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吧》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自己去吧》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
教學中的亮點:
1、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根據這一要求,我讓學生美美地朗讀了課文,讀書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有指名讀、有分角色讀、,更有聲情并茂地表演讀。學生讀得有滋有味,通過讀書,孩子們懂得“從小就要樹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賴父母,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的道理。
2、在教學中充分運用新課程理念,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如分別用“——、﹏﹏”等符號畫出相關詞句,體現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教學思想,同時利用課件生動展示課文內容,加深學生的理解與感悟,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濃濃的學習氛圍中,輕松愉快地理解課文,感悟內容;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如:猴媽媽的做法對嗎?為什么?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教師適時評價,讓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愉悅。
3、在教學過程中,我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語言訓練、評價能力和想象能力。如:要求學生要發言,先舉手,老師同意后方可發言,而不是讓學生一窩蜂的說;在學完第一節后,有意識地讓學生用“——學會了——”的句式進行說話訓練;在指名讀完第一節后,讓學生大膽進行評價,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在學完課文后,讓學生想象“當小猴學會爬樹、小鴨學會游泳、小鷹學會飛翔的時候,它們會對自己的媽媽說些什么?媽媽又會怎么說呢?”,這樣,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4、教學時,我采用了“一扶一放”的方法,看到的就是每節主題的相似性,都說明一個事情:小動物都學會了本領。在深入學習第一節之后,適時小結學習方法,并讓學生用學習第一節的方法自學第二、三節。有了第一節的學習經驗,自學第二、三節,大部分學生能迎刃而解,也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5、注重表揚激勵學生。當學生讀書聲音很響亮時,我馬上給予表揚肯定:你懂得真響亮;當有些小組坐得很端正時,我會熱情洋溢地說:這個組的同學坐得最端正,老師真喜歡你們;當學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精彩之極時,我更是故意提高嗓子說:你說得實在是太好了,譚老師都不如你呢。由于我運用了豐富具體的激勵性評價語言,從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情緒高漲,學習氣氛濃厚,課堂氣氛活躍。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件制作還有待進一步學習提高:課后,聽課老師都說我制作的課件內容與背景對比不夠鮮明。
2、時間安排欠妥:由于本人對現代教學手段的操作不嫻熟,教學設計不夠詳盡,沒能科學地把握好時間,導致有前松后緊的現象。
3、學文明理環節過于倉促,沒有讓學生充分地說,就急于把答案呈現給學生。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2
小黑板出示本課所有的生字,讓孩子們交流識字方法。(生字有:自 己 吧 您 帶 嗎 深 學 會 那 景 美 )
生:我認識“學”,因為我是一名小學生,還有東園學校這些字中都有“學”字。
生:我認識“自己”這兩個字,在學前班時我們學過一首兒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歌名里就有“自己”這兩個字。
生:我認識“吧”,是采用“換一換”的方式記住它的,“把”字的偏旁換成口字旁就行了。
生:我認識“美”字,一只大禿尾巴羊。(學生說出來之后,不光其余的學生愣住了,我也愣住了,不過當我們仔細一看,全都笑了。)
……
多有創意的孩子們呀!
案例反思:
孩子們的.思維如同一彎明月,總能放射出意想不到的光彩。作為教師,當我們看到此情此景,都不由地贊嘆現在孩子的思維敏捷,觀察力透徹,不難想象今天孩子們都記住了“一只禿尾巴羊”的經典識字方法。“學無定法”,只要孩子能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那就是最棒的!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3
反思這節課,我努力體現以下幾點:
一、讀中感悟,體驗情感教學中,我采取以讀帶講的方式,注重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批文入情,在讀中體驗角色感情,身臨情境,產生共鳴。朗讀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主體,放手讓學生采取多種方式自讀自悟,充分尊重學生的不同感受和體驗。例如,引導朗讀小鴨說的話時,有的孩子在讀中體驗到小鴨很有禮貌,有的體會到了商量的語氣,有的讀出了小鴨急切的心情……我抓住學生朗讀中的不同體驗,通過評價指導學生朗讀,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既學語文,又學做人語文課程的.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不僅要對學生加強語言文字訓練,同時融入思想教育。本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小鴨和小鷹的媽媽為什么要孩子自己去學會本領。為突破這一難點,我扮演鴨媽媽,假設了另外一種方式,讓學生判斷喜歡哪一位鴨媽媽。學生在爭辯的過程中理解到了鴨媽媽的良苦用心,有效地突破了難點。
三、巧妙設計,生成資源“自己去吧”是課文貫穿始終的主題,當孩子們學完了小鴨學游泳這部分后,為了引導學生比較獨立地學習第二段,體現讓學生自己去學,我引入了“小兔貝貝”這個學習小伙伴,鼓勵學生自己去讀小鷹學飛的故事。同時,在這一教學環節里,在師與生的互動中生成了一個與課文結構和主題相同的新的段落,拓展了課文內容,豐富了課程資源。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4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所以要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我在處理教材時,本著新課標的理念。在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中,預設這樣一個問題:“小鴨剛下水時,心里是怎樣想的,為什么?”在課堂教學時,我先拋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讀小鴨學游泳的故事,特別是小鴨和媽媽的對話。讀完后可以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班上交流,與同學分享。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情感活動中,獲得思想的啟迪。學生帶著問題讀、想、議、說,充分展示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產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讀悟中受到“遇事要相信自己,要勇于嘗試,不要依賴他人”這一積極的人生態度的熏陶與感染。
本人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體現了審美價值的個性化、多元化。語文課程應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在學習本課時,教師引導學生對文本的解讀中,注重創新,致力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通過想象擴大語文文本的空間,讓學生感受創新體驗,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多元感受。
留給學生較多的空間,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認識的差異變化無疑會很大,并且認知中的問題流向也不盡相同,這種生成的問題,要求教師在課堂中作出必要的“現場處理”。
如在交流上述一個問題時,有一個學生說:小鴨有點恨媽媽不管自己,讓自己獨自學會游泳,因為小鴨還小呀,它需要媽媽的保護。當學生說出這樣的感受來,難道教師還是一味的贊同嗎?我想,教師肯定會敏銳地洞察學生對文本理解的偏差,作出現場處理。
雖然新課標指出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但這并不是說教師可以忽略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也不是說學生的一切體驗都沒有錯誤。在解讀文本時,學生的閱讀體驗可能存在偏差,甚至見解偏激,這在學習過程中是正常的、真實的。關鍵是我們不能拋開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無視學生認識的'偏差,要把學生認識的差異及時轉化為教學資源,在閱讀活動中調整學生的體驗,在對話、交流、碰撞中提高認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所以當學生有這一想法時,我讓學生做評判,你們認為這只小鴨說得有道理嗎?大家議論紛紛,有說對的,有說不對的。因為畢竟一年級孩子剛走出幼兒園,在實際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或上一輩的老人包辦代替,所以他們有這種想法也是正常的。但我們學校又是例外,我校是一所全寄宿制民辦學校,學生走進這所學校,無論大小,都需要自理生活,換而言之,就要讓孩子獨立,像小鴨那樣沒有媽媽的幫忙,自己學會日常生活。
在學生評判不出時,我隨機拋出問題:鴨媽媽為什么不帶著小鴨游泳呢?難道鴨媽媽真的那么狠心嗎?學生很肯定的說,媽媽是愛小鴨的,她讓小鴨自己去學會游泳是讓小鴨早日獨立,做個自強自立的好孩子。學生還聯系自己,感悟到位。在正確的價值取向下,學生可以想怎么說就怎么說,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學生的閱讀體驗,往往不是教學活動的結束,而是教學活動的真正開始。
學生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本人努力為學生創設了一種民主、平等、寬容、和諧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獨特感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學生在朗讀中,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感悟到小鴨經過自己的努力,勇敢的實踐,學會了游泳。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5
《自己去吧》是一年級上冊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猴、小鴨和小鷹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課文內容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能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本課的教學以拓寬語文學習內容為主要設計理念,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和創新體驗,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學習課文。感悟課文、拓展課文。
1.練習概括課文內容。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在反復拼讀、熟讀的基礎上,讓他們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可用一、兩句話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剛開始,叫了幾位同學說一說,但他們都不會用簡單明了的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更不會抓住重點來說。我教給他們一個回答問題的方法:即:“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孩子們試著回答問題,我適時點撥,并且教他們用規范的語言練習說話,漸漸的悟性好的`同學基本上能按要求回答問題了,其他同學也對概括內容有了朦朧意識,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練習說話,對概括這一詞性有了淺顯、初步的感性認識。在今后的逐漸滲透中,他們會掌握此項知識的。
2.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
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我提出問題:
(1).“課文中寫了幾種小動物?它們都是誰?請用直線畫出。”我引導、巡視、檢查、糾正。
(2).“三種小動物,它們分別喜歡什么?”再讀讀課文,把它們喜歡做的事情用曲線畫出。學生按照指令去做,可是,看似簡單的事情讓一年級的孩子來做,比登天都難。例如:有的孩子認為,小猴喜歡爬樹;有的孩子認為,小猴喜歡吃果子。是誰說的對呢?我讓孩子們討論,孩子們判斷是非的能力有別,不能決也。我啟發:“小猴為什么要爬樹呢?”孩子們說:“它要吃果子。”我插話:“是啊,喜歡吃果子,又要自己摘。所以,小猴學會了爬樹。孩子們想一想:是什么誘惑小猴學習爬樹呢?”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果----子----”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們在后面的兩段學習中,很容易找到小鴨、小鷹它們喜歡做的事情,由此掌握了學習方法,推動了學習進程。
3.引導學生深層理解問題
隨著學習課文的進展,學生基本上把握了課文的重點,我又設計了一個問題:“文章中三種小動物喜歡的事物,可以互換嗎?”當我解釋說明后,他們理解了我的意思,便急不可耐地說:“不可以,因為小猴不喜歡洗澡,也不會飛,小鴨------小鷹------” 眾說紛紜,但終究達成了共識。孩子們借助自己的生活經驗,了解了小動物們的生活習性,正確地作出了判斷。通過設疑,引發出孩子深層的思考,調動他們大腦儲備的已有知識,以科學合理的方式解決遇到的問題。這對孩子的思維發展,今后學習的動機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礎,也為自己的學習,積淀了知識,為自己的成長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他們會在以后的學習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靈活地掌握知識的。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6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新課標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以對學生進行成長教育為專題,本課側重對學生進行獨立自主學習生活本領的教育。本課故事情節很簡單,基本上沒有學生讀不懂的詞句。因此,在學生認識了本課生字、熟讀了課文之后,我決定,把第一個故事的閱讀學習目標定位于“結合課文學習,通過閱讀故事,領悟應該自己獨立自主學習生活本領。通過觀察、表演、朗讀、口語交際等途徑來學習感悟語言,體會課文的意思”。教學中,重點采用了角色朗讀和角色表演游戲的方式來進行。下面,我就教學各環節談自己的教后感。
一、情境激趣,導入課文
教學開始,通過聯系實際:本學期離開了家,在學校里你學會了什么?讓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拉近了文本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二、學習生字,通讀全文
識字是本課的重點。為突破重點,我采取多種識字的形式,采取同桌合作互相檢查讀音,當小老師帶大家讀,男女比賽讀,開火車讀等,并給學生以充足的讀課文的時間,再指名分節讀,讓學生與漢字反復見面。為避免識字的枯燥,采取音、形、義分散教學,識記字形放在課文后面進行。
三、練習朗讀,體會情感
由于故事情節簡單,所以,我當時安排學生通過練習“讀出語氣”來體會小鴨子和鴨媽媽當時的心情。從當時的效果來看,我覺得學生通過練習讀以及我與學生的對話──喜歡哪一個,學生結合課文,感悟了語言的意思,體會了當時小鴨子和鴨媽媽的感情。不過,現在我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鴨媽媽說:“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這句話是故事中的重點語句,一方面說明了鴨媽媽“讓孩子自己去” 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說明:“這樣的事情,你自己能做”,從而暗含了“自己的事情,你應該自己做”這樣的道理。我覺得,對這句話,應該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一下:除了小鴨子的身體特點以外,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什么?這說明什么?從而使學生感悟課文要表達的意思──對學生進行生活態度教育。
四、角色表演,活化語文
表演這個環節,學生進入角色,也就進入課文的情境;通過形體、語氣體會、對話等方式,在游戲中,學生對課文的`語言有了比較深刻的領會。“假設”,促使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了創造性的理解。我覺得,這樣做是符合鼓勵學生“個性化閱讀、創造性閱讀”的思想的。但是,本來這里可以“補救” 解決的一個問題:“水不深”,這里,我還是沒有意識到,教學中,也沒有通過“參與” 和“對話” 引導學生去認識、體會。
本節課的教學,我從學生的興趣著眼,通過識字、朗讀、角色表演等方式,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言、接受教育、學習知識,努力讓語文課活起來,努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但是,自己在把握語文課的特點方面,在抓住課文的重點語句引導學生學習體味課文內涵方面還是有欠缺的。語文教學在注重了實踐、興趣、綜合的同時,不能忘掉“本”──語言文字的學習領會。這是新課程的語文教學中應該特別注意的。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7
自己去吧
裕華區位同小學 段素娟
開場:
同學們,我們昨天已經見過一面了,你們還記得我姓什么嗎?怎么稱呼我?
雖然我還不能叫出你們的名字,但我從老師那了解到咱們班的同學個個聰明,才入學不久自己就已經學會了不少本領,誰來告訴大家你都學會了什么?
你們可真棒!
一.創設情境景,引出課文
1. 展示美麗村莊圖,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瞧(·)—這是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在這里住著一群小動物,它們是誰呢?(小猴,小鴨和小鷹還有它們的媽媽)這么可愛的小動物,發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1課(·)《自己去吧》
2. 知道自己是誰
師:(指著屏幕)自己指的是誰呀?用手勢告訴老師。自己指的就是我們本人(加手勢)。
師:跟老師讀題目《自己去吧》。
師: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第21課,打開了嗎?聽老師范讀課文。 師配樂范讀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這篇課文嗎?想不想讀一讀?
師:提要求:一會兒,同學們自己把課文讀一讀,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確,語句讀通順,聽明白了嗎?好,開始吧!
二.初讀課文
師:剛才同學們都讀得非常認真,誰來試著把課文的第一段讀一讀?
第一段:(3遍)
1. 一人讀
2. 一人讀 充分讀
3. 三人讀
第二段:
1. 一人讀
2. 二人讀 充分讀
3. 一人讀
第三段:
1. 一人讀
2. 一人讀 充分讀
3. 一人讀
三.品讀課文
師: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了都有誰學會了新本領?
師:好我們來看看小猴是怎樣學本領的?你們瞧!誰來把這段話讀一讀?
一人全讀
師:小猴說:‘媽媽,我要吃果子,小猴在想什么呢?’它想自己摘嗎?想讓媽媽替它摘,應該怎樣對媽媽說呀?
注意評價(真是一只會撒嬌的小猴/好可愛的小猴子呀!/我覺得媽媽肯定會幫你的。/小猴子是這樣請求媽媽的嗎?/小猴在央求媽媽呢,怎么讀呀?/平時你求媽媽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呀?再來試試.)
一個一個單獨讀,一組開火車讀。
師:它這樣求媽媽,媽媽答應它了嗎?誰來學著媽媽的口氣讀讀媽媽的話?
師:媽媽的語氣真堅決,誰再來試試?
注意評價:一位稱職的好媽媽/嚴格的媽媽/媽媽在鼓勵小猴自己去摘呢?應該怎么讀呀?/媽媽在鼓勵自己的孩子呢,誰再試試?)
一個一個讀,繼續開火車讀。
師:聽了小猴和媽媽的對話,雞媽媽急急忙忙地跑來了,你聽?? 師:聽了雞媽媽的話你有什么想說的嗎?你喜歡哪位媽媽? 師:有了媽媽的鼓勵,小猴會怎樣練習自己的本領呀?(小猴爬樹是會怎么想呢?小猴爬呀爬,練呀練,一不小心摔了下來,小猴接下來會怎樣做?)
師:小猴經過刻苦練習,終于爬上了大樹,吃到了甜美的果實。 師:你覺得小猴怎么樣?誰來夸夸小猴子?學會爬樹的小猴心情怎樣呢?
師:學會了一種新的本領當然會很高興,很快樂,那我們向他表示祝賀吧!(鼓掌)
師:看來要想學本領,就必須自強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下面我們休息一下,欣賞歌曲《洗手絹》
師:這首歌好聽嗎?小猴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爬樹,歌曲中的小朋友自己動手學會了洗手絹,那小鴨又學會了什么呢?誰來讀讀這段話?
一人讀一遍。
師:小鴨要洗澡,它心里是怎么想的呀?小鴨想偷懶,讓媽媽幫它洗澡,應該怎樣對媽媽說?
(走到中間去)一個一個讀。
師:媽媽如何回答的?
(走到中間去)一個一個讀
師:誰再來把這段話完整的讀一讀?
1. 一人讀
2. 一組讀
師:小鴨很快就學會了游泳,現在它正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你們猜它現在正在想什么呢?
師:看來學會游泳的小鴨心情真不錯!這時它看到了小鷹和媽媽飛來了。它們說了什么?誰讀讀這段話?
一人讀一段
誰來讀讀小鷹的話?(3-4人) (好奇的口氣,讀不出要示范。) 媽媽是怎樣回答的? (3-4人) 師:看來鷹媽媽也是鼓勵自己的孩子大膽的去嘗試勇敢地去做,是吧?下面誰還想來讀讀他們的話?好你來讀小鷹的話,你來讀媽媽的話,老師來讀其它的話也叫旁白。準備好了嗎?開始分角色讀
師:誰還想試試?這么多呀,好,老師滿足你們的愿望,咱們男同學讀小鷹,女同學讀媽媽,我們全班一起分角色讀。
師:同學們配合得可真默契。
師:同學們,你們看,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什么?想不想戴著頭飾演一演文中的動物呢?
師:哪個小組紀律最棒老師就把頭飾發給哪個小組。都坐好了嗎?聽老師的要求:一會兒拿到頭飾后在小組內找到你的小伙伴,喜歡誰你們就一起演演誰。
生活動
誰愿意到前面演一演小猴和猴媽媽呢?(先單獨表演再整組表演)
師:好啦,同學們坐好啦!你們喜歡漂亮的頭飾嗎?想不想戴著頭飾來朗讀一遍課文呢?準備好了嗎?
全班齊讀
師:小鷹經過練習學會了飛翔,它飛到了山的那一邊,小鷹看到了什么?
生討論
師:你們觀察得可真認真,這里的風景的確很美。
師:好了,孩子們坐好了。這節課我們學習的是《自己去吧》,小猴自己學會了()小鴨自己學會了()小鷹自己學會了(),生活在這里的小動物們自己都學會了什么本領呢?(·)
小結:小動物們都學會了自己的本領,那你最近有什么打算? 同學們有這么多打算,如果你們自強自立,勇敢地去實踐,努力地去做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學會更多的本領,對嗎?
教學反思:
教材分析:
《自己去吧》是冀教版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童話故事,本單元的重點是對學生進行成長的教育,課文以對話形式講述了小猴、小鴨和小鷹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學會了生活的本領。課文的內容有普遍的現實意義,讓學生讀后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自強自立,勇于實踐的精神。這節課故事情節很簡單,基本上沒有學生讀不懂的詞句。因此,在學生認識了本課生字、熟讀了課文之后,我把本課的學習目標定位于“結合課文學習,通過感情閱讀,領悟文中所包涵的道理。” 剛才這節課上下來我比較滿意的地方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這節課的課堂氣氛比較好。一年級的孩子呀都喜歡看動畫片和聽故事,找到這個興趣點后,我補充和創設情景,用一些圖片加上故事情節,這節課就像是在演動畫片,而動畫片的主角就是孩子和我,課堂上我們融入到情境中,融入到學習里。尤其是通過聯想,分角色朗讀文中的情節對話;自由選擇文中的小動物,并且帶著頭飾邊體驗邊表演。孩子們非常感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本課的積極性。其次,學生們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如:自由讀、小組讀、朗讀、分角色合作讀等等的形式,學生真正的投入到了朗讀中去。準確地理解了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體會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并設計了雞媽媽這樣的一個角色,讓孩子說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8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新課標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以對學生進行成長教育為專題,本課側重對學生進行獨立自主學習生活本領的教育。本課故事情節很簡單,基本上沒有學生讀不懂的詞句。因此,在學生認識了本課生字、熟讀了課文之后,我決定,把第一個故事的閱讀學習目標定位于“結合課文學習,了解一些關于鴨子的科普常識。通過閱讀故事,領悟應該自己獨立自主學習生活本領。通過觀察、表演、朗讀、口語交際等途徑來學習感悟語言,體會課文的意思”。教學中,重點采用了角色朗讀和角色表演游戲的方式來進行。下面,是第一個故事的教學片斷介紹和我的反思。
一、情境激趣,導入課文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聽歌嗎?我們先聽一首歌《母鴨帶小鴨》,會唱的跟著唱,拍手。(同學們邊唱邊做動作)
師:現在,老師就像一只鴨媽媽,帶著我們班56只小鴨子去玩,我們一邊玩一邊學,好嗎?
生:好。
師:把桌子上的小鴨子貼圖,像老師一樣貼在胸前,看誰貼得最快。老師手上有許多小魚,如果哪只小鴨子表現好,就獎他一條小魚。
[反思:教學開始,通過歌曲和游戲,創設了一個能把學生領入意境的學習情境,利用兒童的好奇、好勝心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老師和學生一起“玩”,教師和學生拉近了距離。]
師:(出示一只鴨子圖案)仔細觀察一下鴨子的身體,你們有什么發現?
生:身體扁扁的。
生:鴨子的腳連起來的。
師:鴨子的腳連起來有什么用?
生:幫鴨子游泳。
生:它的鴨掌可以幫助它游泳。
師:鴨掌還有什么名字?
生:腳。
生:腿。
生:蹼。
師;扁扁的身體和蹼可以幫助我們游泳,你知道我們鴨子有什么本事了嗎?
生:知道了。
[反思:教學結束評課時,有人說這個環節沒必要,認為我把語文課上成了“科普知識課”。他認為,學生本身是知道這些的。語文課上沒必要講這些。我做過調查:一年級的小孩子。多數人不知道這些知識。如果不讓學生有所了解,那么,學生對鴨媽媽的做法就會不理解──沒人保護,萬一淹死怎么辦?孩子們已有的經驗:初學游泳時,需要有大人或專門的救生員來保護的。了解一些科普知識,對學生解決自己已有經驗與課文內客沖突是有幫助的。再有,我認為,語文本身是個綜合學科,結合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了解一些科普知識本身,正是體現了新課程綜合性的特點。
不過,我現在也在思考:是不是一定要在語文課堂上來引導學生了解這些知識?倘若在課上不太合適,我們可以結合美術課,開展一次制作鴨子、小鷹頭飾的活動,并且結合利用已有的材料制作頭飾,了解鴨子、小鷹身體的個個部分與自己身體各個部分的區別。這樣就把語文實踐活動、美術課、科普知識的了解與語文課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了。]
(課件演示:小鴨子從蛋殼里鉆出來,配合著音樂和叫聲。學生一聽就樂了。)
師:鴨子睜開了眼睛看見了什么?
生:看見小朋友。
生:看見同學們。
生:看見教室里的老師。
師:(拿出風景圖,圖上有一只鴨媽媽。)小鴨子還看見了什么風景?
生:看見小溪里的水。
生:看見很漂亮的風景。
生:看見草地。
生:看見漂亮的花。(要求把話說完整,用“這里真美啊,有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還有_________”說話)
[反思:抓住教學中的契機,有針對性地安排現察、審美和口語交際練習,重點訓練表達。這是口語交際教學的一條有效的途徑。]
師:小鴨看見漂亮的花、清清的小河、會想到什么?
生:想去游泳。
生:想去游泳,但有點害怕。
二、練習朗讀,體會情感
師:小鴨子到底想到什么?請大家打開課本,找到小鴨子說的話,用鉛筆畫出來,自己讀一讀。
(學生開始讀書。)
師:小鴨子說的是哪句話?
生:小鴨子說:“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
師:相同的舉手。(學生紛紛舉手。)
師:小鴨子看到美麗的風景,它的心情怎樣?你們讀的時候要讀出小鴨子的心情來。
大家自己來讀。(課件演示小鴨子出世,學生伴音樂自由讀。)
師:誰來讀?把小鴨子非常想游泳的心情讀出來。
生: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
師:他讀得有點急切,你想不想讀?(師指著舉手的同學。)
生: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
師:晤,特別特別想去游泳。誰還來讀?
生: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
師:能不能讀快一點,讓鴨媽媽聽了就帶你去游泳?大家一起讀。
生:(齊聲)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
師:媽媽怎么說?誰再來讀讀?
生:媽媽說:“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師:她讀得不錯,還會用上手勢,搖搖頭說不深。還有沒有人想讀?
生:媽媽說:“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師:讀得真好。這只鴨媽媽怎么這么狠心呀?讓剛出世的孩子自己去游泳,要是淹死了怎么辦?要是我,我可不讓你去的呀。你喜歡哪只鴨媽媽?喜歡我這只鴨媽媽,還是書上的鴨媽媽?
生:我喜歡劉老師這只鴨媽媽。
師:噢,是嗎?(很高興的樣子)我一定會把你養得白白胖胖的。
生:我喜歡書上的鴨媽媽。
師:為什么呀?(皺著眉故作沉思狀)我對你這么好,怕你淹死的呀。你怎么不喜歡我呢?
生:因為我要去游泳呀。
生:因為我喜歡游泳呀。
師:我真的很怕你們被淹怎么辦?
生:我的身體和我的腳掌會幫我游泳。
師:原來是這樣,鴨媽媽知道我們天生的本事就是游泳,是不會被淹死的。把媽媽的話讀得慢點。誰來讀?
生: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師:你讀得不僅有感情,而且有表情,你愿意讀給聽課的老師聽嗎?
生:(搖搖頭。)
師:那么誰想讀給聽課的老師聽呢?
生:媽媽說:“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師:讀得好,我把一條小魚獎給你,誰還想吃小魚?
生:媽媽說:“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再獎一條小魚。)
[反思:由于故事情節簡單,所以,我當時安排學生通過練習“讀出語氣”來體會小鴨子和鴨媽媽當時的心情。從當時的效果來看,我覺得學生通過練習讀以及我與學生的對話──喜歡哪一個,學生結合前面了解的科普知識,感悟了語言的意思,體會了當時小鴨子和鴨媽媽的感情。
不過,現在我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鴨媽媽說:“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巴。” 這句話是故事中的重點語句,一方面說明了鴨媽媽“讓孩子自己去” 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說明:“這樣的事情,你自己能做”,從而暗含了“自己的事情,你應該自己做”這樣的道理。我覺得,對這句話,應該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一下:除了小鴨子的身體特點以外,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什么?這說明什么?從而使學生感悟課文要表達的意思──對學生進行生活態度教育。]
三、角色表演,活化語文
師:我們班同學讀書很好聽,你們能不能一邊讀一邊表演?
生:能。
師:自己先在下邊練習練習。誰表演的好就戴上這個漂亮的頭飾上來表演。
(學生練習自由表演)
師:(請兩個學生來表演)
第一次表演:
鴨寶寶:呷呷呷,媽媽媽媽,帶我去游泳好嗎?
鴨媽媽: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鴨寶寶:(站著不動。)
鴨媽媽:還站著干什么?快去游吧。
鴨寶寶(學鴨子游來游去):媽媽,我學會了游泳。
(各獎一條小魚。)
師:假設你自己就是這個小鴨子或者鴨媽媽,你的做法、想法和課文中完全一樣嗎?
如果不一樣,你會怎么做?大家想一想,然后,我再請同學來表演。
(學生開始做準備)
第二次表演:
鴨媽媽:今天天氣很好,你看這條小溪里的水很清,我帶你去游泳好嗎?
鴨寶寶:我好害怕哦,媽媽──
鴨媽媽:你一定行的。
鴨寶寶:我不敢去嘛!
鴨媽媽對著下邊的同學們說:下邊的小鴨子們,你們誰來幫幫我的鴨寶寶?
下邊的同學紛紛舉手
生:你的腳掌會幫助你的。
生:你的扁扁身體會幫助你的。
生:你身上的羽毛會幫助你的。
師(補充):是呀,鴨子身上的羽毛有油,也會幫它游泳的。
鴨媽媽:你知道了嗎?你快點去游泳吧。
鴨寶寶:鴨子身體是扁扁的,我可是肥肥的,怎么游呀?(學生哄堂大笑。)
大家對他說:快去吧,快去吧!你自己試一下嘛!
鴨寶寶:那好吧,我去試試。希望我能活著回來見大家。
飾演小鴨子的同學做游泳狀,游來游去,又拍著肚子對大家說:哎呀,原來游泳這么好玩,原來肥肥也可以游泳,真是謝謝大家。(大家熱烈為他鼓掌,聽課老師大笑,有些老師還以為是我們演練過的。)
師:呀,你真是一只勇敢的小鴨于哦!
(各獎一條小魚。)
[反思:表演這個環節,學生進入角色,也就進入課文的情境;通過形體、語氣體會、對話等方式,在游戲中,學生對課文的語言有了比較深刻的領會。“假設”,促使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了創造性的理解。我覺得,這樣做是符合鼓勵學生“個性化閱讀、創造性閱讀”的思想的。但是,本來這里可以“補救” 解決的一個問題:“水不深”,這里,我還是沒有意識到,教學中,也沒有通過“參與” 和“對話” 引導學生去認識、體會。]
最后的反思:總的評價自己這個教學片斷,在從學生的興趣著眼,通過朗讀、角色表演、游戲等方式,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言、接受教育、學習知識,努力讓語文課活起來,努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等方面,還是比較成功的。
但是,自己在把握語文課的特點方面,在抓住課文的重點語句引導學生學習體味課文內涵方面還是有欠缺的。語文教學在注重了實踐、興趣、綜合的同時,不能忘掉“本”──語言文字的學習領會。這是新課程的語文教學中應該特別注意的。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9
《自己去吧》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以對學生進行成長教育為專題,本課側重對學生進行獨立自主學習生活本領的教育。本課是一篇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語言富有童趣。故事內容能激勵學生自強自立,學生讀后能從受到啟發和教育。課文基本上沒有學生讀不懂得詞句。因此,課前我做了如下思考:
1、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不宜對課文逐字逐句分析,只需要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在朗讀中體會語感。如讀小鴨子求媽媽帶自己去游泳的內容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體會“求”的語氣。
2、大膽地讓學生讀,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讀過以后通過老師引導,學生能繼續從讀中理解、體會,自己解決問題。
3、媒體展示學生可能沒有見過的感性材料,補充學生的生活經驗。
4、表演朗讀能最大限度的展示學生的表現力,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5、學生能力存在差異,理解程度會不同,應該認同閱讀和認知個性。
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始終圍繞這些教學思想來組織教學,努力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但真正教起學生來,總會與教學設計有所偏差。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還有許多值得改進和探討的地方。
本課我的教學側重點在教學小鴨學游泳這一自然段,通過初讀、細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的讀,在老師引導下,讓學生從讀中感悟道理。在自己的教學設計中,有亮點也有值得探討與改進的地方。
其一、課上完后,我覺得有些環節的預設目標是不錯的,比如讓學生把小鴨的話讀出禮貌、請求的語氣。我并沒有直接自己和學生說,要讀出有禮貌的語氣,而是出示兩個句子進行比較讀。“1、媽媽,你帶我去游泳。2、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我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從“您”、“好嗎?”中,感悟到小鴨的有禮貌。不過這樣做似乎也還沒完全達到最佳效果。我覺得如果讓學生扮演兩只小鴨,讀一讀這兩句話,讓大家選自己喜歡的小鴨會更容易讓一年級的小朋友感到真實,比單純的字字比較,要真實的多。
其二、讓學生角色表演,這一環節還是比較成功,我覺得真正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在角色表演前,我先讓學生同桌練讀,這是一個基礎。學生喜歡表演,但是在沒讀好的情況下上臺,效果可想而知。我的要求是讀的好的才能上臺,加上我準備了可愛的小鴨、鴨媽媽頭飾,學生的積極性就顯得很高,為了能有機會上臺,我發現學生們在下面積極又認真地讀著、表演著。當兩個小朋友在上面表情時,我也分配任務給下面的同學,讓他們當小導演,給予評價。第一組,表演效果一般,但是經過小導演們的幫助,第二組小朋友表演的就很好了,把朗讀的要點等都做到了。
其三、評價應注意促進學生的發展。評價是一個認識、教育、提高的.過程,把評價交給學生,讓他們在評價他人的同時進行聆聽觀察、分析反思、組織表達,從而加深學生的體驗,促進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老師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尤其是讓生生之間進行評價時,應引導學生進行賞析性的評價,這樣會使被評價的孩子得到激勵,感受成功的喜悅;孩子在贊賞別人的優點時,也是在主動學習,積極接受。但是,我發現,我們班的孩子,還習慣性找別人的不足,這個以后還需加以引導的。
其四、我在設計教案時,采用了“一扶一放”的方法,看到的就是兩段主題的相似性。兩者都說明一個事情,小動物都學會了本領。但再深入細說,也可說他們之間是遞進的。我是這樣理解的:小鴨在文中提到的只是單純想去游泳,而小鷹似乎想的要更多,它并沒有說只想游泳,而是說“要去山那邊看看”。它學飛翔的目的性就明確多了。
以上就是我上完《自己去吧》這篇課文后的一點反思。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0
由于故事情節簡單,課前安排學生通過讓學生練習“讀出語氣”來體會小鴨子和鴨媽媽當時的心情。我覺得從學生的興趣著眼,通過朗讀、角色表演游戲等方式,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言、接受教育、學習知識,努力讓語文課活起來,努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方面,還是比較成功的。但是,自己在把握語文課的特點方面,在抓住課文的重點語句引導學生學習體味的內在含蘊方面還是有欠缺的。語文教學,在注重了實踐、興趣、綜合的同時,不能忘掉“本”——語言文字的學習領會。這是新課程的語文教學中應該特別注意的`。
但是在 “如果老師是鴨媽媽,就不讓小鴨子去,請問你喜歡老師這只鴨媽媽,還是書上的這只鴨媽媽?”這一環節時,我的本意是讓學生體會鴨媽媽不是不喜歡小鴨子而是讓小鴨子自己去學會本領。可孩子們沒有能真正體會我的用意,很多孩子因為喜歡我所以就說喜歡老師這只鴨媽媽。這絕對是預設之外的東西!面對新的生成,我雖然有些著急,但沒有為了達到目的而輕易地阻止學生的回答,仍微笑地面對學生,慢慢地引導,讓學生自己去體會鴨媽媽說的話的用意,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由此我想到,在課前預想更多的可能,在課堂用心去關注更多沒有想到的“可能”,是我們要努力追求的課堂的理想境界。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1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課標教材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鴨和小鷹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課文內容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能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本課的教學以拓寬語文學習內容為主要設計理念,可把語文課堂變成編演童話劇的舞臺。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和創新體驗,讓學生在合作學習與編演童話劇的實踐中學習課文。感悟課文、拓展課文。在教學小鴨游泳這一部分的時候,我是這樣進行的。
孩子在那里?快來
一上課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
小河邊的早晨美麗而又寧靜。河水醒來了,眨著亮晶晶的'眼睛,唱起了歌;岸邊的小草醒來了,伸伸懶腰,對著河水照鏡子;鴨媽媽和小鴨也醒來了,一起來到小河邊的草地上做早操。小鴨看見了清清的河水,喜歡極了,真想下去痛痛快快地游玩,可是它還不會游泳,該怎么辦呢?小鴨會怎樣對媽媽說?媽媽會幫助它嗎?
接著出示課文第一段中小鴨和媽媽的對話。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提示學生把不認識的字畫出來,讀讀拼音,問問同學或老師。請人讀同學們評議,啟發學生讀出恰如其分的語氣,在分角色練讀中熟練課文對話,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從而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來,我現在發現孩子們特別喜歡分角色朗讀課文。
啟發想像,嘗試拓展
1.師:“過了幾天,小鴨學會了游泳”說明小鴨沒有馬上學會游泳。第一次去游泳,小鴨會遇到什么困難?它是怎么想的?如果小鴨怕困難了,鴨媽媽又會對它說些什么呢?
2.讓學生自由展開討論,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3.小鴨學會了游泳,鴨媽媽看見了高興嗎?它又會對小鴨說些什么?小鴨會怎么說?
4.小組合作討論,自編對話表演。
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對課文進行拓展和擴充。允許有不同的理解和說法,可以是小鴨自己不怕困難,也可以是小鴨在鴨媽媽的再一次鼓勵下大膽地去學游泳。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實踐活動中,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讓孩子真正的展開想象的翅膀。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2
學材分析
這是一篇內容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語言富有童趣。故事內容能激勵學生自強自立,學生讀后能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練習朗讀。
教學難點
從讀中領悟小鴨和小鷹的媽媽為什么要它們的孩子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 學生已有的知識、
經驗
1、通過前面課文的學習,有了一定學習課文的方法和習慣。
2、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朗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具有一定的分析領悟能力。
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生字“自”。
2、研讀課文第一段,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悟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樹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課前準備 課文插圖、投影片和小鴨、鴨媽媽的頭飾。
導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朗讀感悟法
教學流程
一、揭題導入。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在家里自己會干什么?是怎么學會的?
(二)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學一篇童話故事,看故事中的小鴨子、小鷹會干什么,它們的本領是怎么學會的?
2、看老師寫課題,你猜老師想寫什么?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一)讀一讀課文,用鉛筆標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二)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讀音。 小朋友,現在先把你認識的字讀一讀,不認識的字看拼音讀。
(三)聽讀課文,識字。 這篇課文講了幾個小故事?從這兩個故事中你挑選一個喜歡的讀給大家聽。(自告奮勇地站起來讀)
(四)同桌合作讀課文,讀中鞏固識字。 如果同桌讀對了,你就豎起大拇指夸夸他;如果讀錯了,你就幫幫他。
(五)識記生字。 哪些字你以前就認識了?怎么認識的?哪個字你有好辦法記住它?
三、研讀課文第一段,感悟故事內涵。
(一)出示投影片,顯示文中的兩幅圖片 (學生喜歡哪幅就說哪一幅。)請學生看圖,想一想:圖上畫的是誰和誰?他們說什么?(教師板書:小鴨鴨媽媽小鷹鷹媽媽)
(二)這節課我們先學第一段
1、課文里是怎么寫的?哪個小朋友把小鴨說的這句話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小鴨說的話。
2、這是一只很有禮貌的小鴨,你從哪里發現的?
3、想一想:你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小鴨的話?自己練讀,同桌互相評議。 讀一讀,比一比,媽媽,您帶我去游泳。 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
4、小朋友對誰說話會用上“您”?
(三)自己讀一讀鴨媽媽的話。
1、出示句子: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讀了這句話,有什么疑問要大家幫你解決嗎? 分小組討論:鴨媽媽為什么讓小鴨自己去游泳?
2、指導朗讀,體會鴨媽媽的話該怎樣讀。(學生評讀。) 采用靈活的形式讀課文,如指名讀、小組讀、打擂臺讀、男女生比賽讀。
(四)引讀:小鴨學會游泳了嗎?(齊讀最后一句。)從哪里看出來?出示詞語卡片:“幾天”、“學會”。(教師板書:學會游泳)你能想象一下小鴨學會游泳對它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幫助嗎?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小鴨和鴨媽媽說話時的不同語氣,讀后評議。
四、把第一段編成課本劇表演。
(一)創設情境,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1、小鴨,你學會游泳嗎?你剛學游泳時害怕嗎?為什么不放棄?
2、小組合作模擬小鴨和鴨媽媽在小溪旁對話的游戲情境。
(二)戴上頭飾表演。
五、學寫生字
(一)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讀一讀: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二)學寫“自”,讓學生觀察字形。 教師問:你發現了什么?指名說,學生范寫、講評。
六、作業
(一)把故事說給爸爸媽媽聽。
(二)把第二段也編成課本劇表演。 板書設計 鴨媽媽小鴨學會游泳 自己去吧 鷹媽媽小鷹學會飛翔
課后反思:
學生自主探究,在朗讀中感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是這節課的成功之處。
一、讓學生自主地聽說質疑
首先教師設計了一個充滿懸念的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小鴨是怎樣學會游泳的嗎?”接著學生看圖說圖意,讓學生進行聽的訓練。學生聽完故事后,教師提問:這個故事講了哪兩種動物干什么的事?這兩種動物是在誰的幫助下學會本領的?讓學生進行說的訓練。然后,教師讓學生來質疑,設計了這么一個問題:你們聽了這個故事,有什么疑問要讓大家幫你解決嗎?許多學生都紛紛提出了心中的疑難問題。比較簡單的問題,教師讓學生當場來解決;比較復雜的,又緊扣文章重點難點的疑難問題,比如:鴨媽媽為什么不帶小鴨去游泳,而讓小鴨自己去游泳?教師就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
二、讓學生自主地討論交流
學生通過激烈討論交流后,得出了許多不同的答案。對于“鴨媽媽為什么不帶小鴨去游泳,而讓小鴨自己去游泳?這個問題,有的說:“因為鴨媽媽已經到過那條小溪中游泳,知道那條小溪的水不深,不會把小鴨淹死。所以鴨媽媽不帶小鴨去游泳,而讓小鴨自己去游泳。”有的說:“因為鴨媽媽知道自己的孩子腳上的蹼已經長結實了,能撥水了。所以鴨媽媽不帶小鴨去游泳,而讓小鴨自己去游泳。”有的說:“因為鴨媽媽是要讓自己的孩子學會游泳的本領,不能總是依賴爸爸媽媽。所以鴨媽媽不帶小鴨去游泳,而讓小鴨自己去游泳。
三、讓學生自主地感情朗讀
學生在感悟課文內涵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明白在讀小鴨的話時,應該用有禮貌、請求、商量的語氣;在讀鴨媽媽的話時,應用親切、溫和、鼓勵性的語氣。每個學生都讀得很有感情,好像身臨其境。
四、讓學生自主地表演課本劇
學生在感情朗讀課文之后,教師讓學生帶上頭飾表演小鴨、鴨媽媽,個個學生爭先恐后地要求上臺表演。有些學生在表演時還能增加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把小鴨、鴨媽媽的神態、動作、語言表演得非常逼真。教師又順勢引導學生明白學本領要自己努力去學,從小培養獨立生活能力,不依賴父母生活。 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已去吧》這篇課文,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發了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能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大膽地質疑,豐富地想象,合作地解疑,從而為新世紀培養會學習、會思考、會創造的合格人才打下基礎。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3
《自己去吧》是一篇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語言富有童趣。故事內容能激勵學生自強自立,學生讀后能從受到啟發和教育。課文基本上沒有學生讀不懂得詞句。因此,課前我做了如下思考:
1、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不宜對課文逐字逐句分析,只需要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在朗讀中體會語感。如讀小鴨子求媽媽帶自己去游泳的內容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體會“求”的語氣。
2、大膽地讓學生讀,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讀過以后通過老師引導,學生能繼續從讀中理解、體會,自己解決問題。
3、媒體展示學生可能沒有見過的感性材料,補充學生的生活經驗。
4、學生能力存在差異,理解程度會不同,應該認同閱讀和認知個性。
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始終圍繞這些教學思想來組織教學,努力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但真正教起學生來,總會與教學設計有所偏差。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還有許多值得改進和探討的地方。
本課我的教學側重點在教學小鴨學游泳這一自然段,通過初讀、細讀、等多種形式的讀,在老師引導下,讓學生從讀中感悟道理。在自己的教學設計中,有亮點也有值得探討與改進的地方。
一、情境激趣,導入課文
導入我采用了出示小鴨和小鷹的圖片,從他們的本領是什么,拋出是怎么學會飛翔的這個大問題過度到課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拉近了文本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二、學習生字,通讀全文
識字是本課的重點。為突破重點,我采取多種識字的形式,采取小老師帶大家讀,開火車讀,交流識字方法,猜生字等多種形式,學生生字這個版塊掌握得不錯。
三、練習朗讀,體會情感
由于故事情節簡單,所以,我當時安排學生通過練習“讀出語氣”來體會小鴨子和鴨媽媽當時的心情。從當時的.效果來看,我覺得學生通過練習讀以及我與學生的對話──喜歡哪一個,學生結合課文,感悟了語言的意思,體會了當時小鴨子和鴨媽媽的感情。不過,現在我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鴨媽媽說:“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這句話是故事中的重點語句,一方面說明了鴨媽媽“讓孩子自己去”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說明:“這樣的事情,你自己能做”,從而暗含了“自己的事情,你應該自己做”這樣的道理。我覺得,對這句話,應該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一下:除了小鴨子的身體特點以外,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什么?這說明什么?從而使學生感悟課文要表達的意思──對學生進行生活態度教育。
但是這節課也有很多不足。首先,朗讀時間不夠,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時間比較少,讀書的時間不夠;其次,一節課的容量比較大,可以說是一節課涵蓋了兩節課的內容,拓展比較多,也比較深,不夠恰當;再者,學生寫字這塊抓得還不夠,寫字的效果不是很好。
以上這些是我這節課的反思。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4
在《自己去吧》一課的生字中,有一個美字。在我在小學學這個字時,老師為了讓我們牢牢地記住它,教我們的方法是大王八,倒著爬。多少年來,我一直記著老師教的方法,使我從來沒有寫錯過。
今天我也教這個字了,我想如果學生沒有好辦法,我也可以把此辦法再一次傳給他們。當我出示此字后,學生讀拼音知道此字讀měi,漂亮、好看的意思。隨后問:誰有好辦法記住這個字?有一個學生說:頭上扎兩個小辮子才美呢!可不是嗎?此字的上邊就像兩個小辮子,帶有十足童趣的想象。又有學生站起來說:美字中間是王,他一定是國王的女兒,是公主,頭上扎著漂亮的小辮子,多美呀!這兩個同學都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學生的興趣更高了,繼續著他們豐富的想象。又有人說:老師,這是一個國王的女兒,美麗的公主,頭上扎著好看的小辮子,還穿著漂亮的大裙子,就像我們看到的新娘子一樣。多么形象生動的想象!這是漢字形和義的最完美的結合。在我贊嘆學生豐富想象的同時,我又想到了伴我多年的方法。新課標教材要求學生只認不寫的字,學生的記法比老方法好的多。我打消了開始的念頭,讓美麗的公主伴隨他們的一生遠比大王八倒著爬美好得多。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5
《自己去吧》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教學中,我采取以讀帶講的方式,注重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在讀中體驗角色感情,身臨情境,產生共鳴。
朗讀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主體,以讀為本,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自讀、指名讀、合作讀、分角色讀、表演)體味課文語言,感受小鴨與小鷹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本領的決心和毅力,在讀中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啟發學生想象,激活思維,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受到情感熏陶放手讓學生采取多種方式自讀自悟,充分尊重學生的不同感受和體驗。例如,引導朗讀小鴨說的話時,有的孩子在讀中體驗到小鴨很有禮貌,有的體會到了商量的語氣,有的讀出了小鴨急切的心情。我抓住學生朗讀中的不同體驗,通過評價指導學生朗讀,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課程的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不僅要對學生加強語言文字訓練,同時融入思想教育。本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小鴨和小鷹的媽媽為什么要孩子自己去學會本領。為突破這一難點,我扮演鴨媽媽,假設了另外一種方式,讓學生判斷喜歡哪一位鴨媽媽。學生在爭辯的過程中理解到了鴨媽媽的良苦用心,有效地突破了難點。
在拓展活動中,結合本文特點,挖掘教材空間,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表達的空間。如小鴨學會游泳后回說些什么。此環節的設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如在感悟了全文后,我讓學生模仿很多動物學習本領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學習本領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是小鴨和小鷹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了種種困難,終于學會了游泳。那么你最近學會了什么?在講述自己最近學會的一件事時,有的學生說:爸媽白天工作,晚上還要做家務很辛苦,就在前幾天他們做家務時,我悄悄地看著,現在已經學會了洗碗、掃地、擦地,我以后每天都要幫爸媽做家務。這一環節的設計即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促進了學生樹立自主思想,美化了學生的心靈!
這節課還有不足的一點就是時間設計的不夠合理,在學生寫字的時間處理上不是很適當。教師的鼓勵性語言還很欠缺,學生的朗讀也有待于提高,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改進的地方。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1-09
自己去吧的教學反思02-24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1-22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03-10
自己去吧的教學反思02-23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及反思06-12
《自己去吧》的優秀教學反思06-18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與反思06-23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范文02-07
自己去吧課文教學反思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