描寫夕陽向我們告別的三句話,點出了夕陽在西下過程中的三個不同位置,學生在畫太陽的過程中了解到太陽是從東往西慢慢下落的。由語文引申到科學、自然,實現了學科的整合性,體現了開放式的大語文教學觀。另外,找到了這三句話,發現了這一自然規律的同時,實際上也理清了課文的脈絡。即課文截取了夕陽西下時的三幅畫面:“西斜、下沉、落山”進行描寫。
二:教師在已有的基礎上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更深入地去探究,發現太陽顏色變化的規律,不難看出,學生在挑選顏色的過程中,已經體會到了太陽這種富有變化的色彩美。正是太陽在三個不同位置上的顏色和光芒不同,所以導致了周圍的景色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這也是暗埋伏筆,為具體欣賞“西斜、下沉、落山”的不同圖景打下基礎。
三:教師適時總結,學生了解到“夕陽西下”是一個富有動態變化的整體過程。這一動態過程在“西斜、下沉、落山”這三個位置暫停,三幅圖幫助學生理清了課文的脈絡,讓學生了解到課文是抓住夕陽西下過程中的三個鏡頭來具體描寫夕陽美景的。在理清課文脈絡的基礎上再逐段學習,在流動中暫停,是一個從整體到局部的過程。更有利于學生去體會流動的美,整體的美,局部的美,暫停的`美。
學生旺盛的求知欲、強烈的表現欲、急迫的交流欲以及與生俱來的創造欲、成就欲,是構成課堂生命活力的要素。只有讓他們的要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課堂才能走向啟迪智慧、點化生命的理想境界。我創設情境,和學生一起走進課文,讓心靈穿梭于在美麗的畫面和優美的語言文字之間,孩子們用眼睛去觀察夕陽,用大腦去想象夕陽西下的美景,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夕陽,感受夕陽的神奇魅力,領略大自然的美麗風光,用朗讀來釋放內心的情感。學生想象豐富,課堂上興趣盎然。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12-23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02-27
《夕陽真美》的教學反思01-11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06-12
《夕陽真美》的教學反思07-01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06-30
《夕陽真美》的教學反思01-11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01-04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