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技術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勞動技術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勞動技術教學反思1
傳統的勞動與技術課堂教學,比較注重技能的訓練與習得,強調動手操作與實踐。由此教師以講授、示范為主,學生則以模仿、復制為多。這種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這一客觀現實,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不利于學生創新思想的萌發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而新課程的教育理念要求我們,勞動與技術教學在使學生感受生活的積極體驗和獲得直接經驗的基礎上,強調動手與動腦的結合,在動手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和探究問題,提升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萌發創新思想,從而拓寬解決問題的思路、學會解決問題方法,逐步培養技術素養。
因此,教師首先要開闊視野,從自然社會的多視角,審視勞動與技術項目的教學內容,從單純的手工操作,如完成某一件作品,盡可能向多個方面滲透,充分發掘其內涵,最大化地達到勞動與技術的教育功能。其次,要改變多講為“快”、以教為導的“教”本位的傾向,所謂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已很明確的'將教師角色定位在非主體的地位。教師在學生交流、操作的過程中,要敏銳地發現問題,這些問題是共性的還是個性的,是題內的還是題外的,往往是個性的題外的問題隱有創意,教師切不可疏忽,在評價與小結時,都應給予合理的價值指向。
如有這樣一節勞動與技術課,一位教師結合當前眾多學生都有自己小臥室的背景,要求初二學生利用廢舊紙盒、彩紙、硬紙等材料,制作一個學生臥室模型,臥室內要有家具并進行一些裝飾。四人一組,一節課(45分鐘)合作完成,取題為“我的天地——我設計”。這是一個貼近學生生活、富有時代氣息且很有創意的勞技教學題材。教師先在投影上展示了多幅學生臥室布置的照片,以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然后給學生布置今天的任務:大家用帶來的材料,設計制作一個學生臥室模型,并用各種小家具、小裝飾、把自己的小天地布置得美觀亮麗,各有特色。講解與演示只化了6分鐘時間,同學們制作的時間很充裕。四人小組分工,有的將廢紙盒拆裝成小臥室,還剪了一個口子,作為窗戶;有的用硬紙做小床,書桌、座椅、書柜;有的用彩紙等材料做窗簾、壁畫、錄音機、臺燈……,接著共同商量臥室的布局與裝飾。在學生操作的一段時間內,教師四下巡視,隨時指點。離下課還剩6分多鐘時間,大部分學生已完成模型的制作,教師宣布停下,開始對各小組的作品進行評價。評價分自評、互評和師評,最后2分鐘教師小結。
勞動技術教學反思2
小學勞動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叵脒@段時期的手工折紙教學實踐活動,使我悟道:沉醉于游戲中的兒童,讓他自己尋找生命支點,讓他自己積極主動的探索過程中認識自己。手工折紙正是采用了快樂的教育方法,以此對孩子進行教育,富有極大的吸引力。同時對促進孩子的智力開發陶冶孩子的心靈情操;培養孩子動手、動腦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啟發學生自學感知:老師的教是為了不教,勞動課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學生由不懂到懂,由不會到會,最后形成技能,教師的教應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為基礎,以學生會和不會的臨界點為切入點,所以勞動課的自學感知是必不可缺少的。
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使學生運用舊知識與技能,學習新知識與技能的機會,還使學生對所需學習的新知識技能有整體印象。如在拆麻雀時,學生通過拆,了解折麻雀分了六步:麻雀的尾巴拆開后,發現“折脖頸、翅膀”屬原有知識,折尾巴由學生實踐感知,一起找到方法。
折尾巴是難點,學生雖拆開尾巴,也不能完全掌握方法,于是師利用示意圖出示折法,通過閱讀再嘗試折法,師引導學生,認識理解圖示意義,再全面展開,興趣高漲。
鞏固練習總結。技能的形成不是一次能完成的,學生掌握了折麻雀的方法、要領,放手讓學生練習操作,一鞏固和加深所學的勞動知識,形成技能。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巡視時及時矯正存在的問題。
鞏固練習總結后面加上延伸,如請同學們欣賞幾組折其它的動物的示意圖,會更加激起學生求知的欲望。未來的`社會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將來的文盲不在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沒有創造力的人。因此在課堂上要開發學生的創造力,挖掘學生的智力潛能才是關鍵。
勞動技術教學反思3
一、結合學科特點,突出育人育魂
農村初中的勞動技術教育如何為當地經濟建設培養合格人才和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的問題,是農村勞動技術教育的方向問題。農村普通初中肩負著雙重任務,既要為上級學校輸送人才,又要為農村經濟建設輸送合格的勞動者。因而,農村普通中學的勞動技術教育,就是要面向農村,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勞動技術教育的多功能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使學生成為當地經濟建設中的有覺悟、懂技術的勞動者。1984年,我從事勞技課教學之后,一直把這些做為我校勞技課教學的指導思想,并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探索規律。
1.明確目標,教育學生心系農村
我認為:勞動技術課教學的根本,就是育魂,那么這個“魂”的中心是什么呢?要緊的是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和農村的生產實際,結合勞動技術學科自身的性質、任務和特點,一要向學生傳授勞動知識和技能,二是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勞動、熱愛科技的思想,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勞技課多功能的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2.轉變觀念,強化科技興農意識
在傳統觀念中,人們把讀書作為升學謀職的階梯,部分學生輕視勞動,瞧不起農村。一些學習不好的學生,感到升學無望,破罐破摔,根據這一情況,我們帶領學生進行廣泛的社會調查,用勞技課講到的知識幫助農戶解決實際問題,并在學農基地、有關村社和學生家里開展科技示范試驗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看到了勞技課學到的知識有用處,付出的勞動創造了價值,熱愛家鄉、熱愛勞動、熱愛科技的思想情感逐步建立起來。
農村中學勞技教育課的出路在哪里?怎樣才能使學生都認識到所學知識的價值呢?多年來,根據我國杰出的職業教育家黃炎培先生的“做學主義”學說,瞄準本鎮農業生產的'需要,制定了勞動技術課教學的總目標——“學以致用”。也就是說讓學生掌握農業技術,并能夠獨立操作,因此,要把“用”字貫徹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只要在生產和生活中能夠應用的內容,不受時間、地域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及時地進行傳授,以充分體現教學的靈活性。如1992年春,當地多雨低溫,玉米花白苗病嚴重,我們就在全校各年級講授該病發生的原因、病株癥狀及防治方法,學生很快把學到的知識用到了生產實踐中,教學效果明顯,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在教學實踐中,和農研部門取得緊密聯系,積極引入科研新成果,充實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始終具有先進性,并通過教學把最新利研成果和生產技術傳播出去,縮短了科研成果在我鎮轉化為生產力的周期,為農業技術進步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增強了學生科技興農意識。
二、拓寬教學渠道,培養學生能力
農村勞技課教學,要想跟上時代步伐,必須把它放在廣闊實踐的基礎之上,以使學生得到多方面的鍛煉,這個實踐不僅僅限于課堂教學,而要擴大到課外、家庭與社會,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勞技教育網絡。實行課內、課外相結合,校內、校外相結合,建立以校田為基地,以家庭為補充,用教學帶試驗,以試驗促教學的多方位、多渠道的運行機制。
立足課堂教學,力爭人人學會。我針對學生對農業技術了解參差不齊的實際,給學生分類上課,形式多樣,有一般正常的課堂,也有特殊的輔導式的課堂,有集中上的課堂,也有個別上的課堂;有固定時間上的課堂,也有隨時隨地上的課堂。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把自己空白的農業技術“填平補齊”。
從事任何一項工作的目的在于追求它的實際效果。勞技課的功能和效果體現在哪里?又通過什么方式表現出來呢?這是受勞技課的指導思想和目的所制約的。
勞動技術教學反思4
勞技與技術教育是以提高學生技術素養,學會動手動腦,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展為基本目標。是以設計學習和操作學習為主要特征的,國家規定的中學生必修課程。它既注重培養學生對飛速發展的“技術社會”的適應能力,又強調其技能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技術文化的領悟三者之間的融合與統一。力求在提高學生技術素養的同時,促進其共同能力,個性潛能和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為了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融合為一體,并使其有機地融于勞動與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精選了教學內容,優化了教學模式,使之符合課標要求,又獨具我校特色。將動手動腦與創新有機地聯系起來,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又激發了學生實踐創新的興趣,有利于幫助學生實現三維目標。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開放、反思是我們的具體做法。
1、自主探究法:問題分析即開始不直接闡述理論觀點,而是問題引入。列出若干問題后,由師生共同分析,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探究,爾后歸納。這樣做貼近學生實際,充滿生活情趣,又極具挑戰性。有科學道理,又有技術含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作品制作的技術問題,設計問題,學生一般不易理解。我們通過展示作品“剪貼畫”布藝娃娃“防滑砧板”“木玩工藝”“金工小錘”“依拉罐花筒”等的具體分析,學生很快理解這些較難的問題。進行探究,花時不多,效果明顯。
2、合作學習法:課堂中我們設置了“操作示范”“問題思考”“動手實踐”“技術實習”“調查研究”等環節,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主動探究,勤于動手,開放學習,合作學習,讓學生親歷親為,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掌握技術的基礎,提高運用技術的能力,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團隊精神。
例如:勞技教室的桌椅擺放,采用四人圍坐一桌的形式,工具大家用,條件大家創造,秩序大家維護。動手實踐時,可相互交流,也可互補長短。動手能力強的可給動手能力弱的作示范,技術難點可共同攻關。評點時可自評也可互評,既發揮個體的作用,也體現團隊精神。
3、開放反思法:為了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基礎上,留住不同的思維想法,抓住有限的時間“展示當堂完成有創意作品”,放手讓學生在評點中自我歸納、總結。增加了彈性,給愿意學,有能力、有條件學的學生拓展了看與學的空間,這樣做面向全體學生,也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讓不同的見解得以呈現與綜合,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得以突破。
例如:每節課下來,同學們對于作品的制作過程,工具的使用方法,體現的創意,總會津津樂道,講起來一套一套的。他們對作品看了又看,愛不釋手。聽到不同意見,他們據理力爭。得到老師的贊許,他們的高興勁就別提了?梢哉f是每件作品都牽動了他們的心。那種成功欲,不亞于放了一顆衛星。
勞動與技術課的方方面面有很多,我就創設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作了一些探討,也感受最深,現在寫出來,以利今后進一步總結。
勞動技術教學反思5
三年級新開設了勞動技術課。在教學上學生首先學習紙工制作,在教學內容上安排了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剪裝飾鏈,剪“雙喜字”,剪對稱圖形,剪窗花。學生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紙工制作,不僅提高了動手能力,而且體驗到紙工制作的樂趣,感受到紙藝裝點給生活帶來的樂趣。
例如,學生學會用裁好的紙條,卷成不同形狀的紙卷,做成各種形狀的“零件”,再將這些“零件”組合成美麗的衍紙畫。在制作裝飾鏈時,我是通過對三種不同裝飾鏈的研究引導學生發現折與剪得規律,認識到整張紙經過折疊后會形成兩種邊----折邊和單邊。只要在折邊上進行加工,整張紙的內部就會產生變化;如果在單邊上進行加工,整張紙的邊緣就會產生變化。如果將折邊全部剪掉,整張紙就會散落分離。學生在不斷地實踐活動中形成了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獲得了積極的勞動體驗。在剪窗花的學習中,學生對紙的折法進行研究,例如,對角折一次,兩次,再設計圖案,進行剪,展開后看效果,將紙對邊折一次,兩次,再設計圖案,進行剪,展開后看效果又不一樣了。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掌握規律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實踐,探究的方法。
在勞動技術課上,讓學生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份作品,比如:以組為單位,每個學生剪出各種顏色的拉花,再把它們一個一個的粘連在一起。就是一個很漂亮的裝飾鏈,用來裝點教室的板報或居室。學生們很有成就感。在教學中,我盡力滿足學生的成就需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達到成功和從知識的獲益中得到滿足,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在勞動教學過程中學生總是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學中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促使每一個學生學會學習,達到愿學、樂學、會學、善學。
反思這段時間的教學,有成功之處:那就是:每部分教學內容都貼近學生的生活,從學生常見的問題入手,通過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實際操作完成相關的制作,在制作的過程中了解、掌握有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堅持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指導思想,突出勞動課的實踐性。我力圖通過大量的操作和實踐,使學生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認識材料、了解設計思想、掌握使用工具的方法、學會設計,制作簡單的紙工作品。
【勞動技術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勞動技術教學反思(精選22篇)04-03
反思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1-22
應用教學反思教學技術應用課后反思04-17
勞動與技術教學計劃01-13
勞動美教學反思01-04
《勞動的開端》教學反思09-13
《勞動的開端》教學反思09-13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1-16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