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優秀教學反思集合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信息技術優秀教學反思集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信息技術優秀教學反思集合1
以前我總得信息技術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操作,上課時,無非是教師演示,學生再照著“葫蘆畫瓢”。其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好,接受能力強的學生你還沒有講完,他就會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學生還沒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學生走神了,壓根沒有聽見你在說什么。這種方法很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課程,它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必須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論為指導,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探索適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與學的新策略和新模式來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尤其是其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嘗試采用以下方法:
一、活用教學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于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興趣越大,則學習的'動力越大,學習的效果就越好。學生對計算機早已有著濃厚的興趣與神秘感,渴望更深層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隨心所欲地操作計算機,在計算機上作動畫,上網聊天等等。信息技術課正好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們已夢想成真,終于能夠直接動手操作計算機了,較多的實踐機會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動手操作空間,這大大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好動心理。但是,如果課堂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模式,是"學"跟著"教"走,只要"我說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術是一門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學生很容易在新鮮感和興趣感過去之后產生枯燥的消極想法。所以在教學中,對于較容易掌握的內容,我采用"先學后教"的方法。學生們邊學邊練,很快就攻克了本節的難點。用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創設和諧氛圍,保持學習情趣
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讓我懂得,堅持鼓勵和誘導相結合,排除學生學習中各種心理障礙,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是保持他們學習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學生都在六十人左右,絕大部分同學上機操作時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作為教師根本忙不過來,有時不免會挫傷沒有被輔導同學的積極性,于是,在分組的基礎上,我讓幾位先掌握的同學學當"小老師",把他們分到各組去,這樣即可以減輕教師逐個輔導學生的壓力,也使"小老師"們得到鍛煉,使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克服了部分學生因怕問老師問題而舉步不前的現象,從而使所有的學生各得其所。在這種分組情況下,教師并沒有失去作用,我們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輔導個別的計算機"特困生",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同時,在同學互相輔導學習中增進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創造出合作學習的和諧氛圍。
三、嘗試以“任務驅動”的方法組織教學。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大的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興趣和動機。創建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學生必須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不斷地挑戰和激勵學生前進。
“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造性、具有明顯的時代的發展性特點課程。“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計算機系統的層次性和實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層深入的學習途徑,便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
另外,經常利用學科中豐富的內容,為學生展示一些新知懸念,讓學生課課從電腦上有新發現、有新收獲,讓學生感受到電腦中所蘊含的知識、技巧真多,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新鮮感和興趣感。
信息技術優秀教學反思集合2
相信很多教師對“信息素養的培養”這一基本理念耳熟能詳,但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的理念“構筑健康的信息文化”更需要在理解基礎上應用起來。這一理念是指信息文化的構筑不僅取決于文化的承載物,而且取決于文化活動的主體之間的動態性關系。所以,對于課程的建設及發展,信息技術教育教師肩負著很大的責任。
(1)在不斷的學習中成長
信息技術教師不能以任務繁重為由,忽略對自身能力的提高。在這個知識不斷更新的時代,作為這個學科的老師更應時刻注意自我提升,應該通過參加培訓或者學習優秀案例等形式,深入學習新課標的理念、目標、實施和評價,學習教育理論、研究教學方法,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師生角色轉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創新意識。另外,參加一些科研活動,也會培養教師們嚴謹、科學的作風和優秀的科學素養
(2)增強對教材的利用能力,超越教材的能力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或許會造成教材具有相對的滯后性。教師們在進行教學時,如果僅局限于教材的知識,不僅會招來學生們的不滿,也會讓自己的課堂缺乏生命力。北京市丁香小學的武健老師“一英寸寬、一英里深”的觀點就傳達給我們這樣的一種理解,每一個教學單元要“小而精”、“要深入和升華”,要進一步加工信息技術教材。
的確,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嶄新的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顯得年輕和稚嫩,在實踐中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很多的.問題,但也毋庸置疑信息技術在整個社會中的地位,以及所帶來的經濟、社會變化。同時,它也是一門快速成長的學科,如果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這個過程,用矛盾發展的觀點來審視信息技術教育所發生的一切,我們就會發現它是在前進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和完善的。
信息技術優秀教學反思集合3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基礎學科,它有一個理論聯系實踐的基本過程,課堂氣氛的活躍,完全是教師這個主導作用發揮而來的。教師課程結構的設計,環節的策劃,精密的安排并不等于教師一人唱獨角戲,教師一言堂。信息技術課的課時安排是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相配套。那么,在上理論課時,在課堂中要把本節課中的重點、難點掌握好。攻破了重點,難點,其他的細小的知識情節也就迎韌而解了。簡單的說,就是把每一節課的知識體系,知識情節的脈絡把握好就可以說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了,并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那么,實踐操作課又是怎樣才能有所收獲的呢?信息技術的實踐課,是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在實踐課中對理論知識加以實踐、驗證。學生學習的方式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方式,科學設計,合理組織學習小組,在小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學習風氣,真正發揮小組以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優良品德,同時也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基礎,學習能力,性別等進行小組人員的合理分配,使每個小組成員之間形成互補。教師始終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學習的'過程可以有不同的想法,盡量讓學生自己做主張決定,在小組學習中形成齊心協力對付困難的合作風氣,對于學困生,引導他們從集體中尋求幫助。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好習慣,培養學生認真思考,大膽發言的良好習慣,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新空間,在促進學生自身發展的同時,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學習能力也會大又提高。
信息技術優秀教學反思集合4
本節課是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材第一單元《遠古與現代的對話》中的第一課。通過教材分析,我將這節課定義為一次課內外一體的、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學習。本課的內容相對簡單,以理論知識的學習為主。
從我們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與“信息”和“信息交流”相伴。我們在獲取信息、表達信息、加工信息、傳遞信息方面的能力在不斷增強,也就是說,我們掌握信息技術的能力在不斷進步。因此,作為本學期的第一節信息課,讓孩子們沉下心來,了解一下信息的發展過程,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我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了解從古代到現代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和不同(古代采用烽火、人報信、漂流瓶、驛差、信鴿等形式,盡管也能傳遞信息,畢竟速度太慢,有時還會誤事;現當代利用電報、電話、計算機網絡等形式,傳遞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樣化,傳遞速度快,不受地域阻隔);另一方面通過自己搜集資料、聯系生活經驗等形式,了解不同的信息傳播方式的優缺點。
因為學生對網絡接觸較多,對現代信息傳遞的特點及作用比較熟悉,理解不是難點,而對古代的不甚了解。我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聯系收集資料,提煉有用信息,加工制成表格,這樣能直觀、清楚地表現出信息傳遞的變化及其優缺點。然后進行匯報、交流、補充,使學生更好的了解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和優缺點,在活動中學會收集信息,更學會提煉、加工、運用信息。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此外,我所教的六年級學生對教材中信息加密的方法很感興趣,因此我鼓勵學生運用“漏格法”,給你的好朋友發一份秘密信息,不能泄密。
但在教學中,由于學生完成表格的時間過長,導致交流的時間不夠。在交流中,有些方面未能更深入的展開,尤其是現代信息傳遞方式地改進,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留下缺憾,期待今后教學的進步。
信息技術優秀教學反思集合5
摘要:初中信息技術課越來越受到學生、家長及學校領導的重視,那么如何才能上好這門課呢,通過我幾年的教學,來談一談我的感受。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演示教學、任務驅動、分層次教學
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信息技術課的教學還處于探索階段,還沒有既定的教學模式,由于廣泛存在著教師隊伍建設、教學組織、教材開發、教學資源等方面滯后的現象,許多信息科技教師仍在教學中走老路,以應用軟件操作方法為教學的主要內容,采用在教師講授、示范操作下,受教育者記憶和模仿練習的方法學習。這種教學方法,以信息技術的軟件使用方法為目標,忽視了受教育者信息技術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長此下去,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受到壓抑,學習興趣在逐漸淡化,甚而消亡。故而為實現信息技術教育在培養信息人才,創造性人才方面能夠發揮其積極有效的作用,就必須積極探索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這一點上,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必須達成共識。我在幾年的教學中,不斷去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去嘗試用各種教學方法,下面把目前較常用的教學方法結合我個人的做法總結如下:
一、演示操作,學生模仿
這是一種在計算機課較為傳統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學生能按著老師的演示操作較好地完成練習,使學生能很快掌握。但這種教學方法也抹殺了學生的主動性,對學習的探究性,學生被動地學習,只要模仿老師就可以了,雖然學生掌握地快,但不能深刻領會。
二、任務驅動,引導認知。
當前,在信息技術課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教學方法是任務驅動法。信息技術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確立“任務驅動”的教學原則。這個原則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任務驅動法"使學習目標十分明確。在某個學習階段,緊緊圍繞這一既定的目標,了解相關的知識和操作方法,其他的可以一概先不涉及,這樣做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興趣。當然,一個"任務"完成了,一個目標達到了,會產生新的"任務",新的目標。例如,能在電腦上輸入漢字了,接著就要提出新的問題:怎樣改變字體、字號,怎樣把輸入的文章存盤,怎樣打印,怎樣在文本中插入表格或圖形等等。隨著一個個任務的完成,初學者將逐步消除對電腦的神秘感,而且會不斷地體會到使用電腦的樂趣。
任務的設計要有一定的科學性,要充分體現技能技巧的訓練。同時,任務的設計要具有多樣性,讓學生根據興趣自主選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提出問題或活動項目,引導受教育者開展討論、研究、探索,并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以解決問題,受教育者在自主設計探索、合作研究的過程中,即提高了學習興趣,又可以增強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能力,而制作電子作品的成就感又為其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動力。任務的設置是該種教學方法的重中之重,如何把任務設置的學生樂于接受,樂于去做,這需要老師們精心的備課,要把每節課需要落實的知識點有機的融入任務中去,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去掌握知識點,才使他們記得更牢,不容易忘記。
要求學生要敢于動手,勤于實踐。計算機是工具,使用工具是技能,技能的掌握與熟練只能靠實踐。應提倡探索式的學習,許多知識和經驗可以通過自己上機實踐獲取,這樣做不僅知識掌握得牢固,而且可以培養探索精神和自學能力。在學習使用電腦的過程中,讀書和上機實踐都重要,但比較而言,實踐更重要。很多知識和技能必須通過多次上機才能學會。"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增長知識和才干。
三、面對學生差異,分層次教學
學生在學習中存在著差異,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知識基礎、學習態度、情感、智能等方面,在信息技術課的學習中,學生還存在一些區別于其他課程的特殊差異,主要表現在:
(1)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差異。由于家庭、社會背景不同,有的學生已是計算機領域中某一方面的“小專家”了,有的已掌握了一定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而有的學生從未接觸過計算機,一切要從零開始。
(2)學生興趣方面的差異。有的學生是“電腦迷”,有的'學生對電腦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有的學生由于各種原因討厭信息技術課。
(3)學習態度方面的差異。有的學生求知欲望強烈,樂于并且善于積極主動地學習,有的學生則是被動地等待教師演示操作,然后跟著做一遍完事,缺乏主動學習的欲望。
根據學生的這些表現以及平時對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考查,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評價,以動態、發展的觀點客觀地認定每個學生的層次。學生層次確定后,要隨時根據學生的發展變化做出必要的調整,鼓勵學生由較低層次向較高層次的“遞進”,這也是鼓勵學生學習的手段。
根據學生的不同差異選擇不同教學方法對于基礎差的學生應以模仿性學習為主,對他們采取第一種教學方法(演示操作)讓學生從模仿中慢慢找出規律。對于善于主動學習的學生,可以采用第二種教學方法(任務驅動)給其提出教學任務后,教師并不告訴學生完成任務的方法,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探索。
在課堂練習上應精心備課,精心選擇練習內容一般情況下,課堂練習每節課都有,有師生共同完成的,有學生獨立完成的,在練習的設計上要盡量分出不同層次,從作業量上設計必做題、選做題,使學生練習具有彈性,讓各類學生都能“吃得了”又“吃的飽”。通過練習讓各層次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在教學上還可以采用小組學習,共同提高的方法。在分層次教學中,我們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層次不同的小組,開展合作學習。由于每個學生有不同的知識經驗,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同學之間可以取長補短、互相學習,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能提高。
信息技術優秀教學反思集合6
信息技術課作為了一門新型學科,它的設置主要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初步了解現代信息技術的一些簡單知識,學會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初步學會計算機的使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教學體會。
一、整合學科,多面發展。
計算機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方式,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就應該讓學生“把所學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應用于日常學習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讓學生自覺做到“學有所用”。
如在教學Word時,結合學生實際,讓他們用計算機進行作文創作、修改等;教學畫圖軟件時,讓他們配合美術課,進行實際的繪畫;在教學上網時,結合自然、語文、社會等學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識;這樣,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機過程中完成其他學習任務,讓學生感到計算機知識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培養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增長了學生的.知識面,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人終身受益。因此,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信息技術的習慣,必須持之以恒,一點一滴,長年累月,促使他們在學習中不斷成長。由于計算機及網絡等信息技術在信息社會中的重要地位,許多人誤將信息技術教育等同于電腦知識教育,以為掌握了電腦知識也就具有了駕馭信息的能力。其實不然,如果一個人只偏重于電腦知識的學習,而輕視學習信息學科知識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縱使掌握有高超的信息技術,也難以有效地利用信息。總之,我們要始終貫徹信息素質教育的思想,使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過程中形成一系列良好的主動學習習慣,使學生能更有效地主動去獲取、處理、分析和利用信息,從而不斷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二、自主學習,不斷創新。
學生喜歡上信息技術課,教師就更應該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興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其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電腦知識。這也是培養學生不斷創新的手段之一。利用電腦本身自有的特點,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味。如教學完畫圖軟件后,可以讓學生自由創作作品;教學Word的插入圖片時,讓學生進行詩配畫的創作;在低年級教學“金山畫王筆”時,那美麗的圖案使學生感到無比新奇。講解了如何操作后,學生已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組合成具有豐富想象力的圖案。可以說利用電腦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三、帶著興趣,自覺學習。
小學生學習一般都憑借興趣,所以根據這一特點,可以把計算機新課的學習寓于游戲之中,因為特別是男孩子很喜歡玩游戲,所以我們可以利用游戲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例如我在教學中就采取游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賽誰的成績好或者與老師比賽。學生在“青蛙過河”等游戲的實踐中發現,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于是有的孩子就會問老師,到底用那個指頭來擊鍵。學生通過游戲,通過自主探究發現問題,老師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學生們再玩這個游戲時就感到輕松自如了。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學生主體參與的活動將是勉強的。一旦激發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主動探究和求知欲望。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集直觀性、多變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特點,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大大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培養了學生主動去學習信息技術的習慣。
總之,要上好小學信息技術課程這門課程,必須使用易于學生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同時要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讓學生感到信息技術課一定要學會,一定要學好。
【信息技術優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優秀教學反思11-22
信息技術優秀教學反思11-22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優秀11-10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優秀12-09
信息技術應用的課堂優秀教學反思06-15
信息技術《瀏覽網頁》優秀教學反思06-18
信息技術課的優秀教學反思06-18
信息技術課優秀教學反思02-19
初中信息技術優秀教學反思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