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1
語文課程具有承載社會機構或個人有關思想、政治、道德以及審美的價值的功能;語言的學習還有助于其他學科的學習。語文學習過程是人實現自我成長的過程,激發人創造力與生命力的過程,語文教育活動是在特定的時空中,教師與學生雙向的積極生命運動的過程。
我在平時教學中,抓住一切時機(如:每日格言)和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要主動讀書、主動思考、主動練習。充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意志品格,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愛學習、能學習、會學習,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實實在在的發揮。
古人云:“教學相長”,教與學是雙邊活動。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人,要相信學生的內在潛力,擺正教與學、知識與能力的關系。用“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培養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自己能讀書”的.目的來指導、設計和評價自己的課堂教學,正確認識老師的作用、擺正師生的地位,更新教學觀念,強化主體意識。比如:在第一篇課文《在山的那邊》的教學中,我要求學生預習時運用“圈點批注法”提出問題,課堂上大家探討。上課時學生提出了問題,還沒等老師點撥,學生自己就爭先恐后地回答了同學提出的問題,課堂氣氛活躍,問題也得到了解決,也激發了同學們學習的興趣。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2
《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
2、初步領悟作品的精妙之處,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3、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朗讀來品味揣摩語言,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和凝練形象的語言。
2、難點:理解詩歌中大海、群山的藝術形象的象征意義。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找出課文中的生字詞,查字典,給這些生字詞注音并解釋,掌握這些詞語的運用。
2、朗讀全詩,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
二、導入
1、作者簡介。
2、導語:童處年時代,每個人都有過美好而朦朧的.“夢”,這首詩敘述了一山區孩子童年的幻想——對大海的熱烈向往,長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尋它。他真的是在尋找大海嗎?我們可以從詩中找到答案。
三、正課
1、朗讀指導:怎樣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老師范讀課文。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4、全班齊讀課文。
5、探究質疑:
a、為什么說是“隱秘的想望”?
b、為什么說“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c、“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一句話是什么意思?
d、“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比喻什么?為什么說是“飄來的”? e、“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蘊含著怎樣的意味和感情?
四、板書設計:
1、完成課后練習一、二、三題。
2、仿照示例擴寫句子。
例:海在喧騰→海在遠方為我喧騰→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
鷹在飛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反思】
《在山的那邊》的作者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啟示我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只要戰勝困難,堅持奮斗,理想終將實現。這首詩意象壯闊,意蘊豐富。一座山,也可以指無數座山,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就要一次又一次地鼓起信心戰勝困難。但是,怎樣翻無數座山,卻是不容易的事情。那么,怎樣翻過無數座山,到達理想的境界,是教師和學生本節課需要共同探究的問題。朗讀技巧的指導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從整堂課來看,學生對大海和群山的象征意義體會很深入,從現實生活中列舉事例,充分地理解了理想和困難的哲理。采用多種讀課文的形式,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收到較好的效果。當然也還有很多今后教學中應改進的地方:
1、要加強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學習方式。
2、要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指導。
3、要采取多種手段來激活學生的興奮點。
4、把重點語句板書出來,提醒學生注意。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3
今年教七年級,讓我這個原來對新課程投入不深的人,終于進入了新課程的大門,應該說,我是滿懷信心與希望,因為在我原來的理解中,新課程的課堂是由學生自主的課堂,教師只要作適當的引導就可以了,那教師不是很輕松?聽了一些公開課,感覺也是如此,課堂上氣氛是非常活躍,教師講的也不多,學生自己探究,就可以解決大部分的重點問題,不是說“三個臭皮匠,頂得上一個諸葛亮”嗎?何況我們有那么多的“臭皮匠”。所以,課前我的準備可是非常輕松的。
帶著這種想法,我進入了課堂。我們七年級第一課是《在山的那邊》,第一堂課,我讓學生讀課文,由于先聽了課文的錄音,所以學生朗讀也很投入,這一步完成得非常好,我非常滿意。接下來,就進入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環節了,我請學生先自己仔細閱讀課文,然后將自己有疑問的內容寫在紙上,學生都很認真地完成了,接著,我請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剛才小組四位同學提出的疑問,能解決的就自己解決,不能的,就等下全班討論,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非常熱烈。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接下來該是答疑了,課前我準備了好多比較重要的問題,就等學生提出來了,我以為學生再厲害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我就請學生提出不能解決的問題,這時學生的手舉了起來,我嚇了一跳,那么多的問題?首先,我請了一位叫陸婷的'女同學,她提的第一個問題就讓我吃驚不小,她問:“老師,既然說這是一首新詩,那新詩的奠基者是誰?”這個問題是出乎我的意料,我的腦子飛快地轉著,終于我也不是太確定地告訴她應該是郭沫若。學生的這一下可將我嚇了一跳,心中不由地暗叫僥幸。接下來的問題更使我感到學生了不起,那讓我至今記憶猶新的問題是朱暉提出的:“詩中的山象征了困難險阻,那我們知道比山更可怕的多的是,比如非洲的原始森林,還有沼澤,還有許許多多,把他們比作困難不是更可以看出克服困難的艱巨嗎?”我不禁豎起拇指,說:“這問題水平真高。”朱暉笑了,同學們也投以敬佩的目光,而此時的我倒有點為難了,我該如何回答呢?是否就讓學生自己討論?我決定先讓學生討論一下,趁這時間我自己準備一下,要講得讓學生服氣。
學生你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的見解,最后,我總結了,我說:“我們可以用剛才的非洲原始森林、沼澤等來象征困難,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山更熟悉更切近我們的生活。用山來象征困難可以讓我們更好理解。”看到學生都不由自主地點點頭,我也舒心地笑了。我意猶未盡地請同學們再來提問,可學生居然說他們的問題都解決了,我不僅有點傻了,這樣的話,我如何將我要給他們講的內容講給他們聽那?我原來以為學生總有解決不了的。這可怎么辦?我靈機一動:“下面請同學將你們小組討論的,你們以為很重要的、或者你們覺得解決得最得意的問題展示出來,讓老師和大家見識一下好嗎?”這一下,可熱鬧了,一只只手舉了起來,各組同學爭先恐后地要求發言,結果真的將重要的問題都解決了,這下我的目的達到了。
通過這堂課,我徹底改變了原來對新課程的看法,現在我知道其實新課程對于教師的要求是高得不得了,有時我們開玩笑說,新課程需要我們教師每人都是全才,每人都是百科全書,確實如此,現在新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遇到的許多問題,在原來的傳統教學中是不可能出現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充電,積累,這樣才能擔負起新的歷史時期新的教育的責任。以前老說教師應該是一瓶水,現在,我覺得我必須是浩瀚的大海。《新人教七年級語文上冊《在山的那邊》教學隨想》這一教學反思,來!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4
《在山的那邊》是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篇課文,這首詩寫了詩人王家新童年的想望和困惑,啟示人們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要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要一次次戰勝失敗和苦難,才能達到理想的境界。
詩歌是我一直比較喜歡的的文學體裁,我在兩個班同時上了這一課,給我很多感受和思考:
一、心得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必須重視朗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多讀,在讀的過程中理解體會,詩歌教學尤為如此。在《山的那邊》這首詩歌的教學中,首先,我把這課的教學目標定為: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整體感悟詩歌內容;品味詩歌重點詞語的深層含義,領會全詩所闡述的人生哲理。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三次朗讀。一是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二是教師示范讀,讀準節奏;三是學完課文后,學生齊讀,讀出情感。詩歌的語言含蓄而凝練,《山的'那邊》一文中也不乏這樣的詞語,例如,“隱秘的想望”、“飄來的種子”、“枯干的心靈”等,對初一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何運用淺顯的語言把抽象的概念化為形象,讓學生透徹地理解課文,這是教學的難點之一。課堂上,我以“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為例句,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賞析,接下來學生自由發言不是很積極,像“隱秘的想望”、“飄來的種子”如何理解都沒有學生說到。至于文中“山”和“海”的象征意義可能也不是自己悟出來的,大部分同學是課前通過預習查閱了資料書。
二、思考
課后我一直在想:1、為什么第一節課在七(2)班沒有根據自己的預設上得效果更好,第二節在七(6)班按課堂設計來上效果反而不怎么好,是對學生不了解,還是沒以學生為本?2、我們的語文課堂都按高效課堂這幾個環節進行是不是少了點語文味,好像有點在講習題,我認為自己今后還需要不停地探索這一個問題。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5
本課是一篇小詩,教學的重點、難點就是聯系全文,特別是“我”的經歷,品味美詞美句,從中受到人生的啟迪。在教學中本人采取了教師示范讀,學生齊讀,個別讀,師生點評等形式,然后學生在讀中感悟,發表自己的見解,一堂課下來基本上完成了教學目標。但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學生品味美詞,說話之前或之后缺乏讀的環節,如學生一般都這樣說:“我認為這個詞用得好,因為……表現了……”,然后沒了。如果讓學生品味之前或之后再聯系整個句子,帶著感情去讀一下,可能效果更好。二是學生發言非常積極,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將關鍵性句子、詞語進行品味,教師把握得不夠,學生洋洋灑灑的發言,老師的引導不當,造成“收束全文”的環節很倉促,36 班還有點時間當堂作業,37班時間不夠,尤其是課堂上讓學生背誦的'環節幾乎沒有。三是學生合作學習效果不理想,一堂來,基本上那個學生有問題或有感悟,那個學生就開始發言,小組內沒有合作,在知識的探究方面沒有達到理想效果,這可能與新環境、新同學有一定關系。四是部分優生的發言,是否就代表了全體學生的意見,老師就認可全班學生弄懂了?這也是一直困惑本人如何去評價一堂課的問題。老師每提一個問題,都有學生回答,特別是總是幾個人回答,假設這種回答很理想,是否一堂就完成了任務?五是分組合作的問題。教育有一個面向全體的原則。如何去真正面向全體?教師如何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建設者,本人有些困惑。如:全班50個人,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自我介紹,我們常用的方法是學生輪流上講臺講,但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參與面非常低,一堂課3分鐘一個,最多只能有15個學生參與。如果我們分成分成8個小組,每組6人,以組為單位進行發言,每人講5分鐘都有時間,而且做到了人人參與。而問題的關鍵是教師對課堂的駕馭問題,學生分組的勻稱問題,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問題……都有待我們在今后去探索。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6
《在山的那邊》本來是放在七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考慮到課文的思想內容是積極奮進的,開篇就讓學生接觸能夠給予他們對于初中生活的一種正能量。但是,反復改版后,就調整到第四單元作為一篇略讀課文來進行,編者的良苦用心在于通過反復誦讀來大概領略詩歌的內涵與意義即可,這篇文章的內涵稍微教師引導,就很好把握。
介于此背景,我的`備課就從朗讀角度入手。因而,在備課時,花費時間多,不想讓課堂落入常規教學的窠臼中去,教師無限激情的投入,學生被牽引著,課堂上學生的潛能沒有被激發出來。最終,我的備課方案思路是以美聲朗讀入手,找到震撼的地方,談談你的感想,接著就適時地融入詩歌要把握的內容點(講解點)進去;接著,明確情感基調,最后進行朗讀比賽。
可是,實際的課堂是,我播放的課件停留在整體認知上的第一個小問題“山那邊是海嗎?”上,由此不斷說到詩歌的其他內容點,導致沒有學生初讀環節;在引導學生回答時,把后面一些要掌握問題的答案也講解出來了,因而,在這個環節上,做了一些無用功。最后,結束了課文整體了解,就只有兩分鐘時間進行朗讀,與設想相去太多。
建議:把問題精簡,課文梳理清楚,抓住重點告訴學生好好訓練,點明讀得要求。竭力壓縮非重點的問題與環節,爭取做到每節課都有一個亮點,一個高潮。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7
在學習《在山的那邊》時,我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從而領會詩歌的深刻內涵之后,要求他們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是怎樣戰勝遇到的各種困難的。課堂上學生的表現令我欣慰,但也引起了我的深思:語文教師如何從知識和情感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恰當引導。
適時點撥,恰當指導,訓練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一位同學敘述了她當班干部時遇到的困難。她是這樣說的:“我五年級時當上了班干部,可我的同學們故意為難我,不聽我的安排,另外擔任班干部還耽誤我的學習時間,我好苦惱!后來我終于被評上了優秀干部,我戰勝了我自己!”聽了她的發言,我對同學們說:“她談了她所遇到的困難,我們為她戰勝困難而高興,但是,你們從她的發言中聽出了什么問題嗎?”同學面面相覷,都說不上來。我說:“你們知道她是如何戰勝困難的嗎?”我這樣一提醒,同學們恍然大悟,紛紛搖頭說不知道。我因勢利導,提到了表情達意時要突出重點(如何戰勝困難)這一問題。這樣的點撥對學生的口頭表達和書面寫作都有很大的好處。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學生正確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培養他們健康的心態以及健全的人格。
一位女同學談起了父母的離異。她哭著說:“聽到爸爸和媽媽要離婚的消息,我的頭懵了,我恨他們不顧我的感受,當時甚至有了死的念頭。于是我放棄了學習,我找不到前進的方向了。后來一位朋友要我把對父母的恨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我聽進去了,發奮學習,把落下的功課趕了上來。我終于戰勝了自己!直到現在我還是那樣恨我的父母。”許多同學流下了眼淚,在我的心里也引起不小的震動,我說:“你能從爸爸媽媽離異的陰影中走出來,很好!但是你要相信:爸爸和媽媽分開了,這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但決不是因為你的原因,他們還是會像從前那樣愛你,所以你不應該恨父母,要學會理解父母,他們也有他們的苦衷。”她似乎聽進去了一些,考慮到課堂時間關系,我對她說:“我們以后單獨談,好嗎?”后來我找她談了幾次,她已經試著理解父母,也逐漸消除了對父母的仇恨。我認為這樣的思想工作很有必要,能讓她有一種健康的心態面臨所遇到的各類困難。
因勢利導,適時鼓勵,引導學生學會堅強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培養堅強的性格。
一位同學含淚講述了她媽媽的病情。她說:“我的媽媽是一位嚴重的腎病患者,自從她生病后,我傷心極了,我不知道該怎么辦?整天想著媽媽的病,沒有心思學習了。但是,我很快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要努力學習,用好成績來安慰病重的媽媽。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學習,我的成績提高了,媽媽十分高興!”我當場鼓勵她繼續振作,用好成績給媽媽以信心。看得出,她的眼里有了自信與堅強。
這節課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但學生的發言還時常縈繞在我的腦海。“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用心聆聽、感知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關注、引導學生正確地思考面臨的問題,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更有責任教會學生如何生活。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8
1、新詞的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均得到了體現,但具體操作中結合具體語言環境分析詞語時做得不是很到位。
2、在討論時,由于學生是首次在初中新班級中進行,同學間并不熟悉,因此難免拘謹。我在巡視時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但由于擔心時間不夠而沒有太重視,影響了討論的'效果。
3、整個教學過程能夠緊扣教學目標進行,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再次提醒我自已:在教學過程中方法運用是否恰當與目標的達成有著直接關系。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9
七年級第一課《在山的那邊》,這是新課改的第一課,貫徹新課改精神要有個好的開端,為開創研究性學習的局面以及將來學習、探究能力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教師只能起引導、扶助、鼓勵作用,讓學生學會自己研究、自己探索。教學時,先讓學生看導語,然后默讀課文,教師范讀再領讀,最后齊讀,下一步就是探究重點內容。讓學生邊讀詩邊用鉛筆打問號,提出問題,(因為探究首先要發現問題,疑難是問題,深層含義也是問題。)對于學生沒有提到的問題,進行補充,最后師生一起歸納了如下問題:
1、“在山的那邊,是海”,對這個“山”字,“我”小時候的`理解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2、詩人領悟媽媽所說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10
《在山的那邊》是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篇課文,這首詩寫了詩人王家新童年的想望和困惑,啟示人們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要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要一次次戰勝失敗和苦難,才能達到理想的境界。
詩歌是我一直比較喜歡的的文學體裁,我在兩個班同時上了這一課,給我很多感受和思考:
一、心得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必須重視朗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多讀,在讀的過程中理解體會,詩歌教學尤為如此。在《山的那邊》這首詩歌的教學中,首先,我把這課的教學目標定為: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整體感悟詩歌內容;品味詩歌重點詞語的深層含義,領會全詩所闡述的人生哲理。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三次朗讀。一是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二是教師示范讀,讀準節奏;三是學完課文后,學生齊讀,讀出情感。詩歌的語言含蓄而凝練,《山的那邊》一文中也不乏這樣的詞語,例如,“隱秘的想望”、“飄來的種子”、“枯干的心靈”等,對初一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何運用淺顯的語言把抽象的概念化為形象,讓學生透徹地理解課文,這是教學的難點之一。課堂上,我以“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為例句,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賞析,接下來學生自由發言不是很積極,像“隱秘的想望”、“飄來的種子”如何理解都沒有學生說到。至于文中“山”和“海”的象征意義可能也不是自己悟出來的,大部分同學是課前通過預習查閱了資料書。
二、思考
課后我一直在想:1、為什么第一節課在七(2)班沒有根據自己的預設上得效果更好,第二節在七(6)班按課堂設計來上效果反而不怎么好,是對學生不了解,還是沒以學生為本?2、我們的語文課堂都按高效課堂這幾個環節進行是不是少了點語文味,好像有點在講習題,我認為自己今后還需要不停地探索這一個問題。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11
在教學的“前奏”環節中必須想法設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盡可能地將萬千思緒化為統一的方向,這便于學生從行為上、思想上完全進入課堂,為下面的程序做強而有力的保證。例如:在教讀《在山的.那邊》一文時,我首先向學生設置懸念:在山的那邊究竟是什么呢?接著有學生自由地發問并將自己的想法與其他同學分享,并且用簡潔的語言描述山的那邊是一幅怎樣的畫面。然后,我提出作者僅僅寫山和海嗎?山和海有其他的含義嗎?為什么用“在山的那邊”為題目呢,請同學們邊想邊閱讀下文。有層次性地引導學生帶者懸念,主動、積極地學習,加強對課文內容的理性認識。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12
這首新詩用象征手法說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無數座山,要不畏艱苦跋涉。詩人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斗,意象壯美,意蘊豐富,在詩意的美中融入深刻的人生哲理,給人啟迪,催人奮進。這樣的感悟不是一下子就看出來的,需要我們慢慢品讀,細細品味。 在朗讀中感受。。但是為什么小學六年講朗讀技巧,結果教出來的仍然是一片平平的念經聲 因此這些朗讀只有技術,并沒有真正的.精神在里面!精神所到的地方,你甚至不需要技巧, 再華麗的詩歌沒有精神做支撐,也就無價值可言。。
我的理解就是作者對人生的感悟,也許他描述的是故事,但那絕對是浸透生活閱歷的情感體驗。因而帶著感情去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讀中領會,很有必要。所以 ,對課文的把握要抓住生活本身,"鐵青著臉"要講,"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要講 ,"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要講……最終讓我們明確海是理想的象征,山是艱難險阻,只有"爬"過那一道道山峰,通過艱苦奮斗,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13
進入初中的第一課《在山的那邊》課后有個練習以“我終于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我請看到過大海的學生舉手,寥寥無幾,試想,假如一個從未見過大海的人,要他寫出大海的碧浪翻滾、變幻無窮簡直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提倡模仿。雖然現在中高考作文提出“寫出真情實感”,要求學生平時養成寫“真作文”的習慣。但“模仿絕不同于抄襲,抄襲是照搬他人的`智力成果,而模仿寫作是仿佳文的寫作手法、語言風格、借鑒材料的方式等。”但應特別強調,模仿一定要加入學生自己的智力勞動,那么該如何模仿寫作?學生可自行練習,從仿詞(找同義詞,豐富詞匯量)、仿句開始(主要是模仿句式、改換詞語),然后仿段、仿篇(如改換材料、改變主題、改變人稱、改變敘述方式等);也可以先看一篇文章,再獨立描述,加入自己的情感,增強對語言的把握能力。模仿寫作能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體驗寫作技巧,這比只聽寫作技巧課效果好得多,此舉還可以降低寫作難度,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循序漸進地提高寫作水平。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14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掌握克服困難的方法。
2.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
二、教學實錄
【片段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段,畫出觸動自己心弦的語句,結合著該句談談你對課題的理解;品評文中人物。
(學生找到欣賞的句子略,理解課題交流如下:)
生1:困難是逐一解決的,再大的困難,只要你肯邁出最初的一小步,你就會有今后的第二步、第三步……一直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前途就會很光明。
生2:無論怎樣的危險和困難,只要想辦法,把困難分解為一小步一小步,然后不停地堅持走下去,天大的困難也能闖過去。
生3:“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作者在父親的指導下的下山做法。正是這一步一步的一路闖來,才使作者明白困難該如何面對,給了作者很好的人生啟迪。所以,以此做題目,很醒目地告訴我們:人生路上,我們會一路走好。我也祝愿大家走好人生旅途,勇對困難,笑對困難,迎接人生路上的燦爛輝煌。
師:“一個好漢三個幫”合作的力量就是大。大家的解釋令我驚訝,更令我激動。誰說我們是“初出茅廬,不曾諳事”?我們也能談理想、談人生,我們也有驚人的見解。正如大家所說,困難并不可怕,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分解成小困難,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前面就是一片艷陽天。(師板書:困難一一分解解決)
師續引:困難的解決是靠人來實現。在解決困難的路上,有父親、有杰利,還有其他小伙伴,對這幾個人,你有什么看法?(評析文中人物)
生1:我最欣賞的是父親。因為一般的父母見到自己的孩子處在危險的境地,就可能慌了手腳,會不顧一切地上去救助。但作者的父親卻沒有這樣做,而是極耐心地引導他一步一步走下懸崖。這種教育孩子自立的做法使我看到了一個聰明的父親,因為在我們成長的每個階段,父母不可能總伴你左右,大包大攬地全部替代,只能是害了孩子。
師:說得真好。可以說,在座的同學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家里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父母盡心為你安排好了一切,可是這份愛,這份情,對孩子的成長并不理想,適度地放手,正確的引導,才能使孩子受益一生。
生2:我喜歡杰利。因為他在別的孩子自私離去、不聞不問時,他卻回家找“父親”幫忙。可見,這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
生3: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如果杰利是一個值得交的好友,他就不應該把“我”獨自一人留在黑乎乎的懸崖上,他難道沒想到這樣有多危險嗎?
(緊接著,生2與生3展開了一場爭論。部分同學也參與其中。在聽了他們的一番爭論后,教師適時加入)
師:假如杰利留下,問題會解決嗎?
(有的說不能,有的說可以像他爸爸那樣鼓勵他大膽嘗試。)
師:但是,大家可以設身處地的想一想,當你處在困難中,你最渴望見到誰?是朋友,還是親人?誰給你的力量大,安全感最強?
生3立刻站起來:老師,我明白了,杰利不是自私,而是有愛心。他知道在這漆黑的夜里,只有大人的救助、親人的關懷,才能使“我”定下心來,以防不測。
(生繼續評論)
生4:我不喜歡其他四個孩子。因為在別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不是真誠相助,反而戲弄嘲笑、漠不關心。如果交這樣的朋友,我覺得實在是一種悲哀。哎!
師:是啊!我們做人可不能這樣,要以誠相待,真誠互助。
師:剛才,大家對文中的人物進行品評,有理有據,恰到好處。由此可見,本文除了引導我們要正確面對困難,警示我們一些什么呢?
生1: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勇敢地面對困難。同時還提醒我們交友要慎:困難面前見真知。(師板書:友情——真誠相待)
生2:事件還暗示: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只有正確的引導,才有孩子的健康成長。(師板書:親情——正確引導)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只有從不同的角度去閱讀領悟,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片段二】口語訓練,以“我發現,我感悟”為話題,談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悟。
師:同學們,我們分析了課文,知道作者從一件往事感悟到了一個人生哲理,擁有了一筆精神財富。這給我們一個啟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從事件中悟到真理。只有善于感悟,人才能變得更加聰明。其實,生活中處處存在著這種人生真諦。下面,我們來比一比,看誰擁有一雙慧眼,誰最善于感悟。
生1:張海迪姐姐面對病痛的折磨,不言放棄生命,而是靠著頑強的毅力,克服身體帶來的眾多的不便,成為中國當今一代名人。她那種熱愛生命、自強不息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生2:愛迪生一生有過許多發明,可是,每一項發明都遇到了困難,甚至面臨著死亡的威脅,但他迎難而上,執著地探索。這種對科學的奉獻精神值得我學習。
生3:我的好友王××,面臨著母親的無情拋棄,父親的體弱多病,仍能靠自己的雙手去承擔起家里的一切,仍能靠自己的勤奮獲得學業的優秀。她這種默默承擔困難、自立自強的精神使我很受感動。
師:剛才大家都能從某人身上發現亮麗的光環,從而鞭策鼓勵自己,但我們的話題不僅僅停留在某人在困難面前的表現,也可以從其他方面談。比如:親情、友情、真情等方面談。同桌可以互相說說,還有沒有其他方面的收獲。
生4:一次,電視上報道:一個十九歲的女孩,為了救助一個陌生人的性命,不顧家人的強烈阻攔,毅然把自己的一半肝捐獻出來,拯救了一個家庭。她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感動了社會各界人。這使我深深地感悟到:只要真情付出,人間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位同學的拋轉引玉,使得課堂氣氛極其活躍。學生們暢所欲言,說發現,談感想。)
師小結:剛才進行的口語訓練時,老師驚喜地發現大家有一個優點:敢想,敢說。雖然說得還不夠流暢,語言組織得還有欠缺,但大家并沒有“沉默是金”,而是勇敢地站起來開口說。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相信,今后的'口語表達,我們會有更新的突破。另外,我還發現,同學們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是的,生活的美無處不在,只要用慧眼去捕捉,定會發現美的真諦所在。
案例反思與點評
新課程改革呼喚新型的教育,強調教師教育理念的變化,教學方式的變化,教學情景的變化。教學過程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師生互動,合作交流,求異創新的教學模式,注重新的人文理想、信念、價值觀的培養,對學生不僅要教育他們怎樣做人,更要教育他們具有怎樣品格、怎樣精神的人。而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工具性的人文學科,不僅要傳授語文知識,訓練語文技能,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從語言文學中汲取充盈的人文精氣,滋養自己的精神家園。教學中必須突出“人本”,體現深切的“人文關懷”“學語文就要學做人,語文教育是教文育人”(于漪語),真正實現新課標的要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篇課文無疑給了學生許多的人生感悟,對陶冶學生的情感大有裨益。因此在課文的處理中,我特別注意了以下三點:一、課堂教學在學生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快速閱讀課文,復述故事情節。這一設計目的,讓學生能快速積累信息與處理信息,掌握復述要領,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為下面的深入閱讀做好了鋪墊;二、教學重點放在最后一段的品讀感悟,讓學生畫出最有感觸的語句進行賞析,進一步理解課題,從而端正學生對困難的態度。與此同時,以小組為單位,品評文中人物,進而產生頓悟,悟出什么樣的人格才是自己應該或必須具備的,提升了學生的思想和人格。總之,這兩點的設計,實現了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提高。
充分挖掘了教材后,又如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呢?于是我又以“我發現,我感悟”為話題,讓學生聯系生活中的人和事,談談自己的人生感悟。至此,學生很自覺的將自己的思維由課內轉向了課外。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對生活中的語文資源、教育資源的一種挖掘。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走出教材,走向社會,通過合作交流的形式找到了許多令人感動的人和事,從而將閱讀文學作品的感悟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將新課標的“三維”目標再次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好地實現了對學生的道德觀和價值觀的培養,使語文教學變得開放、創新、充滿活力。
在注重對學生情感教育的同時,課堂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也是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一個新的理念。特別是對于文學作品,學生極易產生見仁見智的不同理解。這就更需要民主性,更需要發展學生的人格意識與創新能力。教學中,質疑解答、最后一段的品讀、評析文中人物等環節,我就很注意調動小組合作的力量,尊重和賞識學生的獨特見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獲得對文本內涵的全面理解,使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升華。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15
學校要求培訓回來后上一節回報課,于是,我按教學進度備了《在山的那邊》。
《在山的那邊》是詩人王家新大學時代的一首詩,這首詩安排在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之后,學生理解起來并無多大障礙。但新課改要求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即在聽、說、讀、寫上做文章,彰顯語文課的語文色彩。因此,在這課的教學設計中我主要設計的`原則是:以“讀”為中心,讓學生在讀中明理,讀中悟情,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快樂,甚至能收獲受益終生的人生體驗。
課堂程序設置了五個環節:
一、范讀課文,創設情境;
二、初讀詩歌,點擊字詞,提示易錯字,讀準詞句;
三、再讀詩歌,讀懂內容(自主弄清兩小節的內容);
四、三讀詩歌,讀出情感(合作品析字詞,確定如何通過朗讀表現);
五、拓展閱讀,提煉升華(欣賞一首有關生命的哲理小詩,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后,導入“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要——”領唱、齊唱,把課堂推向高潮,最后用一句祝語“愿同學們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分鐘,譜寫自己的青春華章”為這節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也許是期望太高,也許是性格中的自卑使然吧,課備好后,我總擔心自己朗讀感情表達不好,唱不出來(拓展里面有兩句《我的未來不是夢》的歌詞,讀出來顯然感染力不足),所以總想著要規避這些問題。本來開始是準備不用多媒體的,但到后來我還是把本來安排的自己范讀改成了視頻范讀欣賞,把提煉升華中的自己唱“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要——”改成了音頻播放,讓我無法釋懷的是我苦心修改的這些,教學實施過程中都成了敗筆。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02-21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02-21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06-13
《在山的那邊》的教學反思02-20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02-12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01-14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04-02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范文11-26
《在山的那邊》的教學反思范文06-12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范文02-05