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推薦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推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推薦1
本節課是frontpage20xx軟件使用的一節典型的技能學習課。學習的主要技能目標是:掌握網頁制作的基本方法:文字、圖片、動畫及表格的相關操作。
以往的網頁制作課,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技術的操作步驟和效果實現,而未將技術實現的應用價值附加其中,學生每節課按老師所講進行簡單模仿,造成遺忘率高并且在進行綜合應用時(建立個人網站)學生不能很好地將所學內容遷移應用到自己的網站制作中。
本節課,教師從課例研究的視角出發,在遵循學生的學習心理、注重激發學生興趣的前提下,運用建構主義理論,本著“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之理念,將操作技能的學習融合于網頁制作之中,讓學生在“做中學”,縮減了教師的講解,以便給予學生更充裕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
通過對本節課的課例研究,有下列收獲:
一、任務的設置要有針對性,滿足學生的需求
在初步分析學生情況時,設置了以下兩個層次的任務。
第一個任務是基礎任務,利用模板完成主頁面設計
第二個任務是創造性任務,至少做一個子頁面并要求利用表格布局并保持主頁面的風格,且與主頁面建立超鏈接。
經過“大路論壇”中專家和同行的討論,認為考慮太全面,課時太緊,任務量大,且易加大兩極分化。
同時在對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學生不喜歡利用模板完成主頁面設計,認為缺乏個性,無法自由發揮。在此基礎上教師重新設置任務,改為利用表格布局完成子頁面的設置。
為讓學生盡快地明確任務要求,在課前分發學生自評表。根據學生做的情況來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基本實現。
二、強化教師的引導作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在巡視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喜歡直接問教師該怎么作,而不愿意通過教材、幫助文件獲取解決辦法并進行嘗試。因此教師在學生提問時,如果是能夠通過查找資料或運用遷移解決的問題教師不直接回答,提醒學生自己找答案。而對于一些拓寬的知識,如藝術字在網頁中如何使用,則給予解答。教師將更多的時間用于觀察學生做的效果,及主動發現學生是否需要幫助,及時調整課堂進度,使操作熟練的學生有事可做,進度慢的學生能夠及時獲得幫助。
三、從整體把握教材,不為備一節課而備一節課
信息技術課的每個模塊從橫向上看是互相分隔的,但是從縱向看又是相互聯系的。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整體把握,從全局的角度考慮如何將每個模塊聯系在一起。
本節課所使用的文字和圖片素材,是信息檢索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從網上下載,并根據教師的指導按信息管理的方式分門別類的存放。多媒體信息加工時,學生利用已有的相關素材設置了動畫,為本節課提供了動畫素材。文字信息加工時,WORD中的小報制作為信息的規劃設計提供了認知基礎。
一節精心設計的課,并不總能能保證學生長久的興趣,教師唯有從整體把握教材,注重前后知識聯系,精心構思教學設計,逐漸讓學生體會技術的附加價值,從而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推薦2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型的課程,其實踐性強,發展快。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我發覺孩子們能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初步掌握了計算機操作的基礎知識,在挑戰困難,增強自信心與創造能力等方面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和歡樂。
一、重組教材激發興趣。
在中低年級段,學生處于學習計算機知識的初步狀態,對于趣味性的知識較為敏感,所以根據這一階段的年齡心理特征,開設的計算機課就以指法練習、輔助教學軟件的應用以及益智教學游戲這些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知識為主要內容。這樣做,符合兒童階段的認知結構便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處于一種愉悅的學習狀態之中,便于接受老師教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發展自我的能力。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內容——《用計算機畫圖》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余也教學生玩玩“掃雷”、“紙牌”等益智教學游戲,以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機操作課中,我通過學校的多媒體展示系統,將有一定電腦基礎的學生的電腦作品制成幻燈片并配上優雅的音樂在教學樓一樓電視屏幕上播放,學生們頓時沸騰起來,紛紛舉手詢問,我都一一給他們解答,并鼓勵他們只要努力學,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就開始手把手耐心給他們講解畫圖的有關知識。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們對電腦已不陌生了,我就帶著他們進入Windows的“畫圖”。在畫圖紙上進行畫點、畫線、畫圖形等操作,經過操作訓練,學生們學會了許多工具和菜單的使用。通過復制、剪切、粘貼和移動,學會了畫一些簡單而美觀的作品,互相欣賞,直到下課,同學們仍然余興未盡,圍著老師問這問那久久不愿離去。學生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輸入漢字給自己的畫取名或將自己的大名也寫在畫上呢?這時我順勢讓學生認識鍵盤,用鍵盤練習卡一遍又一遍的練習,同學們終于能找到26個英文字母的位置,漢字也會輸了,我又指導學生構思新的作品,給自己的畫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寫上。看著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圖畫,同學們非常高興。對自己的創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認識。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二、針對學情化繁為簡。
給中年級上計算機課是件比較困難的事,學生剛剛認識鍵盤上的字母,卻不熟練,更談不上讓他們去記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給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講解帶來很大困難。通過實踐,我找一些較貼切且又能讓學生感興趣,能輕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比較好。
三、教學方法生動靈活。
小學生天真活潑、好奇、頑皮好動,但他們形象思維能力強,抽象思維能力差。如果僅僅口頭講授計算機知識,顯得比較枯燥,學生會沒有興趣,課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須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不是單純講解。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推薦3
相信很多教師對“信息素養的培養”這一基本理念耳熟能詳,但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的理念“構筑健康的信息文化”更需要在理解基礎上應用起來。這一理念是指信息文化的構筑不僅取決于文化的承載物(如信息技術教材及其他教學資源),而且取決于文化活動的主體(信息技術教師、學生、信息技術課程管理者)之間的動態性關系。所以,對于課程的建設及發展,信息技術教育教師肩負著很大的責任。
(1)在不斷的學習中成長
信息技術教師不能以任務繁重為由,忽略對自身能力的提高。在這個知識不斷更新的時代,作為這個學科的老師更應時刻注意自我提升,應該通過參加>培訓或者學習優秀案例等形式,深入學習新課標的理念、目標、實施和評價,學習教育理論、研究教學方法,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師生角色轉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創新意識。另外,參加一些科研活動,也會培養教師們嚴謹、科學的作風和優秀的科學素養。
(2)增強對教材的利用能力,超越教材的能力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或許會造成教材具有相對的滯后性。教師們在進行教學時,如果僅局限于教材的知識,不僅會招來學生們的不滿,也會讓自己的課堂缺乏生命力。北京市丁香小學的武健老師“一英寸寬、一英里深”的觀點就傳達給我們這樣的一種理解,每一個教學單元要“小而精”、“要深入和升華”,要進一步加工信息技術教材。
的確,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嶄新的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顯得年輕和稚嫩,在實踐中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很多的'問題,但也毋庸置疑信息技術在整個社會中的地位,以及所帶來的經濟、社會變化。同時,它也是一門快速成長的學科,如果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這個過程,用矛盾發展的觀點來審視信息技術教育所發生的一切,我們就會發現它是在前進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和完善的。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推薦4
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式,為配合新形勢的發展需要,我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了幾節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探究課。課堂中真正體現了以學生自學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的課堂教學結構,通過聯系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針對信息技術學科的獨有特點,進行了較深的教學反思。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基礎學科,它有一個理論聯系實踐的基本過程,課堂氣氛的活躍,完全是教師這個主導作用發揮而來的。教師課程結構的設計、環節的策劃、精密的安排并不等于教師一人唱獨角戲,。信息技術課的課時安排是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相配套,那么,在上理論課時,在課堂中要把本節課中的重點、難點掌握好,攻破了重點,難點,其他的細小的知識情節也就迎韌而解了。簡單的說,就是把每一節課的知識體系、知識情節的脈絡把握好就可以說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了,并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那么,實踐操作課又是怎樣才能有所收獲的呢?信息技術的實踐課,是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在實踐課中對理論知識加以實踐、驗證。學生學習的.方式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方式,科學設計,合理組織學習小組,在小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學習風氣,真正發揮小組以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優良品德,同時也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基礎、學習能力、性別等進行小組人員的合理分配,使每個小組成員之間形成互補。教師始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習的過程可以有不同的想法,盡量讓學生自己做主張,在小組學習中形成齊心協力對付困難的合作風氣,對于學困生,引導他們從集體中尋求幫助。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好習慣,培養學生認真思考、大膽發言的良好習慣,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新空間,在促進學生自身發展的同時,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學習能力也會大大提高。
以上點滴的反思,是通過探究課的啟發所產生的,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只要堅持不懈的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來不斷的充實自己的頭腦,我想會結出豐碩的果實的。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推薦5
在教學中我一直認為信息技術這門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上機操作,課堂上無非是教師演示、學生觀看演示、然后學生上機操作。結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樂觀,反應快的學生教師還沒有講完,他就會操作了;反應較慢的學生還沒有弄清楚你在講什么,還有部分學生上課走神,壓根沒有聽見你在講什么,一堂課就結束了。這種教學方法很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發展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課程,它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必須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論為指導,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探索適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來挖掘學生潛力,提高學生自身素質,尤其是利用計算機這一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反思:
一、改變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動機來自于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興趣越大,學習的動力越大,學習的狀態越好,學習效果就越明顯。在低年級的時候學生對計算機早已有了濃厚的興趣與神秘感,渴望更深層次的了解它,掌握它。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隨心所欲地操作計算機,利用電腦繪畫、制作自己的作品、上網聊天、購物等等。信息技術課正好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現在他們終于能夠動手操作了,較多的實踐機會為學生們提供了大量的動手操作空間,大大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好動心理。但是,如果課堂仍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學”跟著“教”走,只要“我說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術是一門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教師仍按以前的做法,學生很容易產生“三分鐘的熱度”,過后就涼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較容易掌握的內容,我們應該采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方法。學生們邊學邊練,很快就學會了本節內容。使用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創設和諧學習環境,保持良好學習情趣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讓我懂得,鼓勵和誘導相結合,排除學生學習中各種心理障礙,克服學生的'抵觸情緒,創設和諧的學習環境,是保持學生學習情趣的最佳手段。
現在學生在上機操作時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教師要一個一個教根本忙不過來,肯定會挫傷沒有被輔導到的同學的積極性,因此在分組的基礎上,采用“兵教兵”的教學方法。我讓幾位電腦基礎好,掌握快的同學先當“小老師”,把他們分到各組去輔導,這樣即可以減輕教師逐個輔導學生的負擔,也使“小老師”們得到鍛煉,使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克服了部分學生懼怕老師現象。從而使所有學生不會的問題得到解決。同時,在同學互相輔導學習中增進了友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創造出合作學習的和諧氛圍。
總之,要學好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只要我們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處處留心,時時注意,必須使用易于學生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讓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使我們的學生能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他們駕馭計算機的能力,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反思04-01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02-17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10-23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06-12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06-12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10-23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反思06-14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02-08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10-29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