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

時間:2023-04-10 11:59:01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孔子拜師》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15篇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1

  《孔子拜師》介紹代表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兩位大師孔子和老子,春秋時代思想家的求學故事在今天仍熠熠生輝,教育學生懂得尊師好學的哲理,并以孔子為榜樣,善于學習,樂于學習。

  班里的孩子大部分生在曲阜,長在曲阜,對曲阜比較了解,課前我讓孩子們收集孔子、老子的資料,因此課上對于孔子、老子、曲阜的介紹,學生談得很全面,很生動,大家暢所欲言,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資料,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表現,學生的學習很深刻。這樣的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益處。我認為做到了靈活掌握教學,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服務,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所收獲。

  在研讀課文學習時,我基本上能通過把握一段話中重點句,重點詞語來指導學生學習體會。例如第一段抓住 “遠近聞名、不夠淵博”,第二段抓住“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終于”指導學生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為求學不怕吃苦的精神。在體會之后,再次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這樣,既符合三年級重視詞句訓練的要求,又通過詞句的`學習,進一步進行朗讀的訓練,收到較好的效果。

  理解“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這句話時,我讓學生聯系生活說說自己的理解,大部分學生能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雖然感覺有些膚淺,不夠深刻,但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基本上達成學習目標。我還是比較滿意的。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2

  今天,,我領著孩子們學習了《孔子拜師》。課前,我認真地朗讀了課文,發現讓學生理解孔子和老子讓人敬重的品行有困難,于是我把這一點作為學習難點,準備上課時重點解決。

  教學伊始,我創設一個小的情境,向學生講述了孔子的出生、童年、成年等一系列曲折故事,讓學生了解了孔子。激發了閱讀期待,為進一步學習做鋪墊,

  在研讀課文學習時,我基本上上放手,讓學生圍繞著自己提出的問題“孔子為什么要去拜師?”“怎樣去?”,先是自己讀熟課文,再畫一畫路線圖,和小組交流,讀一讀悟到的情感。重點把握重點句,重點詞語來指導學生學習體會。例如第一段抓住遠近聞名,不夠淵博,第二段抓住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終于指導學生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為求學不怕吃苦的精神。在體會之后,再次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這樣,既符合三年級重視詞句訓練的要求,又通過詞句的.學習,進一步進行朗讀的訓練,收到較好的效果

  通過本次教學,我更加明白了,中年級語文教學一定要落實重點詞句的訓練,加強朗讀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學中更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根據學生的學,恰當的調整教學策略,真正做到為學。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3

  學習這篇文章時,我結合課文最后一段:“孔子和老師不僅學知使人們佩服,人們還很敬重他們的人品。”以“孔子和老子有什么讓人敬重的品行?”作為統領性的提問。在學生匯報過程中,有的學生看出了孔子謙虛好學,有的學生看出了孔子謙遜有禮,還有的學生卻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問題,他認為孔子能向別人學習,有的還提出了每個人都有各自喜歡的方向,知道的知識也都不同,我們要學習各種知識,學習每個人的長處。當學生說到“孔子是個有禮貌的人”時,我又通過表演讀對話,感悟孔子不僅在語言上,同時在行動上也是十分有禮,也感受到老子也是彬彬有禮的一位學者。這樣,學生能從簡單的語句中挖出深刻的道理,了解到孔子和老子知識豐富,還很有禮,所以總結到我們的學習與做人,一個人要想受到人們的尊敬,需要豐富的學問,但只有學問還不夠,還要有好的品行。

  這堂課中,設計了一個寫話拓展,“我想說”,這個環節上,學生的想象力較豐富,說話的質與量都很高。

  在整節課中,我重視了對學生的激勵,如學生在讀書時聲音太小,我就鼓勵他膽子大點,雖然還是沒有達到要求,但是,總算有了一點進步。還有,就是重視了對學生自學的指導,雖然做得不夠,在學生讀課文,自學時,都提出了要求。

  在整節課上,由于我自己對教材的鉆研不夠,所以不能夠對學生有更好的引導,還表現出來有幾個大的`問題,這不光是我這節課的問題,更是我今后也要注意的問題。

  在以后的教學中,首先,我要注意的是,在自身方面,課前,要仔細的鉆研教材,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要透徹;然后是在情感態度方面,在講課時,要有激情,這樣才能夠更充分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中,要多關注學生;要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充分的學習到知識。在學習課文時,要抓住課文的重點,集中突破重點,并要考慮學生的情況,來制定教學計劃,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在教學的時間安排上,應把節奏安排得快一點,這樣才能抓住學生,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在自身素質上,還要有所加強;在指導學生讀書方面,要以讀為本,有層次、有目的的讀。

  總之,在教學中,要從人文觀念上去引導學生,要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進行分工合作,指導學生探索課文,自我發展。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4

  盡管是三年級的孩子,孔子這一人物,孩子們已耳熟能詳了,但對于這一人物除了知識很豐富外,還有那些方面值得我們學習的呢?孩子們就說不上來了。教學本課,我主要運用“讀悟法”,讓孩子們帶著問題:你覺得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自主閱讀課文,并找出相關的句子多讀幾次。

  在細讀課文時,我抓住課文中重點詞語,例如對于“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等詞語的理解,創設一定的情景激發孩子們的想象能力,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及當時的情況展開想象,讓學生說說當時孔子路途中是怎樣生活的,碰到困難他又是怎樣克服的。這不僅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更好體會情感,還使學生掌握句子理解的方法。這也正體現了我們平時經常說的`無痕教學,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的新的知識和技能。

  當然,一課下來,總會發現自己的不足:這節課中如能對前半段引導理解的時間把握得更緊湊一點,后半段時間的小練筆就能有更充足的時間,在前面引導學習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進行一個更明確的總結,學生的小練筆會寫得更好,這些都是有待在之后的教學中進一步努力的。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5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先讓學生了解孔子。讀讀他的名言和讓學生知道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不但我們中華民族敬仰他,連外國人也崇拜他。在學生心中樹立起偉大的人物形象。

  學習這篇文章時,我以“孔子是怎樣拜老子為師的?”作為引線。讓學生去讀懂課文,找出重點詞句。學生普遍都能找到,還能講出孔子拜師的艱難。然后再問你喜歡孔子還是老子?為什么?有的學生說喜歡孔子。因為孔子有禮貌;有的學生說喜歡孔子虛心,自己都遠近聞名了,還要向別人學習。而有的'學生則喜歡老子,因為老子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孔子,他很無私等等。學生們還提出了各自喜歡的方向,當學生說到“孔子是個有禮貌的人”時,我結合“孔子和老師不僅學問使人們佩服,人們還很敬重他們的人品。”這一句感悟在孔子老子見面的一幕中,老子也是彬彬有禮的一位學者。這樣,學生能從簡單的語句中挖出深刻的道理,了解到孔子和老子知識豐富,還很有禮,所以我就勢總結到我們的學習與做人,一個人要想受到人們的尊敬,需要豐富的學問,但只有學問還不夠,還要有好的品行。再聯系現實生活,同學們每天上學、放學見到老師時是怎么做的?讓他們自由說說,從而教育學生學會禮儀,是一種美德。

  另一個拓展是理解孔子的話中“學習是無止境的”這個句子后,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理解,有的學生說:我學琴考了3級,還要考更高級。有的學生說:我媽媽一直在學習,她現在正在讀夜大考會計專業呢。還有一個學生說:我媽媽是老師,雖然她知識淵博,可她還在堅持學習,每天都還看書呢。學生理解得不錯。我不特意介詞了毛澤東主席晚年在病床上還堅持看書,后來眼睛不行了,還讓警衛讀給他聽。然后歸納出:世上的學問是學不完的,我們要虛心好學,活到老,學到老。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6

  《孔子拜師》是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

  在這一課教學時,我先從孔子的言行入手,將重點放在體會孔子的品行上。上完了課,我覺得以下兩點做得比較好:

  一,在情境中理解詞語

  語文課必須具有語文味。突出詞,句的品悟,體現語文咬文嚼字的傳統特點,語文味便呼之欲出。語文味濃了,語文課就不再只是單調冷峻的環節設計,語文課也就變得豐滿了。

  本堂課中,對于詞語的處理,我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生動的語境,以"角色互換"的方式讓學生完全走進孔子的內心,讓學生成為孔子,與他們對話,說說當時自己在路途中是碰到什么困難,是怎么做的。

  孔子這一路,在風里吃飯,露天睡覺,旅途生活多艱苦啊!這就是——風餐露宿。他不分白天黑夜地趕路,這就是——日夜兼程。

  這樣的教學,調動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說出來的不是簡單的詞語解釋,呈現的是一種生活場景。對于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兩個詞語就水到渠成了。至此,兩個本來平凡普通的詞匯因著學生的想象移情,角色體驗和教師的有效點撥而變得充滿生命活力,詞語成了可以觸摸的有溫度和質感的`生命體。

  二,巧妙利用《論語》語錄

  課開始,我就以課后孔子的名言導入,課末又以孔子名言結課。

  老師,第一次給大家來上課,帶來了一份見面禮——四句名人名言,誰愿意來讀一讀你知道這是誰說的嗎

  孔子每天跟著老子學習。當他學到了新的知識,他一定會覺得怎么樣所以他才會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在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呢他會怎么做(他知道,在學習上應堅持老老實實的態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裝懂。)所以孔子曾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樣,前后呼應,渾然一體,學生整節課均浸潤在孔子深厚的思想文化氛圍中。閱讀,不再只是單純的課文言語的分析講解,還被深深根植于祖國文化背景的宏大時空之中。我認為,這樣的閱讀,便是潤澤的閱讀;這樣的課堂,方是工具性與人文性和諧統一的課堂。

  這堂課下來,如預先所料,我拖了幾分鐘。課堂中還需要我去斟酌的地方很多,比如,教學內容的容量較多;對課堂上學生的生成如何引導;教育機智不夠,這與我自身的素質修養有很大的關系,需要我進一步提高。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7

  《孔子拜師》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華傳統文化”單元。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編者的意圖是讓學生從孔子拜師的這個故事中,對我國歷史上產生深遠影響的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發學生探索祖國傳統文化的興趣。通過學校智囊團的反復商討,我們以“拜”字入手,把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放在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上,體會孔子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對孔子和老子作出簡單的評價。

  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當10月底抽簽定下《孔子拜師》一課時,我和同行的龍校長頓時心涼了大半截。因為對于長期從事五、六年級語文教學的我們來說,這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所以,自接下任務起,大家心里總像有塊沉重的石頭壓著。從第一周的自主鉆研教材,到后兩幾的隔天試講,磨課。每天放學后,已經疲憊不堪的智囊團老師們仍會聚到一起,各抒己見,我也馬不停蹄地將所有建議一一記下。每天晚上再回家修改教案,記教案,改課件……整整一個月時間,晚上七點到凌晨一點,書房的電腦前總會有我的身影。隨著賽課的時間日益臨近,我心里壓抑著:因為教案一直沒能定稿。

  二、失去自我,缺點不盡

  離比賽還有十多天了,我幾乎是隔天試講一次。由于對教案不夠熟悉,所以我完全被教案牽著鼻子走。學生生字讀不準,反復糾,卻忘記了此時自己的示范作用;說著說著不知道下句接什么了,尷尬地走上講臺去翻教案;課堂上,沒余力傾聽學生的回答,沒思維去對回答作出適當評價,更不要說滿懷激情投入課堂。一向直言快語、做事風風火火的我,為了迎合三年級小朋友的口味,在臺上做作地扮成溫柔的淑女。讓自己百般不適,也讓聽課的智囊團老師們難以忍受。因為課堂上需要的不是裝出來的淑女,而應該是統領課堂的`領頭人。顧不得休息,聽完課的當天,大家又會聚到一起,共同商討課的設計。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將我教學中的失誤和不足一一指出:

  1、語言不夠精練,愛重復學生的話。

  2、課堂不緊湊,教學任務未完成。

  3、缺乏靈活的教學機智,對學生的評價語過于單調。

  4、沒有上出自己的教學風格,過于做作。

  5、舉手投足不自然。

  6、沒有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

  ……

  如果有個地洞真想趕緊鉆進去。由最開始的信心百倍到現在的灰心喪氣,一向心態極好的我此時也幾近崩潰。我不知道應該怎樣上這堂課了。

  三、找回自我,破繭重生

  看著不忍給我施加壓力的領導,再看看為了這節課前后忙碌近一個月的智囊團老師,近一月被壓抑的心情如堤壩泄洪般頃刻爆發,我不能繼續這樣下去!絕不能讓大家的辛苦付之東流,更不能丟了市一小的臉啊!“要帶動學生,首先自己得投入,只有自己融入進文本了,學生才會被你的氣場所吸引,不自覺地跟著你來。”龍校長、石主任語重心長的話語縈繞耳際。回到家,坐在書桌前足足發了半小時呆后,我打開電腦,搜索電影《孔子》。因為文中所描寫的孔子品行高尚,而作為課堂引領者的我,內心深處卻沒有一點對他的敬佩,那又怎能讓我的情緒去感染學生?花了整整兩個多小時,我看完了這部描述孔子一生的電影。這兩小時,我糾結——寶貴的時間就這樣流失;我頓悟——早就該做這件事了。我連夜敲擊鍵盤,認真地寫下了屬于我的對《孔子拜師》的重新構想。

  第二天,再次站上講臺,電影中的一幕幕不自覺地閃現腦海。那艱辛的一幕幕,那感人的一幕幕……我情由心生,發自內心的佩服崇敬流露于言表,我不再受制于教案,整堂課感到得心應手。

  四、摳細節,求唯美

  關鍵的大問題解決了,接下來是對教案、執教細節的“摳”。常常是因一句過渡語討論舉棋不定的時候,智囊團的老師上網、查資料……通過各種辦法和途徑,力求最好;常常因一個眼神、一個動作而不到位,老師們爭相示范……

  五、智慧的團體,溫暖的家人

  一個月,漫長的一個月,煎熬的一個月,蛻變的一個月;這一個月,我幾近崩潰,這一個月,我受益匪淺;這一個月,我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和家的溫暖。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8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體會孔子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對孔子和老子對簡答的評價。

  一、談話: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了不起的古人,他是誰呢?你們看。 書上的資料袋一句話來評價孔子?

  投影: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我們把這句話讀一讀。

  二、揭示課題,質疑問難

  1、揭題: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有關他的故事,更深入地來了解他。

  板書:孔子拜師。生齊讀課題。

  2、正音:“子”是古代對有學問的人的尊稱,要讀第三聲。跟老師讀 “孔子”。、3、全班齊讀生字詞。

  指名分段讀課文,師正音

  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歸納課文的敘述順序:決定拜師——不怕艱辛去拜師——認真求學——受到人們敬重

  這樣就把孔子拜師的經過說清楚了,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要這樣把事情的經過介紹清楚。

  4、那孔子是個怎樣的人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孔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孔子:謙虛、好學、有禮。

  請大家默讀課文,找一找,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孔子的這些品質,并在書上寫一寫你的感受?

  四、研讀課文,體會情感

  一、研讀孔子

  (一)、第一段

  因為孔子覺得自己的知識不夠淵博,所以才要去拜師。

  師:“淵博”是什么意思? 板書:淵博

  他是不是真的知識還不夠淵博呢?誰來說說,你從哪里讀懂的?

  和“聞名”意思相近的詞有哪些呢?

  小結:是啊,孔子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卻還要去拜師,他多么好學啊!

  (二)、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孔子拜師過程中非常不容易,你又是從哪里詞語體會到的呢?

  a、“相距上千里”說明路途遙遠。(出示地圖)講解長度單位“里”:別看地圖上好像不遠,實際上孔子要走大約50萬米。你們平時在操場上跑一圈兩圈有什么感覺?孔子要走的路程相當于學校操場2500圈。

  表示距離很遠很遠的還有哪些詞:遙遠、千里迢迢、迢迢千里……

  b、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是什么意思呢?

  c、填補文本空白:想一想,孔子走這么長的路,可能遇到什么困難?如果你是孔子,你又是怎樣的克服?

  兩個成語都可以讓我們想到了豐富的畫面,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要學會運用積累的成語。 ⑦ “終于”說明他好不容易才走到了洛陽。

  ⑧想象情景:幾個月后,孔子終于走到了洛陽,這時孔子會是什么樣呢?用書中的'一個成語來說就是(風塵仆仆)

  ⑨有感情朗讀:孔子堅持不懈,終于走到了洛陽,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我們把這句話讀一讀。

  (三)

  1、 孔子說的這一句“學習是沒有止境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概括為“學無止境”。

  可是老師有時明白, 有時不明白, 把老子的知識學完了, 學習就到頭了嗎? 生:知識很多,永遠學不完。 師:現在是三年級—— 生:還要讀四年級,三年后讀中學,再讀大學。 生:還要考博士。 師:學習就完了嗎? 生:還要考研究生。 師:是啊,工作了,還要學習,這就叫—— 生(齊) :學無止境。

  能不能聯系實際說一說,你身邊還有誰也在不斷地學習?

  (四)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孔子是怎么學的?

  如果用課后孔子的名言來說,孔子怎么學?

  二、研讀老子。

  那作為孔子要拜訪的老師——老子,他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誰來說說。

  老子很謙虛?迎候等候,迎候是什么意思呢?迎就是迎接,候就是等候?那老子為什么不等候,而是迎候孔子呢?

  老子也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孔子。

  毫無保留是什么意思呢?

  老子怎么教?真是無私呀,不怕孔子超過他。老子還會怎么教?

  三、總結

  就像孔子的名言說的那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對孔子和老子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些什么呢?

  再來讀讀這句話,看來要想贏得人們的敬重,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更要有崇高的品行。讓我們以他們為榜樣,不斷努力,有一天,也能成為受人敬重的人。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

  《孔子拜師》是人教版第五冊的17課,本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求學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

  在教授這篇課文時,我著力于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的重點詞語,體會人物品行。 比如:我用查字典的方法讓學生理解了“淵博”的意思。而在第二段中的“上千里”我則是利用了課件,先讓學生看看地圖上曲阜和洛陽的距離仿佛很近,但實際上孔子要走50萬米,然后在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把50萬米換算成學校操場的2500圈,這樣就體會了孔子去拜師的路途是多么的遙遠。而“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這兩個重點詞語,先鼓勵學生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其字面的含義,然后引導學生想象孔子在拜師的遙遠路途中都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他又是怎樣克服的?這樣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學生就準確了理解了這兩個詞的意思。這樣的多種方法的利用,幫助學生更準確的理解了詞語的含義,體會了人物的品行。 同時,我在授課中還注意了拓展教學內容,使教學范圍更為寬泛。在講授“學習是沒有盡頭的”我先幫助學習把這句話概括為“學無止境”四個字,然后再讓學生聯系課文來說說含義,再向生活拓展,說說身邊還有哪些人也是這樣學無止境的?在講孔子求學時,我把課后的孔子關于學習的名言引入到教學中,利用名言說說,孔子還是怎樣向老子學習的,這樣,不僅處理了課后拓展的內容,而且更豐富了文本內容,加深了理解。

  但這節課的設計上也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例如:課堂上朗讀的比較少,尤其是孔子和老子見面的對話,更是沒有處理,應該把角色朗讀和理解相結合,互相促進,這也是這節的硬傷之處。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9

  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

  學習這篇文章時,我重點讓學生通過研讀課文相關句子感悟孔子的品行。在匯報過程中,有的學生看出了孔子謙虛好學,有的學生看出了孔子有禮有節。當學生說到“孔子是個有禮貌的人”時,我又通過讀對話,結合“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這一句感悟。在孔子老子見面的一幕中,老子也是彬彬有禮的`一位學者。這樣,學生能從簡單的語句中挖出深刻的道理,了解到孔子和老子知識豐富,還很有禮。就勢總結到我們的學習與做人。一個人要想受到人們的尊敬,需要豐富的學問,但只有學問還不夠,還要有好的品行。

  教學中,我還結合作業中的練習,讓學生聯系實際說說“學習是無止境的”。有的學生說:“我爺爺雖然年紀大了,可還在學習電腦。”有的學生說:“媽媽一直在學習,還經常要參加考試。”最后引讀相關名言,如:學海無涯苦作舟。活到老,學到老。本以為經過這樣的引導,學生應該在作業中表現得很好。但在批改中,我發現學生的思維卻局限在上課說過的那幾個例子中。有時候真覺得,在指導學生寫作上,不指導,學生無從下手,指導得多了,就怕局限他們的思維。真是兩難!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10

  問題的設計,對學習課文非常重要,有效的問題設計往往會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學習這篇文章時,我以“孔子是個怎樣的人?”作為統領性的提問。在學生匯報過程中,有的學生看出了孔子愛動腦子,有的學生看出了孔子有禮有節,還有的學生卻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問題,他認為孔子能向別人學習,有的還提出了每個人都有各自喜歡的方向,知道的知識也都不同,我們要學習各種知識,學習每個人的“獨門秘技”。

  當學生說到“孔子是個有禮貌的人”時,我又通過讀對話,結合“孔子和老師不僅學知使人們佩服,人們還很敬重他們的人品。”這一句感悟在孔子老子見面的一幕中,老子也是彬彬有禮的一位學者。這樣,學生能從簡單的語句中挖出深刻的道理,了解到孔子和老子知識豐富,還很有禮,所以我就勢總結到我們的學習與做人,一個人要想受到人們的尊敬,需要豐富的學問,但只有學問還不夠,還要有好的品行。

  這堂課中,我安排了兩個說話拓展,一個是想象孔子在路途中艱辛,這個環節上,學生的.想象力較豐富,說話的質與量都很高。另一個拓展是理解孔子的話中“學習是無止境的”這個句子后,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理解,有的學生說:我爺爺雖然年紀大了,可還在學習電腦。有的學生說:我媽媽一直在學習,她現在正在靠會計專業呢。還有一個學生說:劉老師雖然知識淵博,可她還參加各種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我想起我在復習總動員上為了激起學生的斗志而以自己為例鼓勵他們要努力學習的,沒想到這孩子在這里竟用上了。讓學生說了以后,我安排了一個寫的拓展:舉一個例子,再寫寫對“學習是無止境的”的理解。學生理解得不錯,我又讓他們讀讀相關的名言,如:學習永遠不晚之類的名言。引導學生歸納出:世上的學問是學不完的,我們要虛心好學,活到老,學到老。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11

  《孔子拜師》一課,讓學生從孔子拜師這個故事中,對我國歷史上產生深遠影響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發探索祖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本課的重點詞語很多,也不是太好理解。還有大篇幅的人物對話。課堂容量應該說是比較大的。反思本節課認為做得比較到位的有這樣幾點:

  一、對于整體感知環節的處理

  整體感知環節一直是我們比較頭疼的部分,以往經常用的方法是讓學生說說“這節課講了一件什么事?”這樣的問題往往會把學生難住或艱難地把課文復述上來。不會真正地收到整體感知的效果。所以在設計本節課時,我大膽嘗試用擴充句子的形式來感知。其實在沒有進入課堂之前還是有很多顧慮的,怕學生不明白要干什么?怕學生不會抓不住課文中合適的詞語來補充。做成平時考試的擴充句子……總之有很多的擔心。但事實告訴我們這種方式是可行的,而且在學生交流的同時我都會問“你是讀哪一部分知道的?”這樣既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還初步感知寫作順序,為接下來的課文分析打下基礎。

  二、對于課文中重點詞語的處理

  例如對于“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等詞的理解,我先讓學生結合當時的情況展開想象,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生說說當時孔子路途中是怎樣生活的,碰到困難他又是怎樣克服的。正象有的老師評課時說到的“這樣學生說出來的就不是簡單的詞語解釋,而呈現的是一種生活場景了。這不僅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更好體會情感,還使學生掌握了一種學習方法。”這也正體現了我們平時經常說的無痕教學,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的新的知識和技能。

  三、對話部分的處理

  這一環節我主要采用情景再現的方式,讓學生設想自己就是孔子和老子,通過對人物動作、神態、語氣的分析引領,使學生在朗讀中入境,入境后即會生情。這樣學生既體會人物的品行又把朗讀訓練落到了實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學法的指導和總結

  例如在學生交流讀“難讀的句子”時,我引導學生多讀幾遍的同時告訴他們“遇到難讀的句子就要多讀幾遍,才能讀好。”看似簡單,但這也是對學法的一個指導。再如在補充課題環節,我先告訴學生“讀書不能專靠嘴上功夫,腦也要跟上,知道自己讀的是什么?”這就是指導學生讀書時要邊讀邊想,才是真正的讀書,這又是學法的一個指導。在補充完課題后我引導學生回憶補充的課題是有一定條理和順序的。這同樣也是一個學法的指導。

  盡管我很認真地去備課,力求“面面俱到”,但上完課后才發現,還是有很多地方忽視了或者說處理得不到位。反思有以下幾點:

  一、重點詞語抓得不夠

  例如在孔子拜師路上的那一句話中,其實除了“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外“上千里路”、“幾個月”、“終于”等詞都能體現出孔子這一路上的.艱辛。而自己備課時沒有真正地做到細心,把這些重點詞語給遺棄了。這是自己最不滿意的一點。

  二、忽視了學習伙伴的提示

  在上課前我想象如果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對“學無止境”的理解,學生會因為這方面的經驗少,而無話可說,因此就沒有這樣做。后來在網絡研討的貼子中發現有老師就很好地處理了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結合自己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以及結合老師或家長的繼續教育來體會“學無止境”,這樣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也許我先前的擔心是不存在的,如果加上這樣的處理,相信學生對于“學無止境”的理解會更深刻!今后一定要關注學習伙伴的提示!

  三、課件的精細處理

  課件做為教學的輔助工具,確實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在《孔子拜師》這一課,學生在認識了孔子、感受了孔子的好品行后,在最后環節向學生出示了孔府、孔廟的圖片,課堂來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如果能配上音樂以及相應的介紹,效果會更好!

  這節課的設計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很多不足的環節,今后需要我們更加細心、更加專業地去設計。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具有更多精彩的綻放!

  最后我還想說:我的教學是幸福的,這幸福不僅表現在孩子的成長讓我幸福,我的成長同樣讓我感到了幸福。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12

  今天我們學習了17課《孔子拜師》一課。這篇課文是一篇具有較強的人文精神的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

  教學伊始,我從課題入手,從課題中我們知道這篇課文主要寫誰?學生立刻回答孔子,你對孔子有哪些了解?看到學生一無所知的表情,我叫學生打開書看課后資料袋,自己讀了解孔子,然后說說你知道了什么?交流后再看課題,看到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學生問題提的好,“孔子那么有名為什么拜老子為師呢?”學生很會質疑,問題提出以后,學生默讀課文尋找答案。學生找得準,我順勢引導理解“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此刻突破了教學難點。

  接下來我嘗試訓練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默讀課文找出文章中描寫孔子和老子品行的語句,細讀寫批注。我先做了指導“從上前行禮”這個詞語我們能體會出孔子什么品行?學生說“有禮貌”,請把“有禮貌”寫在這個詞語旁邊,這就是做批注。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明白了,因此開始默讀找句子動筆寫。

  雖然學生找到的句子少,但在老師的引領下都找到寫上批注。相信在今后教學中繼續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一定能提高。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13

  在前不久我執教了《孔子拜師》一文,深深地被孔子這種勤學好問,孜孜以求的 學習精神而感動。在執教這一課時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學生結合文中的重點語句并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1)談孔子

  ①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②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③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④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⑤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⑥從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2)談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

  (3)學生根據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反思:學生在讀中悟情,往往比單純講解更細致入微,更感人至深。課文不是無情之物。要想有效地領會好課文的思想情感內涵,單單依靠他人講解,分析說明是不行的.,學生必須要自己朗讀,才能體味和揣摩出課文內在意蘊。正如米作仁先生所指出的:“講解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給作品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讀更能使人感受。”通過深情朗讀,可以使學生充分體驗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課文中的人物、情景便躍上紙面,課文的情感便入于目,出于口,聞于耳,銘于心。學生便可以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讀中升華。在語文學習中,學生蘊藏著無限的潛能,具有極大的可塑性。情感是打動心靈的秘訣,是打開人的心靈的一把金鑰匙。“教貴情濃”,語文課程只有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精神滋養,他們在成長中才能有人性的充實,才會有產生偉大情感的基礎。可以相信,當我們的語文課上到處都有情感的綠洲時,學生們的情感發育必將也是果實累累,而同學們上語文課的興趣也必然會長盛不衰。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14

  一、教材簡說

  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

  課文在敘述孔子拜師這件事時,線索非常清楚。

  第一部分,孔子決意拜師。用簡練的語言交待了孔子當時的身份,以及他拜師求學的愿望及原因。雖然當時他已經是遠近聞名 的老師了,卻還要拜師求學,更可見他對知識的渴望。

  第二部分,孔子歷盡艱辛前往洛陽拜師。先講孔子的旅途之苦。作者使用了幾個詞語: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遙遠;風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艱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終于,說明孔子雖然在路上遭遇了許多困難,但憑著毅力和信心,最終還是來到了洛陽。課文接著詳細描寫了孔子與老子初次見面時的情景,通過人物間的對話,表現出孔子和老子的謙遜有禮。

  第三部分,寫孔子認真求學。他虛心向老子請教,老子則毫無保留地把學問傳授給他。

  第四部分,寫人們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又敬重他們的人品。

  編選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從孔子拜師這個故事中,對我國歷史上產生深遠影響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發探索祖國傳統文化的興趣。

  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體會孔子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對孔子和老子作出簡單的評價。

  二、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三、教學建議

  1.建議學生查閱資料或請教長輩,了解孔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以及他對我國幾千年的歷史發展有什么貢獻。教師可以搜集關于山東曲阜孔府、孔廟、孔林的文字資料、圖片資料或音像資料,以便為學生補充關于孔子的背景知識。

  2.本課要求認識的7個字的指導,可以有機地穿插在課文學習當中,和詞語、句子的學習結合起來。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交流讀音是否準確,并結合詞語的學習理解字義,認記字形。可以通過擴詞的方法增加生字的復現,體會生字的用法,如:納:納涼,納稅,出納,吸納;兼:兼職,兼并,品學兼優;佩:佩帶,敬佩,王佩。另外,仆易被誤讀為三聲,在教學時要加以注意。

  要求寫的12個字,要重點指導學生寫好幾個容易寫錯的字。如,塵 字,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迎 字的里面是,不是卯或印;境字的右半邊是竟,不是競。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并交流觀察所得,互相提醒容易寫錯的筆畫。有的字不容易寫好,如,等字容易寫得過長,中間的幾橫長短也不一樣,學生不易把握,教師可以通過板書示范,引導學生仔細體會漢字的`結構和筆畫及部件的占位。

  3.整體感悟,理清順序。

  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可以把課文的最后一句話作為重點思考題目,讓學生思考、交流:人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提醒學生仔細品讀課文,細致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以及課文中重點描寫的孔子和老子對話的部分,從課文中找出有哪些具體的語句或事件反映了孔子和老子的崇高品行。

  如果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有一定困難,也可以啟發學生用總結歸納的方法,理出課文的敘述順序:孔子決意拜師--歷盡艱辛前往洛陽拜師--認真求學--受到人們的敬重,并在了解課文思路的基礎上,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課文后面的資料袋簡要介紹了孔子的生平、貢獻以及對后世的影響,既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又有助于學生擴展知識面,激發進一步了解孔子的興趣。可以在布置預習時建議學生閱讀,也可以在課文學習之前閱讀這段文字。閱讀后,可以請學生談談自己從中知道了什么,也可以交流一下各自知道的關于孔子的其他資料。

  4.理解重點詞句。課文中有一些詞語不太好理解,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的方法體會詞語的意思。如,遠近聞名、淵博、拜訪、納悶、佩服、敬重等詞語,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理解,并試著在自己的語言表達中運用。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等詞語,可以,并結合課文中的具體語境,體會詞語的含義。

  課文中有兩對意思相近的詞語,也可以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領會。

  (1)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

  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

  拜訪是敬辭,訪問 的意思。拜見 是拜會,會見的意思,是從客人方面說的。這兩個詞語意思上有細微的差別,可以通過朗讀課文中的句子,細細品味。

  (2)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

  多謝老師等候。

  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個地方等候、迎接,等候則不表達迎接的意思。老子說我就在這兒迎候,表現出他非常謙和、知禮。在這里,如果換成等候,就不能充分體現出老子的美德。多謝老師等候一句中,等候也不宜換成迎候,因為這里是晚輩向長輩致謝。

  以下幾個句子對學生加深了解孔子的品行很有幫助,可以重點引導學生交流、體會。

  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這里,可以抓住重點詞終于,提醒學生聯系上文的描寫來體會。文中學習伙伴提出的問題,就是引導學生邊讀邊體會這句話的意思。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遙遠;風餐露宿,這個詞語一般用來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說明孔子一路上的艱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趕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短短的一句話,把孔子對知識如饑似渴的追求表現得淋漓盡致。要引導學生通過這些詞句體會孔子的心理和情感,并通過恰當的語氣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15

  語文大教研活動中把《孔子拜師》作為三年級共同研討的一篇文章。活動中老師們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共同研討,經過了研討、備課、上課、評課、再研討、再上課等環節,不斷修改教案,完善教學環節,盡量研討出一條閱讀教學新路子。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是積極參與,認真備課、上課。針對我所上的這節課,此刻我的心情是千頭萬緒的,有欣喜也有遺憾。

  欣喜的是我在課堂上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我們的學生是剛升入三年級的孩子,課文閱讀能力有限。但經過幾個月的訓練,特別是針對我們校本教研的主題“語文閱讀教學與拓展”,孩子們都能通過自己的讀找到一些重點的詞和句子了,如今我設的訓練重點已經由找詞句過度到如何理解這些詞語和句子了,而且也有一些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只是語言的表達能力還有所欠缺,這也是我們今后所要努力的一個方向。

  在課堂上,我們的孩子不僅會通過抓詞句理解課文,而且可以展開進一步的思考,自己提一些問題,聯系生活實際和課外資料理解一些詞語和句子,理解課文的內容,廣泛的進行課外閱讀等。

  在教學中我本著一種平平淡淡、簡簡單單、扎扎實實地態度,真實的`再現我們的課堂,不是用動感的表演抓住人,而是用一種深層的、人文的、純語文的精神只美吸引人。力圖讓語文還原本色,復歸本位,反璞歸真,創造了一種純語文的課堂。

  另外在我的教學是由各個環節組成,環環相扣,步步為營。但教學中我們所面對的是一群活生生的群體,所以我教學又不是一成不變的。當我的預設與生成發生了矛盾時,我及時做了調整。如當學習到孔子與老子見面時的情景,孩子突然有了質疑“老子為什么稱呼孔子仲尼,而不干脆直接稱他孔丘?”。面對這樣的生成問題我首先對學生的深入思考進行了表揚,同時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學生,讓學生能夠有一個思考的空間,最后我順勢引導講解其實這里是表達了老子對晚輩的一種愛護之情和自己謙虛的品質。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進而達到了更好的學習效果。

  我在詞語的教學方面能夠結合語境進行理解認識的,效果不錯。譬如在教學“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我設計了讓學生想象孔子一路上遇到的艱難,我設計了一個填空的作業:一路上,孔子餓了( );渴了( )。遇到河流( )。雨天( )---------

  這樣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等詞語的意思。

  在教學孔子和老子見面那一節,我引導學生想像場景,分角色演示再現場景。從而使學生更加體會到孔子那彬彬有禮、老子那誨人不倦的優秀品質。

  在整體感知部分,我選擇的是推火車讀的方法。在聽了鄶雪杰老師的課后,覺得她的方法很好。她先叫學生交流出自己預習課文時遇到的難讀的句子,從而指導學生怎樣讀,然后用補充課題的方式,使學生對課文進行了整體感知。這個方法很新穎,值得效仿學習使用。

  今后,我要加強業務理論學習,積極參與網上教研活動,提高自己挖掘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01-15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03-23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03-01

《孔子拜師》的教學反思06-20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01-07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05-24

孔子拜師的教學反思02-20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07-21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01-02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